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点
煤矿井下火灾的分类

煤矿井下火灾的分类引言煤矿井下火灾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种严重事故。
火灾的发生不仅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煤矿井下火灾,对火灾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煤矿井下火灾进行分类,并对每种类型的火灾进行详细的介绍。
I 类火灾:顶板火灾顶板火灾是指煤矿井下顶板因煤矿开采工作引起的火灾。
这种火灾的特点是火源通常位于矿井内的顶板位置,火灾热量较大,扩散速度快。
顶板火灾常常发生在深井矿,特别是矿井采煤强度较大的地方。
顶板火灾的发生对矿井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一旦失控,很容易引发矿井坍塌。
1. 火灾原因•矿井顶板地质条件差:部分矿井采煤区域的顶板地质条件较差,存在天然裂隙、岩层断裂等问题,容易导致火灾发生。
•采煤剥离带火灾:矿井采煤过程中,火源常常会剥离矿井顶板煤层,进而引发顶板火灾。
•煤尘、瓦斯等易燃物质积聚:矿井内的煤尘、瓦斯等易燃物质积聚,一旦引起点火,很容易导致顶板火灾。
2. 预防措施•健全煤矿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提高采煤技术水平:在采煤过程中,采取合理的釆煤方法,避免剥离剥裸煤层,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加强通风管理:保持矿井内的良好通风,及时排除煤尘和瓦斯,减少火灾风险。
II 类火灾:巷道火灾巷道火灾是指煤矿井下巷道中发生的火灾。
巷道火灾通常由于矿井煤尘、煤炭自燃或瓦斯爆炸等因素引起。
巷道火灾的扩散速度较慢,热量较小,但烟雾较大,对矿工造成威胁。
1. 火灾原因•煤尘积聚:巷道中煤尘积聚较多,一旦引起点火,很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煤炭自燃:煤炭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自燃产生火灾。
•瓦斯爆炸:巷道中瓦斯积聚过多,一旦遇到点火源,可能发生爆炸引发火灾。
2. 预防措施•定期清理巷道煤尘:加强巷道通风,定期清理巷道内煤尘,减少火灾的可能性。
•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安装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情并采取措施扑灭火灾。
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

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矿井火灾是矿山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导致设备损失、矿井工程受损等后果。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矿井火灾,我们需要明确不同类型矿井火灾的特点和表现。
一、矿井火灾的分类1. 瓦斯火灾瓦斯火灾是当前煤矿火灾中最为普遍、最为致命的一种类型。
煤层中的瓦斯,一旦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比例,就可能会遇到明火或者静电放电而爆炸。
瓦斯爆炸还有火燃两种情况。
2. 煤尘爆炸煤尘爆炸是指煤矿中煤尘含量较高、密度较大的区域,受到明火、静电或者机械刺激等,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并遇火时发生爆炸。
3. 伴生岩石灾害伴生岩石灾害是指煤层伴生的围岩和地层岩体在采煤过程中发生火灾或者爆炸的称谓。
4. 机电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机电设备故障是煤矿火灾中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热风炉的电气系统和其它机电设备都可能因为老化和维护不当而引发火灾。
5. 储煤场火灾储煤场火灾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或采空区域中的部分放置在储煤场中的煤堆因为某种原因引发的火灾。
二、矿井火灾的特征1. 瓦斯火灾的特征•瓦斯浓度大于爆炸下限•空气含氧量适宜•存在点火源2. 煤尘爆炸的特征•煤尘浓度大于爆炸下限•存在点火源•煤尘扬尘情况比较严重3. 伴生岩石灾害的特征•围岩不稳定•存在易燃气体和煤尘4. 机电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的特征•机电设备长时间未得到维护•设备老化,易出现故障•火源堆积使用不当,容易出现故障和引起火灾5. 储煤场火灾的特征•煤堆未得到完全清理•煤堆中煤尘积累过多•外来火焰使煤堆着火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矿井火灾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特征,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旦发生火灾,后果都十分严重。
煤矿企业需要加强对于人员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意识,提高设备的检修率和效率,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一步检查储煤场的情况,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矿井火灾的发生。
矿井火灾的原因火灾分类及特点

矿井火灾的原因火灾分类及特点矿井火灾是指在采矿作业中发生的一种灾害。
由于矿井中存在着大量的可燃物和火源,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后果非常严重,甚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部分或全部矿井的损毁。
