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精)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精)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精)

第三节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一、挡数

增加变速器的挡数能够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挡数越多,变速器的结构越复杂,并且使轮廓尺寸和质量加大,同时操纵机构复杂,而且在使用时换挡频率也增高。

在最低挡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变速器的挡数会使变速器相邻的低挡与高挡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减小,使换挡工作容易进行。要求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在1.8以下,该值越小换挡工作越容易进行。要求高挡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比低挡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小。

近年来为了降低油耗,变速器的挡数有增加的趋势。目前,轿车一般用4~5个挡位的变速器,级别高的轿车变速器多用5个挡,货车变速器采用4~5个挡或多挡。装载质量在2~3.5t的货车采用5挡变速器,装载质量在4~8t的货车采用6挡变速器。多挡变速器多用于重型货车和越野汽车。

二、传动比范围

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是指变速器最低挡传动比与最高挡传动比的比值。传动比范围的确定与选定的发动机参数、汽车的最高车速和使用条件(如要求的汽车爬坡能力)等因素有关。

目前轿车的传动比范围在3~4之间,轻型货车在5~6之间,其它货车则更大。

三、中心距A

对中间轴式变速器,是将中间轴与第二轴之间的距离称为变速器中心距A 。它是一个基本参数,其大小不仅对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而且对拎齿的接触强度有影响。中心距越小,轮齿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寿命越短。因此,最小允许中心距应当由保证轮齿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变速器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上,从布置轴承的可能与方便和不影响壳体的强度考虑,要求中心距取大些。此外,受一挡小齿轮齿数不能过少的限制,要求中心距也要取大些。

初选中心距A 时,可根据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

31max g e A i T K A η=

式中,A 为变速器中心距(mm);A K 为中心距系数,轿车:

A K =8.9~9.3,货车:A K =8.6~9.6,多挡变速器:A K =9.5~

11.O ;max e T 为发动机最大转矩(N·m);

1i 为变速器一挡传动比;g η为变速器传动效率,取96%。

轿车变速器的中心距在65~80mm 范围内变化,而货车的变速器中心距在80~170mn 范围内变化。原则上总质量小的汽车,变速器中心距也小些。

四、外形尺寸

变速器的横向外形尺寸,可根据齿轮直径以及倒挡中间(过渡)齿轮和换挡机构的布量初步确定。

轿车四挡变速器壳体的轴向尺寸为(3.O ~3.4)A 。货车变速器壳体的轴向尺寸与挡数有关,可参考下列数据选用:

四挡 (2.2~2.7)A

五挡 (2.7~3.O)A

六挡 (3.2~3.5)A

当变速器选用的常啮合齿轮对数和同步器多时,中心距系数K 应取给出范围的上限。为了检测方便,中心距A 最好取为整数。

五、轴的直径

变速器工作时,轴除传递转矩外,还承受来自齿轮作用的径向力,如果是斜齿轮则还有轴向力。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变速器的轴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轴的刚度不足会产生弯曲变形,破坏齿轮的正确啮合,对齿轮的强度和耐磨性均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增加工作噪声。

中间轴式变速器的第二轴和中间轴中部直径d≈O.45A ,轴的最大直径d 和支承间距离L 的比值,对中间轴,d /L=O.16~O.18,对第二轴,d /L=O.18~O.21。

第一轴花键部分直径d(mm)可按下式初选 3max e T K d

式中,K 为经验系数,K=4.O ~4.6;max e T 为发动机最大转

矩(N·m)。

六、齿轮参数

1、模数的选取

齿轮模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并且影响它的选取因素又很多,如齿轮的强度、质量、噪声、工艺要求等。

应该指出,选取齿轮模数时一般遵守的原则是:为了减少噪声应合理减小模数,同时增加齿宽;为使质量小些,应该增加模数,同时减少齿宽;从工艺方面考虑,各挡齿轮应该选用一种模数,而从强度方面考虑,各挡齿轮应有不同的模数。减少轿车齿轮工作噪声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因此齿轮的模数应选得小些;对货车,减小质量比减小噪声更重要,故齿轮应该选用大些的模数。

变速器低挡齿轮应选用大些的模数,其它挡位选用另一种模数。少数情况下汽车变速器各挡齿轮均选用相同的模数。

变速器用齿轮模数范围大致如下:微型和普通级轿车为2.25~2.75mm,中级轿车为2.75—3.00mm.中型货车为3.5~4.5 mm,重型货车为4.5~6.0mm。所选模数值应符合国家标准GB1357—78的规定。

啮合套和同步器的接合齿多数采用渐开线齿形。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同一变速器中的接合齿模数相同。其取用范围是:轿车和轻、中型货车为2.O~3.5mm;重型货车为3.5~

5.0ram。选取较小的模数值可使齿数增多,有利于换挡。

2、压力角α

压力角较小时,重合度较大,传动平稳,噪声较低;力角较大时,可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和表面接触强度。对于轿车,为加大重合度以降低噪声,应取用14.5o、1 5o、1 6o、16.5o等小些的压力角;对货车,为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应选用22.5o或25o等大些的压力角。

实际上,因国家规定的标准压力角为20o,所以变速器齿轮普遍采用的压力角为20o。啮合套或同步器的接合齿压力角有20o、25o、30o等,但普遍采用30o压力角。

3、螺旋角β

斜齿轮在变速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选取斜齿轮的螺旋角,应该注意到它对齿轮工作噪声、轮齿的强度和轴向力有影响。在齿轮选用大些的螺旋角时,使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增加,因而工作平稳、噪声降低。试验还证明:、随着螺旋角的增大,齿的强度也相应提高,不过当螺旋角大于30。时,其抗弯强度骤然下降,而接触强度仍继续上升。因此,从提高低挡齿轮的抗弯强度出发,并不希望用过大的螺旋角;而从提高高挡齿轮的接触强度着眼,应当选用较大的螺旋角。

斜齿轮传递转矩时,要产生轴向力并作用到轴承上。设计时应力求中间轴上同时工作的两对齿轮产生轴向力平衡,以减少轴承负荷,提高轴承寿命。因此,中间轴上的不同挡

位齿轮的螺旋角应该是不一样的。为使工艺简便,在中间轴轴向力不大时,可将螺旋角设计成一样的,或者仅取为两种螺旋角。中间轴上全部齿轮的螺旋方向应一律取为右旋,则第一、第二轴上的斜齿轮应取为左旋。轴向力经轴承盖作用到壳体上。一挡和倒挡设计为直齿时,在这些挡位上工作,中间轴上的轴向力不能抵消(但因为这些挡位使用得少,所以也是允许的),而此时第二轴则没有轴向力作用。

根据图3-12可知,欲使中间轴上两个斜齿轮的轴向力平衡,须满足下述条件

111tan β=n a F F 222tan β=n a F F

由于2211r F r F T n n ==为使两轴向力平衡,必须满足 2121

tan tan r r =ββ

图3—12 中间轴轴向力的平衡

式中,1a F 、2a F 为作用在中间轴齿轮1、2上的轴向力;1n F 、

F为作用在中间轴上齿轮1、2上的圆周力;1r、2r为齿轮1、2

n

2的节圆半径;T为中间轴传递的转矩。

最后可用调整螺旋角的方法,使各对啮合齿轮因模数或齿数和不同等原因而造成的中心距不等现象得以消除。

斜齿轮螺旋角可在下面提供的范围内选用:

