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航母一览
日本二战重巡洋舰图文集(完整珍藏版)

日本二战重巡洋舰图文集(完整珍藏版)至1945年战争结束,日本海军共建造或改装并投入作战的重巡洋舰18艘。
1922年2月6日,世界海军强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
根据该条约的标准,签约国新造的巡洋舰标准排水量限制在1万长吨(10160公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8英寸(203毫米)。
一、古鹰级:该级别2艘1、古鹰号(Furutaka)重巡洋舰。
以日本广岛市江田岛古鹰山命名。
设计者是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是第一次采用波型甲板的重巡洋舰,是世界上第一艘现代化重巡洋舰。
1922年11月17日在长崎三菱造船厂开工,1926年3月31日竣工。
1939年1月30日进行近代化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参加关岛攻防战及第二次威克岛攻略作战、新几内亚支援作战、所罗门海战、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夜间炮轰作战、埃斯帕恩斯角海战。
1941年12月1日第一舰队第6战队标准排水量(原设计):7950吨,改装后:10507吨尺寸:长:185.17米宽(原设计):15.77米,改装后:16.93米航速(原设计):34.5节,改装后:33节航续力:14节/时7000浬武器装备:主炮:200毫米口径双联装炮3座,改装后:203毫米口径双联装炮3座120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改装后:127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改装后新增25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42座改装后新增13毫米口径四联装高射机枪4座改装后新增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8座其他:610毫米口径九三式氧气鱼雷发射管12门,改装后为8门固定翼九四式水上侦察飞机1架,弹射机1座,改装后:固定翼九四式水上侦察飞机2架,弹射机1座人员编制:625人结局:1942年10月12日夜间,完成炮轰瓜达卡纳尔岛安德森机场任务后,在埃斯帕恩斯角海战中,遭到已安装对海和火控雷达的美军舰队舰炮的集中炮击,舰上发生大了火灾,沉没在埃斯帕恩斯角海域。
2、加古号(Kako)重巡洋舰。
以日本兵库县播磨平原上的加古川(河)命名。
二战日本主力舰图片

二战日本主力舰图片航母赤城级赤城号加贺级加贺号苍龙级苍龙号飞龙级飞龙号翔鹤级翔鹤号翔鹤级瑞鹤号隼鹰级隼鹰号隼鹰级飞鹰号大凤级大凤号云龙级云龙号云龙级天城号云龙级葛城号信浓级信浓号轻型航母凤翔级凤翔号龙骧级龙骧号瑞凤级瑞凤号瑞凤级祥凤号龙凤级龙凤号千岁级千岁号千岁级千秋田号伊吹级伊吹号护航空母大鹰级大鹰号大鹰级冲鹰号大鹰级云鹰号海鹰级海鹰号神鹰级神鹰号秋津丸级秋津丸号秋津丸级にぎつ丸熊野丸级熊野丸号しまね丸级しまね丸号しまね丸级大滝山丸未完成山城丸级山城丸号山城丸级千種丸号死活找不到图片战列舰大和级大和号大和级武藏号长门级长门号长门级陆奥号伊势级伊势号伊势级日向号扶桑级扶桑号扶桑级山城号金刚级金刚号金刚级比睿号金刚级雾岛号金刚级榛名号重型巡洋舰青叶级青叶号青叶级衣笠号古鹰级古鹰号古鹰级加古号妙高级妙高号妙高级羽黑号妙高级足柄号妙高级那智号高雄级鸟海号高雄级爱宕号高雄级摩耶号高雄级高雄号最上级最上号最上级熊野号最上级三隈号最上级铃谷号利根级筑摩号利根级利根号轻型驱逐舰大淀级大淀号天龙级天龙号天龙级龙田号球磨级球磨号球磨级木曾号球磨级北上号球磨级大井号球磨级多摩号长良级长良号长良级鬼怒号长良级名取号长良级由良号长良级五十铃号长良级阿武隈号夕张级夕张号那珂级那珂号那珂级神通号那珂级川内号香取级香取号香取级鹿岛号香取级香椎号阿贺野级阿贺野号阿贺野级熊代号阿贺野级酒匂号阿贺野级矢矧号五百岛级五百岛号(俘虏中国宁海号)五百岛级八十岛号(俘虏中国平海号)驱逐舰(因为太多所以照片每一级只放一张)峯风级包括峯风号,秋风号,羽风号,帆风号,波风号,野风号,沼风号,冲风号,沢风号,汐风号,太刀风号,夕风号,矢风号神风级包括神风号,松风号,追风号,夕凪号,疾风号,旗风号,春风号,朝凪号,朝风号睦月级包括睦月号,文月号,菊月号,如月号,三日月号,水无月号,望月号,长月号,皐月号,卯月号,弥生号,夕月号吹雪级包括吹雪号,曙号,天雾号,朝雾号,凌波号,初雪号,磯波号,叢云号,胧号,狭雾号,漣号,敷波号,东云号,白云号,白雪号,浦波号,潮号,薄云号,夕雾号暁级包括暁号,響号,雷号,电号初春级包括初春号,有明号,初霜号,子日号,若叶号,夕暮号白露级包括白露号,凉风号,海风号,山风号,夕立号,时雨号,五月雨号,村雨号,江风号,春雨号朝潮级包括朝潮号号,霰号,荒潮号,朝云号,霞号,满潮号,峯云号,夏云号,大潮号,山云号阳炎级包括阳炎号,秋云号,天津风号,嵐号,萩风号,浜风号,初风号,早潮号,磯风号,黑潮号,舞风号,夏潮号,野分号,亲潮号,不知火号,谷风号,時津风号,浦风号,雪风号夕云级包括夕云号,秋霜号,朝霜号,藤波号,浜波号,早波号,早霜号,风云号,岸波号,清波号,清霜号,巻云号,巻波号,长波号,沖波号,大波号,凉波号,高波号,玉波号秋月级包括秋月号,冬月号,花月号,春月号,初月号,夏月号,霜月号,凉月号,照月号,若月号,宵月号,霜月号岛风级岛风号。
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艇

