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处配合比报告
实用文档之微表处配合比报告

实用文档之"微表处配合比设计"(MS-3型)一、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 《微表处和微表处技术指南》二、原材料检测微表处用集料由京山碎石厂供应,其试验检测技术指标如下:进行分析得到矿料的级配曲线。
试验结果如下:微表处集料级配微表处MS-3级配曲线图改性乳化沥青采自长江路桥道路养护分公司,检测指标如下表:检测项目单位规范要求实测值沥青含量% ≥60 60 筛上剩余量% ≤0.1 0.08 标准粘度S 12-60 16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0.1mm 40-100 65 软化点℃≥53 57 溶解度% ≥97.5 99.3 延度cm ≥20 64.4储存稳定性(1d)% ≤1 0.9 破乳速度——慢慢微粒子电荷——阳离子+ +三、配合比设计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以湿轮磨耗值和轮碾压砂量作为双重控制指标,即:浸水1h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540g/m2; 浸水6d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800g/m2和轮碾压砂量控制在不大于450 g/m2作为设计控制依据;同时以微表处标准稠度2-3cm的稠度用水量、适当拌合时间和合格粘聚力试验的用水量,综合考虑作为微表处的标准用水量。
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分别拟定5个沥青乳液进行湿轮磨耗、轮碾压砂试验和标准稠度试验,在获得的试验参数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图解分析,确定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乳液用量范围,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四、结论油石比7.0配合比比例矿料:乳化沥青:水:水泥= 100:11.7:6:2.5矿料:乳化沥青:水:水泥= 100:11.7:6:2.5)拌和出的混合料,其技术性能均符合交通部部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
微表处MS-3筛孔9.5~4.75 4.75~2.36 2.36~0 填料合成下限上限中值9.5 99.2 100 100 99.8 100 100 100 4.75 10.2 96.6 100 76.5 70 90 80 2.36 2.2 37.5 95.8 54.9 45 70 58 1.18 24.9 72.7 40.2 28 50 390.6 17.5 49.3 27.4 19 34 270.3 11.7 30.3 17.1 12 25 19 0.15 7.8 18.2 10.5 7 18 13 0.075 3.9 8.9 5.2 5 15 10配比25 30 45 100原材料检测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编号:C-A048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报告表(网篮法)编号:C-A049 第页共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编号:C-A046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0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编号:C-A048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0 第页共页发人: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3 第页共页发人: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报告表编号:C-A069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沥青溶解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71 第页共页签发人: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0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1 第页共页签发人:乳化沥青微离子电荷检测报告表编号:C-A082 第页共页签发人:道路沥青标准粘度报告表编号:C-A092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4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5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与矿料拌和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6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混合料检测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稠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1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粘聚力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2第页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碾压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4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碾压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4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
微表处

高速公路微表处施工1. 材料准备及混合料试验1.1石料微表处细集料为当地优质玄武岩,规格0-3cm;微表处粗集料为临城产玄武岩,规格3-5cm,5-8cm;混合料砂当量大于65%。
混合料级配符合MS-3型标准,见下表:1.3水泥、盐酸等材料在当地采购,符合生产要求。
1.4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根据相关规范要求,两层稀浆混合料的各项指标满足下表要求22.1设置安全作业区按照高速公路安全施工规范放置安全标志后,安排专门安全员指挥过往车辆,在安全区内进行施工。
