2011年自考中国现代史讲义汇总

2011年自考中国现代史讲义汇总
2011年自考中国现代史讲义汇总

2011年自考中国现代史讲义---9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五四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性质:思想与文化的启蒙运动

目的:

烛照中国旧文化体系

建立新文化,改变人们的精神

救国

参照系:西方文化

二、核心精神:人文主义

三、主要内容:

深入批判封建文化

揭露封建文化与封建统治的“ 同谋” 关系

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封建礼教对人的奴役和扭曲

倡导人性的解放

确立人的价值与尊严

破除对人的贵贱等级之分

四、重要阵地:

1915年9月15日问世的《青年杂志》(上海陈独秀创办主编) 1916年第二卷开始,更名《新青年》

第二节新文学意识的觉醒

五四文学开始自觉调整和追求自身的发展道路

确认文学自身的独立地位和特征

自觉地承担起自身的历史使命

一、文学革命的思想先声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始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与旧文学的决裂

二、白话文学的建立

对文言文学的否定

对白话文学的构想

白话文学的初步尝试

诗歌《尝试集》

小说《狂人日记》

三、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观

关注世俗的、个体的普通人生

改良社会,呼唤新时代

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一致

四、文学本体意识

四分法——对文体独立性和自身特性的觉悟第三节新旧文学观念的交锋

一、与保守派的斗争

二、对《学衡》派的反击

三、对《甲寅》派的反击

四、新文化阵营内部发生的思想演变

第二章鲁迅

第一节鲁迅的思想轨迹与文学生涯

一、少年知世人、青年知国事

二、“人立而后凡事举”——弃医从文

三、《狂人日记》——伟大的觉悟者: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

鲁迅小说的总主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宣言书

鲁迅文学创作“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第二节鲁迅小说成就

中国现代小说始于鲁迅,成熟于鲁迅。因此鲁迅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其三部短篇小说集分别是:

《呐喊》(1918-1922 15篇)

《彷徨》(1924-1925 11篇)

《故事新编》(1922-1935 8篇)

一、《呐喊》《彷徨》的启蒙主义意义

鲁迅小说的总主题:暴露以家族制度及礼教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的“ 吃人” 本质。

农村经济的衰败、文化的腐朽

下层民众精神病苦、奴性、文化成因

知识者的群像

二、《阿Q正传》

僵死衰朽世界的象征:未庄

精神胜利法:阿Q的个性及其社会意义

三、《呐喊》与《彷徨》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人物

细节

语言

第三节鲁迅杂文创作

一、杂文是鲁迅创作中量最大的门类,主要有:

《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人称“了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鲁迅说自己的杂文里有“中国大众的灵魂”。

其使命与鲁迅的小说是一致的。

二、主要内容

对封建文化、封建道德的批判

等级观念

主义

奴性人格

对现实社会政治的深切关注

揭露权力者及其帮闲的阴谋

引领青年的思想觉悟

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

形象性

讽刺的艺术

顺手拈来、变化无穷的语言修辞

第四节鲁迅散文诗创作

鲁迅唯一的散文诗集《野草》

(创作于1924-1926年间)

《野草》原版、法语版、德语版书影

一、思想战斗的另一个阵地

二、更多个人情怀

三、强烈的抒情性

四、大量象征主义手法

第三章郭沫若

第一节郭沫若个性特征与文学道路

一、求学与文学写作的开始

1914 年到日本

1918 年进医学院

开始新诗写作

二、创作的喷发

1919发表新诗《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离别》等,进入“创作的喷发期”。

诗歌

历史剧

小说

1921年出版新诗历史上第二本个人诗集《女神》;同年参与发起创造社

三、30年代后的转型:学术研究

四、40年代后历史剧创作:

《屈原》《高渐离》《虎符》《孔雀胆》《棠棣之花》《南冠草》

第二节郭沫若《女神》(1921)

《女神》基本内容:

《序诗》

第一辑:《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三部诗剧;

第二辑:《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30首具有五四时代特

征的作品,代表整体成就和风格;

第三辑:《死的诱惑》《日暮的婚筵》《上海印象》等20首最初试笔和回国后创作的具有优美风格的作品。

一、《女神》代表着五四精神——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

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抒情主人公

大胆的破坏者《匪徒颂》

伟大的创造者《地球早安》

自由、挥洒、张扬的性格特征《天狗》

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对黑暗现实的诅咒

对新生祖国的呼唤

二、《女神》开创新诗的浪漫主义道路

状物宏伟壮阔、抒情肆意澎湃

情之所至处,语言形式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万物神圣、万物有情、万物皆我

“暴躁凌厉”和“优美别致”