本文将介绍矿井火灾的原因、火灾分类以及特点。
一、矿井火灾的原因1. 炸药爆炸:矿井中往往需要用到炸药进行爆破作业,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使用的炸药质量不好,就有可能导致炸药爆炸,从而引发火灾。
2. 电器故障:矿井中存在着大量的电器设备,如果这些设备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3. 雄性矿与空气发生反应:在矿井中存在着大量的雄性矿,如果与空气发生反应,就会产生能量,从而引起火灾。
4. 煤尘爆炸:在煤炭采矿过程中,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如果这些煤尘遇到火源,就可能会引发爆炸,从而形成火灾。
二、矿井火灾的分类及特点根据火灾的性质和特点,矿井火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电气火灾:电气火灾是指由于电器故障或者线路短路等原因引起的火灾。
这种火灾的特点是火势凶猛,易于蔓延,并且烟雾较浓。
2. 煤炭火灾:煤炭火灾是指由于煤炭遇热会自燃,或者由于煤尘引发的火灾。
这种火灾的特点是燃烧速度较慢,但是烟雾浓度很高,如无及时处理,会对人员造成极大的危害。
3. 氧气爆炸:氧气爆炸是指由于氧气与其它可燃气体混合后,形成能够引起爆炸的混合气体。
这种火灾的特点是爆炸威力较大、火势猛烈,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化学火灾:化学火灾是指由于化学物质(如危险化学品)遇到火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起火灾。
这种火灾的特点是火势猛烈,毒性较大,烟雾浓度也较高。
以上是常见的矿井火灾分类及其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生产中矿井火灾本身的类型可能并不如上述几种类型那么明确,可能会存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三、火灾防范措施为了保障矿井的生产安全,预防火灾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工人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范文

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范文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矿井内的火灾事故,是一种极其危险和严重的事故。
矿井火灾的分类和特征对于预防和应对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分类和特征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矿井火灾的分类根据火灾起因、火源性质和火势情况,可以将矿井火灾分为以下几类:瓦斯火灾、煤尘火灾、综合性火灾、电气火灾和封闭空间火灾。
1. 瓦斯火灾:瓦斯是矿井火灾中最常见的火灾气体,主要包括可燃性气体如甲烷、乙烷等。
瓦斯火灾的特点是爆炸性强,火势猛烈,容易引发次生事故如煤尘爆炸和冲击波等。
2. 煤尘火灾:煤尘是矿井火灾的另一种常见火灾材料,主要指煤炭和矿石的破碎和磨粉过程中所产生的可燃性尘料。
煤尘火灾的特点是火势迅速,爆炸性不如瓦斯火灾,但火势可达到极高温度,容易引发二次火灾。
3. 综合性火灾:综合性火灾是指在矿井中同时发生瓦斯和煤尘火灾的情况,这种火灾具有瓦斯火灾和煤尘火灾的特点,火势极其猛烈和危险。
4. 电气火灾:电气火灾是指由于电气设备故障、绝缘损坏等引发的火灾。
电气火灾的特点是起因较为复杂,火势较小,但会造成设备故障和引发其他火灾。
5. 封闭空间火灾:封闭空间火灾是指发生在矿井的密闭空间中的火灾,如巷道、房间等。
封闭空间火灾的特点是空间狭小,通风条件差,火势易于扩散和剧烈升温。
二、矿井火灾的特征1. 快速扩散:由于矿井内部通风条件差、火源多、可燃物质丰富,矿井火灾的特点是火势往往迅速蔓延,形成火势带动火势的特点。
2. 高温高热:矿井火灾的火源多为可燃气体和可燃性尘料,燃烧时产生的高温高热容易引发爆炸和二次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强烈烟雾:矿井火灾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容易引起窒息和中毒,对逃生和救援增加了难度。
4. 严重后果:矿井火灾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火势迅速蔓延和通风条件差的情况下,逃生和救援十分困难,往往导致大规模伤亡和事故扩大。
5. 阻碍救援:矿井火灾发生后,由于矿井深度和复杂地形,救援工作受到重重阻碍,如通风管道阻塞、道路堵塞等,加重了救援难度。
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

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矿井火灾是指在矿山或矿井中发生的火灾事件。
由于矿井环境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矿井火灾,对其进行分类及分析其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进行详细阐述。
一、煤矿火灾的分类及特征1. 正常火灾:正常火灾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因设备故障、电器线路短路、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引发的火灾。
这类火灾主要特点是起火点明确,火势较小,蔓延速度慢。
通常采取喷水、泡沫灭火等手段进行扑灭。
2. 瓦斯爆炸引发的火灾:瓦斯爆炸是煤矿火灾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
瓦斯是煤矿中最主要的有害气体之一,一旦积聚到一定浓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剧烈爆炸。
