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意义:建筑符号学及其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与意义:建筑符号学及其应用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

【摘要】建筑符号学是将人文学科视角应用于建筑学的一种手段,它提供了一种从全新角度认识和诠释建筑存在的意义。本文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阐述了建筑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能指;所指;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一、符号学的起源和基本理论

符号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和概念的物质实在。符号学的概念最早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ssure,1857-1913)提出,后经过皮尔斯、卡西尔、苏珊·朗格和莫里斯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

索绪尔认为符号的组成要素分为两种:能指(the signifier)与所指(the signified)。其中能指可以理解成符号的形象,即它的物质实在;而所指可以理解成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即它的精神所在。美国学者皮尔斯也提出自己关于符号学的理论,他认为:第一,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点在于人具有符号化能力;第二,要真正理解一个符号系统,就必须同其他符号系统进行比较。美国学者莫里斯则将符号学归纳为符构学(符号的构成)、符义学(符号的意义)和符用学(符号的起源、应用和效应)。这些观点共同构成了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二、建筑符号学的来源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美学》中提到:建筑是一种用建筑材料造成

的象征性符号。建筑是一种符号系统,具有符号的一般特征,也有着其本身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建筑的能指为它的物质实体,如形式、空间等内容,也是建筑的表层结构;所指则可视为建筑通过这些内容所要表达的意义,即建筑的深层结构。后者是主要的部分,它支配着建筑的存在。

三、建筑符号的组成

建筑作为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是有着自己的意义的。建筑的物质层面是由诸如砖瓦木石等建筑材料构成,这些材料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建筑意义。只有设计者的工作之后,建筑才能真正被赋予含义。同样,在语言学的范畴内,组成语言的词、句和短语只有经过有机的组合才能产生并传达相应的意义。对建筑符号学的研究可以加深对建筑的意义理解,同时它也是沟通设计者和使用者的桥梁,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阅读”建筑作品。

正如索绪尔提到那样,任何符号都包含能指与所指两个方面。建筑作为符号的一种,必然也有着自身的能指和所指。能指可以看作建筑的形式,所指可以看作建筑的内容和意义。

四、建筑符号的特点

人们对建筑的认识是从阅读建筑的表层结构开始,通过对表层结构的感知和品位来阅读建筑,并引发对深层结构的理解和关注。同时,建筑符号有着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因此,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国家的人们即使对同一个建筑符号也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和评价。其次,人的感觉有触觉、视觉、嗅觉、

触觉和味觉,而建筑可以从前四个方面对人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而其他类型的符号往往只能从有限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对人产生影响。因此建筑符号可以说是符号系统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符号系统。正是由于建筑符号的复杂性,使得阅读建筑也有一定的复杂性。

建筑总是由具体的材料组成,而且要受到诸如施工、技术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建筑符号具有很大的制约性。设计者总是期望通过各种符号的运用来向大众传达一种视觉效果,但是这种主观想法要受到客观现实的限定。正是由于建筑符号具有这种限定性,它同时也具有稳定性。如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以木质材料为主,传承了几千年的时间而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就好像语言里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这些符号已经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很难随意地拆散。

五、案例分析

符号学的引入,为研究建筑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至今世界各地仍在不断地探索建筑符号学的新领域。下面,本文将结合一些实例对建筑符号学进行分析。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1925-),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领军人物,设计的第一座较为著名的建筑是位于美国宾州栗子山的母亲住宅(如图1所示)。整个建筑完全背离了现代主义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其立面的符号坡屋顶似乎取自于传统,但又与传统的坡屋顶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山墙面的顶端是断裂的,正立面开着的门洞似乎暗示着入口,然而真正的入口却隐藏在一边。文丘里在

这里将大尺度的建筑上采用的符号运用到了住宅这样一个小尺度的建筑之上,创造出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建筑。

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旗手,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 1932-),设计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卡纸板小住宅,如二号住宅(如图2所示)。从外表看更像一个白色卡纸板做成的建筑模型,它既抛开了常规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设计,也没有在表面的形式上下功夫。在这里,建筑的功能退居其次,而更加注重的是这幢小建筑是如何生成的,它的内在逻辑如何。他本人声称,他正试图通过柱网和墙体的排列方式,在小方格网中创造出一种逻辑关系。这个建筑与其说是一个最终建筑产品,到不如说是一个记录建筑如何生成的过程。在这里艾森曼所采用的符号已经不像早期后现代主义那样主要采用拼贴的手法,而主要关注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英国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1926-1992),在他的建筑实践中既注重对历史文脉的展示,又注重与当地文脉的联系。他所设计的著名建筑物――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美术馆新馆(如图3所示),采取了很多古典的符号,既有古埃及的和古希腊的,又有古罗马的,将这些元素相互碰撞,以此来体现后现代主义建筑所追求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斯特林也因此获得了1981年的建筑普利策奖。在这座建筑中,可以看到建筑师绝对没有摒弃传统,也没有用传统的方式去和旁边的老馆取得呼应,而是用一种全新的、坚决的呼应形式,值得建筑师们去学习和借鉴。

六、结语

正如前文所述,在建筑符号学中,形式和功能的概念有所弱化,功能和意义走向统一。建筑符号学的引入为认识和阅读建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可以像阅读文章那样阅读建筑。在建筑创作中,我们应该要向传统学习,并借鉴传统,赋予传统建筑新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张仲军、尹涛,后现代主义与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09.7 4)张睿,谈建筑符号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