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复习计划

合集下载

中医综合复习计划

中医综合复习计划

中医综合复习计划1、看(4-6月)——看什么当然是看书,这个阶段只看教材,记住,是看,不是让你背!目的是把整个考研的6本书,系统的看一遍,让你的脑海中建立起来中医的理论体系,整个串一遍就行了!有时间就最好对照真题,把真题中出现的知识点在书上化出来就OK了!第一步:先看《方剂》——中医的灵魂,考研的灵魂!贯穿了中基、中诊,中药、中内!第二步:再看《中内》——加深巩固了解方剂和中内各自的理论结构!中内和方剂是中医的核心与灵魂。

第三步:再看《中基》《中诊》《中药》——看的时候不断回忆方剂中内的相关应用!第四步:再看一遍《方剂学》和《中内学》——第二遍看书你又能领悟到很多东西!当中唯一可添加的就是结合历年真题,把握一下出题的方向就OK了!以上四步就在七月前完成,你就成功了一半了!不过基础差的按顺序复习。

看到什么程度根据个人的基础、能力和时间吧!最低要求——让自己上升一个层次,知道各科的理论结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大方向要很清楚!比如:方剂:半夏泻心汤,首先知道他是“和解剂”,然后知道他是“调和肠胃”(5,7版教材的归类)(6版归类为调和寒热,意思是一样的),还有,方剂至少要熟悉方子的组成。

最次你得把书像看小说一样看一遍!太重要了!2、背(7-9月)——背什么当然是背考的东西了,也就是背大纲所有的知识点!对照大纲,对照你画出来的知识点,一个一个的背,理解着背,或者死记硬背,总之,要好好背一遍,这也是整个考研过程中最累的时候!怎么背早上保证2小时,晚上保证1小时就够了!比如早上背方剂的解表剂,晚上背中药的解表药,早上背中内的感冒咳嗽,晚上就背方剂的解表剂。

手里再拿个笔,可以把中药的相关知识点写在方剂上,把方剂的知识点写在中内的书上,联系在一起,更容易记住!这样循环背一遍,实际上就是整个背了2遍考点。

学习中医最忌讳孤立的学每一门课,切记要横向联系的学!这一阶段有时间可以把历年真题,按章节排版的那种书,跟着好好过一遍!就可以了,已经很累了!本人在7月会推出“强化讲解录音”,大家每天花半个小时听一下就可以了,主要是让大家知道考什么,别稀里糊涂的浪费时间!本人不推荐听启航的课,因为我感觉他们就没认真看大X和历年真题!要是他们讲的好,我也就没必要浪费我的时间了!。

中医学考研学习计划

中医学考研学习计划

中医学考研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临床与药物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医学相关专业的考生,选择中医学作为考研方向,需要系统学习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技能和药物研究方法。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将来从事中医医疗、药物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个人情况和考研要求,制定以下学习计划: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1、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根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掌握这些理论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的重要前提。

我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学习这些基本理论,掌握其要点和实际应用。

2、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

我计划系统学习这些诊断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病例分析,培养自己的诊断能力。

3、中医内、外科学中医内、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包括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

我将认真学习这些内容,深入了解中医治疗内、外科疾病的方法和原理。

三、临床技能学习1、中医针灸理论与技术中医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我将认真学习针灸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针灸技能。

2、中医推拿理论与技术中医推拿是中医学的古老疗法之一,通过推拿可以调理经络、疏通气血,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我将学习推拿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提高自己的推拿手法。

3、中药制剂学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我将认真学习中药制剂学的理论知识和制剂技术,学习中药的配伍原则和制剂方法,为将来从事中药研究和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四、药物研究学习1、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掌握中药的药理作用对于临床应用和药物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我将学习中药的药理学知识,了解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机制、药效特点和不良反应。

2、中药药物研究方法中药研究方法是中医学科研的重要技术,包括提取、分离、鉴定和活性评价等方法。

中医考研计划

中医考研计划

中医考研计划考研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知识阶段、专业课阶段和冲刺阶段。

以下是一个中医考研计划的大致框架,供您参考。

一、基础知识阶段1. 英语:每天花费2-3小时学习英语,重点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可以参考《新东方考研英语》等教材,同时积累词汇和短语。

2. 政治:每天花费1-2小时学习政治,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等基础知识。

可以参考《肖秀荣考研政治》等教材。

3. 西医综合:每天花费2-3小时学习西医综合,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等内容。

可以参考《贺银成西医综合》等教材。

4. 中医基础:每天花费2-3小时学习中医基础,包括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内容。

