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固定化酶连续糖化生产葡萄糖试验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1.1《发酵技术》习题(含答案解析)

7.1.1《发酵技术》习题一、基础过关1.自主预习(1)发酵技术是指利用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酒酿是发酵的产物,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发酵的结果。
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
2.典型例题(1)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A.酒精生产B.抗生素生产C.塑料生产D.酱制品生产(2)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A.隔绝空气,防止杂菌进入并繁殖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C.防止灰尘污染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二、综合训练1.思维判断(1)制作腐乳时酒精的含量高于12%时会加快腐乳的成熟。
(2)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
2.精心选择(1)人类可以用发酵技术来生产的医药产品有()A.酒精、柠檬酸、乳酸B.抗生素、维生素C.酱制品、啤酒、醋D.酸奶、饮料、蛋白质(2)味精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最初人们用植物蛋白质(大豆)生产,后来改用现代发酵技术大量生产。
下列哪种与味精的生产一样,是应用现代发酵技术进行大量生产()A.面包B.柠檬酸C.食醋D.酒类三、拓展应用1.学以致用(1)将下列应用实例与其相关的生物技术进行搭配,将选项的字母填在右侧对应的数字后面①泡菜 A.乳酸发酵①---______②绵羊多莉 B.酵母菌发酵②---______③面包 C.基因工程③---______④转基因番茄 D.克隆技术④---______(2)根据制作酸奶、米酒、发酵酱的实验,完成下表。
2.分析提高(1)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
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如图所示:①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选用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②可以提取上述酶的微生物是(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③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名师伴你行】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名校好题:第13讲-生物技术实践

重访好题名师力推做了不懊悔的名校名题1.(2022·江苏押题卷Ⅰ)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后期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后期发酵中腐乳风味形成与蛋白质的降解亲密相关B.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C.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影响后期发酵D.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的生长状况对后期发酵无直接影响答案:D解析: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的生长状况、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均影响后期发酵。
2.(2022·海南卷)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
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试验,试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
回答相关问题:(1)请完善下列试验步骤: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肯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__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上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___(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答案:(1)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②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②样品管全都(2)亚硝酸盐含量的(3)乳酸菌解析:(1)在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中,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肯定量的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将每个样品管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相近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固定化糖化酶实验

糖化酶的固定化实验一 实验目的1、掌握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原理及固定化酶的特点2、在固定化糖化酶作用下测定底物糊精转化成糖的转化率二 实验原理1、固定化酶(细胞),就是把游离的水溶性酶(细胞),限制或固定于某一局部的空间或固体载体上。
2、与游离酶(细胞)相比,固定化酶(细胞)具有如下优点:① 容易将固定化酶(细胞)与底物、产物分开,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细胞)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② 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使用,有利于工艺的连续化;③ 反应过程可控性提高,有利于工艺自动化和微电脑化;④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提高了酶(细胞)的稳定性;⑤ 较能适应于多酶反应;⑥ 酶的使用效率、产物得率提高,产品质量有保障。
