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数学(理科A卷)

201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数学(理科A卷)
201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数学(理科A卷)

201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数学(理科A 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i i

z -=12(i 是虚数单位),则=z ( )

A .i +-1

B .i --1

C .i +1

D .i -1

2.已知集合}065|{2<--=x x x A ,}33|{<<-=x x B ,则=B A ( )

A .)3,3(-

B .)6,3(-

C .)3,1(-

D .)1,3(-

3.设变量y ,满足约束条件?????≤--≥-+≥+0

220220

1y x y x x ,则目标函数y x z 43+=的最小值为( )

A .1

B .3

C .526

D .19-

4.函数)0,0)(sin()(>>+=ω?ωA x A x f 的部分图像如右图所示,则)2411(π

f 的值为( )

A .26

- B .23

- C .22

- D .1-

5.程序框图如图,当输入x 为2016时,输出的y 的值为( )

A .81

B .1

C .2

D .4

6.为比较甲乙两地某月11时的气温情况,随机选取该月中的5天中11时的气温数据(单位:℃)制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考虑以下结论:

①甲地该月11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11时的平均气温

②甲地该月11时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该月11时的平均气温

③甲地该月11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小于乙地该月11时的气温的标准差

④甲地该月11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1时的气温的标准差

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正确结论的编号为(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过点)1,0(A 作直线,与双曲线192

2

=-y x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符合条件的直线的条数为( ) A .0 B .2 C .4 D .无数

8.如图所示的数阵中,用),(n m A 表示第m 行的第n 个数,则依此规律)2,15(A 为( )

A .4229

B .107

C .24

17 D .10273

9.已知函数)2(+=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且当),0(+∞∈x 时,|log |)(2x x f =,若

)3(-=f a ,)4

1(f b =,)2(f c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 A .c b a >> B .c a b >> C .b a c >> D .b c a >>

1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网格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4

B .316

C .3

20 D .12

11.C B A ,,是圆O 上不同的三点,线段CO 与线段AB 交于D ,若OB OA OC μλ+=(R R ∈∈μλ,),则μλ+的取值范围是( )

A .)1,0(

B .),1(+∞

C .]2,1(

D .)0,1(-

12.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乒乓球筒,高为20厘米,底面半径为2厘米.球筒的上底和下底分别粘有一个乒乓球,乒乓球与球筒底面及侧面均相切(球筒和乒乓球厚度忽略不计).一个平面与两乒乓球均相切,且此平面截球筒边缘所得的图形为一个椭圆,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415

B .51

C .562

D .4

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6)41(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14.已知函数?????<<+≤<-=1

0),1(log 01,2sin )(2x x x x x f π,且21)(-=x f ,则x 的值为 . 15.已知ABC ?中,BC AD BAC BC AC ⊥=∠==,60,72,4 于D ,则

CD BD 的值为 . 16.若函数),()(23R b a bx ax x x f ∈++=的图象与x 轴相切于一点)0)(0,(≠m m A ,且)(x f 的极大值为

2

1,则m 的值为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平面四边形ACBD (图①)中,ABC ?与ABD ?均为直角三角形且有公共斜边AB ,设2=AB ,

30=∠BAD , 45=∠BAC ,

将ABC ?沿AB 折起,构成如图②所示的三棱锥ABC C -',且使2'=D C . (Ⅰ)求证:平面⊥AB C '平面DAB ;

(Ⅱ)求二面角B D C A --'的余弦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篮球队对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技能进行统计研究,针对篮球运动员在投篮命中时,运动员在篮筐中心的水平距离这项指标,对某运动员进行了若干场次的统计,依据统计结果绘制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依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算该运动员投篮命中时,他到篮筐中心的水平距离的中位数;

(Ⅱ)在某场比赛中,考察他前4次投篮命中到篮筐中心的水平距离的情况,并且规定:运动员投篮命中时,他到篮筐中心的水平距离不少于4米的记1分,否则扣掉1分.用随机变量X 表示第4次投篮后的总分,将频率视为概率,求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抛物线C :)0(22>=p px y 过点)2,(m M ,其焦点为F ,且2||=MF .

(Ⅰ)求抛物线C 的方程;

(Ⅱ)设E 为y 轴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E 作不经过原点的两条直线分别与抛物线C 和圆F :1)1(22=+-y x 相切,切点分别为B A ,,求证:直线AB 过定点.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b x ax e x f x +--=2)(2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R b a ∈,).

(Ⅰ)设)('x f 为)(x f 的导函数,证明:当0>a 时,)('x f 的最小值小于0;

(Ⅱ)若0)(,0>>x f a 恒成立,求符合条件的最小整数b . 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A D C

B ① D 'C

B

A ②

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所示,过点P 分别做圆O 的切线PA 、PB 和割线PCD ,弦BE 交CD 于F ,满足P 、B 、F 、A 四点共圆.

(Ⅰ)证明:CD AE //;

(Ⅱ)若圆O 的半径为5,且3===FD CF PC ,求四边形PBFA 的外接圆的半径.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曲线1C :θρcos 2=和曲线2C :3cos =θρ,以极点O 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Ⅰ)求曲线1C 和曲线2C 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若点P 是曲线1C 上一动点,过点P 作线段OP 的垂线交曲线2C 于点Q ,求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1|||)(-+=x x x f .

(Ⅰ)若|1|)(-≥m x f 恒成立,求实数m 的最大值M ;

(Ⅱ)在(Ⅰ)成立的条件下,正实数b a ,满足M b a =+22,证明:ab b a 2≥+.

2016届高三数学一模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

A 卷答案:1-5 BCBDA 6-10 CCCB

B 11-12 BA

B 卷答案:1-5 ACADB 6-10 CCCAA 11-12 AB

二.填空题:

13.. 516- 14. 13- 15. 6 16.

32 三、解答题:

17. 解:(I )由已知得2351112=4+8=2010910+=10+45=1002

a a a a d a d a d ++??????, -------------------------------2分 解得112a d =??=?

