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估
《项目评估》第七章 课堂笔记

福师《项目管理》第七章国民经济效益评价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1、国民经济效益评估的含义及其与财务效益评估的关系。
2、国民经济效益评估中费用与效益的识别。
3、国民经济效益评估中选用的国家参数。
4、影子价格的计算范围主要内容:第一节国民经济效益评估概述一、国民经济效益评估的含义与作用国民经济效益评估在我国投资项目的评估中虽然已有近20年的应用,但是人们对其适用性和意义的认识仍然有较大的差别,可以说是褒贬不一。
因此,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评估的意义作进一步的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
在此,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国民经济评估。
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估又称项目的国民经济分析,它与项目的财务分析一起共同组成了完整的项目经济分析。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估旨在把国家有限的各种投资资源用于国家最需要的投资项目上,使全社会可用于投资的有限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
具体地说,国民经济评估是采用费用与效益的分析方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计算分析项目需要国家付出的代价和对国家的贡献,以此来考查投资行为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性。
一般而言,以下项目通常需要进行国民经济效益评估:(1)具有一定垄断特征的项目;(2)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3)产出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项目,(5)外部效果显著的项目;(6)受过度行政干预的项目。
二、国民经济效益评估与财务效益评估的关系(一)区别国民经济评估与企业财务评估相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从上面国民经济评估的含义中也可以看出来。
下面从分析国民经济评估和企业财务评估的区别来阐述国民经济评估的内容。
1.两种评估的出发点不同企业财务评估是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上,衡量和计算一个投资项目为企业带来的利益,评价项目财务是否有利可图;而国民经济评估是站在国家整体的角度上,计算和分析投资项目为国民经济所创造的效益和所做出的贡献,评价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某种程度上,前者主要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后者则是为政府宏观上对投资的决策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评价中经济费用和效益估算的原则

国民经济评价中经济费用和效益估算的原则国民经济评价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其中,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是评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国民经济评价中经济费用和效益估算的原则,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全面性原则在国民经济评价中进行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时,应该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这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内部费用和外部费用、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等。
只有全面考虑,才能更准确地评价经济活动的整体费用和效益。
二、系统性原则估算经济费用和效益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数据和数字,而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这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活动在整体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其真实的费用和效益。
三、客观性原则在进行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时,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地对待各项指标和数据,不受主观偏见和利益影响。
只有客观评价,才能得出真实可信的结果。
四、科学性原则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应该基于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
只有科学的估算方法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五、实用性原则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即能够为相关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只有具有实践意义的估算结果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实际的国民经济评价过程中,以上原则都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评价经济活动的费用和效益,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六、责任原则在国民经济评价中,估算经济费用和效益需要遵循责任原则,即要求对费用和效益进行清晰的界定和归责。
这意味着在进行费用和效益估算时,需要明确责任主体以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环境保护项目中,需考虑到企业、政府及公众在环保成本和环境效益中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全面评估环保项目的经济费用和效益。
这一原则可以帮助评价者更加准确地把握各项费用和效益的来源,避免出现漏算或重复计算的情况,从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项目效益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项目效益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一、引言在项目管理中,项目效益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评估项目的效益,可以更准确地衡量项目的绩效和成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指导项目的管理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项目效益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二、项目效益评估的方法项目效益评估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对象和目的进行分类。
常见的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风险效益分析、社会效益评估等。