轿车变速器:

两轴式变速器为20o~25o

中间轴式变速器为22o~34o

货车变速器:18o~26o

4、齿宽b

在选择齿宽时,应该注意到齿宽对变速器的轴向尺寸、齿轮工作平稳性、齿轮强度和齿轮工作时受力的均匀程度等均有影响。

考虑到尽可能缩短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和减小质量,应该选用较小的齿宽。另一方面,齿宽减少使斜齿轮传动平稳的优点被削弱,此时虽然可以用增加齿轮螺旋角的方法给予补偿,但这时轴承承受的轴向力增大,使之寿命降低;齿宽窄还会使齿轮的工作应力增加。选用宽些的齿宽,工作时会因轴的变形导致齿轮倾斜,使齿轮沿齿宽方向受力不均匀并在齿宽方向磨损不均匀。

通常根据齿轮模数m(

m)的大小来选定齿宽:

n

直齿:b=

K m,c K为齿宽系数,取为4.5~8.O

c

斜齿:b=c K n m ,c K 取为6.O ~8.5

b 为齿宽(mm)。采用啮合套或同步器换挡时,其接合齿的工作宽度初选时可取为(2~4)m 。

第一轴常啮合齿轮副的齿宽系数c K 可取大些,使接触线

长度增加、接触应力降低,以提高传动平稳性和齿轮寿命。

5、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原则

齿轮的变位是齿轮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采用变位齿轮,除为了避免齿轮产生根切和配凑中心距以外,它还影响齿轮的强度,使用平稳性,耐磨损、抗胶合能力及齿轮的啮合噪声。

变位齿轮主要有两类:高度变位和角度变位。高度变位齿轮副的一对啮合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等于零。高度变位可增加小齿轮的齿根强度,使它达到和大齿轮强度相接近的程度。高度变位齿轮副的缺点是不能同时增加一对齿轮的强度,也很难降低噪声。角度变位齿轮副的变位系数之和不等于零。角度变位既具有高度变位的优点,又避免了其缺点。

由几对齿轮安装在中间轴和第二轴上组合并构成的变速器,会因保证各挡传动比的需要,使各相互啮合齿轮副的齿数和不同。为保证各对齿轮有相同的中心距,此时应对齿轮进行变位。当齿数和多的齿轮副采用标准齿轮传动或高度变位时,则对齿数和少些的齿轮副应采用正角度变位。由于角度变位可获得良好的啮合性能及传动质量指标,故采用得

较多。对斜齿轮传动,还可通过选择合适的螺旋角来达到中心距相同的要求。

变速器齿轮是在承受循环负荷的条件下工作,有时还承受冲击负荷。对于高挡齿轮,其主要损坏形式是齿面疲劳剥落,因此应按保证最大接触强度和抗胶合及耐磨损最有利的原则选择变位系数。为提高接触强度,应使总变位系数尽可能取大些,这样两齿轮的齿廓渐开线离基圆较远,以增大齿廓曲率半径,减小接触应力。对于低挡齿轮,由于小齿轮的齿根强度较低,加之传递载荷较大,小齿轮可能出现齿根弯曲断裂的现象。为提高小齿轮的抗弯强度,应根据危险断面齿厚相等的条件来选择大、小齿轮的变位系数,此时小齿轮的变位系数大于零。由于工作需要,有时齿轮齿数取得少(如一挡主动齿轮)会造成轮齿根切,这不仅削弱了轮齿的抗弯强度,而且使重合度减小。此时应对齿轮进行正变位,以消除根切现象。

总变位系数21ε+ε=εc 越小,一对齿轮齿根总的厚度越薄,

齿根越弱,抗弯强度越低。但是由于轮齿的刚度减小,易于吸收冲击振动,故噪声要小一些。另外,c ε值越小,齿轮的

齿形重合度越大,这不但对降噪有利,而且由于齿形重合度增大,单齿承受最大载荷时的着力点距齿根近,弯曲力矩减小,相当于齿根强度提高,对由于齿根减薄而产生的削弱强度的因素有所抵消。

根据上述理由,为了降低噪声,对于变速器中除去一、二挡和倒挡以外的其它各挡齿轮的总变位系数要选用较小一些的数值,以便获得低噪声传动。一般情况下,最高挡和一轴齿轮副的

ε可以选为-O.2~O.2。随着挡位的降低,cε

c

值应该逐挡增大。一、二挡和倒挡齿轮,应该选用较大的

ε值,

c

以便获得高强度齿轮副。一挡齿轮的

ε值可以选用1.O以上。

c

七、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

在初选中心距、齿轮模数和螺旋角以后,可根据变速器的挡数、传动比和传动方案来分配各挡齿轮的齿数。下面以图3—13所示四挡变速器为例,说明分配齿数的方法。应该注意的是各挡齿轮的齿数比应该尽可能不是整数。

图3—13 四挡变速器传动方案

1、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

一挡传动比 8

1721z z z z r = (3-1) 如果7z 和8z 的齿数确定了,则2z 与1z 的传动比可求出。为

了求7z 、8z 的齿数,先求其齿数和h z

直齿h z =2A/m

斜齿h z =n

m A βcos 2 }(3-2) 计算后取h z 为整数,然后进行大、小齿轮齿数的分配。

中间轴上的一挡小齿轮的齿数尽可能取少些,以便使7z /8z 的传动比大些,在1i 已定的条件下,2z /1z 的传动比可分配小些,

使第一轴常啮合齿轮的齿数多些,以便在其内腔设置第二轴的前轴承并保证轮辐有足够的厚度。考虑到壳体上的第一轴轴承孔尺寸的限制和装配的可能性,该齿轮齿数又不宜取多。

中间轴上小齿轮的最少齿数,还受中间轴轴径尺寸的限制,即受刚度的限制。在选定时,对轴的尺寸及齿轮齿数都要统一考虑。轿车中间轴式变速器一挡传动比1i =3.5—3.8时,中间轴上一挡齿轮齿数可在8z =15~17之间选取,货车

可在12~17之间选用。一挡大齿轮齿数用7z =h z -8z 计算求得。

2、对中心距A 进行修正

因为计算齿数和h z 后,经过取整数使中心距有了变化,

所以应根据取定的h z 和齿轮变位系数重新计算中心距A ,再

以修正后的中心距A 作为各挡齿轮齿数分配的依据。

3、确定常啮合传动齿轮副的齿数

由式(3-1)求出常啮合传动齿轮的传动比 78112

z z i z z = (3-3)

而常啮合传动齿轮中心距和一挡齿轮的中心距相等,即 ()β

+=cos 221z z m A n (3-4) 解方程式(3-3)和式(3-4)求1z 与2z ,求出的1z 、2z 都应取

整数;然后核算一挡传动比与原传动比相差多少,如相差较大,只要调整一下齿数即可;最后根据所确定的齿数,按式(3-4)算出精确的螺旋角值。

4、确定其它各挡的齿数

若二挡齿轮是直齿轮,模数与一挡齿轮相同时,则得 6

1522z z z z i =(3-5) ()2

65z z m A += (3-6) 解两方程式求出5z 、6z 。用取整数后的5z 、6z 计算中心距,

若与中心距A 有偏差,通过齿轮变位来调整。

二挡齿轮是斜齿轮,螺旋角6β与常啮合齿轮的2β不同时,

由式(3-5)得

21265z z i z z = (3-7) 而 ()6

65cos 2β+=z z m A n (3-8)

此外,从抵消或减少中间轴上的轴向力出发,还必须满足下列关系式 ???? ?

