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数字化仪控远程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分析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核电厂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也逐渐成为核电行业的研究热点。
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核电厂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智能化管理。
深入研究核电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推动核电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分析核电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探讨数字化技术对核电行业的影响,并提出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推动核电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2 问题提出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引言: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核电厂的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也日益受到关注。
当前在核电行业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需要对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发展趋势,以及数字化技术对核电行业的影响,以便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数字化技术对核电行业的影响,并提出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法。
通过对当前数字化技术在核电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指导,促进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本研究也旨在引导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推动核电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促进核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通过对数字化技术在核电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为未来核电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普及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为核电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 正文2.1 核电数字化仪表的应用现状核电数字化仪表是指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系统,对核电厂内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测量和控制,实现对核电厂运行状态全面了解和精准控制的设备。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发展及应用分析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发展及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7-24T07:31:00.466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5期3月作者:向贤兵[导读] 核电站的数字仪表控制系统控制着从常规岛到核岛的几乎所有的阀门、向贤兵中核检修有限公司福鼎分公司,福建宁德 355200摘要:核电站的数字仪表控制系统控制着从常规岛到核岛的几乎所有的阀门、开关和继电器。
数据在系统中集中显示、计算和处理,执行机构自动驱动,具有可靠性高、开放性、灵活性、协调性好、易于维护、完成控制功能等特点。
它是核电站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运行中心和安全屏障。
它是整个核电厂最关键、最核心技术的体现,是核电厂关键核心技术的载体,是大型核电设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核电厂四大关键成套设备之一。
本文论述了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主要从系统的概念、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核电站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可以促进核电站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实用研究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发展;应用;趋势引言: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各行各业的发展步伐加快,尤其是核电站。
在发展过程中,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是促进电厂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做好定期检修工作,以保证核电厂的发展进程能够顺利推进。
但是,在系统的实际运行中,仍然有一些人不了解系统,运行过程不规范,导致该系统在核电厂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对此,我们应加强研究,深入分析,明确其未来发展模式,为保证核电站的长远发展提供依据。
1 数字化仪控系统概述1.1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概念数字化仪控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通讯为基础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系统,它进一步引入和开发面向状态的诊断技术、智能化报警技术、数据库技术、符合人因工程要求的人机界面、先进的主控室等现代技术,并采用系统化的控制室功能分析和分配、操纵员作业分析等设计技术,以及面向核电厂运行安全状态的操作员支持系统包括智能诊断与智能报警为基础的计算机化操作规程等。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22-05-06T10:04:26.051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第1期作者:陈显云张世文[导读] 现今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逐年提升陈显云张世文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572733摘要:现今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逐年提升。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核电厂也迅速发展,也成为给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的重要企业。
核电厂在发电以及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对核反应堆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进而保护其安全生产,也能够避免核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人们健康的影响。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以及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推动其行业安全发展,对此,笔者将重点对其经营现状进行分析,也对其应用的优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核电厂;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引言:传统核电厂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主要是单机测控系统,但现今我国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其在通信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了全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
