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式对比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1】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再试一次,你会成功的。
或: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2】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puter.【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和一个分词状语组成的主从复合句。
主句用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再加一个由thus连接的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和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的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楚。
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和运用“使”、“从而”的词意把各句之间的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差异是做好英汉互译的核心。
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的基础上,打乱其原有的句式结构,按照“汉语重意合”的表达习惯和方式,重新组织句序;相反,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各个分句的关系尽量用连接词、时态和标点符号等予以表示,最后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组合成复杂的句子结构。
第三章 英汉句式结构对比

英语
汉语
转换,省略,增 译和调整语序
形合
意合
例1:All was cleared up some time later when news came from a distant place that an earthquake was fe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 过了一些时候,从远方传来了消息:在小铜球坠落的当天,确实发生了 地震。这一切终于得到了澄清。 例2: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例3:他不来,我不去。 If he won’t come here, I’ll not go there. 例4:不知苦中苦,哪知甜中甜? If you have never tasted the bitterness of gall, how can you know the sweetness of honey?
英语
汉语
转换
静态
动态
例1:In the cities, there were strict curfews, empty hotels, abandoned streets and office buildings, looters, trigger-happy patrols, and all the rest. 各城市都严格实行宵禁,饭店旅社都已人去楼空,大街小巷行人绝迹, 办公大楼门可罗雀,歹徒趁火打劫,巡逻队动辄开枪杀人,完全是一片兵 荒马乱的景象。 例2: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可以怡情养性,可以摭拾文采,可以增长才干。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在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很多语言上的差异,其中最显著的之一就是句式结构的不同。
在句式的表达上,英语更加注重主动句式的使用,而汉语则更倾向于使用被动句式。
这样的差异不仅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对翻译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下文将从主动与被动角度,探讨英汉句式翻译的具体差异。
一、主动与被动句式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中,主动句式强调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例如:“The teacher teaches the students.” 这句话中,主语“The teacher”是动作“teaches”的执行者。
而在汉语中,则更偏向于使用被动句式,即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例如:“学生被老师教。
” 这句话中,“学生”成为了动作“教”的承受者。
二、主动句式翻译对比差异1. 英汉互译时主动句式的转换英语中的主动句式在翻译成汉语时,通常需要将动作的执行者转变为动作的承受者。
“Tom eats an apple.” 这句话中,“Tom”是动作“eats”的执行者,但在翻译成汉语时,需要将其转变为被动句式:“苹果被汤姆吃了。
” 这样翻译的效果会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影响翻译效果的因素1. 主动与被动句式的语言习惯汉语中的被动句式被广泛使用,而英语中的主动句式更为常见。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习惯来选取合适的句式表达方式。
2. 句式转换的灵活运用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需求来灵活运用句式转换的方法,确保翻译效果更加地自然和通顺。
3. 文化差异的考虑在进行英汉句式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语言文化对表达方式的要求,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句式转换,以更好地传达信息。
四、翻译实例原句:“The cat caught a mouse.”翻译:“一只猫捉到了一只老鼠。
”2. 汉语被动句式翻译成英语原句:“这封信被他写了。
”翻译:“He wrote this letter.”以上实例展示了在不同语言句式之间进行翻译时,需要灵活运用主动与被动句式的转换,以确保翻译效果更加准确和自然。
英汉语言句法对比

nature
syntax
Synthetic-analytical language综合-分析型
Hypotaxis(形合)
Analytical language 分析型
Parataxis(意合)
Word formation; word order; correspondence of word meaning; part of speech; etc.
15
这位母亲为有个聪明漂亮的女儿骄傲
The mother is very proud to have an intelligent and pretty daughter.
The intelligence and beauty of the daughter makes her mother very
5
2. Hypotaxis & parataxis
What is hypotaxis (形合), and what is parataxis (意合)? English is a hypotactic language and Chinese a paratactic one.