金刚级:金刚比睿榛名雾岛扶桑级:扶桑山城伊势级:伊势日向长门级:长门陆奥大和级:大和武藏航空母舰舰队航母:改造轻型航母:凤翔级:凤翔祥凤级:祥凤瑞凤赤城级:赤城龙凤级:龙凤加贺级:加贺千岁级:千岁千代田龙骧级:龙骧大鹰级:大鹰冲鹰云鹰苍龙级:苍龙飞龙神鹰级:神鹰翔鹤级:翔鹤瑞鹤海鹰级:海鹰飞鹰级:飞鹰隼鹰大凤级:大凤信浓级:信浓云龙级:云龙天城葛城重巡洋舰古鹰级:古鹰加古青叶级:青叶衣笠妙高级:妙高那智足柄羽黑高雄级:高雄爱宕鸟海摩耶最上级:最上三隈铃谷熊野利根级:利根筑摩轻巡洋舰现役舰天龙级:天龙龙田球磨级:球磨多摩大井北上木曾长良级:长良五十铃名取由良鬼怒阿武隈川内级:川内神通那珂夕张级:夕张阿贺野级:阿贺野能代矢矧酒匂大淀级:大淀香取级(练习巡洋舰):香取鹿岛香椎八十岛级(俘获巡洋舰):八十岛五百岛浅香丸赤城丸栗田丸能代丸报国丸爱国丸护国丸西贡丸盘谷丸浮岛丸金龙丸金刚丸清澄丸金城山丸水上飞机母舰现役舰特设舰能登吕级:能登吕香久丸级:香久丸衣笠丸神威级:神威神川丸级:神川丸圣川丸君川丸国川丸千岁级:千岁千代田相良丸级:相良丸讃岐丸瑞穗级:瑞穗山阳丸级:山阳丸日进级:日进秋津洲级:秋津洲驱逐舰峰风级:峰风泽风冲风岛风(旧)滩风矢风羽风汐风秋风夕风太刀风帆风野风级:野风波风沼风神风级:神风朝风春风松风旗风追风疾风朝止夕止睦月级:睦月如月弥生卯月皋月水无月文月长月菊月三日月望月夕月吹雪级(特Ⅰ型):吹雪白雪初雪深雪丛云东云薄云白云磯波(特Ⅰ型改):浦波(特Ⅱ型):绫波敷波朝雾夕雾天雾狭雾(特Ⅱ型改):胧曙涟潮晓级(特Ⅲ型):晓响雷电初春级:初春子日若叶初霜有明级:有明夕暮白露级:白露时雨村雨夕立春雨五月雨海风山风江风凉风朝潮级:朝潮大潮满朝荒潮朝云山云夏云峰云霞霰阳炎级(甲型):阳炎不知火黑潮亲潮早潮夏潮初风雪风天津风时津风浦风矶风浜风谷风野分岚荻风舞风夕云级(甲型):秋云夕云卷云风云长波卷波高波大波清波玉波凉波藤波早波浜波冲波岸波朝霜早霜秋霜清霜秋月级(乙型):秋月照月凉月初月新月若月霜月冬月春月宵月夏月花月满月岛风级(丙型):岛风松型(丁型):松竹梅桃桑桐杉槙枞樫榧楢樱柳椿桧枫榉橘型(改丁型):橘柿桦茑萩菫楠初樱楡梨椎榎雄竹初梅若竹级(二等驱逐舰):若竹吴竹早苗早蕨朝颜夕颜芙蓉刈萱潜水母舰迅鲸级:迅鲸长鲸大鲸级:大鲸剑崎级:剑崎高崎潜艇一等潜水舰(伊号型)巡潜Ⅰ型(伊1型):伊-1 伊-2 伊-3 伊-4 伊-5巡潜Ⅱ型(伊6型):伊-6巡潜Ⅲ型(伊7型):伊-7 伊-8甲型(伊9型):伊-9 伊-10 伊-11甲型改1(伊12型):伊-12甲型改2(伊13型):伊-13 伊-14 伊-15(Ⅱ) 伊-1(Ⅱ)乙型(伊15型):伊-15 伊-17 伊-19 伊-21(Ⅱ) 伊-23(Ⅱ) 伊-25 伊-26 伊-27伊-28 伊-29 伊-30 伊-31 伊-32 伊-33 伊-34 伊-35 伊-36伊-37 伊-38 伊-39乙型改1(伊40型):伊-40 伊-41 伊-42 伊-43 伊-44 伊-45乙型改2(伊54型):伊-54(Ⅱ) 伊-56(Ⅱ) 伊-58(Ⅱ)丙型(伊16型):伊-16 伊-18 伊-20 伊-22(Ⅱ) 伊-24(Ⅱ) 伊-46 伊-47 伊-48丙型改(伊52型):伊-52(Ⅱ) 伊-53(Ⅱ)海大Ⅰ型(伊51型):伊-51海大Ⅱ型(伊52型):伊52海大Ⅲa型(伊53型):伊-53 伊-54 伊-55 伊-58海大Ⅲb型(伊56型):伊-56 伊-57 伊-59 伊-60 伊-163海大Ⅳ型(伊62型/伊162型):伊-61 伊-62 伊-64海大Ⅴ型(伊165型):伊-65 伊-66 伊-167海大Ⅵ型(伊168型):伊-68 伊-69 伊-70 伊-71 伊-72 伊-73海大Ⅵb型(伊174型):伊-74 伊-75海大Ⅶ型(伊176型):伊-76 伊-177 伊-178 伊-179 伊-180 伊-181伊-182 伊-183 伊-184 伊-185潜高(伊201型):伊-201 伊-202 伊-203 伊-204 伊-205 伊-206 伊-207 伊-208 潜补(伊351型):伊-351 伊-352丁型(潜输)(伊361型):伊-361 伊-362 伊-363 伊-364 伊-365 伊-367 伊-368伊-369 伊-370 伊-371 伊-372丁型改(伊373型):伊-373 伊-374潜特(伊400型):伊-400 伊-401 伊-402 伊-404 伊-405机雷潜型(伊121型):伊-21 伊-22 伊-23 伊-24战利潜艇(CAPTIVE):伊-501 伊-502 伊-503 伊-504 伊-505 伊-506二等潜水舰(吕号型)海中Ⅳ型(吕26型):吕-26 吕-27 吕-28特中型(吕29型):吕-29 吕-30 吕-31 吕-32L4型(吕60型):吕-60 吕-61 吕-62 吕-63 吕-64吕-65 吕-66 吕-67 吕-68海中Ⅴ型(吕33型):吕-33 吕-34潜中型(吕35型):吕-35 吕-36 吕-37 吕-38 吕-39 吕-40 吕-41 吕-42吕-43 吕-44 吕-45 吕-46 吕-47 吕-48 吕-49 吕-50吕-55(Ⅱ) 吕-56(Ⅱ)潜小型(吕100型):吕-100 吕-101 吕-102 吕-103 吕-104 吕-105 吕-106吕-107 吕-108 吕-109 吕-110 吕-111 吕-112 吕-113吕-114 吕-115 吕-116 吕-117让渡潜艇(DEMISABILITY):吕-500 吕-501三等潜水舰(波号型)潜输小型(波101型):波-101 波-102 波-103 波-104 波-105 波-106 波-107波-108 波-109 波-110 波-111 波-112潜高小型(波201型):波-201 波-202 波-203 波-204 波-205 波-206 波-207波-208 波-209 波-210 波-211 波-212 波-213 波-214波-224 波-225第71号型(TYPE NO.71):71号艇炮舰鸟羽级:鸟羽嵯峨级:嵯峨安宅级:安宅势多级:比良势多坚田保津热海级:热海二见伏见级:伏见隅田桥立级:桥立宇治战利炮舰:多多良唐津须磨兴津鸣海舞子海防舰占守级(甲型):占守国后石垣八丈择捉级(甲型):择捉隐岐佐渡松轮福江对马六连若宫干珠平户天草满珠笠户壹岐御藏级(乙型):御藏三宅淡路仓桥能美千振屋代草垣日振级(乙型):日振昭南大东久米生名四阪崎户目斗波太鹈来级(改乙型):鹈来新南屋久栗国稻木宇久竹生羽节久贺男鹿神津金轮志贺奄美保高伊王高跟伊唐生野第一号型(丙型):第1号第3号第5号……第77号第79号第81号第85号第87号第95号第97号第105号第107号第205号第207号第213号……第221号第225号第227号第二号型(丁型):第2号第4号......第60号第64号 (68)第72号......