1.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项目效益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计算出项目的效益成本比,从而评估项目的效益水平。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包括确定效益对象、估算项目成本和效益、计算效益成本比、评估效益水平等。
2. 风险效益分析风险效益分析是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评估方法。
在项目管理中,项目往往伴随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效益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评估项目的效益水平和风险程度。
风险效益分析的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效益评估、风险控制等。
3. 社会效益评估社会效益评估是对项目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估的方法。
在项目管理中,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和风险因素外,还需要考虑项目对环境、社会和人类福祉的影响。
社会效益评估的方法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种,其中定量评估通过建立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对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估;定性评估则通过专家评估、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社会效益进行主观评估和分析。
三、项目效益评估的指标项目效益评估的指标是评估项目效益水平的重要依据。
有效的指标可以客观地衡量项目的绩效和成果。
常用的项目效益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项目效益评估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它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从投资到收回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净现值是指项目剩余价值与投资成本的差额;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的收益率达到多少时,项目的净现值为零。
2.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评估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指标,它主要包括GDP增长率、就业率、劳动生产率等。
国民经济效益评估及调整

运费和贸易费
解:隐性价格 = 100 x 8.27 x 1.08 + (500 x 0.2 + 100 x 8.27 x 1.08 x 6%) = 1046.75(元/单位)
2022/3/30
31
②间接进口产品(国内产品,如木材、钢材、铁矿、硒矿等 ,现在也大量进口)
• 国内厂家向原用户提供货物,由于项目上的需求由国内厂 家提供这种投入物,迫使原有用户靠进口满足需求。
新增资源消耗—劳动力在本项目新就业或由其他就业 岗位转移来本项目而发生的社会资源消耗,这些资源 的消耗并没有提高劳动力的生活水平。
2022/3/30
16
隐性工资可通过隐性工资换算系数得到。隐性 工资换算系数系指隐性工资与项目财务分析中 劳动力工资之间的比值,隐性工资可按下式计 算。
隐性工资=财务工资×隐性工资换算系数
2022/3/30
17
隐性工资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隐性工资应根据项目所在地劳动力就业状况、劳动 力就业或转移成本测定。
(2) 技术劳动力的工资报酬一般可由市场供求决定,即 隐性工资一般可以财务实际支付工资计算。
(3) 对于非技术劳动力,根据我国非技术劳动力就业状 况,其隐性工资换算系数一般取为0.25~0.8,具体可 根据当地的非技术劳动力供求状况确定,非技术劳动 力较为富余的地区可取较低值,不太富余的地区可取 较高高值,中间状况可取0.5。
D.土地隐性价格的确定 由以上计算结果得:
单位面积土地隐性费用 =1.1555+1.2000+1.2212 =3.5767 万元/亩
土地隐性费用总额 = 3.5767×1133.771 =4055.1587 万元
2022/3/30
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节汇成本等指标计算时使用的折现率。
3. 作用
(1)社会折现率可以用于间接调控宏观投资规模
(2)取值高低会影响项目的选优和方案的比较
4. 取值
取决于国内一定时期投资收益水平、资金供求、机会成
本、合理投资规模及实际的项目评价经营。根据《建设项目
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社会折现率测定值为8%, 对于收益期较长的项目可适当降低,但不应低于6%。
的,应采用影子汇率换算系数计算影子汇率。目前我国的影子汇率换算系数
取值为1.08。 [例9-1] 已知国家外汇牌价中人民币对美元的比值688.55/100,试求人民币 对美元的影子汇率。 解:影子汇率:影子汇率换算系数×688.55/100=7.4363
三、影子工资
1.概念: 影子工资是指项目增加一名劳动力,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 与财务上工资有一定区别:财务工资是项目的财务成本,并非劳动力的 真实价值,工资由劳动力得到用于其消费及储蓄,财务工资要根据项目 所处地区、行业、劳动力的种类等确定真实工资。影子工资则要按劳动
的有效机制。
◆市场正常运作的条件包括:
(1)所有资源的产权一般来说是清晰的;(2)所有稀缺资源 必须进入市场,由供求来决定其价格;(3)完全竞争;(4) 人类行为无明显的外部效应,公共物品数量不多;(5)短期 行为不存在。
◆市场失灵:不满足以上条件,市场就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1)资源产权不完全或不存在。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管
真实变动。凡是增加社会资源的项目产出都是国民经济效益,
凡是减少社会资源的项目投入都是国民经济费用 注意:这里的资源指的是稀缺资源而不是闲置或不付出代价就 可自由使用的物。
二、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
1. 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内部效果 (1)直接效益是项目产出物直接生成,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 经济效益。一般表现为: 增加项目产出物或者服务的数量以满足国内需求的效益;替代效 益较低的相同或类似企业的产出物或者服务,使被替代企业减产 (停产)从而减少国家有用资源耗费或者损失的效益;增加出口 或者减少进口从而增加或者节支的外汇等。 (2)直接费用是项目使用投入物所形成,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 的费用。一般表现为: 其他部门为本项目提供投入物,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所耗费的资源 费用;减少对其他项目或者最终消费投入物的供应而放弃的效益; 增加进口或者减少出口从而耗用或者减少的外汇等。
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及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基本参数
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基本参数
