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医疗药品)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讲义合成加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摘要: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取得成就,中医药科研同时取得了一定成果,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但是中医药在实现现代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科研思路以及方法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以及方法。
关键词: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科研设计科研思路与方法在科研设计占有重要作用,而科研设计是科学研究是否成功的关键。
同时科研的发展还需要各个学科以及先进的技术、方法的帮助。
本文主要对于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以及方法进行了阐述。
1 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性、科学性创新能够使科学成果新颖、引人注意,创新就是对于自然或者理论提出自己新的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的结论进行再次论证。
科研的科学性主要包括:内容科学性和表达科学性。
内容科学性是科研内容真实、先进可行;而表达科学性是论点要正确科学,论据要真实充分,严谨周密。
对于不同的研究人员创新性和科研型要去不同,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有下面几点要求:①要推动科学的创新,处理好创新以及继承之间的关系;②中医药的科研人员,在进行创新时候要注重临床实际,在临床实践中去捕捉新的灵感,发现规律,创立出科学性的创新学说;③提出的科学性的创新要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临床疗效,同时也是科研的目的,只有创新具有相应的临床疗效,才能够继续进行相关研究;④在进行研究时候需要将传统的研究方法同现代研究方法有效的结合,作为中医药研究不仅需要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合理的运用现代的技术。
2 科学研究成功的前提-选题正确中医药科研的中心就是选题。
科研是否可以立项、是否可以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选题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满足中医药发展的要求,是否具有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及是否具有可行性。
选题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①需求性原则:选择的题目的出发点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定要面向临床、生产和现代化,同时还要满足"统筹全局,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
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南阳讲座2)_PPT课件

展望性综述 专题今后的发展趋势。
争鸣性综述
五、结构
1.题目 2.作者 3.内容提要,关键词 4.前言:200字左右,文字精练,概括全文核心内
容 明确有关概念,限定内容和范围,说明写作
目的。 扼要介绍有关问题的历史、现状、趋势和争
数量大、增长快 内容重复交叉,边缘学科多 文种繁多,类型复杂 代谢频繁,老化加剧 交流、传播速度加快 文献质量下降
四、医学文献检索
检索的基本任务是查找文献线索,提供原始文献和情报 资料。
文献检索的主要内容:
– 制定检索策略 – 选择检索系统 – 提出检索语言 – 利用检索工具 – 索得原始编著
1.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的检索途径
–字顺法 –主题法 –分类法
医学检索工具的类型
–书目、目录 –索引类 –文摘类 –综述和进展类 –现 期 期 刊 目 录 ----Clinical
sciences。
practices;Life
2.检索方法
常用法
– 顺查法 – 倒查法
分段法 追溯法
3.检索步骤
制定的合理安排与实施计划方案。
基本原理:科研的基本目的就是观察被试因素施 加于受试对象而发生的反应,然后根据反应的性 质与大小判断它的作用或效果。
工作项目
占用时间比例(%)
------------------------------------------------
查阅文献
50.9
设计和思考
7.7
实验
32.1
撰写论文
9.3
------------------------------------------------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明确科学研究的选题应该具有实际意义、具有先进性、具有可行性、具有系统性、具有可操作性。
同时,选题还需要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研究的方向正确、研究的内容充分、研究的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来说,选题的正确性和明确性尤为重要。
中医药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与现代科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选题时需要充分考虑中医药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明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3科学研究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理论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实践研究是理论研究的检验和实现,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
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来说,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同样重要。
中医药理论研究需要深入挖掘中医药经典著作,理论研究的成果需要通过实践研究进行检验和实现。
同时,在实践研究中,中医药科研人员需要注重临床实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推动中医药科研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4科学研究的团队-合作与交流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协作,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共同参与。
团队协作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同时,科学研究还需要不同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学科交叉和创新。
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来说,团队协作和交流合作同样重要。
中医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共同推进中医药科研的发展。
同时,中医药科研人员还需要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以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的交叉和创新。
只有团队协作和交流合作,才能够推动中医药科研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医药临床科研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临床观察、临床实验、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药效学研究等。
