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张雪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张雪

!"&$ 黄酮类
斯 皮 诺 素( #+ABC#AB ) ,即 ’L 2 " 2 # 2 1 2 K@$6C#M@#N>J"A#AB 、.L 2 芥 子 酰 斯 皮 诺 素( .L 2 #AB&+CM@#+ABC#AB ) 、.L 2 阿 魏 酰 斯 皮 诺 素( .L 2 、 .L2 对 香 豆 酰 斯 皮 诺 素 ( .L2 O 2 I>J$@CM@#+ABC#AB ) 6C$)&JCM@ 2 #+ABC#AB ) 、 当药素 ( #N>J"A#AB ) 、 黄酮苷 ( PAQ$@K&JAB) 、 ., R2 二2 碳葡萄糖基芹菜素 ( QA6>BAB $ ) 、 芹 [ ( . 2 !2 对羟基苯甲酰) 2 # 2 12 吡喃葡 菜素2. 2 92 萄基 ( , "’ ) ] 2 # 2 12 吡喃葡萄糖苷 [ &+AK>BAB 2.2 92 [ ( . 2 ! 2 + 2 SMTJCUM 2 ?>BPCM@ ) 2 # 2 1 2 K@$6C+MJ&BC#M@ ( , "’ ) ] 2 # 2 12 K@$6C+MJ&BC#AT> 。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 雪" , 丁长河# , 李和平" ( !"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质量检测系, 河南郑州 #$%%!! 河南郑州 #$%%$& )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摘’ 要: 焦虑、 失眠等症状不断困扰着现代人的正常生活, 对于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植物的研究开发日益迫切。酸枣 仁是常用的补肝、 宁心、 安神的中药,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酸枣仁,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酸枣仁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可编辑)

酸枣仁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可编辑)

酸枣仁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23 No112 2011酸枣仁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任燕萍浙江德清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德清 313200摘要 :目的优化酸枣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并对酸枣仁中的黄酮及多糖成分的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安排实验 ,分别用溶剂提取法和水提醇沉法从酸枣仁中提取出总黄酮和多糖成分 ,并用分光光度计制作标准曲线对提取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酸枣仁中总黄酮的最佳- 1提取工艺为 A B C 时 ,即以相当于药材 8 倍 80 %乙醇回流 4h时提取的黄酮的含量最高 ,为 912700mg? g ;酸枣仁中多糖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1 2 2- 1为 A B C ,即当用 15 倍蒸馏水浸提 115h ,用 75 %乙醇醇沉时 ,含量最高 ,为 112745mg? g 。

并将提取出的总黄酮和多糖类成分通过对小鼠的1 2 2翻正反射实验 ,验证其是否具有镇静催眠活性。

结论酸枣仁总黄酮对小鼠有镇静催眠的功效 ;而酸枣仁多糖相对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 ,即酸枣仁多糖不具有或只具有很微弱的镇静催眠效果。

关键词 :酸枣仁 ;有效成分 ;总黄酮 ;多糖 ;镇静催眠中图分类号: TQ46014 ;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765 201121220089203酸枣仁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安神良药 ,具有养肝宁心、敛汗 212 显色剂的配制黄酮类成分的显色剂 :体积比为 1∶ 2 的- 1 - 1生津之功效。

单用或组方如酸枣仁汤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 012mol? L 三氯化铝溶液和 1mol? L 醋酸钾溶液。

准确称失眠症和神经衰弱症均有良效 ,几乎无毒副作用 ,较西药类安取 214143g 三氯化铝结晶 ,加蒸馏水定容至 50mL ,摇匀 ,放眠药优越。

已有报道提出其中的黄酮、皂苷、油脂和生物碱是于试剂瓶中 ,备用。

酸枣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郑晔

酸枣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郑晔

钟基因在对褪黑激素作出反映的各个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对夜长或昼长的改变引起季节性反应。

