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中华文明之光单元学习任务(一)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下册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件:第1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一) 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失误作文 正向引导,让奖励发挥作用 ①某中学对于“二诊”中优秀的同学奖励肉这前所未闻之举火 爆网络。在我看来,这所学校的做法有失妥当,不切实际,应让奖励 去认可学生,给予其正向的引导,而不应剑走偏锋,使学校学生成为 热议的话题。
栏目导航
“持平常心,做本分事,成自在人”,这就是庖丁的言行中所体 现的朴素人生观。从这个角度理解《庖丁解牛》的寓意,我们会进 入一个更为崭新的思想境界。
栏目导航
亮点评析 ①《庖丁解牛》寓意深刻,其多义性会引发读者的不同思考。 作者另辟蹊径,从其“人生哲学”入手,可谓独到。 ②文章第二段从“庖丁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切入,运用对比手 法,批评那些在平凡中抱怨、沉沦以至于堕落的人。 ③“明其位”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这是真正回归自我,获得 生命自由的前提。
栏目导航
④“做好事”就是要把事情做好,明白“活在当下”的意义, 珍惜生命,活出价值,从当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
⑤“求自在”就是弄清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事业中,求证自 己,获得价值的实现。
⑥文末总结观点,收束全文,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栏目导航
【总评】 这篇文章从庖丁的“平凡”写起,逐层深入,分析他 的人生哲学,最后水到渠成,得出观点。全文采用并列式总分总结构, 中间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把自己的意图表述得井然有序,条理清晰。 文章纲举目张,紧扣现实说理,论证严密,结构清晰。
明其位,做好事,求自在 《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寓意深刻,每次阅读 总会有新的发现和体悟。走近庖丁,深入研究其人生哲学,对于我们 具有重要意义。
栏目导航
庖丁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一辈子做着很平凡的事,然而他却能 够把平凡的事做得“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这正是我们这些人所 缺乏的。反观当今社会,大多数人一方面是不甘于平凡,另一方面 却只能在平凡中抱怨、沉沦以至于堕落下去,与庖丁相比,何其可 悲!
高一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作文800字

高一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作文800字English: The radia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an be seen through its rich history, profound philosophy, and enduring cultural values. It is a civilization that has spanned thousands of years, with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s of science, literature, art, and governance.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ha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moral and ethical values of the society,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filial piety, harmony, and balance. The Chinese language, with its complex characters and poetic beauty, is a reflection of the depth and intricacy of Chinese culture. Additionally, Chinese inventions such as paper-making, gunpowder, and the compass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s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s have left an indelible mark on the world and continue to inspire people globally.中文翻译: 中国文明之光展现在其丰富的历史、深刻的哲学和持久的文化价值中。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大单元群文教学任务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一 单元目标
● 3.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文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深化理解,进一步提高独立阅读文 言文的能力。分析对比,领会诸子散文在论事说理方面的不同特点和史传散文在叙 事写人方面的艺术手法。
● 4.领悟古人的智慧,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意 义,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 话题2:经典寓言的寓意往往是多重的。有人认为“随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 有人则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 【审题立意】 结合任务1的讨论理解立意,阐述见解,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证。 ● 从中任选一题课外作文。
●第5-7课时 倾听历史的声音
● 活动一
● 这些途径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学生可以联系实际自由阐述。)
