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船舶设计主要参数选择
船舶设计原理-第五章-方案构思与主尺度选择课件

5
第五章 方案构思与主尺度选择 5.1 总体设计方案构思
➢集装箱船由于重心很高,为解决稳性问题,满载情况也常需要用压载 水来降低重心高度,所以双层底舱几乎全部用作压载水舱。此外,首 尾尖舱、两舷双壳体内一般也用作压载水舱。为了平衡装卸集装箱时 的横倾,两舷边舱中的左右一对压载水舱通常各装50%压载水,用作 调整横倾。集装箱船在装卸舱内集装箱时横倾不能超过5°,以免集装 箱被导轨卡住。
➢集装箱船的货舱形状由于大开口的要求,绝大多数采用双壳体结构。 为了提高甲板大开口船的抗弯、抗扭强度,双壳体的上部都设有平台, 形成箱形抗扭结构。由于货舱盖上要堆装多层集装箱(一般在4层以上) ,所以舱盖要有足够的强度。吊装式舱口盖因每块盖板的重量要控制 在起货设备的起吊能力范围内,所以舱盖的大小、布置和支撑形式与 货舱的设计也有密切关系。
7
第五章 方案构思与主尺度选择
船舶设计原理
5.1 总体设计方案构思 集装箱船布置特征:
➢集装箱船的上层建筑具有长度短,层数多的特点。长度短是为了节省 甲板面积;层数多是驾驶室高度的需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驾驶盲区的 问题。 IMO规定集装箱船驾驶盲区不应大于2倍船长,过巴拿马运河时 盲区另有规定。
➢大中型集装箱船通常不设起货设备。小型集装箱船为适应小型港口的 需要,常设置甲板起重机。为了减少设置起重机对集装箱布置的影响, 有些船将起重机布置在舷侧。
6
第五章 方案构思与主尺度选择 5.1 总体设计方案构思
船舶设计原理复习题答案

船舶设计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船舶设计中,船体的主要参数包括哪些?A. 长度、宽度、高度B. 长度、宽度、吃水C. 长度、宽度、排水量D. 长度、宽度、速度答案:B2. 船舶设计中,船舶的稳定性是指什么?A. 船舶在静水中的平衡状态B. 船舶在风浪中的平衡状态C. 船舶在航行中的平衡状态D. 船舶在任何情况下的平衡状态答案:B3. 船舶阻力的主要来源有哪些?A. 摩擦阻力和波浪阻力B. 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C. 空气阻力和波浪阻力D. 摩擦阻力、波浪阻力和空气阻力答案:A二、填空题4. 船舶设计中,船体的______是决定船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答案:线型5. 船舶设计时,需要考虑船舶的______、______和经济性。
答案:安全性、操纵性三、简答题6. 简述船舶设计中的“三性”原则是什么?答案:船舶设计的“三性”原则指的是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是指船舶在各种海况下能够安全航行的能力;经济性是指船舶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完成运输任务;环保性是指船舶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 船舶设计中,为什么需要考虑船舶的操纵性?答案:船舶的操纵性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意图,通过操纵设备来改变船舶的航向、速度等,以适应不同的航行条件。
良好的操纵性可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航行事故的发生。
四、计算题8. 已知某船舶的排水量为5000吨,求该船舶的浮力。
答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水量,即浮力 = 5000吨× 1000 kg/吨 = 5,000,000 kg。
由于1 kg的浮力等于9.81 N(牛顿),所以该船舶的浮力为5,000,000 kg × 9.81 N/kg = 49,050,000 N。
五、论述题9. 论述船舶设计中,如何平衡船舶的载重与航速的关系?答案:在船舶设计中,载重与航速是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因素。
船舶基本技术参数

