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分析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分析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进行尿液潜血检验过程中按照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的效果。

方法研究选入患者为70例,为本院在2021年2月至12月需要进行尿液潜血检验患者,本组患者均进行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分析检验结果。

结果结合对临床最终检验相比可以发现,在阳性检出率上,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较高,P<0.05。

按照两种方式联合检验,可以进一步提升检验的准确性。

结论临床在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的过程中,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均存在有一定的检出率,按照两种检验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共同进行检验,可以进一步提升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尿液潜血检验尿液潜血检验为临床最为常见的检验方式,该检验方式在诊断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肾脏功能性疾病方面存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确诊。

其中,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属于目前使用率较高的两种方案。

本次研究就侧重对两种检验方式的具体运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入患者为70例,为本院在2021年2月至12月需要进行尿液潜血检验患者,本组患者均进行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

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中存在有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龄分布在55—79岁间,对应均值为(63.23±1.47)。

1.2方法在进行显微镜红星欧宝计数检验的过程中,需选择待检验的尿液样本10ml,将其注入到试管中,并在常规离心机上进行离心处理,将转速设定为2500r,对应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随后需将上层透明液体取出,保留下层沉淀物质。

随后将沉淀样本均匀的涂抹到载玻片上,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先使用低倍镜进行观察,随后调整为高倍镜进行观察,针对样本中的红细胞数量以及对应形态进行评估,并做好对应的记录工作。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尿液潜血是临床常规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疾病状态。

尿液潜血检验是通过尿液中隐性血红蛋白的检测,来反映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的排出。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存在血液成分,因此如果尿液中检测到潜血阳性,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潜血阳性可能表示尿液中存在红细胞的渗漏或溶解,这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肾脏肿瘤等原因引起。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病因和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尿液潜血的检验结果可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情况,下面将对这两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一、尿液潜血阳性的临床意义及分析1. 肾脏疾病:尿液潜血阳性是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指标之一,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肾囊肿等肾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尿液潜血阳性。

2. 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是尿液潜血阳性的常见原因之一,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尿路感染,会导致尿道、膀胱、尿道球腺等器官受累,进而导致尿液潜血阳性。

3. 尿路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尿路结石的形成及排出过程中,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血液成分,从而造成尿液潜血阳性。

4. 肾脏肿瘤:肾脏肿瘤的发生也是导致尿液潜血阳性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肾细胞癌等恶性肿瘤。

尿液潜血阳性通常反映了患者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疾病或肾脏疾病,因此在临床中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以明确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尿液潜血阴性通常意味着尿液中不含有血液成分,这是正常情况下的检验结果。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尿液潜血阴性并不完全排除患者存在泌尿系统疾病或肾脏疾病。

1. 早期肾脏疾病:某些早期肾脏疾病可能并不会导致尿液中出现明显的潜血阳性,因此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进行评估。

2. 膀胱癌:尿液潜血阴性并不排除膀胱癌的可能性,因为膀胱癌并不一定导致尿液中出现明显的血液成分。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是临床检验中的一项指标,指的是在没有肉眼可见血尿情况下,尿液中存在
红细胞的情况。

潜血可以分为微量潜血和大量潜血两种情况。

1. 正常范围:
正常人的尿液中红细胞数目非常少,通常在极低水平,即0-5个红细胞/高倍视野。

当尿液中潜血的数量在这个范围内时,可以认为该结果是正常的。

2. 微量潜血:
当尿液中潜血的数量较多时,达到5-50个红细胞/高倍视野,可以认为是微量潜血。

微量潜血的出现可能与以下疾病有关:
- 尿路感染:尿液中的细菌感染可以导致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

-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的存在会导致尿液通过时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出现微
量潜血。

- 膀胱肿瘤:膀胱肿瘤的存在会导致膀胱黏膜破坏,从而引起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

除了上述疾病外,尿液潜血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药物的使用、月经等。

在对尿
液潜血的结果进行分析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疾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分析,以确定具体的病因。

根据分析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进行进一步
的诊疗。

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门诊检查尿液标本80例,同时进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与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对两种尿液红细胞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为15例,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假阳性的比例为11.76%,假阴性6.35%;以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为标准,镜检假阳性率为21.05%,假阴性率为3.28%。

