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

《公共行政学》

第一章公共行政学的范围与目标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的实质

一、行政与公二、公共行政三、公共行政学

第二节公共行政学的范围

一、公共行政的实践范围二、公共行政的知识范围

第三节公共行政学的内容

一、公共行政学的对象二、公共行政学的体系三、公共行政学的特点第四节公共行政学的目标

一、描绘公共行政过程的意义图景二、发挥公共行政理论的实际功能

第二章公共行政环境

第一节公共行政环境与行政生态要素

一、公共行政环境概述二、行政生态学与行政生态要素

第二节行政生态模式

一、融合型行政模式二、衍射型行政模式三、棱柱型行政模式

第三节行政发展的生态议题

一、行政发展问题在本质上也是行政生态问题

二、组织发展与公共行政环境的生态关系

三、制度变迁与公共行政环境的生态关系

四、行政形态演变与公共行政环境的生态关系

第三章公共行政职能

第一节公共行政职能的实质

一、公共行政职能的基本含义二、公共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公共行政的基本职能

一、政府与市场二、公共行政的基本职能

第三节公共行政职能的演变

一、公共行政职能演变的轨迹二、治理的兴起与政府职能转变

第四章公共行政组织

第一节公共行政组织的类别与权力

一、公共行政组织及其特性二、公共行政组织的类别

三、公共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四、公共行政组织的权力

第二节官僚制组织模式的特征与缺陷

一、公共行政组织模式的类型二、官僚制组织模式的特征

三、官僚制组织模式的弊端四、官僚制组织模式的必要性

五、官僚制组织模式的改造

第三节公共行政组织的设计与构建

一、公共行政组织结构特征二、公共行政组织结构设计

三、公共行政组织结构形式四、公共行政组织的文化建设

第四节公共行政组织的管理与变革

一、公共行政组织的管理二、公共行政组织的变革

第五章公共人事管理

第一节公共人事管理概述

一、福利人事、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二、公共人事管理的含义与特征三、公共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和任务

第二节公共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与环节

一、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二、公共人事管理中的更新机制

三、公共人事管理中的保障与激励机制四、公共人事管理中的控制机制

第三节当代公共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

一、公务员制度二、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制度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第六章公共预算

第一节公共预算概述

一、公共预算的界定二、公共预算的原则三、公共预算的目标

第二节公共预算的过程

一、预算周期二、预算编制三、预算执行四、预算决算

第三节公共预算的管理模式

一、逐项预算管理模式二、绩效预算三、计划规划预算四、零基

预算五、新绩效预算第七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第一节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一、信息资源与公共信息资源二、公共信息资源的特征

三、公共信息资源的类型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

五、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战略

第二节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体二、公共信息资源采集三、公共信息资源存储四、公共信息资源公开与保密五、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第三节电子政务

一、电子政务的兴起二、电子政务概述三、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四、实施电子政务的意义本章小结

第八章决策管理

第一节行政决策慨述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特点与作用二、行政决策的原则三、行政决策的模型

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

一、行政决策体制的含义和作用二、行政决策体制的结构

三、行政决策体制的类型四、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五、行政决策的规则

第九章执行管理第十章绩效管理第十一章行政伦理第十二章行政法治第十三章公共问责第十四章公共危机管理第十五章公共部门公众关系管理

第十六章公共行政府际关系管理第十七章公共行政理论范式及公共行政模式

序言

在当今社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表明,政府的良好施政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完成国家发展目标和实现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权利,都依赖于公共行政对公共责任的担负和对高水平绩效的追求。时至今日,公共官僚体系的自我革新、治理结构的改进、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更是成为施政革命的主题。

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是一个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认识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世界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是积累公共行政学知识经久不衰的动力。这本《公共行政学》教材,通过对本学科知识传统和变革的梳理,以一系列新的范畴和视角,展示了对公共事务世界最新的认识成果。其中,既有对民主与官僚、角色与职能等经典知识议题力求准确深入的解释,又有较多篇幅阐释民主治理中公共问责、跨域治理、绩效衡量等新颖的议题。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本立足于公共行政学基础与前沿而精心编撰的,以专题研究为特色的研究性讲义。

伴随国内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发展和学术积累,具备了完成这样一本教材编写的条件,作为一种总结和提升,本教材着力突出和关注了以下几点:

第一,深化对象。本教材在对公共行政学对象有新的、更合理的理解基础上构建专题编撰体系,将公共行政学看成是以公共行政体系及其运行为研究对象的,是在研究行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寻找优化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途径的科学,公共行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就是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突出发展。正如学界所说,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始终具有对人类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思想和稳定的知识给予回应的性质,因此本教材突出了民主治理在公共行政知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关注了公共行政的法律和伦理责任,强调建立在公共价值基础上的后官僚制思想对公共行政的重构效应。