根据施工情况,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行,当天施工当天放行。
2.2路面预处理路面上的灰尘及杂物用强力吹风机一并清理干净,特别是油污也必须处理,必要时用水冲洗,以保证干净的路面便于粘结。
2.3摊铺微表处2.3.1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为:石料:乳液:填料:外加水=100:10:1.8:7.52.3.2施工除按常规微表处摊铺外,特别应注意的是平整度和表观情况,纵向接缝是关键环节。
2.3.3摊铺(1)微表处应按下列程序施工:a.施划导线,以保证摊铺车顺直行驶。
有路缘石、车道线等作为参照物的,可不施划导线。
b.摊铺车摊铺稀浆混合料;c.手工修复局部施工缺陷;d.初期养护;e.开放交通。
(2)根据施工路段的路幅宽度,调整摊铺槽宽度,应尽量减少纵向接缝数量,在可能的情况下,宜使纵接缝位于车道线附近。
(3)将符合要求的各种材料装入摊铺车内。
(4)将装好料的摊铺车开至施工起点,对准控制线,放下摊铺槽,调整摊铺槽使其周边与原路面贴紧。
(5)按生产配合比和现场矿料含水量情况,依次或同时按配比输出矿料、填料、水、添加剂和乳液,进行拌合。
(6)拌好的混合料流入摊铺槽并分布于摊铺槽适量时,开动摊铺车匀速前进,需要时可打开摊铺车下边的喷水管,喷水湿润路面。
(7)摊铺速度以保持混合料摊铺量与搅拌量基本一致。
微表处施工时保持摊铺槽中混合料的体积为摊铺槽容积的1/2左右。
(8)混合料摊铺后的局部缺陷,应及时使用橡胶耙等工具进行人工找平。
微表处配合比(株洲)

湖南省众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微表处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项目:百通试验单位:湖南省众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试验日期:二○一○年四月二十八日试验说明1、试验依据:《路面微表处施工技术规程》,《乳化沥青及稀浆封层技术》,《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稀浆封层及微表处施工技术指南》。
2、试验内容:细集料石屑筛分、砂当量、改性乳化沥青各指标、微表处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微表处混合料最佳用水量等。
3、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室相关配比试验,确定以下数据:最佳沥青用量:6.5%最佳外加水量:7%水泥添加量:2%在施工时,油石比应控制在6.5%±0.3%一、原材料试验1、集料实验微表处选用的集料要有一定的颗粒级配组成,使其形成密实而又稳定的稀浆混合料,在集料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粒料起骨架作用,也需要适当数量的细料填充空隙,已保证稀浆具有较好的密实性、耐久性而不会离析分散。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其集料级配组成采用江苏玄武岩,使用MS—3型级配,对每批料必须进行筛分,筛分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其集料级配容许偏差范围见下表:结果如下图:集料筛分示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此石料的级配满足MS —3型集料的要求。
砂当量实验,它是评价集料的清洁程度,其用以测量粘土和有机质的数量。
本集料的砂当量如下表:此石料的砂当量已完全满足规范要求:2、矿物填料的选择矿物填料主要有水泥、消石灰、硫酸铵粉、粉煤灰等在添加填料时,应充分考虑填料与矿料、乳化沥青的反映及相容性。
应有利于稀浆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成型,保证微表处的整体强度,填料的用量必须通过配合比试验来确定,由于这里我们采用MS-3型级配。
级配比较密实,从在实验室多次实验来看,水泥添加2%为合适。
3、改性乳化沥青沥青试验我们采用的是慢裂快凝型SBR改性乳化沥青,用与本项目的微表处施工,改性乳化沥青要满足级配矿料的拌和要求,使得稀浆混合料在拌和摊铺过程中保持均匀、不破乳、不离析的良好流动状态我们所采用的是阳离子中裂乳化沥青作为本次微表处的结合料,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对矿料的选择也较广。
例析MS3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应用

例析MS3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应用前言本文以京港澳高速公路新乡至郑州段工程为依托,主要介绍了微表处的配合比设计,粗细集料及乳化沥青的原材要求,MS3型级配的确定,通过可拌合时间确定用水量,通过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轮碾压试验确定油石比,以及通过微表处的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最后通过将近3年的使用和跟踪,没有出现大的病害,表明本次预防性养护效果良好。
1、工程概况京港澳高速公路新乡至郑州段全长约全长92.873公里,于2004年建成通车。
目前通过对京港澳高速公路新乡至郑州段路面病害统计,上行线沥青混凝土路面面积1138957.5平方米,破损率为7.86%,折算成损坏修补面积有89487.92平方米,下行线沥青混凝土路面面积为1142430平方米,其破损率为3.83%,折算成损坏修补面积有43749.27平方米。
根据路面破损率(DR),制定处治方案如下:对于瀝青路面部分,3≤DR<8的轻度裂缝路段,采用微表处进行处理;路面使用微表处理的面积约65万平方米。
对于DR≥8的重度裂缝路段,采用铣刨上面层5cm,补铺改性乳化沥青粘层+5cm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的方法处理。
本课题主要研究微表处的配比及施工。
2.原材料性质及级配本工程微表处混合料试验采用MS-3型微表处矿料级配。
试验所用的一种玄武岩矿料4.75-9.5mm产地为平顶山威纳利;另两种石灰岩矿料米石和机制砂产地均为:新乡辉县天利。
水泥产地为:新乡辉县天瑞水泥厂。
改性乳化沥青BCR 型改性乳化沥青。
经检验粗细集料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表1 矿料的筛分结果及合成级配图1 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图在设计微表处配合比时需要检测乳化沥青的固体物含量,因而对乳化沥青按JTG F40-2004规范要求进行了蒸发残留物含量的检测,经实测蒸发残留物含量为63%,试验结果符合JTG F40-2004中关于BCR型改性乳化沥青不小于60%的相关技术要求,5天储存稳定性小于5%。
配合比报告

配合比报告配合比报告一、引言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等材料的重量比例。
