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梦江南·昏鸦尽翻译赏析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词《梦江南》赏析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词《梦江南》赏析齐昌人【期刊名称】《今日中国:中文版》【年(卷),期】1989(000)006【摘要】本刊「诗词欣赏」专栏开避以来,已介绍过两首诗,现在介绍一首词。
词是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的又一种文学形式,原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一种抒情诗,最初产生于民间。
后来不少文人也偶有所作,即所谓文人词,并在民间词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与诗并称的一种文体。
但词与诗有显著的不同;词与音乐有密切关系,字声配合严密;词的格律要求比诗更加严格;诗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而词则十之八九的句子参差不齐;等等。
词原是曲子词的简称,后来又有许多别称,如诗余、乐府、长短句、歌曲、琴趣、乐章、语业等。
温庭筠(约公元八一二——八六六年)是晚唐「大词家,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省)人。
他文思敏捷,精于音律,《旧唐书》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絃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他写过大量的词,工于造语,着色浓艳,喜欢雕琢,对后世词的影响很大。
五代赵崇祚选编的《花间集》收有温庭筠词六十六首,《梦江南》就是其中一首:【总页数】2页(P17-18)【作者】齐昌人【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相关文献】1.对温庭筠词的理解与误解——读叶嘉莹教授的《论温庭筠词》 [J], 万文武2.花朵燃烧的国度——改写温庭筠词《梦江南》 [J], 刘敏3.切切之情惶惶之意——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赏析兼谈温词另类特征 [J], 黎修良4.花朵燃烧的国度——改写温庭筠词《梦江南》 [J], 刘敏5.温庭筠词《梦江南》赏析 [J], 徐晓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_1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梦江南·昏鸦尽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翻译昏鸦掠过天空,远而飞去,自己却满怀着怨恨,临风独立。
眼下是急雪翻飞,有如柳絮散落香阁。
晚风轻轻地,吹拂着胆瓶中的寒梅。
此时此刻,心字香烧成灰烬,自己的心也已冰冷。
注释昏鸦:黄昏时分,昏暗不明的乌鸦群。
香阁:青年女子所居之内室。
胆瓶,长颈大腹,形如悬胆之花瓶。
心字:即心字香。
创作背景据说,这首词是写在纳兰性德的表妹雪梅被选到宫里之后。
他与表妹雪梅一块长大,从小青梅竹马,如今,表妹走了,走进了皇宫,当了妃子。
他经常一个人在黄昏时小立,望着宫廷的方向凝神,初恋是彻底没有希望了,这辈子也别再想与表妹雪梅见一面了。
赏析这首词,抒写的是黄昏独立思人的幽怨之情。
题材常见,容若所取的也是寻常一个小景。
但此寻常小景经他描摹,便极精美幽微。
尤以结句最妙,一语双关。
“心字已成灰”既是实景又有深喻,既指香已燃尽,也指独立者心如死灰。
很是耐人寻味。
此词一般解作闺情词,是女子在冬日黄昏思念心上人,然而,解作容若思念意中人也未尝不可。
以“尽”与“立”描摹一种状态。
而“恨因谁”,则郑重地提出问题。
但是,并不马上回答。
而已“急雪”与“轻风”一组并列对句,展开画面。
即将内在情思物景化,令其与外部景物融合为一,又将外部景物情思化,谓其“乍翻”与“吹到”。
究竟有情、无情,难以分辨。
然后,直至结尾,才推出答案。
谓心字香与香字心,都已死去。
用的是双关语,颇饶意趣。
而言情如此,亦够决绝。
或以为说闺中情,代女子立言,谓于冬日黄昏,思念着远游人。
这首词存在一个镜头转换,如同拍电影一样。
前面两句写的是纳兰自己站立在黄昏渐渐笼罩的昏暗之下,望着渐渐飞远的昏鸦,心里充满伤感,不停地叹息。
后面写的却是闺中的女子所住的香闺。
这个女子是纳兰心爱的女子。
纳兰把镜头对准了她的香闺,对准了香闺的一切物事:从窗外飘进来的柳絮、胆瓶、插在胆瓶内的梅花、落在书案上的梅花花瓣、已经燃完的心字香的灰烬。
【诗歌鉴赏】皇甫嵩《梦江南》

