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免费高清图)

合集下载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共44穴)1、起于目内眦,2、上抵头角,3、下耳后,4、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5、入缺盆,6、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7、出走耳前,8、至目锐眦后,9、其支者,别目锐眦,10、下大迎,11、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12、下加颊车,13、下颈合缺盆,14、以下胸中贯膈,15、络肝,16、属胆,17、循胁里,18、出气街,19、绕毛际,20、横入髀厌中,21、其直者,从缺盆,22、下腋,23、循胸,24、过季胁,25、下合髀厌中,26、以下循髀阳,27、出膝外廉,28、下外辅骨之前,29、直下抵绝骨之端,30、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31、入小指次指之间,32、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瞳子髎: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

听会:张口,在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的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面痛,口 。

上关:在下关穴直上,当颧弓上缘凹陷处。

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口眼 斜,齿痛,口噤。

颔厌:在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

主治偏头痛,目眩,耳鸣,齿痛,癫痫。

悬颅:在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齿痛。

悬厘:在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处。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

曲鬓: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主治头痛,齿痛,牙关紧闭,暴喑。

率谷: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主治偏头痛,眩晕,小儿急慢性惊风。

天冲: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穴后0.5寸处。

主治头痛,牙龈肿痛,癫疾。

浮白:在天冲与完骨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上1/3交点处。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瘿气。

头窍阴:在乳突的后上方,当天冲与完骨连线的下1/3与上2/3交点处。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

完骨:在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齿痛,口 ,疟疾,癫痫。

本神:在前发际中向上0.5寸再向旁开3寸处。

经胳学:足少阳胆经

经胳学:足少阳胆经
精品文档
(四)腧穴 本经共44个腧穴:
重点掌握瞳子 髎、听会、曲 鬂、率谷、完 骨、本神、阳 白、风池、肩 井、日月、京 门、带脉、环 跳、风市、阳 陵泉、光明、 悬钟、丘墟、 足临泣、足窍 阴20穴。来自精品文档l 3
• (五)腧穴(共44穴,左右88穴) • 1、瞳子髎* (GB1)手太阳、手足少阳经交会穴 •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 [主治] 1.目赤肿痛,目翳,青盲,口喎。2.头痛。 • [刺灸法]直刺或平刺0.3~0.5寸。
精品文档
• 手足少阳经在肩颈部的交互关系 • 足少阳交出手少阳之前和之后,是与手少阳的支
脉“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相对而 言;足少阳“循颈,行手少阳之前”是自风池循 颈向前,穿过手少阳,至天容,然后交大椎,而 行于手少阳之前;从大椎至肩井,而行手少阳之 后。 • 如果参照王冰注:天髎穴为手足少阳之会。那么, 手少阳“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和足 少阳“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的 “之后”,可按时间先后的“后”理解。这样秉 风、天髎、肩井的连线即是两经的共同通道,只是 循行方向不同。足少阳此段经文的“却”即是 “退却”或“向后(从肩井至天髎)”的意思。
精品文档
l 1
足少阳胆经循行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
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 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 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 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 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 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 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 入小指次指之间。

足少阳胆经(金水木火土属木)

足少阳胆经(金水木火土属木)

足少阳胆经(金水木火土属木)足窍阴穴(井穴)属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是足少阳胆经的井穴,五行属金。

定位: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取法:坐位,第4趾趾甲外侧缘与下缘各作一垂线,其交点处即是作用:疏肝解郁,通经活络主治:头、五官、胸胁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于,舌强,舌本出血,热病胁痛,咳逆,烦心,梦魇,手足转筋,肘不得举,痈疽,耳赤肿痛,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月经不调,目赤肿痛,足跗肿痛,多梦,现代又用足窍阴穴治疗肋间神经痛,高血压,胸膜炎,乳腺炎,偏头痛,目眩,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脑血管病后遗症,足踝肿痛,结膜炎,哮喘等。

刺法: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侠溪穴(荥穴)属足少阳胆经。

是足少阳胆经的荥穴,五行属水。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取法:坐位,在足背部第4、第5趾之间连接处的缝纹头处即是作用:平肝熄风,消肿止痛主治:头胸、下肢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颌痛,外眦红肿,迎风流泪,耳鸣耳聋,颊肿,腋下肿,胸胁痛,瘰疬,乳痈,气喘,咳逆,疟疾,偏风,狂疾,足背红肿,五趾拘急,趾隙湿烂,足心发热,四肢浮肿,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热病,胁肋疼痛,眩晕,胸胁疼痛,膝股痛,足跗肿痛,现代又用侠溪穴治疗偏头痛,高血压,咯血,肋间神经痛,乳腺炎,下肢麻痹,胁肋痛,寒热,目外眦痛,颊颔肿,足背肿痛,足趾痉挛,坐骨神经痛,脑卒中,腋淋巴结炎,咳血等。