瓦斯爆炸引发的火灾特点是爆发突然、破坏力强,并且会引发次生的火灾。
对于这类火灾,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和瓦斯抽放,以降低瓦斯浓度,同时加强火源管理,防止引发爆炸。
3. 煤尘爆炸引发的火灾:煤尘是煤矿中另外一种易爆物质。
当煤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或高温源就会引发剧烈的爆炸。
煤尘爆炸引发的火灾特点是爆发速度快、破坏力大,并且在火灾蔓延过程中会形成尘雾爆炸和二次爆炸。
对于这类火灾,应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和通风控制,防止煤尘的积聚和扩散。
4. 煤与瓦斯共同作用引发的火灾:煤与瓦斯是煤矿中最常见的两种危险因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会引发一些特殊的火灾形式。
比如煤与瓦斯混合气体遇到火源引发的爆炸火灾、煤与瓦斯共同引发的煤尘爆炸等等。
对于这类火灾,除了上述措施外,还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煤与瓦斯共同作用的机会和条件。
二、金属矿山火灾的分类及特征1. 矿山机电设备引发的火灾:金属矿山中的机电设备是常见的火灾源之一。
比如电气线路短路、设备过载、设备故障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这类火灾特点是起火点明确,起火原因较为明显,并且火势较小。
通常采取消防器材进行扑灭。
2. 矿山爆炸引发的火灾:金属矿山中的爆炸也是一种常见的火灾形式。
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

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矿井火灾是指在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和隧道、地铁等地方因矿物燃烧或爆炸发生的火灾事故。
不同类型的矿井火灾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危害程度。
本文将介绍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
烟火灾烟火灾是指在井下火源未燃烧而被烟雾带燃的一种火灾。
烟火灾容易引起二次爆炸,危害非常严重。
烟火灾主要有以下特征:•氧气含量减少:烟雾带燃,消耗了部分氧气,导致氧气含量降低。
•空气污染:烟雾包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视野受阻:烟雾密集,影响井下人员的视野和呼吸。
硫磺火灾硫磺火灾是指矿井中含硫量较多的矿物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可燃现象而引起火灾。
硫磺火灾特征:•硫磺气味浓烈:井下出现刺鼻、浓重的硫磺气味。
•热量集中:火源集中,火焰高温,升温速度快。
•热辐射强:火焰释放大量的热辐射,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煤尘爆炸火灾煤尘爆炸火灾是指矿井中产生的大量煤尘在触发源的作用下发生自燃、爆炸导致火灾。
煤尘爆炸火灾的特征:•粉尘浓度高:井下煤尘浓度高,容易引起爆炸。
•爆炸速度快:煤尘爆炸速度很快,可达到每秒数十米。
•破坏性强:爆炸破坏力极强,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矿井设施损毁。
瓦斯爆炸火灾瓦斯爆炸火灾是指在井下爆炸瓦斯和空气混合气体发生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瓦斯爆炸火灾的特征:•瓦斯浓度高:井下瓦斯浓度高,容易引起爆炸。
•瞬间爆炸:瓦斯爆炸速度快,瞬间释放大量能量。
•后续灾害:爆炸后会引起火灾、灰尘等后续灾害。
三硫化二砷火灾三硫化二砷火灾是指在井下三硫化二砷沉淀层被热源点燃后产生的火灾。
三硫化二砷火灾的特征:•烟雾剧烈:烟雾剧烈,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砷。
•空气污染:烟雾中包含了大量有害气体,对人员造成威胁。
•着火和爆炸:三硫化二砷在高温下容易引起着火和爆炸。
小结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各有不同,以及它们所造成的危害也各有千秋。
矿山企业需要认真对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矿井火灾防治》课件

矿井火灾的危害
总结词
矿井火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危害。
详细描述
矿井火灾对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人员窒息、中 毒、烧伤等伤害。此外,矿井火灾还会造成矿井设备、设施 的损坏,甚至引发瓦斯爆炸、垮塌等二次灾害。
煤炭自燃
由于煤炭本身含有一定的 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会 发生自燃。
电气设备故障
矿井内的电气设备故障可 能引发火灾。
瓦斯爆炸
瓦斯与空气混合后,在一 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进 而引发火灾。
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
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
保持矿井内空气流通,降低可燃气体浓度。
瓦斯管理
严格控制瓦斯浓度,防止瓦斯爆炸引发火灾 。
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05 矿井火灾防治的 未来发展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的研究方向
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矿井火灾的实时监 测和预警,提高预警准确率。