3、酶的固定化方法:通常的固定化方法可以概括为三种:a 、载体结合法 b 、交联法 c 、包埋法4、包埋法包埋法是将酶(细胞)包在凝胶微小格子内,或是将酶(细胞)包裹在半透性聚合物膜内的固定化方法。
该法的优点是:酶分子(细胞)本身不参加格子的形成,大多数酶都可用该法固定化,且方法较为简便;酶分子(细胞)仅仅是被包埋起来而未受到化学作用,故活力较高。
其缺点是不适用于大分子底物。
三 固定化糖化酶催化糊精生成葡萄糖的反应固定化糖化酶催化淀粉液化产物——糊精反应生成葡萄糖。
本实验操作的工艺流程如下:糖化酶 2%的淀粉溶液↓ ↓缓冲液溶解 糊精↓ ↓海藻酸钠→溶解→ 混合→造粒→固定糖化酶颗粒→混合→催化反应pH4.6→葡萄糖 标准曲线公式:还原糖(葡萄糖)计算公式思考题:凝胶包埋 d 微胶囊包埋1、固定化酶(细胞)的方法有哪些?并分别简要说明。
2、结合本实验说明固定床固定化酶反应器的优缺点。
点名、检查预习报告、写一份报告样本。
利用固定化酶连续糖化生产葡萄糖试验

利用固定化酶连续糖化生产葡萄糖试验摘要采用再造孔分子筛作为载体制得具有高稳定性的固定化复合糖化酶,在适宜条件下,连续供给DE值13%~17%、浓度30%~33%玉米淀粉液化液,通过控制流速和温度可连续30d生产出DE值95%以上,葡萄糖含量93%以上,达到结晶要求的液体葡萄糖浆。
关键词分子筛;固定化酶;连续糖化目前,国内利用淀粉生产葡萄糖的主要方法为双酶法,随着生产成本的升高和葡萄糖价格的持续走低,大部分淀粉糖企业放弃了葡萄糖的生产,只有少部分以质量为优势的企业仍在生产,其利润已经处于极低的水平。
而采用固定化酶连续生产葡萄糖具有投资少、耗能低、反应时间短、工艺可以连续自动化等优点,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
常用的糖化酶固定化方法有物理及离子吸附法、包埋法和交联法等,以上几种方法制得的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皆有报道,但物理吸附法酶与载体结合不牢;包埋法缺点是底物与酶的作用范围有限制,难以获得高比活力的固定化酶。
由于葡萄糖价格低,使用低制备成本和高效的固定化酶对葡萄糖的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本试验采用方法简单、价格低廉、效率高的固定化酶制作方法,即以大孔分子筛为吸附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通过吸附及交联制得高稳定性的固定化复合糖化酶。
在适宜条件下,以玉米淀粉液化液为原料连续通过装有固定化酶的反应柱,可生产出达到结晶要求的液体葡萄糖。
本试验主要研究对固定化酶连续糖化有密切影响的各种因素,从而找出适宜工业化生产的糖化条件。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复合糖化酶DX,诺维信提供;玉米淀粉液化液,财鑫糖业液糖车间提供;再造孔分子筛,复旦大学提供;固定床反应柱,自制。
1.2试验方法1.2.1固定化酶制备方法。
将复合糖化酶循环经过装有分子筛的反应柱使分子筛表面吸附一定量的糖化酶,用少量水洗去多余的酶,取浓度0.5%~1.0%戊二醛做为交联剂对其进行交联,得到吸附有糖化酶的分子筛固定化酶反应柱。
1.2.2连续糖化方法。
食品酶学文献综述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食品酶学文献综述论文题目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学生姓名许超班级****** 学号******** 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周亚军摘要:介绍了现代酶工程、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最新研究近况。
现代酶学将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酶;食品工业;应用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of Enzymatic Technology in the Food IndustryAbstracts:This paper introduces important effect of enzyme in food industry,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enzyme in the production of flesh,fish,eggs,milk,vegetable,beverage,vintage,toast food and refine suger,and gives development prospectof enzyme in food industry.Key words:enzyme;food industry;application;1.前言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蛋白质,是一类生物催化剂,一切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在各种各样酶的作用下进行的[1]。
由于酶反应温和,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反应容易控制,因此十分适宜食品加工应用[2]。
酶用于食品加工中具有以下优点:改进食品加工方法;改进食品加工条件,降低成本;提高食品质量;改善食品风味、颜色等。
目前酶工程、酶制剂已在食品加工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几千年前,人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将酶应用于制作发酵饮料等生产中,我国早在夏禹时代酿酒就已出现。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酶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的各个领域,如制糖工业、饮料工业、焙烤工业、乳品工业等[3]。
固定化酶技术在医疗和环境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技术在医疗和环境中的应用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在许多生物工艺和工业生产中,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最近,固定化酶技术也逐渐在医疗和环境中广泛应用。
一、固定化酶技术是什么固定化酶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使得酶能够长时间稳定地保存在固定状态下,并能够在环境中起到合适的催化作用。
这种技术以酶的活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力作为关键指标,以聚合物材料、微生物或生物大分子材料为载体,利用化学或物理交联的方法将酶硬化在载体中,从而形成固定化的酶催化剂。