,-------------------------------4分 所以{}n a 的通项公式为52(3)21n a n n =+-=-,--------------------------------5分

(II )由(I )可知21(21)2n n n a b n -?=-?,

所以1352321123252(23)2(21)2n n n S n n --=?+?+?+???+-?+-?,①

35721214123252(23)2(21)2n n n S n n -+=?+?+?+???+-?+-?,②---------------------7分 ①-②得:352121322(222)(21)2n n n S n -+-=+?++???+--? 352121

22(222)(21)23

n n n n S -++?++???+--?∴=-………………9分 121

8(14)22()(21)2143

n n n -+-+?--?-=- 121

628(14)(63)29

n n n -+-+?-+-?=---------------------11分 21

10(65)29

n n ++-?=--------------------------12分 18. 解:(1)取AB 的中点O ,连,C O DO ',

在,RT ACB RT ADB ??,2AB =,则1C O DO '==

,又C D '=

∴222C O DO C D ''+=,即C O OD '⊥,…………2分

又C O AB '⊥ ,AB OD O = ,,AB OD ?平面ABD

C O '∴⊥平面AB

D ,…………………4分

又C O '? 平面ABC '

∴平面C AB '⊥平面DAB

…………5分

(2)以O 为原点,AB ,OC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y z 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1(0,1,0),(0,1,0),(0,0,1),,0)2

A B C D '-,

1(0,1,1),(0,1,1),,1)2

AC BC C D '''∴==-=- …………6分 设平面AC D '的法向量为1111(,,)n x y z = ,则11n AC n C D ?'⊥??'⊥?? ,即1100

n AC n C D ?'?=??'?=?? ,

111110102

y z x y z +=?+-=,令11z =,则11y =-

,1x =

11,1)n ∴=- …………8分

设平面BC D '的法向量为2222(,,)n x y z = ,则22n BC n C D ?'⊥??'⊥?? ,即2200

n BC n C D ?'?=??'?=?? ,

222220102

y z x y z -+=?+-=,令21z =,则21y =

,2x =,

2n ∴= ………………10分

12cos ,n n ∴=== ,

二面角A C D B '--的余弦值为35

105-.……………12分 19.解:(I ) 设该运动员到篮筐的水平距离的中位数为x ,

∵5.020.010.0205.0<++?,且5.06.01)20.040.0(>=?+,

∴]5,4[∈x …………………2分

随机变量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4,-2,0,2,4; …………………………………8分

()4

21645625P X ??=-== ???,625216)53()52()2(3134===C X P 625

96)53()52()2(314==-=C X P 625

216)53()52()0(2224===C X P ; 625216)53()52()2(3134===C X P ()4

38145625P X ??=== ???

…………………10分 …………………12分

20.解:(1)抛物线C 的准线方程为:2

p x =-, ||22p MF m ∴=+=,又42pm = ,即42(2)2

p p =---------------------2分 2440,2p p p ∴-+=∴=

抛物线C 的方程为2

4y x =. -------------------4分

()1696216216814420246256256256256255EX ()=-?+-?+?+?+?=

(2)设点E (0,)(0)t t ≠,由已知切线不为y 轴,设:EA y kx t =+

联立24y kx t

y x =+??=?,消去y ,可得222

(24)0k x kt x t +-+= 直线EA 与抛物线C 相切,222(24)40kt k t ∴?=--=,即1kt = 代入222120x x t t

-+=,2x t ∴=,即2(,2)A t t --------------------------------------6分 设切点00(,)B x y ,则由几何性质可以判断点,O B 关于直线:EF y tx t =-+对称,则 0000010122

y t x y x t t -??=-?-???=-?+??,解得:202022121t x t t y t ?=??+??=?+?,即22222(,)11t t B t t ++-------------------------------8分 思路1:直线AB 的斜率为22(1)1AB t k t t =

≠±- 直线AB 的方程为222()21t y x t t t =

-+-,--------------------------------------10分 整理22(1)1

t y x t =-- ∴直线AB 过定点恒过定点(1,0)F --------------------------------------11分

当1t =±时,(1,2),(1,1)A B ±±,此时直线AB 为1x =,过点(1,0)F .

综上,直线AB 过定点恒过定点(1,0)F --------------------------------------12分

思路2:直线AF 的斜率为22(1)1

AF t k t t =≠±-, 直线BF 的斜率为22222021(1)2111

BF t t t k t t t t -+

==≠±--+, AF BF k k ∴=,即,,A B F 三点共线--------------------------------------10分

当1t =±时,(1,2),(1,1)A B ±±,此时,,A B F 共线. --------------------------------------11分 ∴直线AB 过定点F .--------------------------------------12分

21. 解:(Ⅰ)证明:令()()22x g x f x e ax '==--,则()2x

g x e a '=-

因为0a >,令0()0g x '=,0ln 2x a =

所以当(,ln 2)x a ∈-∞时,()0g x '<,()g x 单调递减;

当(ln 2,)x a ∈+∞时,()0g x '>,()g x 单调递增--------------------2分

则ln 2min min ()()(ln 2)2ln 22=22ln 22a f x g x g a e a a a a a '===------------------------3分 令()ln 2G x x x x =--,(0)x >

()1(ln 1)ln G x x x '=-+=-

当(0,1)x ∈时,()0G x '>,()G x 单调递增

当(1,)x ∈+∞时,()0G x '<,()G x 单调递减

所以max ()(1)10G x G ==-<,所以min ()0f x '<成立. --------------------5分

(Ⅱ)证明:()0f x >恒成立,等价于min ()0f x >恒成立

令()()22x g x f x e ax '==--,则()2x

g x e a '=-

因为0a <,所以()0g x '>,所以()g x 单调递增,

又(0)10g =-<,022)1(g >--=a e ,所以存在0(0,1)x ∈,使得0()0g x =---------------------6分 则0(,)x x ∈-∞时,()()0,g x f x '=<()f x 单调递减; 0(,)x x ∈+∞时,()()0,g x f x '=>()f x 单调递增;