可以参考《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等教材。

二、专业课阶段1. 英语:继续每天花费2-3小时学习英语,重点提高听力、口语和翻译能力。

可以参考《新东方考研英语》等教材。

2. 政治:继续每天花费1-2小时学习政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等基础知识。

可以参考《肖秀荣考研政治》等教材。

3. 西医综合:继续每天花费2-3小时学习西医综合,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可以参考《贺银成西医综合》等教材。

4. 中医基础:继续每天花费2-3小时学习中医基础,深入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内容。

可以参考《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等教材。

三、冲刺阶段1. 英语:每天花费3-4小时复习英语,重点做真题、模拟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可以参考《新东方考研英语》等教材。

2. 政治:每天花费2-3小时复习政治,重点做真题、模拟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可以参考《肖秀荣考研政治》等教材。

3. 西医综合:每天花费3-4小时复习西医综合,重点做真题、模拟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可以参考《贺银成西医综合》等教材。

4. 中医基础:每天花费3-4小时复习中医基础,重点做真题、模拟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中药复习计划时间

中药复习计划时间

中药复习计划时间
为了更好地复习中药知识,我制定了以下复习计划。

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知识梳理、重点强化和综合复习。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2天)
第一天,我将复习中药的分类、命名规则和配伍原则。

重点关注中药的性味归经、药性特点和适用病症。

第二天,我将复习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典型鉴别特征。

重点学习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以及药材的贮藏和保鲜方法。

第二阶段:重点强化(5天)
第一天,我将复习常用中药的药材名称、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

重点关注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第二天,我将复习中药的处方组成和配伍禁忌。

重点学习常见中药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以及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

第三天至第五天,我将分别复习儿童药、妇科药和老年药。

重点了解这些特殊人群的用药特点和注意事项。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3天)
我将用三天的时间进行全面复习。

每天复习三个综合性的题目,包括中药的功效、用法用量和配伍禁忌。

同时,我会结合实际
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加深对中药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这个复习计划,我希望能够系统地梳理中药知识,增强记忆和理解。

同时,我也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操作,进一步提升中药的应用能力。

中医考研7月开始学习计划

中医考研7月开始学习计划

中医考研7月开始学习计划一、学习内容1. 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基本理论知识。

重点学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

2. 中医药:学习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等知识,了解中药的配伍禁忌、煎煮方法等相关内容。

此外,还要学习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方法的基本原理。

3. 中医诊断学:学习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学习各类疾病的中医辨证方法。

4. 中医养生保健:学习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知识,包括饮食调理、起居调摄、情志调摄等内容。

二、学习计划安排1. 第一周:明确学习目标,整理考研资料,了解考研要求,制定学习计划。

2. 第二周至第八周:系统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经典著作的阅读和理解,加强对中医理论的掌握。

3.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学习中医药的相关知识,包括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等内容,了解中药的配伍禁忌、煎煮方法等相关内容。

4. 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学习中医诊断学的相关知识,包括辨证施治的相关方法和技巧。

5. 第十七周至第二十周:学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包括饮食调理、起居调摄、情志调摄等内容。

三、学习方法1. 多渠道获取信息:不仅可以通过书籍来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等多种渠道来获取相关中医知识。

2. 多角度学习:对于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多角度学习,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全方位了解中医理论。

3. 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主动思考,积极和同学、老师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立即实践:学习中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注重学以致用,尽早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四、学习目标和考核1. 学习目标:通过近3个月的学习,全面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中医药的基本内容,并在中医诊断学和中医养生保健方面有所突破,达到能够胜任中医相关工作岗位的要求。

2. 考核方式:通过模拟考试、课堂测验、学术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医学考研复习计划

医学考研复习计划

医学考研复习计划
医学考研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考试,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医学考研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复习的内容。

医学考研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等多个学科。

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个学科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明确每个学科的复习重点和难点。

其次,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根据考试的时间安排和个人的复习情况,我们可以将复习时间划分为阶段性的目标,比如每周复习某一学科的内容,每月进行模拟考试等。

在制定复习计划时,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避免出现过度劳累或者时间浪费的情况。

同时,要注重复习方法的多样性。

医学考研的知识点繁杂,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复习,比如阅读教材、做题、听课、讨论等。

多种复习方法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另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医学考研是一项长期的复习过程,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不懈地进行复习。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及时调整心态,寻求帮助,不要轻易放弃。

最后,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及时总结每个阶段的复习成果,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复习计划,以便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

综上所述,医学考研复习计划的制定需要我们明确复习内容,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注重复习方法的多样性,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医考试复习计划