第三,优化内容。尽管公共行政研究一百多年来的核心主题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在政府权力来源及责任的实现(法律与伦理视角)、政府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方式(政府机构之间及其财政的动静态关系)、政府的治理工具(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政府内外部的管理(公共组织管理、人事管理、预算管理及对外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却一直在变,构成了最近20多年来世界各国行政改革浪潮的重要议题。本教材将概述公共行政知识的存量、分析增量,处理好基本主题和具体议题之间的动态关系。

后记

本教材是一本研究性、讲义式的专业教科书,所以并没有涉及整个公共行政学领域,而是有选择地涉及了当今讲授公共行政学必须面对的基础和核心内容,这种设计使得教材的研究深度在篇幅上得到了更充分的保证。

本教材由南京大学行政管理系负责组织编写,严强教授、孔繁斌教授、魏姝副教授商议了教材编写大纲。本教材的撰写凝聚了多位教师的心血,他们承担了各自最擅长专题的撰写任务:严强(南京大学,撰写第1、16、17章)、范春辉(南京大学,撰写第2章)、魏姝(南京大学,撰写第3、5章)、陈志广(南京大学,撰写第6章)、李海涛(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撰写第7章)、徐西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撰写第8章)、孙昊(南京大学,撰写第9章)、朱伟(南京大学,撰写第10、15章)、王家峰(安徽师范大学,撰写第11章)、徐国利(南京大学,撰写第12章)、孔繁斌(南京大学,撰写第13章)、朱华桂(南京大学,撰写第14章)。

按照知识逻辑和问题意识结合成若干专题的思路来撰写这本教材,是我们的一项尝试。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汲取了学术界许多有益成果,近3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积淀,学界同仁先期创造的宝贵成果,成为撰写本书坚实的依赖,在此诚挚感谢所有让我们受益良多的学界同仁!然而变迁中的公共行政世界又是文明社会最“混乱的场所”,因此教材撰写中各项粗漏之处,尚祈大家赐正。

编写这样一本研究性的公共行政学教材,是我们的一个夙愿。能有这样一个撰写并得以出版的契机,要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的难得机会,要感谢本书策划编辑周亚权先生始终如一的关心;当然,我们也十分感谢在过去的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激发我们想把教书这件事做得更好的每一位同学。

(完整版)公共行政学习题答案

公共行政学习题答案 《公共行政学》竺乾威主编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竺乾威主编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绪论 1、公共行政的原则及主要功能?这些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公共行政的原则①法制原则②服务原则③效率原则④责任原则主要功能①管制功能②服务功能③维护功能④扶助功能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基本上奠定了上述功能框架,但是,行使这些功能的方式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①从消极的运作走向积极的运作②从直接的运作走向间接的运作③从集权的运作走向分权的运作 2、公共行政理论受到了哪些主要学派和思想的影响,这些学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影响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学派主要有:①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研究出发点和目标是“效率和经济” ,注重行政程序、组织结构和行政原理的研究,研究着重于规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这些管理功能。②行为学派。用“社会人”概念取代了古典学派“经济人”的概念,同时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引入管理学。③决策学派。该学派认为,决策是行政的中心,决策者在决策过程的理性是有限的,应以“满意”准则来取代“最优化”准则。④系统学派。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组织的管理在于维持一种个人和组织的均衡。⑤公共选择学派。一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应该达到这样一种状况:它不否认政治家存在着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但它能够保证政治家对自身利益追求的结果是实现国家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要靠政治市场上看不见的手—选举制度的良性运转。 3、新公共管理有哪些特征,如何理解对它的批评?特征:①将注意力集中于取得结果和管理者个人的责任。②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③引入私人部门管理方法。④政府的某些功能通过市场的测试而承包出去。⑤把公众视为公共管理机构的客户。⑥在资源使用中强调节省。⑦在公共部门引入更多的竞争。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①对人性认识的偏颇;②管理主义所导致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偏颇和公共行政在民主治理过程的正当性的丧失;③市场基本教义和对市场机能的不当崇拜;④向私部门学习之自我解构与公私管理之混淆;⑤不恰当的"顾客"隐喻。 4、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①政府定位问题②政府官员问题③制度建设和创新问题④依法行政问题⑤观念更新问题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应当怎样体现?第一章行政组织 1、简述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权变理论的组织设计原则。古典组织理论的组织设计原则:①递阶原则②功能原则③幕僚原则④协调原则行为科学理论的组织设计原则:①组织的权力应建立在下级同意的基础上,上级命令只 1 有在下级服从的条件下才能生效。②组织与其职能必须保持平衡关系。③在正式组织中要注意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权变理论的组织设计原则:以系统、动态的观点来理解和设计组织。 2、首长制和委员会制、集权制和分权制、完整制和分离制以及层级制与配能制各有哪些重要特征?首长制:行政组织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行政首长个人行使并负责。委员会制:行政组织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共同行使,按少数服从多数或协调一致的原则集体决定、共同负责。集权制: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受控地位。分权制: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较大自主权。完整制:只受同一上级组织或同一首长的指挥、控制与监督。分离制:受两个以上的首长或上级机关的指挥、控制与监督。层级制:纵向分为若干层级,下级对上一层级负责,管辖范围从上到下依次缩小。职能制:横向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互不统属、相互分工合作。 3、组织冲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冲突?类型:①个人冲突:又分个人角色冲突和个人之间的冲突。②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冲突。③团体之间的冲突:包括组织不同层级之间的冲突;不同职能之间的冲突;指挥系统与参谋系统之间的冲突;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特点:?解决①面对问题或解决问题;②润滑双方的分歧;③强迫执行。

