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链路延时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GLONASS卫星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GLONASS卫星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2 . S h e n z h e n To j o i n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Te c h n o l o g y Co . , Lt d ,S h e n z h e n 5 1 8 0 0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t h e s p e c i a l GLONAS S e p h e me r i s ,a n d t h e g e n e r a l 2 - o r d e r d i g i t a l{ r e q u e n c y s y n t h e s i s me t h o d i s d i f f i c u l t t o me e t t h e p r e c i s i o n o f s a t e l l i t e s i g n a l s i mu l a t o r ,t h e o v e r a l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GLONAS S s a t — e l l i t e s i g n a l s i mu l a t o r i s d e s c r i b e d o n t h e b a s e o f a n a l y z i n g GI ONAS S s i g n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p r o p a g a t i o n mo d e 1 . A d e — s i g n i s i n v o l v e d i n c l u d e s Th e s a t e l l i t e p o s i t i o n i s c a l c u l a t e d u s i n g 4 - o r d e r Ru n g e - Ku t t a n u me r i c a l i n t e g r a t i o n e x t r a p o l a — t i o n,t h e s i mu l a t o r s i g n a l i s g e n e r a t e d u s i n g h i g h - o r d e r d i g i t a l f r e q u e n c y s y n t h e s i s t e c h n o l o g y . E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e s a t e l l i t e p o s i t i o n p r e c i s i o n i s hi g h u s i n g 4 - o r d e r Ru n g e — Ku t t a n u me r i c a l i n t e g r a t i o n e x t r a p o l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 s i g n a l s i mu l a t o r ;o r b i t i n t e g r a t i o n ;p r e c i s e p s e u d o r a n g e ;mu l t i - o r d e r DDS

导航卫星信号仿真测试装置设计与实现

导航卫星信号仿真测试装置设计与实现

导航卫星信号仿真测试装置设计与实现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普及和应用,导航卫星信号仿真测试装置在定位导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导航卫星信号仿真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实现,以满足仿真和测试的需求。

一、引言导航卫星信号仿真测试装置是一种用于产生和发射卫星信号的设备,它能够对接收器和导航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其性能和功能。

通过这种仿真测试装置,可以模拟不同卫星信号的场景,包括不同的卫星位置、信号强度和多路径效应等。

二、设计与实现1. 系统架构设计导航卫星信号仿真测试装置的核心是模拟导航卫星的信号。

其系统架构包括:信号生成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

信号生成模块负责生成不同频率、功率和调制方式的导航卫星信号。

生成模块通常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信号发生器和数字模拟转换器等组成。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生成的导航卫星信号,包括滤波器、时钟同步器和相位锁定环等。

这些模块能够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正确地模拟导航卫星信号。

信号发射模块将处理后的导航卫星信号发送到接收设备。

它通常由一套射频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天线等组成。

2. 关键技术选择与实现导航卫星信号仿真测试装置的关键技术包括信号生成、信号处理和信号发射。

信号生成需要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

DSP能够根据卫星的导航数据和频率分配,生成复杂的导航信号。

同时,信号生成模块还需要合适的信号发生器和数字模拟转换器,以生成高精度的模拟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需要使用滤波器、时钟同步器和相位锁定环等技术。

滤波器可用于抑制干扰信号和杂散频率,提高信号的纯度。

时钟同步器和相位锁定环则可以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相位精度。

信号发射模块需要使用射频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以及相应的天线系统。

射频发生器能够将处理后的导航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功率放大器则能够增加信号的发射功率,天线系统则将射频信号辐射到空间。

