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论文 原稿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摘要:通过对语法历史发展的回顾,即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广泛的探究这段历史,充分领悟现代汉语语法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性,帮助我们更好掌握语法知识,能使我们再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字:语法关系,语法单位,语法表达功能语言是由语音形式、语义内容、结构关系三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作用,构成了语言。

语音是语言的形式部分,词汇是语言的意义部分,语法是语言单位的关系部分,说的是符号与符号怎样组合的问题。

三个部分在语言中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简单来表述:没有语音形式,语言就无法存在,没有词汇的内容意义,语言就是一个毫无作用的空壳,没有语法,语言就是一盘杂乱而毫无章法的散沙。

例如:山上草在吃牛儿--牛儿在山上吃草从上面的一些组合的例子可以看出,语法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是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于语言之中的。

一种语言,即使是最原始的语言,也得有一套语法规则系统,指导人们按照已有的规则去组织符号,构成表达思想的句子,否则,像上面所举的例子那样,同样的意思同样的词语,不同的人完全自说自话,别人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你说的什么内容,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的交际工具了。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三个要素之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要素。

简单地说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

而从八十多年来,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究。

汉语语法学者从一开始就关注语法范畴的确立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词类"问题的广泛讨论和不懈探究就是一部汉语基本语法范畴的确立历史。

和其他语言的研究者一样,汉语语法学者首先准确地辨析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基本词类范畴,但在分析手续上却遇到了许多西方学者所未曾遇到的难题。

现代汉语小论文

现代汉语小论文

外来词对汉民族的影响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自给自足的。

”的确,从古至今,国内国外,外来词总以独特的身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存下来,而且很多语言中,外来词所占比重还是很大的。

例如在英语词汇中,外来词就占了百分之八十之多。

同样在我们现代汉语词汇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外来词。

当今社会,外来词的运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学朋友聚会,去“卡拉OK”夏天吃“冰激凌”等。

外来词已经不知不觉融入我们的生活,这也说明了语言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

要评价外来词对我们汉民族的影响,首先需简单了解它的传入途径、演变历史及构词形式。

一、外来词的传入和演变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来语言里借的词。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早期从别处吸收的文明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这其中包括许许多多的外来词,其中有很多的词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存活到现在。

例如人们熟悉的“苜蓿”、“葡萄”、“菠菜”这三个词,它们已经在汉语了生存了两千多年,可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它们是外来语。

纵观古今,我认为外来词传入途径有三,如下:1.西域物产葡萄是大家所熟知的水果,但很少有人知道并非是我国土生土长。

西汉时,张骞奉命凿空,从此外来词从西域纷纷涌入国疆。

来至西域乃至更远地区的外来词仍保留至今如:胭脂、琵琶、胡桃、西瓜等。

2.西域佛教从东汉末年开始,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成熟的佛教思想为汉族人民所接受。

唐朝时玄奘赴西域取经,大批佛经被翻译成了汉语。

随之佛教汉语词汇也就流行起来,并融合到汉语词汇中,如“佛”、“塔”、“弥勒”、“浮图”、“阿弥陀佛”等。

3.西方文明“康乾盛世”时,西方开展了工业革命。

西方文明在工业革命后成了最先进的文明,西方个国用各种方式传播其文明。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这一时期,西方文化更是给中华文明带来了几千年未曾有过的冲击,如此种种,使大量的西方词汇进入到汉语中。

现代汉语论文(精选范文8篇) 2021

现代汉语论文(精选范文8篇) 2021

在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得浪潮中,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而个人却越来越追求个性.由此而导致语言开始开放、多元、复杂和多变起来,尤其是近年来汉语新词汇得层出不穷.通过给原有旧词赋予新义以及积极吸收借鉴外来词与方言词等途径,现代汉语词汇得到了进一步得丰富和发展。

下面是搜素整理得现代汉语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现代汉语论文第一篇:汉语中“V个Np”结构特点及其作用研究---------------------------------------------------------------------------------------------------------------------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摘要:汉语中有一类特殊得“V个Np”结构,其中Np 在语义上不是作为V支配、关涉得对象,而是作为V得结果情状,整体语义表示得是由动作行为所产生得结果、所达到得程度或动作发生后所呈现得情状。

