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处参考配合比报告样本

合集下载

实用文档之微表处配合比报告

实用文档之微表处配合比报告

实用文档之"微表处配合比设计"(MS-3型)一、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 《微表处和微表处技术指南》二、原材料检测微表处用集料由京山碎石厂供应,其试验检测技术指标如下:进行分析得到矿料的级配曲线。

试验结果如下:微表处集料级配微表处MS-3级配曲线图改性乳化沥青采自长江路桥道路养护分公司,检测指标如下表:检测项目单位规范要求实测值沥青含量% ≥60 60 筛上剩余量% ≤0.1 0.08 标准粘度S 12-60 16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0.1mm 40-100 65 软化点℃≥53 57 溶解度% ≥97.5 99.3 延度cm ≥20 64.4储存稳定性(1d)% ≤1 0.9 破乳速度——慢慢微粒子电荷——阳离子+ +三、配合比设计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以湿轮磨耗值和轮碾压砂量作为双重控制指标,即:浸水1h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540g/m2; 浸水6d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800g/m2和轮碾压砂量控制在不大于450 g/m2作为设计控制依据;同时以微表处标准稠度2-3cm的稠度用水量、适当拌合时间和合格粘聚力试验的用水量,综合考虑作为微表处的标准用水量。

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分别拟定5个沥青乳液进行湿轮磨耗、轮碾压砂试验和标准稠度试验,在获得的试验参数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图解分析,确定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乳液用量范围,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四、结论油石比7.0配合比比例矿料:乳化沥青:水:水泥= 100:11.7:6:2.5矿料:乳化沥青:水:水泥= 100:11.7:6:2.5)拌和出的混合料,其技术性能均符合交通部部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

微表处MS-3筛孔9.5~4.75 4.75~2.36 2.36~0 填料合成下限上限中值9.5 99.2 100 100 99.8 100 100 100 4.75 10.2 96.6 100 76.5 70 90 80 2.36 2.2 37.5 95.8 54.9 45 70 58 1.18 24.9 72.7 40.2 28 50 390.6 17.5 49.3 27.4 19 34 270.3 11.7 30.3 17.1 12 25 19 0.15 7.8 18.2 10.5 7 18 13 0.075 3.9 8.9 5.2 5 15 10配比25 30 45 100原材料检测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编号:C-A048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报告表(网篮法)编号:C-A049 第页共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编号:C-A046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0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编号:C-A048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0 第页共页发人: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3 第页共页发人: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报告表编号:C-A069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沥青溶解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71 第页共页签发人: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0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1 第页共页签发人:乳化沥青微离子电荷检测报告表编号:C-A082 第页共页签发人:道路沥青标准粘度报告表编号:C-A092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4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5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与矿料拌和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6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混合料检测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稠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1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粘聚力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2第页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碾压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4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碾压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4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

微表处配合比(株洲)

微表处配合比(株洲)

湖南省众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微表处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项目:百通试验单位:湖南省众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试验日期:二○一○年四月二十八日试验说明1、试验依据:《路面微表处施工技术规程》,《乳化沥青及稀浆封层技术》,《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稀浆封层及微表处施工技术指南》。

2、试验内容:细集料石屑筛分、砂当量、改性乳化沥青各指标、微表处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微表处混合料最佳用水量等。

3、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室相关配比试验,确定以下数据:最佳沥青用量:6.5%最佳外加水量:7%水泥添加量:2%在施工时,油石比应控制在6.5%±0.3%一、原材料试验1、集料实验微表处选用的集料要有一定的颗粒级配组成,使其形成密实而又稳定的稀浆混合料,在集料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粒料起骨架作用,也需要适当数量的细料填充空隙,已保证稀浆具有较好的密实性、耐久性而不会离析分散。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其集料级配组成采用江苏玄武岩,使用MS—3型级配,对每批料必须进行筛分,筛分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其集料级配容许偏差范围见下表:结果如下图:集料筛分示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此石料的级配满足MS —3型集料的要求。