临床尿液潜血检验中镜检联合尿液分析仪相比单纯镜检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

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镜检存在差异,单纯仪器检验不能够完全确定尿潜血的阳性,需要进行镜检联合检查。

【关键词】不同检验方法;尿液;潜血检验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44-01尿液潜血是在尿液进行常规检验过程中出现的红细胞计数减少症状。

在尿液的临床检验过程中,尿液潜血是必要的检验项目。

尿液潜血的检查方法通常情况下有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与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两种[1]。

本文通过对尿液潜血临床检验中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门诊检查尿液标本80例,同时进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与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对两种尿液红细胞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是将尿液标本以显微镜的方式进行方法观察,对标本中的红细胞进行计数。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的原理是通过尿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分析,血红蛋白中亚铁血红素中存在过氧化物,其酶样活性能够在与试纸模块中过氧化物作用,释放出氧元素,通过对试纸模块的邻甲苯胺的作用使之变为邻联甲苯胺,以试纸上黄色到草绿色再到深蓝色的颜色变化而表现[2]。

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研究

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研究

146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6 年 8月 A 第 4 卷第 22 期Aug. A 2016 V ol. 4 No. 22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研究苑金赫(齐齐哈尔建华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摘要】目的 探讨尿液潜血检验的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门诊尿潜血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两种方法检查尿液潜血。

结果 300例患者使用尿液分析仪检验法,检验结果为阳性91例,阳性率为30.3%,其余为阴性;使用尿液显微镜进行检查的300例患者,结果为阳性72例,阳性率为24%,其余阴性。

尿液潜血的判断标准以显微镜检验为基准的话,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潜血的假阴性率为13.6%,假阳性率为11.0%。

结论 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确定检验方法,两种检验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尿液潜血;显微镜检验;尿液分析仪【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2.146.01在医学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人身体的肾脏出现肿瘤、炎症或是结石,就会产生尿潜血症状,另外尿路感染也会引发尿潜血,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中尿液潜血检查是诊断与发现疾病的一项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检查尿潜血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尿液显微镜进行检验;一是利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1]。

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潜血检查的优势在于简便、快捷且费用小,缺点是相对于使用显微镜检查的结果来说准确度稍差一些。

而尿液显微镜在检查尿潜血方面准确性高,但是费用高、时间长[2]。

本研究对二者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科学的研究、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门诊尿潜血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来自儿科、妇产科、内科、外科4个不同的门诊科室。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RBC)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对543 例门诊、住院患者的尿样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

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同时镜检有红细胞者260 例,镜检无红细胞者30 例。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者40 例,无红细胞者213 例。

两种方法结果出现差异。

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镜检红细胞尿液分析仪是尿常规检测的手段之一,其简便、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便。

显微镜检查是目前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主要手段,但其检查耗时费力。

对543 例门诊、住院患者的尿样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并对两种方法的符合程度进行了比较。

1 原理与方法1.1 原理尿液分析仪测定尿潜血的反应原理:尿液分析仪使用的是干化学试纸法,根据多联试带上各模块与尿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后颜色变化的深浅来检测尿液中的某化学物质,如直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的胞质内涵物,间接推断细胞的有无。

具体地说,血红蛋白中亚铁血红素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使过氧化物分解释放出新生态氧,后者氧化底物邻甲苯胺变成邻联甲苯胺,发生由黄色 草绿色 深蓝色的颜色变化,反应颜色的深浅与尿液被检测成分成正比。

尿液显微镜检查则是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直观真实地呈现在镜下,是对底物的真实反映。

1.2 方法1.2.1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使用尿液分析仪与仪器配套的尿分析试纸条,于混匀的10 mL新鲜尿液中浸入尿试纸条1 s后取出,上仪器进行测定。