6
Hypotactic relations at the sentential level refer to construction whose components are linked through the use of conjunctions. (句子的形合关系指依靠连接成分的使用将 句子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连接起来) eg.
* Bread and butter is my favourite breakfast. *The man ran away when he saw the dog. *John loves Mary and Mary loves John, too.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1. 语序的差异:
在英语中,句子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而在汉语中,句子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或者是主语-宾语-谓语的顺序。
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序来调整句子的结构。
例如:
英语句子:He ate an apple.
汉语句子:他吃了一个苹果。
2. 被动语态的差异:
在英语中,被动语态通过在谓语动词前加上助动词“be”和过去分词来构成。
而在汉语中,被动语态通过使用“被”或“受到”等被动词语的转换。
例如:
英语句子:The house was built by my father.
汉语句子:这座房子是我父亲建的。
3. 主动与被动的强调差异:
在英语中,主动和被动的差异是通过动词的形式来表示的。
主动句中,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中,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
而在汉语中,主动动词和被动动词的差异是通过句子的结构和上下文来体现的。
4. 掌握动宾结构的差异:
在英语中,动宾结构是指谓语动词后面直接跟着一个宾语的结构。
而在汉语中,动宾结构是需要通过一些连接词(如“给”、“让”、“叫”等)来连接动词和宾语的结构。
从主动与被动的角度来看英汉句式翻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序、被动语态的构成、主动与被动的强调方式以及动宾结构的表达上。
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来进行调整和转换,以保证翻译的准确和自然。
句子翻译技巧(1)

汉译英:一定要为译句选择一个合适的主语,将 汉语原文中不明确的主语予以明确化。
薄薄的一本书他竟看了两个月。 It took him two long months to finish such a thin book. 我原来计划今年二月访问美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 感到扫兴。 It was a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America in February.
英语中经常使用被动语态,尤其在科技语体中, 这是因为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更少主观色彩、 结构更简单,还因为不必、不愿或无从说出主 动者或强调受动者。 相比之下,汉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较少,是因为 汉语往往将宾语提前作为说话的主题,通过词 汇的手段或词序的手段来表示被动。
英译汉被动句的翻译
译成被动句
Lulled by the gentle motion and soothed by the rippling music of the waves the babies soon fell asleep. 船儿轻轻摇荡,波声潺潺悦耳,孩子们不久就睡着了。
汉译英:先弄清楚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确定其类 别,然后再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把句子组织起来
a. 汉语用表示被动意义的词 b. 不用表示被动意义的词,汉语句子的结构本身可以 表示被动意义 c. 把谓语部分译成“是……的”
译成主动句
a. 用原句的施事者作主语 b. 补充施事者作主语 c. 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1. He was seen to play ping-pong there.
有人看见他在那儿打乒乓球。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英汉语言中的句式有很多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异是主动与被动语态的表达方式。
在英语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动词的结构上,而在汉语中,则主要通过动词的位置和句子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
首先看英语中的主动语态。
主动语态中,主语一般在句子的前面,紧接着是动词。
"She is reading a book."(她正在读一本书。
)这个句子中,主语"She"出现在第一位,动词"is reading"紧跟其后,表示主语正在进行的动作。
相比之下,汉语中的主动语态的表达方式较为灵活。
主语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任意位置,而动词则一般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结尾。
"她正在读一本书。
"中,主语"她"出现在句子的开头,动词"读"紧跟其后。
接下来看英语中的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一般由助动词"be"加上过去分词构成,通常以"by"短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Tom."(这本书是汤姆写的。
)这个句子中,被动语态由助动词"was"和过去分词"written"构成,"by Tom"则表示执行动作的人。
在汉语中,被动语态一般通过句子的结构和动词的位置来表示。
被动句的结构为"被+动作的执行者+动词+其他成分"。
"这本书被汤姆写了。
"中,"这本书"是被动句的主语,"被汤姆"表示执行动作的人,"写"是动词,"了"是句子的标志性成分。
英汉两种语言在被动句的使用上也略有不同。
在英语中,被动语态常用于强调行为的承受者,而在汉语中,则多用于表达被动意义。
英汉句式对比及其翻译

结构松散 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 多个动词连用或 流水句 即使没有连接词,也能把句子本身的概念或关系表 达清楚