?++=ββ6521262

1tan tan z z z z z (3-9)

联解上述三个方程式,可求出5z 、6z 和6β三个参数。但

解此方程组比较麻烦,可采用比较方便的试凑法,即先选定螺旋角6β,解式(3-7)和式(3-8),求出5z 、6z ,再把5z 、6z 及

6β代人式(3-9)中,

检查是否满足或近似满足轴向力平衡的关系。如相差太大,则要调整螺旋角风,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其它各挡齿轮的齿数用同一方法确定。

5、确定倒挡齿轮齿数

倒挡齿轮选用的模数往往与一挡相同。图3-13所示倒挡齿轮10z 的齿数,一般在21~23之间,初选10z 后,可计算

出中间轴与倒挡轴的中心距A ˋ

()108'2

1z z m A += 为保证倒挡齿轮的啮合和不产生运动干涉,齿轮8和9的齿顶圆之间应保持O.5mm 以上的间隙,则齿轮9的齿顶圆直径9e D 应为 \982

5.02A D D e e =++ (3-10) 根据求得的9e D ,再选择适当的齿数及采用变位齿轮,使

齿顶圆9e D 符合式(3-10)。最后计算倒挡轴与第二轴的中心距

A″。

水电站复习题2014分析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水电站生产电能的过程是有压水流通过水轮机,将转变为,水轮机又带动水轮发电机转动, 再将转变为。 2.和是构成水能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水电站动力特性的重要表征。 3.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kW,技术开发量为kW。 4.水轮机是将转变为的动力设备。根据水能转换的特征,可将水轮机分为和 两大类。 5.反击式水轮机根据水流流经转轮的方式不同分为、、、几种。 6.反击式水轮机的主要过流部件(沿水流途经从进口到出口)有:,,, ,。 7.冲击式水轮机按射流冲击转轮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和三种。 8.混流式水轮机的转轮直径是指;轴流式水轮机的转轮直径是 指。 9.冲击式水轮机的主要过流部件有、、、。 10.水轮机的主要工作参数有、、、、等。 包括、、,其关系是。11.水轮机的总效率 12.水轮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三部分。 二、简答题 1.水力发电的特点是什么? 2.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 3.反击式水轮机主要过流部件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4.当水头H,流量Q不同时,为什么反击式水轮机转轮的外型不相同? 5.水轮机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分成哪些类型?。 6.反击式水轮机有哪几种?根据什么来区分? 7.冲击式水轮机有哪几种?根据什么来区分? 三、名词解释 1.HL240—LJ—250: 2.2CJ30—W—150/2×10: 3.设计水头: 4.水轮机出力: 5.水轮机效率: 6.最优工况: 7.水头: 8.转轮的标称直径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水轮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三部分。 2.根据水轮机汽蚀发生的条件和部位,汽蚀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3.气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水轮机中局部压力下降到以下. 4.水轮机的总效率 包括、、,其关系是。 5.立式水轮机的安装高程是指高程,卧式水轮机的安装高程是指。 6.水轮机的吸出高度是指转轮中到的垂直距离。 7.蜗壳根据材料可分为蜗壳和蜗壳两种。 8.金属蜗壳的断面形状为形,混凝土蜗壳的断面形状为形。 二、名词解释 1.汽化压力: 2.汽蚀现象: 3.水轮机安装高程: 4.吸出高度: 5.气蚀系数: 4.包角φ: 5.尾水管高度: 三、简答题 1.为什么高水头小流量电站一般采用金属蜗壳,低水头大流量电站采用混凝土蜗壳? 2.水轮机的尾水管有哪些作用? 3.蜗壳水力计算有哪些假定原则,各种计算方法的精度如何? 4.汽蚀有哪些危害? 5.防止和减轻汽蚀的措施一般有哪些? 6.水轮机安装高程确定的高低各有什么优缺点? 7.各类水轮机的安装高程如何确定?特别是要注意到哪些因素? 8.尾水管的作用、工作原理是什么?尾水管有哪几种类型? 四、计算 1.某水轮机采用金属蜗壳,最大包角为345○,水轮机设计流量Q○=10 m3/s,蜗壳进口断面平均流速v e=4m3/s,试计算蜗壳进口断面的断面半径ρe。 2.某水电站采用混流式水轮机,所在地海拔高程为450.00米,设计水头为100米时的汽蚀系数为0.22,汽蚀系数修正值为0.03,试计算设计水头下水轮机的最大吸出高度H S。

8.4变速器齿轮设计

8.4 变速箱齿轮设计方法 8.4.1 变速箱齿轮的设计准则: 由于汽车变速箱各档齿轮的工作情况是不相同的,所以按齿轮受力、转速、噪声要求等情况,应该将它们分为高档工作区和低档工作区两大类。齿轮的变位系数、压力角、螺旋角、模数和齿顶高系数等都应该按这两个工作区进行不同的选择。 高档工作区:通常是指三、四、五档齿轮,它们在这个区的工作特点是行车利用率较高,因为它们是汽车的经济性档位。在高档工作区的齿轮转速都比较高,因此容易产生较大的噪声,特别是增速传动,但是它们的受力却很小,强度应力值都比较低,所以强度裕量较大,即使削弱一些小齿轮的强度,齿轮匹配寿命也在适用的围。因此,在高档工作区齿轮的主要设计要降低噪声和保证其传动平稳,而强度只是第二位的因素。 低档工作区:通常是指一、二、倒档齿轮,它们在这个区的工作特点是行车利用率低,工作时间短,而且它们的转速比较低,因此由于转速而产生的噪声比较小。但是它们所传递的力矩却比较大,轮齿的应力值比较高。所以低档区齿轮的主要设计要提高强度,而降低噪声却是次要的。 在高档工作区,通过选用较小的模数、较小的压力角、较大的螺旋角、较小的正角度变位系数和较大的齿顶高系数。通过控制滑动比的噪声指标和控制摩擦力的噪声指标以及合理选用总重合度系数、合理分配端面重合度和轴向重合度,以满足现代变速箱的设计要求,达到降低噪声、传动平稳的最佳效果。而在低档工作区,通过选用较大的模数、较大的压力角、较小的螺旋角、较大的正角度变位系数和较小的齿顶高系数,来增大低档齿轮的弯曲强度,以满足汽车变速箱低档齿轮的低速大扭矩的强度要求。以下将具体阐述怎样合理选择这些设计参数。 8.4.2 变速箱各档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 1 合理选用模数: 模数是齿轮的一个重要基本参数,模数越大,齿厚也就越大,齿轮的弯曲强度也越大,它的承载能力也就越大。反之模数越小,齿厚就会变薄,齿轮的弯曲强度也就越小。对于低速档的齿轮,由于转速低、扭矩大,齿轮的弯曲应力比较大,所以需选用较大的模数,以保证其强度要求。而高速档齿轮,由于转速高、扭矩小,齿轮的弯曲应力比较小,所以在保证齿轮弯曲强度的前提下,一般选用较小的模数,这样就可以增加齿轮的齿数,以得到较大的重合度,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在现代变速箱设计中,各档齿轮模数的选择是不同的。例如,某变速箱一档齿轮到五档齿轮的模数分别是:3.5;3;2.75;2.5;2;从而改变了过去模数相同或模数拉不开的状况。 2合理选用压力角: 当一个齿轮的模数和齿数确定了,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也就确定了,而齿轮的渐开线齿形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大小又受到压力角的影响。对于同一分度圆的齿轮而言,若其分度圆压力角不同,基圆也就不同。当压力角越大时,基圆直径就越小,渐开线就越弯曲,轮齿的齿根就会变厚,齿面曲率半径增大,从而可以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当减小压力角时,基圆直径就会变大,齿形渐开线就会变的平直一些,齿根变薄,齿面的曲率半径变小,从而使得轮齿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均会下降,但是随着压力角的减小,可增加齿轮的重合度,减小轮齿的刚度,并且可以减小进入和退出啮合时的动载荷,所有这些都有利于降低噪

