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潜血临床检验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尿液潜血是临床常规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疾病状态。
尿液潜血检验是通过尿液中隐性血红蛋白的检测,来反映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的排出。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存在血液成分,因此如果尿液中检测到潜血阳性,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潜血阳性可能表示尿液中存在红细胞的渗漏或溶解,这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肾脏肿瘤等原因引起。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病因和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尿液潜血的检验结果可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情况,下面将对这两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一、尿液潜血阳性的临床意义及分析1. 肾脏疾病:尿液潜血阳性是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指标之一,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肾囊肿等肾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尿液潜血阳性。
2. 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是尿液潜血阳性的常见原因之一,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尿路感染,会导致尿道、膀胱、尿道球腺等器官受累,进而导致尿液潜血阳性。
3. 尿路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尿路结石的形成及排出过程中,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血液成分,从而造成尿液潜血阳性。
4. 肾脏肿瘤:肾脏肿瘤的发生也是导致尿液潜血阳性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肾细胞癌等恶性肿瘤。
尿液潜血阳性通常反映了患者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疾病或肾脏疾病,因此在临床中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以明确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尿液潜血阴性通常意味着尿液中不含有血液成分,这是正常情况下的检验结果。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尿液潜血阴性并不完全排除患者存在泌尿系统疾病或肾脏疾病。
1. 早期肾脏疾病:某些早期肾脏疾病可能并不会导致尿液中出现明显的潜血阳性,因此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进行评估。
2. 膀胱癌:尿液潜血阴性并不排除膀胱癌的可能性,因为膀胱癌并不一定导致尿液中出现明显的血液成分。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是临床检验中的一项指标,指的是在没有肉眼可见血尿情况下,尿液中存在
红细胞的情况。
潜血可以分为微量潜血和大量潜血两种情况。
1. 正常范围:
正常人的尿液中红细胞数目非常少,通常在极低水平,即0-5个红细胞/高倍视野。
当尿液中潜血的数量在这个范围内时,可以认为该结果是正常的。
2. 微量潜血:
当尿液中潜血的数量较多时,达到5-50个红细胞/高倍视野,可以认为是微量潜血。
微量潜血的出现可能与以下疾病有关:
- 尿路感染:尿液中的细菌感染可以导致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
-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的存在会导致尿液通过时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出现微
量潜血。
- 膀胱肿瘤:膀胱肿瘤的存在会导致膀胱黏膜破坏,从而引起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
除了上述疾病外,尿液潜血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药物的使用、月经等。
在对尿
液潜血的结果进行分析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疾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分析,以确定具体的病因。
根据分析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进行进一步
的诊疗。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作者:王军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29期【关键词】潜血反应;镜检红细胞;尿液分析仪;显微镜尿液潜血检查是尿液检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和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镜检RBC)两种。
近年来随着尿液分析仪的迅速普及,测量参数向着快速、简便、准确的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了更好的诊断依据。
笔者对284例门诊患者的随机尿样,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和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两种方法进行检验,并对两种方法的符合程度进行比较。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随机选取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尿液检查标本284例,其中男127例,女157例。
每例标本均在15 min内分别进行尿液化学分析仪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1.2 试剂和仪器本检验室所用仪器为长春迪瑞实业有限公司型尿液化学分析仪,所用试纸为长春万成生物电子工程有限公司11 d(100人份/瓶)。
电镜显微镜为奥林巴斯CX21生物显微镜。
1.3 检验原理尿液分析仪使用的是干化学试纸法,是根据多联试带上各模块与尿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后颜色变化的深浅来检测尿液中的某化学物质,如直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的胞质内涵物,问接推断细胞的有无。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原理是:血红蛋白(Hb)中亚铁血红素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使过氧化物分解释放出新生态[O],后者氧化底物邻甲苯胺变成邻联甲苯胺发生上由黄色→草绿色→深蓝色的颜色变化。
尿液显微镜检查则是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直观真实地呈现在镜下,是对底物的真实反映。
1.4 检验方法1.4.1 尿液分析仪检测于混匀的10 ml新鲜尿液中浸入尿试纸条1 s后取出,上仪器进行测定,自动打印结果。
结果报告分为:、、+、++、+++、++++。