三、其他诗歌

《星空》:理想幻灭与精神归宿重建(1923)

《瓶》:爱情(1927)

《前茅》:革命与英雄(1928)

《恢复》: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第一部诗集(1928)

第三节郭沫若小说创作

一、小说创作概略

1919首发短篇《牧羊哀话》

1947《地下的笑声》(共40余篇)

二、自叙传性质的“ 身边小说”

心理学的影响:对人物潜意识的揭示

感伤色彩

唯美主义倾向

三、现实题材

《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连续短篇)《行路难》

四、历史小说集《豕蹄》(10则短篇)

第四节郭沫若历史剧创作

一、历史剧创作分期:

前期(20世纪20年代)3部

《聂嫈》《王昭君》《卓文君》(1926年结集《三个叛逆的女性》) 中期(20世纪40年代)6部

取材于战国:《屈原》《棠棣之花》(根据《女神》中的同名诗剧《棠棣之花》改编)《虎符》《高渐离》

取材于元明:《孔雀胆》《南冠草》

后期(20世纪50年代)2部

《蔡文姬》、《武则天》

二、郭沫若历史剧特点与成就

与时代保持一致,具有鲜明的现实性

早期:五四时代精神

中期:与抗日救亡的时代精神同步

悲壮激越、文彩华丽

人物形象:充满理想、富有献身精神

人物总是置身于巨大冲突的漩涡中

诗体的舞台语言:激情而华丽

第四章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第一节文学研究会

一、基本情况

时间:

1921年1月4日——1931年12月

(1932年第一期《小说月报》印刷完成后与商务印书馆一起毁于1·28日寇战火,文学研究会遂自行解散)

地点:北京

主要成员:

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

文学阵地:

《小说月报》《文学旬刊》《文学周报》《诗》《戏剧》《文学研究丛书》等

二、文学观念

反对游戏与消遣的文学观念

强调现实主义的“ 为人生而艺术” 的文学观念

理论发言人: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

“ 为人生而艺术” 的文学主张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表现人生:关注平民阶级的现实人生

批评人生:以新观念重新审视现存社会与人生

指导人生改造人生

三、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的创作实绩

一贯的现实主义者叶绍钧——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写照

短篇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

长篇代表作:《倪焕之》(1928~1949年间再版12次)

儿童文学代表作:《稻草人》(1922)

先浪漫、后现实的王统照——文学研究会又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不同于叶绍钧的初始创作,王统照的创造经过了一个转变的过程:

早期:爱与美的理想

成熟期:唯美主义的诗意写作改变为现实主义

代表作:《山雨》

许地山——在艰难时世中行走的浪漫主义者

早期的浪漫:人生悲苦、隐忍与超越

《命命鸟》

《缀网劳蛛》

《商人妇》

后期文学苍劲坚实:“ 怡情” 与“ 养性”

怡情:自己欣赏的文学

养性:向着人间不平的“ 轰天雷” ,以期培养“ 更坚定” 的性格

《春桃》

五四文学杰出的女作家

冰心:对现实问题做出独特思考和理性把握

“ 问题小说”——五四文学时期表现各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与思想问题的小说(新文学运动中形成的文学潮流之一)

冰心问题小说涉及的主题:

生命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两个家庭》 )

人生意义( 《超人》 )

对爱的崇拜(母爱/ 友爱)( 《悟》《世界上有的是欢乐…… 光明》 )

和平

庐隐:知识女性的时代性困顿

早期的概念化创作起步

自叙传创作——庐隐创作成就的代表

《海滨故人》

《象牙戒指》

第二节创造社

一、基本情况

成立时间:1921年6月

地点:日本东京

主要发起人:郭沫若、成仿吾、郑伯奇等

主要文学阵地:

《创造季刊》《创造日》《创造周刊》《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结束时间:1929年2月,被******政府查封

二、文学观念——主观抒情的文学倾向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心灵的自由

旗帜鲜明地主张浪漫主义文学理念

思想渊源:

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

欧美浪漫主义艺术思潮

个性气质的契合

时代与现实环境的综合影响

思想价值:最有力地体现了对“ 人” 与“ 文” 的发现三、创作实绩

郁达夫

创作分期:

留日“ 自叙传” 时期

创造社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

最有特色的文学形象:自叙传中的零余者

新文学文学潮流之二:自叙传小说

零余者形象

张资平、成仿吾等人的文学活动

创造社的其他成员也取得了各自的文学成就。其中包括:

周全平

陶晶孙

倪贻德

叶灵凤

二、戏剧实践

春柳社与“新戏”

上海民众剧社

1921年5月成立五四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

成员主要有欧阳予倩、沈雁冰、郑振铎等人

独立的戏剧杂志与戏剧学校

上海戏剧协社

1921年12月成立新文化运动中戏剧实践历时最长的团体主要成员:应云卫、欧阳予倩、洪深等

田汉与南国社

丁西林的幽默讽刺喜剧

一、普罗文学兴起的必然性

社会政治斗争对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影响

五四文学、左翼文学、普罗文学:一个必然趋势

世界文学的新潮流

二、“革命文学”理念的倡导

后期(1926年后)创造社

全***人组成的太阳社

三、普罗文学的基本主张与重要偏颇

意识形态性

阶级性

工具性

创作者的立场性

对现实认识不准、不足

高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

缺乏可信的理论方法

四、普罗文学引发的论争

鲁迅、冯雪峰、茅盾的分别努力

产生的意义:

扩大影响、廓清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译介热潮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时间地点:1930年(3月2日)上海

主要力量:创造社、太阳社、鲁迅等作家群

主要建树:

推进无产阶级文学理论与创作的发展

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联系

第二节民族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

左联成立后开展了两次集中的理论交锋:

一、针对******党界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二、针对自由主义文学流派

新月派

论语派

京派

第三节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

时间:30年代

地点:上海

阵地:《现代》杂志

二、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现代诗派

戴望舒

卞之琳

何其芳

李广田

三、现代主义小说创作——新感觉派

施蛰存

刘呐鸥

穆时英

小说创作

茅盾小说构成了中国社会从五四时期到建国前的通史,代表作《子夜》。

一、《子夜》的内容——一部社会分析小说

30年代初期阶级关系真实生动的表现

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二、艺术成就

广阔的社会背景与严谨的结构

多样化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成功的环境与氛围

第三节文学批评

一、注重文学的社会学价值

二、重视题材的选择

三、强调文学的时代意义

第八章巴金

文学创作综述

一、第一阶段:

1927年至1937——浪漫抒情的激情时代

二、第二阶段:

抗战——沉郁时代

三、第三阶段:

建国后——坎坷时代

《激流三部曲》

一、主要内容:家族的崩溃

时代:五四的时代洪流

罪恶的家族制:大家族的黑暗

腐朽者:封建家长群象

新生者:青年一代

二、艺术成就——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高老太爷

性格特征:专横、残酷、阴险、伪善

象征意义:

宗法社会的统治者

残酷礼教的执法人

必然被****的命运

觉新——一个作揖主义者

性格特征:善良而懦弱、清醒而忍耐

象征意义:痛苦的觉悟者、挣扎的顺民《寒夜》

一、基本思想内容:

坎坷岁月底层普通人的命运与严酷现实二、艺术成就

细腻沉绵的心理表现

圆熟自然的结构

象征主义的手法

第九章老舍

第一节老舍的文学道路

一、老舍小说创作的独特贡献:市民系列

二、老舍小说的总体艺术特征

文雅与朴素

幽默

地方特色:京味

第十章曹禺

第一节创作综述

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是五四以来中国话剧文学的高峰:

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

树立了中国现代悲剧典范

高度成熟的话剧艺术

第二节《雷雨》1933

《雷雨》的成就体现在人物形象上

繁漪形象特征——强烈冲突的性格

追求自我解放却生活在畸形环境中

希望与绝望、爱与恨

病态的反抗、毁灭的结局

第十一章京派与海派

第一节综述

一、“京派”“海派”之名由来

沈从文对北平、上海部分作家的评论

争论

鲁迅的定名

二、作为流派的“京派”与“海派”

京派:30年代活跃在北京等北方城市的作家

海派:30年代以新感觉派为代表的上海作家群

第二节沈从文与京派小说

一、沈从文小说特征:人性与人生形态

牧歌情调

湘西

浪漫与写实

以俗造雅

二、代表作《边城》(中篇)《长河·第一卷》(长篇)