公共行政学概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述 一、公共行政学的涵义 公共行政学,亦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相近的学术称谓另有公共事务管理学、公务管理学、政府管理、公共管理等。英文名称为Public Administration 早期的公共行政学 1911年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Taylor)《科学管理原理》 20世纪初期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 60年代以后,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为代表的全新决策理论的提出及其应用,不仅从理论上对提出了挑战,而且拓宽了行政研究的领域,提高和强化了“管理”在行政研究中的重要性。 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的体系。 在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反映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开掘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时代化的进程。 值得强调的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宪法意义上具有明确无误的公共属性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与此相一致,“合法性”和“有效性”构成了政府一切行政管理思想和行政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 第一,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根本目的在于如何确保政府的行政宗旨,确保政府及其官员依法行政,防止政府及其官员侵权、越权甚至实行行政专横,同时确保政府及其官员积极而有效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行政职能。 第二,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其基本任务集中在4个方面,即如何不断地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的质量,不断地提升政府社会管理的水准,不断地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功能,不断地提升政府的“与时俱进”和自律的能力。 第三,在不断提高行政学术水准的同时,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和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 第四,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其综合性的学科优势有助于弥补技术专家的不足。其独特的学科体系既可以对现现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也可以对未来人员进行基础教育。因此说,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作用独到的学科。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1.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 伦纳德?怀特将公共行政学的范畴归纳为四大部分,即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卢瑟·古立克(Luther Gulick)和林达尔·厄威克(Lyndall Urwick)提出了著名的“七环节”理论。 台湾学者张金鉴试图用更细致的分类来表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提出了“15M”理论。 一般说来,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以下各个方面: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授权)、行政组织、人事行政(公务员制度)、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绩效)、机关管理、公共财政(财务行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治)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等范畴。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5、具体环境:是指具体面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务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6、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7、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8、市场体制:是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 9、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10、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 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 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1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 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1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13中央政府体制:指一个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划分、政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14、完整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15、分离制: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 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同属于 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 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6、层级制: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 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 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 但定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 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7、机能制: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 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 型。 18公共组织结构: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 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 关系的模式。 19、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 层级的数额。 20管理幅度: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 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 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 21、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 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 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 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 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 动,自主权很少。 22、分权制: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 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 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 类型。 23、委员会制: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 人以上掌握决策权的指挥权,按照多数原 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4行政领导者: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 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 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 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 标的行为过程。 25、委任制: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 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 制度。 26、行政领导权力: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 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 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 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27、行政领导责任: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 法定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28、人事行政: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 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 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 治化管理。 29、人事行政机关: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 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 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30、人力资源: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 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 人口的总和。 31西方国家公务员: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 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32、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指国家公务员按 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提出解除与其 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 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 的制度。 33、机关行政: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 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 的自身事务管理。 34、公文: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 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 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 用的载体。 35、行政机关档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 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 表、音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36、办公自动化: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 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 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 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 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 行政效率的目的。 37、行政决策: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 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 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的行政 行为。 38、风险型决策: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 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 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 必须冒一定风险。 39、程序性决策: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 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 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 决策。 1