全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应用具有较多的优点,现今也更为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其技术应用在核电厂的经营中能够保障其更为安全、稳定的运行,也能够推动其行业稳定的发展。
1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概述数字计算机技术现今应用在核电厂的经营与管理中,其技术能够自动化进行控制和保护,也能够详细的显示信息内容,也可以利用网络通信对核电厂进行监控与控制,也能够对所有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备进行控制,更利于保障核电厂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管理人员也能够对其运行的情况时刻掌握。
数字化仪表以及控制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处理以及显示和控制功能,其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全厂信息管理进行控制,也能够对复杂的控制规律进行综合控制。
核电厂数字化仪器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为计算机提供集成的系统,可以对信息进行监控,也可以对系统进行控制,更能够将控制的方法氛围集中以及集散两种类型。
核电数字化仪控远程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分析

核电数字化仪控远程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分析摘要:数字化仪控在核电厂中的应用操作,为现有工作人员提供了信息资讯,也保证了核电厂的有效运作。
在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之中,通讯网络是最为核心的部分,为控制系统的落实推进和工作执行带来了数据支撑保障,也促进了管理升级。
本文结合我国常见的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通讯网络结构,对其中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模式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以求加快通信网络升级,保证核电厂工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远程智能运维引言: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核电厂的仪控系统逐渐开始使用数字化的仪控装置,同时在数字化仪控系统结构之中,通信网络系统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为后期的系统控制和相互的控制站之间的数据信息管控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工作基础。
在核电厂仪控系统操作中,设定了安全级以及非安全级两种,安全级系统需要具备多种安全操作功能结构,为此对于系统仪器设备的基础性能以及仪控设备的安全操作管理有着较高的管理基本要求。
通信网络作为当前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核心内容,在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中的作用逐渐地凸显。
为此就需要保证通信网络的功能多元化,以适应不同的故障问题以及安全管理基础要求,这也是保证通信网络安全有效的基础原则。
一、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的相关概述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是整个核电厂的核心系统,是保证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操作体系和工作项目。
运维管理作为核电站生命周期稳定的工作核心和基础,是保证核电站安全操作的管理基础手段。
随着新型核电站建设管理的不断加强,通过对已有核电站的不断优化和转型,核电站已经逐渐依托数字化仪控系统构建出了核电站的运行操作,实现了系统的控制和保护。
数字化仪控系统的产品内容也是因为规模化的集成电路信息资料的应用,智能化发展管理要求的提升,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工作方式不断升级。
传统人为的修订和优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维护操作管理要求,因此全面优化维修技术和运维工作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在核电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先进的技术不仅提高了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提高了核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本文将介绍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应用现状1. 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在核电厂中的应用数字化仪表是指使用数字技术替代原有的模拟仪表,数字化控制系统则是使用数字技术替代原有的模拟控制系统。
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核电厂的监测、控制和保护等功能更加可靠和高效。
数字化仪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易于维护等优点,而数字化控制系统具有分布式、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
目前,全球大部分核电厂已经采用了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并且很多核电厂正在进行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在核电厂的安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实时监测核电厂的运行参数,保证核电厂的安全性。
在发生异常事件时,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能够迅速响应,及时采取措施,减小事故的危害程度。
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核电厂的安全性。
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还提高了核电厂的经济性。
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核电厂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提高,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减小能源损耗,提高了核电厂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趋势1. 智能化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将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将会具备更加智能的功能。
智能化的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将会更加自动化、自适应、自修复,能够更好地满足核电厂对于安全、高效、经济的要求。
2. 网络化未来的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将会更加网络化。
这将使得核电厂的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远程维护等功能。
通过互联网,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更加智能的运行。