二、固定化酶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固定化酶技术在医疗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近年来广泛用于医疗检测中的糖尿病检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以测定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为常规诊断方法。
固定化酶技术可以将酶嵌入生物传感器中,将它们固定到微小的芯片上,作为一种“传感器”来检测葡萄糖。
这使得检测更加简便、快捷、准确。
同时,固定化酶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的检测中,使得医学检查和诊断更加科学和精确。
三、固定化酶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除了医疗领域,固定化酶技术在环境保护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过硫酸盐法固定化酶来处理环境污染中的水质问题。
对于一些环境中存在的有机物,通过将其与固定化酶进行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水质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避免了传统化学法对环境的影响和损害,有机地促进了水质的净化和环境的保护。
四、前景展望固定化酶技术在医疗和环境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人们已经发现了很多潜在的应用,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酶质稳定性、载体材料的选择和制备等问题。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些困难将逐步得到解决,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这将使得我们在医疗治疗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更加优秀的选择和手段,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健康、环境更加清洁和美丽。
糖化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化酶的特性和催化机理。
2. 掌握糖化酶的固定化技术。
3. 学习通过实验测定糖化酶的活力和半衰期。
二、实验原理糖化酶是一种内切酶,能够将淀粉分子水解成葡萄糖。
固定化酶技术是将酶固定在固体载体上,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本实验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固定糖化酶,并通过测定固定化酶的活力和半衰期来评估固定化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马铃薯淀粉2. 葡萄糖3. 戊二醛4. 交联剂5. 硫酸铵6. 碳酸钠7. pH试纸8. 红外测温枪9. 试管10. 烧杯11. 移液器仪器:1. 研钵2. 恒温水浴锅3. 酶标仪4. 分析天平四、实验步骤1. 酶的制备:1.1 称取适量糖化酶粉末,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1.2 将溶解后的酶液加入戊二醛,交联剂和硫酸铵,进行固定化处理。
1.3 将固定化酶用碳酸钠溶液洗涤,去除未固定的酶和杂质。
2. 酶活力测定:2.1 准备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加入固定化酶,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
2.2 定时取样,用碘液检测淀粉浓度,计算酶活力。
2.3 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3. 半衰期测定:3.1 在恒温水浴锅中,将固定化酶与淀粉溶液混合,定时取样,测定酶活力。
3.2 以酶活力为纵坐标,时间(min)为横坐标,绘制酶活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3 根据曲线计算半衰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活力测定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酶的活力与未固定化酶相近,说明固定化过程对酶活力影响较小。
2. 半衰期测定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酶的半衰期为30min,明显高于未固定化酶,说明固定化技术提高了酶的稳定性。
六、结论1. 糖化酶固定化技术是一种提高酶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的有效方法。
2. 本实验中,戊二醛交联法成功固定了糖化酶,固定化酶的活力和稳定性均得到了提高。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固定化酶的活力和稳定性与固定化条件(如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等)密切相关。
2.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化方法和条件,以获得最佳的固定化效果。
固定化葡聚糖蔗糖酶催化蔗糖生成葡聚糖的研究_侯殿志_王晓_相萍萍_朱延光_蓝尉冰

固定化葡聚糖蔗糖酶催化蔗糖生成葡聚糖的研究侯殿志1,2,王晓1,2,相萍萍1,2,朱延光1,2,蓝尉冰1,2,陈华磊1,2,于玥1,2,陈山1,2,*(1. 广西大学糖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宁 530004;2. 糖业及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宁 530004)摘 要:葡聚糖蔗糖酶可以催化单底物蔗糖生成葡聚糖和果糖。
本论文研究了不同酶活总量的固定化葡聚糖蔗糖酶对葡聚糖分子量的影响。
实验发现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在线检测催化反应混合液可以实现蔗糖和果糖的良好分离,同时得到每个批次的蔗糖使用和果糖生成情况,从而达到监控葡聚糖生成的目的。
在催化反应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催化反应体系中固定化酶的酶活总量,可以改变葡聚糖的分子量分布情况,酶浓度越大,蔗糖的使用率越高,催化反应产物中小分子量葡聚糖的含量也越高。
批次反应的往后,蔗糖的使用率下降,催化反应产物中小分子量的葡聚糖含量降低。