公共行政学简介

公共行政学简介 ——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10级社保2班 李赟1063303 摘要: 公共行政学(Public Administration),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行政活动规律的学科。公共行政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古老的管理活动,人类在几千年的国家管理实践中,累计了比较丰富的行政管理思路,但是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则是近百年的事。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演变,为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公共行政学,铺好路,打好桩,奠定基础。 1.1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城市化大发展,使政府的行政管理事务变得越来越多,行政管理职能日益扩大。社会对公共行政的需求导致公共行政活动越加专业化,并最终诞生了公共行政学。首先它明确了现代公共行政是一种专业化的管理,其次,它确立了公共行政的具体承担者——政府的地位和作用。 1.2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演变 关于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的划分,由于依据的标准不同,分期也不同。我们组参考了许多的课外书并且讨论后决定,按不同时期公共行政实践的背景需求,引发的不同的理论范式,将公共行政学分为五个历史时期。 一、公共行政学的确立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19世纪末到20 世纪初是公共行政学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把公共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确立了公共行政学应以研究政府的官僚制度为对象,其研究范式被称为“政治行政二分法”。 一般认为,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思想基础是有威尔逊和马克思.韦伯等人奠定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的《行政研究》,提出了单独研究行政管理和建立行政管理科学的问题,被公认为是美国行政学的开山之作。1900年,美国著名行政学者古德诺在其《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政治是国家意识的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就是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的体系。在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反映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发掘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时代化的进程。“合法性”和“有效性”是政府一切行政思想和行政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 5、行政职能又称为公共行政职能,在某些条件下亦称政府职能。概括的说,行政职能是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6、行政权力作为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行政权力的这一定义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第二,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第三,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第四,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第五,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11、行政授权乃是授权的一种形式,系指行政组织内部上级机关把某些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行政授权缘于两个主导因素:一是处理复杂公共事务的需要,二是由完成行政任务所引起的建立行政组织的需要。行政授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1)指派工作任务;(2)授予行政责任; (3)承担工作责任。从内容上看,行政授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决策权力的授予,二是执行权力的授予。 22、领导力就是在实践中有用的一系列人们能看到的技巧和能力。领导力讨论的中心问题,是领导者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把理念化为行动;把愿景化为现实;把障碍化为革新;把分裂化为团结;把风险化为奖赏。 23、行政组织的涵义 1. 广义与狭义的理解:从广义上说,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一定事务而将从事共同工作的人们通过权责和任务分配结成系统协调的组织机构;从狭义上说,则指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 2.静态与动态的理解:从静态上说,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执行政务而依法组建的行政机关体系;从动态上说,则指行政机关作为管理系统发挥领导和管理国家政务职能而产生的各种组织活动。 3. 阶级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理解:从阶级属性上说,行政组织是据国家政治生活主导地位的阶级推行本阶级意志的组织工具;从社会属性上说,则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目的而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所建立和规定的、有着一定行政目标、人员 设置、权责分配、结构形态、财物所有 的行政机关体系,其组织行为受国家强 制力的保障。 44、人事行政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 推行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 应的制度、法规、方法和手段等,对其 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 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 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讲, “人事行政”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 面的要义: 1.人事行政是指政府对其所任用的工作 人员的管理活动,人事行政的范围仅限 于政府系统内部。2.人事行政的内容主 要体现为政府的人事管理机构通过相应 的人事行政制度,对政府人事问题所做 的规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 制等管理活动。3.人事行政的总体目标 是力求政府中“人”与“事”的协调, 是为了使政府中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 用,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在适 才适所的情况下,达到事竟其功。4.人 事行政的核心是行政人才的管理问题, 它包括“取才、用才、育才和留才”四 个环节,体现在人事行政的实际运作中, 即包含了更新、激励—保健、行为调控 三个机制。 60、我们把行政决策定义为具有行政决 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 目标从多种可能的行政方案中作出选择 或决定的过程。 71、行政决策体制是指行政决策的各个 子系统的组成、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的总 和,是关于行政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职 权关系的一种制度化的设计。 行政执行的定义:行政执行特指以国家 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为了 落实和实施国家意志、国家目标,依法 贯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诸活动的 总称。 86行政方法的内涵:所谓行政方法,也 叫行政管理方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 国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履行行 政职能、开展行政工作、完成行政任务、 实现行政绩效,而采取的各种手段、措 施、办法、工具、技术、途径的总和。 行政方法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⑴行政基 本方法,即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 手段、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等。⑵行政程 序,即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各 个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⑶行政计 划,即行政组织对未来行政行为的方案。 ⑷行政技术,即行政方法中运用自然科 学与工程科学方面的技术并逐步实现量 化的那部分内容,其特点主要有实践性、 条件性、策略性、创造性等。 95行政计划作为计划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其他有关规 定,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或为实现 这些社会目标准备条件,所制定的行动 方案,这种方案一经制定,便具有法律 效力,成为某个特定领域的政府活动的 依据和准则。一个完整的行政计划的构 成要素:计划目标、计划主体、地理区 域、达成计划的手段、计划期限、权利 分布、成本和收益 94行政程序就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 每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个进程划分为若 干例行性的次序、步骤与环节,以协调 和促进完成某项行政工作的行政方法。