高效灭火技术
研发新型高效、环保的灭火材料和技术,提高灭火效率,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虚拟现实与模拟演练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和模拟演练技术,提高矿工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 故风险。
定期开展矿井火灾防治培训和 演练,提高矿工应对火灾事故 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 鉴国内外先进的矿井火灾防治 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矿井火 灾防治的整体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监测与预警系统
建立火灾监测与预警系统,实 时监测矿井内的温度、烟雾等 参数,及时发现火情并发出警 报。
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范本(2篇)

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范本矿井火灾是指在矿井内发生的火灾事故,是一种十分危险和严重的事故类型。
根据矿井火灾的不同特点和起因,可以将其分为几类。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一、自然原因引发的火灾自然原因引发的矿井火灾是指由于自然条件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矿井内部发生火灾。
这类火灾具有以下特征:1. 高温天气引发的火灾:在夏季高温天气条件下,矿井内部的温度升高,易导致煤矸石自燃、电缆线路过载等问题,从而引发火灾。
2. 异常地质现象引发的火灾:如地震、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可能导致矿井内部的各种安全设施受损,电力设备故障,进而引发火灾。
3. 自然气体积聚引发的火灾:矿井中的自然气体,如甲烷、乙烷等,在一定条件下积聚,如遇到火花、明火等热源,易爆燃导致火灾。
二、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人为因素引发的矿井火灾是指由于矿井工作人员的疏忽、操作不当等错误行为导致火灾。
这类火灾具有以下特征:1. 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电气设备的过载、漏电等问题,可能导致电器线路短路、起火,进而引发火灾。
2. 火花或明火引发的火灾:矿井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使用的明火或产生的火花,如焊接、砂轮研磨等操作,可能点燃可燃气体或可燃物,从而引发火灾。
3. 违规操作引发的火灾:如违规使用明火进行作业、擅自改装电气设备等操作,容易导致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三、设备设施故障引发的火灾设备设施故障引发的矿井火灾是指由于矿井内部的设备、设施发生故障,造成火灾的情况。
这类火灾具有以下特征:1. 通风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矿井内部的通风设备如风机、风道等发生故障,可能导致瓦斯积聚、煤尘堆积等问题,从而引发火灾。
2. 矿井巷道堵塞引发的火灾:矿井巷道的堵塞,如煤层冒出、岩层崩落等问题,会影响矿井的通风和逃生,加剧火灾的扩散和蔓延。
3. 消防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如灭火器、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备工作不正常,可能导致火灾无法迅速扑灭,造成火势失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其特点(一)根据矿井火灾发生的地点分类1.地面火灾定义:发生在矿井工业场地内的厂房、仓库、储煤场、矸石场、坑木场等处的火灾叫地面火灾。
特点:地面火灾具有征兆明显、易于发现、空气供给充分、燃烧安全、有毒气体产生量较少、空间宽阔、烟雾易于扩散、灭火工作回旋余地大、易扑灭。
2.井下火灾定义:发生在井下或发生在地面,但能波及井下的火灾。
井下火灾也叫矿内火灾。
特点:井下火灾一般是在空气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发生的,供氧条件也有限,发生发展过程比较缓慢。
井下人员视野受到限制,一般情况不易发现。
初期阶段,其发火特征不明显,只能通过空气成份的微小变化,矿内空气温度、湿度的逐渐增加来判断,只有燃烧过程发展到明火阶段,产生大量热、烟气和气味时,才能被人们觉察到。
发生的空间小,难以扑灭;灭火代价高。
井下火灾按其发生的地点和对矿井通风的影响大小以及灭火救灾的难易程度,又分为三类:即上行风流火灾、下行风流火灾和进风流火灾。
(1)上行风流火灾。
发生在上行风流中的火灾称为上行风流火灾。
特点:主干风路风流保持原方向,旁侧支路的风流方向将不稳定,甚至发生风流逆转。
(2)下行风流火灾。
发生在下行风流中的火灾叫做下行风流火灾。
特点:下行风流中发生火灾时,火风压的方向与矿井主要通风机风压作用方向相反,发生风流逆转的风路与上行风流发生火灾时正好相反,主干风路中风流方向将不稳定,而发生逆转。
(3) 进风流火灾。
发生在进风井、进风大巷或采(盘)区等进风路内的火灾称为进风流火灾。
特点:发生在新鲜风流中,氧气供给充分,发展速度较快,不易早期发现。
另外,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流和有害气体,随风流流入采掘工作面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根据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分类1.外因火灾定义:由外部高温热源引起可燃物燃烧而造成的火灾叫外因火灾。
