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口县生态影响的定量分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一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世界森林面积逐渐消失图,完成1~3题。
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多的大洲是()A.南美洲B.北美洲C.亚洲D.欧洲2.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可以()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繁衍物种④维持生物多样性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⑥保护臭氧层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⑥3.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①光合作用较强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土壤肥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题,读图,结合图例判断,亚洲消失森林比重最大,亚洲面积最大,因此亚洲是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多的大洲,C项对。
第2题,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①对;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②对;有繁衍物种功能,③对;森林生态系统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④对;森林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⑤对;森林与保护臭氧层关系不大,⑥错。
A项对,B、C、D三项错。
第3题,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热带雨林分布区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较多,光合作用较强,①对;水热条件充足,生物循环旺盛,②对;雨林群落的物种多样,生长旺盛,生产力高,③对;降水多,淋溶作用强,土壤肥力差,多酸性土壤,④错。
B项对,A、C、D三项错。
2.A3.B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
下表为1987—2005年间七里海古潟湖湿地面积变化数据。
据此完成4~5题。
时间七里海古潟湖湿地面积/km2天然湿地人工湿地4.七里海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提供农副产品B.提供水源C.旅游功能D.维持生物多样性5.关于七里海古潟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B.湿地面积的变化仅由人为因素造成C.成立专门机构启动生态修复项目D.人工湿地变化使净化水质功能增强4题,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主要生态功能是维持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水文情势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鄱阳湖水文情势变化及其成因分析徐卫明;段明【摘要】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scharging runoff variation feathe rs of Poyang Lake are stated. The feathers of the channel scour and silting and lower water level of Poyang Lake in recent yeaers i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lower water level variation of Poyang Lake is introduced. At last,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 are proposed.%阐述了鄱阳湖水位基本特征和出湖径流变化特点,分析了近年来河道冲淤和鄱阳湖区低枯水位特点,阐明了鄱阳湖区低枯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名称】《江西水利科技》【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3页(P161-163)【关键词】鄱阳湖;低枯水位;成因分析【作者】徐卫明;段明【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江西南昌 330046;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江西南昌 3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82.9;P33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以下简称“五河”)及博阳河等支流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过水型、吞吐型、季节性湖泊,也是长江中下游洪水的重要调蓄场所。
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长江与鄱阳湖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并集中体现在长江干流九江河段和鄱阳湖的蓄泄、冲淤变化。
水文情势的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区的防洪治理、水资源利用、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科学认知长江鄱阳湖间的水文情势,研究采取合适的对策措施,是维护健康长江、建设秀美鄱湖的关键和核心。
建鄱阳湖拦水大坝