● (3)庄子重视“依乎天理”,强调的就是尊重自然规律。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反复 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 (学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从正反两面讨论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 2.《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齐恒晋文之事》都展现了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阅 读这两篇文章,结合文章写作时的社会现实,思考这些理想的意义,理解儒家治理国家的主张,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三 情境创设
● 有人说,“传统是现代的向导”,有人却不以为然。这是 时代的话题,横亘在我们每一个人心头,需要我们用心来回 答。本单元选取了《论语》 《孟子》 《庄子》中的经典片段, 孔子的理想与主张、孟子的治国理念、庄子的养生思想无不 闪烁着独异的光芒。不仅代表了当时最理性的思考,还穿越 时空,闪耀于中华文明的苍穹。
●2.阅读《鸿门宴》,思考:沛公能从险境中脱身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你怎样发现的?司马迁在记录史实时有无褒贬?你从哪些地方 看出?如有褒贬,原因是什么?.这与我们一般认为的史实记载应 力求客观是否冲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解读与设计

悟先贤智慧,汲话语力量——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解读与设计【单元解读】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中华文明之光”,选取了《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经典篇章和《左传》《史记》中的精彩片段,旨在引导学生从先秦诸子学说中了解先哲优秀的思想,从古代典籍中体会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进而体悟前人的智慧,把握当下,展望未来。
同时,本单元也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在阅读中要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要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对古代优秀文章中的也典观点、论述方法的学习,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论,合理表达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精练,论摒洽当,有理有据。
本单元选取的五篇文章都在对话中表达观点,阐述事理。
在对答中或畅述平生之志,或巧解燃眉之急,字里行间蕴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厚的传统文化。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了孔子启发弟子们畅谈理想的场景,孔子对各个弟子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语言平实练达,于眼前平易事信手勾勒出一幅“先贤论志”图。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场对答,通过孟子说服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说理曲折委婉,因势利导,层层深人,思辨性强,设喻生动。
《庖丁解牛》借庖丁与文惠君谈解牛之道的寓言,表达庄子“依乎天理”的养生之道;层次分明,语言生动,体现了庄子文风的汪洋恣肆。
这三篇课文通过不同人物间的对话体现了儒家和道家不同的理想追求,凸显了先秦诸子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与追寻。
《烛之武退秦师》以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军为核心内容,烛之武陈说利弊,论证严谨,改变了秦晋围郑的局面。
《鸿门宴》中,刘邦及其身边谋臣勇士与项羽势力进行巧妙的言语周旋,化险为夷。
文中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言词,耐人咀嚼。
这两篇史传皆记录了凭借话语力量消弭危机的经典场景,蕴涵先贤高妙的智慧。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2.选准意象,创造意境 意象是诗歌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作者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感应 而以文字描绘出来的图景,是一首诗中具体的、单一的或片段的形象。 意境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总体呈现出来的 境界和情调。巧妙地选择意象,创造意境,可以使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 如临其境,在艺术美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陶冶。如《峨日朵雪峰之 侧》中塑造的众多审美意象:峨日朵之雪、巨石、岩壁上的蜘蛛……它 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使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 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呼应 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 描写。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六方面进行思考: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⑤奠定情感基调。 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做铺垫等。
(5)分析技巧。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 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 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 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如上文所举例子中, 《乡愁》运用比喻和排比,《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最后直抒 胸臆。