砂当量实验,它是评价集料的清洁程度,其用以测量粘土和有机质的数量。

本集料的砂当量如下表:此石料的砂当量已完全满足规范要求:2、矿物填料的选择矿物填料主要有水泥、消石灰、硫酸铵粉、粉煤灰等在添加填料时,应充分考虑填料与矿料、乳化沥青的反映及相容性。

应有利于稀浆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成型,保证微表处的整体强度,填料的用量必须通过配合比试验来确定,由于这里我们采用MS-3型级配。

级配比较密实,从在实验室多次实验来看,水泥添加2%为合适。

3、改性乳化沥青沥青试验我们采用的是慢裂快凝型SBR改性乳化沥青,用与本项目的微表处施工,改性乳化沥青要满足级配矿料的拌和要求,使得稀浆混合料在拌和摊铺过程中保持均匀、不破乳、不离析的良好流动状态我们所采用的是阳离子中裂乳化沥青作为本次微表处的结合料,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对矿料的选择也较广。

配合比报告

配合比报告

配合比报告可以使用以下短语和表达来配合报告:1. 表示总结和概述:- As the report indicates / suggests, ...- In summary, ...- To sum up, ...2. 表示数据和统计:- According to the data / statistics presented in the report, ...- The report shows that ...- The numbers / figures reveal that ...3. 表示趋势和变化:- The report highlight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 decrease in ...- The data reveals a steady / gradual growth / decline in ...- There has been a noticeable shift / change in ...4. 表示原因和解释:-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is trend is ...- The report attributes this shift to ...- It can be reasoned that ...5. 表示建议和行动:- Based on the report, it is recommended that ...- The report suggests taking certain measur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such as ...- In light of the findings, it is crucial to ...6. 表示预测和未来发展:- Looking ahead, the report predicts / forecasts ...- The report anticipates a further increase / decrease in ... - The future prospects look promising / challenging.7. 表示结论和重点:- The repor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 In conclusion, the report highlights ...- Ultimately, the findings of the report underscore ...。

微表处摊铺车标定和配合比组成

微表处摊铺车标定和配合比组成
16 , 2
16 . 2 16 . 9
平均值
净重
46. 3
4 6. 2
记数 加 0 2 0 2
千克 、 每记数
2. 3 1
2. 31 2 . 30
试样 1 试样 2 试样 3
62 . 5 62. 4 62. 8
4 5. 9
1. 3 水泥的计f 标定
( 1) 将符合要求的填料装人填料箱; ( 2) 预转 510s 接装输出的固体添加剂不计 ; ( 3) 将矿料皮带计数 器、 固体添加剂计数器回归零; (4)用一50L 左右开口 容器, 置于固体添加剂的出口 (5) 接上离合器, 处; 使 计数器计数为20 ; (6 ) 称重, 并计算净重; (7 ) 重复一 次取平均值。 在完成以上各材料的计量标定后 , 需要将试验室 的配合比结果计算成摊铺车的设定。先测定该矿料 的湿度因数为 1. 0巧, 而每厘米开 口度的出料量为
衰3
试 验项 目
原材料各项指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10 304 20 0 0
视 度 (岁 ' ) 密 m 毛 密 (了 体积 度 m3)
吸水率 ( % )
针片状顺粒含量 ( % ) 含泥2 ( % ) 砂当盆 ( % )
2 . 94 8 2 . 90 8
0. 5
2 . 9 59 2. 90 2
) 2. 60
山东交通科技
2006 年第 3 期
合器, 使计数器记数为 20 ; ( 6 ) 立即关闭发动机, 称 重, 并算出净重; (7 ) 重复(5 ) ( 6 ) 操作步骤, 取平均
衰2
值 ; ( 8) 将取得的数据填人表 2 中。
乳化沥,的标定数据
C 二A 一B

例析MS3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应用

例析MS3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应用

例析MS3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应用前言本文以京港澳高速公路新乡至郑州段工程为依托,主要介绍了微表处的配合比设计,粗细集料及乳化沥青的原材要求,MS3型级配的确定,通过可拌合时间确定用水量,通过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轮碾压试验确定油石比,以及通过微表处的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最后通过将近3年的使用和跟踪,没有出现大的病害,表明本次预防性养护效果良好。