中医考试复习计划

中医考试复习计划为了更好地复习中医考试,我制定了以下计划:1. 制定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复习目标,包括要复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2. 整理笔记:回顾课堂笔记,将知识点整理成清晰的框架和流程图。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荧光笔标注重点,以便于记忆和理解。

3. 制定时间表: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包括专门复习中医的时间和其他科目的时间。

每个学习时段最好不要超过2个小时,适当休息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4. 学习小组讨论: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和解答疑惑。

可以选择每周一次或两次固定时间进行集体学习,共同努力提高复习效果。

5. 制作复习卡片:将重要知识点、公式、定理等内容写在卡片上,随时随地复习和记忆。

可以将卡片分为不同的主题,便于分类复习。

6. 做题巩固:根据考试的题型和题目难度,选择相关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可以使用中医考试相关的教材、辅导书或在线资源进行练习。

同时,注意分析错题并找出原因,避免反复犯错。

7. 制定模拟考试:模拟考试可以提前体验真实考试的环境和紧张感,同时帮助检验复习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历年的中医考试真题进行模拟,详细分析自己的考试表现和不足之处。

8. 注意复习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朗读、默写、思维导图、讲解给他人等,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9.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饮食和睡眠,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熬夜造成身体疲劳。

经常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10. 复习过程中多与老师交流:及时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解决困惑。

老师经验丰富,可以给予专业指导和学习建议。

以上是我的中医考试复习计划。

希望通过认真执行计划,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医学考研复习计划表怎么写

医学考研复习计划表怎么写

医学考研复习计划表怎么写针对于有的同学在医学考研备考中复习方法不得当,所导致的对考试没信心,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医学考研复习计划,希望可以帮到你!医学考研复习计划(1)搜集资料阶段①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②2-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

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

准备复习。

(2)第一轮复习①4-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春季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

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②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3)第二轮复习①7-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

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正规大学举办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②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③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报名、填报专愿。

(4)第三轮复习①11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

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也可以报一个医学考研辅导班进行系统复习。

这时候也是网上报名的时间。

(医教园的医学考研辅导班是有试学课的,更加方便天秤座的同学进行选择)④11月10-14日现场确认报名,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资料。

冲刺班报名。

②12月-次年1月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

(5)初试临考阶段1月上旬调整心态、准备考试。

熟悉考试环境。

(6)准备复试阶段①2月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②3月关注复试分数线。

③4月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

④5月关注复试成绩。

医学考研复习方法第一遍,看课本,重在理解课本上的各个知识点;第二遍,整理课本,找出所有知识点,并动手整理在本子上;第三遍,认真分大类归纳整理各大部分重点内容,最后达到灵活运用,要能看着目录,写出每部分的重点内容。

同时要学会利用往年真题,反复研究真题,尽可能抓住真题出题范围及重点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有:中医综合六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 医内科学、针灸共 300 分),英语(100 分,没听力),政治(100 分,哲学 政治经济 学 毛泽东概论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当代史 )
中医综合都是选择题.总分 300 中医综合共 180 题,分 A/B/X 三种题型 1-80 题为 A 单选题 1.5 分,共 120 分 81-120 题 B 为单选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21-180 题 X 为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120 分 中医类题型: 中基 30 题 中诊 30 题 中药 30 题 方剂 30 题 中内 35 题 针灸 25 题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这六 科合称中医综合,共 300 分,再加上英语 100 分,政治 100 分,总共 500 分,中 医类考研在国家属照顾类专业,国家线很低,2013 年的国家线一区在 275,二区 265,英语一区 36,二区 33,别看英语这点分数,很多同学就死在英语上,同时 政治一样要过国家线。2014 年国家线一区在 280,二区 270,英语一区 37,二区 34,估计是考研大军再壮大,2013 年国家线上涨 10 分,2014 年又上涨 5 分。 备注: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 上海、江苏、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 21 省(市);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 新疆等 10 省(区)。
比如,“……之要药”“不论寒热皆可配用”“善于……”,以及一些特殊 评价,如“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这些通常都是一味药区别于大队同类药 的特殊之处,相当于它们的个性,要十分注意。 这样画完重点之后,平均每味药都有一两句话,后来再看的时候就要着重看这些。 第五步,背用法用量。 用量的话喜欢考贵重药、有毒药、芳香药、动物药等,总之是非常规药量的用药。 我看的时候就是把这些药都标出来,然后抄下来背。抄下的大约占需要背的药(考 纲上规定要背用法用量的)三分之一。背的时候也不用死记硬背,背过在哪个区 间就行了,比如麝香是 0.03-0.1g,那就是在 0.01-0.1 之间。蟾酥在 0.015-0.03g, 也是这个区间,但比麝香还少。一般考试就考个大概,在哪个数量级上。 煎服方法哪些是重点也很清楚,不必多说。 第六步,使用注意。 重要啊,不多说了,该怎么办你懂的。 第七步,鉴别用药。 如果前面的功效应用都背好了,这个就不难,看一遍就够了。
英语: 三月份之前,英语单词来一遍。这一遍背单词一定要快,只看不写,看见英文马 上反应出中文。 四月、五月、六月继续轮单词,并看完新东方视频。 七月开始做真题,做一套弄懂一套,做到没有一个不会的单词,没有一个题的解 答思路不会。 七月到十一月,一直做真题,注意要留下大概 3 套题来考前测试。 十一月开始背作文,并且形成自己模板。 十二月开始练习模拟题,这里推荐张剑的模拟题。每 3 天计时练习大作文和小作 文。 复习英语一定要注意:阅读是命,完型最后。考试做题顺序建议按照:作文、阅 读、翻译、完型。完型做题按照红花绿叶排除法来做,具体技巧网上特别多,不 要花费大量时间,把时间挤给阅读。 PS:我到最后基本上是每天背一到两遍单词,这里主要介绍几个背考研单词的 方法。
真题,又看看课本,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
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方剂的命题规律太明显了,看课本时看那几个地方就够了。
哪几个地方呢?
一、
组成+用法
二、
功用
三、
主治
这三个地方的内容,可占到命题的 80%以上。
至于有的时候还会考到某方中某味药配伍的意义。我当初就是被真题中的这种题
吓到,以为方解全部要看,结果看的晕头转向,还什么都记不住。
难。
各论部分真题的重题率是比较低的,因为知识点太多了。但总论部分就要借助真
题了,而且真题重题率很高。因为它的命题点就那些。不多说了,对着真题找重
点就行了。