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规范人们 行政管理行为的规程,其二,在时间上 的先后次序。 99、行政效率的涵义:指的是国家行政 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 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 素之间的比率关系。 100、现代行政管理学中所说的机关行政 或机关管理,一般是指对作为行政组织 办公地点的机关环境的完善、机关设施 的营建、机关物材的配置、文书文件的 处理、机关事务的分工等进行的合理化 管理。 101.公共财政的含义:指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 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 式,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 参与社会分配,并将收入用于政府的公 共活动的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 公共服务,以充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 转,保证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 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公共财政的基 本功能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法律规范、 宏观调控。 102、公共财政政策的含义:即宏观财政 政策,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既定的 社会经济目标,依据经济规律而确定的 财政行动的方针和措施,借以指导财政 运动,处理各种财政关系。它贯穿政府 经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由税收政策、 支出政策、预算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 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103、行政行为的涵义(狭义) 是指合法的行政行为主体(包括国家机 关及其行政人员)依据法律的规定,在法 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通过 法定形式,在行政管理活动所实施的能 够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行政检 查、行政许可等等。 130、行政责任: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因在 履行职务过程中,实施违法行为或不当 行为依法所应当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 131、行政监督:所谓行政监督,是指行 政组织内部的某些人对另一些人的了 解、协助、指导或控制。在多数情况下, 行政监督表现为行政上级或行政主管对 下级工作的状况的监督。在行政组织中, 行政监督通常是建立在合法的监督权的 基础之上的。 132、社会监督:通常指社会舆论、公民、 公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主体, 依据法定的权力,必要时经过法定的程 序,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的监督。 133行政责任的涵义:行政责任是政府及 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 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 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行政责任的属 性可作如下理解: 1、应为行政责任与不应为行政责任。应 为行政责任,即行政活动应该承担的责 任,行使一定事情的义务。不应为行政 责任,即不应超越职权,有不做一定事 情的责任。 2、广义行政责任与狭义行政责任。从广 义上说,行政责任是指政府作为国家行 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通过实施国家行 政管理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广义行政 责任意指政府的社会责任。从狭义上说, 政府公务人员作为政府的构成主体,在 代表国家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承担 狭义行政责任。 3、政治责任与行政责任。政治责任是指 政府及其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 权而承担的维护社会制度,维护宪法精 神和原则,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维护国 家安全,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 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和发展等方面的责 任。行政责任主要指政府及其官员对既 定法律和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特别 是经由考选而就任的政府常务官员的责 任。 4、国家责任与个人责任。这主要指行政 责任所包含的两种责任主体:其一,政 府从自身法权地位出发构成行政责任的 承载主体。政府所承担的行政责任无论 在理论或是法律和执行方面均表现为国 家责任。其二,政府官员从自身的公务 身份出发构成行政责任的承载主体。在 通常情况下,政府官员在按规定执行职 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行政责任由国家承 担。在特定条件下,则要由导致责任追 究的行政官员个人承担。 5、国家责任与行政责任。国家责任包括 一切国家机关对国家权力主体即国民负 责,一切国家活动所产生的责任问题都 属于国家责任的范畴。行政责任则专指 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对国家权力主体负 责,承担由于国家行政行为所产生的责 任。 134行政伦理的含义:行政伦理是一种关 于公私利益关系的观念体系,行政伦理 是一种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体系, 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政府管理的价值体 系,行政伦理是关于行政管理职业规范 的范畴体系,行政伦理是行政权力的一 种内在约束机制,行政伦理是一种特定 的行政文化层面。 135政府能力的涵义 政府能力主要指现代国家政府即国家行 政机关,在既定的国家宪政体制内,通 过制定和执行品质优良、积极而有效的 公共政策,最大可能地动员、利用、组 合、发掘、培植资源,为社会和公众提 供广泛而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理性的确立社会普遍遵从的正式规则并 积极引导更为广泛的非正式的社会规 则,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调 节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制度及其机 制,进而在比较的意义上促进国家快速、 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有效性 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2、现代行政现象: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 是发达国家所出现和形成的某些公共行 政现象。 3、现代行政精神:现代行政精神则是指 与现代行政现象相一致的,政府在实施 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的 某些行政精神。 4、从1927年到1932年,梅奥和伊瑞茨 ?罗特利斯伯格及托马斯?怀特赫德三位 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在美国西方电气公 司的霍桑工厂连续五年进行了新的试 验,即著名的“霍桑试验”。 7、行政权力结构是指权力分工基础上的 行政权力整体性的关系状态和有序性的 活动过程,既包括行政管理中权力安排 的静态结构,也包括行政管理中权力运 行的动态结构。 8、行政权力的静态结构是指行政权力与 其行使主体结合之后所形成的一种网络 构架。它表现为行政权力关系及其制度 安排的总格局,是行政管理活动赖以展 开的基本框架。构成行政权力的静态结 构的首先是纵向的层级结构,行政权力 的层级结构简称层级制,是组织直线权 力的体现。构成行政权力的静态结构还 应当包括横向的部门结构 9、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是指由权力作用 的方向、方式、轨道、层次、时间和结 果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权力运行 模式。(1)行政权力是一种矢量,其作 用方向和轨道具有明显的指向。(2)行 政权力的运行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其中 间过程存在许多中介。(3)时间在行政 权力动态结构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 素,此乃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和静态结 构之间的最大区别。(4)行政权力动态 结构中还应包括权力作用的结果,这是 反映行政权力结构效应的因素。 10、所谓管理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 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 量。所谓管理层级是指从最高层次的直 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具体工作人员之间 形成的层次。组织层级与管理幅度成反 比。 12、充分授权,也叫一般授权,是指上 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 己决定行动方案,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公共,行政学,研究,组织,,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研究公共组织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

