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小论文
中国语言文学论文范文3篇

中国语⾔⽂学论⽂范⽂3篇中国语⾔⽂学本科毕业⽣语⾔类论⽂写作要点每年都有⼀些同学选择语⾔⽅⾯的问题作为毕业论⽂的题⽬,但是,语⾔类论⽂和⽂学类论⽂具有明显的不同。
⽂学类论⽂往往是作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分析,这种分析是以论⽂写作者本⼈的⽂学理解和鉴赏为基础的。
说⽩了,⽂学类论⽂属于艺术研究的领域,这类的论⽂往往是以阐述或描述论⽂写作者的主观理解和主观感受为。
但是,语⾔类论⽂与此恰恰相反,它不允许写作者纯粹发表主观意见,⽽要求在调查研究语⾔事实的基础上,拿出反映语⾔事实的结论。
说⽩了,语⾔类论⽂属于科学领域,要坚持“有⼏分材料说⼏分话”的原则,不允许没有客观根据的任意发挥。
正是因为如此,语⾔类论⽂的写作对于中⽂系的学⽣来说,具有⼀定的难度,要克服这⼀困难,就要了解语⾔类论⽂的写作要求和写作程式。
本⽂试图就语⾔类论⽂的选题、语⾔研究的程序、语⾔类论⽂的写作程式等问题进⾏⼀个⼤致的介绍。
⼀、论⽂选题学术论⽂的写作和⼀般⽂章的写作具有明显的不同,⽐如你要写⼀篇议论⽂或者⼀篇杂⽂,有了观点之后,就可以展开思路、信⼿写来,如果不合适,还可以反复修改。
需要什么材料,还可以查找⼀些⼯具书。
语⾔类学术论⽂,⾸先是⼀篇科研报告,它是在对某⼀问题进⾏⼀定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的过程和结论报告出来,这就决定了语⾔类学术论⽂是研究在先、报告在后,也就是先进⾏研究,再写论⽂。
明⽩了这⼀点,就知道语⾔类学术论⽂的选题,不仅仅是选择⼀个写作的题⽬,⽽更主要的是选择⼀个研究的题⽬。
这样,就要求语⾔类论⽂的选题,应该考虑以下原则:1.题⽬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可⾏性。
这样就要求根据⾃⼰的实际情况,包括以往的知识积累、可以占有的材料等等。
⽐如《某某县⽅⾔⾳系调查与研究》,题⽬很好,但是,如果作者在⽅⾔调查以及辩⾳、记⾳⽅⾯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的话,这样的题⽬是没有办法做的。
再⽐如,笔者曾经指导的⼀个本科⽣的创新⽀持项⽬,⼏个同学打算做这样⼀个题⽬《⼤学⽣使⽤新词语的调查与研究》。
2024年现代汉语论文

2.1教学工作具有统一的目标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去适应社会要求,所以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汉语言文学教育附属于于高职语文教育,着二者之间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内容上具有共通性,语文教学侧重于突出其语言交际功能,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则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面貌,但是二者皆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较于第一课堂重在理论传授,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而言,第二课堂的优势则在于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培养或拓展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一方面,重视开展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社团、兴趣小组,研读专业著作,听取学术报告,参加学科竞赛,发表文章或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2.2对于人文关怀都十分注重
汉语言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汉语言文学是在语文教育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管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高职语文教育,二者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用文学洗涤和渲染学生的心灵,并且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的生活时刻洋溢着人文气息。
不管是汉语言文学,还是高职语文教育,二者都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些课程均衡分布于大学四年,使实践内容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同时,在传统课程中,淡化理论传授,增强实践内容。
如写作能力,除基础的写作课程外,其他专业课也可安排适当的写作练习。
学生可以自由写作,小说、诗歌、评论、杂感、散文等等,文体不限,使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不间断地练习写作,进而达到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效果。
3.2从教学工作指导层面进行对接
汉语言文学教育是高职语文教育的深入,高职语文教育以培养学生语言表现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作为指导思想,而汉语言文学教育是以高职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为基础,再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鉴赏能力作为指导思想。
小论文-现代汉语

小论文-现代汉语装订处普通话语音与英语语音之间的异同――汉语普通话和英语语音的差别内容摘要:英语中音节形式变化很多,原因可以不借助辅音构成音节,辅音也可以不借助原因构成音节,而汉语中没有辅音音节,所以我们要专门练习。
同时英语的闭音节丰富,所有符合元音都能使用于闭音节。
另外,英语的原因后可以出现各种辅音,甚至是辅音连缀。
在这些组合中,有一种是很典型的,就是复合元音加鼻音,是中国人学英语的难点。
关键字:汉语英语语音差别英语音系和汉语音系的共同点。
就音系的全貌而言两个音系都是“大系统”,它们都分别包含很多的音位。
而与此同时这两个系统都有很多复合音位。
复合元音丰富,有许多二合元音,而在汉语中还存在三合元音。
[1]汉语中除了我们经常说的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等之外还在其内部存在很多方言,例如在闽方言区的人会常常把“女”读成“你”。