3. 仿真场景和性能验证导航卫星信号仿真测试装置需要提供真实的场景和多样化的测试环境。

面向卫星网络的延迟监测算法及仿真实现

面向卫星网络的延迟监测算法及仿真实现

面向卫星网络的延迟监测算法及仿真实现
徐帆江;李之棠
【期刊名称】《计算机仿真》
【年(卷),期】2010(027)005
【摘要】研究测量分析网络内部链路延迟特征对了解网络行为至关重要,但当前地面网络延迟监测算法应用于卫星网络时存在诸多不准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卫星网络的延迟监测算法,它结合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的优点,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测量卫星网络系统的报文流延迟分布特征.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数学基础,并在网络仿真软件NS2下通过高、低轨道卫星网络模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较小的开销下解决卫星网络的延迟推测问题.
【总页数】4页(P112-115)
【作者】徐帆江;李之棠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北京,100010;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2
【相关文献】
1.卫星网络中面向TCP报文传输的资源调度算法 [J], 曾斌;康剑山;肖拥军
2.非静止轨道卫星网络面向应用仿真分析 [J], 潘艳辉;王韬;李华
3.面向天地一体化卫星网络的高性能仿真技术 [J], 叶海洋; 张桂珠; 王晓锋; 刘渊
4.面向并发业务的卫星网络服务功能链优化算法 [J], 潘成胜;梁芷铭;石怀峰;孔志翔
5.面向LEO卫星网络的高效路由算法 [J], 雷援杰;唐宏;马枢清;李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向卫星网络的延迟监测算法及仿真实现

面向卫星网络的延迟监测算法及仿真实现

2 ntueo ow r , hns cdm f c ne , e ig10 9 , hn ) .Istt f f a C ieeA ae yo i cs B rn 0 10 C ia i St e Se
ABS TRACT : h a u e n n n l sso a i e a fn t o k i sg i c n ru d rtn i go en t o k T e me s r me t d a ay i f r f c d ly o ew r s in f a tf n e a dn ft ew r a t i o s h b h v o .Ho v r wh n a p id t h a el e n t o k,t ee it g n t o k d ly mo i r g ag r h n o ne e air we e , e p l ot e s tl t ew r e i h xsi ew r ea n ti lo i mse c u tr n on t ma y p o lms o s l e t e e p o lms ael e n t r r n e ea ntrn g rt m i p o o e n ti n r be .T ov h s r be ,a s tl t ewo k o i td d ly mo i i g a o i s rp s d i h s i e o l h p p r o ii g t e srn on so oh a t e a d p s ie mo i r g meh d ,te n v lag r h me s r s te a e .C mb n n h t g p it fb t ci a s n ti t o s h o e l o t m a u e h o v n v on i d sr u e e tr so e t f c f w ea si h ae l en t o k w t h e h i u so tt t n y i.T e ag ・ it b td f au e f h af o d ly t e s tl t ew r i t et c n q e fs i i a a ss h o i t r i l n i h a sc l l i m s e f d wi ma mai l d d ci .T e smu ain r s l h w ta h g r m a e u e o mo i r r h i v r e t t e t a e u t n t i i h h c o h i lt e u t s o h tt e a o t o s l i h c n b s d t n t o t e s tl t ew r ea ta lw c s. h ael e n t o k d ly a o o t i KEYW ORDS: a el e n t o k;Ne o k me s r me t S tli ew r t w t r a u e n ;Dea n tr l y mo i ;NS o 2

基于三状态Markov链的卫星信道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基于三状态Markov链的卫星信道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第19卷第17期系统仿真学报©V ol. 19 No. 17 2007年9月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Sep., 2007 基于三状态Markov链的卫星信道模拟器设计与实现马上,胡剑浩,王剑(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4)摘要:针对卫星信道的特殊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三状态齐次Markov链为基础,结合Loo分布和多普勒频移的实时卫星信道模拟器。

系统结构采用计算机和高速信号处理子板协同工作的方式。

计算机完成卫星轨道仿真和Markov状态转换,并计算相应状态下信号处理子板所需参数以产生特定的卫星信道特性。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多普勒频移仿真实现方法,节约了硬件资源。

