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特征
海河水系降水与径流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

水资源海河水利2010.N o.6海河水系降水与径流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马颖,张松涛(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下游管理局,天津300061)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日益突显。
以海河流域的海河水系作为研究区域,应用M ann-K endal l趋势及突变检验方法对降水及径流量时间序列进行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为研究海河流域水资源变化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降水;径流量;趋势分析;突变分析;M a nn-K enda l中图分类号:TV l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28(2010)06—0(X)4-03海河流域地处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工业和农业集中分布区,大中城市众多。
流域总人口1.37亿,占全国的10%。
2008年,海河流域G D P达3.95万亿元,占全国的13%:人均G D P 达2.88万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7.4%。
海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燃料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近年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使海河流域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利基础支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华北地区,水文循环机理比较复杂。
它不仅与陆地表层系统中各种自然地理要素时空分布密切相关。
而且与农业开发、都市化等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植被直接相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加剧.改变了水循环自然变化的空间格局和过程.加剧了水资源形成与变化的复杂性。
海河流域的径流特性发生了变化,水资源短缺日益凸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良性发展。
开展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11。
笔者选取海河流域中的海河水系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北、南系的划分,对其近几十年来的降水量、径流量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寻找突变点,寻求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新的突破点。
该内容是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水文循环的主要内容之一。
海河北系1956年-2012年降水时序演变特征

海河北系1956年-2012年降水时序演变特征章数语;王建华;翟家齐;李海红;赵勇;王庆明;张伟【摘要】采用海河流域北系20个气象站1956年-2012年降水时间序列,从趋势、周期、突变和空间差异四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海河北系年降水以14.9mm/(10a)的速度减少;降水具有多时间尺度下的显著差异特征:月尺度较平稳,仅10月、11月发生显著下降,5月、6月发生显著增加;季尺度上,春、秋季较平稳,夏、冬季呈现下降趋势;年降雨呈现28年显著周期,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转入枯水期.地区差异上,山区较平原区降水变化幅度更大,但周期平稳,突变时间更早.【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6(014)003【总页数】7页(P36-42)【关键词】海河北系;降水;时间序列;多尺度;时空变化【作者】章数语;王建华;翟家齐;李海红;赵勇;王庆明;张伟【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海河北系地处北京、天津的上游地区,其水资源系统变化,尤其是降水时空变化直接影响着首都城市圈水资源与生态安全。
自1999年以来,海河北系降水整体偏枯,干旱问题突出,水资源量持续衰减且空间差异显著,区域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1]。
目前,有关海河流域[2-4]、北京及天津[5-7]的降水、气温、径流等变化特征以及极端事件的分析已经取得了较多成果:陈鸣等[8]绘制了海河流域降雨等值线图,划分暴雨落区,统计发现暴雨中心多发生在滦河水系,引起流域区域性暴雨的主要是气旋系统。
海河流域近60a降水极值的频率分析及时空分布特征

水%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强度等&的极值变化趋
势 王志福和钱永甫 任永建 %="2;8#23+"!""''
"!""*'
等 李熠和买苗 "!")&'
"!")*& )
刘学峰等对海河流
域的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进行了
研 究 % 刘 学 锋 等" !")"' 王 刚 等" !")$' 张 兵 等"
!")$&) 但在目前的趋势分析研究中"多侧重于简
单的一次线性上升和下降趋势分析"以及降水的突
变和周期分析'而对降水极值的均值和方差的跳跃
性分析"上升和下降的程度及空间分布情况分析的 较少)
降水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主要是由降水产 生的动力条件(水汽辐合和其他因素差异决定的) 降水极值难以用气候模式来定量预报"但可以通过 水文频率分析和参数估计等统计方法来拟合极值降 水的最优分布线型"进而推求不同重现期的频率估 计值"揭示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因此"当代气 候条件下的降水极值概率分布模式拟合等问题成为 近年 来 的 气 候 变 化 研 究 的 又 一 重 要 课 题) :82&*8##818#23+%)*,%& 基于广义极值分布研究了十 年一遇到百年一遇重现期下的气候极值与平均气候 统计参数的关系) 蔡敏等尝试用 分 R0A*83 布来拟 合极端降水"对我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量的概率分 布特征 及 其 参 数 的 空 间 分 布 进 行 研 究 % 蔡 敏 等"
海河流域不同等级降水强度和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