《水电站》考试选择题

1.下列四组水轮机属于反击式水轮机的是( ) (A)斜击式、双击式;(B)斜流式、贯流式;(C)混流式、水斗式;(D)斜流式、斜击式。答:B 2.当水电站压力管道的管径较大、水头不高时,通常采用的主阀是( )。 (A)蝴蝶阀;(B)闸阀;(C)球阀;(D其它。 答:A 3.有压进水口事故闸门的工作条件是( )。 (A)动水中关闭,动水中开启;(B)动水中关闭,静水中开启; (C)静水中关闭,动水中开启;(D)静水中关闭,静水中开启。 答:B 4?拦污栅在立面上常布置成倾斜的进水口型式是( )。 (A)塔式和坝式;(B)隧洞式和坝式;(C)压力墙式和塔式;(D)隧洞式和压力墙式。答:D 5 ?选择水电站压力前池的位置时,应特别注意( )。 (A)地基稳定和排污排沙;(B)地基渗漏和水头损失; (C)地基稳定和地基渗漏;(D)排污排沙和水头损失 答:C 6 ?反击式水轮机的主要空化形式为( )。 (A)翼型空化;(B)间隙空化;(C)空腔空化;(D)局部空化。 答:C 7 ?为避免明钢管管壁在环境温度变化及支座不均匀沉陷时产生过大的应力及位移,常在镇 墩的下游侧设置( )。 (A)支承环;(B)伸缩节;(C)加劲环;(D)支墩。 答:B &当压力水管发生直接水锤时,只有在阀门处产生最大水锤压强的关闭时间应为:( ) (A)Ts=O ;(B)L/a2L/a ;(D)Ts=2L/a 。 答:D 9?在水头和功率相同的条件下,要使机组转速愈高,机组尺寸较小,厂房尺寸减小,降低电站投资,则机组的比转速应选择( )。 (A)愈小;(B)愈大;(C)不变值;(D)任意值。 答:B 10.求引水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时,上游库水位取( )。 (A)最高水位;(B)设计水位;(C)正常蓄水位;(D)死水位。 答:C 11 ?阀门瞬时全部关闭,在第一状态产生的波为(

变速箱主要全参数地选择计算

第三章变速箱主要参数的选择 根据变速箱运用的实际场合,结合同类变速箱的设计数据和经验,来进行本设计的主要参数的选择,包括:挡数、传动比范围、中心距、外形尺寸、齿轮参数等。 3.1 挡数 变速箱的挡数可在3~20个挡位范围内变化。通常变速箱的挡数在6挡以下,当挡数超过六挡以后,可在6挡以下的主变速箱基础上,再配置副变速箱,通过两者的组合获得多挡位变速箱。 传动系的挡位增多后,增加了选用合适挡位使发动机处于工作状况的机会,有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因此,轿车手动变速箱已基本采用5挡,也有6挡的。近年来,为了降低油耗,变速箱的挡位也有增加的趋势。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多用5个挡。【本设计采用5个挡位】 3.2 传动比范围 变速箱传动比的范围是指变速箱最低挡传动比与最高挡传动比的比值。高挡通常是直接挡,传动比为1.0;有的变速箱最高挡是超速挡,传动比为0.7~0.8。影响最低挡传动比选取的因素有: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和最低稳定转速所要求的汽车最大爬坡能力、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力、主减速比和驱动轮的滚动半径以及所要求达到最低稳定性是车速等。目前乘用车的传动比范围在3.0~5.4之间,总质量轻些的商用车在5.0~8.0之间,其他商用车则更大。 本设计根据已给条件,最高挡挡选用超速挡,传动比为i1=3.5,i2=2.5,i3=2.0,i4=1.5,i5=0.95,iR=3.5(倒挡) 所给相邻挡位间的传动比比值在1.8以下,利于换挡。 3.3 中心距A 对中间轴式变速箱,变速箱中心距是指中间轴与第二轴轴线之间的距离。它是一个基本参数,其大小不仅对变速箱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有影响,而且对齿轮的接触有轻度有影响。中心距越小,齿轮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寿命越短;变速箱的中心距取的越小,会使变速箱长度增加,并因此而使轴的刚度被削弱和使齿轮的啮合状态破坏。 中间轴式变速箱中心距A(mm)的确定,可根据对已有变速箱的统计而得出

水电站(问答题版)

水电站复习思考题(1) 复习思考题(水轮机部分)(一) 1.水电站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类型? 2.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如何计算? 3.水电站的主要参数有哪些(H、Q、N、N装、P设、N保),说明它们的含义? 4.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5.水力发电有什么优越性? 复习思考题(水轮机部分)(二) 1.水轮机是如何分为两大类的?组成反击式水轮机的四大部件 是什么? 水轮机根据转轮内的水流运动和转轮转换水能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反击式和冲击式水轮机两大类。 组成反击式水轮机的四大部件是:引水部件、导水部件、工作部件、泄水部件 2.反击式和冲击式水轮机各是如何调节流量的? 反击式水轮机:水流在转轮空间曲面形叶片的约束下,连续不断地改变流速的大小和方向。 冲击式水轮机:轮叶的约束下发生流速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将其大部分的动能传递给轮叶,驱动转轮旋转。

3.什么是同步转速,同步转速与发电机的磁极对数有什么关系?尾水管的作用是什么? 同步转速:电机转子转速与定子的旋转磁场转速相同(同步)。同步转速与发电机的磁极对数无关。 尾水管的作用:①将通过水轮机的水流泄向下游;②转轮装置在下游水位之上时,能利用转轮出口与下游水位之间的势能H2;③回收利用转轮出口的大部分动能 4.水轮机的型号如何规定?效率怎样计算? 根据我国“水轮机型号编制规则”规定,水轮机的型号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用短横线“—”隔开。第一部分由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拼音字母表示水轮机型式。第二部分由两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分别表示水轮机主轴布置形式和引水室的特征;第三部分为水轮机转轮的标称直径以及其它必要的数据。 水轮机的效率:水轮机出力(输出功率)与水流出力(输入功率)之比。?=P/Pw 5.什么是比转速? n s 表示当工作水头H=1m、发出功率N=1kw时,水轮机所具有的转速n称为水轮机的比转速。