中医治病用药思路方法参考PPT

▪ 扶阳配阴法:适用于肾阳偏衰的高血压病 “肾阳虚衰的形成,可由肾气虚衰发展而来, 也可由阴损及阳而致。
14
用药频率20-30%者
▪ 三七用药次数78,相对频率11.92%;桃仁 用药次数76,相对频率11.87%;降香用药 次数74,相对频率11.82%;葛根用药次数 73,相对频率11.80%;枳壳用药次数65, 相对频率11.60%;茯苓用药次数64,相对 频率11.58%;山楂用药次数57,相对频率 11.40% ; 甘 草 用 药 次 数 53 , 相 对 频 率 11.31% ; 半 夏 用 药 次 数 52 , 相 对 频 率 11.28% ; 水 蛭 用 药 次 数 45 , 相 对 频 率 11.11% ; 石 菖 蒲 用 药 次 数 44 , 相 对 频 率 11.08% 。
16
传统中医辨证用药特征
▪ (1)治疗气虚常用中药主要为:西洋参、人参、
党参。
▪ (2)治疗血虚常用中药主要为:当归、鸡血藤。 ▪ (3)治疗阴虚常用中药主要为:生地黄、麦冬、
黄精、玉竹、五味子。
▪ (4)治疗阳虚常用中药主要为:黄芪、仙灵脾、
枸杞子、附子、桂枝、薤白、淫羊藿。
▪ (5)治疗肝气郁结常用中药主要为:柴胡、降
▪ 太极最初是一片原始的混沌之气,通过动而生阳,静 而生阴,化生为两仪,形成了阴阳环抱、首尾相接的 阴阳太极图。阴阳继续分化则为两仪生四象,再由四 象生八卦,阴阳运动衍生万物,无穷无尽,循环往复, 井然有序,生生不息,新新不已。太极图先天八卦的 方位排列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 艮七、坤八。太极图始于乾阳,终于坤阴,反映了太 极系统阳盛则息,阴盛则消的变化规律。
20
治疗冠心病最常用中药
中医药科研思路

中医药科研思路
中医药科研思路的重点在于中西医结合,强调中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和互补。
具体来说,中医药科研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 建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平台,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进行深入研究,提高中医药疗效和安全性。
2. 建立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中药质量和安全性,为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3. 探索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研究,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医疗效果。
4. 加强中药药理学研究,深入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5. 探索中药的多元化应用,发挥中药的多种功效,以医食同源的理念推广中药的健康养生作用。
中医药科研思路的核心在于创新,要不断探索中医药的新领域,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医药的发展贡献力量。
- 1 -。
中药药理研究思路与方法

proximal section of the LDLR mRNA 3’UTR.
9
Figure-3 Blocking ERK activation abolished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BBR on LDLR.
Figure-3(a) The activity of BBR on LDLR expression was most sensitive to U0126.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c hamsters with BBR reduced serum cholesterol by 40% and LDL-cholesterol by 42%,with a 3.5-fold increase in hepatic LDLR mRNA and a 2.6-fold increase in hepatic LDLR protein.
Using human hepatoma cells,BBR upregulates LDLR expression independent of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but dependent on ERK activation.
5
四、中药药理学研究模式
1.中药单体的研究
中药
化学单体
构建化学组分库
高通量筛选
整体动物实验 组织器官
细胞亚细胞 分子生物学
阐明机理
6
例-1
Berberine is a novel cholesterol-lowering drug working through a unique mechanism distinct from statins
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一、引言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对于维护人民健康、推动医疗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为中医药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二、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医药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治疗经验。
传统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立足于“整体观念”、强调“阴阳平衡”和“五行调和”等核心理念。
然而,传统中医药也面临着现代医学所具有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等挑战。
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良性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同时吸收现代医学的先进理论和技术。
三、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医药创新的核心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要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力量,不断深化对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探索,推动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药物疗效的科学化、现代化。
还需要推动技术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加强中医药药物研发和制造技术的创新,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
要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化对中医药文化的挖掘和传播,弘扬中医药的文化精髓,提升中医药的社会认知度和文化影响力。
也需要发挥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医药在理论、实践和制度方面的创新发展。
五、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中医药产业发展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政府对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还需要加强中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医药企业,推动中医药产品的国际化发展。
也需要加强中医药产业的投融资机制创新,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中医药产业,推动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药研发思路及要点