放号》
青春形象
青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百合花》
《哦,香雪》
青春形象
青春的价值
【答案】示例:
作品
与青春相关的内容
青春形象 青春的价值
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
19-20 第1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一) 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栏目导航
20
失误作文 正向引导,让奖励发挥作用 ①某中学对于“二诊”中优秀的同学奖励肉这前所未闻之举火 爆网络。在我看来,这所学校的做法有失妥当,不切实际,应让奖励 去认可学生,给予其正向的引导,而不应剑走偏锋,使学校学生成为 热议的话题。
栏目导航
9
最后是“求自在”。人如何方能“求”得“自”己之所“在”? 反过来说,人应该是“在”当下所处的状态中,在自己的工作中,在 自己所做的这一份事业中,“求”证“自”己何以是自己的。如果我 们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像月亮离开了它的运行轨道,离开了适合自 己的那个位置,你还怎么“在”呢?“我在哪里?”——“我在这里!” 知道自己在这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庖丁成就了自己——“提刀而 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正是一种自在而圆 满的人生姿态。
栏目导航
26
第③段分论点的设置与第②段有交叉之处,第④段的分论点又与 第③段重复。
第⑤段回扣材料,重申立场;但“理性对待”这一词语表述含混, 与上文所论无法有机照应。
栏目导航
27
升格作文 奖励当务实 某中学一组奖励优生肉的图片火爆网络。在我看来,奖励务求实 效,不必哗众取宠。该校将每一份肉贴上红纸,上写“分享成功”字 样,意在让获奖者能与家人、老师、同学等分享其学业成就感,激发 全体同学奋发向上的斗志。从这点看,其动机是好的,值得点赞。
栏目导航
28
奖励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就物质角度看,以肉作为奖品 或许比奖学金,奖励文具、书本等形式另类一点,有新鲜感,因而赢 得网络围观。就精神层面看,无论奖给学生什么物品,其本质一样, 是为鼓舞与激励,进一步释放其学习内驱力。所以,学校以肉奖优一 事火爆网络时,当事者须警醒,不可借以自我炒作,爆红网络却迷失 奖励的本意。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2. 查找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资料,建议阅读埃德 加·斯诺的《毛泽东自传》,了解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加深 对这首词主旨的理解。还要注意透”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去欣赏这首词。选取自己印象最深 的一点进行分析并与同学交流。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3. 任选一首诗,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对诗作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同学之间相互点评。
| 思路点拨 | 朗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 (2)朗读熟练,声 音洪亮,能够脱稿;(3)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准确把握作品节奏,韵律明 显;(4)能准确把握作品内涵,声情并茂,朗读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让观众 产生共鸣。 可通过以下方法提升朗读的效果:(1)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 音短;(4)根据语境,确定诗句的停顿。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还有一系列的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类。山、林、江、舸分别为 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以数量和外在的形象渲染博大、辽远的空间。作者眼中 看到的是莽莽苍苍的群山,层层叠叠的重林,一片火红。枫林如火,是作者热情如 火的外在体现。红色象征着激情,象征着燃烧,象征着革命,也可以将其看成燎原 的星星之火,与当时的革命形势暗合,与作者志气昂扬、心潮汹涌的思绪相融,体 现了强大的艺术魅力。接着作者又把视线从广阔的背景中收回,百条大船在宽广的 江面上劈波斩浪,竞相行驶,活画出一幅热闹的“百舸争流图”, 烘托了作者心中 火热的激情。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学习任务五:写作练习》名师单元教学课件(2课时)

03 学习活动二:参考并学习经典文章
①有理有据——结合《庄子》原
著分析庄子精神品格。 ②比喻论证,形象优美。
③主题突出,一针见血。
高中语文
04 作 业
根据个人作文的不同情况,从立意 角度、行文结构、论证方法,素材使用 等方面进行修改。
高中语文
人阅读经典是非常必要的。
高中语文
02 学习活动一:展示和交流同学作品
【修改片段示例】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我想除了其知识性和工具性
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经典所能带给我们的无与
伦比的审美享受。《论语》那精练传神、字字珠玑的表达,《孟
子》那汪洋恣肆、酣畅淋漓的论辩技巧,《左传》那栩栩如生的
在文章中应适当结合相关 素材,避免空洞论述
论证方法
可以尝试学习、模仿本单 元文章的论证方法,如对 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高中语文
03 学 习 活 动 二 : 当 堂 练 习 写 作
当堂完成完整的议论文写作, 限时30分钟。
高中 语文
第九课时
高中 语文
学习目标
1.在欣赏与交流中,了解自身写作的优势与不足。 2.学习经典篇章,指导自身写作实践。
高中语文
02 学习活动一:学习复杂议论文的多角度立意方法
从以下几个角度对作文题目进行探讨。 主题:站在当代读经典
① 价值判断
当代人要不要读经典?
③ 做法讨论
当代人应该如何读经典?
归因分析 ②
当代人为什么要读经典?