所以02min 000()()20x

f x f x e ax x b ==--+>恒成立.........(1) 且00220x

e ax --=...........(2) 由(1)(2),000

02

0000002(1)2(1)22x x x x x e b e ax x e x x e x >-++=-+-+=-+即可-----------------8分 又由(2)00

202x e a x -=<,所以0(0,ln 2)x ∈---------------------9分 令()(1),(0,ln 2)2

x x

m x e x x =-+∈ ()n x =1()(1)12

x m x x e '=-+

1()02

x n x xe '=>, 所以021)0()(>=>n x n ,

所以()m x 单调递增, 1)1()0()(0-=-=>e m x m ,

22ln 22ln )122ln ()2(ln )(2ln -=+-=

所以1b >-,所以符合条件的=0b ---------------------12分

法2:令0,(0)10,1x f b b ==+>>-,故符合条件的最小整数0b =.-------------------6分

现证明0b =时,()0f x > 求2()2x f x e ax x =--的最小值即可

令()()22x g x f x e ax '==--,则()2x

g x e a '=-

因为0a <,所以()0g x '>,所以()g x 单调递增,

又(0)10g =-<,(1)220g e a =-->,所以存在0(0,1)x ∈,使得0()0g x = 则0(,)x x ∈-∞时,()()0,g x f x '=<()f x 单调递减; 0(,)x x ∈+∞时,()()0,g x f x '=>()f x 单调递增;

所以02min 000()()2x f x f x e ax x ==-- .(1)

且00220x

e ax --=...........(2) 00000min 000()()(2)2(1)22

x x x x x f x f x e e x e x ==---=-----------------8分 又由(2)00

202x e a x -=<,所以0(0,ln 2)x ∈---------------9分 现在求函数()(1),(0,ln 2)2

x x

p x e x x =--∈的范围 0()q x =1()(1)12x p x x e '=--,01()02

x q x xe '=-<, 所以02

1)0()(<-=

02ln 22ln )22ln 1()2(ln )(2ln >-=--=>e p x p -------------11分

所以=0b 是符合条件的. -------------12分

选做题:

22.解:(I )连接AB,

P 、B 、F 、A 四点共圆,

PAB PFB ∴∠=∠. .

................2分 又 PA 与圆O 切于点A, PAB AEB ∴∠=∠,.............4分

PFB AEB ∴∠=∠

//AE CD ∴..

............5分 (II )因为PA 、PB 是圆O 的切线,所以P 、B 、O 、A 四点共圆,

由PAB ?外接圆的唯一性可得P 、B 、F 、A 、O 共圆,

四边形PBFA 的外接圆就是四边形PBOA 的外接圆,

∴OP 是该外接圆的直径. .

............7分 由切割线定理可得23927PA PC PD =?=?=.............9分

OP ∴===.

∴四边形PBFA . .

...........10分

23解:(I )1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

211x y -+=, ............2分

2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3x =;

............4分 (II )设曲线1C 与x 轴异于原点的交点为A, PQ OP ⊥ ,PQ ∴过点A (2,0),

设直线PQ 的参数方程为()2cos sin x t t y t θθ=+??=?

为参数, 代入1C 可得22cos 0,t t θ+=解得1202cos t t θ==-或,

可知2|||||2cos |AP t θ==............6分

代入2C 可得2cos 3,t θ+=解得/1cos t θ=

, 可知/1||||||cos AQ t θ

==............8分

所以PQ=1|||||2cos |||cos AP AQ θθ+=+≥当且仅当1|2cos |||cos θθ

=时取等号,

所以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为.............10分

24.解:(I )由已知可得12, 0()1, 0121, 1x x f x x x x -

所以min ()1f x =, ............3分

所以只需|1|1m -≤,解得111m -≤-≤,

02m ∴≤≤,

所以实数m 的最大值2M =. ............5分

(II )法一:综合法

222a b ab +≥

1ab ∴≤

1≤,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①............7分

又2

a b +≤ 2

1≤+∴b a ab 2

ab b a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②............9分 由①②得,21≤+∴

b a ab ,所以2a b ab +≥.............10分 法二:分析法因为0,0a b >>,

所以要证2a b ab +≥,只需证222

()4a b a b +≥,

即证222224a b ab a b ++≥,

22a b M += ,所以只要证22224ab a b +≥,

............7分 即证22()10ab ab --≤,

即证(21)(1)0ab ab +-≤,因为210ab +>,所以只需证1ab ≤, 下证1ab ≤,

因为ab b a 2222≥+=,所以1ab ≤成立,

所以2a b ab +≥............10分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试题(卷) 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B. C.D. 2.不等式的解集是() A.B.C.D. 3.若变量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A.B.C.D.4 4.在实数等比数列{a n}中,a2,a6是方程x2-34x+64=0的两根,则a4等于( ) A.8B.-8C.±8D.以上都不对 5.己知数列为正项等比数列,且,则()A.1B.2C.3D.4 6.数列 1111 1,2,3,4, 24816 L前n项的和为() A. 2 1 22 n n n + +B. 2 1 1 22 n n n + -++C. 2 1 22 n n n + -+D. 2 1 1 22 n n n + - -+ 7.若的三边长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最大角的正弦值为,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A.B.C.D. 8.在△ABC中,已知,则B等于( ) A.30°B.60°C.30°或150°D.60°或120° 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a>b?ac2>bc2B.a>b?a2>b2 C.a>b?a3>b3D.a2>b2?a>b 10.满足条件,的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无数个D.不存在

11.已知函数满足:则应满足()A.B.C.D. 12.已知数列{a 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则为()A.-2B.-3C.2D.3 13.等差数列的前10项和,则等于() A.3 B.6 C.9 D.10 14.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的值为()A.B.C.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已知为等差数列,且-2=-1,=0,则公差= 16.在中,,,面积为,则边长=_________. 17.已知中,,,,则面积为_________. 18.若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__ 19.直线下方的平面区域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0.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21.已知,且,则的最小值是______. 三、解答题 2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1)(2) 23.△的角、、的对边分别是、、。 (1)求边上的中线的长;