3. 安全性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在安全性方面将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核电厂运行过程中,对于安全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将会向着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能够更好地保证核电厂的安全。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方式备受关注。
而随着核电厂的发展,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在核电厂中的应用也越发重要。
本文将在此展开对于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应用现状1. 数字化仪表数字化仪表是核电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实时监测和显示重要的参数,为操作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数控仪表可以有效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和效率,确保核反应堆的稳定运行。
当前数字化仪表在核电厂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各种参数的检测、监控和显示都离不开数字化仪表的支持。
2. 控制系统核电厂的控制系统是核反应堆的“大脑”,它对核反应堆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确保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
在核电厂中,控制系统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需要保证反应堆的安全运行,还需要保证核电厂可以稳定、高效地发电。
目前核电厂的控制系统已经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化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核电厂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于核反应堆的影响。
二、发展趋势1. 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整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整合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仪表可以实时获取各种参数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反应堆的控制。
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整合可以提高核电厂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
2. 数据互联网化数据互联网化是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通过数据互联网化,核电厂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对核电厂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数据互联网化可以提高核电厂的运行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它的应用也有望成为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核电厂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处理方案。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

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摘要:随着能源领域的发展,核能以其自身较大的能量级和开发投入低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保证核电站运行的可靠稳定,需要借助数字化仪器仪表设备和配套控制系统对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测。
数字化仪器仪表设备能够全方位展示核电站的运行工况,为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次,确保周边区域的安全稳定。
本文就从未来核电站的数字化发展方向出发,结合控制系统的研究,给出合理建议,旨在为核电站发展注能奠基。
关键词核电厂;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数字化仪器仪表设备的大规模使用,能够为核电站技术人员提供实时的运行数据和工况信息,以此来有效判断核电站情况。
伴随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成为各个领域均无法脱离的设备,也成为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基石。
借助数字化仪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各项参数,更加精确的掌握核电站线路状态和功率数值,进一步提升了技术人员的操控效率,为系统安全保驾护航。
1核电厂运用数字化操作系统的原由核电站的主要能源来源是核能,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核能储备较为丰富,能够为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能量供给,相较于传统能源有着显著优势,虽然核能体积小,但单位内的能量储备是化学能的百万倍以上。
不仅如此,因为核能开发投入较低,通过聚变反应即可实现,其燃料为鈾235,所以由核电站供能所需成本投入极低。
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传统能源在生产转化过程中会向外释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这就给周边区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核电站由于自身特殊性,运行过程需要良好的密闭保护,为了确保核能不发生泄漏,就需要外部加装多层保护,这就隔绝了污染物向外扩散的通道。
虽然核电站也会造成环境问题,但相较于传统火电来说,有着显著改善。
经由权威部门统计显示,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一年内扩散到外部区域的污染量造成的人体影响,甚至不及一次X光检验所受辐射量。
核电站的智能化运维与管理策略分析

核电站的智能化运维与管理策略分析嘿,咱们今天来聊聊核电站的智能化运维与管理策略。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话题,但咱尽量说得明白又有趣!先给您讲讲我之前的一次经历。
有一回,我有幸去参观了一家正在运行的核电站。
刚到那的时候,远远看着那些巨大的设施,心里真是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走进主控室,满屏的数据和复杂的控制系统让我眼花缭乱。
咱说回核电站的智能化运维与管理策略。
这智能化运维啊,就像是给核电站请了个超级聪明的“管家”。
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时监测核电站的运行状态。
比如说,利用传感器收集大量的数据,就像核电站的“眼睛”,能敏锐地察觉到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变化。
这些数据可不是随便收集的,那得经过精密的分析和处理。
就好比是把一堆杂乱的拼图碎片,一点点拼成清晰完整的画面。
智能化系统能够迅速判断出哪些数据是正常的,哪些是异常的。
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就能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管理策略方面呢,那也是相当有讲究。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好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时间。
不能让设备“累坏了”,也不能因为过度维护浪费资源。
这就像是给核电站安排了一个精准的“作息时间表”。
智能化的管理还能对人员进行有效的调配。