高中语文
02 学习活动一:学习复杂议论文的多角度立意个 角度都要均匀论述,应该 有所侧重和取舍
学习重难点
转化阅读经验,指导写作实践。
高中 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平常心,做本分事,成自在人”,这就是庖丁的言行中所体 现的朴素人生观。从这个角度理解《庖丁解牛》的寓意,我们会进 入一个更为崭新的思想境界。
亮点评析 ①《庖丁解牛》寓意深刻,其多义性会引发读者的不同思考。 作者另辟蹊径,从其“人生哲学”入手,可谓独到。 ②文章第二段从“庖丁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切入,运用对比手 法,批评那些在平凡中抱怨、沉沦以至于堕落的人。 ③“明其位”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这是真正回归自我,获得 生命自由的前提。
庖丁的人生哲学,可以引发我们三个角度的思考: 首先是“明其位”,就是自己知道人生的位置和方向。我们每一 天都在“活着”,在短暂的人生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 准确的定位很重要,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就曾告诫我们要“认识你 自己”。
庖丁是一个能够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的人,知道自己是谁, 应该做什么——这一辈子也就是做一个屠夫而已,这没有什么丢人 的,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职业有分工,生活有差别, 在这则故事中,庖丁是真正的主角——即使梁惠王在旁边,他也是 心无旁骛,而且自得其乐,他的态度不卑不亢,他的动作娴熟流畅, 他的回答充满自信又富有哲理。
最后是“求自在”。人如何方能“求”得“自”己之所“在”? 反过来说,人应该是“在”当下所处的状态中,在自己的工作中,在 自己所做的这一份事业中,“求”证“自”己何以是自己的。如果我 们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像月亮离开了它的运行轨道,离开了适合自 己的那个位置,你还怎么“在”呢?“我在哪里?”——“我在这里!” 知道自己在这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庖丁成就了自己——“提刀而 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正是一种自在而圆 满的人生姿态。
明其位,做好事,求自在 《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寓意深刻,每次阅读 总会有新的发现和体悟。走近庖丁,深入研究其人生哲学,对于我们 具有重要意义。
庖丁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一辈子做着很平凡的事,然而他却能 够把平凡的事做得“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这正是我们这些人所 缺乏的。反观当今社会,大多数人一方面是不甘于平凡,另一方面 却只能在平凡中抱怨、沉沦以至于堕落下去,与庖丁相比,何其可 悲!
四、要有明确的思路,恰当的结构
阐明自己的观点要有明确的思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最后再 说什么,思路要清晰,要合乎情理,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写 作中,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结构技巧,比如并列结构、层进结构、 对照结构等。文章选用哪种结构来阐述,要由写作的意图和观点本 身来决定。
[升格研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某中学一组奖励学子肉的图片火爆网络,该中学在“二诊表彰 大会暨高考冲刺签名大会”上给“二诊”模考成绩排名前 20 名的学 生,颁发 5 斤肉作为奖励,每一份肉都贴上红纸,上面写着“分享 成功”的字样。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做好事”就是要把事情做好,明白“活在当下”的意义, 珍惜生命,活出价值,从当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
⑤“求自在”就是弄清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事业中,求证自 己,获得价值的实现。
⑥文末总结观点,收束全文,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总评】 这篇文章从庖丁的“平凡”写起,逐层深入,分析他 的人生哲学,最后水到渠成,得出观点。全文采用并列式总分总结构, 中间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把自己的意图表述得井然有序,条理清晰。 文章纲举目张,紧扣现实说理,论证严密,结构清晰。
二、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写作中,不要盲目 否定,可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加以分析,找出 其中合理的成分,再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些是值得肯定的, 哪些是必须否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观点站得住脚。
三、要有充分的论据 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找出论据。 你的观点是如何得来的,需要顺着思路回到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 观点形成的源头,多从生活中捕捉论据,再回过头来论证观点,更 能够令人信服。
失误作文 正向引导,让奖励发挥作用 ①某中学对于“二诊”中优秀的同学奖励肉这前所未闻之举火 爆网络。在我看来,这所学校的做法有失妥当,不切实际,应让奖励 去认可学生,给予其正向的引导,而不应剑走偏锋,使学校学生成为 热议的话题。
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安于现状的,总是手里做 着一件事,心里头想着另一桩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人最难 的是正确认识自我,能够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做好自己 该做的事情,才能真正回归自我,获得生命的自由。
其次是“做好事”,这里的“做好事”,是指把自己该做的事情 做好,明白“活在当下”的意义。所谓“生活”,就是“生命”总是 处于“活着”的过程之中,就是我们“活”在每一天,“活”在每时 每刻,而“活”的过程即是“做”的过程,“生活”是必须要去“做” 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是一个踏实的人。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就要把握现在,从当下 做起,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之光
单元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任务(一) 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题目展示] 经典寓言的寓意往往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 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有人则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 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请据此写一篇文章,阐述自 己的观点,800 字左右。
【范文借鉴】 佳作赏读
[技法指导] 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 阐明自己的观点,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观点,也就是议论文 的中心论点;阐明,就是指如何来对观点进行分析。在写作中,应 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呢?
一、观点要鲜明 一篇议论文,观点是其灵魂,因此,观点必须要鲜明正确,文 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这就要求在 写作之前想清晰,考虑成熟,只有预先“想明白”,下笔才能“说 得清”,才会使观点易于被广大读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