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分解

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 一、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汽车的主要尺寸有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箱尺寸等。 1、外廓尺寸 GBl589 —89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规定汽车外廓尺寸长:货车、越野车、整体式客车不应超过12m ,单铰接式客车不超过18m ,半挂汽车列车不超过16.5m ,全挂汽车列车不超过20m ;不包括后视镜,汽车宽不超过2.5m ;空载、 顶窗关闭状态下,汽车高不超过4m ;后视镜等单侧外伸量 不得超出最大宽度处250mm ;顶窗、换气装置开启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 不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外廓尺寸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轿车总长L a是轴距L、前悬L F和后悬L R的和。它与轴距L 有下述关系:L a=L /C。式中,C为比例系数,其值在0.52?0.66之间。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汽车的C值为0.62?0.66 ,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汽车的C值约为0.52?0.56。 轿车宽度尺寸一方面由乘员必需的室内宽度和车门厚度来决定,另一方面应保证能布置下发动机、车架、悬架、转向系和车轮等。轿车总宽B a与车辆总长L a之间有下述近似 关系:B a=( L a /3)+(1 95+60)mm 。后座乘三人的轿车,B a 不应小于1410mm

影响轿车总高H a的因素有轴间底部离地高度h m,板及下部零件高h p,室内高h B和车顶造型高度h t等。 轴间底部离地高h m应大于最小离地间隙h min。由座位高、乘员上身长和头部及头上部空间构成的室内高h B 一般在1120?1380mm 之间。车顶造型高度大约在20?40mm 范围内变化。 2、轴距L 轴距L对整备质量、汽车总长、最小转弯直径、传动轴长度、纵向通过半径有影响。当轴距短时,上述各指标减小。此外,轴距还对轴荷分配有影响。轴距过短会使车厢(箱)长 度不足或后悬过长;上坡或制动时轴荷转移过大,汽车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变坏;车身纵向角振动增大,对平顺性不利;万向节传动轴的夹角增大。 原则上轿车的级别越高,装载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取得长。对机动性要求高的汽车轴距宜取短些。为满足市场需要,工厂在标准轴距货车基础上,生产出短轴距和长轴距的变型车。不同轴距变型车的轴距变化推荐在O.4-0.6m 的范围内来确定为宜。 汽车的轴距可参考表1-5提供的数据选定。 表I一 5 各类汽车的轴距和轮距

变速器主要参数

1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1中心距A 对中间轴式变速器,是将中间轴与第二轴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变速器的中心距A 。对两轴式变速器,将变速器输入轴与输出轴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变速器的中心距A 。它是一个基本参数,其大小不仅对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大小由影响,而且对齿轮的接触强度由影响。中心距越小,齿轮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的寿命越短。因此,最小允许中心距应当由保证齿轮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变速器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上,从布置轴承的可能与反便和不因同一垂直面上的两轴承孔之间的距离过小而影响壳体的强度考虑,要求中心距取大些。此外,受一挡小齿轮齿数不能过少的限制,要求中心距也要大些。还有,变速器中心距取的过小,会使变速器长度增加,并因此使轴的刚度被削弱和使齿轮的啮合状态变坏。 对于中间轴式初选中心距A 时,可根据下述公式计算 A=K A 31max g e i T η 式中,A 为中心距(mm );K A 为中心距系数,商用车取K A =8.9-9.6; max e T 为发动机的最大转矩(N.m );1i 为变速器一挡传动比;g η为变速器传动效率,取96%。 分析该车发动机及相关参数:该车为11吨的重型载货汽车,。 按下试计算轮胎半径: 按最大爬坡度计算 0.0254[(1)]2 s d r b λ=+- 其中λ=0.10-0.12;取λ=0.11代入数据得 s r =51.436cm 其中K A =9.5 , max e T =481Nm ,

挡传动比: 参考同类车型:取主减速器传动比为i 。=4.654, 取ηT =0.85。 i g1≥ max max .s T mg r Te i ?η。 试中:m 为汽车重质量m=11000Kg,g 为重力加速度g=9.8N/Kg,Tmax 为发动机最大转矩Temax=481N.m,i 。为主减速器传动比等于4.654,Ψmax 为道路最大阻力系数等于0.2533,rs 为驱动轮滚动半径,ηT 为汽车传动系效率。 代入数据得1g i ≥7.39。 根据车轮与路面附着条件确定一档传动比: 21max g G rs i Te i ?η≤ T 。 2G 为汽车满载时静止于水平路面驱动桥给路面的载荷, 2G =mg ?66.5%=11000?10?66.5%=73150Kg, ?为道路附着系数,计算时取?=0.5-0.8,在此取0.8。 代入数据得1g i ≤9.695 所以 7.39≤1g i ≤9.695初选一档传动比为1g i =8.35 第五档为直接档传动比为5g i =1。 其他各档传动比按等比数列来分配:则2g i =4.91, 3g i =2.89, 4g i =1.7 。 把一档传动比代入中心距公式计算变速器中心距: A=9.1 ? 圆整后取A=138mm 。

飞机主要参数的选择(精)

第五章飞机主要参数的选择 选定飞机的设计参数,是飞机总体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所谓飞机的总体 设计,简言之,即已知设计要求,求解设计参数,定出飞机总体方案的过程。飞机的设 计参数是确定飞机方案的设计变量。确定一个总体方案, 需要定出一组设计参数, 包括飞机及其各组成部分的质量;机翼和尾翼的面积、展弦比、后掠角、机身的最大直径和长度等几何参数;以及发动机的推力等等。 在总体设计的初期,如果想一下子就把各项参数都选好,是很困难的,而往往需要用原准统计法进行粗略的初步选择。所谓原准统计法,即参照原准机和有关的统计资料, 凭设计者的经验和判断, 初步选出飞机的设计参数。如果所设计的飞机是某 现役飞机的后继机, 性能指标差别不是很大, 或仅在某一两点上有较大的差别,则可以将原来的飞机做为原准机, 这样在设计上和生产上可能有良好的继承性, 这是很 有利的。但是, 如果在性能指标上有量级的突变, 则不宜再将原机种做为新机设计 的原准机了。如果选用外国的飞机做为原准机, 则应特别注意我国自己的设计风格及科研和生产水平,应尽量多搜集一些统计资料, 以便对比分析。对各种统计数据 均应注意其来源、附加条件和可靠程度,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用这种方法时,一是原准机选得要合适,二是统计资料工作要做好。 另一类选择飞机参数的方法是统计分析法,即利用统计资料或科学研究实验结 果作为原始数据,建立分析计算的数学模型, 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反复迭代的分析计算, 求解出合理的设计参数。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求深入地了解飞机主要的设计参 数与飞机飞行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进行参数选择时的决策原则。 在众多的飞机设计参数当中,最主要的有三个: 1.飞机的正常起飞质量 (kg ; 0m 2.动力装置的海平面静推力 (dan ; 0P 3.机翼面积 (mS 2

水电站主要参数选择

第11章水能计算及水电站主要参数选择 46.什么是水能计算,它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水能开发的主要方式是水力发电。水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为3.8亿千瓦,居世界第1位。但目前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比较低,水能资源总开发利用率不足20%。从全国看,我国待开发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同时小水电的开发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出力和发电量等是水电站重要的指标。有关水电站出力、发电量和其他参数的计算称为水能计算。 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水能计算的目的主要是选择和水电站及其水库有关的参数,如水电站装机容量、正常蓄水位、死水位等。 在运行阶段,水电站的规模已经确定,进行水能计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最有利的运行方案。 47.什么是电力系统,什么是电力系统负荷图? 在一个区域中,将各种发电站用输电线路联系起来统一向用电户供电称为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的容量和发电量应满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需要。电力系统的负荷是随时变化的。目前,电力还不能大规模地储存,故系统中各种电站的发电出力需按照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电力系统负荷图即为反映电力系统负荷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1)电力系统日负荷图 文字教材中的图11.14为电力系统日负荷图及电能累计曲线。该图左边为日负荷图,其纵轴表示电力负荷(单位为万千瓦或者兆瓦),横轴表示时间(单位为小时)。电力系统日负荷图表示在一天之内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按照负荷变化的情形,日负荷图可分为峰荷、腰荷、基荷三个区(如文字教材图11.13所示)。图11.14的右边为日电能累计曲线,它表示电力负荷与其相应的日电能的关系。不同负荷在日负荷图中对应的面积即为日电能,在图中以横坐标表示。

