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植物群落,分布在海岸带的浅水区,包括海水淹没的沿海沼泽、沟渠、干滩、沙丘等地。
红树林在维持海岸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环境和防止海岸侵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红树林还是一种重要的渔业和林业资源。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污染,红树林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人类活动对红树林植物造成的破坏严重。
人类活动对红树林植物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开垦农田、养殖业、河流填埋、海岸填筑、采矿、旅游业等。
这些活动造成的影响包括超过潮汐范围的垃圾堆放、废水直接倾倒等,这会导致植物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威胁。
二、气候变化对红树林植物造成的影响日益显著。
气候变化给红树林植物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全球海平面的上升不仅会导致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淹没,而且会改变红树林的微气候、水文环境等。
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红树林植物的生长率、光合作用效率等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部分物种灭绝。
三、非法采伐和滥砍滥伐问题严重。
为了获得木材和其他植物资源,一些人非法采伐和滥砍滥伐红树林植物。
这种采伐行为不仅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而且给当地居民和渔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护红树林植物资源,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一、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保护红树林植物的栖息地。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红树林植物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这些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红树林植物的栖息地,还可以对红树林的破坏和非法采伐等行为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红树林植物能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二、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教育普及和宣传力度。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对于保护红树林植物资源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教育普及和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让公众了解红树林植物的重要性,引导公众改变消费习惯,少用木材,减少浪费和污染。
可持续发展知识:红树林保护与利用——实现可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可持续发展知识:红树林保护与利用——实现可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持续遭受着破坏和破坏,红树林等自然资源也逐渐减少。
但是红树林不仅拥有丰富的生态气候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对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保护和利用红树林,实现可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红树林的生态价值红树林是在滨海带上自然生长的一种树种,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特征。
红树林是亚热带和热带海岸地带的典型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包括较宽的沿海平原、河口滩涂等生态环境。
而红树林所处的滨海生态系统,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域,不但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地,同时也对于维持近海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红树林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枢纽,承担着很多重要生态功能,包括:1.保护海岸线:红树林是海边地区最好的屏障之一,它能够有效地保护海岸免受风暴、风浪和大浪等海洋侵蚀的影响。
2.沉积泥沙:红树林的树根能够在海退潮或河水冲刷过程中,把部分悬浮泥沙沉淀下来,累积形成新的海滩和河滩,改变河流和海洋的地形。
3.物种保护:许多重要的陆地物种,如白鹭、红树蟹、鲤鱼、海龟等,也依赖着这里的生物,而红树林环境的稳定,可保护它们的生存。
4.碳汇作用:红树林森林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碳,是全球最重要的碳汇。
5.氮固定:红树林根系上的共生微生物可以将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提供植物吸收所需的氨。
另一方面,红树林也是与当地民众生活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
在红树林内,水生植物和红树林植物的综合利用,可以从中获取许多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如:1.渔业资源:红树林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沙虫阵、天蚕,又可能采收黑椰、龙眼、火龙果等水果。
2.硬木的加工和制品的生产:红树林木材质地坚硬,特别能耐水、耐磨、耐久、不腐烂,是各种船舶、板凳等木制品的理想材料。
3.生态旅游:由于红树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已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自然湿地,也是国家级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净化水质、保护海岸线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有害生物的存在给红树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来保护这一生态环境。
一、现状分析1.黑风铃虫黑风铃虫是深圳湾湿地红树林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以红树林的树叶为食,导致红树林的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在幼苗期和嫩叶期,黑风铃虫对红树林的伤害尤为严重,造成了红树林的大面积死亡和凋萎。
2. 红树蟹红树蟹是深圳湾湿地红树林中的一种有害生物,它通过啃食红树林的树根和树皮来获取营养,对红树林的生长造成了影响。
尤其是在红树林的幼苗期,红树蟹的啃食行为会导致红树林的生长受阻,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红树林寄生植物一些寄生植物如海桑寄生、红树寄生等,会寄生在红树林上,影响红树林的生长和健康。
这些寄生植物会竞争红树林的养分和水分,导致红树林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给红树林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二、综合防控措施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天敌复合、寄生生物等自然天敌对有害生物进行有效防治。