测试结果表明,可实时仿真多波段、多轨道类型卫星信道。

该模拟器以数字或模拟中频的方式输出,可作为卫星通信收发信机研制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卫星通信信道;信道模拟器;马尔可夫链;Loo分布;多普勒频移中图分类号:TN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1X (2007) 17-3961-05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atellite Channel SimulatorBased on Three-state Markov ChainMA Shang, HU Jian-hao, WANG Jian(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channel, a real time satellite channel simulator with Loo distribution and Doppler shifts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based on first-order three-state Markov chain. This simulator includes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high speed signal processing module.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provides the channel simulation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Markov chain that associates with the satellite orbit, frequency, user’s environments and movement. The mobile satellit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were achieved with high speed signal processing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parameters. A novel approach used to simulate Doppler shifts with high implementation efficiency was proposed. The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imulator can simulate the mobile channel for multiple satellite orbits and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The analog and digital interfaces for channel simulation were provided in this channel simulator. Thus, the proposed satellite channel simulator can be used as a powerful tool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research and design.Key words: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hannel; channel simulator; Markov chain; Loo distribution; Doppler shifts引言卫星通信在军事通信、应急通信以及边远地区通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基于DSP和FPGA的卫星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基于DSP和FPGA的卫星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基于DSP和FPGA的卫星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江灿辉;孙希延;严素清;纪元法【期刊名称】《电子技术应用》【年(卷),期】2016(42)9【摘要】为给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测试提供高稳定度、高精度、可复现的卫星信号,设计了一款卫星信号模拟器.该系统以DSP+FPGA作为核心芯片,并集成了射频上变频电路、高速D/A转换电路、Flash芯片和SDRAM芯片.系统可以实现GPS L1信号和BDS B1I、B2I、B3双模多频点卫星信号的模拟.利用商业接收机对硬件平台生成的卫星导航信号进行测试,定位结果验证了卫星信号模拟器设计的正确性,表明该系统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总页数】4页(P51-54)【作者】江灿辉;孙希延;严素清;纪元法【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精密导航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精密导航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精密导航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精密导航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67.1【相关文献】1.基于DSP和FPGA的射频雷达信号模拟器 [J], 白云浩;蒋留兵;李明;蔡松柱;刘宇鸿2.基于FPGA+DSP实现高动态GPS信号模拟器 [J], 伍建辉;曾庆宁;纪元法;郭小娟3.基于FPGA的GNSS卫星信号模拟器扩频调制实现 [J], 冀臻;杨毅;王琦;荣鑫4.基于DSP和FPGA的电子侦察信号模拟器设计 [J], 高春芳5.基于DSP和FPGA的多雷达脉冲信号模拟器设计 [J], 邬诚;周贵良;郭波;陈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Ka星间链路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Ka星间链路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Ka星间链路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罗立成【摘要】Ka信号模拟器可以模拟卫星星间链路高可靠性数传和高精度测距信号,同时也是Ka频段导航接收机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专用设备.采用软件无线电设计思想,设计了Ka星间链路信号模拟器总体架构,采用标准PXI机箱结构,基于总线设计,板卡采用PXI插卡结构,实现模块化和通用化设计,可扩展性强;详细描述了核心板卡基带信号产生单元的软、硬件设计和部分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上位机完成多普勒仿真、电文生成和星间信号规划时隙表生成;基带信号产生板卡采用单频时分体制和QPSK正交调制技术,模拟产生高精度动态信号,并完成多径信号和干扰信号合路输出,测试结果满足工程使用需求.【期刊名称】《河北省科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5)003【总页数】8页(P40-47)【关键词】模拟器;星间链路;多普勒;时隙表;时分体制;QPSK;多径【作者】罗立成【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31 引言导航信号模拟器主要用于模拟卫星数传信号和测距信号,需要完成对不同干扰环境和高动态特性等仿真,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可测试性和一定的扩展能力,是地面接收设备研制、相关应用产品开发和接收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专用测试设备。