中药研发思路及要点中药研发一直是医药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人们对传统草药疗效的认可度提高,中药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研发的思路及要点,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知识。
一、中药研发的思路中药研发的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按照传统理论研究中药的科学依据:中药研发需要充分理解传统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探索中药治疗的机理和规律。
只有在深入了解中医草药的基础上,才能找到合适的研发思路。
2. 重视临床实践的指导:中药研发不仅需要理论支持,更需要在实践中验证其效果。
中药研发的成果必须经过充分的临床实验,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3. 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中药研发要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高通量筛选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模拟等,加快草药研发的速度和效率。
二、中药研发的要点中药研发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草药的筛选与鉴定:中药研发需要从众多的草药中筛选出合适的原材料,然后对其进行鉴定和质量控制。
草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2. 中药制剂的研发:根据中药的特点,研发出适合患者使用的中药制剂,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等。
中药制剂的研发需要考虑患者的用药便利性和剂型的稳定性。
3. 药物的活性成分研究:中药的疗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的活性成分,因此需要对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找出对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的成分。
4.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草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临床应用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草药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5. 药物的毒理学研究:中药的毒理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草药的安全性,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6. 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中药研发必须进行充分的临床试验,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临床试验的设计应符合科学严谨的原则,并遵守伦理规范。
7. 树立科学的中药研发理念:中药研发需要树立科学的理念,坚持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原则,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中药研发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编(医疗药品)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讲义合成加中医药科研思路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方法(讲义)天津中医药大学:徐宗佩博士,博导、教授、研究员目录第一篇概论7一、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几个转变7二、科学研究7三、科学研究的方法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过程7四、医学科学研究71.特点:72.类型83.要求14五、中医科研的特点14六、中医科研的注意事项14第二篇医学研究层次的基本方法15一、观察法151.科学观察的任务152.科学观察的研究方法153.直接观察常常是科学发现的源泉15二、实验法151.比较实验162.预初实验163.断决实验164.正式实验165.模型实验:16第三篇医学科学研究选题的种类17一、调查研究性质17二、实验观察性质17三、实验研究性质17四、资料分析性质17五、经验体会性质17第四篇选题18一.选题的产生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来源181.来自自身实践的课题182.来自他人实践的课题183.来自客观要求的课题184.来自协作要求的课题185.来自上级指定的课题186.来自公开招标的课题18 二.选题的途径19三.选题的方法191.假说形成法192.移植法193.旧题发挥法19四.初选、筛选191.指导思想192.方法适当19五.定题19六.选题的注意事项20七.研究题目的表述20第五篇中医科研的假说21一.假说的定义21二.假说的性质21三.假说的作用21四.假说的形成211.孕育阶段212.形成阶段22五.假说的检验22六、假说的类型22七、中医学中的假说23八、确定假说的注意事项23第六篇医学文献的检索24一、文献检索的意义24二、医学文献的特点24三、医学文献基本情况241.级别242.类型24四、医学文献检索251.检索工具252.检索方法253.检索步骤254.检索途径25五、计算机检索26六、中医文献检索26第七篇中医文献综述的撰写27一、概论27二、目的和意义27三、特点27四、内容分类27五、结构271.题目272.作者273.内容提要,关键词284.前言:285.正文286.总结287.参考文献28六、写作步骤281.确定题目282.搜集文献—检索283.阅读文献284.制定、修改提纲285.再次查阅文献286.正式写作287.修改---反复修改28七、注意事项28第八篇科研设计29一、概论29第九篇常用实验设计方法38一、配对设计381.自身对照设计382.异体配对对照38二、交叉(配对)设计38三、完全随机设计38四、随机区组设计38五、拉丁方设计38六、正交设计39七、析因设计40八、序贯设计40第十篇几种常见场合的科研设计41一、调查研究41(一)调查研究使用范围41(二)要求41(三)设计要点41二、病因学研究411、几个基本概念412、病因学研究方法42三、诊断试验46金标准:46研究目的:46研究方法:46界值确定:46结果分析:47四、临床研究49(一)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病因学研究49(二)前瞻性病因学研究49(三)临床评价研究50五、动物实验51(一)实验动物51(二)对照全面51(三)指标丰富51(四)实验结果的解释留有余地51第十一篇中医科研发展思路54一、总体思路:54(一)中医科学研究要满足中医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
54(二)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54二、中医科研方法学54问题:54科研思路:54避免54三、中医基础理论551.中医语言552.中医生命观55四、中医诊断技术55五、中医辨证理论56六、病因病机理论56七、中医医史研究57八、方剂理论57九、中医治疗方法57十、针灸推拿学科571、经络的研究572、腧穴的规范化研究583、针灸推拿机理研究584、针灸推拿学临床研究58十一、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研究58十二、中医药疗效机制研究59十三、几点想法59第十二篇开题报告60一、概念60二、主要内容60三、注意事项60四、课题论证60第十三篇医药科技论文的写作61一、撰写科技论文的目的61二、对科技论文的要求61三、资料的处理61四、材料的表现方法62五、撰写论文62(一)医药科技论文的种类62(二)对医药科技论文的评价63(三)医学论文的一般格式63(四)撰写过程63(五)临床病例分析67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第一篇概论一、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几个转变由学习型向创新型的转变1由学习知识(输入)型转为创造知识(输出)型2由知识积累型转为能力掌握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提高型能力包括:思路新颖独特,方法正确可行;逻辑(科学)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事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忍耐力等。