[+非可控性]、[+变化性]、[+致使性]是该结构主要得语义特征。

其中V多为不及物动词,Np丧失了名词得指称性,功能上大多已经陈述化,为无指性体词。

“V个Np”结构功能上有凸显结果、描摹性状,显现高程度极大量义,非合意意外结果态特征。

该结构主要得生成机制是转喻与隐喻模式和语言表达得主观性需求。

关键词:“V个Np”结果义结构; 句法特征; 情状功用; 生成机制;The Feature, Function and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the Result Semantic Structure of "V 个 NP"XIONG Zhou-mengwei WANG Yu-bo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Matter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Abstract:A special structure in Chinese is“V ge NP”in which Np is no longer governed by the verb but is the concerned object. As the result state of VP, the semantics of the structure is about the result, the degree to be reached and the modality brought about by the verb, carrying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 self controllability], [+ action], and [+causative]. Mostly, the V is intransitive, the NP is not referential---to be declarative. On the modality features, it shows: prominent by its complementarity and consequentness, the concretization and vividness of state, subjectivity enhancement, and the prominence of anti-expectation. Its main generative mechanism is metonymic, metaphorical and expresses subjective needs.一、引言现代汉语中有一类特殊得“V个Np”结构值得一提。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摘要:通过对语法‎历史发展的‎回顾,即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广泛‎的探究这段‎历史,充分领悟现‎代汉语语法‎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性‎,帮助我们更‎好掌握语法‎知识,能使我们再‎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字:语法关系,语法单位,语法表达功‎能一种语言,即使是最原‎始的语言,也得有一套‎语法规则系‎统,指导人们按‎照已有的规‎则去组织符‎号,构成表达思‎想的句子,否则,同样的意思‎同样的词语‎,不同的人完‎全自说自话‎,别人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你说的什么‎内容,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的交际工‎具了。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三个‎要素之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要素。

简单地说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

而从八十多‎年来,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究。

汉语语法学‎者从一开始‎就关注语法‎范畴的确立‎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词类"问题的广泛‎讨论和不懈‎探究就是一‎部汉语基本‎语法范畴的‎确立历史。

和其他语言‎的研究者一‎样,汉语语法学‎者首先准确‎地辨析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基本词类‎范畴,但在分析手‎续上却遇到‎了许多西方‎学者所未曾‎遇到的难题‎。

因为汉语几‎乎没有可供‎辨识的外在‎词形标记,在确定词类‎成员的问题‎上就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

早期的汉语‎语法学者看‎到英语这样‎形态不太发‎达的语言仍‎然可以分清‎词类,由此得出一‎种"词类是分别‎观念自身在‎“言语中的品‎类和性质"的认识。

现代汉语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题目:现代汉语的发展与变化
摘要:现代汉语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语言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

本论文将探讨现代汉语的历史背景、变化的原因、主要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部分:现代汉语的历史背景
- 介绍现代汉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比较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差异
第二部分:变化的原因
- 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变迁对语言的影响
- 科技进步和媒体传播对语言的改变
第三部分: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
- 拼音化和简化的趋势
- 地区性差异和方言的演变
- 形成新词汇的渠道和方式
第四部分:对社会的影响
- 现代汉语的普及与标准化对教育和沟通的影响
- 语言对文化传承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结论:现代汉语作为一种活跃的语言,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不断地发展,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然而,也需要保护和传承优秀的语言文化遗产,同时注意语言变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现代汉语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现代汉语论文(通用9篇)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是促进人类精神文明以及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在当前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是现代汉语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现代汉语论文篇1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关联性分析【1】1.高职语文教育的作用及其特征语文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人类的日常生活水平以及丰富精神生活的质量,还能使人类的身心获得健康。

言语属于自我娱乐方式中的一种,也是进行自我“心理治疗”的方式之一。

例如,在空闲时间,阅读一部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既可以调整心态,又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向朋友倾诉烦恼或分享喜悦等等,这些都是现代人的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传达感情的方式。

语文教育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提出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要开展学习活动就一定要开展语言活动,所以说,学习语文是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前提。

在怎么“学习”这一个问题上,美国伯克利认为在各科的学习中,语文教育是获取、理解以及运用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2.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2.1教学工作具有统一的目标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去适应社会要求,所以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汉语言文学教育附属于于高职语文教育,着二者之间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内容上具有共通性,语文教学侧重于突出其语言交际功能,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则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面貌,但是二者皆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2对于人文关怀都十分注重汉语言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汉语言文学是在语文教育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管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高职语文教育,二者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用文学洗涤和渲染学生的心灵,并且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的生活时刻洋溢着人文气息。