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一般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 【具体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组织文化】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和信奉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行政区划体制】所谓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 体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

《公共行政学》982

《公共行政学》98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学科,旨在探讨公共部门的组织管理、决策制定、执行运行等问题。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公共行政学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公共行政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共组织与管理、公共政策制定与评估、公共服务提供与管理、行政法律制度、行政道德与伦理、公共参与与社会公正等。通过对这些研究内容的深入探讨,公共行政学能够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在公共组织与管理方面,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组织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公共组织类型,研究者可以应用不同的理论模型探究其管理模式。 在公共政策制定与评估方面,公共行政学关注政策议程设置、政策形成、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环节。通过对政策进行科学评估,对政策的优化和改进提出具体建议,促进公共服务的提高。 在公共服务提供与管理方面,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公正性等问题。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管理必须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根本目标,并注重公正和公平原则的落实。 在行政法律制度方面,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行为的法律性质、法律程序和法律效果等问题。研究者通过研究行政法

律制度的相关规定和案例,为政府部门制定行政法规提供建议,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在行政道德与伦理方面,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公共管理者的行为规范、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等问题。研究者通过对行政道德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建立职业操守和道德要求的准则,保证公共管理及服务的诚信和廉洁。 在公共参与与社会公正方面,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调动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增进社会公正和公共利益。这也是现代化行政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综上所述,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以公共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制定和公共服务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公共行政学复习资料(带答案)

一、论述题 1.以“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为主题,简述行政沟通的重要性。 行政沟通的概念,沟通,原意为两水通过沟渠使其相通的意思。行政沟通即行政信息沟通, 也是沟通的一种。狭义的行政沟通指的是行政体系内部各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广义的行政沟通指的是行政部门同外部环境之间(如传媒、民众等),就相关的政策意见的制定、执行、影响等进行的交流、协调或意见反馈,使政策有效实施,达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和谐,社会有序发展的过程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如果不能很好地沟通,就无法理解对方的意图,而不理解对方的意图,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这对于管理者来说,尤其重要。一个沟通良好的企业可以使所有员工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和绩效。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加轻松,也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如果一个行政机关的沟通渠道不畅,特别是如果行政领导者不注意把信息传递工作做好,往往会使人们缺乏相互了解、互相埋怨猜疑,思想混乱,一盘散沙,这样,管理就很难顺利进行。要提高行政效率,在行政中的行政沟通是重要的一环。行政管理者要了解当前行势和管理对象的境况、要求、困难和工作设想;管理对象要了解上级的工作计划、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办事程序。如果互相沟通得好,双方都倾听对方的意见,彼此互相了解,这样就能增进合作和减少工作时间及精神的浪费,而节省时间就能节省金钱增进效率和生产力。 2.有政府官员出差考察回来说,南方的行政环境与北方的行政环境不一样,请用行政环境的特殊性分析为什么“不一样”。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 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南方的行政环境与北方的行政环境,由于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