题目:建鄱阳湖大坝的优与患组号:队员:学校: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摘 要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工程、关键工程、头号工程。
当前,关于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仍存在一定争议,且正在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之中。
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两种数学模型,对建鄱阳湖拦水大坝的优与患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模型一:水坝工程利弊关系分析,我们主要通过工程利弊量化指标公式a E C =和生态环境价值核算(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损失价值核算),显示出了鄱阳湖湿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将资源与生态环境因子内生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得出结论:当a<1,由工程的净效益小于损失的生态价值, 弊大于利, 反之则利大于弊。
模型二:利用皮尔曲线预测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此模型主要通过历年鄱阳湖区因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来说明建坝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有利、有弊,且利大于弊。
对于其存在的“弊”,应积极研究,主动应对,做到“防范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将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成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战略工程。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 利弊关系分析 经济损失分析一、问题的背景与重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有着自然调解长江旱涝灾害的重要作用。
保护好一湖清水是我们的重大责任。
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但遗憾的是近年来鄱阳湖的生态恶化趋势十分严重。
号称“长江之肾”、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最近几年从春季开始就面临用水困难、全力抗旱的空前水危机。
随着上游来水减少和枯水期的到来,鄱阳湖最低水位屡屡跌破历史记录,创下60年来最低水位,面积只剩下丰水期的1/20。
而在极枯水背后,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常态化缺水,且人为破坏水域的现象普遍。
当地官员表示,建水闸是解决鄱阳湖水危机的当务之急。
不过,能不能用建水坝来治理鄱阳湖却有截然相反的意见。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研究

III
总磷、总氮
IV
总磷
IV
总磷
2008
III
总磷、总氮
IV
总磷、总氮
V
总磷
IV
总磷
鄱阳湖监测点位水质状况
年份
评价面积/km2
达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达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劣于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富营养化评分值
富营养化程度
1999年
2184
85.9
19.9
27.24
32.91
293.95
2008年
189.67
47.49
24.42
25.58
28.07
35.81
351.04
鄱阳湖湖区水资源现状
分区名称
平原丘陵地区
湖区水面水量(亿m3)
水资源总量(亿m3)
地表水资源(亿m3)
地下水资源(亿m3)
重复水量(亿m3)
水资源量(亿m3)
湖东北区
13.35
3.92
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水问题
水资源评价结果
鄱阳湖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准则层
指标层
参照值
2008年实际
赣江流域
抚河流域
信江流域
饶河流域
修河流域
鄱阳湖区
外河流域
水资源条件
人均水资源量(m3)
>1700
2908
3535
2980
4304
4831
2654
1871
产水模数(104m3/km2)
>80
75.77
81.73
面源污染
2020年鄱阳湖区单退圩堤运用效果分析及湖区防洪治理思考

2021年1月水利水电快报EWRHI第42卷第1期引用格式:马强,刘佳明,卢程伟.2020年鄱阳湖区单退圩堤运用效果分析及湖区防洪治理思考[J].水利水电快报,2021,42(1):39-42,72,2020年郵阳湖区单退圩堤运用效果分析及湖区防洪治理思考%强,刮仅明,卢程件(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0)摘要:单退圩堤的分洪运用有效缓解了2020年鄱阳湖区的防洪形势,具有重大的意义总结了 2〇2〇年鄱阳湖区185座单退圩堤实际分洪运用情况,复演了2020年长江流域大洪水鄱阳湖区单退圩堤运用后的防洪形势,分析了鄱阳湖区单退圩堤不运用对鄱阳湖的影响程度,以及采用康山蓄滞洪区的分洪效果,并对鄱阳湖区防洪治理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单退圩堤;分洪效果;防洪治理;康山蓄滞洪区;鄱阳湖区中图法分类号:TV871 文献标志码:A DOI : 10.15974/ki.slsdkb.2021.01.007文章编号:1006-0081(2021 )0丨-0039-041研究背景单退圩堤属于洲滩民垸,是一种“低水种养,高 水蓄洪”的蓄洪工程,遇一般洪水仍进行农业生产,遇大洪水时分蓄洪水或行洪[1]。
低水位时,圩堤内 可进行农业生产但不允许居住,即“退人不退田”,也称单退圩堤。
根据2015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防 御洪水方案》[2],鄱阳湖区单退圩堤的运用方式为 “湖口水位达到20.50 m并预报继续上涨,视实时水 情工情,相机运用河段内长江干堤之间、鄱阳湖区 洲滩民垸行蓄洪水”。
江西省共有240座单退圩堤,其中,鄱阳湖湖区 185座,长江干堤之间55座。