Ka星间链路信号模拟器主要用于检验接收机的捕获跟踪性能以及动态跟踪精度,为地面Ka接收设备和相关应用产品的研制,以及星间链路测试维护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星间链路主要完成导航数据通信和距离测量功能,还可以替代地面工作站,从而减小卫星之间以及卫星和地面站之间发射信号的传输时间,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

随着北斗导航卫星数量逐渐增多,Ka频段上行注入设备为卫星星间管理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1]。

2 总体架构设计Ka星间链路信号模拟器,采用软件无线电设计思想,整个设备在标准PXI机箱内部集成,设备单元采用PXI插卡式板卡结构,实现了通用化和模块化。

以太网模拟卫星链路延时特性fpga实现

以太网模拟卫星链路延时特性fpga实现

1.引言
在卫星通信的研究中,使用半实物仿真系统将运行各种卫星通信用协议的PC机模拟为卫星或地面站, 并将连接它们的有线网络加入卫星信道特性后模拟为卫星信道,对卫星通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 有线网络的信道特性与无线网络有较大区别,对上层的有关卫星链路数据传输软件和设计等的算法与性能 在有线网络上进行设计与评估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在局域网环境中模拟卫星信道的特性能够为其提供评估 的依据。卫星信道的特性可以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并配合卫星位置的实时参数进行计算得到。而卫星信道 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卫星之间信道链路、卫星信道链路与地面站之间链路的误码特性,以及这些链路对数据 产生的时延特性等【1]。这些有关信道的特性可以又卫星位置的实时参数计算得出后,实时地通过数据传输 通道传输到模拟器平台上,从而即时对信道特性进行相应的模拟。
2.延时功能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在卫星信道模拟器中,设计中主要使用到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FPGA和SDRAM。延时功能的实现 过程是FPGA首先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到的数据暂存入SDRAM中,在设置的延时时间到时后再从
.169.
CCIC 2006
2006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SDRAM中将数据读出,然后再发送到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上。 采用SDRAM而不采用FPGA片内存储单元来对数据进行暂存的原因是因为卫星信道的时延较大,在
5.结论
本文利用SDRAM对数据进行暂存的方法实现了对以太网上的数据进行指定时间的延时。由于延时器 控制模块的工作时钟设置为50MHz,因此每计数5000个周期代表进行了0.1毫秒的延时,所以在延时的 控制上可以做到较为精确。并且对SDRAM的时分复用结构的设计也使得系统所使用的SDRAM的数量降 到了较小,同时也可以节省不必要的FIFO,节省了FPGA内部的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链路延时模拟器设计与实现吕朋泽;乔庐峰;陈庆华;陈倩;梅立春【摘要】Satellite communication,as compared with other communication systems,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Howev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fairly long end-to-end propagation delay,and this would challenge the protocol design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network.A satellite link delay simulator for satellite IP network protocol design,test and verific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delay simulator is implemented on a Xilinx xc5vlx50t FPGA platform with dual 100 M Ethernet interfaces.The user data and correspo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re stored in an external DDR2 SDRAM and read out after a certain delay set by the user.DDR2 SDRAM is used as a large buffer to ensures sufficient delay under the throughput of 100Mb/s.The maximum delay is 1 000 ms and the delay control accuracy is 0.5 ms.%卫星通信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通信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其他通信手段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卫星通信系统相较于其他通信方式而言,却具有较长的端到端传播时延,将对卫星通信网络的协议设计带来挑战.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设计一款卫星链路延时模拟器,用于卫星IP网络的协议设计与实际测试验证.使用Xi1inx xc5vlx50t FPGA平台和双端口100 M以太网扩展板,实现该延时模拟器.被延时的用户数据和对应的控制信息存储在外接DDR2 SDRAM中,保证了在100 Mb/s通信带宽下提供足够延时,最大延时为1 000 ms,延时控制精度为0.5 ms.【期刊名称】《通信技术》【年(卷),期】2017(050)004【总页数】6页(P826-831)【关键词】卫星通信;延时;DDR2;描述符;FPGA【作者】吕朋泽;乔庐峰;陈庆华;陈倩;梅立春【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TN915.05卫星通信是一种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信息交互的通信方式。