公共行政学

公共行政学 公共行政学是在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研究行政组织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新兴 学科。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是与传统行政学的分化密切相关的。 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行政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及研究方法等,而这些内容正是传统行政学所不能全面覆盖的。因此,公共行政学并非传统行政学的简单翻版。事实上,两者的差别往往比较大。公共行政学的出现,是公共行政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应付社会危机,美国一批进步人士纷纷提出变革传统行政学的主张,以期摆脱传统行政学带来的种种弊端,为新的行政学开辟道路。后来,一些有识之士将这些人的思想加以总结和提高,于是便形成了公共行政学的雏形。 2。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2。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国的发展轨迹也不尽相同。在英、美等国,公共行政学理论自20世纪30年代产生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发展较为充分;在法、德等国,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发展与公共行政实践的发展相比则显得相对滞后;而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直到80年代末、 90年代初,才真正从行政国家向宪政国家转变,出现了“公共行政学复兴”的景象,相应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研究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我国的公共行政学起步较晚,但它具有许多

特点和优势。例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中国特色;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兼收并蓄,注意借鉴和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体现民主精神,强调研究和决策的民主化;重视建立健全法制和体制,以保证其顺利发展等。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共行政学虽然起步晚,发展慢,但仍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资料的行政管理学已成为专门性的学科,专业人才十分短缺,并且每年都在以一定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党政机关更是人才济济。有不少大学开设了行政管理学课程,并出版了许多教材和著作。可以预见,我国的公共行政学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行政机关来说,它们既是行政改革的主要对象,又是行政改革的主要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当代各国公共行政的改革目标都集中在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是国家和其他履行公共职能的公共部门,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 物及自身事物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2.行政职能:政府依法对国家政治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 所具有的功能。 3.行政权力:作为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 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4.行政组织:是国家机构中的执行机构,在执行时要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 法定主体。 5.首脑机关: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统辖全局的领导机关。 6.职能机关:是隶属领导机关或行政首长之下,执掌一定专业行政事务,由本身或督率其 所属机构实际实施的机关。 7.辅助机关(幕僚机关):通常指协助行政首长处理日常事务的综合性办事机关。 8.咨询机关:亦称智囊机关或参谋机关,是一种现在政府的组织形态,通常指汇集专家学 者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的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关。 9.派出机关:是一级政府根基政务管理需要,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 10.人事行政:各政府的人事部门对国家公务员的选任、培训、考核、薪酬、退休等方面通 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的管理。

11.公务员:一般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主要是通过竞争性考试)而被任命担任政府公职的 国家工作人员。 12.政党分赃制:即政党在选举获胜以后,把官职作为战利品据为己有,公开在其支持者之 间进行肥缺分赃。 13.行政决策:具有行政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从多种可能的行政方 案中做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 14.行政执行: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为了落实和实施国家意志、国家目 标,依法贯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诸多活动的总称。 15.行政方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了完成行政目标和履行行政职能而采用的各种 方法。 16.电子政务:就是政府综合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及内部 管理的各种行政技术的总称。 17.PDCA循环技术:是对指定和实现计划的循环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属于全面质量管理 的基本方法。 18.ABC管理法: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种类繁多,错综复杂的事物或问题进行分析排队, 并根据一定的数量标准划分类别,以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一种定量的科学管理技术。 19.平衡记分卡:所谓平衡记分卡,就是根据组织的战略要求而精心设计的指标体系。 20.行政效率: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消耗的人力、 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

《公共行政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公共行政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集权制 答:1.是指行政决策权由上级行政机关掌握,下级行政机关依上级机关的指令处理政务的行政领导体制。 2.行政领导者 答:2.是指依据国家法律行使行政权力,在行政领导活动中承担相应责任,处于领导、决策地位的人员。 3.群体决策 答:3.是指一定行政单位的全体成员公共分享决策权力,根据一致意见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 4.社会监督 答:4.是指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公民、社会舆论等社会行为主体,依照法定的权力,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持广义行政观的代表人物是(C )。 A.西蒙 B.古德诺 C.魏劳毕 D.汤姆森 2.被称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是(C )。 A.怀特 B. 魏劳毕 C.法约尔 D.泰勒 3.行政体制的核心是(A )。 A.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 B.行政权力的划分 C.行政职能的配置 D.行政组织的建构 4. 我国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公安派出所属于(B )。 A.办公机关 B.派出机关 C.职能机关 D.领导机关 5.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B )。 A.传统组织理论 B.新古典组织理论 C.组织平衡理论 D.古典组织理论 6.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A )。 A.超人意志 B.职位 C.法律制度 D.财富 7.行政决策权力高度集中,由行政领导者独立行驶的领导类型是(D )。 A.分权型 B. 民主型 C.参与型 D.集权型 8.目前考核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 C )。 A.考核的公开性 B.考核的民主性 C.考核的客观性 D.考核的法制性 9. 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D )。 A.档案接收 B.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C.档案复制 D.提供利用 10.通过严密的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后才作出的决策是(A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简答题 1.一般来说,政府决策目标的产生有哪几种? 答:(1)立法机关确立的决策目标; (2)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3)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具体决策目标; (4)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粗略目标; (5)针对组织本身的发展所确定的决策目标。 2.简述行政执行的特点。 答:(1)综合性;(2)目的性;(3)具体性;(4)强制性;(5)灵活性。 3. 简述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 答:(1)意识形态职能; (2)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 (3)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职能; (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职能; (5)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4.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必要性。 答:(1)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降低公共行政的投入和成本,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公共利益; (2)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行政目标的达成度; (3)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组织的各种要素组合的科学合理程度; (4)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行政活动的社会效益的大小。 5.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 答:(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 (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3)负责制定公共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 (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 (6)做好协调工作。 6.简述行政监督的特点。 答:(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2)监督对象的双重性;