三、沈从文《边城》的成就

山水民俗的融合,诗情画意的品格

人物的纯美极致

人性、风俗、自然的和谐之美

四、其他京派小说

第三节海派:新感觉派小说

一、新感觉派——又称“都市主义小说”。

30年代上海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

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受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直接影响

二、新感觉派的贡献

对中国现代都市风貌人情的展现

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力

三、新感觉派代表作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

穆时英《公墓》《白金的女体雕像》《上海狐步舞》

施蛰存《石秀》《将军的头》《梅雨之夕》

第十二章普罗小说及其他小说

普罗小说:

兴起与活跃时间:20年代末~30年代初

代表人:蒋光慈、叶紫、柔石、胡也频、华汉

基本主题:革命(者)、革命+恋爱

第一节蒋光慈、柔石、叶紫等无产阶级作家的创作

一、蒋光慈

历史地位:

普罗文学的领袖

五四启蒙文学向无产阶级文学转向的标志

代表作:

《少年漂泊者》

《短裤党》

《冲出云围的月亮》

《咆哮了的土地》

二、柔石

左联五烈士之一

代表作《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三、叶紫

普罗代表作家之一

代表作《丰收》

第二节其他小说创作

一、张恨水

现代文学最多产的作家

通俗文学最优秀的代表

主要作品:

处女作《南国相思谱》(1919)

成名作《春明外史》

影响最大的《金粉世家》(1927与上部同时连载) 代表作《啼笑因缘》(1929)(教材P324勘误)

讽喻小说《八十一梦》(1941)

二、艾芜的流浪小说

概况

流浪漂泊生涯

在鲁迅与左联的培养下

从浪漫斑驳到沉郁写实

主要作品

成名作《人生哲学第一课》

代表作《山峡中》(1933)

第十三章30年代诗歌和散文

第一节左翼诗歌

一、左翼立场的普罗诗歌运动是30年代中国诗坛的两大思潮之一。

二、殷夫及其无产阶级革命诗歌——又称“红色鼓动诗”。代表作:

《孩儿塔》

《一百零七个》

《伏尔加黑浪》

三、中国诗歌会(新诗歌会)——左联领导发起的群众性诗歌团体。

1932年成立于上海

刊物《新诗歌》

四、臧克家的创作

形式上受到新月派及现代派诗歌的影响

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中国诗歌会一致

代表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

中国现代史(共和国史)复习题

共和国史复习题 杨帆、曾杨伟合作编辑 一、名词解释 1.银元之战: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整顿金融打击投机资本的措施。针对当时银元投机猖獗的情况,人民政府明令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流通,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在上海封闭金融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对银元投机分子予以严惩,同时加强私营金融机构的管理,将其置于国家银行控制之下,经过“银元之战”,基本上制止了金融外币的投机活动,很快稳定了金融市场,保障人民币占领了大陆的全部市场。 2.“一边倒”外交方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之一,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文章中将其正式公诸于世。二战后,已经形成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局面,而在内战中美国实行“扶蒋反共”以及之后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因而新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战略。它的实行,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外交孤立,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3.大炼钢铁:大跃进时期掀起的全民炼钢运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提出钢产量在年底达到1070万吨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央实行书记挂帅、全党全民办钢铁的方针,全国上下一切为炼钢“停车让路”,以“小、土、群”为特征的全民炼钢运动迅速开展。虽然在年底达到这一目标,但其中很多不合格,浪费了国家的大量资源,也使得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四马分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的第二阶段公私合营形式下企业利润的分配原则。具体来说,企业的利润的分配,按照国家的税收、资本家的红利、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四个部分进行,称为“四马分肥”。这种做法既照顾了资本家的利益,又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5.《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该报告系统阐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等十大关系,总结了建国头几年的经济建设的经验,以苏联的教训为戒,提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中共八大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做了准备。 6.双百方针: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在科学和文化领域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具体来说,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它的提出,受到当时的文艺界、学术界的热烈拥护,对于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7.“大跃进”:1958—1960年全国范围内试图在农业和工业上“跃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自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后在全国开展,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特征,首先从农业生产开始,北戴河会议后,重点转向工业出现全民炼钢运动。它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8.“八字”方针:“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其具体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获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虽然“八字”方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