参考文献1Starkey S J.M elaton i n and5-hydroxytrypta m i ne phase-advance the rat ci r-cad i an cl ock by acti vati on of n itric oxi de s ynthes i s.N euroscil ett,1996,211 (3):199~2022M c A rt hur A J,H untA E,G illett e M U.M elat onin acti on and s i gnal tran s-ducti on i n the rat suprach i asm atic ci rcad i an cl ock:acti vati on of protei n k i n ase C at dusk and dawn.Endocri no l ogy,1997,138(2):627~6343B unger M K,W ilsbach er L D,M oran S M,et a.l M op3is an es sen tial co mponent of t h e m aster ci rcad i an pace m ak er i n a mm al s.Cel,l2000,103: 1009-10174E dery I.C ircad ian rhyt hm s i n a nutshel.l Phys i olG eno m ics,2000,3:59~ 745Kum e K,Zy l kaM J,Srira m S,et a.l m CRY1and m CRY2are es sen tial co mponents of t he negati ve li m b of t h e ci rcad i an cl ock feedback l oop.C el,l 1999;98(2):193~2056H onm a S,Kaw a moto T.Dec1and Dec2are regu lators of the m a mm ali an m ol ecu l ar cl ock.Nat u re.2002;419(6909):841-844.7L i n col n G,M essager S,Anderss on H,et a.l T e mporal expression of sev-en clock genes i n the s up rach i as m atic nucleus and the p ars tuberalis of the sheep:E vdence for an i nternal co i nci den ce ti m er.P roc N atlAcad S ciU S A. 2002,99(21)13890-138958韦芳,王正荣.哺乳动物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2,24(1):1-4.9Akas H iM.T aku m i T.Th e orphan nu cl ear recep t or RORalpha regu lates ci rcad i an transcri pti on of t h em a mm ali an core-clock Bm al1.N atS tructM olB-i o.l2005M ay;12(5):441-448.10Ra m ak ri shnan SN,Lau P,Burke L,et a.l Rev-erb B Regu l ates the Ex-p ress i on ofG enes Invo l ved i n L i p i d Ab s orpti on i n Skelet alM uscle Cells.Jour-nal of B iol ogi calCh e m istry;2005,280(10):8651-8660.11Sato,TK,Panda,S.A functi onal geno m ics strategy revea l s Rora as a co m ponen t of t he m a mm alian ci rcad i an clock.Neu ron.2004;43(4):527-537.12H azlerigg DG,And erss on H,Johnston J D,et a.l M olecu l ar Charact eriz a-tion of t he Long-Day Res pon se i n the Soay Sh eep,a S eas onalM a mm a.l Cur-ren t B i ol ogy,2004;14(4):334-34013L i n col n,G.M e lat on i n m odu l ati on of prolacti n and gonadotroph i n secre-tion:s yste m s an ci en t and m odern.A dvan ces i n experi m ental m ed i ci ne and b i o l ogy,1999;460:137-15714Ross AW,M organ PJ.Th e pars tuberalis as a target of the cen tral clock. Cell T i ssue Res.2002;309(1):163-171.15Notter DR;Cockett NE,Opportun i ti es for detecti on and use of QTL i n-fl u enci ng s easonal rep roduction i n s h eep,G enet Sel E vol2005;37(S):39-53酸枣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A dvances i n study on phar m aco l og ica l effects of se m en Z izph i sp i nosae郑晔1,钱苏瑜2,游自立1*(Zheng Y e,Q ian Suyu,You Zhli)(1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54;2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提要酸枣仁具有镇静安眠的功效,其主要有效药理成分是枣仁皂苷和黄酮,其以增加慢波睡眠为主,并对学习记忆无明显干扰作用。

中药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酸枣仁,又称为枣仁酸,是常用的一种中药材。

它由枣科植物枣树的种子核果去皮晒干而成。

在中医药理论中,酸枣仁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疾病,具有镇静、安眠、补血、活血、抗氧化等作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一、酸枣仁的主要成分与药理作用1. 主要成分酸枣仁主要成分包括有机酸、酚醇、脂肪酸和多种矿物质等。

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有:酒石酸、草酸、柠檬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钙、磷、铁等。

2. 药理作用酸枣仁具有镇静、安眠、补血、活血、抗氧化等作用。

它含有的有机酸和多种矿物质可以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帮助消化系统正常工作,并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

酸枣仁中的酒石酸和草酸可以促进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有助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同时,亚油酸和亚麻酸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此外,酸枣仁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二、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1. 镇静安神酸枣仁中的有机酸可以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工作。

它还含有一种叫做丁酸的物质,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酸枣仁可以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焦虑、烦躁等症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舒缓焦虑情绪。

2. 补血活血酒石酸和草酸是酸枣仁中的主要有机酸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酸枣仁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供应,有助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瘀血停滞等疾病。

同时,它也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铁,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贫血。

3. 抗氧化酸枣仁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是引起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

酸枣仁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细胞的老化,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复方酸枣仁汤有效成分及其血清药化学的研究