高中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试题总体评价:这次高一数学质量检测试题能依据《数学大纲》、《命题说明》和教材,从试题题量、试卷结构、知识覆盖、“三基”检测、“四能”要求、难度指数、等五方面基本能达到要求。做为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有较好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一、试题试卷特点 检测试题以它的知识性、灵活性描写了一个多姿的数学世界,充分体现了考素质、考基础、考方法、考潜能的测试功能。题目中无偏题、难题、怪题,起到了引导高中数学向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方面发展的作用。 1、基础知识考查的力度加大,重点突出,题目更接近课本。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有很多试题紧扣概念,定义、定理源于课本的基础知识,侧重了考通性、通法和数学思想的运用。例如选择题和填空题基本通过很简单的计算推理,分析判断,便能得出正确结论,试题注重了对“三基”的考查,强调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具体来说:(1)对选择、填空题来说:第1题,本题是一道算法语句题,注重算法中赋值语句的把握,但学生粗心,没有把握赋值语句的特征,是本题的失分点。第2、3、6题考查统计中的样本估计分析和抽样方法,学生基本无错。第4题是对程序语言的理解应用。第5、7、12题是对随机事件概率求解的考察。第8题是对直线回归方程的理解、应用。第9题是对频率直方图的理解应用.第10题是对事件关系的把握考察。第11题是对进位制间转化的应用。对填空题来说,总体上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的记忆、理解情况。(2)解答题都是算法初步、统计及概率部分常见题型:试题中的第17题考查了算法和程序间的转化;第18考察了算法案例的理解把握;第19、20题考察应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第21、22题是概率的求解和应用,是概率部分较为常见题型;试题突出了知识主干,不回避知识的重点,可谓是常考常新,重点内容试题中多次出现。 2、突出能力,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这次质量检测试题的又一特点,其中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各种不同层次融入试题中,通过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来对考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区分。试题中第7、12、16、21题涉及了正难则反思想方法的考查,第9、20题中考察学生读图能力、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等;对新课程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贴近高考考试模式,采用题卷分离式考试。 这次检测考试,采用近年来高考考试模式,防止部分考生,错位答卷,作图不规范,答卷超出指定位置等多种多样不合要求的做法,使考生失去了不该失的分数,是考生的一个新失分点。 二、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或建议 1、知识点重复或遗漏。 如第6题与第19题都考察了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稳定性,第8题与14题都考察了直线回归方程。作为典型的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尤其几何概型没有涉及到考察。 2、作为新课改下的模块检测考试,分值应用百分值测量比较方便,150分分值

高一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高一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王文兰 一、试卷分析 1.试题范围: 试题内容覆盖了必修三第一、二、三章的全部内容,和必修四的1.1至1.4的内容。做到试题内容、内容比例、题型比例符合标准的要求;不出超纲题、偏题、怪题。以确保内容有效度。 2.试题的难易程度符合1:2:7的比例,并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将优秀的学生区分出来。具体说,试题的平均分控制在75~85分之间。 3.题量和试卷分量适当。试题量控制在22题(选择题12道,填空题4道,解答题6道)。试题份量以优秀水平的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里从容地完成试题作答为宜。试题的排列顺序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使学生尽可能发挥水平。 二、学生答卷分析 从学生答卷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基本概念不是很清晰。 2、学生做题时粗心大意,马虎大意。审题不严,对错看不清。不按要求答题,轻易落笔。 3、答题语言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欠佳. 4、平时练习不够。 三、后半学期的具体措施 针对考试中反映出的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1、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夯实基础,强化所学重点知识的识记。抓差生,端正态度,提高兴趣,加强督查。一方面,着力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加强督促,使学生更主动的去识记。 2、重视随堂的练习,夯实基础

在课堂中、以及课后,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注重练习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典型性。 3、注重章节测试 每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加强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5、精选习题,规范答题 6、端正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高一学生写期中考试总结作文

高一学生写期中考试总结作文 期中考试之后,同学们都会写关于期中考试总结,总结半个学期以来学习的不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期中考试总结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期中考试总结_范例1】 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 1。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2。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言外之意,无准备之仗很难打赢,我却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

3。没有解决好兴趣与课程学习的矛盾。自己有很多兴趣,作为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明白的人,当然不应该同机器一样,让自己的兴趣被平白无故抹煞,那样不仅悲惨而且无知,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兴趣严重耽搁了学习就不好了,不仅不好,有时候真的是得不偿失。 失败了怎么办?认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要认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来要干什么?确定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失败不甘心接着走,而是要正确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么,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弱势是什么; 第三,确定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的,制定计划,按部就班的

走。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数学试卷分析报告(加精)