1 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科目考试范围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 专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北京为首都。54门礼炮齐鸣28响。 历史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巩固政权的措施 2、抗美援朝(1950——1953)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为严守纪律,纹丝不动,最终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意义: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保卫了中朝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2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专题二、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成就 一国两制:1.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根本前提。“一国两制”是新时期祖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2、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海基会和海协会,汪辜会谈。 外交成就: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各国的一致好评。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导弹研制成功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本人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现代史 考试重点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P5府院之争: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而实权则操纵在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双方进行明争暗斗。1917年关于是否参加一战的问题,黎和段各有企图,段祺瑞想借参战名义扩充自己实力,消灭异己,所以把持内阁提出对德宣战,黎元洪则害怕段祺瑞势力扩张对自己不利,所以利用人民的反段要求进行抵抗,并下令将段免职,这就是所谓的府院之争。 2、P38合作主义: 合作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特别是英国的欧文提倡,五四时期各地出现了一批研究和宣传合作主义的小团体,他们主张通过组织合作社,来消灭剥削,实现社会主义,主张用合作的方法,把工人集合起来,就有了资本,就可摆脱资本家的束缚,自营事业。他们宣称合作主义最适宜中国的社会状况,而不是布尔什维主义,但推行结果失败,这些具有改良色彩的小团体也很快瓦解了。 3、P86北京政变: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之际,直系将领冯玉祥率军回师北京发动政变,监禁了总统曹锟,宣布脱离直系,成立中华民国国民军。这场政变促使第二次直奉战争以直系失败而结束。北京政变结束以后,北京政权仍在军阀官僚手中。北京政变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举动,它为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提供了有礼条件。 4、P99整理党务案: 1926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以改善国共两党关系为幌子,提出整理党务案,对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的任职和活动作出种种限制规定,比如限制共产党担任国民党高级干部的人数,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机关的部长等等,这是蒋介石对共产党发动的新的进攻,蒋介石的权利变得更大,由此打下了他后来实行独裁统治的基础。 5、P162中原大战 1929年,蒋介石为建立独裁统治加紧排除异己,引起各地方军阀强烈不满。1930年3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三派军阀共同反蒋,推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参战双方的兵力各有六、七十万人。5月初,两军在商丘、许昌、济南、长沙一带展开大战。因战线地处中原地区,故又称“中原大战”。蒋采取军事打击和金钱收买的办法,削弱和分化了反蒋力量。9月18日,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派兵入关进取平津。阎、李部队分别败退山西和广西。11月4日,阎、冯通电辞职,所部被收编。这次军阀大战,双方共伤亡三十多万人。 6、P337新县制: 为加强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国民政府于1939年9月公布《县各级组织纲要》,实行新县制,规定县为地方自治单位,县下为乡,乡内之编制为保甲,县与乡之间设署,代表县政府督导各乡的行政事务,县长乡长保长名义上是选举产生,实际仍由上级委任,具有很大的权利,而人民毫无民主权利,新县制的推行,是假借地方自治之民,强化国民党政府对地方的统治。 7、P359大生产运动

中国现代史简答题

一、双百方针(时间、内容、意义) 时间: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具体内容: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标志性意义:这一时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出现了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摆脱教条,冲破禁区,大胆探索的新气象。 二、简要概述50、60年代小说的情况。(包括创作变化、题材、体裁、主流、非主流等) ⑴历史题材:以反映明主革命为主,描写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阶段。 ①反映解放战争: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和罗 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娟的《百合花》②反映抗日战争和20年代、30年代的革命斗争: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茹《野火春风斗古城》③近代历史题材: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④古代历史题材:徐懋庸《鸡肋》、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⑵现实生活题材:①反映农村生活:马烽《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登记》、谷峪《新事新办》、李准《不能走那条路》、秦兆阳《农村散记》、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 6 ②反映农村劳动妇女: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李准《李双双小传》、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娟《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③反映工业建设:周立波《铁水奔流》、雷加《春天来到了鸭绿江》、艾芜《百炼成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④敢于正视现实矛盾,揭露生活的阴暗面,大胆干预生活,触及人的灵魂,表现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2011年自考中国现代史讲义汇总

2011年自考中国现代史讲义---1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五四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性质:思想与文化的启蒙运动 目的: 烛照中国旧文化体系 建立新文化,改变人们的精神 救国 参照系:西方文化 二、核心精神:人文主义 三、主要内容: 深入批判封建文化 揭露封建文化与封建统治的“ 同谋” 关系 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封建礼教对人的奴役和扭曲 倡导人性的解放 确立人的价值与尊严 破除对人的贵贱等级之分 四、重要阵地: 1915年9月15日问世的《青年杂志》(上海陈独秀创办主编) 1916年第二卷开始,更名《新青年》 第二节新文学意识的觉醒 五四文学开始自觉调整和追求自身的发展道路 确认文学自身的独立地位和特征 自觉地承担起自身的历史使命