它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混凝土施工中,正确控制配合比对保证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配合比的影响因素1.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重量比例。
当水灰比过高时,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且易开裂。
2.骨料配合: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主要负责承受荷载,细骨料则填充空隙,增加密实度。
正确选择和搭配不同规格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砂率:砂率是指细骨料与粗骨料的重量比例。
当砂率过高时,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4.掺合材料:掺合材料包括粉煤灰、硅灰等。
适量添加掺合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如何确定配合比1.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施工前,需要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确定配合比。
2.试验法:通过试验不断调整配合比,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试验方法包括压缩强度试验、抗渗试验等。
3.经验法:根据施工经验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配合比。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混凝土开裂:可能是因为水灰比过高或骨料不搭配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水灰比或更换骨料。
2.混凝土强度低:可能是因为砂率过高或掺合材料添加不当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砂率或适量添加掺合材料。
3.混凝土抗渗性差:可能是因为水灰比过高或掺合材料添加不当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水灰比或适量添加掺合材料。
五、总结配合比对于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正确选择和搭配各种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施工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配合比,并通过试验或经验不断调整,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微表处参考配合比报告样本

微表处参考配合比报告微表处配合比设计(MS-3型)一、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 《微表处和微表处技术指南》二、原材料检测微表处用集料由京山碎石厂供应,其试验检测技术指标如下:微表处集料检测技术指标试验检测项目集料规格规范要求4.75~9.5mm2.36~4.75mm0~2.36mm合成砂当量65.1 71.4 >65表观密度2.9982.9642.9562.969>2.6备注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微表处所采用玄武石经采用水洗法进行级配检验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得到矿料的级配曲线。
试验结果如下:微表处集料级配筛孔尺寸9.5 4.75 2.36 1.18 0.6 0.3 0.150.075标准级配10070-9045-7028-5019-3412-257-185-15合成级配99.8 76.5 54.9 40.227.517.2 10.6 5.3配比(%) 1#:2#:3#=25:30:45备注微表处MS-3级配曲线图改性乳化沥青采自长江路桥道路养护分公司,检测指标如下表:乳化沥青检测技术指标检测项目 单位 规范要求 实测值 沥青含量 % ≥60 60 筛上剩余量 % ≤0.1 0.08 标准粘度S12-6016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0.1mm 40-100 65 软化点℃≥53 57 溶解度% ≥97.5 99.3 延度cm ≥20 64.4储存稳定性(1d)% ≤1 0.9 破乳速度——慢慢微粒子电荷——阳离子+ + 细集料拌和试验——均匀均匀微表处生产用水为可饮用水,PH值7。
三、配合比设计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以湿轮磨耗值和轮碾压砂量作为双重控制指标,即:浸水1h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540g/m2; 浸水6d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800g/m2和轮碾压砂量控制在不大于450 g/m2作为设计控制依据;同时以微表处标准稠度2-3cm的稠度用水量、适当拌合时间和合格粘聚力试验的用水量,综合考虑作为微表处的标准用水量。
微表处配合比报告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MS-3 型)-、设计依据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 《微表处和微表处技术指南》二、原材料检测微表处用集料由京山碎石厂供应,其试验检测技术指标如下:微表处集料检测技术指标微表处所采用玄武石经采用水洗法进行级配检验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得到矿料的级配曲线。
试验结果如下:微表处集料级配微表处MS-3级配曲线图Y—含战—■—下限------- 上阻------ 中值改性乳化沥青采自长江路桥道路养护分公司,检测指标如下表:乳化沥青检测技术指标微表处生产用水为可饮用水,PH值7三、配合比设计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以湿轮磨耗值和轮碾压砂量作为双重控制指标,即:浸水1h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540g/m2;浸水6d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800g/m2和轮碾压砂量控制在不大于450 g/m2作为设计控制依据;同时以微表处标准稠度2-3cm的稠度用水量、适当拌合时间和合格粘聚力试验的用水量,综合考虑作为微表处的标准用水量。