20XX~20XX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数学试卷分析 溧阳市教研室 XXX 高三数学试卷由常州市教研室负责命制,内容涉及必修和选修.本次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一轮复习的状况,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训练必要的应试技能,并为二轮复习奠定基础、明确方向和确立重点.试卷 选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情况,重视常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 一、抽样数据 阅卷结束以后,抽样统计了645份试卷,数据如下: 2、 二、数据分析 从抽样的645份试卷情况看,卷面反映的情况与考前预期基本相吻合。 (1)学生对基本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上有了较好的表现,“一轮”复习“梳理知识、建构网络、训练技能、兼顾能力”的目标基本实现。这可从填空题的抽样平均分,尤其是前9道的得分情况,以及解答题的第15、16、17题的得分情况得到应证。 (2)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的熟练程度,运算的合理、迅速和准确的程度,以及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与应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训练与加强。如第5题的基本事件的枚举,第13题的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第17题的探究性问题思考与表述方式问题,第19、20题中的导数方法和分类讨论思想,第23题的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等在许多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卷面上都存在着不应差错,值得关注和深思! (3)学生的读题、审题的习惯和能力,应试的心理素质和能力等都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从卷面抽样情况看,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出现的问题让人匪夷所思。如第3题求双曲 线22 21(0)9x y b b -=>中的b 的值为27,是2b 的值;第7题求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期末测试题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等差数列3,7,11…中,第5项为( ). A .15 B .18 C .19 D .23 2.数列{}n a 中,如果n a =3n (n =1,2,3,…) ,那么这个数列是( ). A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 .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C .首项为3的等比数列 D .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 3.等差数列{a n }中,a 2+a 6=8,a 3+a 4=3,那么它的公差是( ). A .4 B .5 C .6 D .7 4.△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3,b =4,∠C =60°, 则c 的值等于( ). A .5 B .13 C .13 D .37 5.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1(n ∈N +),那么a 4的值为( ). A .4 B .8 C .15 D .31 6.△ABC 中,如果A a tan =B b tan =C c tan ,那么△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7.如果a >b >0,t >0,设M =b a ,N =t b t a ++,那么( ). A .M >N B .M <N C .M =N D .M 与N 的大小关系随t 的变化而变化 8.如果{a n }为递增数列,则{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 ). A .a n =-2n +3 B .a n =-n 2-3n +1 C .a n = n 21 D .a n =1+log 2n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许中银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按事先约定的计划已圆满地结束了。从考试的结果看与事前想法基本吻合。考试前让学生做的一些事情从成绩上看都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考前考后的一些东西总结。(1)考试的内容: 本次考试主要考查内容为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必修4到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从卷面上看,必修1集合部分占29分,约占总分的18%。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部分140分,约占总分的88%。必修4三角函数部分14分,占总分约为8.5%。从分值分布看基本合理。(2)考试卷面题型分析。 卷面上只有填空和解答两种题型。 第I卷第1小题“设集合M={}{}R y y y y x∈ x x x 22 = , ,, = R =, ∈ N 则M∩N=”为集合交集问题,放在此处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较难。第2题考查补集、子集问题。第3小题为计算题,根式计算问题。4,5,6,7为一般性问题应准确性还可以。第10题为偶函数定义域为[]a a2,1-,要考虑端点关于原点对称,有不少学生不太熟悉这种形式。第12题是关于恒成立问题,因为组内集体备课未强调,有的人讲,有的人没有讲,但也有很同学做对。13题为考 1,但是在考场上没有做出来的还是很多。14前讲过的原题答案为 24 题较难考虑画图后比较端点大小,没有讲过这种问题的班级做对的学

生很少。 第II卷解答题15题一般性集合问题, 16题一般性二次函数问题,考查奇偶性,图象,单调区间,值域等等。17题为三角函数问题,学生初学又没有复习深化,大多数人被扣分,对m的讨论不全。第1小题对第2小题有诱导错误嫌疑。18题因为没有将分段函数总结在一起扣分,其实扣分也不太合理。 19题,第1小题用定义证明单调性过程比较规范,第2小题有同学用特值法求出m的值但缺少验证奇函数过程。 20题,较难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一般学生只能做第1小题和部分第2小题,第3小题较难又涉及到参数和恒成立问题,全校仅有数人能完整解答出来。 (3)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笔者教两个班,高一(2)班为普通班,入学成绩较低一些,高一(24)班为二类重点班,入学成绩介于高分与低分之间。从考试结果看,好的入学成绩的学生基本上考出较好成绩,差的入学成绩基本上考出一个差的成绩。无论教育制度怎么改,量化出来的分数始终是最让师生关注的,总结大会上各级领导也基本上以分数或者分差多少来评论教师的个人业绩,多少年来似乎从未改变过。每一个师生的成绩总要拿出来晒一晒,分数好一点的人暗自庆幸我终于不在“批评”之列,不管其他学校老师的书是怎么教的,不管其他班级的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师生的目标就是过了本校的对手,这样,日子也许会好过一些。这也是多少年没有改变过的事情。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

高一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高一数学期中试卷分析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高一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王文兰 一、试卷分析 1.试题范围: 试题内容覆盖了必修三第一、二、三章的全部内容,和必修四的1.1至1.4的内容。做到试题内容、内容比例、题型比例符合标准的要求;不出超纲题、偏题、怪题。以确保内容有效度。 2.试题的难易程度符合1:2:7的比例,并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将优秀的学生区分出来。具体说,试题的平均分控制在75~85分之间。 3.题量和试卷分量适当。试题量控制在22题(选择题12道,填空题4道,解答题6道)。试题份量以优秀水平的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里从容地完成试题作答为宜。试题的排列顺序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使学生尽可能发挥水平。 二、学生答卷分析 从学生答卷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基本概念不是很清晰。 2、学生做题时粗心大意,马虎大意。审题不严,对错看不清。不按要求答题,轻易落笔。 3、答题语言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欠佳. 4、平时练习不够。 三、后半学期的具体措施

针对考试中反映出的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1、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夯实基础,强化所学重点知识的识记。抓差生,端正态度,提高兴趣,加强督查。一方面,着力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加强督促,使学生更主动的去识记。 2、重视随堂的练习,夯实基础 在课堂中、以及课后,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注重练习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典型性。 3、注重章节测试 每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加强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5、精选习题,规范答题 6、端正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高中数学必修综合测试题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5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数列1,3,6,10,…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a n =n 2-(n-1) (B )a n =n 2-1 (C )a n = 2)1(+n n (D )a n =2 ) 1(-n n 2.已知数列3,3,15,…,)12(3-n ,那么9是数列的( ) (A )第12项 (B )第13项 (C )第14项 (D )第15项 3.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若a 5、a 9、a 15成等比数列,那么公比为 ( ) A . B . C . D . 4.等差数列{a n }共有2n+1项,其中奇数项之和为4,偶数项之和为3,则n 的值是( ) A.3 B.5 C.7 D.9 5.△ABC 中, cos cos A a B b =,则△ABC 一定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6.已知△ABC 中,a =4,b =43,∠A =30°,则∠B 等于( ) A .30° B .30°或150° C .60° D .60°或120° 7.在△ABC 中,∠A =60°,a =6,b =4,满足条件的△ABC ( ) (A )无解 (B )有解 (C )有两解 (D )不能确定 8.若 11 0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不等式有 ( ) ①a b ab +< ②a b > ③a b < ④2b a a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下列不等式中,对任意x ∈R 都成立的是 ( ) A . 2111x <+ B .x 2+1>2x C .lg(x 2+1)≥lg2x D .244 x x +≤1 10.下列不等式的解集是空集的是( ) A.x 2-x+1>0 B.-2x 2+x+1>0 C.2x -x 2>5 D.x 2+x>2 11.不等式组 (5)()0, 03 x y x y x -++≥??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 ) (A ) 矩形 ( B ) 三角形 (C ) 直角梯形 (D ) 等腰梯形 12.给定函数)(x f y =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1,0(1∈a ,由关系式)(1n n a f a =+得 到的数列}{n a 满足)(* 1N n a a n n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若不等式ax 2+bx +2>0的解集为{x |-11<