另外英语元音高低分布较为均匀,区分也比较细,共分为四级。
汉语元音少,元音倾向于高化。
英语元在发音上松紧两种,汉语北方话的原因没有松紧的区别。
[2]从辅音方面来说,英语分为清辅音与浊辅音两类。
而汉语不分,几乎全是清音。
另一方面,汉语按照送气分辅音为爆破音与破擦音两类。
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都相同的音送气的是一个音位不送气的又是一个音位。
而英语的清辅音通常是送气音,有时不送气,但送气与否不构成音位的对立。
要说明的是英语清辅音与浊辅音的对立,汉语中清辅音与浊辅音的对立,二者其本质大不相同。
有些人会把英语中的清辅音一律发成送气音,连在该不用送气的时候也是这样,很不合英语的习惯。
另一方面,它们倾向于用自己不送气音去代替英语中的浊音。
忘记了装订处英语这一类辅音要求发音时动振声带。
例如很多人将buy简单的读成“拜”,是错误的。
就像老师给我们提出的问题中说初学英语的人喜欢在英语单词旁边注上与之发音接近的汉字。
像Thank You 旁边写“三克油”。
这些正是忽略音位的表现。
[3]英汉语在音节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现代汉语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题目:现代汉语的发展与变化
摘要:现代汉语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语言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
本论文将探讨现代汉语的历史背景、变化的原因、主要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部分:现代汉语的历史背景
- 介绍现代汉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比较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差异
第二部分:变化的原因
- 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变迁对语言的影响
- 科技进步和媒体传播对语言的改变
第三部分: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
- 拼音化和简化的趋势
- 地区性差异和方言的演变
- 形成新词汇的渠道和方式
第四部分:对社会的影响
- 现代汉语的普及与标准化对教育和沟通的影响
- 语言对文化传承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结论:现代汉语作为一种活跃的语言,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不断地发展,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然而,也需要保护和传承优秀的语言文化遗产,同时注意语言变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现代汉语词典编撰论文

《现代汉语词典》是怎样编纂而成的英师0902 卢冰倩13号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上说道:“我们编这部词典可以说尝尽了甘苦,或者说只有苦而没有什么甘。
要编好一本词典,就要收集大量资料,比如编现代汉语词典就收集了上百万张卡片的资料,要对资料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综合,工作繁复,当然十分辛苦,而我们编现代汉语词典又有一些偶然性增加了工作难度。
一是人手生,参加编写的人大多都没编过词典,要边干边学。
二是工作生,这类的词典前人没有编过,没有严格意义的词典可以参考。
三是时间紧,要在一两年内完成四五万条的编写任务。
”一、《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的历史1956年下半年合并原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及新华辞书社部分人员到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词典编辑室,制定规划1957年大规模搜集并整理资料。
1958年2月开始试编。
6月正式编写次年年底完成初稿,陆续印出油印稿,征求意见。
1965年出版《试用本》纸型出版,增加印数,内部发行。
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词典修订工作陷于停顿,中遭“四人帮”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停止内部发行。
粉碎四人帮后,《现代汉语词典》才获得新生,重加修订。
1978年12月出版第一部,正式发行。
二、词典编纂的过程(一)、明确编写宗旨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责成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1958年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现代汉语词典。
所以《现代汉语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服务的。
(二)、制定编写细则一部词典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制定细则可以让编者有章可循。
字典的细则主要体现在收词,编排,注音,释义五个方面。
1、收词细则《现代汉语词典》对新词新意的收纳采取普遍性原则,生命力原则,必要性和准确性原则,构词法原则;对凡书面上还在使用的文言词语采取收纳原则,因为此类文言词语仍是汉语中具有生命力的部分,如“归宁”,即回娘家看望父母。
对于一部分在全民范围之内较通行的方言词语分情况作三种不同的处理,全民接受的方言词语承认它们的普通话地位,口语中的则标注<口>,其它的方言词语收录的则标注<方>,对于港台词语中社会普遍使用的在收纳范围之内,外来词采取变通的方法,借助外语词是丰富本民族语言词汇的重要手段。
正确认识现代汉语语言的规范化和言语的得体性(人教版教学论文)

正确认识现代汉语语言的规范化和言语的得体性(人教版教学论文)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Saussure)认为:“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别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