1、工程概况京港澳高速公路新乡至郑州段全长约全长92.873公里,于2004年建成通车。

目前通过对京港澳高速公路新乡至郑州段路面病害统计,上行线沥青混凝土路面面积1138957.5平方米,破损率为7.86%,折算成损坏修补面积有89487.92平方米,下行线沥青混凝土路面面积为1142430平方米,其破损率为3.83%,折算成损坏修补面积有43749.27平方米。

根据路面破损率(DR),制定处治方案如下:对于瀝青路面部分,3≤DR<8的轻度裂缝路段,采用微表处进行处理;路面使用微表处理的面积约65万平方米。

对于DR≥8的重度裂缝路段,采用铣刨上面层5cm,补铺改性乳化沥青粘层+5cm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的方法处理。

本课题主要研究微表处的配比及施工。

2.原材料性质及级配本工程微表处混合料试验采用MS-3型微表处矿料级配。

试验所用的一种玄武岩矿料4.75-9.5mm产地为平顶山威纳利;另两种石灰岩矿料米石和机制砂产地均为:新乡辉县天利。

水泥产地为:新乡辉县天瑞水泥厂。

改性乳化沥青BCR 型改性乳化沥青。

经检验粗细集料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表1 矿料的筛分结果及合成级配图1 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图在设计微表处配合比时需要检测乳化沥青的固体物含量,因而对乳化沥青按JTG F40-2004规范要求进行了蒸发残留物含量的检测,经实测蒸发残留物含量为63%,试验结果符合JTG F40-2004中关于BCR型改性乳化沥青不小于60%的相关技术要求,5天储存稳定性小于5%。

配合比报告通用表格C40细石混凝土

配合比报告通用表格C40细石混凝土
100~90
100~90
96.4
0.075
―~―
―~―
―~―
99.7
检测说明
该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检测结论
该河砂样品符合GB/T14684-2011对于Ⅲ区砂的有关规定。
试验:审核:签发:单位(专用章)
≤20
≤30
— —
堆积密度
(g/cm3)
— —
1.559
针片状(%)
≤10
≤15
— —
检测说明
该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检测结论
该样品符合GB/T14685-2011对于Ⅲ类(<C40)碎石的有关规定。
试验:审核:签发:单位(专用章)
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第4页/共5页
委托单位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送样日期
2015-09-05
32.2
42.7
0.50
120
无泌水、无离析、插捣容易
41.1
43.7
0.45
110
无泌水、无离析、插捣容易
45.5
49.7
结论:
综合考虑试配的28天强度和工作性要求,确定采用水灰比0.45的配合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每立方米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减水剂=448:645:1098:204:4.5
设计条件
设计强度等级
C40
配制强度
48.23MPa
设计坍落度
110~130
拌制方法
机械搅拌
试件尺寸
150mm×150mm×150mm
水泥强度
42.5MPa
用料说明
水泥
强度等级
42.5
生产厂家
乌干达TORORO

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全国通用范本.doc

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全国通用范本.doc

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全国通用范本.doc 1: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全国通用范本一:前言本报告旨在提供全新混凝土配合比的标准模板,以便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二:相关标准和规范1. GB/T 50080-2020《普通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 GB/T 50081-2020《普通混凝土材料试验方法标准》3. GB 50202-201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等级。

2. 根据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工作性能确定配合比。

3. 通过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不断优化配合比,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等级。

2. 确定使用的砂石骨料的种类和规格。

3. 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

4. 确定混凝土的水胶比。

5. 确定混凝土的掺合料种类和掺量。

6. 进行配合比试验,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7.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配合比优化。

五: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内容1.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和工程编号。

2.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等级。

3. 使用的砂石骨料的种类和规格。

4. 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胶比。

5. 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

6. 配合比试验结果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7. 配合比的优化方案。

8. 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求。

六:附件1. 配合比试验数据表格和图表。

2. 力学性能测试数据表格和图表。

3. 其他相关附件。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GB/T:国家标准2. GB:国家标准3.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2:全新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报告范本一:前言本报告旨在提供全新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报告范本,以便工程师根据具体工程需要进行配合比计算和设计。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浅谈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浅谈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浅谈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郭慧敏【摘要】通过结合山西广源高速公路微表处施工的工程案例,从试验方法、材料用量和路用性能的评价指标等方面对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了论述.【期刊名称】《四川水泥》【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1页(P98)【关键词】微表处;试验;用量;设计【作者】郭慧敏【作者单位】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微表处是一种冷拌冷铺的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呈稀浆状态,为了能迅开放交通,要求混合料摊铺后稀浆能迅速固化成型。