实验测定后,自动打印结果。

1.2.2 镜检方法取尿液10 mL于试管中,在离心力为400 g、回转半径15 cm、水平离心机1 500 r/min 条件下有效离心5 min。

然后手持离心管45°~90°弃去上层液,保留0.2 mL尿沉渣,轻轻混匀后,取20 μL于载玻片上镜检。

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4 1 3 0 ( 2 0 1 3 ) 1 7 2 2 9 9 - 0 2
尿 液 潜 血 检 查 作 为 临 床 中诊 断 、 鉴别 疾病 的重要 检验 , 其 有 两 种 不 同 的检 验 方 法 分 别 是 : 显微 镜检 查红细 胞计 数法 、 尿
该 院接 受尿 液 潜 血 检 验 的尿 液 标 本 4 O例 , 通 过 不 同 的检 测 方 法 对 尿 液 红 细 胞 的 检 测 结 果 进 行 分 析 。结 果 两种 检 测 方 法 的 检 测
阳性 共 8 例, 分 别按 照 其 中一 种 为 标 准 的情 况 下 另 外 一 种 检 测 方 法检 测 结 果假 阳性 比例 和假 阴性 呈现 不 同 , 同 时结 果 显 示 镜 检 加 尿 液 分 析 仪 检 验 的 效 果 要 优 于仅 镜 检 的 效 果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O . 0 5 ) 。结 论 能 仅 取 其 中一 种 检 验 方 法 为检 验 结 果 , 应 该 结 合 考 虑 二 者 的 检 验 结果 。
[ 3 ] 卢宏洲 , 张志勇. 流行性 感 冒[ M] . 上海 : 复旦大 学出版 社, 2 0 1 0 :
3 .
E 4 5 Ya ma z a k i T, Na r i t a M, S a s a k i N, e t a 1 . C o mp a r i s o n o f P C R f o r
数, 最 红 取 均值 。 1 . 2 . 2 尿 液 分 析 仪 潜 血 检 验 法 尿 液 中含 有 血 红 蛋 白 , 而 血
液分析仪潜血检 验法_ 1 ] 。 临 床 中 传 统 采 用 显 微 镜 检 查 红 细 胞 计数法进行尿液 潜血检验 , 通 过 以 往 的 临 床 检 验 发 现 这 种 检 验

显微镜检验与分析仪检验对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效果分析

显微镜检验与分析仪检验对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效果分析

显微镜检验与分析仪检验对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5-20T11:15:57.6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月24期作者:李婧[导读]李婧(黑龙江省延军农场医院;黑龙江鹤岗154231)摘要:目的:对尿液潜血实施临床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将我院收集的140例泌尿系统病变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随机分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0例,分别对其尿液施行显微镜检验和分析仪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的结果。

结果:经不同检验方法对患者尿液进行检验之后,对照组患者尿液检验有78.57%呈阳性,研究组患者尿液检验有81.43%呈阳性,两组对比的区别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并不明显(P>0.05)。

结论:显微镜和分析仪对于尿液潜血检验都可取得较好成果,建议结合两种方式进行检验,从而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

关键词:尿液潜血;临床检验;显微镜检验;分析仪检验对泌尿系统病变的检验中,潜血检验是必不可少的,且检验的结果对临床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当前临床上潜血检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分析仪检验,另一种是显微镜检验,其中,尿液分析仪当前已经逐渐投入到临床使用,其具有经济实惠、操作简单、检验时间短及准确性高等优点,是一种较具优势的检验方法;而显微镜检验可以检验患者的红细胞,检验的结果更加准确,但是因其价格较高,所以在推广上有一定的阻碍[2]。

现将我院收集的140例泌尿系统病变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对比显微镜检验与分析仪检验对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效果,报道见下文: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两年间我院收集的140例泌尿系统病变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将140例泌尿系统病变患者随机分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和女性的例数比例是48:22;年龄构成为19~71岁,平均值为(45.3±2.9)岁;患者的病症情况中,有16例为膀胱结石,有18例为肾结石,有13例为肾小球肾炎,有8例为尿道感染,有10例为急性前列腺炎,有5例为肾盂肿瘤;研究组男性和女性的例数比例是45:25;年龄构成为21~70岁,平均值为(44.6±3.2)岁;患者的病症情况中,有18例为膀胱结石,有15例为肾结石,有15例为肾小球肾炎,有9例为尿道感染,有11例为急性前列腺炎,有2例为肾盂肿瘤;将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性别年龄及病症情况等相关临床资料对比,未见显著统计意义(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接受的尿液潜血检验患者54例,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以及显微镜红细胞检验,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检验结果。