第78号第82号第84号第102号 (106)第112号第116号第118号第124号第126号第130号……第134号第138号第142号第144号第150号第154号......第160号第190号 (204)敷设舰常磐级:常磐胜力级:胜力严岛级:严岛八重山级:八重山冲岛级:冲岛津轻级:津轻箕面级:箕面防潜网敷设舰-白鹰级:白鹰防潜网敷设舰-初鹰级:初鹰苍鹰若鹰敷设艇-燕级:燕鸥敷设艇-夏岛级:夏岛那沙美敷设艇-猿岛级:猿岛敷设艇-测天级:测天白神成生巨济浮岛敷设艇-平岛级:平岛澎湖石崎鹰岛济州新井崎由利岛怒和岛前岛网代敷设艇-神岛级:神岛栗岛补给舰给油舰-知床级:能登吕知床襟裳佐多鹤见尻矢石廊给油舰-神威级:神威给油舰-隐户级:隐户早鞆鸣户给油舰-风早级:风早给油舰-速吸级:速吸给油舰-针尾级:针尾给油舰-足褶级:足褶盐屋给油舰-洲崎级:洲崎高崎给油舰-大濑级:大濑(原荷兰油船“戈诺塔”号)给粮舰-间宫级:间宫给粮舰-伊良湖级:伊良湖给粮舰-野崎级:野崎给粮舰-杵崎级:杵崎早崎白崎荒崎给粮舰-鞍崎级:鞍崎运输舰-宗谷级:宗谷特务舰练习特务舰-浅间级:浅间练习特务舰-八云级:八云练习特务舰-吾妻级:吾妻练习特务舰-出云级:出云磐手练习特务舰-春日级:春日练习特务舰-敷岛级:敷岛输送舰一等输送舰-第1号型:第1号输送舰……第22号输送舰二等输送舰-第101号型(SB艇D):第101、102、127、128、149、150号输送舰二等输送舰-第103号型(SB艇T):第103……108号输送舰第110……115号输送舰第129……147号输送舰第151……154号输送舰第157……161号输送舰第164、165、172、173、174号输送舰水雷艇、鱼雷艇水雷艇-千鸟级:千鸟真鹤友鹤初雁水雷艇-鸿级:鸿鹊鹎隼鸠鹫雁雉水雷艇-甲型:T-51A型:鱼雷艇10号T-51B型:鱼雷艇11……17号水雷艇-乙型:T-14型(538号型):鱼雷艇538—555,838—889,1101—1108号T-15型(491号型):鱼雷艇491、492号T-23型(201号型):鱼雷艇201—205,213—218,401—410,451—454号T-25型(469号型):鱼雷艇469,493—500,529—537,801—837号T-31型(206号型):鱼雷艇206—212,219,230—234号T-32型(301号型):鱼雷艇301—315号T-33型(220号型):鱼雷艇220—229,316—326,349—354,421—425,455,456,501—505号T-34型(235号型):鱼雷艇235—240号T-35型(468号型):鱼雷艇468,482—490号T-36型(411号型):鱼雷艇411—420,426—450,470—473号T-37型(327号型):鱼雷艇327—348,355—357号T-38型(241号型):鱼雷艇241—286,457—467,506—528号T-39型(474号型):鱼雷艇474—481号T-151型(151号型):鱼雷艇151—165号驱潜艇、扫海艇驱潜艇-第一号型:第1—3号驱潜艇-第四号型:第4—12号驱潜艇-第一三号型:第13—58号第60、61、63号扫海艇-第一号型:第1—4号艇扫海艇-第五号型:第5、6号艇扫海艇-第七号型:第7—12号艇扫海艇-第一三号型:第13—16号艇扫海艇-第一七号型:第17、18号艇扫海艇-第一九号型:第19—30号艇第33、34、38、39、41号艇哨戒艇旧一等驱逐舰峰风级:第1号哨戒艇(旧驱逐舰“岛风”号)第2号哨戒艇(旧驱逐舰“滩风”号)旧二等驱逐舰枞级:第31号哨戒艇(旧驱逐舰“菊”号)第32号哨戒艇(旧驱逐舰“葵”号)第33号哨戒艇(旧驱逐舰)第34号哨戒艇(旧驱逐舰“薄”号)第35号哨戒艇(旧驱逐舰“茑”号)第36号哨戒艇(旧驱逐舰“藤”号)第37号哨戒艇(旧驱逐舰“菱”号)第38号哨戒艇(旧驱逐舰“蓬”号)第39号哨戒艇(旧驱逐舰“蓼”号)旧二等驱逐舰若竹级:第46号哨戒艇(旧驱逐舰“夕颜”号)战利舰:第101号哨戒艇(原英国驱逐舰“色雷斯”号)第102号哨戒艇(原美国驱逐舰“斯图尔特”号)第103号哨戒艇(原美国扫雷艇“雀”号)第104号哨戒艇(原荷兰巡逻艇“猎鹰”号)第105号哨戒艇(原美国巡逻船“阿拉亚特”号)第106号哨戒艇(原荷兰驱逐舰“本克特”号)第107号哨戒艇(原美国拖船“杰纳西”号)第108号哨戒艇(原荷兰巡逻艇“鹰”号)第109号哨戒艇(原荷兰巡逻艇“雉”号)* 摘录自《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艇全览》*未录入未完工舰及未开工舰。
二战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船总览

二战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船总览战列舰伊势级战列舰1938年的“日向”号1941年12月的“伊势”号两艘伊势级战列舰正缓慢航行。
近是“伊势”号,舰艉搭载是95式水上侦察机日向号的第三第四主炮伊势级建造于1915年,共建两艘:日向和伊势,为扶桑级的改良型。
30年代中期曾接受了现代化改造,在二战期间因为过于老旧而很少参加大规模的战役。
1943年9月被改装成航空战舰。
拆除了中后部的四座炮塔,铺装航空甲板,搭载22架水上飞机。
做了类似改装的还有最上号重巡洋舰,因在中途岛战役受重创入坞修理,顺便改造为航空巡洋舰。
1944年10月莱特湾大海战中,两艘未携带一架飞机的伊势级战舰加入小泽治三郎中将的航空母舰编队,充当诱饵。
在美机的猛烈攻击下,其余四艘航空母舰全部被击沉,伊势级航空战舰到底装甲厚实,虽然给炸得千疮百孔,却支撑到逃离战场。
不过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1945年7月还是被美军炸沉在吴县军港,1947年解体。
性能数据:排水量 36,650吨(设计)/39,680吨(改装后)长度 712.3英尺动力 81,000马力载机 3架浮筒式水上飞机(改装后可搭载架固定翼飞机)航速 25.6节主炮六座双联装14英寸(356mm)(改装后后部的四座被拆除) 副炮 5英寸(127mm)8座高炮 3英寸(76mm)4座,25mm104座(改装后)鱼雷 2座533mm水下发射筒舰员标准1360人(战时1476人)金刚级战列舰1937年状态的“金刚”号1939年“榛名”号1942年7月11日的在瓜岛争夺战中航行的“比睿”号“雾岛”号二次大战期间日本海军的12艘战列舰中,为其南北征战的战列舰不是“大和”和“武藏”,而是四艘陈旧落后的金刚级战列舰。