复方酸枣仁汤有效成分及其血清药化学的研究

复方酸枣仁汤有效成分及其血清药化学的研究复方酸枣仁汤有效成分及其血清药化学的研究复方酸枣仁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由酸枣仁、茯苓、泽泻、炒山药、白术等药物组成。

此处我们将探讨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在血清药化学中的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复方酸枣仁汤的有效成分。

酸枣仁是此方剂的主要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酸枣化合物、黄酮类、萜类化合物等。

酸枣化合物是酸枣仁的主要活性成分,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对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萜类化合物则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等活性,对于肺气肿、痰湿阻滞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在血清药化学的研究中,复方酸枣仁汤的有效成分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药物代谢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研究发现,复方酸枣仁汤中的酸枣化合物在体内能够迅速吸收,并达到峰值浓度,然后逐渐被代谢掉。

药物代谢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肝脏的代谢酶代谢,并在肾脏中排泄。

此外,复方酸枣仁汤的有效成分在血液中的药效学方面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关的研究发现,复方酸枣仁汤具有降血脂、抗炎、抗凝血、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

其中,降血脂作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活性。

通过抑制脂肪的合成和促进脂解,复方酸枣仁汤能够显著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此外,复方酸枣仁汤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来缓解炎症。

此外,它还能够减少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凝血作用。

同时,复方酸枣仁汤中的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综上所述,复方酸枣仁汤是一种具有多种有效成分的中药方剂。

通过血清药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中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和药效学特性。

复方酸枣仁汤通过降低血脂、抗炎、抗凝血、抗氧化等多种途径发挥其药理作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研究结果主要是基于体外和动物实验,对于其在人体中的确切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支撑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复方酸枣仁汤是一种具有多种有效成分的中药方剂。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
1.化学成分。

酸枣仁含三萜类有白桦脂酸、白桦脂醇。

酸枣仁
皂苷A、B,酸枣仁皂苷的苷元均为枣仁苷元,惟有糖的组成不同,
还含胡萝卜苷;黄酮类有斯皮诺素、酸枣黄素,芥子酰斯皮诺素、阿魏酰斯皮诺素、对香豆酰斯皮诺素、当药素等;还含17种氨基酸和钾、钙、锌、铁、铜、锰等多种金属元素。

又含阿魏酸、维生素C及植物甾醇、环腺苷酸等。

2.药理作用。

酸枣仁对小鼠、豚鼠、猫、兔及犬均有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煎剂有镇痛作用。

酸枣仁醇提物的水溶液静脉注射能明显对抗氯化钡和改善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

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能明显改善脑垂体后叶素引起大鼠心肌缺血的EKG变化。

麻醉大鼠、犬和猫静脉注射酸枣仁醇提取物的水溶液,均有明显降压作用。

酸枣仁总皂苷能显著降低正常饲养大鼠的胆固醇总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第2亚组分。

酸枣仁总皂苷能提高小鼠耐缺氧力。

酸枣仁醇提物单用或与五味子合用,均能提高烫伤小鼠的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

酸枣仁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酸枣果肉还可增强小鼠饮食和体重,增强体力,提高学习和记忆功能。

酸枣仁——精选推荐

酸枣仁——精选推荐

对酸枣仁的研究关键词酸枣仁简介古代研究现代研究摘要酸枣仁,别名枣仁、山枣、酸枣核。

酸枣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具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用于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健忘、体虚多汗、津少口干、镇静助眠等症。

一、酸枣仁的简介别名:枣仁、酸枣核、山枣仁、酸枣、酸枣核、酸枣子、棘仁、棘实、棘刺实、樲仁、樲枣仁、樲枣实、野枣仁、山酸枣仁、调睡参军、刺酸枣。

主产于我国河北、辽宁、河南、陕西等省。

其性状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毫米,宽5-7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呈紫红或紫褐色,平滑而有光泽,有的有裂纹;一面较平坦,中间有一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岫陷,呆见线形种脐,另一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呈乳白色,子叶呈浅黄色,富油性。

气微、味淡。

以粒大、饱满、有光泽、外皮红棕色、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1]二、古代对酸枣仁的研究(一)古代文献酸枣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名医别录》三人三云:“生河东叫泽,八月采实,阴干。

”《新修本草》曰:“此即樲枣实也,树大如大枣,实无常形,但大枣中味酸者是。

”《开宝本草》记载:“此乃棘实,更非他物。

若谓是大枣味酸者,全非也。

(二)酸枣仁的功效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①《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②《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