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质,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每个人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等方面都有个人的特色,而且同一个人每次说话都可能是不同的。
这些就是“言语”现象或称“言语”要素。
“语言”有内在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
现代汉语在讨论语言规范化是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语言的规范化和言语的得体性这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区分语言的规范和言语的规范、言语的规范化和言语的得体性。
语言的规范化是语言自身的问题,是语言体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问题;言语的规范化则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语言使用中的一定的潜规则;言语的得体性又是指特定的交际环境中话语对交际环境的适应程度问题,即同特定文化背景的协调性和对于交际心理的可接受性、合作与礼貌问题。
语言的规范化是一个语言的习得或语言的学习的问题,言语的规范化和言语的得体性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的问题。
言语的规范性是以语言的规范性作为基础的,但是言语的规范性又不等同于语言的规范性;言语的得体性是以言语的规范性为基础的,但它可以突破言语规范的框架。
言语的规范化不能够包括言语的得体性,而言语的得体性可以包括言语的规范性,且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基础,但言语的规范性并不是言语得体性的全部。
语言的规范化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问题,主要是由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所决定,而不是个人的主观的评价问题。
而言语的规范性和得体性则是社会文化心理的价值评价问题,它表现为全社会的集体的价值观念。
虽然语言的规范化是言语规范化的基础,但二者不能等同。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对学生说“我请你回答”“我请你记录”这样的句子,虽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但学生会觉得别扭,认为是不符合言语规范化要求的。
现代汉语语法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汉语语法毕业论文范文引言本文旨在研究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特点,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系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对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进行全面了解。
然后,通过实证分析,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
语法规则和特点在对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进行研究后,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词序灵活性: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灵活,可以通过改变词序来表达不同的语义和语气。
2. 量词的使用: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与名词的搭配非常重要,不同的数量词可以表示不同的量度和程度。
3.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现代汉语的动词时态和语态的表达方式独特,通过使用不同的助词和语法结构来表示不同的时态和语态。
4. 语义重心的特点:现代汉语中,倾向于通过动词和谓语来表达句子的重点和核心意思,一般将动词放在句首或句末。
实际应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和研究中,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在翻译和研究领域,对现代汉语语法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结论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对于语言研究者来说,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是理解和表达准确意思的关键。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现代汉语语法的细节和特点,为语言研究和研究领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张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语言学杂志, 2010.- 李四, "现代汉语词法与句法分析", 汉语学报, 2015.。
现代汉语词典论文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第一章 (2)1.1反方观点1.2在社会中的反响第二章 (3)1.1正方观点1.2在社会中的反响参考文献 (6)摘要近来百名学者投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式收录外来字母词涉嫌违法,引发了一场保卫汉语的大争议。
反对者认为,滥用字母词,对汉语造成污染,让它入典更是违法;而支持者则强调,语言要不断通过借鉴获得发展,被众人接受的字母词,入典没有错。
连日来双方争论调门逐渐升高。
在网上,反对者说此事涉及文化安全,要防止‚语言入侵‛;支持的一方反驳说,夸大汉语受到威胁,这是哗众取宠的‚无稽之谈‛。
这场争论,包含如何看待字母词越来越广泛使用,以及汉语词典该不该收录它,其中都涉及翻译与出版。
