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及其特点

古巴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及其特点
古巴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及其特点

古巴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及其特点

作者:李梅香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MPA常州班

刊名:

金山

英文刊名:GOLD MOUNTAIN

年,卷(期):2010(2)

参考文献(2条)

1.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9

2.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2008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07694028.html,/Periodical_jins201002064.aspx

古巴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古巴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来源:《红旗文稿》期号:作者:宋晓平 古巴自1959年革命胜利以来,曾进行过三次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对这些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古巴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及其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判断古巴未来理论探索和政策实践的走向。 一、古巴历史上三次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第一次理论和实践探索是在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围绕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展开。古巴1961年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亟待解决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问题。当时,在生产资料实行国有化和集体化、建立中央集中计划体制等问题上普遍存在共识;在经济计划和管理集中程度以及商品货币的作用问题上存在分歧。先后担任工业部长和国家银行行长的格瓦拉主张建立“预算拨款制”,中央通过预算拨款为所有国营企业提供资金,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库;通过精神鼓励手段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人”。古巴著名经济学家罗德里格斯主张建立“自筹资金制”,国营企业从中央银行获得贷款,在利润上缴国库的同时,保留一部分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通过劳动定额制和实行物质鼓励手段促进生产。60年代末期,卡斯特罗发动“革命攻势”,实施千万吨糖计划,对除小农之外的几乎所有经济部门统统实行国有化,完全否定商品、货币等经济杠杆的作用。 第二次理论和实践探索始于70年代中期,围绕“经济领导和计划体制”展开。“革命攻势”和千万吨糖计划失败后,古巴承认“犯了理想主义的错误”,接受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划分,承认国家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第一阶段,需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并于1976年开始实施基于苏联经验制定的“经济领导和计划体制”。这一体制重视完善和加强国家计划体系,承认商品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主张利用价值规律和各种经济杠杆运作经济,重视企业自主权和物质鼓励手段。1986年,卡斯特罗否定了“经济领导和计划体制”,认为它是照搬别国模式的产物,不符合古巴的特殊条件。为此,发动纠偏运动,强调革命意识和精神鼓励,批判经济工作中因“滥用价格、利润、利息、奖金”所导致的资本主义倾向;强调经济计划和管理的集中化措施,严加限制个体经济,取消新开不久的农贸自由市场,强调促进农村集体合作化等。 第三次理论和实践探索始于1993年,围绕与经济改革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在苏东剧变的冲击下,古巴的社会主义制度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威胁,被迫提出“拯救社会主义”的口号,并于1993年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古巴将农业的基础生产和组织形式由农场改为具有合作社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基础组织,允许美元在市场流通,取消国家的外贸垄断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扩大个体经济。古巴学术理论界随之投入一场大讨论,普遍认为经济危机既是挑战,又是调整国际参与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机遇。探索的问题,包括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等。2003年下半年,卡斯特罗多次发表讲话,批评经济改革造成很多扭曲和失误,产生贫富差距拉大、非法致富、腐败盗窃等很多与革命原则不相容的现象,就此扭转了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的走向。 二、古巴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 上述三次理论和实践探索,大致涉及以下一些问题: 1.关于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古巴始终认为,市场经济、商品价值规律及其各种经济杠杆具有资本主义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古巴学术理论界普遍认为,由于古巴的社会主义脱胎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商品价值规律和市场因素。社会的进步和发达程度,与商品价值规律和市场的存在程度成反比,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日益发展,价值规律和市场因素将逐步走向消亡。 2.关于价值规律和市场因素的作用。古巴学术理论界在价值规律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方