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和人员的技能,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就像下棋一样,把每个“棋子”都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而且,智能化系统还能对核电站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这就像是未雨绸缪,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就把房子修得结结实实的。
另外,智能化的培训系统也很重要。
新员工入职,可以通过虚拟的培训环境,快速熟悉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就好像是在玩一场超级真实的游戏,只不过这游戏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再回到我那次参观核电站的经历。
当我看到工作人员们熟练地操作着智能化的设备,严谨又专注的神情,我深深地感受到,智能化运维与管理策略不仅仅是一堆技术和方法,更是一种保障核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强大力量。
总之,核电站的智能化运维与管理策略是一项极其复杂又至关重要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数字化仪控远程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9-12-11T11:00:27.2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8期作者:钱双龙汤吉星[导读] 数字化仪控系统在核电厂中的应用,为核电厂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加精准的电路信息,从而促进了核电厂的正常运行。
钱双龙汤吉星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 350318 摘要:数字化仪控系统在核电厂中的应用,为核电厂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加精准的电路信息,从而促进了核电厂的正常运行。
在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中,通信网络系统占据核心地位,为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各个控制站间的数据交互提供可实现的基础前提。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常见的几种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中的通信网络,并对各类型通信网络进行了性能对比,探讨在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中适用性最强的通信网络。
关键词: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远程智能运维引言现阶段,我国核电厂的仪控系统已经开始逐步应用全数字化的仪控系统,而在数字化仪控系统中,通信网络系统占据重要地位,为建立控制系统和提高各控制站间的数据交互质量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核电厂仪控系统中,有安全级与非安全及两种系统,前者需要具有执行紧急堆停、安全壳隔离等核安全功能,因此对仪控系统性能和仪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通信网络系统作为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核心,在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
因此,保证通信网络设计具有功能冗余性、独立性以及多样性,满足单一故障准则和故障安全准则等,是确保通信网络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
1概述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Digtal Instrument&Contral System,简称DCS)是整个核电厂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保证核电站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运维作为核电站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是保证核电站安全、高效、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
随着新建核电站不断投运,已有的核电站不断升级,核电站目前已经普遍使用数字化仪控系统实现核电站的运行、控制和保护。
数字化仪控系统产品因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的应用、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核电DCS运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趋提高。
传统的人员纠正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备件预留库存等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核电DCS的维护要求,亟待进一步提高运维技术及运维管理水平。
同时,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产品设备维护需要维护人员介入,在现场维修窗口申请、平台深层次问题分析方面需要投入大量工作,综合成本较高。
DCS产品自身故障严重依赖控制系统产品提供商的分析,采用的方式维护人员现场拷贝故障数据,发送给DCS厂家进行分析,不能对DCS系统状态进行实时在线评估,问题处理时效性差。
而DCS产品本身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资产也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发展,平行理论、数字双胞胎理论的应用,可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实现与运维服务的结合,建立DCS远程智能运维系统平台,获取核电站DCS自诊断、环境等数据后,通过安全网络传输至DCS远程智能运维平台,可以实现故障远程诊断、风险分析及工作指令建议,降低现场维护人力及物力成本。
运用设备本身及DCS诊断数据,以及可靠性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等多种手段,诊断DCS系统及设备的健康状况,实现预测性维修、物项替代,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及经济性,也为DCS设备供应商后续产品改进提供更多分析数据;另一方面,通过DCS远程智能运维系统可实现DCS备件的集约化共享管理,减少各核电站的DCS备件库存,最终实现各核电站DCS备件的零库存,为核电站降本增效。
同时,因为DCS备件的集约化管理,实现了备件产品的动态调配、快速配送、备件保鲜等功能,提升备件质量及安全性,通过核电DCS远程智能运维的预测性维修,降低核电机组非计划停机风险及预防性维修数量,对核电站安全性及经济性提高有重要意义。
图1 总体功能架构图2核电数字化仪控远程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2.1RPR弹性分组环网RPR 弹性分组环网是一种采用环型拓扑的城域网技术,是基于 IEEE802.17 标准中的规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目前,在我国红沿河、宁德等核电厂中,应用的由日本三菱开发设计的 MELTAC 安全级系统中,其应用的通信网络主要有RPR 弹性分组环网和点对点通信技术。
其中,点对点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内部通信,具有安全性高、抗外界干扰能力强、点对点间的通信故障影响力小、故障查找方便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需要投入的线路和设备较多的缺点。
另外,RPR 弹性分组环网是在环网技术上发展来的。
在环网技术中,只要在总线型网络上增加一根线缆,就能够形成通信链路的冗余结构,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RPR 弹性分组环网能够成为环网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较高的环路自愈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
RPR 弹性分组环网采用的是简化的 OSI(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结构,发挥其 MAC(Media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功能的作用,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