1.4.2 显微镜检测取尿液10 ml于试管中,在水平离心机1500 r/min条件下有效离心5 min。
弃去上清液,留沉淀0.2 ml。
充分混匀后,取出约20 ul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2.0cm×2.0 cm),然后用较弱的光线以低倍镜观察全貌,以免漏掉量少而有意义的物体,再转用高倍镜辨认细胞,记录10个视野的红细胞数,并计算出平均值。
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门诊检查尿液标本80例,同时进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与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对两种尿液红细胞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为15例,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假阳性的比例为11.76%,假阴性6.35%;以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为标准,镜检假阳性率为21.05%,假阴性率为3.28%。
临床尿液潜血检验中镜检联合尿液分析仪相比单纯镜检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
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镜检存在差异,单纯仪器检验不能够完全确定尿潜血的阳性,需要进行镜检联合检查。
【关键词】不同检验方法;尿液;潜血检验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44-01尿液潜血是在尿液进行常规检验过程中出现的红细胞计数减少症状。
在尿液的临床检验过程中,尿液潜血是必要的检验项目。
尿液潜血的检查方法通常情况下有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与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两种[1]。
本文通过对尿液潜血临床检验中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门诊检查尿液标本80例,同时进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与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对两种尿液红细胞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是将尿液标本以显微镜的方式进行方法观察,对标本中的红细胞进行计数。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的原理是通过尿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分析,血红蛋白中亚铁血红素中存在过氧化物,其酶样活性能够在与试纸模块中过氧化物作用,释放出氧元素,通过对试纸模块的邻甲苯胺的作用使之变为邻联甲苯胺,以试纸上黄色到草绿色再到深蓝色的颜色变化而表现[2]。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是指在正常尿液中无法肉眼观察到红细胞存在,但通过一种特殊的化学试剂
检测可以发现微量红细胞的存在。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体
内是否存在肾脏疾病、尿路感染或其他疾病。
以下是对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
1. 阴性:尿液潜血检验结果为阴性表示未检测到红细胞的存在。
这通常是尿液正常
的表示,并且没有明显的尿路感染或肾脏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疾病或药物也会导
致尿液潜血检验结果为阴性,因此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
2. 弱阳性:尿液潜血检验结果为弱阳性表示检测到微量的红细胞存在。
这可能是尿
液样本受污染或其他非病理性因素导致的,例如月经期女性的尿液样本或剧烈运动后的尿
液样本。
但也有可能是早期的肾脏疾病、尿路感染或其他炎症引起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检
查以确定病因。
3. 阳性:尿液潜血检验结果为阳性表示明显检测到红细胞的存在。
这可能是肾脏疾病、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等尿路问题的症状之一。
阳性的检验结果还可能是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等疾病的表现。
此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评估和其他检查来确定具体的病
因和治疗方案。
除了纳入尿液潜血检验结果,医生还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
结果来做出最终的诊断。
尿液潜血本身的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尿液样本
收集、保存和检验方法等,因此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综合判断。
不同的潜血检验方法和标准
也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差异,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验室报告和参考范围进行判断。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检测潜血常常是排除肾脏病等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
其主要作用是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红细胞等能导致潜血的物质。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因为它可以帮助诊断许多疾病。
本文将详细说明尿液潜血检查的临床分析结果。
1. 阴性结果
阴性结果表示尿液中没有任何红细胞或其他有害物质。
这种结果通常是正常和健康的人体尿液的正常反应。
但在某些情况下,健康的人也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因此需要再次检查。
弱阳性结果通常意味着检测到一些红细胞,但数量非常少。
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一些非常常见的情况引起的,例如尿液浓度过高、饮水不足、摄入过多的维生素C、尿道感染等。
中度阳性结果通常意味着检测到的红细胞数量增加。
这种结果可能表明患者存在一些疾病,如肾炎、前列腺炎、尿路结石等。
此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强阳性结果通常表示大量的红细胞或其他有害物质存在于尿液中。
这种结果可能是由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尿路结石等严重疾病引起的。
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医疗检查和治疗。
总之,尿液潜血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
不同的检查结果可能表示不同的疾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患者和医生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尿液潜血是指尿液中存在着一定量的红细胞,但在镜检时找不到或很少数红细胞。
尿液潜血的检验结果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和诊断,进而制定治疗方案。