古巴国家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 1、政府类型 古巴是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民主、统一的共和国。古巴政体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三个重要部分组成。 2、政党制度 实行一党制,古巴共产党是唯一合法政党,是古巴社会和国家的领导力量。一党制有利于政府政策的稳定性。 3、政治稳定性 (1)卡斯特罗自上台以来一直连任至今。古巴政局继续保持稳定,经济逐步好转,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是拉美地区相对安全的国家。 (2)美国对古巴长期实施制裁与封锁,是影响古巴安定、发展的主要风险。 (3)古巴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外国企业在当地投资设厂尚有争论,所以其政策稳定性、连续性有限。 4、古巴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中国与古巴于1960年9月28日建交。建交后,双边全面友好合作关系迅速发展。 60年代中直到80年代初是冷战时期,两国交往不多。 从1983年起,两国在各领域的交往陆续恢复,双边关系重新全面恢复和发展。进入90年代后,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各个领域的平等互利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中国高度评价古巴革命并给予极大同情和支持,古巴重视并采取主动措施,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 二、经济环境分析 1、经济体制 古巴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能力和劳动”为依据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制糖业、旅游和镍出口是重要经济支柱,主要生产甘蔗、烟草、热带水果等,旅游和侨汇收入是重要外汇来源。 2、经济发展阶段 古巴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即将进入一个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的新阶段。 2011年4月16日至19日,古巴共产党“六大”在全球高度关注中举行,会议所通过

试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试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地、主动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再发展,原来旧的生产关系即成为桎梏。当旧的生产关系本身不能调整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新的生产关系将以革命的方式打破原有的生产关系而取代之……如此反复,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人们便总结得出并根据这一规律,不断研究生产力发展的趋向,为适应和推动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陈旧部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叫做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得革新举措,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同时改革又是同社会形态对某些不适应方面和环节的调整,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这就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共产党执政国家的社会主义对比简谈

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共产党执政国家的社会主义对比 上海交通大学马世文 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共产党执政国家的社会主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先后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和阶段,不同程度地实现着由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符合时代特征和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转变.但由于各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不同,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时间不一样,各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差异,各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形成的历史轨迹是不一样的,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 通过共产党执政国家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形成与演变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前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但分属于不同的殖民国家. 2.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都比较差,起点低,但程度有所不同. 3.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环境都比较差,都受到美国的干涉和封锁,但状况有所不同 4.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国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或以社会主义为方向,但处在社会主义不同的发展阶段上. 5.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国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虽然都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个大的时期,但各个国家经历这三个时期的时间不一样. 6.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一样. 7.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都曾犯过左倾错误,使社会主义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和挫折. 8.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先后走上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9.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共产党执政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都把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10.中、越、老、朝、古等国都强调要在本国实践中发展和创新马列主义,但对在创新中如何