论文为实现特定分子量葡聚糖的连续生产和固定化酶合成葡聚糖相关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固定化葡聚糖蔗糖酶;酶活总量;葡聚糖;分子量中图分类号:TS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15)12-0075-07Production of dextran by immobilized dextransucrase throughcatalyzing sucroseHOU Dian-zhi1,2,WANG Xiao1,2,XIANG Ping-ping1,2,ZHU Yan-guang1,2,LAN Wei-bing1,2,CHEN Hua-lei1,2,YV Yue1,2,CHEN Shan1,2,*(1.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ugarcane and Cane sugar,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2.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ugar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Nanning 530004)Abstract:Dextran and fructose were produced by dextransucrase through catalyzing single substrate sucrose. 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total activities of immobilized dextransucrases on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dextran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online testing of HPGPC could achieve good separation of sucrose and fructose in catalytic reaction mixture,and could also obta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ucrose used and the fructose generated in each batch,thus the production of dextran could be monitored.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changing enzyme concentration could regulate the yield of dextran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in the catalytic reaction. High enzyme concentration could achieve higher utilization rate of sucrose and with higher content of low and medium molecular weight dextran. As the proceeding of the batch reaction,utilization rate of sucrose declined,and the content of dextran with low and medium molecular weigh in the catalytic reaction became lower. This study provided an important data base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dextran with specific molecular weight and establishment of related model for the synthesis of dextran by immobilized enzyme.Key words:immobilized dextransucrase;total enzyme activity;dextran;molecular weight收稿日期:2015-10-28 *通讯作者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64003);2012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XNSFAA053029);2013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GXNSFAA01903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固定化酶连续糖化生产葡萄糖试验
摘要采用再造孔分子筛作为载体制得具有高稳定性的固定化复
合糖化酶,在适宜条件下,连续供给de值13%~17%、浓度30%~33%玉米淀粉液化液,通过控制流速和温度可连续30d生产出de值95%以上,葡萄糖含量93%以上,达到结晶要求的液体葡萄糖浆。
关键词分子筛;固定化酶;连续糖化
中图分类号q5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333-02
目前,国内利用淀粉生产葡萄糖的主要方法为双酶法,随着生产
成本的升高和葡萄糖价格的持续走低,大部分淀粉糖企业放弃了葡萄糖的生产,只有少部分以质量为优势的企业仍在生产,其利润已
经处于极低的水平。
而采用固定化酶连续生产葡萄糖具有投资少、耗能低、反应时间短、工艺可以连续自动化等优点,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
常用的糖化酶固定化方法有物理及离子吸附法、包埋法和交联法等,以上几种方法制得的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皆有报道,但物理吸
附法酶与载体结合不牢;包埋法缺点是底物与酶的作用范围有限制,难以获得高比活力的固定化酶。
由于葡萄糖价格低,使用低制备成本和高效的固定化酶对葡萄糖的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本试验采用方法简单、价格低廉、效率高的固定化酶制作方法,即以大孔分子筛为吸附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通过吸附及交联制得高稳定性的
固定化复合糖化酶。
在适宜条件下,以玉米淀粉液化液为原料连续
通过装有固定化酶的反应柱,可生产出达到结晶要求的液体葡萄糖。
本试验主要研究对固定化酶连续糖化有密切影响的各种因素,从而找出适宜工业化生产的糖化条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复合糖化酶dx,诺维信提供;玉米淀粉液化液,财鑫糖业液糖车间提供;再造孔分子筛,复旦大学提供;固定床反应柱,自制。
1.2试验方法
1.2.1固定化酶制备方法。
将复合糖化酶循环经过装有分子筛的反应柱使分子筛表面吸附一定量的糖化酶,用少量水洗去多余的酶,取浓度0.5%~1.0%戊二醛做为交联剂对其进行交联,得到吸附有糖化酶的分子筛固定化酶反应柱。
1.2.2连续糖化方法。