从1913年开始建造到太平洋战争爆发,金刚级战列舰已经拥有25年以上的舰龄。
就是这种老掉牙的战列舰,或作为机动部队的一员,或任夜战部队的主力,在广袤的太平洋战场上耀武扬威,一次又一次地绝处生还,令人刮目相看。
二战世界各国海军所有舰艇名单

二战世界各国海军所有舰艇名单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德意志第三帝国一、航空母舰:1)“格拉夫·齐柏林”号航空母舰·二、战列舰:1)俾斯麦级战列舰:俾斯麦号、提尔皮茨号·2)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舍尔海军上将”号、“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3)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三、巡洋舰:1)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布吕歇尔”号、“欧根亲王”号2)柯尼斯堡级轻型巡洋舰:柯尼斯堡号、卡尔斯鲁厄号、科隆号3)轻型巡洋舰:“埃姆登”号、“莱比锡”号、“纽伦堡”号4)辅助巡洋舰:“亚特兰蒂斯”号、“奥利安”号、“科罗内尔”号、“汉萨”号四、驱逐舰:Z级驱逐舰1)1934年级驱逐舰·Z-1莱伯勒希特·麻司、Z-2乔治·蒂勒、Z-3马克斯·舒尔茨、Z-4里夏德·拜茨恩、Z-5保罗·雅各比、Z-6 西奥多·里德尔、Z-7 赫尔曼·舍曼、Z-8 布鲁诺·海纳曼、Z-9 沃尔夫冈·岑克尔、Z-10 汉斯·洛迪、Z-11 伯恩德·冯·阿尼姆、Z-12 埃里希·吉泽、Z-13 埃里希·克勒纳、Z-14 弗里德里希·伊恩、Z-15 埃里希·斯坦布林克、Z-16 弗里德里希·埃科尔特。
2)1936年级驱逐舰Z-17 迪特尔·冯·勒德尔、Z-18 汉斯·吕德曼、Z-19 赫尔曼·库纳、Z-20 卡尔·加尔斯特、Z-21 威廉·海德坎姆、Z-22 安东·施米特。
1936A型驱逐舰Z-23——Z-30 : Z-24、Z-281936A改型驱逐舰(增产型)Z-31——Z-39 : Z-311936B型驱逐舰Z-35——Z-43,Z-44、Z-45停止建造。
二战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船总览(护航航母篇)

二战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船总览(护航航母篇)二战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船总览(护航航母篇)护航航母大鹰级航空母舰“冲鹰”号“大鹰”号“云鹰”号的前身——“八幡丸”号邮轮“云鹰”号这是日本第一型护航航母,由17000吨级的豪华邮轮改装而来。
主要用于训练和飞机运输。
经过简单改装。
机库较小,增加了相对较短的飞行甲板,没有岛式上建、弹射器或阻拦索。
战争期间,日军为弥补反潜护航力量的不足而改装,载机20-30架,航速较低,不能跟随战斗编队出战。
大鹰级一共有三艘,大鹰、云鹰、冲鹰,于三菱公司长崎船厂(Mitsubishi, Nagasaki)建造,战争爆发后分别改装为航母,均在战争期间为美军击沉。
大鹰号开工日期不明,1940年9月19日下水,在佐世保(Sasebo)海军船厂改装为航母,1941年9月15日完工。
服役期间只参加了一次战斗部署,其余时间主要是执行训练和运输任务。
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宾吕宋岛西北被美国海军“红石鱼”号潜艇击沉。
云鹰号开工日期不明,1939年10月31日下水,完工后被军队接管,在吴市(Kure)海军船厂改装为航母,1942年5月31日完工。
服役期间只用于运输和训练。
在1944年9月15日在中国南海东沙群岛东南被美“石首鱼”号潜艇击沉。
冲鹰号开工日期不明,1939年5月20日下水,在舾装期间被军队接管。
在吴市(Krue)海军船厂改装为航母,1942年11月25日完工。
服役期间只用于运输和训练。
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伊豆群岛八丈岛以东被美“旗鱼”号潜艇击沉。
标准排水量20,000吨(改装后)动力25,200马力飞行甲板长度183.7米航速21节主火炮127mm火炮8座防空火炮25mm8火炮座标准舰载机27架舰员850人(大鹰号上为747人)“海鹰”号航空母舰“海鹰”号的前身——大阪商船公司所属的客货轮“阿根廷丸”号试航的“海鹰”号三菱长崎(Mitsubishi,Nagasaki)船厂建造。
日本二战战列舰图文集

日本二战战列舰图文集日本战列舰从1913年到1942年的29年里,日本海军共建成战列舰12艘。
伊势级:伊势号、日向号长门级:长门号、陆奥号金刚级:金刚号、比睿号、榛名号、雾岛号扶桑级:扶桑号、山城号大和级:大和号、武藏号一、伊势级:同级别2艘1、伊势号(ISE)航空战列舰。
原设计为扶桑级的第三艘。
始建于1915年3月10日,1916年11月12日入水,1917年12月15日完工。
舰籍:横须贺镇守府。
标准排水量(原设计):29900吨。
改建为航空战列舰:35350吨尺寸:长(原设计):206米,改建为航空战列舰:219.62米,宽(原设计): 28.6米, 1930年改造后:31.71米,吃水(原设计):8.8米, 1930年改造后:9.03米,推进马力(原设计):45000轴马力。
1930年改造后:81000轴马力航速(原设计):23节。
1930年改造后25.3节续航力:9680海里/14节,改装后9449海里/16节储油量:4240吨装甲(原设计):舷侧面(305mm),主甲板(33-76mm)。
1930年改造后:(97 -165mm)武器装备:主炮:356毫米口径双联装炮4座,前 2后2副炮(原设计):140毫米口径单炮塔20座,1930年改造后16座。
127毫米口径双联装炮16门。