形合与意合的转换
1 形式主语it的翻译
it作为引导代词担任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或引导强调句时,其本身 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所以应当省略不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先行代词it 的省略
It is quite extraordinary how many different kinds and qualities of plastics there are. 塑料有那么多不同的种类的性质,这真是非常不同寻常的。
汉译英:把汉语原文线形铺排的动词分出主次,将某些动词非谓 语化处理,如采用从句、非谓语动词和名词化结构等,再将其纳 入一定的主谓框架中,变松散为紧凑。
参考文献
1 傅勇林 唐跃勤 科技翻译[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2 连淑能 英汉对比与翻译[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 赵玉闪 吕亮球 科技英汉互译教程[M]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4 4 闫文培 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要义[M] 科学出版社 2008 5 王秉钧 郭正行 科技英汉汉英翻译技巧[M] 天津大学出版社
形合与意合的转换
英译汉:将形合转换为意合 去掉多余连接词,按汉语的语序特点,即 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组织句子,先发生的 事先说,后发生的事后说,先说原因后说 结果。
汉译英:把意合转换为形合 分析句间隐含的逻辑关系,在译文中添加 连接词,并选用恰当的英语语法形式,如 关系词、讽刺、动名词和不定式等。
树形结构与线形结构的转换
英汉句式对比及其翻译
形合
意合
树形结构
线性结构
形合与意合的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thing has happened since we parted. 自我们别后没发生什么事情。 I went out for a walk after I had my dinner. 晚饭后我出去散步。 He has to stay at home because he is ill. 他病了只得呆在家里。 He cannot be operated upon as he is very weak. 他身体很弱不能动手术。 Tragedies can be written in literature since there is tragedy in life. 生活中既有悲剧,文学作品就可以写悲剧。
3树状与竹状 tree-structure vs. bamboo-structure
学者范仲英说过:“一般来说,英语长句较多,而 且结构比较复杂,往往从句里含有从句,短语中 又有短语。宛如一棵大树,有树干,有树杈,有 树枝。”这就是我们说的英语的树式结构。
“汉语句子一般简洁明快,很少长句。恰似一根春 竹,一节之后又生一节,中间掐断无伤大雅。” 这是我们说的汉语的竹式结构。
意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多运用语义手
段(semantic connection),语境的映衬,少 用连接词语。
英译汉
Even if the monk can run away, his temple cannot run with him.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Even if I were to be beaten to death, I will not tell. 打死我也不说。 Modesty helps one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When a thing reaches its extreme, it will reverse its course. 物极必反。
6.
唱歌,他最棒的。
7. I know Mr. Wang.
8.
王先生我认识。
Tips: 英译汉时,找到主题或话题,然后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2形合与意合
hypotaxis vs. parataxis
形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运用句法手段
(syntactic devices)和词汇手段(lexical equivalence )即各种有形的联结手段达到语 法形式和逻辑形式两方面的完整。
1826年杰斐逊逝世。按他的生前遗愿,在他的墓地的石碑上刻着: 《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州信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弗吉尼亚大学 创建人之墓。 Tips:英语中长而复杂的结构转化为汉语中独特的符合汉语习惯的短 句形式。
语序方面 word order
在复合句子中,英语的主句为主要部分,一般放在句首, 即重心在前。 汉语则一般按照逻辑和时间顺序,将主要部分放在句尾, 形成后中心。
Tips:汉译英,通过逻辑关系的理解,补出连接词
Exercises
As the weather was fine, we decided to climb the mountain. 天气好,我们决定去爬山。 My sister was expecting me , so I had to go now. 我妹妹在等我,我得走了。 We knew spring was coming as we had seen a robin(知更鸟). 我们看见一只知更鸟,知道春天快到了。 A body in motion remains in motion at a constant speed in a straight line unless acted upon by an external force. 没有外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连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When we talk about someone’s personality, we mean the ways in which he or she acts, speaks, thinks and feels that make that individual different from others. 说到个性,就是指那些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行为方式,言谈举止和思想感情。 话不投机半句多。 When the conversation gets disagreeable, to say one word more is a waste of time.