刺法:直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足临泣(俞穴)属足少阳胆经。

是足少阳胆经的输穴,五行属木;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带脉。

定位:在足背外侧,第4、5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取法:坐位,小趾向上翘起,小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作用:清泄肝胆、通调带脉、舒肝熄风、化痰消肿主治:头目、胸胁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颔痛腮肿,齿痛,耳聋,咽肿,瘰疬,腋下肿,乳肿,胸痹,髀枢痛,膝踝关节痛,足背红肿,咳逆喘息,疟疾,月经不调,胁肋疼痛,遗溺,乳痈,足跗疼痛,偏头痛,目涩,足跗肿痛,乳房胀痛,现代又多用足临泣治疗结膜炎,泪囊炎,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颈淋巴结结核,目外眦痛,眩晕,胎位不正,退乳,中风瘫痪,足跟痛,间歇热,唿吸困难等刺法:直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足少阳胆经课件

足少阳胆经课件

2 9
• 12、环跳* (GB30) • 【定位】在臀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 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 【主治】下肢痿痹,腰胯疼痛,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
• 13、风市* 【 定 位】 在 大腿 外 侧 部,腘横纹上 7 寸, 或直立垂手时,中 指尖处。 【主治】 1. 下肢痿痹 ,麻木,半身不遂 等下肢病症。 2. 遍身瘙痒。
l 4
• 2、听会* • 【定位】在面部,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 ,张口有凹陷处。 •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聪耳。 • 【主治】1. 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 • 2. 头痛,面痛,齿痛,口眼歪斜,牙关开合不利
l 5
• 3、上关 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 •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 [主治] 1.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 • 2.齿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等面口疾病。
18、足临泣* (GB41)输穴 八脉通带脉 【定位】在足背,足第4、5跖骨底结合部,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凹陷中。 【主治】1.偏头痛,目痛,胁肋痛 ,足跗肿痛等痛症。 2.月经不调,乳痈。
l 4 5
19、足窍阴* (GB44)井穴 【定位】在足趾,第4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主治】 1.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2.胸胁痛,足跗肿痛。 3.失眠,多梦,热病。
l
14、阳陵泉* (GB34) 合穴 筋会 【定位】在小腿外侧, 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 1. 胁痛,黄疸,口苦 ,呕吐,吞酸等肝胆 犯胃病症。 2. 膝肿痛,下肢痿痹 及麻木等下肢、膝关 节疾患。 3. 小儿惊风。
l 3 8
15、光明 络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 , 外踝尖上 5 寸 , 腓骨前缘。 【主治】 1. 夜盲,目痛,近视 ,目花等目疾。 2.下肢痿痹,膝痛。 3. 乳房胀痛。

足少阳胆经PPT医学课件

足少阳胆经PPT医学课件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少阳经络
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与手少阳三焦经衔接, 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目,耳,属胆,络肝。
络脉从光明至足背。 经别贯心,挟咽,散于面,系目系。 经筋结于尻,系于膺乳,交巅上,并左右相互交叉,维筋相交。
1
足少阳经脉循行原文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 季头胁角行::手指指少1额1阳、结之1节2前肋部,中,至。一肩1般1上肋称,部额却位角交置,出最颞手低骨少,部阳偏又之后泛后则称,为为入1耳2缺肋上盆。角。。 一般多指“前其上者支抵为者头季,角胁从”,耳,其后应下入是有耳指章中门从,穴瞳出,子走后髎耳方出前则发,为直至京向目门上锐穴行眦。,后经。额角、曲 行角目手及交锐少耳出眦阳上手后之角其少:前部支阳此:各之者支据穴后,文《。:别字灵指锐与枢本眦手·本条,少输经下阳》脉大经载经迎相,过,仿天肩合,井容于但、手穴所会少不连大阳属属椎,于的、抵手穴秉于太位风出阳不,页小完肠,全经下一加, 而样属绝。颊于骨此车足:,支少指下经阳腓颈脉胆骨,是经长合指。短缺据经肌盆而此翳未行,风覆。于足、盖—手少听的—少阳宫腓以阳胆、骨下天经听下胸髎天端会中之容部,、后穴分贯下进位的膈关入于骨,、缺手骼络上盆少肝。关。阳、诸三属穴焦胆又经,至天循瞳胁 牖子穴髎里前。,方如出,其无气故上此街本端支,经稍,绕在前则毛此为本际处阳经,气行辅听横街于穴会入:手。、髀气少上厌冲阳髀关中穴之厌穴。部前:没,。义有在同着腹髀落股枢。沟,动指脉股旁骨。大转子部。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 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 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小指次指:即第四足趾。
髀阳:大腿其外支侧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