一、尿液潜血的临床意义尿液潜血是尿液检验中常规项目之一,其检测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重要参考。
尿液潜血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膀胱癌、结石等)、感染、外伤、药物影响等引起的。
尿液潜血的检验结果对于泌尿系统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疾病动态监测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尿液潜血检验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尿液潜血检验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尿液蛋白尿试纸法,另一种是尿沉淀显微镜检查法。
尿蛋白尿试纸法是采用特制的试纸对尿液中的潜血进行快速检测,通过比色板进行判断,结果简单快速,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
而尿沉淀显微镜检查法则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沉淀中是否有红细胞存在,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
1. 阴性:尿液潜血检验结果为阴性,意味着尿液中不存在明显的红细胞,通常情况下属于正常结果。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如尿液潜血检验前未进行充分搅拌、尿液保存不当等。
2. 弱阳性:尿液潜血检验结果为弱阳性,可能是由于食物、药物等非病理性原因引起,也可能是由于轻微外伤、尿路感染等病理性原因引起。
这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病因。
3. 中阳性:尿液潜血检验结果为中阳性,一般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肾小球肾炎等,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在临床工作中,不同的尿液潜血检验结果异常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疾病,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尿液潜血检验结果可以对许多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鉴别,有助于医生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1. 尿路感染:尿液潜血检验结果为阳性,伴随有尿常规白细胞增多,常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尿液潜血是一种常见的尿液检验指标,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的溶解产物。
这种检测结果常用于诊断和评估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下面将针对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尿液潜血的检验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1.阴性:这表示尿液中没有对红细胞的溶解产物进行检测。
阴性的结果通常是正常的,说明肾脏和尿液系统没有问题,也暗示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2.阳性:这表示尿液中存在红细胞的溶解产物。
阳性的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疾病,但它可能是某种健康问题的指标。
阳性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具体的原因。
阳性的尿液潜血结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肾脏疾病:尿液潜血阳性可能是肾小球肾炎或其他肾脏疾病的指标。
这些疾病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使红细胞进入尿液中。
2.尿路感染:尿液潜血阳性可能是尿路感染的指标。
尿路感染会导致尿道、膀胱或肾脏发炎,从而引起尿液中红细胞的溶解。
3.结石或肿瘤:尿液中的结石或肿瘤可能会刺激尿液系统,导致红细胞溶解。
4.创伤或损伤:尿液潜血阳性可能是尿液系统的创伤或损伤的指标,如膀胱或尿道损伤。
5.药物或某些食物:某些药物或食物摄入也可能导致尿液潜血阳性,如利尿剂、某些止痛药以及高红肉摄入等。
对于阳性的尿液潜血结果,医生通常会进一步进行评估和诊断,以确定具体的原因。
可能的进一步检查包括尿沉渣检查、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尿培养等。
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尿液潜血是一种重要的尿液检验指标,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阳性的结果可能是多种健康问题的指标,但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只有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才能确定具体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所以,在尿液潜血阳性的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医学建议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潜血临床检验分析
【摘要】目的检验尿中红细胞的数量与形态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方法学对400例尿隐血阳性标本进行尿常规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结果两种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相差镜结果更为直观可靠。
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应用,对于肾损伤的确定,鉴别及病程中动态观察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镜检红细胞尿液潜血
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及使用,尿液分析既简便又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方便。
尿液潜血检查是尿液检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和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镜检RBC)两种。
由于显微镜检查对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血尿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故有学者提出显微镜检查是尿液红细胞检验的“金标准”,是尿液分析仪无法替代的。
但是,近年来随着尿液分析仪的迅速普及,测量参数向着快速、简便、准确的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了更好的诊断依据;显微镜检查耗时费力,许多人不愿意做尿液沉渣检查。
因而在一些医院尿液显微镜检查有逐渐被尿液分析仪替代的趁势。
为此,笔者对400例门诊患者的随机尿样,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和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两种方法进行检验,并对两种方法的符合程度进行比较。
1原理和方法
1.1原理尿液分析仪使用的是干化学试纸法,是根据多联试带上