1 表层沥青混合料试验指标1.1 可拌和时间首先拌制混合料,在搅拌锅内加入矿料和填料,搅拌均匀后加入水和添加剂,倒入改性乳化沥青,并搅拌记录时间。

用力快速搅拌。

当搅拌中感觉到手需要用力,且目测稀浆状态混合料变得浓稠之时,即表明发生破乳,这个时间点就是可拌和时间。

拌合直至可拌和时间结块抱团,这个时间点为不可施工时间。

对于上述试验的温度以及湿度需记录。

1.2 稠度试验与指标微表处混合料既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拌和,还要求有良好的施工性。

若混合料过稀,会导致跑浆进而引发路面接缝不再直顺,变得弯曲;甚至引发“出油”状况,即细集料浮于路面面层上,导致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失控。

反之,过于粘稠的混合料会导致摊铺工艺难以操作,进而形成观感质量差的路面,还会导致于旧路表明黏结不够牢固。

在摊铺施工中混合料稠度在不断变化,施工中要求混合料稠度保持合适的状态即范围在2~3cm之内。

1.3 初凝时间试验将刚拌和均匀的微表处混合料立即摊在油毛毡上,并且要将混合料铺平,开始计时,为初凝时间起点。

初凝状态是在室温放置试件,采用滤纸按压混合料表面观察是否形成褐色斑点,如没有形成则表明混合料已初步凝结;如出现则等待三分钟继续试验,重复等待试验操作直至半小时后如仍出现斑点,将试验间隔延长为十分钟,直至混合料初步凝结,记录初步凝结时间点的温湿度。

上述试验进程中,如果混合料表层沥青微粒发生水相分离,滤纸上将无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表处参考配合比报告微表处配合比设计(MS-3型)一、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 《微表处和微表处技术指南》二、原材料检测微表处用集料由京山碎石厂供应,其试验检测技术指标如下:微表处集料检测技术指标试验检测项目集料规格规范要求4.75~9.5mm2.36~4.75mm0~2.36mm合成砂当量65.1 71.4 >65表观密度2.9982.9642.9562.969>2.6备注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微表处所采用玄武石经采用水洗法进行级配检验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得到矿料的级配曲线。

试验结果如下:微表处集料级配筛孔尺寸9.5 4.75 2.36 1.18 0.6 0.3 0.150.075标准级配10070-9045-7028-5019-3412-257-185-15合成级配99.8 76.5 54.9 40.227.517.2 10.6 5.3配比(%) 1#:2#:3#=25:30:45备注微表处MS-3级配曲线图改性乳化沥青采自长江路桥道路养护分公司,检测指标如下表:乳化沥青检测技术指标检测项目 单位 规范要求 实测值 沥青含量 % ≥60 60 筛上剩余量 % ≤0.1 0.08 标准粘度S12-6016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0.1mm 40-100 65 软化点℃≥53 57 溶解度% ≥97.5 99.3 延度cm ≥20 64.4储存稳定性(1d)% ≤1 0.9 破乳速度——慢慢微粒子电荷——阳离子+ + 细集料拌和试验——均匀均匀微表处生产用水为可饮用水,PH值7。

三、配合比设计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以湿轮磨耗值和轮碾压砂量作为双重控制指标,即:浸水1h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540g/m2; 浸水6d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800g/m2和轮碾压砂量控制在不大于450 g/m2作为设计控制依据;同时以微表处标准稠度2-3cm的稠度用水量、适当拌合时间和合格粘聚力试验的用水量,综合考虑作为微表处的标准用水量。