最新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1胆经幻灯片

最新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1胆经幻灯片
【操作】● 平视刺物模0.糊3~,0目.5痛寸,。眼睑下垂,面瘫
【操作】 平刺 0.3~0.5寸。
承灵 正营 目窗
20.风池* Fēngchí (GB 20)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
之间的凹陷处。
【【解功剖 效】 】 祛皮风肤解→表皮,下清组头织明→目斜。方为肌治和头胸面锁、乳五突官肌病之之间要→穴头。夹肌→头半棘肌→ 【主治】 ●头头后痛大,直眩肌晕与,头失上眠斜,肌癫之痫间,。中浅风层(布内有风枕)小神经和枕动、静脉的
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1胆经
足少阳经脉循行原文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 季头胁角手::少指指阳1额1之、结前1节2,肋部至中,肩。一上1般1,肋称却部额交位角出置,手最颞少低骨阳,部之偏又后后泛,则称入为为缺1耳2盆肋上。。角。 一般多指其“前支上者者抵为,头季从角胁耳”,后,其入下应耳有是中章指,门从出穴瞳走,子耳后髎前方出,则发至为直目京向锐门上眦穴行后。,。经额角、曲 行角目手及交锐少耳出眦阳其上手后之支角少:前者部阳此:,各之支据别穴后文《锐。:字灵眦指与枢,本手·下本条少大输经阳迎》脉经,经载相合过,仿于肩天,手井容但少、穴所阳会不连,大属属抵椎于的于、手穴出秉太位页风阳不,,小完下肠全加经一颊, 而样属绝。车于骨此,足:下支少指颈经阳腓,脉胆骨合是经长缺指。短盆据经肌而此翳未。行,风覆—于足、盖—手以少的听少下阳腓宫阳胸胆骨、天中经下听髎,天端会之贯容部、后膈穴分下进,位的关入络于骨、缺肝骼手上盆、。少关。属阳诸胆三穴,焦又循经至胁天瞳里, 牖子穴髎出前。气方如街,其无,故上此绕本端支毛经稍,际在前则,此为本横处阳经行入气辅听于髀街穴会手厌:。、少中气上阳。冲髀关之穴厌穴前部:没。,义有在同着腹髀落股枢。沟,动指脉股旁骨。大转子部。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图及44个穴位位置图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图及44个穴位位置图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图及44个穴位位置图☆足少阳胆经头部穴位分布最多最密集,头部的穴位循行图看起来像一个背着大壳的蜗牛。

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共44穴。

本经脉主治症候胆和肝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肝主谋略,胆主决断”。

现代人思虑过度而行动不足,压制肝胆,造成身体不健康。

对胆经常加以敲击可改善食欲,提高消化功能,增加人的行动力。

除了主治肝胆病以外,本经上的穴位对侧头、目、耳、咽喉、胸胁上的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本经脉关键穴位风池除了能治疗头面部的一切疾患外,还是一常用的祛风要穴,内外风皆治;肩井治乳痈、难产;带脉善治赤白带下及腰胁痛;环跳治腰胯腿痛及下肢痿痹;风市为祛风湿的要穴,善治瘾疹瘙痒及下肢痿痹;悬钟除治疗下肢痿痹外还可以治疗项强、胸胁胀痛;01瞳子髎穴精确取穴:在面部,目外眦旁,眶外侧缘处。

主治疾病:目赤肿痛、目翳、青盲、白内障、迎风流泪。

02听会穴精确取穴:在面部,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03上关穴精确取穴:在耳前,下关直上,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04颔厌穴05悬颅穴精确取穴:在头部鬓发上,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疾病:偏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面肿。

06悬厘穴精确取穴:在头部鬓发上,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处。

主治疾病:偏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面痛、耳鸣。

07曲鬓穴精确取穴:在头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主治疾病:1偏头痛、颔颊肿。

2目赤肿痛、牙关紧闭、暴喑。

08率谷穴精确取穴: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穴直上方。

主治疾病:1眩晕、呕吐、耳鸣、目痛。

2小儿急、慢惊风。

09天冲穴主治疾病:1头痛、耳鸣、耳聋、齿龈肿痛。

2惊恐、癫痫。

10浮白穴精确取穴: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的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上1/3交点处。

主治疾病:1头痛、耳鸣、耳聋。

2瘿气。

3肩臂不举。

11头窍阴穴精确取穴: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

足少阳胆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少阳胆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少阳胆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足少阳胆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足少阳胆经:从外眼角开始(瞳子髎穴),上行到额角(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会头维穴、和髎穴、角孙穴),下耳后(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本神穴、阳白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穴、风池穴),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经天容穴),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会大椎穴,经肩井穴,会秉风穴),进入缺盆穴(锁骨上窝)。

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会翳风),走耳前(听会、上关;会听宫、下关),至外眼角后;另一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下边盖过颊车(下颌角),下行颈部,会合于缺盆(锁骨上窝)。

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

它的主干(直行脉):从缺盆(锁骨上窝)下向腋下(渊液、辄筋;会天池),沿胸侧,过季胁(日月、京门;会章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

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风市、中渎),出膝外侧(膝阳关),下向腓骨头前(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它的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趾缝间,沿第一、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来通过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

本经一侧44穴(左右两侧共88穴)。

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外侧面,29穴在臀、侧胸、侧头等部。

首穴瞳子髎穴,末穴足窍阴穴。

主治胸胁、肝胆病症、热性病、神经系统病症和头侧部、眼、耳、咽喉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瞳子髎穴、听会穴、上关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本神穴、阳白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穴、风池穴、肩井穴、渊腋穴、辄筋穴、日月穴、京门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居髎穴、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阳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足窍阴穴(1) 瞳子髎穴 GB1 T óng z ǐ li áo[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