卫星通信因其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组网方便迅速、便于实现全球无缝链接等优点,成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

如图1所示,由于卫星通信过程中端到端距离较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将会产生较大的传播延时[2]。

例如,在地球同步卫星通信系统中,完成一次主叫应答就需要大约0.54 s,远大于地面网的传播延时[3]。

在卫星IP网络中,较大的延时对TCP这类存在重传和确认机制的运输层协议产生了较大影响,需采用TCP加速等机制提高传输效率。

较大的链路延时是卫星通信网络中通信协议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直接关系网络的通信效率、可靠性、系统容量等关键指标[4]。

现有卫星IP网络在协议设计研究和测试过程中,采用与地面IP网络测试类似的方法,只是在与被测交换机相连时加入了地面网-卫星网网关设备,以进行链路层(或MAC层)网络协议转换[5-7]。

因此,本设备提供的是两个标准的100M以太网接口,可以方便地和测试系统集成在一起使用。

它的基本功能是将从一个以太网口进入的数据包经过用户设定的延时后,从另一个以太网口发送出去,真实模拟卫星链路上的传播时延。

目前,实现链路延时模拟主要有两种方案:软件实现方案和硬件实现方案。

采用软件方案时,通常使用计算机系统(或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将从一个网络端口接收的数据包存储到内存中,经过指定的延时后,将其从另一个网络端口发送出去。

这种方案可以实现数据包延时功能,与硬件方案相比,其优点是不需要设计新的硬件系统,实现方便。

但它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延时精度控制较差、延时抖动无法保证、线速处理困难等方面[8-9]。

本课题采用全硬件实现方案。

硬件逻辑电路按照系统时钟进行工作,采用硬件逻辑计数的方式计算延时。

相较于软件实现方案,硬件电路可以进行高灵敏度的延时计算。

例如,采用100 MHz的工作频率时,理论上延时控制精度可以达到10 ns。

这对于毫秒级的网络延时度量来说,可以很容易地满足设计要求。

另外,采用FPGA硬件进行延时控制,有利于保证输出流量特征与输入流量特征最大程度地接近,减少由于延时模拟电路造成的业务流延时抖动[10]。

链路延时模拟器工作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延时模拟器具有两个以太网接口,分别连接终端(模拟卫星网中的计算机终端)和路由器(模拟星载IP交换机)。

从终端发送给路由器的数据帧,经过延时模拟器插入延时(模拟卫星信道的上行链路延时)后,交给路由器;再经路由器发出,数据帧再次经过延时模拟器插入延时(模拟卫星信道的下行链路延时),后发送给终端设备。

整个平台对MAC帧不进行任何处理,对上层协议透明。

硬件平台对接收的以太网包进行逻辑分割,将变长的MAC帧分割为多个定长的内部信元,然后根据获取的地址指针,将其存储到片外DDR2中。

帧预定输出时间、地址指针、帧长度等信息构成一个帧描述符。

帧描述符以队列的方式存储在片外DDR2指定的区域。

片内队列调度电路从片外描述符队列中读出队首描述符,并比较其提供的预定输出时间和当前时间。

在到达所设定的延时门限后,将其对应的分组从DDR2中读出并发送出去。

根据卫星通信网络的具体特点,链路延时模拟器的最大插入延时应小于0.5 ms,最大延时应大于500 ms。

延时模拟器的上行和下行方向采用完全相同的电路结构。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课题将延时模拟器分为MAC控制器接收/发送模块(MAC_R/MAC_T)、初始化模块(DDR_INIT)、帧读取/写入模块(FRAME_WR/RD)、帧描述符处理模块(FRAME_ DES)、自由指针队列模块(DDR_FQ)、存储器接口管理模块(MIG)与用户读写轮询模块(POLL)等主要模块。