25毫米口径三联高射炮36座1944年新增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6座其他:6座533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原设计固定翼水上飞机3架,改建航空战列舰后计划22架人员编制:1351人,最多时1463人结局:从1944年2月19日返回吴港后一直作为防空炮台。
1945年7月28日被美军舰载机炸沉在吴港,死亡190人。
1947年在播磨造船厂解体。
2、日向号(HYNGA) 航空战列舰。
原设计为扶桑级的第四艘。
1915年3月6日始建于海军横须贺军工船厂,1917年1月27日下水,1918年4月30日竣工。
基本数据同伊势号。
结局:从1944年2月19日返回吴港后一直作为防空炮台。
二战日本重巡洋舰

二战日本重巡洋舰——古鹰级(Furutaka)重巡洋舰古鹰级共2艘,分别是古鹰号和加古号【古鹰号Furutaka】古鹰号和加古号是日本海军中最早装备二十厘米炮以上的主炮的重巡洋舰,在当时,七千九百吨的排量,二十厘米单装炮前后各三基,还有六十一厘米鱼雷发射管共十二门的重装备,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了.本舰的炮塔配置十分有趣,和日本海军后来的其它重巡洋舰一样,极具日本军舰的特色,前后各三门二十公分单装炮,采用了奇特的配置方法,大约是如此:第一炮塔和第三炮塔位于同一个水平位置,第二炮塔高起来,而第三炮塔则是炮口向后,构成了十分雄壮的外观.昭和十二年(1937)四月开始,本舰也进入了现代化改装,首先是撤除了二十厘米单装炮,改用二十厘米连装炮塔,以前两基后一基的方式配置,然后,将鱼雷发射管减少了四门,以强化对空兵装和弹射器,并增加了搭载的水上侦察机的数目.在太平洋战争开始时属于日本海军名参谋,井上成美司令官率领的南洋部队第四舰队第六战队(古鹰号,加古号,青叶号,衣笠号),参加了关岛攻略战和第二次的威克岛攻略战.昭和十七年(1942)一月后,随舰队转战所罗门群岛,支持各地的攻略作战,在参加了五月的珊瑚海海战后,于六月被编为中途岛作战的支持部队,但却未能上阵.在中途岛败北后,舰队进行重编,而古鹰号被编到新设置的第八舰队中,司令官为三川军一中将.同年八月七日,美军奇袭登陆瓜达卡纳尔岛时出动,翌日发生了史称第一次所罗门海战的战斗,古鹰号和僚舰加古号,青叶号,衣笠号等大展身手,共记击沉美军重巡洋舰三只,澳军重巡巡洋舰一只,并击破美军重巡洋舰一只,得到了辉煌的战果.二个月后的昭和十七年(1942)十月十二日,日军派出舰队炮轰在美军占领之下的瓜达卡纳尔岛机场,然后发生了和美军舰队之间的沙弗岛夜战,在这次的战斗中,古鹰号遭受到拥有雷达的美军舰队的集中炮击,舰上发生大了火灾,于午前零时四十分沉没.建造所长崎三菱造船所起工大正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竣工大正十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排水量7950吨全长185.17m全幅15.77m速力34.5节航续力14节/时7000浬二战网http:8cm高角炮四门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水侦一架,滑走台一基近代化改装昭和十四年一月三十日改装完了排水量8700吨全长185.17m二战网http:16.93m航续力14节/时7000浬二战网http:速力33节兵装20cm主炮六门12.7cm高角炮四门25mm机枪八挺13mm机枪四挺次发装填装置附61cm鱼雷发射管八门水侦两机射出机一基丧失:昭和17年(1942)10月12日舰名由来:因为是重巡洋舰,所以依山名来命名.其由来是位于江田岛海兵学校旁的古鹰山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荒木传(海兵45期)昭和16.11.28早期型的古鹰,此时装备的是单管炮【加古号Kako】重巡洋舰加古号在最初计划时是一艘轻巡洋舰,由其名称即可看出,加古取名于加古川,但是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应该是以山名来命名的,至于河川名则是二等巡洋舰的命名法.加古号在开始建造之前的大正十一年(1922)十月九日紧急改成为一等巡洋舰.其原因就是当时正在进行的华盛顿军缩会议.本舰和姊妹舰古鹰号的设计者就是鼎鼎大名的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中将.拥有二十厘米主炮六门,还有取代以往五十三厘米口径的六十一厘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十二门,是日本空前的重武装巡洋舰,在本级舰的带领之下,以后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都往世界一流的水准发展.本舰在舰体上有突破性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到以往的巡洋舰如天龙型,长良型,或是战舰金刚型,伊势型,长门型等,他们的舰首甲板都是平平的,而加古号,古鹰号的前部甲板是第一次采用波型甲板,所谓波型甲板就是从舰首看起来是高高的翘起来的,此种翘起的甲板拥有良好的耐波性,而在本级舰之后的一万吨级巡洋舰如妙高型,高雄型,或是新锐的战舰大和,武藏都有着相同的特征.本舰的改装工事进行的比姊妹舰古鹰号还要早,将六门二十厘米单装炮换装成了三座连装炮塔,此外,裁去了四门鱼雷发射管,加强了防空兵装,并增大了水上侦察机的空间.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和僚舰古鹰号,及后出的青叶号,衣笠号共同编成第六战队,参加了关岛攻略,威克岛攻略,珊瑚海海战,及出动支持中途岛海战等重要的行动.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八日,因为美军奇袭登陆瓜达卡纳尔岛,所以第六战队在三川军一中将的领导下,出动攻击美军舰队.因为当时美军握有当海域的制空权,所以三川中将就决定来一次夜袭,结果大获全胜,击沉美澳联军的四艘重巡洋舰,并中破一只重巡洋舰,史称第一次所罗门海战.但是因为害怕美军机动部队的攻击,所以未能对脆弱的登陆船团加以攻击,这正是航空至上的时代中,重巡洋舰队的无奈.