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分别拟定5个沥青乳液进行湿轮磨耗、轮碾压砂试验和标准稠度试验,在获得的试验参数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图解分析,确定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乳液用量范围,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微表处配合比设计成果沥青乳液用量% 10 10.8 11.7 12.5 13.3湿轮磨耗值g/m2864.3 667.8 501.8 364.3 298.2轮碾压砂量g/m2304.6 385.9 422.8 500 605乳液用量范围11.3%~12% 油石比范围 6.8%~7.2%配合比比例矿料:乳化沥青:水:水泥= 100:11.7:6:2.5四、结论微表处配合比验证沥青乳液用量% 11.7湿轮磨耗值(1h/6d)g/m2489.3/753.6轮碾压砂量g/m2381.8 油石比7.0配合比比例矿料:乳化沥青:水:水泥= 100:11.7:6:2.5试验结果表明,微表处设计配合比(矿料:乳化沥青:水:水泥= 100::6:)拌和出的混合料,其技术性能均符合交通部部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

微表处MS-3筛孔9.5~4.75 4.75~2.36 2.36~0 填料合成下限上限中值9.5 99.2 100 100 99.8 100 100 100 4.75 10.2 96.6 100 76.5 70 90 80 2.36 2.2 37.5 95.8 54.9 45 70 58 1.18 24.9 72.7 40.2 28 50 39 0.6 17.5 49.3 27.4 19 34 27 0.3 11.7 30.3 17.1 12 25 19 0.15 7.8 18.2 10.5 7 18 13 0.075 3.9 8.9 5.2 5 15 10 配比25 30 45 100试验:复核:签发人:原材料检测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编号:C-A048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GE42-2005样品名称及型号玄武石(4.75~9.5mm)样品来源南京毛迪样品状况颗粒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玄武石103环境温度22℃仪器编号CJYQ-1、CJYQ-15检测人检测日期烘干试样质量M1(g)1 20.075mm水筛余集料烘干质量M2(g)0.075mm筛下质量M1-M2(g)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重量分计筛余百分累计筛余百分通过百分率(%)率(%) 率An(%)1 2 1 2 1 2 1 2 平均筛底0.075 0.15 0.30.61.182.36 4.75 9.5细度模数Mx=(A0.15+A0.3 +A1.18+A2.36+A4.75)/100备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报告表(网篮法)编号:C-A049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检测技JTG E42-2005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术依据样品名称及型号9.5~4.75mm玄武石样品产地南京毛迪样品状况外观良好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6/集料307环境温度22℃仪器编号CJYQ-50检测人检测日期试样编号1# 2#粗集料水中重m w(g)粗集料表干质量m f(g)粗集料烘干质量ma(g)表观相对密度ra=ma÷(ma-mw) 表观相对密度平均值ra表观密度(视密度) ρa=ra×ρt(g/cm3) 毛体积相对密度ra =ma÷(m f-m w) 毛体积相对密度平均值r A毛体积密度ρa=r a×ρt(g/cm3) 表干相对密度rs=m f÷(m f-m w) 表干相对密度平均值r s表干密度ρs=rs×ρt(g/cm3) 粗集料吸水率wx=(m f-m a)÷m a(%)粗集料吸水率平均值w a (%)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编号:C-A046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GE42-2005样品名称及型号玄武石(2.36~4.75mm)样品来源南京毛迪样品状况颗粒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玄武石104环境温度22℃仪器编号CJYQ-1、CJYQ-15检测人检测日期烘干试样质量M1(g)1 20.075mm水筛余集料烘干质量M2(g)0.075mm筛下质量M1-M2(g)1 2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重量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An(%)通过百分率(%)1 2 1 2 1 2 1 2平均筛底0.075 0.15 0.30.61.182.36 4.75细度模数Mx=(A0.15+A0.3 +A1.18+A2.36+A4.75)/100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0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GE42-2005样品名称及型号玄武石(2.36~4.75mm)样品来源南京毛迪样品状况颗粒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玄武石104环境温度22℃仪器编号CJYQ-2、CJYQ-4检测人检测日期试件编号试样来源烘干细集料试样质量m(g)试样+水+容量瓶总质量m2(g)水+容量瓶总质量m1(g)水温修正系数aT表观密度γa(kg/m3)通过平均值γa(kg/m3)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编号:C-A048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GE42-2005样品名称及型号玄武石(2.36~0mm)样品来源南京毛迪样品状况颗粒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玄武石104环境温度25℃仪器编号CJYQ-1、CJYQ-15检测人检测日期烘干试样质量M1(g)1 