一、文学革命的思想先声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始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与旧文学的决裂 二、白话文学的建立 对文言文学的否定 对白话文学的构想 白话文学的初步尝试 诗歌《尝试集》 小说《狂人日记》 三、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观 关注世俗的、个体的普通人生 改良社会,呼唤新时代 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一致 四、文学本体意识 四分法——对文体独立性和自身特性的觉悟第三节新旧文学观念的交锋 一、与保守派的斗争 二、对《学衡》派的反击 三、对《甲寅》派的反击 四、新文化阵营内部发生的思想演变 第二章鲁迅 第一节鲁迅的思想轨迹与文学生涯 一、少年知世人、青年知国事 二、“人立而后凡事举”——弃医从文

三、《狂人日记》——伟大的觉悟者: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 鲁迅小说的总主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宣言书 鲁迅文学创作“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第二节鲁迅小说成就 中国现代小说始于鲁迅,成熟于鲁迅。因此鲁迅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其三部短篇小说集分别是: 《呐喊》(1918-1922 15篇) 《彷徨》(1924-1925 11篇) 《故事新编》(1922-1935 8篇) 一、《呐喊》《彷徨》的启蒙主义意义 鲁迅小说的总主题:暴露以家族制度及礼教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的“ 吃人” 本质。 农村经济的衰败、文化的腐朽 下层民众精神病苦、奴性、文化成因 知识者的群像 二、《阿Q正传》 僵死衰朽世界的象征:未庄 精神胜利法:阿Q的个性及其社会意义 三、《呐喊》与《彷徨》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人物 细节 语言 第三节鲁迅杂文创作 一、杂文是鲁迅创作中量最大的门类,主要有: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黄金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选择题: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 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 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 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 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简述题: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 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 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为什么说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国家主 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促使中国传 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 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 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 极端贫困化。 4、简述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的土地;旧的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 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5、简述中国工人阶级为何具有无产阶级的特点?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

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何年何月何日?它的成立有何伟大意义? 答:⑴1949年10月1日。⑵、国内意义:它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新时期。国际意义:它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何地召开?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伟大意义?这次会议给当今社会带来了哪些重大变化? 答:⑴时间:1978年底;地点:北京。⑵主要内容: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⑶意义: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④变化[略] 3、请回答下列关于建国后党的历届会议上的有关问题: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怎样的总方针? B、党的“十三大”何时召开?它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①1987年在北京召开;②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立更新,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C、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各是何时召开?各作出了什么决定? 答:①党的“十四大”1992年召开;决定: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党的“十五大”1997年召开,决定:把邓小 1 / 4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伟大的历史转折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 (一)经济体制改革(先农村,后城市)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

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地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国有企业改革--城市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此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典型。 (二)对外开放 1.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起,相继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

近代史选择

1、《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B) A.假做公见以获取舆论的信赖 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被迫对中国做出有限的让步 D.维护了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权威 2、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A) (1)是错误的,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质(2)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2)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3)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1)(2)(3) B.(1)(3)(4) C.(1)(2)(4) D.(2)(3)(4) 3、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C) A.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 B.协定关税 C.一批有识人士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D.签订《南京条约》 4、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D) A.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C.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D.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5、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三 项条款都有的条约是(A) A.《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B.《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 6、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了19世纪60年代,你可能遇到或听到的事情有(B) (1)游览圆明园(2)割让香港岛(3)鸦片贸易合法化(4)外国公使驻京 A.(1)(2)(4) B.(3)(4) C.(1)(4) D.(2)(3) 7、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时宣传“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定都天京后 洪秀全就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说明洪秀全(B) 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没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C.限制野心膨胀的杨秀清 D.要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制度 8、太平天国提出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没有实现,主要原因在于(D) 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太平天国的政权一直不稳定 C.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斗争 D.脱离当时中国社会实际情况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