古巴经济改革

古巴经济改革简介 韩冬 2010103412 古巴,作为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一直坚持政府主导经济的公有制经济模式,但是在东欧剧变、尤其是苏联解体后,古巴失去了以前的盟友和经济伙伴的支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陆续进行了经济改革拥抱开放的市场,而美国在1992年出台“托里切利法”阻挠其他国家同古巴进行贸易往来,古巴的经济形势陷入困境,尤其是对外贸易方面遭到很大打击。为了改善国民经济,走出困境,古巴政府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古巴经济改革前的困境: 古巴是西半球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生存环境恶劣。由于美国等国家的打压阻挠,苏联、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的经济援助的不复存在,古巴经济受到很大打击。具体表现为:1,对外贸易额急剧萎缩。2,食品和日用品严重缺乏。古巴生产能力不够,粮食等日常必需品以前都是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口。3,外汇贫乏。没有了经济援助和贷款,又要马上偿还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以前的贷款本金及利息。由于古巴内外经济陷入困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使古巴国内不安定因素日益增长,不得不进行经济改革。 古巴经济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合理经营 古巴政府几乎控制了经济的所有领域,95%以上是国营经济。1992年修改法律放开对外资的限制,认同合资经济形式,1993年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古共会议文件指出:“在完善国有制形式、保持国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可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目前古巴除国营经济外,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2011年时古巴个体经营者人数有35万多。 2,以计划经济为主,尝试市场化改革 1993年起,古巴改革开放,私营经济和小规模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外资进入。1994年向外资开放所有生产部门和市场,1995年规定除国防、医药卫生和教育领域外,所有经济部门对外开放,1996年宣布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工业开发区。古巴政府指出,“可以利用某种市场形式,但不能服从于市场的盲目规律”。利用市场因素的领域事实上主要局限于个体服务业、商业流通、生活消费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4卷第1期 2002年3月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 rnal of Sh ijiazhuang T eachers Co llege V o l.4,N o.1 M ar.2002 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点 李 贽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马列部,河北石家庄 050801)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实践探索的试验性和体制过渡的长期性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是社会主义改革客观规律和我国现实国情在我国改革方式上相结合的体现,是我国20多年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实践的奥秘所在,更是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取得更大成就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基本特点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188(2002)0120001204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已进行了20多个春秋。通过这20多年成功的改革实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变为改向,纷纷陷入困顿、停滞和战乱的情形下,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奥秘就成为国内外政界和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由于学科的差异性和研究范式的不同,对此问题的答案也难免有别。笔者试图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我国改革方式所呈现的基本特点及其原因作为切入点,从而揭示和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奥秘所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也即改革主体鲜明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其领导力量——党及政府集中体现出来。有的学者也将此特征称为改革过程的可控性、可逆性,其实质都是强调我国改革过程中领导主体的重要地位。所以,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也可以看作是我国改革过程中领导主体重要地位的集中体现。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改革实践(客体)对党和政府(领导主体)的主导性的基本要求及其实现方式。首先,改革实践对党和政府主导性的基本要求即对改革方向的把握。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所以“我们的改革,我们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1〕。在此,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具 体内容,概括地说,最重要的是坚持“三个地位和两个目标”。“三个地位”就是指,经济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政治上坚持共产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两个目标”是指,一是要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目标。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握这三个地位和两个目标,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实践能够更好地为巩固这三个地位和实现这两个目标服务。所以,党和政府“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2〕。其次,改革实践中党和政府主导性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改革政策的规范。通过党的决议、文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党和政府对改革的规范权,这是实现党和政府主导性的主要方式。党和政府在总结、加工和提高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地规范改革政策,指导改革实践,“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这说明了党和政府对改革政策规范的科学性。国有企业破产试点工作中发生的“突破在地方,规范在中央”的事实,也反映了党和政府保持对改革政策规范权的必要性。二是对改革环境的监督。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党和政府始终控制着经济,监视着增长,通货膨胀到目前一直被合理地控制着。党和政府对经济环境的有效监督使得改革能够更好地发挥服务于经济的目的,同时也使得党和政府能够把握有利时机,选择改革重点,不断推进改革。而 Ξ〔收稿日期〕2001212210 〔作者简介〕李贽(19742),男,陕西延安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马列部讲师,硕士。

古巴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 (1)

古巴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JZ〗拉美所副所长、研究员〓江时学 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我们应该了解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HT3F〗1961年4月16日,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群众集会上宣布,古巴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这标志着古巴革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古巴领导人经常说,〖HT3H〗古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应该符合古巴的国情,古巴可以学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照搬其模式。由此可见,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都可被视为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HT3H〗 一、古巴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似之处 〖HT3K〗 1.古巴也强调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地位。〖HT3H〗卡斯特罗等革命家同样强调古巴共产党的领导地位。〖HT3F〗古巴共产党是由3个革命组织于1961年6月合并而成。与中国不同的是,古巴不允许除共产党以外的其他政党存在。古巴宪法规定,“由工人阶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先锋队组成的古巴共产党,是国家和社会的最高领导力量,它组织和引导朝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前进的目标的共同努力。”卡斯特罗认为,古巴共产党“概括了一切,集中体现了我国历史上一切革命者的理想,具体体现了革命的思想、原则和力量”,“党是今天古巴的灵魂”。1997年召开的古共五大进一步强调了古巴不搞多党制和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卡斯特罗曾对外国记者说:“如果古巴出现两个政党,那么一个是革命的党,另一个则是美国佬的党。”在谈到古巴的一党制时,卡斯特罗说,“在我们这个半球某些我不愿提名的国家里,那些美国式的竞选花费几千万美元,有时是几亿美元。形象顾问们教导候选人如何梳头、穿衣、面对大众,以及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一切就象是一次狂欢节、一幕真正的闹剧、一场戏……”。 〖HT3K〗 2.古巴也把改革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手段。〖HT3F〗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对中国和古巴走上改革之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比之下,促使中国走上改革之路的动力主要来自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处于次要地位。而在古巴,促使其走上改革之路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生的苏东剧变,是影响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在此前的几十年时间内,古巴在经济上严重依赖于以苏联为主的经互会的援助。苏东剧变后,古巴的外部援助不复存在,古巴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打击。在1991~1994年期间,古巴经济下降了35%,进口减少了75%,其中石油进口下降了50%;古巴人的热摄入量从2800卡路里跌落到1735卡路里。 美国对古巴遭受的经济困难幸灾乐祸。一些美国人甚至认为,卡斯特罗领导的社会主义古巴立刻就会垮台。〖HT3H〗面对“特殊时期”的困难和美国的压力,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走上了改革之路。1991年召开的古巴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初步设想。199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在纪念攻打蒙卡达兵营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宣布了允许本国公民持有美元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因此,1993年被视为古巴改革开放的开始。卡斯特罗等古巴领导人曾在许多场合说过,只有改革才能使古巴渡过难关,才能粉碎美国的封锁。 〖HT3K〗