关键词:一百多名学者联合签名的举报信;<<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朱绩崧;‘‘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人民日报记者傅振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敏生;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和翻译家江枫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1903年的《新尔雅》词典。
引言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封由一百多名学者联合签名的举报信,2012年08月28日被分别送到了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
签名的学者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敏生、‚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和翻译家江枫等。
这封举报信称,商务印书馆今年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NBA‛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4号令)等法规。
该报道发出后,引发各界热议。
有学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编撰词典的时候,直接吸收外来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比如在英文词典中,就直接收录了很多法语和德语单词,甚至还收录了不少日文和中文单词。
不过也有人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应该聚焦汉语,不应收录上述词语。
对此国内舆论纷纷,在社会中掀起了一波讨论狂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中本二班
学号:2011011540
姓名:肖郴利
谈谈修辞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修辞”本来是一个极熟的熟语,语出《易经·乾·文言》,其文曰:“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这里,“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
现代“修辞”的概念,是西方Rhetoric的对译语,这个词源于希腊,本来是流水的意思,既人的语言像流水一样涌出。
[1]修辞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在生活中频繁使用,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政治外交方面
当今社会里,国家与国家联系越来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国际这个大家庭而存在,外交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国家领导人在外交上的机智回答不仅显示出了国家领导人的睿智,而且还提升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
因此,修辞对外表现为一个国家的利益和形象。
例如:一次记者招待会,周恩来总理介绍我国建设成就。
一个西方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涉及到国家机密,不可能直言相告。
总理眉头一皱,很快答道:“有18元8角8分。
”在场的人全都愕然。
总理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
分。
中国人民银行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总理将一个抽象的问题运用例举的方法具体化,有意回避问题的实质,以“总面额”替代“总金额”,既堵了外国记者的口,又不破坏招待会和谐的气氛。
运用曲解,使语言犀利而风趣,充分表现出他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巧妙地化解了这次西方记者的有意为难。
再如,朱镕基在访美期间,用机智的语言巧妙地回击了指责中国偷窃美国导弹技术的流言:“我刚才跟尊敬的市长夫人谈话时,她问我,你们打算怎样庆祝50周年国庆?我告诉她说,我们今年要搞一个盛大的阅兵式,将展出中国最新式的武器,但这些机器是中国制造的,不是从美国偷来的。
尊敬的市长夫人建议说,你们应该在导弹上面贴一个广告,‘made in china, not in U.S.A’(中国制造,而不是美国制造)这是Good idea(好主意)。
朱镕基借用市长夫人的话回击了中国偷窃美国导弹技术的流言,并强调了要在导弹上贴上属于中国的标签。
另外,用对比的手法“中国制造,而不是美国制造”有力地讽刺了他们自大的形象。
外交修辞对内则表现为国家安邦治国的价值。
汉代的刘向曾引用主父偃的话说:“人而无辞,安所用之。
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
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
故辞不可以不修,说不可不善”。
[2]晋国的政治家、外交家孙武曾被郑国的政治家、外交家子产的能言善辩、巧辞如簧所折服;东周大夫王孙满更是将修辞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曾经想推翻周室的楚庄王说服;苏秦的游说避免了六国的战乱,蒯通精通辞令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3]话里有据,它不但说
明了修辞之于个人安身立命的实用功效,也道全了修辞安邦治国的价值。
同理,在当代社会中,一个政策的下发不仅要经过起草还要经过沟通并最终得到有效实施。
起草要运用修辞起到文辞达意、理由充分有力,沟通要通过修辞得到有效传达,为政策的下发、执行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二、商业经济方面:
联结生产、供应,销售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它们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在市场竞争中,生产加工不能为商品赋予更多的价值,要使商品价值超出其本身的物用价值,则要为商品着上文化的色彩,修辞通过增强广告语言的生动性、可读性和吸引性,成功为商品贴上文化的标签。
例如:安徽贵池县杏花村酒厂借用古诗词“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的诗词名句,将“杏花村曲酒”的历史渊源追溯到了隋唐以后,珍藏越久的酒,就越能散发出酒的香醇,无形中就为名酒增添了年份的尺码,进而提升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的可靠形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是一则纹竹广告,引用了苏东坡《于替僧绿筠轩》的诗句渲染商品的文化气质。