(3)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 (4)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 (5)法律地位的独立性。 7. 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答:(1)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 (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 (3)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不足的职能; (4)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8.简述行政规章的基本特点。 答:(1)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即有权制定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的机关; (2)行政规章的制定根据是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决定、命令的授权; (3)行政规章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制定; (4)行政规章具有法的属性。 9.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答:(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 (2)确定决策目标; (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 (4)拟定决策方案; (5)分析方案; (6)选择方案; (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 (8)评估决策。 10. 简述行政立法的原则。 答:(1)以人民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重的原则; (2)依法立法原则; (3)民主立法原则; (4)科学立法原则。 11. 法制监督具有哪些特征? 答:(1)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 (2)监督的对象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 (3)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公共行政学》 试题答案 国开参考资料

《公共行政学》国开参考资料 形考任务二 案例分析 案例:我国多数城市开展“公厕革命”试点工作,以“服务百姓、便民利民”为宗旨,如广州市天河区试点“公厕革命”,免费提供手纸、洗手液,但和上海、北京、苏州等地一些实施免费手纸的公厕一样,出现了手纸浪费和偷盗的现象。“每次如厕使用的卷筒纸长度为1.6米”,造成极大浪费。对此人们议论纷纷,寻因“公厕革命”、“免费手纸”推行之路为何如此步履艰难,从而寻找良策。 请结合前11章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案例分析: 1、公共舆论将此现象的矛头指向“国民素质低下”是否合适?(5分) 答案:显然不是发达国家国民素质比中国人高。而是在公共服务继续推广的前提下,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制约了国民消耗欲,通过细节化制度化公共管理倒逼国民自我约束,渗透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达到双赢。 2、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是否规范、科学、方式是否单一? 答案:导致“公厕革命”“免费手纸”推行之路步履艰难的原因:. 第一,“公厕使用规定”“手纸限额”等制度并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公厕革命”的定位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措施,但规定实施后却没有相应配套的制度来指导国民使用公厕。随意使用、恶意浪费甚至盗窃现象随之而来。 第二,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有待改进,缺乏创新性,细节化不足。公共管理灵活性不足,没有做好事前调研和反复论证,应从市民使用习惯入手,人性化管理,创新管理手段。 第三,国民素质、公共参与意识需加强。当下社会存在很多人对待公共服务,有占便宜的消耗欲与占有欲,没有养成“适量使用”、“文明使用”的习惯。 3、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是否需要加强?公共管理方式方法如何转型? 答案:第一,健全、细化公厕使用标准,确定手纸使用额度,使“公厕革命”制度化。在公共厕所醒目处可以设立“公厕使用规则”、“文明如厕须知”等提示性标语,有章可循,用规定规范国民的使用行为。 第二,增强创新和智慧化管理意识,提升公共管理能力。国外一些政府管理手段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为防止免费手纸被过度使用,放置在特别设计的盒子中,拉出30厘米就会断掉。美国的厕所手纸有特殊颜色,如果被大量拿走使用,容易被发现进而达到制约效果。应当创新管理手段,从根本上治理手纸浪费和被盜问题。 第三,做好舆论宣传,倡导“量入为出”、“文明如厕”理念,同时公民做好道德自律。政府部门可以事前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倡“勤俭节约”、“适量使用”的行为准则,做好典型示范,对群众行为做好舆论引导,国民也应该进行道德自律,营造文明、勤俭的社会氛围。 形考任务三 名词解释: 管理层次:是组织的最高主管到作业人员之间所设置的管理职位层级数。 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众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行政效率: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工作的质量和评价。 单项选择题 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选择一项: A. 孙中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