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

苏联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班,老师:齐英艳 摘要:社会主义的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进程中,既有成功改革的典型,也有失败的例子,这些真实的案例给都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以苏联为主,苏联在改革过程中的特点,借鉴其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引言 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并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政之后由军事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以来,社会主义国家迄今已经历多次改革浪潮。从历史的维度纵向梳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程,我们便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递次深化的过程,而且每一次改革浪潮都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认真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的认识,而且也会给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二、苏联不同时期的改革思路与政策 2.1 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从列宁时期的苏俄就开始了。在经济层面上,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对前一时期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案。但是,有关新经济政策,列宁还没来得及形成系统的理论就去世了,但列宁晚年有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改革的思考却是相当深邃的。历史表明,斯大林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与列宁晚年的思路并不一致。也正因为如此,列宁晚年的探索本身就蕴涵着对斯大林体制弊病的否定因素,即改革的因素。 1.这次改革发生在社会主义制度尚处于草创阶段,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刚刚开始探索,还远未定型。在这一背景下,所在国的国情,所在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制度奠基者们的认识水平,都直接影响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态的塑造。 2.这次改革发生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而苏俄/联的前身沙俄帝国虽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它却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极端不平衡的落后的农业大国。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时,俄国的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到革命后的1920年代初,俄国的文盲率仍在70%以上。正如列宁谈到俄国时所说,“在一个农民人数相当可观的国家中,社会主义革命和从资本主义到社

古巴国情现状分析

经济体制 古巴经济长期维持以蔗糖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古巴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被誉为“世界糖罐”。 工业 以制糖业为主,占世界糖产量的7%以上,人均产糖量居世界首位,蔗糖的年产值约占国民收入的40%。农业主要种植甘蔗,甘蔗的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的55%。其次是水稻、烟草、柑橘等,古巴雪茄烟享誉世界。矿业资源以镍、钴、铬为主,此外还有锰、铜等。钴矿藏量80万吨,镍蕴藏量1460万吨,铬200万吨。古巴1938年发现沸石(专家们称为“世纪矿物”),但到1986年才开始大力开发。其蕴藏量估计达30亿吨,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目前已制出许多活性产品,各有各的功能。森林覆盖率约21%。盛产贵重的硬木。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镍、蔗糖、蜂蜜、龙虾及对虾、咖啡、浓缩果汁、酸性水果、雪茄烟、朗姆酒等,主要进口石油、粮食、机械、化肥、化工产品等。2010年对外贸易总额215.91亿比索,其中出口126.15亿比索,进口89.76亿比索。服务贸易91.48亿比索。 古巴雪茄 旅游 古巴旅游资源丰富,几百个风景点像翡翠般点缀在海岸线上。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海水、白沙海滩等自然风光使这个享有“加勒比明珠”美誉的岛国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和疗养胜地。近年来,古巴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据官方统计,2003年古巴共接待外国游客190多万人次,旅游业收入为20亿美元。 国防 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兼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为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革命武装力量部为政府中一个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也是最高军事指挥机构,负责武装力量的指挥和管理。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后勤部