利用介质访问层控制功能,在传输不同等级的数据内容时,不仅规定其在链路中占用的带宽,而且规定其只占用发送到接收节点间的链路,提高数据传输的条理性,降低链路的占用率,从而提高通信网络的整体利用率,实现网络通信的实时性。
同时,在链路或站点发生故障时,环路能够实现快速的网络切换,从而保证单个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设备的整体运行,符合通信网络设计的单一故障原则。
2.2故障诊断远程智能运维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主要有两种:基于物理模型的故障诊断技术及基于数据的故障诊断技术。
1)基于物理模型的故障诊断技术建立在已有检测设备所能提供的状态信息和准确的机理模型基础上,采集现场的运行参数,与已有数学模型进行偏差对比,根据偏差的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判断设备或系统性能衰退和故障情况。
2)基于数据的故障诊断技术采用系统辨识技术在数据基础上对辨识对象进行数据建模,基于辨识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运行工况进行偏差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设备或系统是否发生故障。
结语核电数字化仪控远程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属于本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基于现阶段各核电现场技术的应用和运维领域的现状,实施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远程智能运维系统平台上开展基于平行理论的预测性维修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还需要进行探索;另一方面,运维领域的人员、意识、对新技术的接纳、新方向的包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读到本文的学者能与作者进行广泛地交流和探讨。
参考文献[1]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的通知[S].2016.[2]陈辉峰.核电厂仪表和控制系统纵深防御与多样性分析[J].自动化仪表,2015,36(11):120-122.[3]岳春生,王欣.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通信网络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8):106-108.上接第185页钢筋缓蚀剂被确认为是钢筋防护的长期有效的措施之一。
缓蚀剂的一般原理是缓蚀剂直接参与界面化学反应,使钢筋表面形成氧化物的钝化膜,或者吸附在钢筋表面形成阻凝层,或者两种机理兼而有之。
经常使用的钢筋缓蚀剂主要有苯甲酸钠、重铬酸钾、硅酸钠、苯甲酸钠、氨水、二环已胺亚硝酸盐和各种亚硝酸盐等。
5.锈蚀钢筋混凝土的性能分析及耐久性评估5.1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分析锈蚀钢筋混凝土的受弯构件表现在刚度、强度和破坏形态三个方面。
锈蚀钢筋混凝土的破坏形态与钢筋的锈蚀程度有很大关系,破坏时呈现脆性,塑性性质明显降低,虽然混凝土退化过程是逐渐发生的,但最后的破坏却又突发性。
锈蚀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影响表现在混凝土表面和钢筋的损伤,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退化,不能更好的协同工作。
锈蚀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又降低了钢筋的屈服强度,混凝土保护层脱落导致有效面积的减少,钢筋粘结力降低,在计算时要予以考虑。
5.2锈蚀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评估建筑物的可靠性分析在腐蚀介质环境中通常有耐久性失效模式控制,可以将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与构件的设计承载能力的比值作为锈蚀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估指标,其值在 0~1之间,值越大承载能力和设计要求越接近,由于锈蚀引起的损伤也就越小。
结语从国内外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随着建筑功能不断强大和建筑投入的不断增加,对钢筋锈蚀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
而本文仅概述了现如今一部分的研究成果,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建筑结构的各种病害,发现防治病害的方法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健康将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施锦杰,孙伟.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分析[J].硅酸盐学报,2010,38(9):1753~1754.[2]王磊,马亚飞,张建仁,等.锈蚀钢筋粘结性能对比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6):92~96.上接第198页根据照明配电共用的地方进行优化,节约投资,方便管理,在有限的资源中优化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在公共区照明中配置两组电箱,在车站站厅、站台交叉分组配电。
在附属房间区正常照明中分别在站台、站厅配置电箱,并且仅专门用于该区域的照明使用。
在广告照明中,在站台、站厅分别设置广告照明配电箱,仅对广告区域供电照明。
在应急照明中采用第三方电源的配电方式,在站台、站厅分别设置一组第三方电源配电,由这第三方电源配电给应急区域配电。
在区间照明,主要是在站台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组双电源切换箱,由该切换箱给区间照明配电。
5.3优化配置方案综合运用各系统功能间的功能重合部分,进行功能整合,在满足系统本身功能的前提下,进行方案优化,节省地铁建设投资成本。
在地铁车站供电牵引系统中采用低压配电,可以降低地铁工程的施工难度,且低压的配电系统可以提高电缆的使用效率,延长电缆使用寿命。
这对大规模的城市地铁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结语在未来,我国城市地铁将进入快速发展状态,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地铁,这就显得地铁的供电牵引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也得到了明显的运用。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保证地铁电源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有助于提高地铁电力调度对供电设备管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1]丁丽娜.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馈线的保护方法[J].供用电.2004,(06):25-26.[2]曹毅峰.牵引变电所集成保护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45-46.[3]邰能灵,冯希科.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自动重合闸的影响研究[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01):89-90.[4]施庆.轨道交通电能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供用电.2011,(04):67-68.[5]王薇,叶远波.220 kV线路保护与断路器逻辑回路协调应用研究[J].安徽电力.2008,(03):22-23.[6]龚锦安地铁直流接触网首次送电方案探讨[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0(16)[7]胡伟然两种直流双边联跳回路的对比分析[期刊论文]-都市快轨交通 2009(4)[8]傅强.陆贺新.向挺.车兆建地铁纵向联络隔离开关联锁的研究与实现[期刊论文]-都市快轨交通 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