延时模拟器的整体结构,如图3所示。

2.1 电路整体工作流程数据帧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

上行方向上,来自于以太网接口的MAC帧被MAC 控制器接收模块所处理。

如果MAC帧存在CRC校验错误,则帧被丢弃,正确MAC帧将被MAC控制器接收模块缓存。

随后,缓存在MAC控制器接收模块中的MAC帧被写入模块读出,并分割成长度为64 Byte的内部信元。

如果分割到最后的数据长度不足64 Byte,则用0填充。

此后,写入模块需要将内部信元依次写入DDR2中。

在一个帧对应的信元写入DDR2后,写入模块生成一个帧描述符,其中包含该帧的相关控制信息。

帧描述符经由帧描述符处理模块,存入DDR2内部的描述符存储区中。

下行方向上,时延模拟器工作方式与上行方向相同。

设计时,为了节省片内存储空间,避免大延时下占用过多的片内存储资源,本方案将自由指针队列、帧描述符队列和信元都存储在片外DDR2中。

此外,在FPGA内部设计了临时缓冲区,用于临时缓冲自由指针、描述符和信元。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在FPGA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充分利用DDR2较大的缓冲容量,有效降低对FPGA资源的依赖。

2.2 帧写入工作流程帧写入过程的基本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

上电后,存储初始化电路先对DDR2进行自由指针分区,然后帧写入电路根据相应的自由指针,将数据写入存储器。

执行读取操作时,帧描述符处理模块通过接口管理模块向DDR2读取64 Byte长度的帧描述符。

读取模块经由帧描述符处理模块获取当前的帧描述符,并对其进行解析。

读取模块根据帧描述符中的预定输出时刻字段和计时时钟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读取该帧。

如果达到了指定延时,帧读取模块则取出描述符中的首地址和帧长,并根据这些信息从DDR2中读取相应帧所对应的信元。

这些信元被送到上行MAC 控制器的发送模块进行重组,以恢复出原始数据帧并发送到网络中。

2.2.1 接收数据帧并完成数据分割MAC控制器接收电路与ISE中生成的MAC核相连,将接收的MAC帧进行本地缓存,并将其分割为长度为64 Byte的本地信元,存储在数据宽度为32、深度为2k的FIFO中。

在这一分割过程中,电路将记录MAC帧长度,并将其缓存至另一个FIFO中。

2.2.2 获取地址指针,将信元写入片外DDR2存储区DDR2用户端数据与指令均为突发操作,且数据位宽为128 bit。

所以,与DDR2进行交互前,要先拼接信元,将32 bit位宽的信元拼接为128 bit位宽。

当执行写操作命令时,写入电路将从自由指针缓冲队列中读取一个位宽32 bit自由指针,并以该自由指针为地址,向读写轮询电路发送写操作请求。

请求确认后,依次进行数据信元的写入。

当写入电路开始接收首个数据信元时,电路将根据FPGA内部的100 M时钟,记录相关帧的进入时间,并根据延时设定值,计算该帧的预定输出时刻。

2.2.3 生成帧描述符当数据写入过程完成后,帧写入电路还将随即生成一个位宽为128、深度为4的帧描述符。

帧描述符记录了相关帧的字节总数、预定输出时刻(到达到时刻加延时量)、自由指针信息和突发操作次数等信息。

描述符生成后,将进入描述符处理电路进行缓存,并通过读写轮询电路,按照预先分配的存储空间写入DDR2中。

实际设计中,上行链路将在DDR2中为帧描述符分配总大小为32 MB的存储区域。

2.2.4 获得操作权限并完成数据写入在对DDR2进行读写操作时,每次只能有一个用户得到服务。

用户读写轮询电路支持多个用户对DDR2产生读写请求,并按照权重轮询方式产生应答。

电路设计中,根据具体要求预先分配各个电路模块在系统中操作DDR2的优先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