其实学习中药就像认识一个一个的人,他们的名字长相性格脾气、适合干什
么事有什么活儿可以让他们干,以及各自还有的特性,等等。每位药都是完整有
个性的,等着你去了解去熟悉,每多看一点,就对每个人有更完整的了解。而非
中药实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活儿,因为它不但内容多而且考得细,因此常看 课本是正道。而且很麻烦的是,中药是前五科中真题的重题率最低的。 至于要应对考试,我有以下建议,那就是“七步走”。 第一步,把每味考纲上规定的药的功效一条背过,滚瓜烂熟。这是整个中药复习
中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做好了中药复习一半的任务就完成了。最好先背目录, 哪一位药属于哪一类,这样会省一些事。 第二步,根据考纲,背相关药的来源。 背的时候看着目录,把要背的药标记出来,然后看着药名,想药的形态,它的
律可循。因此我有如下建议:第一遍看应用的时候,拿着红笔划重点。 画什么重点呢? 1、特殊应用。
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背应用应该不难,要拿着功效对照下面所列的应用,一 般都很好理解。而且每种应用后都会出代表方,可以凭此代表方加深记忆,又可 以兼复习方剂。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特殊的应用,比如金银花治痢疾,苍术治目盲, 考试最喜欢考这个,中规中矩的反而考得少。 2、特殊话语
【1】、中医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为生动形象,下面举例,以 2014 年如 北中医研究生院为例有。
一、学术型:1 基础医学院,2 中药学院,3 针灸推拿学院,4 管理学院, 5 护理学院,这 5 个都是学术型的(培养科学家的),分数相对专业型来说要低 一点(但也不好考),做实验比较多,可以多发表文章,时间比较充裕,研一上 课,研二、三做实验上门诊,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做实验,完成相关课题,发核心 期刊论文等等;
复习攻略 中医综合
七一之前六本教材必须看完;听辅导班视频,做笔记整理。 九月一号之前,第一遍 20 年真题做完;标注出错题、难题; 十月一号之前,第二遍 20 年真题做完; 十一月一号之前,第三遍 20 年真题做完(重点做错题、难题) 十二月一号之前,继续错题、难题,开始所有基础知识回顾一遍,并开始做模拟 题; 十二月到考前,做真题、模拟题。考前头五天,错题难题回顾。 考前头一天,知识点框架回顾。
step1:形成自己的单词表(看单词表,删会的词):上网下载 excel 的最新 大纲单词,边背边把会的单词全部删除。第二遍再边背边把会的单词删除。依次 重复 n 遍,直到 5500 个单词浓缩成两三百个单词。这个时候,你自己的单词表 就形成了。然后,每天对着这个单词表强化背使劲背。这一遍在背的过程中,只 需会单词的一个中文意思就好了。
这七步是针对各论来说的。我的经验是按这七步走,即先背所有的来源、再
背所有的药性、等等类推,而且最好看着目录背。而非看一味药,就把它的来源、
药性之类的全都背了。这样一是容易晕,二是容易漏。但不同人方法不同,我仅
仅是个人感觉。对于基础不牢且时间充足的同学,还是先把课本从头到尾大体看
一遍,再按照这七步走比较稳妥。否则没有基础一上手就开始背,要记住比较困
二、专业型:1 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2 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3 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 临床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5 临床医学院(广安 门医院),这 5 个是专业型的,分数要求更高,毕业后进医院不用去转科了,在 临床待的多,研一晚上和周末上课,比较忙和累,研二、三就只用转科,论文要 求比学术性的低。 【2】、中医考研考什么:
后来发现,这种题考的并不多,而且即便看了,也未必有效果。因为一是不同教
材说法都不一样,有的我看过了,一样做不对。二是出题人一般水平是比较高的,
不会出争议性很大的,凭借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做对的。三是有一定重题率。
所以看方解这一部分可以放一放,把上面所提到的三个地方先掌握,再来看这部
分。具体的一些地方下面会说到。
记住:记忆是一个沉淀,你必须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step2:形成自己的单词本:(推荐用星火单词或新东方单词)第一遍,先把 所有会的单词划掉,这样会满足感爆棚。然后依次重复背,边背边划掉会的单词。 step3:真题单词背诵:首先,对所有真题对照黄皮书进行翻译,其次,把 所有真题里面的单词,特别是不懂的熟词生义和高级词汇摘录整理,加以重点记 忆。 step4:每一周急速轮一遍所有单词,每天背真题单词。
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孤立的,很枯燥的等着你去记忆。就好比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里“用药如用兵”的比喻,作为医生要调兵遣将,当然要对手下的士兵有所了解。
带着这样的心态看中药,可能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吧。
方剂
复习方剂的时候我很痛苦,因为一翻开课本,好多内容啊,这也觉得应该看,那
也觉得应该看,最后弄得头晕脑胀,啥都不想看了,就把书扔了。过一阵子翻翻
政治: 政治复习不易太早,要不容易忘掉。建议从暑假收假开始复习。边大纲边疾风劲 草,配以辅导班政治复习,选择题是根。大题不用担心,选择辅导机构的押题或 者肖秀荣 4 套、任汝芬四套、二十天二十题拿来背即可(最后一个月或者半月一 定要拼了命的背政治)。 中诊 上篇,舌诊、脉诊每年必考。这两部分必须看熟。 脉诊——先背过后面那个表格,即 7 版教材 118 页那个表格。每种脉的脉象、主 病,以及浮脉类有哪些,沉脉类有哪些等等,都要记清楚。但是死记硬背容易忘。 不好理解的需要借助前面的讲解。比如促、结、代脉。 这个表格背过了就有底了,再看其他的。主要有:1、脉象的胃、神、根各自的 含义,就一句话,很容易记住。2、《脉经》《难经》《景岳全书》《医宗金鉴》 中寸关尺各自代表什么,有一年考了《难经》中右寸主肺与大肠。3、120 页相 兼脉主病。4、121 页各种真脏脉,这个虽然临床上 n 多年都碰不上但是考研特 别喜欢考。十怪脉、七绝脉(这两个名词书上没有,看真题解析),各自的脉形、 意义。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可以看真题的解析,一般的真题书上都有。5、妇人脉 与小儿脉。内容都很少,看一遍就差不多能记住了。 看完了这些脉诊就差不多了,不放心就再从头看一遍,看到有什么觉得可以命题 的点就记一下。但这些重点要记住。 舌诊——这部分是看起来最晕的,没别的办法就是要好好看。看的时候最好抄下 来,左边是舌象,右边是意义,要抄的很细,比如淡白舌,不仅要抄书上的临床 意义一条。下面的淡白光莹、淡白湿润等,也都要各列一条。然后就是看着左边 想右边,看着右边想左边,直到看熟为止。整本中诊最难复习的部分在舌诊,所 以这部分要花时间。 上篇诊法除了舌脉外其他部分的命题点也都很多,看真题就差不多有个脉络了。 中篇的辨证,当时我们学的时候,老师有很好的笔记,我是照着老师的笔记复习 的。其余没什么好的经验,就不多说了。不过我感觉,这一部分对于以后中内的 复习很有好处,所以推荐大家背目录,尤其是脏腑辨证那一块,把每个脏腑的证 型都记住,整个中医复习的框架就有了。 (三)中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