第七章 毛概《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1)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阶级斗争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 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A、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 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 C、经济建设 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 C、发展生产力 6、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文化体制 7、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大家是否赞成 B、“三个有利于” C、生活富裕 8、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B、对抗性 C、不可调和 10、( )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A、2000 B、2001 C、2002 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的决议 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C、《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 12、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教育体制 1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 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 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 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物质利益原则 C、改革 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5、我国的强国之路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改革开放 D、发展高科技 16、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社会主义古巴的新型民主

社会主义古巴的新型民主 也许帝国主义反对古巴的说谎和掩盖的罪恶机器所表现的问题之一是称古巴革命在世界上没有朋友和同情者,他们不了解我们古巴人生活在民主之中。正是这种民主制度是我们的政治制度的基础,是古巴社会主义的主要成果,是支撑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 五角大楼“特别的”宣传专家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专家们向希特勒法西斯的宣传部长保尔?约瑟夫学习:必须每天多次说谎。他们以为在多听和重复以后,就会有人以为我们的选举“不是自由的”。 古巴从去年10月进行选举,根据选举法的规定,选出国内人民政权的政府机构三个级别的职务:市级代表、省级代表和全国代表大会,组成国务委员会和选出它的主席。世界上重要的媒体占主导地位的消息有倾向性,是片面的和完全不公正的,其中心问题是否认我们的民主制度的可信性和真实性。这是一种典型的封锁新闻的运动。 如果你怀疑菲德尔?卡斯特罗总司令不接受提名他担任新的一任国家的主席的勇敢决定,他们会感到吃惊,编出些故事来。于是反对古巴民主的运动的倒数第二个活动便是歪曲菲德尔的信函,使用虚假的“辞职”概念,接着谈论任命“兄弟接替”,好像古巴是一个世袭的君主国家。在今年2月24日选举国务委员会主席的那天,我们看到帝国主义活动的最后场面:企图通过所有的渠道不承认古巴议员的投票,降低被选举的同志的真实性。 古巴的新型民主 古巴是一个法制国家,为公民行使现代社会取得的自由拥有所有的保障。1976年2月国家颁布了它的宪法,在公民投票中95%以上16岁以上的居民接受社会主义作为古巴的制度,包括唯一的政党,决定在国内唯一永远不能出让的“权利”是允许反革命重新组织起来反对祖国。这一意志在连续的公民投票中都表现出来。 古巴1959年1月1日以后颁布的第一部选举法是在1976年的第1305号法律,它根据当年的社会主义宪法规定那个时期的选举以及1979年的选举。1982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国会)通过了第37号法律,执行到1992年历次举行的选举。从那时起只进行直接选举,市级代表大会的代表任期为2年半,由他们选举省级政府机构的组成人员和议员。根据1992年修改的宪法,规定省级的代表和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直接选举产生。市级代表任期仍为2年半,省级代表的任期增加到5年,与议员一样。1992年的第72号选举法经过当年宪法修改后至今有效。 修改是因为古巴民主制度发展本身的需要,无可辩驳地表现为参与的增加和连续的完善,这在世界上是没有过的。领导修改法律的政治力量是古巴共产党,特别是直接投票是古巴共产党第4次代表大会辩论后提出的建议。像所有的国家一级机构一样,我们的机构也是有代表性的,但不是形式上和表面上的代表性,而是寻求公民直接参与代表性的机构。在不可避免的代表性的机构中引入越来越多的机制和直接民主的形式。这种“秩序”由选民神圣不可侵犯的投票确定,尽管投票有非义务的性质,从那时以来选民参与投票的比例均在95%以上。从1976年的公民投票到现在,支持革命的投票人的比例没有低于96%。世界上哪个国家有这样的绝对多数的民主职能的纪录?因为古巴的选举制度的观念完全不同于“代议制民主”的资本主义模式的性质,能说古巴的选举制度是“低下的”吗?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得知古巴存在选举时感到吃惊?直接和和秘密的投票,同时不是义务,这与包围我们的世界民主的诉求中有某种共同点吗? 在古巴选举和民主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表面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候选人是由经济团体和维护这些团体的利益的政党提出的。选举变成为一种成本高的广告机制,提名只局限于那些有经济资源的人,在多数的时候候选人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向他们的资助者作出承诺,这是一些拥有财富的人,是资本家、资产阶级和寡头。在古巴共产党不进行世界上大多数政党所进行的那种选举运动。