不管是汉语言文学,还是高职语文教育,二者都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现代汉语论文学术堂

现代汉语论文学术堂

现代汉语论⽂学术堂 现代⽂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泛接受外国⽂学影响⽽形成的新的⽂学。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关于现代汉语论⽂的范⽂,欢迎⼤家阅读参考! 现代汉语论⽂篇1 浅谈现代汉语新词语 摘要:新时期以来,汉语的词汇系统迅速地丰富和发展起来,⼤量新词不断涌现,并涉及到⼈们⽣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受瞩⽬的社会⽂化现象。

本⽂将从新词语的界定及其与流⾏词、⽣造词的关系三个⽅⾯展开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界定;流⾏词;⽣造词;新词语 前⾔: 新时期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外交⼤踏步发展,就在这样的⽂化⼤背景下,新词语层出不穷。

年度热词、流⾏词近年来每年都会评选,并借助相关⽹络媒体⼴泛流传。

2015年2⽉份,⼀个由明星成龙代⾔的洗发⽔⼴告加特效后的拟声词“duang”,⼀时间引起轩然⼤波,⽆论是在综艺节⽬上还是在社交⽹络平台,使⽤频率都相当⾼。

新词语如此强⼤的影响⼒,启发我们⽴⾜于语⾔本体的描写与解释,去深⼊探究新词语的存在价值以及其产⽣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及其形成途径等各个⽅⾯。

纵观现代汉语时期词汇学的研究,以研究的深度和⼴度为依据,对新词语的研究已经从三、四⼗年代的萌芽期进⼊到现在的深⼊发展期。

但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研究仍然还有很⼤的领域需要去开拓,很多有争议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如:新词语的界定,新词语的存活时间,新词语与基本词汇之间的融通,新词语的发展趋势等诸多问题。

鉴于此本⽂将从以下⼏⽅⾯着⼿研究。

⼀、明确新词语的界限及它的定义范围 尽管对新词语的研究已进⼊⼀个深⼊发展研究的阶段,但是新词语的界限范围⾄今学界仍然存在分歧,如:出现在词汇系统中存活多长时间的词语可以算作新词语,流⾏语能不能归⼊到新词语的范围中等。

对此,学界众说纷纭,刘叔新先⽣认为:“⼀个词语不仅从⽆到有地出现,⽽且得到⼈们普遍认可,⼴泛地使⽤开来,在语⾔词汇中⽴稳了脚跟,就可以认为是新的。

”李建国先⽣认为:“所谓新词新语,就是新出现的、符合民族语⾔构词法的、表义明确⽽能进⾏交际的词语。

现代汉语语法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汉语语法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汉语语法毕业论文范文引言本文旨在研究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特点,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系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对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进行全面了解。

然后,通过实证分析,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

语法规则和特点在对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进行研究后,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词序灵活性: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灵活,可以通过改变词序来表达不同的语义和语气。

2. 量词的使用: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与名词的搭配非常重要,不同的数量词可以表示不同的量度和程度。

3.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现代汉语的动词时态和语态的表达方式独特,通过使用不同的助词和语法结构来表示不同的时态和语态。

4. 语义重心的特点:现代汉语中,倾向于通过动词和谓语来表达句子的重点和核心意思,一般将动词放在句首或句末。

实际应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和研究中,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在翻译和研究领域,对现代汉语语法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结论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对于语言研究者来说,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是理解和表达准确意思的关键。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现代汉语语法的细节和特点,为语言研究和研究领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张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语言学杂志, 2010.- 李四, "现代汉语词法与句法分析", 汉语学报, 20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掖方言中的“咧”字考究【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张掖方言中的一个特殊字“咧”的字形考究、语音考究、语法功能分析、产生与历史溯源。

在此之前,有关张掖方言的研究一直没有很多的记载,甚至没有留下很多学术论文、书籍,而有关于“咧”字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故在此对这个在张掖方言中特殊的字进行考究。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

