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的国家。

其地理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从地形地貌、气候、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中国地理差异进行总结。

一、地形地貌中国地处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帕米尔高原,南临南海,北界蒙古、俄罗斯、朝鲜。

其地形地貌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平原、西部高原与盆地和南部丘陵、山地等。

具体来说,中国的地形地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 东部沿海平原东部沿海平原主要位于中国东部,包括华北平原、长江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其中,华北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2. 西部高原与盆地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巴蜀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险峻,气候寒冷,是中国的水源保护区。

巴蜀盆地地势低洼,盛产水稻、茶叶等农产品。

塔克拉玛干沙漠则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景观壮丽。

3. 南部丘陵、山地中国南部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华南丘陵、云贵高原等。

这些地区地势多为丘陵、山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产品。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包括珠穆朗玛峰等多座世界最高峰。

以上所述,中国的地形地貌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分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气候中国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在纬度、地形地貌和季风等方面。

具体来说,中国的气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的南部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干燥。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作物。

2. 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中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干燥。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3. 干旱气候中国的西部地区属于干旱气候,降雨较少,气候干燥,土地肥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4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41张PPT)

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
哈尔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昼短夜长 广州纬度较低:气候炎热,昼长夜短
活动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 1月平均气温 然 (高于或低于0 ℃ 差 ) 异 年降水量 干湿地区 河流特征 气候类型 人 文 差 异
低于0℃ <800mm
半湿润地区 有
我国气候类型的划分
秦岭—淮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南景观
水田
冬季河流不结冰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北景观
旱地
冬季河流结冰
活动 2.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 雨林
主要原因: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描述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2、归纳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的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的地理意义。
地理差异显著—气温
-28℃
北 气 温 逐 渐 降 低 南
图2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16℃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纬度因素
地理差异显著—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距 海越来越远, 降水越来越少
200mm 400mm 800mm
减 递
1 600mm
降水空间分 布不均
海陆因素
地理差异显著—降水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 境下山青水秀.
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 漠、戈壁广布。
地理差异显著—地势
自西向东,地 势呈阶梯状分布, 逐级下降,西部 第一阶梯上的青 藏高原地高天寒, 雪峰连绵,东部 第三级阶梯上的 长江三角洲地势 低平,温暖湿润。

地理考点—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附:知识整合及重点考向)

地理考点—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附:知识整合及重点考向)

地理考点—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附:知识整合及重点考向)知识整合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南北差异不明显。

二、四大地理分区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将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三、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重点考向
考向一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考向二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人教版地理八下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下课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0张PPT)
秦岭—淮河以南 水稻、油菜、甘蔗 影响因素 气候
我国的南北差异──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北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陆运为主(汽车、马车)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北方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南 一年二熟至三熟
水运(船只)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影响因素 气温 、地形、降水
南方农村生活景观
导航
地理区域的划分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我国的南北差异──温度带
秦岭—淮河以北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亚热带 热带
影响因素 气温
我国的南北差异──降水量
秦岭—淮河以北 <800毫米
800毫米 秦岭—淮河以南 >800毫米 影响因素 雨季长短
我国的南北差异──干湿区
秦岭—淮河以北 半湿润区
秦岭—淮河以南 湿润区
我国的东西差异──干湿区
400毫米
西部
半干旱区 干旱区
东部 半湿润区 湿润区
我国的东西差异──河流
400毫米
西部
河流稀少 多内流河
东部 河流众多 多外流河
我国的东西差异──农业
400毫米
西部 畜牧业为主
四大牧区 草场类型 著名畜种
东部
种植业为主 三大林区 渔业
我国的东西差异──工业、经济
400毫米
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
自然区域
长江三角洲、 热带
经济区域
工业区、 农业区
行政区域
省、县、 乡
区域划分的尺度
自然区划
温度带 干湿区 地形区
温带 热带
……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行政区划

自治区
直辖市

自治县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链链接接中中考考——2020福建省中考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近 20 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图 5 示意
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读图,完成 14-15 题。
14.冬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B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15.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A )
降水少; 防寒保暖
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
降水多; 有通利风于散排热水,P4 图5.4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P5 感知秦岭—淮河南北的差异
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 马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人文差异
旱地
小麦
水田 水稻
P4 图5.3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主要原因: 为什么不同?
类型
南方: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 候
河流 有什么不同? 北方: 小
流量
南方: 大
归 纳
主要原因:
降水
为什么不同?
填字游戏
(1)粮食作物:南( 稻 )北 麦




(2)糖料作物:南( 船 )北 马




(3)交通运输:南( 尖 )北( 平 )
(4)饮食习惯:南( 拳 )北( 腿 )
南稻北麦
A.甲地区:地处湿润区
B.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C.甲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D.乙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北: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P5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限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推广绿色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保护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第六章
中国的地理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建立目的: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分类: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实行分级管理 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和监管工作 保护措施:制定保护规划,加强巡护监测,严格控制开发利用,鼓励公众参与
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防治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管理等。
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
中国拥有丰富的 矿产资源,如煤 炭、铁矿、稀土 等,这些资源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 重要支撑。
中国能源储量丰 富,包括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 能源开发利用促 进了经济发展和 能源安全。
气候条件:中国气候多样,适宜农 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 农产品供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然资源: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 富的矿产、水能、土地等资源,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 平原、山地、高原等不同地形,也有 沙漠、草原、森林等不同地貌,为经 济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挑战。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 录



理中 差国
异的



目录

境中 概国
述的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
方向差异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类活动差异
项目差异
农业具有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项目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主要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主要农作物小麦、花生、甜菜等水稻、油菜、甘蔗等
作物熟制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主要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路运输
传统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巧学妙记:秦岭—淮河一线的部分地理意义
二、四大地理区域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1课时(课件)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1课时(课件)