3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增长由算术均数增长型转变为几何均数增长型。
4由封闭型人才向开拓型人才的转变开拓型人才的特点:--竞争性;--外向性(善于表达,善于交流);--经济性(市场化);--资源配置合理性;--创造性。
5由注重智商向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由“高智商型”转变为“高智商+高情商型”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活动。
三、科学研究的方法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过程选题→形成假说→定题→文献检索→科研设计→实验→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总结→科研论文、报告、答辨、发表、专利、推广→奖励→下一个选题。
四、医学科学研究1.特点:--对象特殊--方法困难--内容复杂2.类型2.1根据研究性质分一般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2.1.1基础性研究2.1.1.1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中是指阐明人体内在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健康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等。
2.1.1.2特点:所研究的课题着重于知识的深度;特异性及针对性不明显;所需研究时间较长;研究成果短期内效益不显著;但对学科的根本性进步影响深远。
2.1.1.3细胞结构的研究,核酸性质的研究;血液动力学的研究,中医藏象研究;证的研究;诊法、治法研究等。
2.1.2应用性研究2.1.2.1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指解决防病治病中有待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或具体问题的研究。
2.1.2.2特点:研究的课题着重于应用的广度;特异性和针对性较强;课题研究周期较短;效益显著或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需要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做为指导,形成新方法和产品,如新药,新仪器等。
2.1.2.3如:某种疾病诊断的研究;一种新疗法的研究;某病发病率的调查;中药栽培、炮制等,新药的研制及研究。
2.1.3开发性研究2.1.3.1定义: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扩大或转化,它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实验知识,为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方法等进行研究。
2.1.3.2特点:推广新的应用。
2.1.3.3举例探索核酸本质及其结构——基础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基因重组,基因调控、基因移植的可能性,达到改变遗传性状的目的——应用性研究;将上述基因工程技术引入不同学科领域,如用于农业转基因农作物,植物品种改良,中药新品种的诞生,转基因动物等——开发性研究。
颜色的数值化——色度学研究——基础性研究;颜色测定的研究——应用性研究;舌色测定仪——开发性研究。
2.2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分一般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2.2.1探索性研究2.2.1.1定义: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2.2.1.2特点:这种研究是在众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又较少有前人的系统经验可资借鉴;需要良久的独立思考,思维活动水平较高;探索的时间也许是漫长的,而且风险较大;一旦成功可获得重大成果或突破性进展,常可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奠定基础;但亦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一无所得而告终。
2.2.1.3举例:(最早的)细胞膜受体的研究;(当初的)胃肠道激素的研究;(目前的)人体经络实质的研究。
2.2.2发展性研究2.2.2.1定义:深化探索性研究或其他研究的初步成绩,进一步验证、巩固、发展和扩大已有的成果。
2.2.2.2特点:有前人的研究基础,或多或少都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研究的周期较短,把握性较大;基本上都能获得结果,但创造性不大;仅有探索性研究而无发展性研究也难以推动科学的不断进步,因而后者是前者的“继往开来”。
2.2.2.3举例:(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前述探索性研究举例相对应的)细胞膜受体分类的研究,又一种胃肠道激素的检出等。
不少发展性研究题目中均带有“进一步评价”、“深入探讨”、“理论验证”、“内容补充”、“方法改良”之类的字样。
2.3从认识的深度分一般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阐述研究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大类2.3.1描述性研究2.3.1.1定义:提供现象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事实。
2.3.1.2特点:收集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积累事实材料,描述现象的外部联系,解决感性认识问题。
2.3.1.3举例:对一种新的疾病或综合征的临床记述,如近年发现的军团菌肺炎、艾滋病的初期报告等;偶然发现的药物适应证在其作用机制未被阐明前的记述,如心血管药物噻吗心安对单纯性青光眼有缓解作用的报告,亦属此类。
2.3.2阐述性研究2.3.2.1定义:正确阐明某一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2.3.2.2特点:运用既有知识,对大量的描述性资料进行深入加工,去粗取精,由此及彼,通过思考或必要的实验而建立理论;解决理性认识问题,由表及里,指出某一事物外部现象或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本质。
2.3.2.3举例:某病的病因学或发病机理的研究;某种药物或疗法的疗效机制研究;某一学说或理论的建立。
2.4根据研究方式的不同分一般可分为经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大类,前者重在实践,后者则以推论为主。
2.4.1经验性研究2.4.1.1定义:亲手进行某一项科学实验或直接观察某一种现象,从而获取经验性的事实材料。
2.4.1.2特点:从单一的问题出发,实验一项证实一项,为系统理论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或观察的内容较为集中,思维活动的领域及概括范围小;周期较短,易出成果,结论可靠。
2.4.1.3举例:石炭酸杀菌效能的研究;四环素抑菌作用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某病的研究;病床设置分科比例的研究(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参照比较下述理论性质研究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