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分别拟定5个沥青乳液进行湿轮磨耗、轮碾压砂试验和标准稠度试验,在获得的试验参数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图解分析,确定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乳液用量范围,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微表处配合比设计成果四、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微表处设计配合比(矿料:乳化沥青:水:水泥=100:11.7:6:2.5 )拌和出的混合料,其技术性能均符合交通部部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
微表处MS-3筛孔9.5 〜4.75 4.75 〜2.36 2.36 〜0填料合成下限上限中值9.599.210010099.8100100100 4.7510.296.610076.5709080 2.36 2.237.595.854.9457058 1.1824.972.740.2285039 0.617.549.327.4193427 0.311.730.317.1122519 0.157.818.210.571813 0.075 3.98.9 5.251510配比253045100T-含戒一■一下眼——上眼——中憶试验: 复核: 签发人:原材料检测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编号:C-A048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报告表(网篮法)编号:C-A049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7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编号:C-A046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0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填表: 复核:签发人: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 第页共页编号:C-A048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0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3 第页共页填表: 复核: 签发人:填表: 复核: 签发人: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53 第页共页填表: 复核: 签发人: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报告表填表:复核:签发人:第页共页沥青针入度试验记录沥青软化点试验记录沥青延度试验记录编号:C-A06918沥青溶解度试验报告表第页共页编号:C-A071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0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20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1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离子电荷检测报告表编号:C-A082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道路沥青标准粘度报告表编号:C-A092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4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085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编号:C-A086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编号:C-A086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混合料检测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稠度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1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29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粘聚力试验报告表填表: 复核: 签发人:编号:第 页共页结论 符合微表处稀浆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碾压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4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编号:C-A10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编号:C-A10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编号:C-A10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编号:C-A103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碾压试验报告表编号:C-A104 第页共页填表:复核:签发人:。
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比较

孟 磊
( 山东省公路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 5 0 1 0 2 )
摘要 : 介 绍 了现 有微表 处 混合料 配合 比设计 方 法 , 对现 有 方法提 出改 进 思路 , 以提 高微 表 处 路 面 的 使用 性 能。 关键词 : 微 表处 ; 混 合料 ; 配合 比设 计方 法
方法( I S S A T B A 1 4 3 ) , 美 国材料试 验学会设 计方法 ( A S T M 6 3 7 2— 9 9 a ) 和德克萨斯交通运输学会设计 方 法( 1 - r I 1 2 8 9 ) 。其 中 I S S A提出的 I S S A T B A 1 4 3 设计
A 1 4 3 ( r e v i s e d ) M a y 2 0 0 5 ” 中级 配只有 I I 、 I I I 型, 这两 种级 配与 A 1 0 5 I I 型和 I I I 型 完全 一致 , 这 主要是 考
虑了微表处适用于承受重交通 、 填补车辙 、 摊铺厚度
较 大 的原 因 。 1 . 2 集 料技 术 要 求
微表处技术源于 6 0年代 末 7 0年代初 的德 国, 在
于稀浆封层。但是 , 对蒸发残余物针入度的要求是相
同 的。 1 . 4 混合 料技 术 要求
欧洲迅速得到推广。在美国, 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
的维修养护工作 中的使用越来 越普遍 , 并逐步取代 了