英汉句式对比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 王力曾经说过: “就 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 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所谓“法治”,即句子的形式严格受语 法的制约,如句子必须有主语和谓语动 词等。 所谓“人治”,即句子比较不受形式的 约束,可以因表意的需要加以变通,词 语的分合伸缩比较灵活。
所有的基本句型都有SV机制,这也是英语中最基本的原则。既然英 语句子是主谓机制突出的句式结构,主语和谓语严格保持一致,并且提 纲挈领,主导和协调句中其它各种关系。
汉语句子并不存在着主干结构,也没有可以驾御全句的主谓关系,因此汉 语句子更是显得灵活多变、自由松散,句式呈“流散型”。 汉语主要可以分为六种语类:NP, S(分句), S’(主题性分句),VP, Pre P(前置词短语), Post P(后置词短语)。上述语类均可出现在汉语主题 结构句中的主题位置上。 例如: Ⅰ.这些话我不相信。(NP) Ⅱ.他会说这些话我不相信。(S) Ⅲ.这些话他会说我不相信。(S’) Ⅳ.在桌子上他放了几本书。(Prep P) Ⅴ· 桌子上有书,床上不会有书。(Post P) Ⅵ.说这些话我不赞成。(VP)
Exercises
The moon is so far from the earth that even if huge trees were growing on the mountains and elephants were walking about, we could not see them through the most powerful telescopes which have been invented. 月球离地球非常遥远,即使那边山上长着树,有大象在跑来跑去,我 们用 已经发明的最高倍率的望远镜也不能看到它们。
1. 主语与主题
2. 形合与意合 3. 树状与竹状
4. 客体与主体
5. ……
1主语与主题
subject vs. theme
1、A dialect is known by every linguist in this room. 一种方言被这间屋子里的每一个语言学家所懂得。 有一种方言这间屋子里的每一个语言学家都懂得。 2、简家菜在亲友中相当出名。但众人上桌后目光如炬、齐 齐落定的,是一盘凉拌菜。举筷下去,如触一团缠绵心 事,夹起来春雨连绵,丝丝透明。送入口中,顿时跺足: 天下美味百味,只有四川人最知味!(小茶《家常饭》)
The boy, 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said, when I spoke to him, that he was very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参考译文:男孩哭得心都快碎了,当我问及他时,他说饿极了,有两 天没吃了。 Tom is a nice boy who is tall, handsome, and agreeable. 汤姆是个好孩子。他身材高大,英俊潇洒,为人随和。 It is fairly common in Africa for there to be an ensemble of expert musicians surrounded buy others who join in by clapping, singing,, or somehow adding to the totality of musical sound. 在非洲,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音乐家进行表演,身边聚集好多 观众。他们或击掌打着拍子,或是加入演唱,融入整个音乐表演之中。
Tips: 英译汉时,有必要把英语句子的语序颠倒过来
如何处理语序?
His chief contribution was making me realize how much more than knowledge I had been getting from him. 他使我认识到,我从他那里学到的,远远不只是知识,这是他最大的贡 献。 The people of a small country can certainly defeat aggression by a big country, if only they dare to rise in struggle, dare to take up arms and grasp in their own hands the destiny of their own country. 译文: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并掌握自己国家的命 运,就一定能打败大国的侵略。 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intended to pay to China in January. 译文:我原来打算在今年一月访问中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非常 失望。
Upon his death in 1826, Jefferson was buried under a stone which described him as he had wished to be remembered as the author of the declaration on independence and the Virginia statute for religious freedom and the father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