东部 耕 多 多 密 高
西部 牧 少 少 疏 低
阅读“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说说饮食方 面有何差异。
广东早茶
西北饮食
秦岭—淮河-----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
地秦 区岭
淮 河 以 北 地秦 区岭 淮 河 以 南


比较左 侧两幅图可 以看出,秦 岭—淮河以 北地区和以 南地区的村 落在自然景 观和人类活 动等方面, 存在显著的 差异。
……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地势等因 素影响到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在地理差异的 基础上,又影响到人文环境。
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环境差异
气温差异 降水差异 地势差异
农业差异 人文环境差异 人口、城市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为旱地,种植小麦、大豆
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马车) 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为水田,种植水稻、油菜
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பைடு நூலகம்
探究:秦岭—淮河的重要意义
秦岭
1月0℃等温线
1.是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2.是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3.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4.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5.秦岭—淮河以北的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以南的作 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6.秦岭—淮河以北水果以苹果为主,以南以柑橘为主。 7.南方语言种类繁多,北方语言种类较少;南方以轻工业 为主,北方以重工业为主。
第五章 / 第1课时
地理差异显著
四大地理区域
通过图5.1可以看出,我国气 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 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
的差异显著。
1.结合图5.1说一说我国自南向北,气温有何变化?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理差异
• 目标:
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依据和界线,空间位置 2.掌握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差异及其内部差异; 3.明确我国经济地带的划分及其发展差异。
一、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地形、气候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④植被和土壤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森林为主,过渡 大部分为荒漠,
为草原,人工树 一部分位草原,土
荒漠、草原、高山 草甸、灌木丛,森林
种、品种较多, 壤有机质含量低, 少,动植物稀少,土
2.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界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400毫米年降水等值线 横断山区3000米等高线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①范围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大兴安岭以东、内 蒙古高原以南,青
日平均气温≥10℃积 华中地区
温7500 ℃等值线
华南地区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藏高原以东
大兴安岭,昆仑山 -阿尔金山-祁连 山和长城一线以北
昆仑山-阿尔金山 -祁连山,喜马拉 雅山北,横断山 3000 m等高线之间
主 黄土高原,四川
要 地
盆地,云贵高原, 横断山区,东北 平原,华北平原,
形 长江中下游平原,
区 东南丘陵、山东
丘陵、辽东丘陵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土壤在森林作用 下淋溶作用较强
可溶性盐分含量高, 生物种类少
壤贫瘠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⑤河流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外流河。黑 内流河。塔里木河、 内流区,有很多冰
龙江、松花 (额尔齐斯河注入 川、湖泊、有大江
⑥人类活动
青藏高寒区 人类影响微弱,原始 状态保存完整。低温、 空气稀薄、地形崎岖、 土层粗瘠、风大、水 少对人类限制大。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喜马拉雅山脉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⑥人类活动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人类影响小,水是农 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有水——绿洲;无 水——荒漠草原;利 用不合理——荒漠化 发展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东丘陵、辽东丘陵
地势 海拔较低,大部分在 特征 1000M以下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
风成地貌显著
000M以上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温
带),气候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多 高寒气候,空气稀薄,冻土
大风,温差大,日照强
广布,日照强,风力大
植被 多为森林,部分为森林草原,以 草原、荒漠为主,土壤的 土壤 森林土壤为主,生物种类多样 有机质含量少、盐份多,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优秀课件) 1、分异基础: 热量
日平均气温≥10℃积 温3200 ℃等值线
东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最冷月0 ℃ 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 温4500 ℃等值线)
华北地区
江、辽河、 北冰洋),河流短 大河的源地,内有
海河、黄河、 小,季节变化明显, 长江、黄河、怒江、
淮河、长江、 偶有暴雨形成地表 澜沧江、雅鲁藏布
珠江
径流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⑥人类活动
东部季风区
人类对自然界的 影响广泛而深刻, 天然植被已不复 存在。是我国主 要的农耕区。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河西走廊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②地形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 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海拔较低, 海拔较高, 平均海拔
大部分海拔 但差别显著, 4000米以上,
在1000米以 主要是山脉 部分地区终
下,其中东 和盆地
年积雪。
高寒草垫、荒漠为主,冰川 广布,缺乏发育成熟的土壤, 动物种类少但耐高寒
内流区和外流区兼具,湖泊 众多且为咸水湖,边缘多大 河发源地
对自然界影响微弱,原始自 然状态保存较完整。以畜牧 业为主,少数地区可发展林 业、农业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二、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生物种类较少
水文 多为外流河,河流自西向东注
特征 入海洋。地表水以大气降水补
给为主
多内流河,咸水湖,径 流为季节性雨水和高山 冰雪水补给为主
人类 活动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除极少数地方 外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是我 国主要的农耕区
较小,在有水可供灌溉 处形成肥沃的绿洲。但 利用不合理会造成荒漠 化的扩展
不大部分在
500米以下。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优秀 课件)
③气候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 干旱区
季风气候显 气候干燥,
著。降水集 降水量在
中在5~9月, 100~400毫
降水量大于 米,气温日
400毫米
较、年较差

青藏高寒区
海拔高、空 气稀薄、气 温低,冻土 广,太阳辐 射强,风力 大,水汽少
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大兴安岭,昆仑山-阿尔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 喜马拉雅山北,横断山30
以北
00M等高线之间
主要 地形 区
黄横 长土江断高中山区原下,游,东四 平川 原北平盆 ,地 东原,, 南华云 丘北贵 陵平高、原原山,,内准蒙噶古尔高盆原地,、塔河里西木走盆廊地,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