高中数学期末个人总结.

高中数学期末个人总结 2020-04-15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中数学期末个人总结,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期末个人总结篇1 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就本学期的教学如下: 一、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方面 这学期,本人担任了高一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得到了所担任班级学生的很好评价和充分爱戴。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所有教师都面临着全面贯彻和落实学校的新教育教学方法的重任,在工作中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教师的合作交流及学生的充分配合,有效的将学校的新教学方针得以充分落实和发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反映在教学上,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习,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抓好这一环节,我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好以下几点,促使他们去看书,去动脑,逐步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 ①、本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基本概念,有哪些注意点? ②、本小节还有哪些定理、性质及公式,它们是如何得到的,你看过之后能否复述一遍? ③、对照课本上的例题,你能否回答课本中的练习。 ④、通过预习,你有哪些疑问,把它写在“数学摘抄本”上。也不要求学生应该记什么不应该记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和练习区体会。 少数学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要求刚开始实施时,是有一定困难的,有些学生还不够自觉,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绝大

高中数学试卷分析

互助县2013届高三“一诊”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作为第一次高三统一检测试题,本试卷整体结构及难度分布合理,贴近全国卷试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包括基本运算)和数学基本思想,对重点知识作了重点考查,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解题的一些通性通法。试题力求创新。理科和文科试题中有不少新题。这些题目,虽然素材大都源于教材,但并不是对教材的原题照搬,而是通过提炼、综合、改编新创为另一个全新的题目出现,使考生感到似曾相似但又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分析思考才能解答。 二、答卷分析 通过本次阅卷的探讨和本人对试卷的分析,学生在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点: 1、客观题本次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着重加强对分析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送分题几乎没有,加大了对知识综合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的考察,对于我们这类学生答题比较吃力,客观题得分较低,导致总分低。 2. 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不熟练. 基础知识不扎实,以文、理科的第17题为例.第17题是一道解三角形的问题,第(Ⅰ)问的关键在于由利用正弦定理把边转化成角,然后利用两脚喝茶共识直接得出结论。但是在考生的答卷中暴露出的问题,一是想不到利用正余弦定理,二是两角和差公式记错;第(Ⅱ)问主要考查两角和的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及三角形周长列方程组,解方程。考生在试卷中暴露的问题是:公式记错、特殊值记错导致出错及计算错误。这些问题究其实质是由于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导致出现的结果。 3. 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差,书写不规范. 审题不到位在的第18题表现的较为明显。这是一道概率题,由于审题不到位致使将概率模型搞错、在(Ⅰ)问中学生出现结果重复与遗漏的现象严重导致后面全错,还有不会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五花八门。在考生的试卷中,因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差等原因导致的书写不规范问题到处可见. 4. 综合能力不够,运用能力欠佳. 第21题为例,这道题是导数问题(Ⅰ)求单调区间,(Ⅱ)求恒成立问题(Ⅲ)最值问题"由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较弱,致使考生不知如何分类讨论,或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解题思路受阻。绝大部分学生几乎白卷。 5. 心态不好,应变能力较弱. 考试本身的巨大压力,考生信心不足,造成考生情绪紧张,缺乏冷静,不能灵活应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甚至会而不得分的情形常可见到. 二、针对上面问题措施如下 1.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培养. "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程高考的考查重点,所以,后期的复课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训练,打好基础."基础知识"一定要在"准确"上下功夫, "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要在"熟练"上下功夫.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要坚持"低起点,严要求"的原则.训练时要舍得在基础题上花时间.对于基础题,要求学生勤动笔,完整的表达出来,不要眼会心不会、心会手不会.平时训练中,淡化解题技巧.要学生掌握通性、通法,一定要加强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注重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训练,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观念,素养和能力,要配合新课改,采取适

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 043|,2|2 ≤-+=->=x x x T x x S ,则()T S C R ?=( ) A .(]1,2- B .(]4,-∞- C .(]1,∞- D .[)+∞,1 2.函数x x y 22)23lg(-+-=的定义域是( ) A .??????1,32 B .??????1,32 C .??? ??1,32 D .?? ? ??1,3 2 3.设函数???>-≤+=)0( 2) 0( 1)(2x x x x x f ,若01f(x)=,则x 等于( ) A .3或﹣3或﹣5 B .3或﹣3 C .﹣3或﹣5 D .﹣3 4.已知b a bx ax x f +++=3)(2 是偶函数,定义域为[]a a 2,1-,则?? ? ??21f 等于( ) A . 31 B .0 C .1213 D .2 1 5.已知集合{} { }A B A m B m A =?==,,1,,3,1,则m 等于( ) A .0或3 B .0或3 C .1或3 D .1或3 6.已知函数14)(2 +-=mx x x f ,在(]2,-∞-上递减,在[)+∞-,2上递增,则)(x f 在[]2,1上的值域为 ( ) A .[]49,21 B .[]21,15- C .[]49,15- D .[]21,1 7.设m b a ==52,且 21 1=+b a ,则m =( ) A .10 B .10 C .20 D .100 8.奇函数)(x f 在()+∞,0上的解析式是)1()(x x x f -=,则在()0,∞-上,函数)(x f 的解析式是( ) A .)(x f =)1(x x -- B .)(x f =)1 (x x + C .)(x f =)1(x x +- D .)(x f =)1(-x x 9.函数x x f x 3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 .()1,2-- B .()0,1- C .()1,0 D .()2,1 10.若函数)(x f 在()2,1内有一个零点,要使零点的近似值满足精确度为0.01,则对区间()2,1至少二等分( ) A .5次 B .6次 C .7次 D .8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函数)2(log 2 3x x y -=的单调减区间是_____________。 12.若)1,0(13 log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5.若)(x f y =在()),0(0,+∞?∞-上为奇函数,且在()+∞,0上为增函数,0)2(=-f , 则不等式 0)(