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

中国近代史第一课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英鸦片战争 (1)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2)时间:1840—1842年 (3)结果:《南京条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年(2)侵略者:英法联军、美俄(帮凶) (3)结果:《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顺口溜:东北是2B,西北勘改订(东北:《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西北:《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纪》、《改订条约》)结合课本地图记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入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收复除伊犁的新疆地区;(1881年,同俄国签订条约,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 5.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号)、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结果:《马关条约》(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办厂: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办厂)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1901年(2)导火线: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反帝爱国运动 (3)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奥匈帝国) (4)结果:《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5)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者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2016年10月自考真题及解析

2016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自考03708自考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腐败 B.经济技术落后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答案】A?【解析】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 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答案】C?【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3.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仁学》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答案】D?【解析】A《新学伪经考》,C《人类公理》为康有为作品;B谭嗣同写了《仁学》;D梁启超写了《变法通义》。?【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答案】C?【解析】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52、中国共产党打败蒋介石进攻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的1946年7月和9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先后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指示,制定了打败蒋介石进攻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政治方针:在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争取和团结一切可能争取、团结的人们,建立一个最广泛的反对美蒋反动派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军事原则: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歼灭敌人之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 12.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实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仍然是代表城市 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的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实行独裁专制统治;中国仍然没有 实现独立自主。所以,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成为中国革命的首要目标。特点:(1)它与北洋 军阀相比,是以国民党为旗帜控制中央政府,实现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比旧军阀更有欺骗 性。(2)它又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国家机器,实行残酷的法西斯主义的反动统治,比 旧军阀更具残酷性。(3)对外更依靠帝国主义,比旧军阀更有买办性。 18、试评第三党的政治主张(简答或论述) 大革命失败后,由原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和谭平山组织。他们既不满意国民党的政策,也不满意共产党的纲领,主张组建第三党。1930年邓演达考察回国,第三党的名称正式定为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纲领文件《政治主张》,基本主张是对内进行“平民 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对外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在一定前提下恢复与苏联的邦交。 这是试图一小资产阶级为主导建立平民政权,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是行不通 的。 1947年,改党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57、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简答) 1949年3月5~13日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 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总任务和基本途径。报告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指出在全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 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 炮弹”的进攻。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全会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l、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主要是纺织业、面粉业,再次得到发展机会。重工业在这一时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轮船航运为主。中国的新式银行是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时期兴起的。大战后期,中国经济领域出现资本集中的现象,形成了一些大的民间 资本集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渗入农村,加速了商品化农业的发展。至 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达200万左右。 影响:(1)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生产技术提高,大机器生产的工业产生;推动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推动资 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推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 命开始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3)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及军事侵略起了一定的抵 制作用。(4)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4、论述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三大”关于民主联合战线政策的演变

2018年近代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近代史自考试题及答案简答题: 1、试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一)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最基础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路的中心,便利了英国的海外贸易和掠夺。 b.海外贸易的拓展,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手工工场在制呢、采煤、炼铁、造船等领域建立并得到发展。 c.随着制呢业的发展,“圈地运动”愈演愈烈,英国农村出现许多的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同时出现农业工人。在英国,资本主义已深入农村。 (二)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他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推动者和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必要条件。 海外贸易和掠夺的进行,圈地运动的发展,使英国的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积累了大量的资本,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农村经营农场和牧场的农场主和牧场主,有的也经营工商业,他们成为新贵族,同其他资产阶级分子有着共同额利益。 (三)客观条件——海上霸权的确立 16世纪统治英国的都铎王朝在竭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同时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打败了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权,这一切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根本原因——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成为英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它们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五)直接原因——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经常触犯到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清教徒”。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六)思想基础——清教运动 宗教改革后,英国国教在英国确立统治地位,清教运动主要目的是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这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有非常多的共同要求,这一时期的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 近代文化 1、1905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揭开制碱奥秘。 3.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4、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5、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6、、鲁迅代表作有《孔乙己》,《狂人日记》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7、为适应抗战需要,郭沫若创作《屈原》,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也创作出一批优秀小说,比如有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共七大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1)背景:抗日战争前夕。 (2)时间:1945年;地点:延安。 (3)中心任务: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 题。 (4)政治路线: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 (5)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2、抗日战争的胜利: (1)原因: ①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②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家和广大华侨的支持。 (2)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3)意义:①国内: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 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 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②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提高了国际地位。 (4)启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西安事变 1.背景: ①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3.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①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 ②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成人高考高起点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