自古以来就有梅、竹、兰、菊四君子的说法,这些植物被人格化了,而竹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脱俗。
[3]这里将竹置身于大自然的和谐中,使得消费者在心理上将商品与自然联系起来,不仅为商品增添了超凡脱俗的文化气质,还赋予了商品良好的质量形象。
广告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告在当今社会中也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商家往往将它视为推销商品的一大法宝,广告语可以说是为商品穿上了
一层外衣,消费者要透过这层外衣看清楚产品的本质,多少有些困难。
并且还利用消费者对产品的好奇心理,成功地将商品打入消费者心中的市场。
不可置疑的是,来自达美的创意广告成功帮助德芙进军中国市场。
德芙巧克力的广告语“牛奶香浓,丝般感受”,广告语中运用对偶,双音节与双音节相对,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及口口相传。
此外,它还将嗅觉与触觉融合起来,将消费者带进一个充满牛奶的香味,手触着如丝般质感的境地,从心理上对消费者进行吸引,使消费者喜爱上这种与众不同的巧克力。
“新盖中盖,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儿。
”则是运用夸张的手法。
此外,将气喘吁吁与神采奕奕的形象做对比,激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心与购买欲。
海尔冰箱的广告语“海尔冰箱,冰箱新形象。
”运用顶真手法,塑造出了不一样的品牌形象,也将海尔的潮流主线透露出来。
由此可见,在广告语中善用修辞,不仅强化了广告语的艺术魅力,还给人们留下了绚丽的想象空间。
三、文化素养方面:
社会生活中,修辞在口头表达上的文化素养体现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协调人际关系。
例如:生物学家格瓦列夫在一次讲课时,一位学生学起鸡叫,引起一片哄笑。
格瓦列夫却不动声色地看了下自己的挂表说:“我这只表误时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
不过,请同学们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本能。
”这幽默的话语用移花接木的方式活跃了气氛,让人有一种愉悦感、轻松舒情,也避免了当时尴尬的情况。
一次宴会上,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时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
”梅兰芳不接其意,忙含笑问:“作
何解释?”大千先生笑着答道:“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
”大千先生幽默的语言融洽人际关系,生动地表达情感和态度,营造出了和谐的宴会氛围。
例如一些歇后语:“这个人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下雨天出太阳――假情假意”,“死鬼要账——活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麻秸秆打狼——两头害怕”,“做梦娶媳妇——想得美”。
这些歇后语是人们在生活中的积累,它们或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或是用一种委婉的手法、不突兀的语言表达了潜藏的意思。
在日常语言表达中,有时也运用带有修辞格的成语,以达到说话者的某种表达需要。
例如:震耳欲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惊天动地、天翻地覆、摩肩接踵、无孔不入、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山穷水尽、十万火急、天衣无缝、度日如年、千里迢迢、尘土飞扬、翻江倒海、蚍蜉撼树等这些成语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放大或缩小描写来达到震撼人心、渲染场面的作用。
例如:洞若观火、呆若木鸡、心如刀割、光阴似箭、胆小如鼠、冷若冰霜、暴跳如雷、稳如泰山、忧心如焚、浩如烟海、泪如泉涌、恍如隔世、贫如乞儿、洞若观火、如狼似虎、如鱼得水、如释重负、如花似玉等这些成语运用比喻的手法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概括的东西形象化,达到印象深刻的目的。
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修辞格的成语,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修辞在书面表达上则体现为增强审美情趣,增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例如:对联:海水潮潮潮潮潮潮潮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运用七个迭字而读音不同的汉字,对自然现象进行了生动而又形象的描写。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运用拟人兼比喻的手法来比喻一些没有真实才学、
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贴切。
古诗词: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
运用对偶的手法将春天的自然景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一夜之间的自然变化写得清新自然。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整句话中用比喻、叠词、排比的修辞将一副美丽的荷花图呈现在读者眼前,仿佛读者也到过荷塘边观赏。
修辞在当代社会中的运用无处不见,对生活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
如果生活中缺少了修辞,则会缺失很多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姚勤智.《汉语修辞格的阐释与比较》中国文联出版社,第1页
[2] 刘向.《说苑·善说》
[3] 《媒介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