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十日,正是第一次所罗门海战后第二日,加古号在回归基地的途中,于午前七时十五分在新爱尔兰岛北方遭到美军潜舰S-44的雷击而沉没,是接着再中途岛海战沉没的三隈号之后,第二艘被击沉的日本重巡洋舰.建造所神户川崎造船所起工大正十一年十二月五日竣工大正十五年七月三十日排水量7950吨全长185.17m全幅15.77m速力34.5节航续力14节/时7000浬兵装20cm主炮六门8cm高角炮四门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水侦一架,滑走台一基近代化改装昭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改装完了更改的要目排水量8700吨全长185.17m全幅16.93m航续力14节/时7000浬速力32.95节兵装20cm主炮六门12.7cm高角炮四门25mm机枪八挺13mm机枪四挺二战网http:水侦两机射出机一基丧失:昭和17年(1942)8月10日二战网http:一般来讲,重巡洋舰应以山名来命名,但本舰原本规划为轻巡洋舰,所以是由河川名来命名,由来是位于播磨平原上的加古川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高桥雄治(海兵44期)昭和16.9.15单装炮时代的加古--青叶级重巡洋舰Aoba Class青叶级共建2艘,分别是青叶号和衣笠号【青叶号Aoba】本舰以及及其姊妹舰衣笠号是重巡洋舰古鹰型的改良型,而且也是日本军舰中最早装上弹射器的一批,本级舰和古鹰型的最大差别是,在建造之初即是装用二十厘米连装炮塔三基六门,而新型的连装炮塔也采用了新型的炮弹装填方式,其方式是弹丸由弹药库经由一支纵的圆筒上升至炮塔内,即是所谓的向上式扬弹装置,而且,导入了自动化的装填机,使得青叶号和衣笠号在炮弹装填时间上大为缩短.本舰在外观上和古鹰型也有稍稍的不同,青叶型的舰桥更加的大;弹射器置于后樯和第三炮塔之间,而古鹰型则是布置在后樯和烟囱之间,也可以说是两型舰的后樯位置不同.于昭和十二年开始的近代化改装的重点在于船体强度的强化,和船体的复原性.将中甲板的鱼雷发射器删除,减少了四门发射管.所谓的复原性指的并不是船舰被破坏之后的修复性,而是船重心的高低,会影响到军舰在海上航行的稳定度,由于种种的军缩条约的限制,不能建造太多军舰,所以就强化所建造的军舰的武装,来扳回在数量上的劣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日本军舰都是满载着过量的武装,但是超载的武装将导致重心偏高,使得军舰的复原性低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悲惨的友鹤事件,友鹤号是一艘不满六百吨的水雷艇,但却被施以和二等驱逐舰相当的武装,结果在昭和十年三月十二日的恶劣天气中翻覆沉没.自此以后,日本海军开始检讨有关新造舰的复原性问题.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本舰是第六战队的旗舰,率领着僚舰古鹰号,加古号,衣笠号参加了威克岛攻略战,珊瑚海攻略战等行动.昭和十七年七月七日,第六战队归于由三川军一中将麾下的第八舰队,在第一次所罗门海战中大显神威,和僚舰一起并肩作战,获得击沉美澳联军重巡洋舰四只,击破一只的辉煌战果.但是在昭和十七年十月的沙弗岛夜战中受到美军重巡洋舰的雷达射击,舰桥遭受破坏,第六战队司令官五藤存知少将当场战死.之后,本舰于昭和十八年四月三日在新爱尔兰停泊中遭到敌机的攻击,机关室正上方的上甲板遭到直击弹的攻击,发生了大火灾,但是凭借着其强韧的生命力,参加了十九年十月的捷一号海战,在马尼拉湾口遭受雷击,造成航行不能的惨况,被曳航至本土修复.在昭和二十年七月的空袭中,青叶号的船尾被炸段,大破着底,结果只能这样迎接终战,于战后解体.建造所长崎三菱造船所起工大正十三年一月二十三日竣工昭和二年九月二十日排水量7100吨二战网http:全长185.17m全幅15.83m速力34.5节航续力14节/时7000浬兵装20cm主炮六门二战网http:12cm高角炮四门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水侦一架,射出机一基近代化改装昭和十五年十月三十日改装完了排水量9000吨全长185.17m全幅17.56m二战网http:速力33.43节二战网http:兵装20cm主炮六门12cm高角炮四门25mm机枪八挺13mm机枪四挺次发装填装置附61cm鱼雷发射管八门水侦两机射出机一基丧失:昭和20年(1945)7月28日舰名由来:因为是重巡洋舰,所以依山名来命名,由来是位于军港舞鹤市北东的青叶山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久宗米次郎(海兵41期)昭和16.7.26荒木传(海兵45期)昭和17.11.10田原吉兴(海兵43期)昭和17.12.31山森龟之助(海兵45期)昭和18.2.24山澄忠三郎(海兵48期)昭和19.6.4二战网http:20.1.1【衣笠号Kinugasa】本舰和青叶号同属重巡洋舰古鹰型的改良型,对于日本海军来说是第一批装备二十厘米连装炮塔的巡洋舰.本来,衣笠号和姊妹舰青叶号是设计为轻巡洋舰,但是,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搭载二十厘米以上的军舰应该列属重巡洋舰,所以,这两艘船就变更等级,转而成为重巡洋舰.我们可以看到青叶号还是以河川名来命名,但是到了衣笠号又改为依山名来命名了.在太平洋战争勃发的时候,衣笠号属于第四舰队第六战队(古鹰号,加古号,青叶号,衣笠号)连续参加了关岛攻略作战,第二次威克岛攻略作战,珊瑚海海战,支持中途岛海战,真是马不停蹄的奔命.后来,在昭和十七年(1942年)七月转隶于三川军一中将麾下的第八舰队,和第八舰队旗舰鸟海号及第六战队的僚舰古鹰号,加古号,青叶号并肩作战,获得了击沉美军重巡洋舰三只,中创一只,击沉澳军重巡洋舰一只的辉煌战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之一,也是美日大规模舰船集结竞技的地方。
在这里,航母战斗力的强弱成为了海战胜败的关键。