20.075mm水筛余集料烘干质量M2(g)0.075mm筛下质量M1-M2(g)1 2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重量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An(%)通过百分率(%)1 2 1 2 1 2 1 2平均筛底0.0750.150.30.61.182.364.75细度模数Mx=(A0.15+A0.3+A1.18+A2.36+A4.75)/100备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0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GE42-2005样品名称及型号玄武石(2.36~0mm)样品来源南京毛迪样品状况颗粒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玄武石104环境温度22.5℃仪器编号CJYQ-2、CJYQ-4检测人检测日期试件编号试样来源烘干细集料试样质试样+水+容量瓶总水+容量瓶总水温修表观密度γa通过平均值量m0(g)质量m2(g)质量m1(g)正系数aT(kg/m3)γa(kg/m3)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3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GE42-2005样品名称及型号玄武石(2.36~0mm)样品来源南京毛迪样品状况颗粒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玄武石104环境温度25℃仪器编号CJYQ-18、CJYQ-24检测人检测日期编号测定含水量W(%)计算湿样重m1=120×(100+W)/100(g) 絮凝物和沉淀物的总高度h1(mm)沉淀物的高度h2(mm)砂当量SEV=h2/h1(%) 砂当量平均值SEV (%)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3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GE42-2005样品名称及型号玄武石(合成集料<4.75mm)样品来源南京毛迪样品状况颗粒状样品编号环境温度25℃仪器编号CJYQ-18、CJYQ-24检测人检测日期编号测定含水量W(%)计算湿样重m1=120×(100+W)/100(g) 絮凝物和沉淀物的总高度h1(mm)沉淀物的高度h 2(mm)砂当量SEV=h2/h1(%) 砂当量平均值SEV (%)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报告表编号:C-A069 第页共页试验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改性乳化沥青样品来源道路养护分公司样品状况乳液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乳化沥青137环境温度25℃仪器编号CJYQ-12、CJYQ-14CJYQ-13检测人检测日期沥青针入度试验记录沥青名称试样编号针杆总重100g温度及时间试验次数1 2 3 针入度值平均针入度值备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沥青软化点试验记录沥青名称试样编号加热介质试验次数 1 2起始温度℃升温速度℃/分软化点温度℃平均软化点℃备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沥青延度试验记录沥青名称试样编号试验温度℃延伸速度试验次数1 2 3 延伸值(cm)平均延度(cm)备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沥青溶解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71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改性乳化沥青样品来源道路养护分公司样品状况乳液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乳化沥青137环境温度25℃仪器编号CJYQ-27、CJYQ-24检测人检测日期试样编号古氏坩埚与玻璃纤维滤纸总质量m1(g)锥形瓶与玻璃棒总质量m2(g)锥形瓶、玻璃棒与沥青总质量m3(g)古氏坩埚、玻璃纤维滤纸与不溶物总质量m4(g)锥形瓶、玻璃棒与粘附总质量m5(g)溶解度(%)平均值(%)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0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改性乳化沥青样品来源道路养护分公司样品状况乳液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乳化沥青137环境温度26℃仪器编号CJYQ-14、CJYQ-21检测人检测日期试样编号试样容器+玻璃棒总质量m1(g)试样容器+玻璃棒+乳液总质量m2(g)试样容器+玻璃棒+残留物总质量m3(g)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含量Pb(%)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含量平均值Pb(%)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1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改性乳化沥青样品来源道路养护分公司样品状况乳液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乳化沥青137环境温度28℃仪器编号CJYQ-23、CJYQ-20检测人检测日期试样编号乳化沥青试样质量m (g)滤筛及金属盘质量m1(g)滤筛、金属盘与筛上残留物合计质量M2(g)筛上残留物含量Pp (%)筛上残留物含量平均值Pp(%)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离子电荷检测报告表编号:C-A082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改性乳化沥青样品来源道路养护分公司样品状况乳液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乳化沥青137环境温度25℃仪器编号CJYQ-27、CJYQ-24检测人检测日期样品编号观测描述结果电极+ 