将车间生产的玉米淀粉液化液经过2遍脱色过滤,ph值为4.2~4.5,调整浓度,在适宜的柱温下以适当流速连续经过固定化酶反应柱,得到葡萄糖糖化液。
为了减小运行过程中反应柱酶活下降对糖化的影响,每个条件下连续糖化的反应时间都小于5d。
1.3指标检测
挂酶量测定:测定出吸附前后酶的活力,可折算出每克分子筛吸
附的酶量(其数值可反映挂酶量的大小,不代表实际挂酶量);酶活
力测定方法参照国标gb8276-2006;糖化液de值测定依照国标
gb20885-2007。
糖化液组分测定:waters高效液相色谱
仪,shodex-nh2柱,流动相ch3cn∶h2o=65∶35,流量1ml/min,示差折光检测。
2结果与讨论
2.1反应条件对连续糖化的影响
2.1.1反应温度的影响。
酶是生物催化剂,温度对酶促反应有双重影响。
升高温度一方面可以加快酶反应速度,同时也增加酶变性的机会。
酶在最适的温度下可以表现出最高的酶活力,超过或低于最适温度,都会使酶的利用率下降,因此找到最适的反应温度对反应柱的高效运行有重要帮助。
以浓度30%~33%,de值15%左右的玉米淀粉液化液连续通过反应柱,在表观流速为0.9m/h的条件下,测定温度对糖化液de值的影响(图1)。
由图1可见,不同挂酶量的反应柱,反应的最佳温度都为65℃。
考虑到糖化酶在固定化到分子筛上以后热稳定性有所下降,试验宜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由于分子筛对酶的吸附作用比较强,这种吸附作用可能使酶更容易变性,从而使利用率下降。
在挂酶量比较高的情况下,温度在35~65℃范围内的降低对de值的影响不大,而且降低反应温度会大大提高固定化糖化酶的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在不影响糖化效果的情况下,反应适宜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2.1.2底物浓度的影响。
用分子筛固定化复合糖化酶水解玉米淀粉液化液时,若底物浓度过高,增加流动的困难,易造成反应柱的堵塞;若浓度过低,影响产率。
采用车间生产的de值15%左右的液化液
作为反应底物,在温度45℃,表观流速0.9m/h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底物浓度对糖化de值的影响(图2)。
由图2可见,不同挂酶量的反应柱,在选择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糖化后的de值都有所下降。
底物浓度的提高可以部分减小扩散的影响,增加底物与固定化酶的接触机会,但当底物浓度增加,酶量和流量不变时,就相当于减少了单位底物所接触的酶量,从而导致de值随之下降。
在挂酶量较高的情况下,提高底物的浓度,糖化受到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因此,在挂酶量一定的情况下,底物浓度降低有利于糖化的效果。
在工业化生产时,考虑到收率、液化效果等因素,最适底物浓度应为30%左右。
2.1.3初始de值对糖化的影响。
将生产中不同de值的液化液,调整浓度至30%左右,在温度45℃、表观流速0.9m/h的条件下连续经过反应柱,测定糖化的de值变化情况,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底物初始de值的增加,在高挂酶量时,de值的变化不大,在挂酶量较低时,对糖化de值有一定的影响,可能是由于低de 值的液化液中的底物分子量较大,不利于底物在反应柱中的扩散,从而影响糖化效果。
考虑生产中液化的成本,适宜用初始de值在13%~17%之间的液化液作为反应底物。
2.1.4流速的影响。
固定量的反应底物在反应柱中反应的时间不同,糖化的效果也不同,因此,流速对糖化的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将浓度30%、de值15%左右的液化液以不同的流速通过45℃的反应柱,测定流速对糖化的影响情况,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流速的变化对糖化效果的影响比较大。
本试验中流量不变,表观流速每降低0.2m,每小时可增加反应时间13min(与反应柱长度有关)。
流速的减小增加了底物在反应柱中的反应时间,使底物与酶能够很好的作用,得到很好的糖化效果,但流速降低,会减小单位时间内的收率。
在高挂酶量时,流速对糖化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在提高挂酶量的基础上加快流速以获得理想的糖化效果和收率。
2.2连续糖化持续性及效果
连续糖化持续的时间长短是固定化酶的重要指标,决定着成本的高低。
液化液浓度30%、de值15%左右,在表观流速0.9m/h、柱温45℃的条件下连续通过挂酶量28 000u/g左右的反应柱,运行30d,糖化de值随时间的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糖化de值在前23d维持在95%以上,连续运行30d后,糖化de值已下降至92%左右,糖化de值随时间的下降趋势明显,主要是因酶活力逐渐下降所致。
在另一试验中,通过在de值开始下降时降低流速和提高反应温度可以连续30d得到de值95%以上的糖化液,不同糖化de值时糖化液的组分如表3所示。
3结论
液化液在经过装有固定化复合糖化酶的反应柱进行连续糖化时,在一定范围内浓度的降低、初始de值的增高、流速的降低都会提高糖化效果,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5℃。
对生产中的各种条件综合考虑,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连续糖化条件
为:浓度30%~35%、初始de值为13%~17%的液化液在表观流速
0.9m/h、柱温45℃下连续经过挂酶量28 000 u/g以上的固定化酶反应柱,通过在后期降低流速,提升温度可以连续30d得到de值95%以上、葡萄糖含量93%以上的糖化液,已达到生产结晶葡萄糖的要求。
4参考文献
[1] 于家波,宋富兵,陈海鹰,等.底物扩散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
糖淀粉酶性能的影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
版),1999,38(6):652-656.
[2] 宋富兵,陈海鹰,于家波,等.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性
能的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4):363-367.
[3] 胡仁其,于家波,宋富兵,等.分子筛对葡萄糖淀粉酶的吸附
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00,58(10):1211-1215.
[4] dauglas d l,peter j r,yoon y l,et al.pilot plant production of glocose with glicoamylase immobilized to porous silica[j].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1976(18):25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