从日本海军以6艘航母为主力偷袭珍珠港开始,历经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争夺战、马里亚纳海战,到莱特湾海战期间日本海军航空母舰的有效战斗力被完全摧毁为止,几乎每次海战都有航母出现。
在此,本文详细盘点了日本二战期间使用的航母,他们大致可分为舰队航空母舰、轻型航空母舰和护航航空母舰三种。
二战日本“凤翔”号航空母舰凤翔号凤翔级是世界上第一级作为航空母舰来建造的舰艇,只有1艘凤翔号。
自航母诞生以来,日本海军也一直关注着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的发展。
早在1913年,日本海军就着手将一艘商船“若宫丸”号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
1920年,日本海军在浅野造船厂又开工建造了本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并于1922年12月建成服役,由于该舰在航母发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岛状上层建筑,因而被称为第二代航母,以区别于第一代“平原型”航母,它在“外貌”上已经颇像现代航母了。
凤翔号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作为航空母舰来建造的军舰,虽然开工比英美的航空母舰晚,下水却早几个月,因此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的桂冠就带了它的头上。
二十年代时,为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战术和甲板飞行训练积累了经验。
“凤翔”号全长168米,标准排水量7470吨,最大航速25节。
该舰在甲板前部有大约5度的下倾斜坡,两部升降机沿飞行甲板中线布置。
它打破了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结构,一个小型岛式舰桥被设置在飞行甲板的右舷。
三个烟囱可向外侧倾倒,以免影响飞机起降作业。
但是经过试验,日本海军发现“凤翔”号的岛式结构并不是很合适。
由于该舰的飞行甲板比较狭窄,岛式建筑在起降时显得非常碍事。
为了保证舰载机的安全起降,日本海军于1924年又拆除了岛式建筑,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纯种航母”又恢复成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这从发展上讲是一种倒退。
1934年时本舰已经成为二流战舰,1935年9月26日在海军演习中遭遇飓风,前甲板被压坏。
太平洋战争前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延长了飞行甲板以搭载新式战斗机。
中途岛海战时作为山本的主力舰队中一员参战。
1943年再次延长了飞行甲板,但这次弄得太离谱以至于无法再进行远洋航行,其后一直充当训练舰。
1945年在吴县军港被攻击但幸免于难,战后用来运送日本海外侨民和战俘,1946年9月被解体。
排水量 7,470吨/10,000吨飞行甲板长度 551.6英尺航速 26.5节动力 30,000马力续航力 8000海里/18节火炮 5.5英寸4座、25mm30座、13.2mm10座雷达 21型13式标准舰载机 26架舰员 550人日本海军“赤城”号航空母舰赤城号赤城号是日本海军第一艘重型航空母舰。
作为“八•八舰队计划”(8艘战列舰和8艘战列巡洋舰)的一部分,赤城号的原始设计是一艘战列巡洋舰,于1920年12月开始制造。
1923年11月,由于受华盛顿条约的影响,日本需要停止建造2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
赤城号完成前即被改成航空母舰。
赤城号航空母舰改装后满载排水量41300吨,主机输出功率133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载机72架(最多可载91架)。
1932年1月的第一次淞沪抗战中,赤城号、加贺号参与轰炸上海。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赤城号先后在长江流域、华南、海南等地作战。
1940年,日美局势日趋紧张,美太平洋舰队全部移师珍珠港。
身为第一航空舰队旗舰,赤城号带领着六艘空母突袭了珍珠港。
在这之后,由于一直是航空舰队的中心,所以从腊包尔攻击直到达尔文港的空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942年4月, 赤城号进出印度洋,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哈密斯号和重巡洋舰多赛特夏号。
1942年6月5日的中途岛海战中受到美国轰炸机机的集中轰炸而重创起火, 引起甲板上刚加满油的舰载机和摆放在甲板上的鱼雷爆炸,执行护卫任务驱逐舰舞风号、荻风号、野风号和岚风号各自发射了一条鱼雷,赤城号于次日凌晨沉没。
日本海军“加贺”号航空母舰加贺号加贺号航母,由川畸船厂(kawasaki)建造。
1920年7月19日开工,1921年11月17日下水,1922年暂停,原计划是作为快速战列舰,后因华盛顿海军条约而改为航母。
1923年后重新开工并改造为航母,1928年3月 21日服役,但没有马上投入使用。
服役早期作为岛式上层建筑试验舰。
1934至1935年在佐世保(Sasebo)海军船厂进行现代化改装。
改装之后排水量为42,541吨,8台锅炉蒸气轮机,127,400马力,最高航速28节,武备为10座单管20毫米单用炮,8座双联127毫米两用炮,22座25毫米高射炮,舰员编制人数2016人,载机81架(最多可达90架)。
加贺号是日本最初的重型航空母舰之一,她与赤城号的起源很类似,原始设计是战列舰。
加贺号服役之后,与赤城号一同编为第一航空战队,此后两舰一般共同执行任务,两舰的命运也很类似。
加贺号是侵华海军的主力。
1932年第一次淞沪会战中,加贺号和赤城号一起完成了轰炸和制空任务。
1932年2月22日和26日,加贺号的数架舰载机分别轰炸了苏州和杭州,当时配备的舰载机为90舰战和89舰攻。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加贺号配合陆军更加疯狂地袭击中国大陆,上海、南京、南昌、成都等地均有加贺号的舰载机出没。