此部分简要叙述了张掖地区的发展历史、方言现状、方言发展历史以及特殊字“咧”的引出。

第一章“咧”字的字形考究。

此章节主要论述了对“咧”字字形结构的分析,和该字形结构所蕴含的意义探究。

第二章“咧”字的语音考究。

此章节主要论述“咧”字的音素分析、音节结构分析、特殊的语流音变、特殊音变的实际应用特点。

第三章“咧”字的语法功能考究。

此章节主要论述“咧”字的所属词类分析、句法成分分析,并特别提出“咧”的实词虚化以及不同语境下的活用。

结语部分总结“咧”字的产生、演变、以及它在张掖方言中的重要程度。

【关键词】张掖方言,“咧”字的字形结构,特殊音变,语法功能,实词虚化目录绪论(一)张掖地区发展历史…………………………………………P2-P4 (二)张掖地区方言概况…………………………………………P4-P51.张掖方言发展历史…………………………………………………P42.张掖方言研究现状…………………………………………………P5 (三)张掖方言中“咧”字的特殊现象……………………………P5-P6 (四)选题意义、研究理论与方法………………………………P61.选题意义………………………………………………………P62.研究理论与方法………………………………………………P63.语音部分合作人………………………………………………P6一、“咧”字的字形考究……………………………………………P7-P9(一)字形结构分析…………………………………………………P7-P8(二)字形结构意义探究……………………………………………P8-P9 二、“咧”字语音考究……………………………………………P9-P10(一)音素分析及音节结构分析……………………………………P91. 特殊的语流音变………………………………………………P92.“咧”字的音变及功能……………………………………………P93. 实际应用特点……………………………………………………P10三、“咧”字的语法功能分析……………………………………P10-P19(一)“咧”字所属的词类分析…………………………………………P10-P131.句法成分与词义分析………………………………………P102.成词形态分析………………………………………………P113.句法成分下的“咧”………………………………………P12-P134.“咧”的语法功能……………………………………………P13(二)“咧”的实词虚化……………………………………P13—P191.“咧”动词义的隐喻…………………………………………P14-P152. 拟声词“咧”的推理…………………………………………P15-P163. 动词义与拟声词义“咧”的泛化………………………………P164.虚化的“咧”与动态助词“了”的音变………………………P16-P185.“咧”虚化后的语法功能简述………………………………P18-P19(三)不同语境下的活用………………………………………P19结语绪论(一)张掖地区发展历史据《甘肃通志》和《甘州府志》记载,张掖早先时期被称为西戎地。

有清代甘肃著名学者张澍辑注《十三州志·居延泽》条目下说:“居延泽,古文以为流沙黑水,出张掖鸡山,亦名玄圃。

娥氏女简狄浴于玄之水即此水也”。

1《史记·殷本纪》中记述:“殷契·母日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2《诗经·商颂·玄鸟篇》也说:“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汉郑玄笺注时说:“禹敷土之时,有绒氏之国亦始大”。

3这些记述表明,早在5000年左右的五帝时期,居住在张掖黑河沿岸的西戎就已经产生。

陈鸿钧教授在《从古文字形上看古“华夏”与“四夷”的关系———古文字鬼、羌、夷、荆的反馈》(1999年)一文中提到:“我国各族之间的关系远在奴隶时代的商周就出现了强烈的不平等,占统治和3主导地位的华夏族产生了“中国”与“四夷”的观念,进而又有了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的观念”不仅仅如此,陈教授还论述到:“甲骨文、金文中大量充斥如许族称的字样,将之书写固定下来。

”这也从侧面说明,早在原始时期,中原就开始与西戎进行交流。

西戎东迁后,河西地区又为氐羌所据。

《说文解字》注:“羌,西方牧羊人也”;4《诗经·商颂·长发篇》中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5《甘州1选清代,张澍辑,《十三州志·居延泽》2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商务印书馆ISBN:9787100100342,2013年11月1日版3选方玉润《诗经原始·商颂·玄鸟》,中华书局ISBN9787101049930,2011年3月版4选《说文解字》,中华书局ISBN9787550237308,2014年10月版5同注3府志·世纪上》中也说:“武王克纣后,西旅底贡厥獒。

”6其后氐羌东移,千里河西又为月氏、乌孙共同居牧,并以张掖黑河为界,月氏居东,乌孙居西。

其后月氏逐渐强大(甚至可以以“有控弦之士十余万”来形容),遂渡越黑河打败乌孙,占据整个河西,而且还在黑河西岸修筑了驰名中外的昭武古城。

这时居牧于河西东北部的匈奴单于头曼,也将其子冒顿(音墨毒)质于月氏,后又发兵攻打月氏。

西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冒顿单于罚右贤王使至西方击月氏,杀月氏王。

河西走廊为匈奴右贤王亲属浑邪王和休屠王所据。

汉武帝在建元三年(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

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又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在山丹焉支山下横扫匈奴浑邪王大军。