③《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

④《本草拾遗》: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⑤王好古:治胆虚不眠,寒也,炒服;治胆实多睡,热也,生用。

⑥《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

⑦《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

性味:甘,平。

(三)酸枣仁炮制1、酸枣仁:原药放入竹箩内,沉入清水缸中,使仁浮在水面,壳沉水底,将枣仁捞出、晒干。

2、炒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微黄色,取出,放凉。

酸枣仁中黄酮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酸枣仁中黄酮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津药学 Tianjin Pharmacy 2018年 第 30卷 第 1期
69
酸枣仁中黄酮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 婷,张 岩,王文彤,陶遵威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天津 300020)
摘 要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是临床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常用中药。研究发现,酸 枣仁中黄酮类成分(斯皮诺素及 6′′′-阿魏酰斯皮诺素)是酸枣仁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物质成分之一,具有镇静安神、抗 焦虑、抗抑郁、增强记忆力、脑神经保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随着药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更新以及分 子生物学的发展,酸枣仁黄酮类成分的广泛药理学作用不断被发现和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更加清晰。该文 旨在对酸枣仁中主要的黄酮类化学成分以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系统性总结,挖掘其潜在的药理活性作用,以期为酸枣仁的 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现代研究发现,酸枣仁中含有 50多种生物活性物 质[8],包括酸枣仁皂苷 [9]、酸枣仁黄酮 [10]、多种脂肪 油 [11]、生物碱 [12]、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13]。酸枣仁 中黄酮类成分是酸枣仁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均属于 黄酮碳苷(falvone-C-glucoside)类化合物,以下就酸 枣仁中黄酮类各成分加以总结。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外科学家 Woo等[14]首次从 酸枣仁甲醇提 取 液 中 分 离 出 斯 皮 诺 素 (spinosin,2′′- O-β-D-glucosylswertisin),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分 析,结果表明,斯皮诺素具有较弱的毒性和显著的镇静
催眠作用,可协同巴比妥诱导的催眠,拮抗咖啡因引起 的多动症,随后又分离出三种酰基化黄酮苷和当药素 (swertisin)。1987年,国内科学家曾路等 从 [15] 酸枣仁 种子的甲醇提取部位分离得到一个新的黄酮类化合 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 NMR和13CNMR谱解 析,并命名为酸枣黄素(zivulgarin,4′′-O-β-D-glu copyranosylswertisin)。随后,日本科学家 Tanaka[16]从 酸枣仁的水提取液中分离得到 6′′′-芥子酰斯皮诺素 (6′′′-sinapoylspinosin)、6′′′-对 香 豆 酰 斯 皮 诺 素 (6′′′-p-coumaroylspinosin)、2′′-O-葡萄糖基异当 药素(2′′-O-glucoylisoswertisin)、6,8-二 碳 葡 萄 糖 基芹菜素(vicenin-2)、芹菜素 -6-C-[(6-O-对 羟基苯 甲 酰)-β-D-吡 喃 葡 萄 糖 -(1→ 2)]- β-D-吡喃 葡 萄 糖 (apigenin-6-C-[(6-O-p- hydroxybenzyol)-(β-D-glucopyranosyl(1→2)(β- D-glucopyranosid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枣仁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彭智聪,朱建军(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 430016)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 phu s ju juba M ill.var.sp ino sa (Bunge)H u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作用,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等证,《本草纲目》将其列为上品。

由于该品疗效确切,具有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故众多医药界同仁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尤其是近十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总结如下。

1 酸枣仁化学成分研究对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在8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研究,得知酸枣仁含有当药素、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酸枣仁皂甙及阿魏酸、维生素C等成分[1]。

90年代后期,尤其是近10年来,对酸枣仁的化学成分研究又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在酸枣仁的乙醇提取物中,用氢氧化钾和正丁醇处理,分得总黄酮及总皂甙两部分。

对总黄酮进行聚酰胺柱层析,从25%乙醇洗脱液中分得两种黄酮甙,经化学法和光谱法鉴定为Sp ino sin和Zivu lgarin[2]。

尹升镇等人从酸枣仁中提取分离得到2种生物碱,经理化常数及UV,I R,1HNM R和M S波谱分析鉴定为L ysicam in和Juzirine,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3]。