高一期中考试总结-学习总结

高一期中考试总结-学习总结 1、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 2、考试时心理状态不佳,非常紧张 3、考试时精神状态异常不好,没精打采,根本没有心思考试,只想赶快把题做完,结束考试 4、在考试的时候有部分题目不会做,放在了后面来做,结果后面没有了时间,也忘记了还有这些剩余的题目 成绩次日就下来了,结果非常令人惊讶,简直不可思议,卷子错误连篇,叉叉随处可见,上次期末222名,这次中期考试竟然409名,直线下降187名,接近翻番,如果在后半期还是这样的状态,留在宏志班是没有希望、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在我后面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想到宏志班来,而我在后退,他们在前进,所以我在后半期一定要努力,做到这几点: 1、每天所有的课余时间均拿来学习、做作业、看书,上厕所除外。 2、提高每次作业质量,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其它科目,尽自己的力量完成会做的题目。 3、做作业认真审题,遇到选择题、填空题不乱写乱填,坚决做到先审题再思考最后再答题,不盲目的猜。 4、回家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使用电脑,在有关学习的情况

下才使用电脑 5、上课不和同桌及其周围的人讲话,在上课时不理睬与课堂无关的谈论、事件 6、上课尽量精力集中,不发呆、坐飞机 7、不在上课的时候睡觉,特别是数学课的时候 8、不在上课时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事情,例如在数学课上做其它科目的作业之类 9、改变我自暴自弃、破管子破摔的观念 这9点,我一定要在这在校的四十多天中坚持下去,争取考到前200名,留到这个集体,时间已经不多了,难道在这剩余的四十多天中,我都不能坚持么? 考试之后,我真高兴 哈,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通了!再也不必受家长的束缚,老师作业的烦恼了!可思索不禁把我拉到了两三天以前从今天开始,大家早晨七点钟必须到校,中午1:00之前必须到校,1:30上课!中午许老师又站在讲台上讲着那一套套王法了。把课桌拉开,这两节课进行数学考试!又没准备,肖老师准会进行他的课课大考练了。从后悔的一件事 后悔的一件事不准看电视了,快点去复习功课。妈妈又在唠叨了。我不耐烦地回答道:好了,看完这一点点就去啦。妈妈总爱唠叨,为了让我多学点知识,妈妈每天都对我说个不停。不就是小学毕业考试吗,干嘛这么紧张,我迫不及待地期待着考试的早日来临,真希望能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数学2016--2017学年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刘燕 一、总体评价: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基础,考查数学能力,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原则,在训练命题中立意明确,迎合了高考命题的要求,把水平测试和能力测试融为一体,命题科学,区分度强,达到了考查目的,是一份较好的试题。本次考试高一理(2)班最高分141,最低分23分,平均分79.818;高一文(2)最高分114,最低分27分,平均值51.3分 二、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此试卷继续保持试卷结构和题量不变,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总题量22小题,总分150分,选择题有12道,共60分;填空题4道,共20分,解答题6道,共70分,试卷中各部分知识占分比例为《选修2》第一章10%,第二章20%,第三章30%,第三章40%。试题各部分难度适中,层次分明,区分度强,信度高,体现了试题测试功能。 2.试题特点 (1)考查全面,重点突出 试题考查了高中数学《必修二》四章全部内容,全面考查了学生“双基”,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对重点内容数列重点考查,符合考纲说明。 (2)突出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想方法决定着数学基批知识教学的水平,培养数学能力, 优化思维素养和数学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考纲考查的重点。本试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化归转化思想、建模思想等数学思想与方法。 (3)注重双基,突出能力考查 试卷的较多试题来自课本,源于平时的练习,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公式的应用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有提升,对理解和应用能力、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对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4)重视数学基本方法运用,淡化特殊技巧 试题回避过难、过繁的题目,解题思路不依靠特殊技巧,只要掌握基本方法,就能找到解题思路。 3.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1)基本概念不强,灵活应用能力差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部分考生对教材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等基础知识掌握理解不够,知识记忆模糊,灵活运用较差。文科班的体现的特别明显,尤其是如甄文硕、周瑞、司江涛等基础差的学生。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