电极-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道路沥青标准粘度报告表编号:C-A092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改性乳化沥青样品来源道路养护分公司样品状况乳液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乳化沥青137环境温度25℃仪器编号CJYQ-34、检测人检测日期编号试验温度(℃)盛样管孔经(mm)乳液容量(ml)时间(s)粘度(s)平均值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4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改性乳化沥青样品来源道路养护分公司样品状况乳液状(1d)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乳化沥青137环境温度28℃仪器编号CJYQ-22、CJYQ-15检测人检测日期试验编号蒸发皿质量+玻璃棒质量m(g)试样沥青质量m1(g)试样残留物质量m2(g)试样蒸发残留物含量p试样储存稳定性Ss=︱p上-p下︳(%)试样储存稳定性平均值(%)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5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改性乳化沥青样品来源道路养护分公司样品状况乳液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乳化沥青137环境温度25℃仪器编号CJYQ-14、CJYQ-17检测人检测日期试验组别水用量(g)乳液用量(g)拌和时间S拌和后混合料状态描述破乳速度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与矿料拌和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6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改性乳化沥青样品来源道路养护分公司样品状况乳液状样品编号长路质检2008/乳化沥青137环境温度25℃仪器编号CJYQ-14、检测人检测日期试验组别矿料用量(石屑+粗砂)(g)水用量(g)乳液用量(g)拌和后集料裹覆乳液状态描述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混合料检测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稠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1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混合料样品来源配合比设计样品状况粘稠状样品编号环境温度28℃仪器编号CJYQ-62、CJYQ-15检测人检测日期试验次数 1 2 3 4湿料重(g)干料重(g)含水量(%)乳化沥青用量(%)油石比(%)乳化沥青重(g)混合料稠度(cm)平均值(cm)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粘聚力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2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混合料样品来源配合比设计样品状况外观良好样品编号环境温度22℃仪器编号CJYQ-103 检测人检测日期试件编号混合料配方乳液含量(%)用水量(ML)时间破坏状态30min粘聚力值(N. m)60min粘聚力值(N. m)结论符合微表处稀浆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3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混合料样品来源配合比设计样品状况粘稠状(1h)样品编号环境温度22℃仪器编号CJYQ-63、CJYQ-15检测人检测日期试件编号乳液含量(%)磨耗前试件质量(g)磨耗后试件质量(g)磨耗质量(g)磨耗面积(m2)磨耗值(g/m2)平均值(g/m2)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碾压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4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混合料样品来源配合比设计样品状况粘稠状样品编号环境温度22℃仪器编号CJYQ-64、CJYQ-15检测人检测日期试件编号乳液含量第一次轮第二次轮压砂质量负荷面积压砂量平均值(%)碾1000次后试件的质量(g)碾100次后试件的质量(g)(g)(m2)(g/m2)(g/m2)结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3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混合料(1h)样品来源配合比设计样品状况粘稠状样品编号环境温度22℃仪器编号CJYQ-63、CJYQ-15检测人检测日期试件编号乳液含量(%)磨耗前试件质量(g)磨耗后试件质量(g)磨耗质量(g)磨耗面积(m2)磨耗值(g/m2)平均值(g/m2)备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3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混合料(6d)样品来源配合比设计样品状况粘稠状样品编号环境温度22℃仪器编号CJYQ-63、CJYQ-15检测人检测日期试件乳液磨耗磨耗磨耗磨耗磨耗平均编号含量(%)前试件质量(g)后试件质量(g)质量(g)面积(m2)值(g/m2)值(g/m2)备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碾压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4 第页共页检测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技术依据JTJ-052-2000样品名称及型号混合料样品来源配合比设计样品状况粘稠状样品编号环境温度22℃仪器编号CJYQ-64、CJYQ-15检测人检测日期试件编号乳液含量(%)第一次轮碾1000次后试件的质量(g)第二次轮碾100次后试件的质量(g)压砂质量(g)负荷面积(m2)压砂量(g/m2)平均值(g/m2)备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技术要求填表:复核:签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