第五讲非参数统计Mann-Whitney-U及尺度参数检验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实验报告

n y y y ,,,21 的U 统计量。 注:2/)1(,2/)1( m m W W n n W W X YX Y XY 三,实验内容 某部门有男、女职工各12名,他们的年收入如下表,请用Mann-Whitney 检验法做位置检验:女职工的收入是否比男职工的收入低?表6:职工工资情况 职工工资 职工工资 女职工 男职工 女职工 男职工 28500 39700 30650 33700 31000 33250 35050 36300 22800 31800 35600 37250 32350 38200 26900 33950 30450 30800 31350 37750 38200 32250 28950 36700 四,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用统计软件Minitab 做Mann-Whitney U 检验的步骤 1.输入数据(如将肺炎患者和正常人的数据分别输入到C1和C2列); 2.选择非参数选项下的Mann-Whitney(M)统计; 3.结果: Mann-Whitney 检验和置信区间: C1, C2 N 中位数 C1 12 30825 C2 12 35125 ETA1-ETA2 的点估计为 -4025 ETA1-ETA2 的 95.4 置信区间为 (-7300,-1250) W = 105.5 在 0.0055 上,ETA1 = ETA2 与 ETA1 < ETA2 的检验结果显著 在 0.0055 显著性水平上,检验结果显著(已对结调整) 4.结果解释: 检验统计量 W = 105.5 的 p 值在对结调整时为 0.0055或 0.0055由于 p 值小于所选 水平为 0.05,因此有充分的证据否定原假设。因此,认为女职工的收入比男职工的收入低。 五,实验结果分析或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理解了Mann-Whitney U 检验的基本思想;学会了用Minitab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

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 一、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汽车的主要尺寸有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箱尺寸等 1.外廓尺寸 GBl58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规定汽车外廓尺寸长:货车、越野车、整体式客车不应超过12m ,单铰接式客车不超过18m ,半挂汽车列车不超过16.5m ,全挂汽车列车不超过20m ;不包括后视镜,汽车宽不超过2.5m ;空载、顶窗关闭状态下,汽车高不超过4m ;后视镜等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最大宽度处250mm ;顶窗、换气装置开启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 不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外廓尺寸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轿车总长a L 是轴距L 、前悬F L 和后悬R L 的和。它与轴距L 有下述关系:a L =L /C 。式中,C 为比例系数,其值在0.52~0.66之间。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汽车的C 值为0.62~0. 66,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汽车的C 值约为0.52~0.56。 轿车宽度尺寸一方面由乘员必需的室内宽度和车门厚度来决定,另一方面应保证能布置下发动机、车架、悬架、转向系和车轮等。轿车总宽a B 与车辆总长a L 之间有下述近似关系: a B =(a L /3)+(195±60)mm 。后座乘三人的轿车,a B 不应小于1410mm 。 影响轿车总高a H 的因素有轴间底部离地高m h ,地板及下部零件高p h ,室内高B H 和车顶造型高度t h 等。 轴间底部离地高入m 应大于最小离地间隙m in h 。由座位高、乘员上身长和头部及头上部空间构成的室内高B h 一般在l120~1380mm 之间。车顶造型高度大约在20~40mm 范围内变化。 2.轴距L 轴距L 对整备质量、汽车总长、最小转弯直径、传动轴长度、纵向通过半径有影响。当轴距短时,上述各指标减小。此外,轴距还对轴荷分配有影响。轴距过短会使车厢(箱)长度不足或后悬过长;上坡或制动时轴荷转移过大,汽车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变坏;车身纵向角振动增大,对平顺性不利;万向节传动轴的夹角增大。

变速器主要参数

1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中心距A 对中间轴式变速器,是将中间轴与第二轴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变速器的中心距A 。对两轴式变速器,将变速器输入轴与输出轴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变速器的中心距A 。它是一个基本参数,其大小不仅对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大小由影响,而且对齿轮的接触强度由影响。中心距越小,齿轮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的寿命越短。因此,最小允许中心距应当由保证齿轮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变速器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上,从布置轴承的可能与反便和不因同一垂直面上的两轴承孔之间的距离过小而影响壳体的强度考虑,要求中心距取大些。此外,受一挡小齿轮齿数不能过少的限制,要求中心距也要大些。还有,变速器中心距取的过小,会使变速器长度增加,并因此使轴的刚度被削弱和使齿轮的啮合状态变坏。 对于中间轴式初选中心距A 时,可根据下述公式计算 A=K A 31max g e i T η 式中,A 为中心距(mm );K A 为中心距系数,商用车取K A =-;max e T 为发动机的最大转矩();1i 为变速器一挡传动比;g η为变速器传动效率,取96%。 分析该车发动机及相关参数:该车为11吨的重型载货汽车,。 按下试计算轮胎半径: 按最大爬坡度计算 0.0254[(1)]2 s d r b λ=+- 其中λ=;取λ=代入数据得 s r = 其中K A = , max e T =481Nm ,

挡传动比: 参考同类车型:取主减速器传动比为i 。=, 取ηT =。 i g1≥ max max .s T mg r Te i ?η。 试中:m 为汽车重质量m=11000Kg,g 为重力加速度g=Kg,Tmax 为发动机最大转矩Temax=,i 。为主减速器传动比等于,Ψmax 为道路最大阻力系数等于,rs 为驱动轮滚动半径,ηT 为汽车传动系效率。 代入数据得1g i ≥。 根据车轮与路面附着条件确定一档传动比: 21max g G rs i Te i ?η≤ T 。 2G 为汽车满载时静止于水平路面驱动桥给路面的载荷, 2G =?%=??%=73150Kg, ?为道路附着系数,计算时取?=,在此取。 代入数据得1g i ≤ 所以 ≤1g i ≤初选一档传动比为1g i = 第五档为直接档传动比为5g i =1。 其他各档传动比按等比数列来分配:则2g i =, 3g i =, 4g i = 。 把一档传动比代入中心距公式计算变速器中心距: A= ?=

4.4变速器齿轮设计

4.4 变速箱齿轮设计方法 4.4.1 变速箱齿轮的设计准则: 由于汽车变速箱各档齿轮的工作情况是不相同的,所以按齿轮受力、转速、噪声要求等情况,应该将它们分为高档工作区和低档工作区两大类。齿轮的变位系数、压力角、螺旋角、模数和齿顶高系数等都应该按这两个工作区进行不同的选择。 高档工作区:通常是指三、四、五档齿轮,它们在这个区内的工作特点是行车利用率较高,因为它们是汽车的经济性档位。在高档工作区内的齿轮转速都比较高,因此容易产生较大的噪声,特别是增速传动,但是它们的受力却很小,强度应力值都比较低,所以强度裕量较大,即使削弱一些小齿轮的强度,齿轮匹配寿命也在适用的范围内。因此,在高档工作区内齿轮的主要设计要求是降低噪声和保证其传动平稳,而强度只是第二位的因素。 低档工作区:通常是指一、二、倒档齿轮,它们在这个区内的工作特点是行车利用率低,工