用离子色谱法简单快速地分析了酸枣仁中的阳离子。

分析结果表明,酸枣仁中5种常见阳离子N a+,N H+4,K+,M g2+和Ca2+的含量比例不同。

各离子的检出限(S?N=3)为0.001~0.013m g L,线性范围达3个数量级[4]。

对山东四个主产区的酸枣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测定,并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山东不同产地酸枣仁中均含有Fe,M n,Zn,Se等7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酪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5]。

这些酸枣仁新化合物及元素的发现为进一步澄清酸枣仁的治疗作用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新化合物发现的同时,运用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已知的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含量测定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从酸枣仁的乙醇提取物中,用KOH和正丁醇处理,分得总皂甙、总黄酮、总酚性成分三部分。

对酚性成分进行硅胶H干柱层析,以苯2氯仿2冰醋酸为展开剂分得一结晶,经化学法和光谱法及与对照品对照鉴定为阿魏酸[6]。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甙A和B含量。

其薄层条件为:展开剂选用正丁醇2冰醋酸水(4∶1∶5,上层); 2%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

扫描条件:单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Κs=632nm,SX=3,slit=1.25mm。

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的酸枣仁中,酸枣仁皂甙A和B的含量相差悬殊。

对于同一样品中酸枣仁A的含量明显大于酸枣仁B的含量[7],并对不同产地的酸枣仁的种皮、胚乳和子叶中酸枣仁皂甙A和B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皂甙A和B主要存在于子叶中。

种皮和胚乳中含量甚微,子叶被种皮和胚乳包裹住,“用时捣碎”可破碎种皮和胚乳,使子叶暴露出来,这有利皂甙A和B的充分提取和利用[8]。

应用分光光度法,经硫酸2苯酚显色,于490nm处测定吸收度,测定了酸枣仁中多糖的含量。

同一产地不同年份采集的3份样品含量分别为0.7185%,0.7519%和0.7856%[9]。

为了寻找新的药源,运用上述的方法和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酸枣仁的成分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对东北产酸枣仁和云南产酸枣仁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了主要有效成分的定性检查。

结果:两种酸枣仁均含有酸枣仁皂甙及黄酮甙类。

表明云南产酸枣仁可以考虑代替东北产酸枣仁作为镇静催眠药用[10]。

邝翠仪也作了此方面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东北产酸枣仁与云南产酸枣仁均含有酸枣仁皂甙及黄酮甙类,说明云南产酸枣仁可以考虑代替东北产酸枣仁作镇静催眠药用。

药理实验也证明云南产酸枣仁与东北产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无显著差异。

至于使用这两地产的用量比例关系,尚侍进一步研究[11]。

2 药理作用研究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主要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温、降压、降脂、抗缺氧、增强免疫功能以及对心脏的保护作用等[1]。

近年的药理研究大部分还是以研究酸枣仁及其所含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包括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等作用,只是研究方法和手段有了较大的进步,研究深度和广度有所加强,对酸枣仁的抗过氧化脂质及抗衰老作用也作了一些深入的研究工作。

2.1 酸枣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由于酸枣仁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多梦有比较好的疗效,从而说明酸枣仁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药理研究表明酸枣仁总黄酮可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拮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其中枢抑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12]。

酸枣仁总皂甙也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协同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

其中枢抑制作用也呈剂量依赖性[13]。

酸枣根具有与酸枣仁类似的镇静、催眠、镇痛和抗惊厥作用,且比同剂量的酸枣仁的作用较强[14],从而有可能扩大药用资源。

利用浮动法和落矽法研究了酸枣仁油乳剂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酸枣仁油1.4m l kg或0.35m l kg灌胃给药,2次 d,连续3d,可使小鼠自主活动减少;酸枣仁油与戊巴比妥钠合用,可协同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

提示酸枣仁油可能是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成分[1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2电位学检测器观察酸枣仁对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酸枣仁可降低多巴胺和3,42二羟基苯乙酸的含量。

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起到使中枢镇静的作用[16],这是酸枣仁分子药理学研究的开始,为酸枣仁的药理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近年来,随着老年医学及抗衰老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酸枣仁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神农本草经》云:“酸枣仁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生川泽。

”临床治疗老年人由于肝血不足出现的心烦失眠,惊悸梦多,有较好的疗效,故有一定的健身作用。

至于延缓衰老的机制是什么,以前不得而知,现代研究主要是进行了免疫实验,尤其是对提高SOD活性研究得较多。

药理研究表明,酸枣仁能增强免疫功能,其乙醇提取物能明显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值,促进抗体溶血素生成,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并能拮抗CPA引起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抑制,增加小鼠的体液免疫力和细胞免疫功能,对放射性损伤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1]。