高中数学必修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数学必修1 一、选择题 1.设集合{}012345U =,,,,,,{}035M =,,,{}145N =,,,则()U M C N ?=( ) A .{}5 B .{}0,3 C .{}0,2,3,5 D .{}0,1,3,4,5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等于 (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 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 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 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12 log y x =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 ≥1} C {x |x ≤1} D {x |0<x ≤1} 7、把函数x 1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 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应为 ( ) A 1 x 3x 2y --= B 1 x 1x 2y ---= C 1 x 1x 2y ++= D 1 x 3 x 2y ++- = 8、设x x e 1 e )x (g 1x 1 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 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 函数,g(x)是奇函数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反思总结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反思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反思(一) 许多老师在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试之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试卷上有些题目都已讲了好多遍,为什么仍有这么多的学生做不出来、考不好!接下来就会说为什么自己教的学生会有这么笨,讲了这么多遍都记不住。于是乎在讲评试卷时或在家长会上就不停地强调有多少多少题目是自己讲过好多次的。把考得不好的责任都推给学生。如果只是个别学生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可能是学生的问题;如果是群体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那教师就得反省自己了,是自己没有讲清楚,还是教学方法、教学常规上存在薄弱之处。关于这个问题,我从两个方面做了一些反思,供大家思考。 1、从认识方面看:①学生是参差不齐的。平时教师讲过的内容,哪怕是经验丰富的教师讲了很多遍,也仍会有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我们的头脑中始终应该有这样一根弦:可能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内容没有掌握好。有了这根弦,也许我们就会经常去查漏补缺,而不至于怨天尤人。②学生没有记住我们讲过的内容或题目也是合乎常理的,那么多的学科、那么多的内容需要他们去记,谁能记住那么多呢!但重要的是,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是否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培养了解题能力。从新课程理念看,教学应注重过程,结果是其次的。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就应积极地贯穿这一理念,我们讲评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某一个题目时,我们是填鸭式的讲评,还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自觉地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培养了他们的解题能力。若完成了这一目标,哪怕有很多我们讲过的题目学生记不住,也是不可怕的,因为学生具备了获得正确答案的能力,而且我们没有讲过的题目学生也能解出正确的答案。我们这一生也许记不住我们骑过哪种型号、哪种颜色的自行车,但我们骑自行车的能力是不会忘记、不会丢掉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追求的不是花多少课时去讲多少题目(当然让学生适当地见识一些题型是必要的),而是要不断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我们

高三数学文科试卷分析

高三数学文科试卷分析 庄德春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试卷题的难易设计从试卷卷面可以看出,各个题的难易普遍比较平和,本次试卷,能以大纲为本,以教材为基准,基本覆盖了平时所学的知识点,试卷不仅有基础题,也有一定的灵活性的题目,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试卷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1题到6题,运算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考查,7到12题,且难度也不大,在出题方面应该是一份很成功的试卷。对高三后期复习起到指导作用。 二、考试情况: 选择题 第1题,学生对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掌握不好。 第2题,对命题的否定形式掌握挺好,但是本质掌握不透彻。 第4题,对于函数零点的判断依据记不住。 第5题,三角函数图像平移问题,X的系数忘了提出来。 第9题,对于相性规划,求目标函数最值问题的掌握。 第11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够,导数运算理解能力差。 第12题,这个题得分率很低,反应出学生对周期函数的理解力还待有很大提高。 填空题 第14题,这个题失分,反映出学生对最基本的不等式理解不

够。 第16题,学生对于解三角形,以及二倍角公式掌握不熟练,正,余弦定理掌握不牢。 解答题 第17题,第一问是直接套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公式,第二问是用裂相相消法求和,理解力差,计算差。总体得分还可以。 第18题,考查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学生得分率不高,答题情况一般,主要是公式不熟练。 第19到第20题,几乎没怎么得分,一个是能力不行,再就是没有时间做。 三、存在问题: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一些易得分的题也出现失分现象,对所学知识不能熟练运用,对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灵活,造成容易的失分难的攻不下的两难状况。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很差。 四、改进意见: 一些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一些学生的复习方法不对,加强教会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可以把相似的和有关联的一些题总结在一起,也可以把知识点相同或做题方法相同的题总结在一块,这样便于复习,也省时,还有效果。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识别数学符号、阅读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高中数学必修综合试卷及答案

民族高级中学高二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2个,每个5分,共60分) 1.若集合A={1,3,x},B={1,2 x },A ∪B={1,3,x}则满 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有( ) (A ) 1个 (B ) 2个 (C )3个 (D ) 4个 2.若函数y=f (x )的定义域是[2,4],则y=f (12 log x ) 的定义域是( ) (A ) [12 ,1] (B ) [4,16] (C )[116,1 4 ] (D )[2,4 ] 3.设偶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当[0,)x ∈+∞时f (x )是增函数,则(2),(),(3)f f f π--的大小关系是( ) (A )()f π>(3)f ->(2)f - (B )()f π>(2)f ->(3)f - 2)- (D )()f π<(2)f -<(3)f - 4.0.7log 0.8a =, 1.1log 0.9b =,0.91.1c =,那么( ) (A )a <b <c (B )a <c <b (C )b <a <c (D )c <a <b 5、已知点(1,2),(3,1)A B ,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A .524=+y x B .524=-y x C .52=+y x D .52=-y x 6、 两直线330x y +-=与610x my ++=平行,则它们之间的 距离为( ) A .4 B . 21313 C .51326 D 7 1020 7.直线3x-4y-4=0被圆(x-3)2+y 2=9截得的弦长为( ) (A)2 2 (B)4 (C) 2 4 (D)2 8、a ,b ,c 表示直线,M 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 ∥M ,b ∥M ,则a ∥b ;②若b ?M ,a ∥b ,则a ∥M ;

高三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理科)

高三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理科) :每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后都要对本次考试进行总结,高中频道的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三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理科)欢迎大家进入高三频道参考,祝愿大家本学期期中考试取得理想成绩! 一、理科数学试卷分析: (1)从试卷的内容分布来看:理科试卷主要考查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导数,数列,三角这5部分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复习过的内容,但这只是我们复习过内容的三分之二,近期复习的内容没有考。(2)从试卷的难度方面来看,理科试卷总体难度适中,但有四道题难度较大,其中有两道题难度很大。其中这四道题均为陈题,陈题中的数字,字母,符号,文字一点都没有改。这四道题的出错率很高,.(3)从试卷分值情况来看,分值分布比较合理, 均分115.8分,分值偏底,高分不多,没有满分,最高分为155分。没有满分,是一个缺憾。主要原因是上面列出来的第8题和第19题太困难。这两道题让我们教师做,也不容易做出来。难倒了我们许多数学高手。而这样的题目就出现在38套试卷中的第一份试卷中。(4)总体来说,试卷考查着主干知识,各块知识在试卷中分布合理。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只是个别题目偏怪,影响了平均分。试卷有很好的区分度,各个不同类别的班级的均分存在着合理的差距。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做过陈题,

这样的试卷对我们的学生还具有考查能力的目的。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二、一轮复习以来的教学情况回顾: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