各模块与尿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后颜色变化的深浅来检测尿液中的某化学物质,如直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的胞质内涵物,问接推断细胞的有无。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原理是:血红蛋白(Hb)中亚铁血红素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使过氧化物分解释放出新生态[O],后者氧化底物邻甲苯胺变成邻联甲苯胺发生上由黄色→草绿色→深蓝色的颜色变化。
尿液显微镜检查则是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直观真实地呈现在镜下,是对底物的真实反映。
1.2方法
,上仪器进行测定,自动打印结果。
结果报告分为:-、+/-、+、++、+++、++++。
使用URiSCANTM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的尿分析试纸条。
,以1500d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留沉淀0.2ml。
充分混匀后,取出约20ul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2.0cm×2.0cm),然后用较弱的光线以低倍镜观察全貌,以免漏掉量少而有意义的物体,再用高倍镜辨认细胞。
结果报告为:×个/高倍视野(HP)。
2结果
2.1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66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
24例。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2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198例。
两种方法结果出现差异。
2.2假阳性即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阴性,其常见原因有:(1)血红蛋白(Hb)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既能与完整的RBC发生阳性反应,也可与RBC溶解释放的Hb发生阳性反应,而显微镜只能检出尿中未溶解的RBC。
健康人尿中Hb含量极微,定性为阴性。
疾病时,尿
中Hb有两个来源:一是发生血管内溶血,血浆Hb超过了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游离Hb从尿中排出。
另一个是尿路(尤其是上尿路)山血,RBC在高渗或(和)低渗时破坏Hb逸出。
此时,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但尿沉渣镜检不见RBC或仅见RBC碎片。
(2)肌红蛋白(Mb)分子中也含有血红素基团,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
Mb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中,正常人尿中含量甚微,不能检出。
当心肌或骨骼肌发生严重损伤时,血浆Mb增高,经肾脏排泄,使尿液Mb含量增高,故潜血反应呈阳性,镜检RBC为阴性[1]。
(3)某些患者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也可使试剂块发生颜色改变,出现潜血反应阳性,镜检为阴性。
(4)某些氧化性污染物,例如次氯酸盐会导致滞血反应假阳性。
(5)菌尿尿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菌尿时有些细菌会产生氧化性物质,使得试剂块发生颜色变化,导致潜血反应阳性,镜检RBC为阴性。
此外,微生物过氧化酶的侵入也可引起假阳性。
(6)长时间存放及高温实验证明,标本不新鲜,存放时间长或高温存放,使潜血反应的阳性率相对增高,而RBC镜检相应减少,测试结果极有可能出现假阳性。
因此,建议尿液标本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h[2]。
(7)尿试纸条的超期使用或被污染以及不妥善保存和操作方法的不正确,均可造成测试结果假阳性。
(8)尿液分析仪灵敏度过高(0.2mg/dl出现++),“级差”范围太大(0.8~50mg/dl级为+++),常会遇到仪器测试为++,而镜检测试红细胞为阴性,临床上又找不到任何导致血红蛋白尿原因的情况[3]。
2.3假阴性即镜检阳性,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其常见原因有:(1)食物或药物的影响:由于饮食或药物使尿液呈碱性时,RBC溶解破裂,
形成褐色颗粒,潜血反应呈阳性,而镜检呈阴性。
(2)VitC尿液中大鼙存在时,能竞争性夺取反应产生的氧,引起假阴性反应[4]。
(3)高比重、高蛋白尿样降低了试剂块潜血反应的灵敏度,使潜血反应出现假阴性。
(4)尿液中黏液成分增多,使RBC被包裹起来,试剂接触不到Hb,而使潜血反应呈现假阴性[5]。
2.4离心对结果的影响离心时,如速度过快,可使有形成分破坏;但速度过慢,当每毫升尿液中的RBC在5000以下时,沉渣中可能找不到RBC,以至把隐匿型肾小球肾炎漏掉,因而在对检验结果有怀疑时,可用潜血反应证实。
3讨论
采刚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目的,在于区分尿隐血阳性患者的血尿原因。
当红细胞通过肾小球基底膜裂孔时,会使其大小和形态或血红蛋白含量发生改变,如皱缩红细胞、大红细胞、胞质有葫芦状外展、内有细颗粒或胞膜破裂及部分胞质丢姑畸形红细胞。
我们将之定义为肾小球性红细胞,而由于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的出血多因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红细胞形态可完全正常。
尿液分析仪法检测尿中红细胞异常敏感,有时可与镜检结果存在差异,要充分考虑影响测定结果因素,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原则上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结果都应以显微镜法复检,这是做好尿液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所在。
对于尿液分析仪法测定的阴性结果与镜检不一致的也应复查,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
迄今为止,没有一台仪器的检测结果能完全替代显微镜,尿沉渣镜检以其
独特的临床价值仍是尿液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何艳.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镜检红细胞对照.今日科技,2000,10:36.
[2]边卫萍.FA-100尿液分析仪检测潜血与血尿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Proceeding0TClinicalMedicine,2003,12(6):450.
[3]李红江,苏惠青,任彩芬.尿液分析仪测定隐血试验与人工镜检红细胞初步探讨.实用医技杂志,1998,5(3):135.
[4]刘玉华.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常见影响因素.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17(2):116.
[5]袁凤荣,孙艳萍.尿液分析仪法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关系的分析.哈尔滨医约,2002,22(4):59.
[6]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8.
[7]何素稳.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与镜检红细胞的结果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2):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