船舶基本技术参数船舶基本技术参数指的是描述船舶性能和规格的一系列参数。
这些技术参数是设计、制造、修理和操作船舶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从船舶的尺寸、排水量、船体结构、动力装置、航行性能和船舶稳性等方面,介绍船舶基本技术参数。
首先,船舶的尺寸是描述船舶大小的重要参数。
尺寸包括船长、船宽和吃水深度等。
船长是船舶前至后的距离,船宽是船舶两侧距离最大的距离。
吃水深度是船舶船底至水面的垂直距离,表示船舶在水中的浸水部分。
这些尺寸参数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载重能力和航行的稳定性。
其次,排水量是描述船舶在不同载荷情况下在水中所排除的水体重量。
它是船舶设计和建造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估船舶能力和性能的重要参数。
排水量可以分为轻载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
船舶的排水量越大,表示船舶能够携带更多的货物和乘客。
船体结构是指船舶外壳的形状和材料。
船舶的结构应合理设计,以确保船舶在不同海况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船体结构通常由钢铁、铝合金或复合材料等材料制成。
船舶的船体结构参数包括船舶的纵、横、竖框等结构件的数量、间距、强度和连接方式等。
动力装置是船舶驱动航行的关键设备。
目前,常用的船舶主要动力装置有内燃机、蒸汽机和电动机等。
其中,内燃机是最常见的动力装置,它可以使用柴油、重油或天然气等燃料。
动力装置的技术参数包括功率、转速、燃料消耗率和噪声等。
这些参数影响船舶的速度、推力和经济性。
航行性能是船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包括航速、航程、航行稳定性、操纵性和驾驶员的可见性等。
船舶的航速是指单位时间内船舶航行的距离,航程是指船舶能够连续航行的距离。
航行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外部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能力。
操纵性是指船舶在各种条件下的操纵和控制能力,驾驶员的可见性是指驾驶员在操纵船舶时的视野范围和视野清晰度。
船舶稳性是船舶在不同航行条件下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船舶稳性可以通过计算船舶的重心和浮心位置来评估。
船舶的稳性参数包括静态稳性和动态稳性。
静态稳性是指船舶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平衡状态,动态稳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恢复平衡的能力。
船舶主尺度

1-3船舶主尺度、船型系数和尺度比船舶主尺度表示船体大小的几何参数;船型系数表示船体外形的几何参数;尺度比表示船体肥瘦程度的几何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船舶设计、建筑、使用、分析性能特别有用。
主尺度船舶的大小可由船长、型宽、型深和吃水等主要尺度来衡量。
1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总长: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终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水平距离;垂线间长: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首垂线:通过设计水线与首柱前缘的交点所作的垂线;尾垂线:一般在舵柱的后缘,无舵柱则取在舵杆的中心线上。
水线长:平行于设计水线面的任一水线面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
一般就是指设计水线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一般采纳垂线间长Lpp;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水线长L WL;在进船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留意他的总长L OA。
2型宽(B):指船体两侧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3型深(D):在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4吃水(T):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在有设计纵倾的状况下,则有首吃水、尾吃水及平均吃水,当不指明时指平均吃水,即丁=2(7;+7八)5干舷(F):自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F=D-T÷t船型系数船型系数是表示船体水下部分面积或体积肥瘦程度的无因次系数,它包括水线面系数、中横剖面系数、方形系数、菱形系数等,这些系数对分析船型和船舶性能等有很大的用处。
1水线面系数C WP:表示了水线面的肥瘦程度。
AvL×B2中横剖面系数C M;表示水线面一下的中横剖面的肥瘦程度。
r _ AvM^ β×T3方形系数C B:表示船体水下体积的肥瘦程度一VL× B×T其次课,船舶主尺度假如你翻开誉为造船法典的技术规格书,你总会发觉在索引的主要部分1是总体。
通常说来,尽管在不同的规格书中有少量的不同,但是总体的内容总会包括概述、材料、尺度和吨位,稳性,船级,吃水,监造,试验与试航,交货等等。
船型设计尺度及参数

船型设计尺度及参数船型设计尺度及参数是指在设计一艘船舶时,需要确定的各种尺度和参数。
船型设计的尺度和参数决定了船舶的各项性能和功能,对船舶的安全性、航行性能、运载能力等有重要影响。
在船型设计中,常涉及的尺度和参数包括船长、船宽、吃水、型深、排水量、船型系数、舷宽等。
首先,船长是指船舶舯部轮廓线的最大长度,通常用L表示,也就是LCT(Length Overall)。
船长决定了船舶的外形和大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载重能力、船体稳定性、航行能力等。
其次,船宽是指船舶两侧最宽点的距离,通常用B表示,也就是BMAX(Max Breadth)或BWL(Breadth Waterline)。
船宽影响到船舶的稳定性、操纵性能以及装载能力。
吃水是指船舶平均浸没水面下的距离,通常用T表示。
吃水决定了船舶的浮力分布和舷侧面积,对船舶的稳性和航行性能有很大影响。
型深是指船舶船型的垂直距离,通常用D表示。
型深与船宽、吃水等参数相互关联,决定了船舶的舷高、舷宽、型面积等。
排水量是指船舶完全浸没时所排出的水的重量,通常用DWT (Deadweight Tonnage)表示。
排水量是评价船舶运载能力的重要参数,也成为衡量船舶大小的重要标准。
船型系数是指船舶船型形状的综合参数,通常用C表示。
船型系数反映了船舶船体的填充程度和流线程度,对船舶的阻力、航行性能等有影响。
舷宽是指船舶舷侧最大宽度处的线段距离,通常用BWL(Breadth Waterline)表示。
舷宽对于船舶的稳定性、装载能力和船舶外形等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船型设计尺度及参数包括船长、船宽、吃水、型深、排水量、船型系数、舷宽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船舶的具体要求和使用环境,合理确定这些尺度和参数,以实现船舶的设计目标。
这些尺度和参数的选择对于船舶的安全性、航行性能、运载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对船舶的设计和工程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船舶基本技术参数