【诗歌鉴赏】皇甫嵩《梦江南》
皇甫嵩《梦江南》原文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皇甫嵩《梦江南》注解
、兰烬:蜡烛的馀烬,结花如兰,故称。
2、红蕉:屏风上画的美人蕉。
3、萧萧:形容雨声。
4、梅熟日:江南梅子明朗的季节,在春末夏初之际。
皇甫嵩《梦江南》翻译
更深烛天下,烛光黯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清分不清。
我昏昏欲睡,终于步入了
梦乡,梦中就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甜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执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弹奏,时而听到桥上驿亭边人语,壮着那故地重游的乡音,
诉说着难以忘怀的故事。
正所谓:“五月水乡梅雨夜,驿桥船笛相伴人声。
爱恋哀怨江南梦,词调蕴浓易新鲜感。
皇甫嵩《梦江南》赏析
皇甫松以《梦江南》为题,共写下了两首词,这里选好的这首,就是一首记梦之作,
主要写作者在某个夜晚所搞的一个梦,一个和江南有关的梦。
词作层次清晰,前两句写未眠之前的夜景,也就是室内的景物:灯芯已经燃烧完了,
这暗示着夜已经深了;没有了灯光的映照,屏风上描画的红色美人蕉也暗淡下去了。
这两
句在景物描写之中,也显现出了夜晚的宁静,也正是在这一片静谧之中,才有可能做出一
个境界优美的闲梦。
后三句主要就是对梦境的描画:梅子黄时日日雨,江南梅子成熟的时节,他乘着一艘小船,在潇潇的夜雨声中,吹着笛子漂浮在水面,同时岸上驿站旁的桥边,又不时传来了一阵阵的柔声细语。
纳兰容若的诗词全集(267首全)

纳兰容若的诗词全集(267首全)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
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
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
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
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长年被迫追随康熙左右。
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于寒疾,年仅三十一岁。
被王国维称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
1.《长相思·山一程》清朝·纳兰容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清朝·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点绛唇·咏风兰》清朝·纳兰容若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
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
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4.《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清朝·纳兰容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5.《忆秦娥·长飘泊》清朝·纳兰容若长飘泊,多愁多病心情恶。
心情恶。
模糊一片,强分哀乐。
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
颜非昨。
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6.《酒泉子·谢却荼蘼》清朝·纳兰容若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
江苏2012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梦江南》赏析

江苏2012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梦江南》赏析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注释】1、水风:水上之风。
2、摇曳碧云斜:反用江淹《杂体》诗句意。
其诗曰:“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译文】我心里有无数的恨事,痛恨心上人远在天涯;可是山上的明月,却一点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天边的碧云,还是恣意地摇曳横斜【作者简介】温庭筠(约公元812-870年),字飞卿,晚唐著名的词人、诗人。
温庭筠善于从容貌、服饰、情态上描写思妇、宫女、青楼女子生活及情思,他的词对五代及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半个世纪之后的花间词派,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温庭筠被誉为“花间鼻祖”。
温庭筠是我国第一位大量写词的文人。
中晚唐诗人张志和、白居易、刘禹锡等虽然也有词作传世,但他们的词在韵律和形式上与七律非常接近,运用的词牌也很少。
温庭筠则不然,据林大椿先生所编的《全唐五代词》统计,留传下来的温词共有七十首,而他使用的词牌也有近二十种之多。
温庭筠生性风流,轻佻放荡,他的词多写花前月下,闺情幽怨,构思精巧,语言含蓄,词风香软艳丽,浓妆重抹,充满脂粉香泽,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能给读者带来美感和联想,与李商隐并称为“温李”。
温词美中不足的是题材较窄,不容易给读者带来直接的感动。
温庭筠从小聪明好学,文思敏捷,精通音律,善鼓琴吹笛。
《北梦琐言》说他“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曹子建“七步成诗”已属不易,温庭筠“八叉手成八韵”也非常了得,于是,他有了“温八叉”的美誉。
温庭筠才华横溢,却屡试不中,科场之中,他又“好代人为文”。
有一次考试,主考官为防止温庭筠考场救人,特将他召到庭前应试,严加防范,但温庭筠还是帮助了八个人,便又得一绰号“救数人”。
温庭筠终生未能通过进士考试,并因才高气傲,得罪权贵,仕途坎坷,一生潦倒。
不过他不是没有机会,温庭筠曾被宰相令狐绹相中,拿着丰厚的俸禄,写下了奠定他词名的代表作《菩萨蛮》。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赏析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赏析纳兰容若经典诗词赏析晓泓婕伊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1、薄情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2、读《离骚》。
洗尽秋江日夜潮。
——纳兰容若《忆王孙》3、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4、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纳兰容若《木兰辞》6、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纳兰容若《送荪友》7、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容若《纳兰词》8、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纳兰容若《采桑子》9、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标格早梅知。
——纳兰性德10、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
一声诗韵锁窗寒。
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
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
来时容易去时难。
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
——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11、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如梦令》12、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
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
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
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
与你诗词时垒,酒浓茶醉,胜若为你梳妆。
而今只影空怀远,不解香魂何处。
只道是当时笑语,当时乐事,非是寻常。
唐·皇甫松《梦江南》二首