H arm an提出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积累的毒害作用可能是衰老的根本原因,自由基损害 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第12卷第1期L ISH IZH EN M ED I C I N E AND M A TER I A M ED I CA R ESEA RCH2001VOL.12NO.1 收稿日期:2000207220; 修订日期:2000209220的一些细胞表现包括DNA和蛋白质的交联和老化标志的脂褐素的积累,以SOD为代表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强弱将影响人体老化的进程。

酸枣仁皂甙具有提高SOD活性和抗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17]。

白晓玲等人研究也表明,酸枣仁总皂甙能减少缺血脑组织含水量及M DA含量,使脑组织中SOD、CK及LDH活性增高,乳酸含量下降,脑神经细胞损害减轻,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8]。

机体在高热状态也能引起SOD活性降低。

在研究酸枣仁对发热小鼠的SOD活性时,利用内毒素静脉注射小鼠诱导发热造成SOD下降的动物模型,用R I A法测定全血及肝组织SOD含量。

结果表明,模型组SOD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口服酸枣仁组SOD含量高于模型组。

与正常动物SOD活性水平相近,提示酸枣仁对内毒素所致发热小鼠SOD降低具有保护作用[19]。

另外研究表明,酸枣仁具有抗肿瘤作用,王清莲等人研究了酸枣仁油对艾氏腹水癌小鼠体重和生存期的作用。

酸枣仁油以1.40 m l kg和0.35m l kg剂量灌胃能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天数,生命延长率大于50%,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生命后期的体重增加[20]。

综上所述,酸枣仁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中药材。

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故它有极好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1] 苗明三.法定中药药理与临床(第1版)[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125121253.[2] 郭胜民,范晓雯,赵 强.酸枣仁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1997,20(10):5162517.[3] 尹升镇,金河奎,洪胜国,等.酸枣仁生物碱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5):2962297.[4] 王宗花,丁明玉,陈培榕.离子色谱法同时分析中药中的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离子[J].色谱,1999,17(3):3032305.[5] 张照荣,周凤琴,战 旗.山东产酸枣仁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7,14(3):29230.[6] 郭胜民,范晓雯,宋少刚,等.酸枣仁中阿魏酸的提取、分离与鉴定[J].西北药学杂志,1995,10(1):22223.[7] 王 健,林 晓.酸枣仁中酸枣仁皂甙A和B的含量测定[J].中草药,1996,27(3):1542155.[8] 王 健,林 晓,丁少纯.酸枣不同部位中酸枣仁皂甙A和B的含量测定[J].中成药,1996,18(5):23.[9] 李兰芳,张 魁,吴树勋,等.酸枣仁中多糖的含量测定[J].河北中医,1996,18(4):20221.[10] 杜志敏,陈兴兴.不同来源酸枣仁有效成分的对照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9,15(2):1272128.[11] 邝翠仪.东北与云南产酸枣仁有效成分的比较[J].中国医药学报,1996,11(6):32.[12] 郭胜民,范晓雯,何建伟.酸枣仁总黄酮的中枢抑制作用[J].中药材,1998,21(11):5782579.[13] 郭胜民,范晓雯,宋少刚,等.酸枣仁总皂甙中枢抑制作用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1996,11(4):1662168.[14] 时振洲,刘树威,秦 葵,等.酸枣根与酸枣仁中枢抑制作用比较[J].时珍国药研究,1996,7(4):2122213.[15] 赵秋贤,王清莲,黄建华.酸枣仁油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J].西安医学大学学报,1995,16(4):4322434.[16] 张家俊,陈文为.中药酸枣仁、龙齿、石菖蒲对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物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6):64266.[17] 万华印,丁 力,陈兴坚,等.酸枣仁总皂甙抗脂质过氧化作用[J].中草药,1996,27(2):103.[18] 白晓玲,黄志光,莫志贤,等.酸枣仁总皂甙对大鼠脑缺血损害及脑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2):1102112. [19] 彭智聪,张华年,陈 莎,等.酸枣仁对内毒素发热小鼠SOD降低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6):3692370.[20] 王清莲,袁秉祥,黄建华.酸枣仁油对艾氏腹水癌小鼠生存期和体重的影响[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5,16(3):259.(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盐浸地骨皮毒性反应1例报道王瑞芳,赵焕娥,王爱莲(山东省临朐县中医院 262600)1 病史介绍刘某,女,45岁,糖尿病史2a,1999202205来我院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