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 1.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所谓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而历史证明了改革开放确实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这是强国之路,也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背景 此时国内情况混乱,由文化大革命产生的错误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灾难;而国际环境也不容乐观,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的更快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 例如在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中国都是采用计划经济,它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4]? 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人民依然贫苦,技术也比较落后,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并且失去了发展经济的动力,更关键的是,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想要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中国与古巴社会主义的比较

中国与古巴社会主义的比较 摘要: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数量较少,中国与古巴是其中比较有代表的两个。 虽然中国与古巴的基本国情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时间和实 施改革开放的时间各不相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这两个国家的社会主义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巴;社会主义;比较 古巴从1959年革命胜利至今已历时50年。1961年宣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以来, 古巴立足自己独特的国情, 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在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就[1]。目前世界上只有5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人口、国土面积和经济规模等方面,中国与古巴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异。但这两个国家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奋斗了约半个世纪。尽管中国与古巴的基本国情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时间和实施改革开放的时间各不相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对这两个国家的社会主义进行比较。 一、中国与古巴社会主义的共性 (一)坚持公有制。对于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性认识时已作了一个规定[2]。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是公有制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因此,中国的经济不是私有制经济。在古巴,非公有制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例如,非公有制部门的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已从1981年的8%提高到2000年的23%。公有制部门中的就业人数比率相应地从91%下降到76%。当然,与中国相比,其发展速度是非常缓慢的。 (二) 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政治体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面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巨大冲击,面对国内不同的政治要求,古巴政府明确提出“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古巴的独立、主权和未来,社会主义是我们革命的实质。”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完善党的选举制度,提出党的基层组织要实行无记名差额选举,改进领导机构和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3]。在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邓小平曾说过:“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他还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 卡斯特罗等革命家同样强调古巴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古巴共产党是3个革命组织在1961年6月合并而成的。中国有民主党派,而古巴则不允许除共产党以外的其他政党存在。古巴宪法规定。古巴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工人阶级先

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特点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伟大变革,因而充满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准确把握改革的历史特点,对于夺取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现代性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特点。现代化与现代性密切相关。现代化是现代性的实现方式和展开过程,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培育和塑造充满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性,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我国的改革正在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改革是从政策调整开始的。由于我们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我国社会面貌才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为改革的制度转向奠定了基础。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单纯的政策调整已经不能满足实践的新要求,必须从政策调整转变为制度创新。政策背后是制度,新的政策一旦受到旧制度束缚,制度变革就成为当务之急。事实上,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说到底需要制度支持。和政策相比,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我们是否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制度。邓小平早在1992年就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实现邓小平当年的这一战略构想恰逢其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尊重客观规律,把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制度化。要敢于割除旧体制的弊端,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形成富有现代性内涵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依靠现代化的人来建设,依靠现代化的人来实施。因此,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制度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现代化,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作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现代化。 整体性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人类社会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可能离开其他要素而孤立存在。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表明,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牵连、相互掣肘。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决定了改革的整体性。 我国的改革正在从单向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在改革的初始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采取循序渐进、实验先行、不断探索、逐步推广的方法。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渐扩展到城市;从沿海开始,逐渐扩展到内地;从局部开始,逐渐扩展到全国;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渐