特点:发生突然、发展速度快,发生前没有预兆,发生地点广泛,常常出乎人的意料,如不能及时发现或扑灭,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在矿井火灾中,外因火灾仅占4% ~10%,但据统计,煤矿重大以上火灾事故90%属于外因火灾。
2.内因火灾定义:由自身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积聚热量达到燃烧,由此热源形成的火灾称作内因火灾或自然火灾。
特点:发生在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煤层的矿井中,发生之前有预兆,根据预兆能够早期予以发现,地点隐蔽,不易发现;找到火源,亦难以扑灭,火灾持续时间长。
据统计,内因火灾发生的次数占矿井次数的90%以上。
(三)其它分类方法除了上述两种常用分类以外,还有按燃烧物、引火性质及火灾发生地点分类。
按燃烧物分为:机电设备火灾、炸药燃烧火灾、煤炭自燃火灾、油料火灾、坑木火灾。
按引火性质不同分为:原生火灾与次生火灾;按火灾发生位置地点不同分为:井筒火灾、巷道火灾、煤柱火灾、采煤工作面火灾、掘进工作面火灾、采空区火灾、硐室火灾等。
1 矿井火灾的危害矿井火灾对煤矿生产及职工安全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井下空间狭小,矿井通风及巷道联通关系复杂,供风量有限,发生火灾时人员避灾会受到井下环境条件的限制。
(2)煤矿井下到处都存在大量的易燃物,火灾极易发展蔓延,高温火烟在巷道流经的路程上,掺入新鲜风流时,将会在掺风地点形成新的火源。
(3)产掌大量的高温火焰及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能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CO、CO2等,这些气体随高温火烟一起流入井下各作业场所,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
(4)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矿井火灾不仅提供了瓦斯、煤尘爆炸的热源,而且由于火的干馏作用,使井下可燃物(煤、木材等)放出H2和其它多种碳氢化合物等爆炸性气体。
因此,火灾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进一步扩大灾情及伤亡。
(5)火灾烧毁设备和煤炭资源。
井下发生火灾,因灭火措施不当或拖延时间,往往错失灭火良机,使火势扩大,这样就会烧毁大量的设备、器材和煤炭资源。
有时封闭火区也会导致一些设备长期被封闭在火区而损失,造成大量煤炭资源呆滞,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6)火灾使井下风流逆转,导致灾情扩大。
矿井火灾发生后,高温浓烟流经区域的空气发生变化,温度升高。
井巷中产生火风压。
火风压一方面使矿井总风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造成矿井通风网路风流方向变化,从而使烟气的流动失去控制,造成通风系统紊乱,进一步扩大灾区范围,使更多的井下人员受到火灾烟气的毒害,同时给井下的安全撤退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危险,增大了事故损失和灭火救灾的困难。
2 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2.1 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迅猛,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往往酿成重大事故。
在矿井火灾的总数中,外因火灾所占比重虽然较小(4%~10%),但不容忽视。
据统计,国内有记载的重大恶性火灾事故,90%以上属于外因火灾。
做好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1)禁止一切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井下禁止使用电炉、灯泡取暖。
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准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特殊情况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井口房和通风机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2)井下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
用过的要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3)井下必须采用防爆型或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加强维修,保证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性能良好,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防止电火花、电弧及摩擦发热造成事故。
(4)加强放炮管理,使用安全炸药,不准将药卷内的消焰粉倒掉,不准放明炮、糊炮,不准用明火、动力线放炮;炮眼封泥要装满,并使用水炮泥;严格按规程规定装药、连线和放炮。
避免放炮火焰产生。
(5)井下按规定使用不延燃电缆、阻燃输送带和阻燃风筒等。
(6)井口房、井架和井口建筑物、进风井筒、回风井筒、平硐、主要巷道的连接处、井下主要硐室和采区变电所等,都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或开凿在岩巷内。
(7)进风井口和进风平硐口都应设防火门,以防井口火灾和附近地面火灾波及井下。
进风井与各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的连接处都应设防火门,并定期检查防火门的质量和灵活可靠性。
(8)矿井必须在井口附近100m以内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下每个生产水平的主要运输大巷中也应设消防材料库,储备消防器材,并备有消防列车。