(3)减少出口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指项目投入物是国内生产的,但由于项目的使用而使国家 减少了该种产品的出口。
SP FOB SER (T2 TR2 ) (T6 TR6 )
式中 FOB——离岸价,以外汇计价; T2,TR2——投入物原来出口由生产厂到口岸的运费及贸易费用; T6,TR6——投入物由生产厂到项目地点的运费及贸易费用。
根据意愿调查评估法,按照“陈述偏好”的原则进行间接评估。一般通 过对被评估值的直接调查,直接评价调查对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补偿的意愿 ,从中推断出项目造成的有关外部影响的影子价格。
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基本参数
特殊投入物是指项目在建设和生产经营中所使用的特殊资源。在社会资 源方面主要是人力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主要是土地、森林、矿产、水等资 源。 ※影子工资
--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
本
节
知
国民经济评价的作用
识
点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
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一、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和确定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影子 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计算和分析项目给国 民经济带来的净增量效益,以此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性,实 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合理配置。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分 析和评价。对投资项目而言,不仅要进行财务分析,还需要站在国家的立场 上进行国民经济分析。财务评价是国民经济评价的基础,国民经济评价是财 务评价的深化,二者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
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概述

外部效果表现形式
1.消费者剩余 2.技术外溢性效果 3.产业连锁效果 4.产生转移效果 5.乘数效应 6.国际效果 7. 环境污染 8. 生态破坏 9. 客观外在副作用
外部效益 外部成本
(二)项目成本的划分
1.有形成本(或费用)
(1)实物形式的项目投入,如设备、原材料、动力燃料等。 (2)项目投入的活劳动费用,如工资、津贴、奖金等。 (3)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如管理费、交易费和待摊费等。 (4)项目占用的土地投入费用,主要是土地价格。 (5)项目所使用的技术投入费用,如技术转让费、专利费、商标费等。 (6)货币资金投入,如结算资金、外汇的占用费等。 (7)其它有形成本项目。
项目经济效益有经济性与非经济性;可以计量与不可计量;外 部效益与内部效益;有形效益与无形效益;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等 。项目经济效益不同于财务效益的一个显著方面是,它不仅要计算 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要计算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
(二)项目效益的划分
1.有形效益
⑴ 投资项目最直接的产出物、即主副产品产量效益。 ⑵ 投资项目提高了产品质量所带来的质量差价效益。 ⑶ 投资项目改变了产品销售和销费时节所带来的季节差价效益。 ⑷ 投资项目改变了产品销售和消费区域所带来的地区差价效益。 ⑸ 投资项目改变了产品的形式(包装和加工)所带来的附加效益。 ⑹ 投资项目减少了产品成本(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所带来的 节约效益。 ⑺ 投资项目对产品特性的保护和避免产品损失所带来的效益增加。 ⑻ 其他有形效益。
2.那些项目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估
国民经济评估是一件较复杂的分析评价工作,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 条件和可能,只是对某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大中型 重点建设以及特殊行业的项目开展国民经济评估工作,国家规定如下类 型的项目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估:
《项目评估》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评估》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评估是指对一个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目的是为了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性。
国民经济效益评价是项目评估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关注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本文将对国民经济效益评价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国民经济效益评价需要考虑的方面众多。
其中包括项目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项目的价值链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项目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等。
为了评价这些方面,评估者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财务指标进行评价,如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项目的社会效益,如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
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地评价项目对国民经济的效益。
另外,国民经济效益评价还需要考虑项目的长期发展前景。
在项目评估中,评估者需要对项目的长期影响进行合理的预测。
这包括项目的市场前景、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等。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项目才能被认为是对国民经济有益的。
最后,国民经济效益评价还需要考虑项目的风险。
在评估项目的效益时,不能仅仅看到项目的正面影响,还需要考虑项目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评估者需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总之,国民经济效益评价是对一个项目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的重要环节。
它需要考虑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评
价,并对项目的长期发展前景和风险进行预测和判断。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良好的评价,项目才能为国民经济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