比如引入天敌昆虫,控制黑风铃虫的数量,减轻对红树林的危害;对红树蟹进行有效的防治,可以引入天敌动物来控制其数量;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红树林寄生植物进行有效的防控,保持红树林的生长健康。
2. 养护管理加大对深圳湾湿地红树林的养护管理力度,加强对红树林的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进行定期的营养补给,加强红树林的管理和保护,维持其生态平衡。
3. 环境保护加强对深圳湾湿地红树林环境的保护,减少人为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红树林的生态平衡和健康发展。
4. 科学研究加大对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的科学研究力度,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水平。
三、结语深圳湾湿地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保护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红树林的保护与恢复

红树林的保护与恢复红树林是一种独特而珍稀的生态系统,它分布在沿海地区,起到了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的因素,红树林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红树林的重要性红树林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天然过渡地带,具有以下重要生态功能:1. 保护海岸线:红树林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能有效减缓风暴潮和海浪对沿岸地区的侵蚀,保护海岸线的稳定。
2. 提供栖息地:红树林为众多海洋和陆地生物提供了独特的栖息环境,成为诸多物种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3. 保持水质:红树林可以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海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生态平衡。
4. 存储碳汇:红树林树木和沉积物可以固定并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缓解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二、红树林的威胁因素1. 城市化和沿海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破坏性影响也日益加大,大量红树林被填海造地,用于开发住宅区和工业区,导致大量红树林的丧失。
2. 过度捕捞和污染:过度的渔业活动会破坏红树林的鱼类资源,而工业和农业的废弃物的排放也会导致红树林栖息环境的变质。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给红树林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红树林保护与恢复措施为了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保护政策: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对红树林的保护和管理,限制沿岸开发活动,加强红树林的保护意识。
2.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对公众和相关利益方的红树林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对红树林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参与保护红树林的意识。
3. 尽量恢复红树林:在已经丧失红树林的地区,可以采取红树林的人工恢复措施,例如重新种植红树林植物,帮助红树林的自然恢复过程。
4. 控制捕捞和污染:加强渔业管理,限制过度捕捞,禁止使用破坏红树林的捕捞工具。
同时,也要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减少污染对红树林的危害。
5. 研究和监测: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工作,掌握红树林的生态特点、演变规律和威胁因素,为红树林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红树林养护措施

红树林养护措施1. 引言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存在于滨海地区的潮间带和河口地区。
它们是珍贵的生态系统,为沿海地区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
为了保护和维持红树林的生态功能,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红树林养护的一些基本措施。
2. 水质管理红树林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质条件。
因此,水质管理是红树林养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面是一些水质管理的建议:•控制污染物排放:避免将废水、化学品和其他污染物排放到红树林生态系统中。
•监测水质:定期检测红树林周围水体的水质情况,确保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控制水位:根据红树林的喜好,控制水位,避免过度淹水或缺水。
3. 土壤管理红树林的生长离不开适宜的土壤环境。
以下是一些土壤管理的建议:•保持土壤湿润:红树林需要湿润的土壤,特别是在干燥的季节。
定期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控制土壤盐度:红树林通常生长在咸水环境中,但高盐度可能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排除过多的盐分或通过淋洗来降低土壤盐度。
•提供养分:定期给红树林提供合适的养分,以促进其健康生长。
4. 植被管理红树林的植被管理对于保持其健康和生态功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植被管理的建议:•修剪枝叶:定期修剪红树林的叶片和枝干,以保持它们的健康状态。
•控制竞争植物:清除竞争植物,防止其对红树林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保护根部:红树林的根部非常重要,需要保持其完整和健康。
避免根部受到破坏或损伤。
5. 生物控制红树林中存在各种生物,包括昆虫、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有些生物可能对红树林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生物控制的建议:•控制害虫: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红树林中的害虫,以防止它们对植被造成伤害。
•保护鸟类:某些鸟类对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保护这些鸟类,确保它们的栖息地不受干扰。
6.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红树林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下面是一些定期监测的建议:•生长状况:定期观察红树林的生长情况和植被覆盖率,以评估其健康状态。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沿海地带,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带。
红树林植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和沿海资源开发的过度,红树林植物的资源现状面临严重的威胁。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的面积:人类活动导致了红树林的大规模破坏,沿海地区的围填海、抽水取用、港口建设等行为都会导致红树林植物生长的空间减少。