灭火材料和工具必须满足矿井灭火时的需要,平时不准挪作他用。
井下的火药库、充电硐室、绞车房、水泵房和采区变电所,都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9)每个矿井都要建筑地面消防水池。
开采下部水平的矿井,除地面消防水池外,也可用上一水平的水仓作消防水池。
井下各主要巷道中应铺设消防水管,每隔一定距离设消防水龙头。
1 矿井火灾的危害矿井火灾对煤矿生产及职工安全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井下空间狭小,矿井通风及巷道联通关系复杂,供风量有限,发生火灾时人员避灾会受到井下环境条件的限制。
(2)煤矿井下到处都存在大量的易燃物,火灾极易发展蔓延,高温火烟在巷道流经的路程上,掺入新鲜风流时,将会在掺风地点形成新的火源。
(3)产掌大量的高温火焰及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能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CO、CO2等,这些气体随高温火烟一起流入井下各作业场所,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
(4)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矿井火灾不仅提供了瓦斯、煤尘爆炸的热源,而且由于火的干馏作用,使井下可燃物(煤、木材等)放出H2和其它多种碳氢化合物等爆炸性气体。
因此,火灾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进一步扩大灾情及伤亡。
(5)火灾烧毁设备和煤炭资源。
井下发生火灾,因灭火措施不当或拖延时间,往往错失灭火良机,使火势扩大,这样就会烧毁大量的设备、器材和煤炭资源。
有时封闭火区也会导致一些设备长期被封闭在火区而损失,造成大量煤炭资源呆滞,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6)火灾使井下风流逆转,导致灾情扩大。
矿井火灾发生后,高温浓烟流经区域的空气发生变化,温度升高。
井巷中产生火风压。
火风压一方面使矿井总风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造成矿井通风网路风流方向变化,从而使烟气的流动失去控制,造成通风系统紊乱,进一步扩大灾区范围,使更多的井下人员受到火灾烟气的毒害,同时给井下的安全撤退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危险,增大了事故损失和灭火救灾的困难。
2 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2.1 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迅猛,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往往酿成重大事故。
在矿井火灾的总数中,外因火灾所占比重虽然较小(4%~10%),但不容忽视。
据统计,国内有记载的重大恶性火灾事故,90%以上属于外因火灾。
做好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1)禁止一切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井下禁止使用电炉、灯泡取暖。
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准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特殊情况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井口房和通风机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2)井下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
用过的要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3)井下必须采用防爆型或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加强维修,保证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性能良好,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防止电火花、电弧及摩擦发热造成事故。
(4)加强放炮管理,使用安全炸药,不准将药卷内的消焰粉倒掉,不准放明炮、糊炮,不准用明火、动力线放炮;炮眼封泥要装满,并使用水炮泥;严格按规程规定装药、连线和放炮。
避免放炮火焰产生。
(5)井下按规定使用不延燃电缆、阻燃输送带和阻燃风筒等。
(6)井口房、井架和井口建筑物、进风井筒、回风井筒、平硐、主要巷道的连接处、井下主要硐室和采区变电所等,都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或开凿在岩巷内。
(7)进风井口和进风平硐口都应设防火门,以防井口火灾和附近地面火灾波及井下。
进风井与各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的连接处都应设防火门,并定期检查防火门的质量和灵活可靠性。
(8)矿井必须在井口附近100m以内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下每个生产水平的主要运输大巷中也应设消防材料库,储备消防器材,并备有消防列车。
灭火材料和工具必须满足矿井灭火时的需要,平时不准挪作他用。
井下的火药库、充电硐室、绞车房、水泵房和采区变电所,都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9)每个矿井都要建筑地面消防水池。
开采下部水平的矿井,除地面消防水池外,也可用上一水平的水仓作消防水池。
井下各主要巷道中应铺设消防水管,每隔一定距离设消防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