作时间短,而且它们的转速比较低,因此由于转速而产生的噪声比较小。但是它们所传递的力矩却比较大,轮齿的应力值比较高。所以低档区齿轮的主要设计要求是提高强度,而降低噪声却是次要的。 在高档工作区,通过选用较小的模数、较小的压力角、较大的螺旋角、较小的正角度变位系数和较大的齿顶高系数。通过控制滑动比的噪声指标和控制摩擦力的噪声指标以及合理选用总重合度系数、合理分配端面重合度和轴向重合度,以满足现代变速箱的设计要求,达到降低噪声、传动平稳的最佳效果。而在低档工作区,通过选用较大的模数、较大的压力角、较小的螺旋角、较大的正角度变位系数和较小的齿顶高系数,来增大低档齿轮的弯曲强度,以满足汽车变速箱低档齿轮的低速大扭矩的强度要求。以下将具体阐述怎样合理选择这些设计参数。 4.4.2 变速箱各档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 1 合理选用模数: 模数是齿轮的一个重要基本参数,模数越大,

常用的民航飞机及主要技术参数精编版

常用的民航飞机及主要 技术参数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目前,我国常用的民航飞机及主要技术参数? 国内民用客机主要的机型有: 波音系列: B737-300/-400/-500/-600(原国航独有,现全部退役)/-700/-800/-900(深航独有)型。 B747-400/-400Combi/-400F,B747-200F型。 B757-200型。 B767-200ER/-300/300ER型(767-200ER型几乎都已退役)。 B777-200/-200ER型。 空客系列: A320-200,A319-100,A321-100/-200,A300-600R(AB6),A330-200,A330-300,A340-300,A340-600型。 麦道系列: MD-90,MD82已经全部退役。MD-11为东航和上航的货运机,不执行客运任务。 还有ATR72(南航新疆公司独有),CRJ-200/-700,多尼尔328JET(海航独有),ERJ145/190。 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起飞重量、正常起飞重量、最大平飞速度、最小平飞速度、实用升限、最大航程、机体结构寿命、出勤可靠度、翻修间隔时间、抗浪高

度、最大载水量、投水高度、投水命中率、机长、机高、机身翼展、前主轮距、主轮距 我国主要机场介绍 BeijingCapitalInternationalAirport(BCIA) 管理机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城市: 市区距离:25公里 海拔高度:35米 地理位置:40°04′48″; 116°35′04″ 年设计运力:8,600万人次 枢纽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中国南方航空海南航空 跑道

第五章飞机主要参数的选择

第五章 飞机主要参数的选择 选定飞机的设计参数,是飞机总体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所谓飞机的总体设计,简言之,即已知设计要求,求解设计参数,定出飞机总体方案的过程。飞机的设计参数是确定飞机方案的设计变量。确定一个总体方案,需要定出一组设计参数,包括飞机及其各组成部分的质量;机翼和尾翼的面积、展弦比、后掠角、机身的最大直径和长度等几何参数;以及发动机的推力等等。 在总体设计的初期,如果想一下子就把各项参数都选好,是很困难的,而往往需要用原准统计法进行粗略的初步选择。所谓原准统计法,即参照原准机和有关的统计资料,凭设计者的经验和判断,初步选出飞机的设计参数。如果所设计的飞机是某现役飞机的后继机,性能指标差别不是很大,或仅在某一两点上有较大的差别,则可以将原来的飞机做为原准机,这样在设计上和生产上可能有良好的继承性,这是很有利的。但是,如果在性能指标上有量级的突变,则不宜再将原机种做为新机设计的原准机了。如果选用外国的飞机做为原准机,则应特别注意我国自己的设计风格及科研和生产水平,应尽量多搜集一些统计资料,以便对比分析。对各种统计数据均应注意其来源、附加条件和可靠程度,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用这种方法时,一是原准机选得要合适,二是统计资料工作要做好。 另一类选择飞机参数的方法是统计分析法,即利用统计资料或科学研究实验结果作为原始数据,建立分析计算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反复迭代的分析计算,求解出合理的设计参数。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求深入地了解飞机主要的设计参数与飞机飞行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进行参数选择时的决策原则。 在众多的飞机设计参数当中,最主要的有三个: 1.飞机的正常起飞质量(kg); 0m 2.动力装置的海平面静推力(dan) ; 0P 3.机翼面积(m S 2 ) 。 这三个参数对飞机的总体方案具有决定性的全局性影响,这三个参数一改变,飞机的总体方案就要大变,所以称之为飞机的主要参数。它们的相对参数是: 1. 起飞翼载荷 0p S g m p 1000= (dan/m 2 ) 2.起飞推重比0P )/(1000g m P P = §5.1 飞机主要设计参数与飞行性能的关系 这一节,回顾过去在飞行力学等课程中所学的一些简单的计算飞机性能的公式,以便对 · 55 ·

第三节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第三节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一、挡数 增加变速器的挡数能够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挡数越多,变速器的结构越复杂,并且使轮廓尺寸和质量加大,同时操纵机构复杂,而且在使用时换挡频率也增高。 在最低挡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变速器的挡数会使变速器相邻的低挡与高挡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减小,使换挡工作容易进行。要求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在1.8以下,该值越小换挡工作越容易进行。要求高挡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比低挡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小。 近年来为了降低油耗,变速器的挡数有增加的趋势。目前,轿车一般用4~5个挡位的变速器,级别高的轿车变速器多用5个挡,货车变速器采用4~5个挡或多挡。装载质量在2~3.5t的货车采用5挡变速器,装载质量在4~8t的货车采用6挡变速器。多挡变速器多用于重型货车和越野汽车。 二、传动比范围 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是指变速器最低挡传动比与最高挡传动比的比值。传动比范围的确定与选定的发动机参数、汽车的最高车速和使用条件(如要求的汽车爬坡能力)等因素有关。

目前轿车的传动比范围在3~4之间,轻型货车在5~6之间,其它货车则更大。 三、中心距A 对中间轴式变速器,是将中间轴与第二轴之间的距离称为变速器中心距A 。它是一个基本参数,其大小不仅对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而且对拎齿的接触强度有影响。中心距越小,轮齿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寿命越短。因此,最小允许中心距应当由保证轮齿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变速器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上,从布置轴承的可能与方便和不影响壳体的强度考虑,要求中心距取大些。此外,受一挡小齿轮齿数不能过少的限制,要求中心距也要取大些。 初选中心距A 时,可根据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 31max g e A i T K A η= 式中,A 为变速器中心距(mm);A K 为中心距系数,轿车: A K =8.9~9.3,货车:A K =8.6~9.6,多挡变速器:A K =9.5~ 11.O ;max e T 为发动机最大转矩(N·m); 1i 为变速器一挡传动比;g η为变速器传动效率,取96%。 轿车变速器的中心距在65~80mm 范围内变化,而货车的变速器中心距在80~170mn 范围内变化。原则上总质量小的汽车,变速器中心距也小些。 四、外形尺寸