苏联和古巴的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实践教学与期末论文

苏联和古巴的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对 中国的启示 目前世界上有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别是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曾经实行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有苏联、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为何有些社会主义国家曾陷入了危机并进行了分裂?他们对于我们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什么经验叫教训呢?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怎样发展改革过来的,有什么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呢?本篇论文接下来将以苏联和古巴为例,阐述他们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和教训,并说明对我国具有什么样的启示。 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兴盛与衰亡深刻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并将继续作为他国学习的榜样与示警的红灯影响更长远的时间。苏联的建立与急速发展,为20世纪浴血追求独立的受压迫民族指明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强道路;实践了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了马列思想的先进性与正确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壮举。 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最终解体,是苏联社会各种问题总爆发的结果,也是苏共执政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丧失政权的结果;苏联的解体,有许多外部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苏共的内部原因。 苏联衰亡的教训 1.特权阶层贪污腐败致使苏共失去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 苏联的特权现象,经过建国初期的十来年后就渐渐显露,二战后形成了特权阶层。勃列日涅夫时期,强调干部的稳定,“终身制”开始大行其道。这样的结果是形成“官僚氏族集团”,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这些官僚氏族集团腐蚀了苏共的执政能力,使苏共与普通群众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直至完全丧失民心,得不到人民支持,惨淡解散,政权旁落。更严重的是特权阶级的渎职,致使苏联国内问题不能反映到决策层,使政策越来越脱离实际,尤其是经济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各种问题积重难返,落后欧美,使人民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任,倒向了西方的所谓自由主义。 纵观历史,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导致改朝换代不胜枚举,虽然苏联的建立不同于一般的政权更替,但他的命运依旧没逃过历史的碾压,最终被腐蚀了根基,一个超级大国轰然倒下,令世人震惊、深思。贪污腐败虽不能说要为苏联的解体负全责,但这是重要原因之一了。况且除了强敌入侵、自然天灾,又有几个国家

古巴探路市场经济

古巴探路市场经济 古巴共和国是位于加勒比海地区的美丽岛国,简称古巴,国名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好地方”。古巴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群岛国家,其经济、政治中心和首都为哈瓦那。其是现存世界为数不多的5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之一,而且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由于美国对古巴进行几十年的经济封锁,民众维持生活有诸多困难,但古巴虽然国家总体上贫困,却建立了极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体上可以享受简单的生活。古巴人是坚强的、刚毅的,什么苦都能忍受,他们总是面带笑容。 1993年,古巴进行经济改革,改善民生,不过古巴当局否认改革是发展市场经济,而就在古巴摆脱对外依赖,解决生存问题的同时,却加大了贫富分化,古巴的贫困不仅来自于殖民历史,更来自于美国多年以来的经济封锁,自1959年卡斯特罗上台并宣布古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政府就开始对古巴实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全面封锁,现实让古巴和当时的苏联走近,苏联解体之前,古巴一直在接受苏联的资助,用高于国际市场价的价格,向苏联出口古巴糖,并且以低于国际市场价的价格进口苏联燃油等。1989年,苏联解体,古巴失去了最重要的盟友,经济政治方面都遭到了巨大打击,此后古巴一只直孤独的应对着国际复杂局势,古巴人民面临着饥饿的威胁,整个国家缺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燃料,许多人认为,当时的古巴只有死路一条。1989至1993年间,古巴经济猛跌1/3,这是一场经济大滑坡,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家家都没有足够的粮食,变得面黄肌瘦。后古巴领导人开始采取更为务实的政策。甘蔗是古巴的基本农产品,由于没有燃料,当时农民们只能向他们的祖先一样用双手收割甘蔗,面临饥饿威胁的古巴人民在城市停车场等空旷地方种植庄稼,街道和许多住宅楼之间也出现了许多果园和菜园。“城市农业化”项目解决了古巴的燃眉之急,它使古巴的城市变成全球最大的有机农场,每年可生产300万吨的水果和蔬菜。但是经济改革的曲折前行同样也给古巴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1993年古巴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随后取得了连续八年的恢复性增长,古巴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生产特别是蔬菜生产得以发展,旅游业