相对于稀浆封层 , 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多 了两
2 国 内微 表 处 混 合 料 配合 比设 计 方 法
2 . 1 矿料 级 配
收: 孟磊( 1 9 8 0 一) , 男, 山东滕州人 , 工程 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MS-3型)
一、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 《微表处和微表处技术指南》
二、原材料检测
微表处用集料由京山碎石厂供应,其试验检测技术指标如下:
到矿料的级配曲线。
试验结果如下:
微表处集料级配
微表处MS-3级配曲线图
改性乳化沥青采自长江路桥道路养护分公司,检测指标如下表:
检测项目单位规范要求实测值沥青含量% ≥60 60 筛上剩余量% ≤0.1 0.08 标准粘度S 12-60 16
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0.1mm 40-100 65 软化点℃≥53 57 溶解度% ≥97.5 99.3 延度cm ≥20 64.4
储存稳定性(1d)% ≤1 0.9 破乳速度——慢慢微粒子电荷——阳离子+ + 细集料拌和试验——均匀均匀
三、配合比设计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以湿轮磨耗值和轮碾压砂量作为双重控制指标,即:浸水1h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540g/m2; 浸水6d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800g/m2和轮碾压砂量控制在不大于450 g/m2作为设计控制依据;同时以微表处标准稠度2-3cm的稠度用水量、适当拌合时间和合格粘聚力试验的用水量,综合考虑作为微表处的标准用水量。
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分别拟定5个沥青乳液进行湿轮磨耗、轮碾压砂试验和标准稠度试验,在获得的试验参数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图解分析,确定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乳液用量范围,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
四、结论
矿料:乳化沥青:水:水泥= 100:11.7:6:2.5)拌和出的混合料,其技术性能均符合交通部部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
微表处MS-3
筛孔9.5~4.75 4.75~2.36 2.36~0 填料合成下限上限中值9.5 99.2 100 100 99.8 100 100 100 4.75 10.2 96.6 100 76.5 70 90 80 2.36 2.2 37.5 95.8 54.9 45 70 58 1.18 24.9 72.7 40.2 28 50 39 0.6 17.5 49.3 27.4 19 34 27 0.3 11.7 30.3 17.1 12 25 19 0.15 7.8 18.2 10.5 7 18 13 0.075 3.9 8.9 5.2 5 15 10 配比25 30 45 100
原材料检测
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48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报告表
(网篮法)
编号:C-A049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46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50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细集料筛分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48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50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53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53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69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沥青溶解度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71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80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81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乳化沥青微离子电荷检测报告表
编号:C-A082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道路沥青标准粘度报告表
编号:C-A092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84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85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乳化沥青与矿料拌和试验报告表
编号:C-A086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混合料检测
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稠度试验报告表
编号:C-A101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粘聚力试验报告表
编号:C-A102第页共页
签发人
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报告表
编号:C-A103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碾压试验报告表
编号:C-A104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编号:C-A103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编号:C-A103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
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碾压试验报告表
编号:C-A104 第页共页
填表:复核:签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