成人高考高起点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统一后任务: 1、消灭******残余军队。 2、抗美援朝1950年“联合国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 员指挥下上甘岭战役是其中的一次战役1953.7。意义:粉碎了美帝国 主义的侵略计划;捍卫了世界和平。 3、镇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了安定的条件。 4、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5、恢复国民经济“三反”“五反”运动。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封建半封建——社会主义 1953——1957以重工业为主对农业(农业合作化运动,走上了社 会主义合作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把 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和赎买的方式实 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文章二: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名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年龄达到16岁,均可分到一份土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评价: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 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平均分配的强烈愿望,绝对分配的办法,仅 仅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天京变乱:1856年九月;人物: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后果:太平天国军事实力下降。天京事变后,石达开负气出走,太 平天国实力更加衰落。 【文章三:“*”的十年】 (1)“*”的错误发动:“*”的发动,******修正主义分子的开始,标 志是:*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聂元梓等”走资派,*写了“炮 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历史名词:“红卫兵”、“造反派”、“四大”、“踢开党委闹革命”、“黑帮”、“牛鬼蛇神”、“全面夺权”。1967年初“一月革命”“二月逆流”。 (2)*******集团被粉碎。 1969.4*为党中央副主席;9.13凌晨*******集团被彻底粉碎。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5“右倾翻案风”。 (3)*******集团的覆灭 “四五运动”沉痛悼念*,也称“******事件”。 *******集团的覆灭:1976年初,*、*、叶剑英等领导下, *******集团被彻底粉碎。 【文章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

自考近代史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基础会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内容的是( ) A.无形资产 B.固定资产 C.盈余公积 D.预收账款 2.下列业务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是( ) A.赊销商品 B.赊购材料 C.偿还借款 D.从银行提取现金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假设内容的是( ) A.会计目标 B.会计主体 C.会计规范 D.会计对象 4.收到客户归还前欠货款,该项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是( ) A.资产与负债同增 B.负债要素内部项目有增有减 C.资产增加与负债减少 D.资产要素内部项目有增有减 5.下列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 ) A.收入、费用和利润 B.收入、费用和所有者权益 C.所有者权益和利润 D.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6.下列属于债务结算账户的是( ) A.盈余公积 B.销售费用 C.短期借款 D.应收账款 7.从账簿外表形式看,银行存款日记账应采用( ) A.活页式账簿 B.卡片式账簿 C.分类式账簿 D.订本式账簿 8.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计入( ) A.股本 B.资本公积 C.实收资本 D.盈余公积 9.下列各项应作为销售费用核算的是( ) A.广告费 B.诉讼费 C.房产税 D.借款利息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 ) A.收料单 B.领料单

C.购货发票 D.制造费用分配表 11.生产领用原材料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 ) A.转账凭证 B.付款凭证 C.一次凭证 D.收款凭证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原始凭证审核内容的是( ) A.经济业务是否真实 B.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C.经济业务是否合法 D.经济业务是否合理 1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时,误将800元填写为8000元,记账凭证无误。更正此错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刮擦涂改法 B.补充登记法 C.划线更正法 D.红字更正法 14.关于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会增加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B.科目汇总表反映的账户对应关系清晰 C.规模小、业务量少的单位比较适用 D.根据定期编制的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15.企业对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的处理,应贷记( ) 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其他业务收入” D.“营业外收入” 16.下列各项属于账实核对内容的是( ) A.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核对 B.总账与所属明细账核对 C.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核对 D.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库存现金实存数核对 17.银行存款清查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实地盘点 B.技术推算 C.发函询证 D.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18.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报告编制要求的是( ) A.数字真实 B.全部按年编报 C.提前结账 D.报表可任意取舍 19.我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总账和明细账的保管期限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5年 20.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的排列依据是( ) A.项目的重要性 B.项目的流动性 C.项目的一致性 D.项目的货币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点

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点 1、开国大典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图6)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香港、澳门、台湾及其它海岛外,全部解放。 3、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意义: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4、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 5、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化三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7、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9.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两弹无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 10、文化大革命: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起止时间:1966—1976年 结束标志: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性质:是一场内乱。 冤案: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成为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教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损失巨大;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①、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②、对外开放: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建立。 ③、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④、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⑤、法制建设:颁布了1982年新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 ⑥、中共十三大:制定党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在十五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2、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1982年,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 14、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15、1949年,海军和空军先后建立,1966年导弹部队建立。 16、1954年6月,周恩来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以此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是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表现 17.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