2020年7月12日,鄱 阳湖星子站水位达到22.63 m,超1998年的历史最 高水位11 cm。
7月13日凌晨,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 部发布《关于全面启用单退圩堤蓄滞洪的紧急通知》,要求鄱阳湖区所有185座单退圩堤必须于7月13日主动分洪,进洪前必须提前对堤内人员进行转 移。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

02 水位受长江和周边河流影响较大,季节性变化明 显。
02 湖泊形态呈南北狭长状,湖岸线曲折复杂。
生态系统
拥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包括鱼类、贝类、水生植 物等。
湖泊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 的影响。
是候鸟的重要越冬栖息地, 每年吸引大量候鸟前来越 冬。
气候变化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鄱阳湖 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可能发生变 化,需要加强监测和研究。
应对策略
01
02
03
强化水质监测
加强鄱阳湖的水质监测力 度,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为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 据。
推进生态修复
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 恢复湖泊湿地功能,提高 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严格环境执法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对污 染源进行严格监管,严厉 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可持续发展
促进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 构和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湖泊保护合作,引 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应 对全球环境挑战。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湖泊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03
建立公众参与平台,让公众能够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决
策中来。
05
未来展望
预期变化
水质改善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治理 措施的落实,鄱阳湖的水质有望 得到改善,减少污染负荷,恢复
湖泊生态功能。
生态恢复
通过湖泊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工程, 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将得到保护和 恢复,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及影响分析

根据 《 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 如 遇 15 年洪 水再 长 , 94
现 ,湖 口控制水位仍维持 2 . 0米 ,则湖 口地区需要安排 25 分洪量为 17—17亿 立方 米 。 目前湖 口地 区仅设 置 了 5 1 2 O 亿立方米 分洪容 积 ,若 遇 15 9 4年 特大 型洪 水 ,则 湖 I控 Z l
第九届全 国人 大五次会 议的江西 代表 团 4 O位代表 向大会
递交议案 ,呼吁在 中国第 一大淡水湖鄱 阳湖上兴建 水利工 程。然而 ,省外和水利部专家提 出质 疑 : “ 控工程 ” 主 湖 要是想将洪水拒于鄱阳湖之外 ,减轻 省内防汛压力 。但是
这必将增加湖北 、安徽等 省的长江 防汛压力。同时 ,为 了
历史最 高洪水 位 2 .8米 ) 25 。鄱 阳湖 水位 受 省 内赣 、抚 、
初 ,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 阳湖生态经 济区重 大战略 决策。省水利厅随 即提 出建设 “ 阳湖生 态 水 利枢 纽 工 鄱
程”设想 。“ 生态水利枢 纽 ”工程 在设计 理念上 有两个 明 显的变化 :一 是 “ 枯不 控洪 ” 控 ,即水 坝 闸门在洪 水来 时 全 面放开 ,联 通 “ 江湖 ”水 体 ,既 有利 于分 蓄长江 洪水 , 又有利于水生 动植 物洄游繁殖。二是将 水利枢纽 与湿地 保 护综合考虑 ,将 控制水 位 降到 1 6米 以下 ,以最 大 限度 地 保 留湿地 。显然 , “ 控枯 不控洪 ” 的设计理 念是将 水利工 程的主要作用 ,由防洪为 主要 目的转为水 资源 的配置保 护 与开发利用 。
影响 。
关 键词 :鄱 阳湖 ;生 态水 利 工程 ;影响 中图分 类号 :T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 5O (08 6 08 一 (2 I233 J 63 48 20 )0 - 07 0 )
鄱阳湖作为重要湿地资源的主要经济价值,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的原因

鄱阳湖作为重要湿地资源的主要经济价值,鄱阳湖提前进⼊枯⽔期的原因阅读图⽂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19⽇,航拍“中国最⼤淡⽔湖”鄱阳湖都昌⽔域,湖床变为茫茫草原。
鄱阳湖标志性⽔⽂站星⼦站今年⾸次跌破12m,标志着鄱阳湖提前正式进⼊枯⽔期。
2018年9⽉1⽇~11⽉4⽇,江西省平均降⽔量为65.1mm,较常年同期偏少60%。
期间平均⽓温为22.4,较常年同期偏⾼0.7。
⽓候变化给鄱阳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数据显⽰,近些年来,鄱阳湖进⼊枯⽔期的⽇期呈提前的趋势。
为了保住鄱阳湖“⼀湖清⽔”的⽬标,江西省政府提出在⼄处兴建鄱阳湖⽔利枢纽⼯程。
下图为鄱阳湖地区略图。
(1)分析近些年来鄱阳湖提前进⼊枯⽔期的原因。
(2)简述鄱阳湖作为重要湿地资源的主要经济价值。
(3)指出甲处附近修建铁路可能出现的⽣态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防御措施。