2.植物种类减少: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类丰富,但是目前已有多种红树植物受到严重威胁,有些濒临灭绝。
这主要是由于过度的采伐、过度的捕捞和过度的沿海开发等因素导致的。
3.生物多样性降低:红树林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红树林植物资源的减少不仅影响到植物本身的生存,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1.加强立法和管理:政府应加强红树林植物资源的保护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侵犯红树林植物的乱砍滥伐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对红树林植物资源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2.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通过广泛宣传红树林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增强公众对红树林植物资源保护的意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减少对红树林植物的破坏。
3.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加强对红树林植物的科学研究,了解其生态习性和适应特性,开展红树林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技术研究,为红树林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4.建立保护区和保护网络:建立红树林植物保护区和保护网络,划定禁止破坏和开发的区域,保护红树林植物的生态环境,营造适宜红树林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5.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分享红树林植物资源保护的经验和技术,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红树林植物资源保护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全球红树林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
红树林植物资源面临严重的威胁,保护红树林植物资源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我国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

我国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河口、海湾和潮间带等咸水湿地,被誉为“海洋森林”。
红树林不仅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地,还具有保持海岸线稳定、净化水质等重要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红树林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保护红树林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我国拥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海南等地。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开发、填海造地、养殖业的发展等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
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城市,大量的红树林被砍伐、毁坏,导致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
为了保护红树林,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
我国《红树林保护管理办法》于2003年出台,明确了对红树林的保护管理责任和措施,并规定了禁止砍伐、乱占乱用红树林资源。
此外,还出台了大量涉及红树林保护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监管。
其次,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
针对红树林的生态特征和威胁因素,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监测,了解红树林分布、数量、健康状况等情况,为红树林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红树林受到的威胁和破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再次,强化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红树林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调动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公众保护红树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红树林是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其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红树林保护面临的问题,推动红树林保护工作走向国际化。
最后,加强监督和执法。
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监督,严格执法,对于违法破坏红树林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和处罚。
加强对红树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确保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红树林生存状况堪忧,保护红树林迫在眉睫。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摘要】红树林是珍贵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红树林植物资源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本文首先对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探讨了红树林植物资源保护现状,提出了需要改进的方面。
然后,分析了红树林植物资源保护策略和管理措施,重点强调了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性。
从保护的重要性、前景和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红树林植物资源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保护策略、管理措施、监测与评估、重要性、前景、建议。
1. 引言1.1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概述红树林是海陆交界处特有的生态系统,它以其独特的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红树林植物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日益恶化,许多植物种群面临灭绝的危险。
为了有效保护红树林植物资源,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的保护策略和管理措施。
需要加强对红树林植物资源的监测与评估工作,了解其种群数量、分布情况和生长状况,为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建立完善的红树林植物资源保护体系,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红树林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更关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保护红树林植物资源,为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美丽的地球家园。