古巴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姚雪梅

政工论坛古巴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姚雪梅 (绥化市委党校,黑龙江绥化152000) 古巴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根据《蒙卡达纲领》,实现能够真正代表广大人民利益、能够使人民当家作主的革命政权的目标。古巴政治体制改革将广大人民的参与作为民主改革的核心。随着古巴新的民主政治体制的探索,已经进入了制度化和合理化的古巴政治改革对坚持持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的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从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成就及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1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概述 1.1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古巴政府在1961年4月16日宣布古巴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同年5月1日,政府又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1]当时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根据古巴的具 体国情和国际形势,带领古巴人民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民主革命, 全面改造了古巴旧的政治制度,充分借鉴美国、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使古巴的政治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0世纪60年代,古巴领导层对古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战略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讨论。1972年,古巴加入了世界经济互助委员会,参与并实现了与东欧国家、苏联的经济一体化,利用国际援助资金进行了国家内部的经济技术改造。1976年,古巴宪法明确规定了古巴的国体,即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1981年古巴又实行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这是古巴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2] 1.2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古巴革命胜利后,古巴领导人 卡斯特罗带领古巴人们开始探索新的民主政治体制发展道路,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民主不仅仅是保证人民得到面包和工作的权利,还要保证人们享有文化和受尊重的权利。这也可以视为古巴建立新的民主政治体制的主要指导思想。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经历了由简到难的逐步深化攻坚的过程,主要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启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和深化阶段。古巴领导人在古巴革命获得胜利后,把扩大直接的民主作为探索的要点,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发展方向。这有利于使古巴人民最大限度的参与政治,为推动古巴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可谓古巴政治体制改革时期的发展亮点。 2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成就和局限性 2.1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有改革和完善古巴的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古巴人民的自治民主,精简古巴党政机构和改革古巴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古巴共产党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主要加强古巴人民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坚定革命理想和革命信念,对古巴政党的腐败行为加强监督和打击,设立社会舆论调查中心,创新古巴政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降低古巴党政干部贪污受贿的发生率,进而提高古巴政党的执政能力。 2.2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分析。随着古巴政治体制改革正的稳步推进,古巴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些巨大的成就,具体表现为:古巴人民对古巴政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率和认同感在不断提高,古巴的民主制度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进一步落实了古巴人民的民主权利,调动了古巴民众参与国家大事的积极性,有利于保证人民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改革和完善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强古巴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的组织建设,完善了古巴政治制度改 革,提高了古巴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同时健全了防腐体系建设,加大了对官员腐败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强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保持了古巴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2.3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局限性探究。由于古巴政治体制改革受到本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和艰难复杂的国际形势的影响, 使得古巴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比如: 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不够解放, 实现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大突破变革历时较长、 转变较难,使得古巴的计划经济很难得到瞬时的转变。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主要是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相关举措, 忽视了本国的发展国情, 使得古巴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权力过于集中,腐败问题依然很严重的现象难以避免。加上古巴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构建的法律体系和经济体系极不完善,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不利于维护古巴社会的持续稳定性和应对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 3古巴政治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3.1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党中央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党中央的领导是我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的重要内容, 古巴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其展现出了古巴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我国 应当认真借鉴古巴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几大亮点, 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国应当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不动 摇,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调动人民最大限度地参与政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充满生机与活力。3.2正确处理好社会公平问题。古巴社会的公平问题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公平作为衡量社会进 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尺, 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的主要目标。中国和古巴均为社会主义国家, 因而古巴的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许多方面都值得借鉴。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阶段, 因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在汲取古巴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公平理论,同时吸收古巴的社会公平建设经验, 平衡中国社会的各方利益, 创新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形式,扩大社会表达渠道,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进而使中国共产党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3.3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古巴人大监督权的强化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推动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 其组成成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有利于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稳固社会主义政权,完善人民民主制度, 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民群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我国的政权建设, 真正实现我国人民的当家作主。完善和落实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质询制度, 创新和丰富人大代表的质询形式, 提升了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综上所述,古巴的政治体制改革经验为我国庞杂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党的领导, 正确处理好社会公平问题,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更好地维护好国家的安全统一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活力。 参考文献[1]王中汝.古巴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对我国发展的新观点[J].求知, 2012(12 ):12-13.[2]肖枫.关于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11):11-12.摘要:古巴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古巴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革命对古巴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民主政治制度的日益完善和不断成熟,古巴政治体制改革对我国解决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古巴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以及重要举措的成就和局限性的详细概述,深入分析了对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巴政治体制改革;民主自由;社会公平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