结果:通过两种方法对54例尿液标本进行检验发现,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阳性概率为24.1%,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阳性概率为31.2%,两种检验方法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尿液分析仪尿液潜血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时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其检验数据更为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标签:尿液潜血;检验方法;临床价值
尿液潜血检验是临床上鉴别和诊断多种类型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尿液潜血的检验方法也有更多的选择。

比如常规的显微镜检验具有准确性高的特点,然而尿液分析仪检验具有简单便捷经济的特点[1]。

本研究将针对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对尿液潜血的检验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接受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54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11~71岁,平均年龄(39.71±2.09)岁,其中来自儿科的患者7例,外科患者11例,妇科患者17例,内科患者19例,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以及显微镜红细胞检验。

1.2 方法
1.2.1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方法因为尿液中有血红蛋白,且血红蛋白中含有亚铁血红素,其中含有过氧化物,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方法就是利用亚铁红素过氧化的活性酶样和试纸过氧化进行作用,进而释放出来氧元素,然而在试纸模板中的邻甲苯胺通过氧元素的作用,能够转换成邻联甲苯胺,在整个转换的过程中,试纸也会随之发生不同的颜色变化(黄色-草绿色-深蓝色)。

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将15mL的尿液标本置于试管,同时取一张试纸,将尿液试纸放入尿液试管中,并在1秒后取出,使用尿液样本分析仪对取出的尿液试纸进行检验,同时将检验结果以打印的形式整理并报告[2]。

1.2.2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本方法主要是将尿液标本置于显微镜下,通过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人工计数观察,在观察并进行人工计数的过程中,主要针对的对象为红细胞的数量。

将15mL的尿液标本置于试管,并进行离心处
理,离心的速度需要控制在1500r/min左右。

在离心处理后[3],试管中的尿液样本会出现变化,分为清液与沉淀物两个部分,这时候需要医护人员使用相应的工具将试管中的部分吸出,且保留沉淀物0.2mL,然后利用手动方法将剩余的沉淀物摇匀,取出准备好的载玻片,并将20UL混悬液置于载玻片上,在操作完成后加盖,将其置于显微镜下进行检验。

此时需要医护人员对其目镜中的内容进行细致观察,同时对载玻片中尿液样本的红细胞数量以及状态进行记录,选取的区域数值为10,计算出其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数据使用行χ2检验,同时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54例尿液标本进行不同方法的检验,将尿液潜血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中共有13例呈现阳性,41例呈现阴性,检验阳性概率为24.1%;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中共有17例呈现阳性,37例呈现阴性,其检验阳性概率为31.2%。

两种检验方法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液潜血是尿液检查中的一项常规检查项目,如果检验结果中的尿液红细胞数量呈现减少的状态则为尿液潜血。

一般情况下,尿液潜血是由炎症、结石或者肿瘤等因素引发的[4]。

此外,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存在红细胞,如果检验结果显示红细胞,则需要高度重视,怀疑是否患者肾功能受损、尿路感染或患有其他疾病。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主要利用自动化仪器对尿中的成分进行检验,具有操作简单且快速的优点;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对尿液成分检验的准确率比较高,但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且时间较长[5]。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施以不同的检验方法发现,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阳性概率为24.1%,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阳性概率为31.2%,两种检验方法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在一定程度上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方法优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方法,但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尿液分析仪的操作方法以及操作环节的精准性对结果具有直接影响,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产生误差。

综上所述,虽然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方法敏感性较好,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方法的准确度较高,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临床上在使用时应酌情考虑,必要时可将两种方法相结合,从而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毕海波.针对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分析[J].现代妇女(医
学前沿),2014,(9):276.
[2]陈丽芳.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299-2300.
[3]施武辉,夏小明.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4,(18):443-444.
[4]胡建勇,吴枚,赵晶,等.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7):1651-1652.
[5]张亚宾,苏丽.尿液潜血检验临床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6):8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