希望未来的红树林植物资源保护工作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让红树林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2. 正文2.1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植物组成,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红树林植物资源包括各种红树植物和与之相关的动植物。
目前,全球范围内红树林植物资源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威胁红树林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增长产生的压力,这是其它威胁产生的根源;发展水产养殖,建设养殖塘;木材和薪材需求进行采伐;因城市与农业发展进行围垦造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放造成的水污染。【12】
(一)近岸海域水质污染严重
随着沿海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沿海城镇人口的激增,大量工业、生活废水以及养殖农药等排放注入海域,近海湿地污染严重。特别是有毒的农药,如乐清湾西门岛周边的滩涂围塘养殖,为了杀死其他生物,大量的使用j唑磷。这些污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就直接排出去,导致海域水质恶化,这些现象在浙南渔民滩涂养殖中也存在,加上红树林种植于滩涂养殖区附近,排出含农药的水首当其冲对秋茄幼苗不利,造成幼苗死亡,使成活率降低。
表2.厦门市红树林变迁及分布情况【11】
1960年前后
320
主要分布于海沧青礁86.7hm2,海沧东屿岛80hm2,同安湾80hm2,马銮湾20hm2,杏林湾22.7hm2,筼筜港13.3hm2,高崎13.3hm2,其他小岛合计4hm2
1979年前后
106.7
主要分布于海沧青礁6.7hm2,海沧码头3.3hm2,海沧东屿73.3hm2,高崎2hm2,杏林湾2hm2,同安湾16.7hm2,其他小岛合计4hm2
一、我国红树林的现状
中国红树林湿地断续分布于东南沿海热带、亚热带海岸港湾、河口湾等受掩护水域。其宏观纬度分布主要受温度控制,包括气温、海水表层温度、霜冻频率等。寒流或暖流的存在影响气温、水温及红树植物繁殖体的传播而影响其分布。中国有20科37种,包括26种真红树、11种半红树,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沿海及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及浙江省人工引进的红树林区,自然分布北界为27。27,,人工引种北界为28。25’N,分别位于福建省福鼎县、浙江省乐清县(具体见表1)。【3】我国红树林分布南界在海南岛南岸。中国南海诸岛地处中热带和赤道带,雨量丰富,适宜红树林生长,但尚未发现红树植物,仅有若干半红树植物生长,不能形成红树林群落。【4】
2000年
32.6
主要分布于海沧青礁0.3hm2,海沧码头0.3hm2,海沧镇后井村0.1hm2,海沧东屿23.3hm2,同安鳄鱼岛0.1hm2,杏林湾,0.4hm2,集美凤林7.3hm2,高崎,0.1hm2,此外还有其他小岛0.7hm2
2004年
21(43.4)
主要分布于海沧青礁1.3hm2,海沧东屿13.3hm2,同安鳄鱼岛0.1hm2,集美凤林5.4hm2,高崎0.2hm2,其他小岛0.7hm2。此外,近年来厦门海岸带人工种植22.4hm2,包括海沧青礁6hm2,海沧东屿1.3hm2,集美凤林8.4hm2,翔安山亭6.7hm2。
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
我国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及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之一本文主要对我国红树林的现状、致危因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红树林;现状;致危原因;措施
引言
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之一。是一种自持的和可更新的生物资源,是生物海岸的一个基本组成类型。【1】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多分布于泥滩上,其生长发育依赖于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红树林是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 中国红树林共有37种,分属20科、25属( 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这类树种的皮,含有丰富的单宁素,当它曝露在空气中,就会变成红色,故生物学家赋予其“红树”的美称。【2】
1
5
氹仔岛与路环岛之间的大桥西侧海滩等地
浙江
8
1
瑞安等地
一般认为,我国红树林面积在历史上曾达25万hm2,50年代(如1956年热带亚热带资源勘测或1956年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为4万hm2或4.2万hm2。【6】由于20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和80年代初围垦养殖,至1986年锐减为21283hm2;80年代末又遭围垦造陆破坏,至90年代初仅余15122 hm2。在我国海岸线最长、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广东省,1956年、1986年和90年代初的红树林面积分别为21273、3526和3813hm2,最高减少了将近85%。【7】据不完全统计,从60年代至今,海南红树林面积减少了52%;广西减少了66%;广东减少了83.5%;福建减少了50%。【8】
以厦门为例,在1960年前后,厦门约有320hm2的天然红树林。由于许多港湾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与道路的建设,使得厦门的红树林面积迅速下降。到1979年,厦门的天然红树林面积下降为106.7hm2;到2000年,厦门天然红树林面积仅有32.6hm2【9】,和1960年相比,90%以上的天然红树林已经消失;近期调查结果表明,到2005年4月,厦门市现有天然红树林面积仅有21hm2,加上人工造林达43.4hm2。【10】(详见表2)
表1.我国各省(区)红树林面积及主要分布【5】
海南
4836
35
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和崖县等地
广西
5654
14
合浦、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
广东
3813
18
福田、湛江、珠海、江门、汕头和阳江等地
福建
260
9
厦门、云霄、晋江、莆田等地
台湾
120
17
台北、新竹和高雄等地
香港
263
11
米埔等地
澳门
(二)人为的损害
红树林种植在潮问带,而附近村民多数靠海为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村民对红树林内生物过度采挖、抓捕的危害日趋加重。以乐清湾两门岛红树林为例,近几年来种植的红树林,中低潮区的成活率相当低,高潮区相对较好,很大原冈就是中低潮人为采挖等活动较为频繁,而且此处属淤泥底质,频繁的活动很难使红树苗l古I着生长,成活率较低;而高潮区泥质较硬,受人为因素相对较少,红树根系易于固着,长势较好。
(三)海洋生物的危害
据李云等报道,螃蟹(主要为招潮蟹魄Uca spp.)是红树林育苗期及幼苗期系要有害生物。红树的种子发芽后极易被螃蟹钳断茎十或叶片,咬啃幼树茎基韧带皮部或胚轴而死亡。另外,藤壶类生物在红树植物表面的附着性与营生性,影响了红树林的正常生长而成为危害红树林面积较大的污染生物[16—91。造林后的幼树茎枝叶上附着的藤壶一般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当藤壶的吸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红树林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致使红树植物不易生长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