变速器参数选择

档数 增加变速器的档数能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档数越多,变速器的结构越复杂,并且是尺寸轮廓和质量加大。同时操纵机构复杂,而且在使用时换档频率也增高。 在最低档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变速器的当属会是变速器相邻的低档与高档之间传动比比值减小,是换档工作容易进行。要求相邻档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在1.8以下,该制约小换档工作越容易进行。要求高档区相邻档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比低档区相邻档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小。 近年来为了降低油耗,变速器的档数有增加的趋势。目前轿车一般用4~~5个档位,级别高的轿车变速器多用5个档,货车变速器采用4~~5个档位或多档。装载质量在2~3.5T的货车采用5档变速器,装载质量在4~8T的货车采用6档变速器。多档变速器多用于重型货车和越野车。 一.转动比范围 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是指变速器最低档传动比与最高档转动比的比值。转动比范围的确定与选定的发动机参数,汽车的最高车速和使用条件等因素有关。 目前轿车的传动比范围在3~4之间,轻型货车在5~6之间,其他货车则更大。 二.中心距 对中间轴式变速器,是将中间轴与第二轴之间的距离成为变速器中心距.其大小不仅对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而且对轮齿的接触强度有影响。中心距越小,齿轮的接触应力大,齿轮寿命短。最小允许中心距当有保证齿轮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变速器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上,从布置轴承的可能与方便和不影响壳体的强度考虑,要求中心距取大些。此外受一档小齿轮齿数不能过少的限制,要求中心距也要大些。 轿车变速器的中心距在65~80mm变化范围,货车的变速器中心距在80~170mm范围内变化。原则上总质量小的汽车中心距小。 三.外形尺寸 变速器的横向外形尺寸,可根据齿轮直径以及倒档中间齿轮和换档机构的布置初步确定。

飞机基本参数数据

飞机基本参数: 机翼(airfoil):产生飞行所需升力,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也有稳定操纵的作用。 副翼(aileron):是指安装在机翼翼梢后缘的一小块可动的翼面。飞行员操纵左右副翼差动偏转所产生的滚转力矩可以使飞机做横滚机动。 机身(fuselage):装载机组成员、旅客、货物和提供安装飞机操纵机构的场所,同时机身也将飞机其它部件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 动力装置(power plsnt):产生飞机的前进动力,除常听说的发动机外,还包括一系列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系统极其附件。 起落装置(landing gear):支持飞机并使飞机在地面或水面起落、滑行和停放。 机长(length):或称全长,指飞机机头最前端至飞机机尾翼最后端之间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机长与机身长是不同的,机身长的概念较少使用,一般指机身段的长度。 机高(hight):指飞机停放地面时,飞机外形的最高点(尾翼最高点)的离地距离。 翼展(wingspan):指飞机左右翼尖间的距离。这个参数在实际运作中较为重要,要确定飞机滑行路线停放的位置、安全距离时均以它作为重要指标。 最大起飞重量(maximum take-off weight):指飞机适航证上所规定的该型飞机在起飞时所许可的最大重量。 最大着陆重量(maximum landing weight):是飞机在着陆时允许的最大重量,它要考虑着陆时的冲击对起落架和飞机结构的影响,大型飞机的最大着陆重量小于最大起飞重量,中小飞机两者差别不大。由飞机制造厂和民航当局所规定。 空机重量(empty weight):或称飞机基本重量,指除商务载重(旅客及行李、货物邮件)和燃油外飞机作好执行飞机飞行任务准备的飞机重量。 巡航(Cruise Speed):飞机完成起飞阶段进入预定航线后的飞行状态称为巡航。飞机发动机有着不同的工作状态,当发动机每公里消耗燃料最少情况下的飞行速度,称为巡航速度。 爬升速度(爬升率)(Climb Rate):指飞机每分钟上升的垂直方向的高度。 航程(cruding range):飞机起飞后、中途不降落,不加燃料和滑油,所能飞跃的距离。 航路(air route):根据地面导航设施建立的供飞机作航线飞行之用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空域。航线(airway):飞机飞行的路线称为航线,航线确定了飞机飞行的具体方向、起讫和经停地点。 航班(flight):是指飞机由始发站按照规定的航线飞行经过经停站至终点站或直接到达终 点站的运输生产飞行。 机场(航空港)(airport):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一块地域或水域,包括该区域内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装置。 空勤人员(aircrew):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执行任务的人员,通常包括飞行人员、乘务人员、航空摄影员和安全保卫员。 飞行人员(Flight Crew):在飞行中直接操纵航空器和航空器上航行、通信设备的人员,包括驾驶员、领航员、飞行通信员、飞行机械员。 航班正常(fight regularity):指飞机在班期时刻上公布的离站时间前关好机门,在公布的离站时间后15分钟内起飞在公布的到达站着陆的航班,反之则为航班不正常。 舱门数(port number):飞机舱门的总数,包括员工通道,货物运输口。 舱内高度(Cabin Interior Height):机舱内最大竖直高度。 舱内宽度(Cabin Interior Width):机舱内最大宽度,一般以中心线为准。 舱内长度(Cabin Interior Length):飞机舱内最大长度。 最大航程(Maximum Range):最大航程是指一次不加油航行的最大距离(注意不是往返)。

飞机主要参数的选择

第五章 飞机主要参数的选择 选定飞机的设计参数,是飞机总体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所谓飞机的总体设计,简言之,即已知设计要求,求解设计参数,定出飞机总体方案的过程。飞机的设计参数是确定飞机方案的设计变量。确定一个总体方案,需要定出一组设计参数,包括飞机及其各组成部分的质量;机翼和尾翼的面积、展弦比、后掠角、机身的最大直径和长度等几何参数;以及发动机的推力等等。 在总体设计的初期,如果想一下子就把各项参数都选好,是很困难的,而往往需要用原准统计法进行粗略的初步选择。所谓原准统计法,即参照原准机和有关的统计资料,凭设计者的经验和判断,初步选出飞机的设计参数。如果所设计的飞机是某现役飞机的后继机,性能指标差别不是很大,或仅在某一两点上有较大的差别,则可以将原来的飞机做为原准机,这样在设计上和生产上可能有良好的继承性,这是很有利的。但是,如果在性能指标上有量级的突变,则不宜再将原机种做为新机设计的原准机了。如果选用外国的飞机做为原准机,则应特别注意我国自己的设计风格及科研和生产水平,应尽量多搜集一些统计资料,以便对比分析。对各种统计数据均应注意其来源、附加条件和可靠程度,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用这种方法时,一是原准机选得要合适,二是统计资料工作要做好。 另一类选择飞机参数的方法是统计分析法,即利用统计资料或科学研究实验结果作为原始数据,建立分析计算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反复迭代的分析计算,求解出合理的设计参数。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求深入地了解飞机主要的设计参数与飞机飞行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进行参数选择时的决策原则。 在众多的飞机设计参数当中,最主要的有三个: 1.飞机的正常起飞质量(kg); 0m 2.动力装置的海平面静推力(dan) ; 0P 3.机翼面积(m S 2) 。 这三个参数对飞机的总体方案具有决定性的全局性影响,这三个参数一改变,飞机的总体方案就要大变,所以称之为飞机的主要参数。它们的相对参数是: 1. 起飞翼载荷 0p S g m p 1000= (dan/m 2) 2.起飞推重比0P )/(1000g m P P = §5.1 飞机主要设计参数与飞行性能的关系 这一节,回顾过去在飞行力学等课程中所学的一些简单的计算飞机性能的公式,以便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