同年盛夏,霍去病又和合骑侯公孙敖出北地(今庆阳地区)讨伐匈奴,于朔方郡属窳浑县鸡鹿寨进入漠北,沿龙城古道直达右贤王的老巢一居延地。

在沉重打击右贤王后,沿弱水而上,在黑河西岸的觚得城,歼灭浑邪王主力,进而攻入祁连山,征服臣服于匈奴的小月氏人。

武帝三年(前120年)秋,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归汉,出现了千里河西空无匈奴的局面。

汉武帝于元鼎二年 (前115年),在黑河西岸的危乐得王城设置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取“张国臂掖,断匈奴右臂,以通西域”之意,在黑河以东的广大地域设置张掖郡。

到西晋末年,由于晋室内乱造成社会大动荡,出现了“秦川中原血没腕,唯有凉州依柱观”7的情景。

北魏太武帝时期总理凉州军政的乐平王拓跋丕,把凉州府治移到张掖,称西凉州,到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又改西凉州为甘州。

到隋代初年,张掖事实上已成为中原和西域贸易的重要商埠。

隋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派尚书左丞裴矩来张掖,掌管张掖同西域贸易等事宜。

他到张掖后,除掌管中西贸易外。

还往来于武威、敦煌间,“寻访书传,采访胡人,”8编绘成容有44国地情的《西域图记》三卷。

唐王朝建立后,张掖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诗人元稹在他的《西凉伎》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当时情景说:“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9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叛,唐肃宗调河西军东进平叛,吐蕃奴隶主即挥军河西攻占凉州。

吐蕃奴隶主统治历时80余年,直到张义潮奋起反抗,才结束了吐蕃奴隶主对河西的统治。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张义潮起兵,具有一定兵力的庞特勤部族除协助张义潮打击吐蕃外,还遣使入唐朝贡,唐宣宗当即册封庞特勤为怀建可汗,并准其在甘州设立牙帐(王庭)。

先后共历九世,约170余年,史称“甘州回鹘”。

到北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党项羌李元吴攻占甘州,回鹘政权覆灭。

西夏统治河西长达198年。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西夏宝义元年(1226年),蒙古汗国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占西夏甘肃军司,灭西夏。

元太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元王朝在甘州设置甘肃路,继而又改为甘州路;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遣派大将军徐达,率大军攻占和林,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和陕西行都指挥司,在甘州设置甘肃卫,继而又改为甘州卫。

并从秦,晋、关、陇向河西移民。

汉民族和汉文化再次大规模地涌入河西和张掖。

河西各地至今仍流传有:“若问故乡在何处,山西洪同大槐树”的民谣,极大地改变了河西民族构成。

6选《甘州府志》钟赓起著,甘肃文化出版社7选《资治通鉴·谣谶里的五凉》,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98570 2013年12月8选《西域图记》9选《唐诗三百首·西凉伎·元稹》中国华侨出版社ISBN 9787511356932清时期,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

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

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

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

1927年民国政府设张掖县。

198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撤销张掖县,设立县级张掖市以原张掖县行政区域为张掖市的行政区域。

2002年3月1日国务院批复撤销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设立地级张掖市。

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甘州区南环路。

张掖市设立甘州区,以原县级张掖市的行政区域为甘州区的行政区域。

区人民政府驻县府街。

地级张掖市辖原张掖地区的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甘州区。

(二)张掖方言发展概况1.张掖方言发展历史张掖方言的发展历史要追根溯源到远古西戎时期。

西戎与上古时期的炎帝、皇帝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皇帝、炎帝又分别代表着中原地区的文明,俩者之间的语言和文字必定会相互交流,或者说早先的张掖方言萌芽很受中原语言的影响。

到周文王之父季厉时,他臣服于商,并依靠商朝对周边西戎进行讨伐,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

”10这里的西落鬼戎就是指西戎,鬼戎则是对西戎的贬称。

西落鬼戎据记载主要集中在当时周原以西陇原地区,而一次讨伐就“俘十二翟王”,最可见当时西戎的势力范围很广大。

并且,在甲骨文中也发现“戎”字,《说文解字》中也对“戎”字做出解释:“戎,兵也”,《风俗通义》中说:“戎者,凶也。

”11也可以见得,远古时期的西戎方言就已经和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方言有了交流。

自西戎东迁后,河西地区被羌人占据,《说文解字》有“羌,西戎牧羊人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