唐·皇甫松《梦江南》二首皇甫松,唐代文学家,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字子奇,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
屡试不第,未出仕,后隐居不出,死后得唐昭宗追赠为进士。
著有诗词、小说等,词最著称,在晚唐词中占有重要地位。
《梦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梦江南》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王国维认为皇甫松这两首《梦江南》“情味深长”,在白居易三首《忆江南》(即《梦江南》)之上。
附白居易三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皇甫松的作品,《花间集》录有12首,其中《梦江南》二首,堪称为清新隽永,颇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王国维称它:“情味深长,在乐天(白居易)、梦得(刘禹锡)之上也。
”全词借梦中所闻动人境界,描绘了江南水乡梅雨季节的风光,寄托了作者思念故乡的缱绻之情。
全词大体是从室内屏风上的人工画面,写到室外江南水乡真实的自然图景。
由绘色(红蕉、黄梅)到绘声(吹笛、人语、夜雨潇潇),亦即视角到听觉,构思极其概括而富于层次。
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全部灌注在用景物描绘所铸成的形象画面之中,含有不尽之意,令人思索玩味。
这首词全篇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前两句是实写,诗人写眼前烛光摇曳,写出了光线黯淡,视线模糊的情景,此景使诗人不禁一阵恍惚,而进入一种似梦非梦的状态,从而回想起过往美好的江南经历,写下凄迷、柔婉的词句。
表现了词人对江南生活的怀念以及梦醒之后惆怅、失落的感情。
现实形象朦胧,惝恍迷蒙的烛光,屏画上黯淡模糊的芭蕉。
梦中的形象朦胧,梦境隐隐约约,夜幕下,迷离的江南烟雨。
这些形象意境,给人一种似实似虚、亦真亦幻的朦胧之感。
白居易《忆江南》描写江南风景色彩鲜明,格调高爽,直抒自己怀想江南之情,表达自己希望重游江南的感情,风格明朗。
古诗词鉴赏江南

古诗词鉴赏江南古诗词鉴赏江南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鉴赏江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鉴赏江南1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译文: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文采。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注释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⑶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⑷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⑸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赏析: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
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他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梦江南·昏鸦尽翻译赏析
《梦江南·昏鸦尽》作者是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
其古诗全文如下: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前言】
《梦江南·昏鸦尽》是清代学着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小词营造了一个由黄昏、乌鸦、柳絮、春阁、瓶梅、心香组成的意境。
把相思的凄苦与灰色的景物融合一起,既有实景的描画,又有心如死灰的暗喻。
这首词刻画了何等伤感的画面,体现了纳兰性德词的“哀感顽艳”的特点。
【注释】
①昏鸦:黄昏时分,昏暗不明的乌鸦群。
②急雪二句:意思为柳絮好像飘飞的急雪,散落到香阁里,微微的晚风又轻轻地吹拂着胆瓶中的梅花。
香阁,青年女子所居之内室。
胆瓶,长颈大腹,形如悬胆之花瓶。
③心字:即心字香。
明杨慎《词品·心字香》:“范石湖《骖鸾录》云:‘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开者着净器中,以沉香薄劈层层相间,密封之,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
’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何日归家洗
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翻译】
昏鸦掠过天空,远而飞去,自己却满怀着怨恨,临风独立。
眼下是急雪翻飞,有如柳絮散落香阁。
晚风轻轻地,吹拂着胆瓶中的寒梅。
此时此刻,心字香烧成灰烬,自己的心也已冰冷。
【赏析】
这首词,抒写的是黄昏独立思人的幽怨之情。
题材常见,容若所取的也是寻常一个小景。
但此寻常小景经他描摹,便极精美幽微。
尤以结句最妙,一语双关。
“心字已成灰”既是实景又有深喻,既指香已燃尽,也指独立者心如死灰。
很是耐人寻味。
此词一般解作闺情词,是女子在冬日黄昏思念心上人,然而,解作容若思念意中人也未尝不可。
以“尽”与“立”描摹一种状态。
而“恨因谁”,则郑重地提出问题。
但是,并不马上回答。
而已“急雪”与“轻风”一组并列对句,展开画面。
即将内在情思物景化,令其与外部景物融合为一,又将外部景物情思化,谓其“乍翻”与“吹到”。
究竟有情、无情,难以分辨。
然后,直至结尾,才推出答案。
谓心字香与香字心,都已死去。
用的是双关语,颇饶意趣。
而言情如此,亦够决绝。
或以为说闺中情,代女子立言,谓于冬日黄昏,思念着远游人。
这首词存在一个镜头转换,如同拍电影一样。
前面两句写的是纳兰自己站立在黄昏渐渐笼罩的昏暗之下,望着渐渐飞远的昏鸦,心里充满伤感,不停地叹息。
后面写的却是闺中的女子所住的香闺。
这个
女子是纳兰心爱的女子。
纳兰把镜头对准了她的香闺,对准了香闺的一切物事:从窗外飘进来的柳絮、胆瓶、插在胆瓶内的梅花、落在书案上的梅花花瓣、已经燃完的心字香的灰烬。
银笙声声衬着天涯游子的心香飘摇,归乡之念绵延却始终杳杳。
某日醒来惊觉流光已把人抛闪。
流光无情比起自觉心如死灰,更叫人心下惘然。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