(4)说明在⼄处兴建⽔利枢纽⼯程对当地⽣态环境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答案】(1)⽓候异常,秋季降⽔减少,蒸发加剧;注⼊鄱阳湖区的河⽔被沿岸⼯农业⽣产⼤量截⽤,导致注⼊鄱阳湖⽔量减少;湖区⾮法采砂导致湖⾯下降;上游⽔利设施截流等⼈为因素加剧了鄱阳湖枯⽔期的旱情。
(2)为沿湖⼯农业⽣产和居民⽣活提供⽔资源;湖区⽔系发达,可发展航运、⽔产养殖、农副产品加⼯;湿地⾯积⼴,可发展旅游业。
(3)问题:植被破坏;⽔⼟流失;占⽤耕地。
措施:恢复植被;做好⼯程固坡⼯作;及时进⾏⼟地复垦。
(4)建坝后可调节鄱阳湖⽔量(增加枯⽔期⽔量,减轻洪⽔威胁),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域⾯积扩⼤,有利于保持⽣物多样性,维护湖区⽣态系统稳定(或为湖区⽔⽣⽣物提供更为⼴阔的空间,提⾼鄱阳湖的环境承载⼒);提⾼枯⽔期湖区降解污染能⼒,有利于减轻⽔污染;有利于调节湖区周围⽓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湖泊湿地的保护。
【详解】(1)提前进⼊枯⽔期,说明⽔量减少,其原因主要包括⾃然原因(⽓候异常)和⼈为原因(⼯农业⽤⽔量增加、采砂导致湖底加深、上游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明。 3黎 刘德启 , 沈颂 东等. 07 国内富 营养 化湖泊 生态修 复技术 研 20 . 222直接控 制藻类 的生态技术 .. 究进展 【 . J 水土保持研究 , 45: 4 3 4 】 1( 3 —9 . )7 生物调 控是 管理生 物组成 ,通过 管理湖泊 内较高层 次 的
析。
关键 词 : 阳湖水利枢 纽工程 ; 态影 响 ; 鄱 生 定量分析 ; 口县 湖
Qu ni t eA ayi o eE ooia mp c a t ai n ls ft clgcl t v s h I ato f C nt c n o a gL k y r -u c o rjc o u o o ny o s u t gP y n a eH do jn t nP oet nH k uC u t r i i
2 冯太 国, 新南. 06 富营养 化对湖 泊的危 害及修 复技术 探讨 【 . 万 20. J 】 水 生植 物 和浮游 藻 类在 营养 物 质 的利用 上是 竞争 者 , 能有 【】 它
效抑 制浮游 藻类生长[】 1 3 。
水 土保 持研究 , 3 ) 4 — 6 . l( : 5 1 1 21
Y NG n x ne l(oeeo or m J j gU i ri , i gi i i g3 20 , h a A Yu - i t C lg f u s , i i n esy J nx J j n 3 0 5 C i ) a a l T i ua n v t a ua n
Ab ta t ae o n lzn h d n mi ait n rl f w tr q ai d wae u n t fHu o s t n i e e t er,a d sr c :B sd n a ayig te y a c v r i ue o ae u l a tr q a t o k u e i n rc n yas n ao y t n i y c o
摘 要 : 分析近 几年鄱 阳湖湖 口区段 水质水量动 态变化规律 的基础上 , 在 结合鄱 阳湖水利枢 纽调度运 行方 式 , 量化 工程建设 对湖 口 区段 水质 水量 的动 态影 响 ,பைடு நூலகம்就工程 建设 对湖 口县饮 用水水质 水量 、 并 外湖渔 业资 源、 口 区段 河道 边坡 等生 态影 响进 行 定量 分 湖
消 费者 生物而 控制 藻类 , 现水质 管理 目标 。主要采 用捕 获 、 实 [. J 河南水 利与南水北 调, : — 4 ] 2l 1 3 毒 杀鱼类 以增 加浮 游动 物 以及 直接 投放 肉食性 鱼类来 控制浮 [】 5金相灿, 刘树 坤. 章宗涉 等. 95 中国湖 泊环境 。 1 【 】北京 : 19 . 第 册 M . 游生 物食 性鱼类 , 进而促 进 大型浮 游动物 发展 , 以控 制水华 借
抚 信 饶 修 经 流 鄱 阳湖 是我 国最大 的淡 水湖泊 ,对维 系区域和 国家生态 赣 、 、 、 、 五 大河 之水 , 调 蓄 注入 长 江 , 域 面积 为 6 2 m, 7 根据卫 星遥感测算 , 安全 具有重 要作用 。 它地处江西 省北部 , 中下游南岸 , 长江 承纳 1.万 k 2占江西省 国土面积 9%左右 。
n lz q a i t ey o h trq ai a d wa u i fHu o o ny i ey r o r so ue a e i r a lp o k u a aye u ta v l fte wae u l n trq a t y o k u c u t,f h r s B e fo trlk ,r ew y so fHu o d n ti y t e n t s e o v e
cm ie h a rrgl o d oea o oe fP yn ae hdo jnt n p j t hed a i ip c o ae u i n o bnd tew t e u t n a prt n m dso oag Lk y r-u c o r e ,t y m c m at fw trq a t a d e a i n i i oc n ly w trq at a u t e o os ut g P yn ae h d -u c o rjc o u o et n ad te eooia i p c W S a u i W Sq a i d frcnt c n oag L k yr jn t n p et n H k u sci n clg l m at S e n t y n f i ri o i o o h c
文献标识码 : A
基 金 项 目 : 西 省鄱 阳湖 生 态 经济 研 究 中心重 点招 标 项 目(9 J 1 江 0K0 )
鄱 阳湖水利枢 纽工程对湖 口县生态 影响的定量分析
刁 1 刊、 央‘ 江 旅 学院, 西九 3 0 ) l 勿 ● , l^ , 学院 游 ● 山 ' 冬 ●( +九 江 江 3 5 2
sc o t e t n e c. i
Ke o  ̄: o agt k y r-u co r eteo gcl m at q at t ea a s ; u o o n yw r Py a eh do jnt npo c; l ia i pc; uni i l i H kuC u t n i j c o a t v n ys y
国 土 与 自 然 资 源 研 究
・
4 ・ 6
TERRI TORY & NATURALRE SOURCES S TUDY
2 2NO2 01 .
文 章 编 号 : 0 3 7 5 ( 0 2) 2 0 4 - 2 10 — 8 3 2 1 0 - 0 6 0
中 图分 类 号 : 8 6 X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