船舶基本技术参数
船舶作为水上交通工具,其基本技术参数是评价船舶性能和适用性的重要指标。
船舶的基本技术参数包括船长、船宽、吃水、排水量、航速、航行能力等。
首先,船长是指船体的长度,通常用于描述船舶的大小和载货能力。
船长的不同会影响船舶的航行稳定性和适航性能。
其次,船宽是指船体的宽度,也是评价船舶大小和装载能力的重要参数。
较宽的船体通常具有较大的载货空间,适合用于货运船和客运船。
吃水是指船舶从水面到船底最低点的垂直距离,也是评价船舶载货能力和适航性能的重要参数。
较大的吃水通常意味着较大的排水量和载货能力。
排水量是指船舶在水中排开的水量,也是衡量船舶大小和水上排水能力的重要指标。
航速是指船舶在单位时间内航行的距离,是评价船舶航行能力和运输效率的重要参数。
不同类型的船舶通常具有不同的航速要求,如
货运船通常需要较大的航速以提高效率,而游轮则注重舒适性和稳定性。
航行能力是指船舶在不同海况和气候条件下的适航性能,包括抗风、抗浪、抗冲击等能力。
良好的航行能力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条件,也是评价船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总之,船舶基本技术参数是评价船舶性能和适用性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型的船舶具有不同的技术参数要求,船舶设计和制造单位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和优化技术参数,以提高船舶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能。
船海 新技术参数

船海新技术参数
船海新技术参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船体尺寸:船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参数。
2. 载重能力:船上可以承载的货物重量。
3. 推进系统:船舶的主要推进装置,如螺旋桨、推进器等。
4. 动力系统:船舶所使用的动力源,如柴油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等。
5. 航速:船舶的最高航速。
6. 航程:船舶能够连续航行的最长距离。
7. 船龄:船舶的使用年限。
8. 船舶自动化系统:船舶上采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如自动导航、自动驾驶等。
9. 燃油消耗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燃油消耗速率。
10. 船舶防污系统:船舶上采用的防污技术,如防污涂层、超
声波清洗等。
11. 船舶信息系统:船舶上采用的信息技术系统,如船舶通信
系统、船舶监控系统等。
12. 安全系统:船舶上采用的安全设备和系统,如救生艇、火
灾报警系统等。
需要根据具体船舶的种类和用途来确定详细的技术参数。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技术参数,可能会根据船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船型设计尺度及全参数

船型设计尺度及全参数首先,船型设计尺度指的是船舶的外观尺寸以及相关比例关系。
船型设计尺度的主要参数包括船长、船宽、吃水线长度、型面面积、艏吃水比、船型系数等。
船舶的尺寸对于船舶的外观、性能和功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船长和船宽可以决定船舶的装载能力和外观形状,吃水线长度可以决定船舶的稳定性和航行能力,型面面积可以决定船舶的阻力和航行舒适度,艏吃水比可以决定船头进出水的能力,船型系数可以反映船身的流线型程度。
其次,船型设计全参数是指船型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所有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船舶的结构、船体形状、水线形状、船舶的姿态和稳定性、船舶的运动特性、船舶的推进和阻力性能等等。
船型设计全参数需要综合考虑船舶的使用环境、载货要求、经济性和船舶建造技术等各方面因素。
在船型设计过程中,各种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
船型设计尺度及全参数的选择和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例如,在设计货船时,需要考虑货船的载货能力、容积、吨位、海上运输要求等。
在设计客船时,需要考虑客舱布局、舒适性、安全性等。
在设计油轮时,需要考虑油船的载油能力、船体强度、防污染设备等。
在设计救生艇时,需要考虑救生艇的操纵性、稳定性、救生能力等。
不同类型的船舶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参数选择。
总结起来,船型设计尺度及全参数是船舶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船舶的外观、尺寸、性能和功能都直接受到这些参数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和优化,可以满足船舶的使用需求,提高船舶的航行能力、稳定性和经济性。
船型设计尺度及全参数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以确保船舶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