1932年8月15日,加贺号约30架舰载机企图空袭中国空军学校-笕桥机场。
被中国21架飞机拦截,结果日机被击落13架,这是加贺号在中国最惨的一次失败。
随后,加贺号一直活动在中国海域,轰炸的目标也扩展到广州白云机场和广州市区。
1939年后,加贺号返回太平洋海域。
1941年12月7日,加贺号作为六艘航母之一参与偷袭珍珠港。
随后,1942年1月,南云中将带领第一航空战队(赤城和加贺)与第五航空战队(翔鹤和瑞鹤)参与东南亚外围诸要地的攻击,其中包括1月20日-23日,空袭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基地。
而后南云舰队向西横扫了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整个海域,包括2月19日空袭澳大利亚达尔文港、3月3日协助占领荷属东印度,空袭爪哇南岸芝拉扎港。
而后,加贺号回本土修理,没有参与4月在印度洋对英海军的作战。
1942年6月,第一航空战队与第二航空战队(苍龙号和飞龙号)参与中途岛战役,全部战沉。
加贺号于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西北海域被美军“企业”号航母舰载机炸沉。
日本海军“苍龙”号航空母舰苍龙号苍龙号航母,由吴港(Kure)海军船厂建造,1934年11月20日开工,1935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完工。
是日本海军第一艘专门建造的大型航母,有双层机库和全通飞行甲板,右舷岛式上层建筑,并采取巡洋舰的主机以便获取较高航速。
日本海军以后建造的大型航母都是参考该航母设计。
满载排水量19800吨,蒸气轮机,8台锅炉,4轴,152000马力,最高航速34.5节,编制舰员1100人,武备为6座双联127毫米炮,28门25毫米高射炮,载机63架(最多可达71架)。
苍龙号是日本海军第一艘近代航母。
相较之下,赤城号、加贺号虽然体型庞大,不过也是历经数度改装才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的现代化外貌,而这种现代化外貌就在苍龙级上确定,可以说日后的日本航母都是以苍龙级为基本而发展出来的。
船体是重巡般的以速度为优先考量的高速船体,飞行甲板通遍全舰长度,小型的舰桥位于右舷,而两只向下弯曲的烟囱则位于其后。
飞行甲板上于中心线装设有前、中、后三座升降梯,机库共有两层。
最初计算的舰载机为:九六式舰战常用12机加补用4机,九七式舰攻常用9机加补用3机,九六式舰爆常用27机加补用9机,九七式舰侦常用9机,合计常用57机加补用16机共73机。
到了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标准则为零式舰战常用18机,九七式舰攻常用18机,九九式舰爆常用18机,各机种补用机各三机,共常用54机,补用9机。
建造时为了压低排水量,采用电气熔接式,即电焊式结合,不过在第四舰队事件发生后,本件的舰体强度受到质疑,于是在外板、内底板、最上甲板级上甲板实施大范围的补强措施,结果增加了不少的排水量。
又,本来在龙骧级上使用的舷外通路因为耐波性不加,而在设计本舰时多采用舰内通路。
本舰的轮机与重巡铃谷级的相同,使本舰达到34.5节的速度航空母舰苍龙号完成后即编入第二航空战队,开始了飞行队的训练。
1938年4月,苍龙号派往中国战场支持,将舰载机的一部份派遣到南京。
同年10月参加了广东方面作战的支持任务,并于12月归回本土。
1941年11月26日,苍龙号搭载了零战21机、七式舰攻18机、九九式舰爆18机合计57机前往珍珠港。
在执行完珍珠港的任务回国途中,苍龙号所属的第二航空战队奉命前往威克岛支持久攻不下的登陆作战。
1942年1月,苍龙号与飞龙号一起南下参加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攻略支持作战,2月,在帛琉与第一航空战队会合,先是轰炸了澳洲的达尔文港,后是进入了印度洋,对锡兰岛发动攻击,炸沉英国重巡洋舰和轻航母一艘。
这段期间是苍龙号最得意的时候,不过,死亡的脚步却渐渐逼近。
1942年5月27日,苍龙号随着一只前所未有的大舰队从本土出发前往中途岛,参加了惊天动地的中途岛大海战。
苍龙号当时仍在第二航战里,僚舰仍是飞龙号,他们都归在二航战司令山口多闻海军少将的管理下。
此海战中苍龙号除了定数的载机以外,还搭载了两架后来彗星舰爆前身的新锐高速侦察机二式舰侦,和准备配上占领后的中途岛基地的三架零式战斗机。
由于密码遭美国破译,所以美国集中了全部的力量朝着苍龙号所在的南云机动部队发动猛烈的攻势。
当日上午10时25分,就当舰队数度击退来袭鱼雷机,准备好迎风放出战机时,美军俯冲轰炸机突然从空中窜下,在短短几分钟间,三枚直击弹命中苍龙号飞行甲板上面,并平均的落在三座升架机前,爆炸连续引爆了停在甲板上正等待起飞的战机和堆积在甲板上的炸弹鱼雷,全舰陷入一片大火,10时40分,苍龙号的主机就停止了动作。
7时13分,焚烧了八小时半的苍龙号沉没,定员1103名中有718名战死。
被炸弹命中后的“飞龙”号,前甲板被炸开了,已经失去动力飞龙号飞龙号是苍龙级的2号舰,于1936年7月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动工,1937年11月下水,1939年7月完工。
测试排水量20165吨、航速34.6节、续航力7670海里(18节以下),可搭载飞机72架、官兵1101人。
飞龙号服役后一直随苍龙号同进退。
在中途岛战役期同,该舰在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横遭惨祸时躲过一劫,随后在第2航空战队指挥官山口闻多少将的指挥下,出动舰载机对美国航母约克城号实施了连续两次的攻击,使其受到重创。
不料在苍龙号遭袭6小时后,美机再度光临飞龙号上空。
该舰被4枚炸弹命中舰桥右侧前方的飞行甲板,前段升降机整个被炸飞到舰桥上井引发火灾。
6月6日夜零时15分宣布弃船,包括山口闻多在内的416名官兵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