海河流域不同等级降水强度和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李慧芳;殷淑燕【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14(35)6【摘要】利用1960-2013年海河流域30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量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5a滑动趋势、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反距离空间插值(IDW)等方法,对海河流域不同等级降水强度和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与东南部地区相比,海河流域西北部地区大雨以上级别雨日少,强度小,而小雨雨日相对更多,强度相对更大,暴雨以上级别雨日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2)小雨是海河流域主要降水形式,近54a来小雨日数呈极显著减少趋势(P<0.01),小雨强度呈极显著增大趋势(P<0.01),其它量级雨日和强度的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不同等级降水强度和雨日的M-K检验结果显示,小雨日数发生减少突变,小雨强度发生由弱向强的转折变化,但未出现突变,其它雨量等级未发生突变.(3)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变化周期集中在10a、17a左右,各等级降水强度的变化周期均集中在17a左右.【总页数】8页(P603-610)【作者】李慧芳;殷淑燕【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19;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1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细河流域不同等级降水量及降水强度变化特征 [J], 朱正如;郭姗姗2.海河流域降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朱晓春;邢斌;刘江侠3.海河流域降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朱晓春;邢斌;刘江侠4.1980-2015年贵州省不同等级降雨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J], 莫跃爽;索惠英;焦树林;赵宗权;张洁;赵梦5.1960-2016年海河流域不同级别降雪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李苏;刘彬;王树谦;闫志宏;徐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河流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海河流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海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发展区域,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通过对海河流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河流域旱涝灾害的频率、程度和影响,为制定科学的防灾减灾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开展海河流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通过对海河流域地区的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海河流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的规律和特点。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分析海河流域历史降水变化趋势,探究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
2.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研究海河流域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的旱涝变化规律,分析旱涝发生的时间、强度、持续时间等特征。
3. 借助空间统计方法,比较不同区域的旱涝情况,探究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旱涝的影响。
4. 基于研究结果,探讨海河流域旱涝灾害防治对策和措施。
三、研究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海河流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的规律和特点,为海河流域旱涝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参考,推动全国旱涝灾害管理工作的发展。
海河流域降水极值的时空演变特征

气
候
与
环
境
研
究
Vo . 5 NO 4 11 。
Cl a i n v r n e t 1 s a c i tc a d En io m n a m Re e 刘学锋 ,向亮 ,于长文.2 1 .海河 流域降水极值 的时空演变特征 L] 00 J.气候与环境研究 ,1 ( ) 5 4 1 i u fn ,Xi gLag, 5 4 :4 1— 6 .LuX eeg a i n n
干旱化程度最 为显著 。降水的极值变化致使 降水 时空分布变得更加不均匀 ,使得海河 流域 干旱事件发 生频率 和
强 度 增 加 ,从 而 对 流 域 内 生 态 、环 境 和 社 会 经 济 系统 产 生 深 远 的 影 响 。
关键词
海河 流域 降水极 值
时空变化
变 化趋 势
中 图分 类 号 P 6 . 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5 5 ( 0 0 40 5 —1 0 69 8 2 1 )0 —4 11
Ch r ce itc fTe po a nd S a i lVa i to ft e a a trsiso m r la p ta ra i nso h
Pr c pia i n Ex r m e n t a h v r Ba i e i t to t e s i he H i e Ri e sn
a d En io m e t lRe e rh (n Chie e ,1 ( ):45 n vr n n a sa c i n s) 5 4 1—4 1 6.
海 河 流 域 降 水 极 值 的 时 空 演 变 特 征
刘 学锋
变化环境下海河流域降水演变研究综述

响 最剧 烈 的 地 区 , 百 年 来其 降水 的 总 量 和 时 空 分布 均 发 生 了显 著 的 变化 , 近 对海 河流 域 水 资 源产 生 了十 分 显 著 的影 响 。 本 文 对近 年 海 河流 域 降水 演 变相 关研 究 成 果 进 行 了综 述 , 点 总 结 了 海河 流 域 降水 演 变事 实和 变 化 趋 势 、 重 气候 变 化 和人 类
文对 近年 海 河 流域 降水 演 变 相 关 研 究进 行 了综 述 。重 点对 海 河
活 动 具 有 一 定 的 相 关 性 。 同 时 , 河 流 域 降 水 还 具 有 明 显 的 代 海 际 震 荡 现 象 , 想 等根 据 18 ~ 0 2年 的海 河 流 域 降 水 资 料 绘 李 8 1 20 制 了海 河 流 域 年 降 水 距 平 百 分 率 的 l 年 滑 动平 均 值 变 化 曲 线 1
活动 对 海 河 流域 降水 影 响 等 方 面研 究 成果 。
关键词 : 气候 变化 ; 类 活 动 ; 人 海河 流 域 ; 降水
中 图分 类 号 :4 76 P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0 0 5 ( 1 )4 0 3— 10 — 8 22 0 0 — 0 2 0 0 4 大 . 在 连 丰 或 连 枯 的 规 律口 如 18 ~ 9 6年 出 现 了连 续 7个 存 1 , 9 9 19
2 丰 水 年 . 1 9 04年 则 为 连续 7年 的枯 水 期 。 不 同 年 份 的 O 而 9720
1 引 言
海河 流域 东 临 渤 海 . 界 黄河 , 起 太 行 山 , 倚 内 蒙 古 高 南 西 北
原 南 缘 , 于 温 带 半 湿 润 大 陆 性 季 风 气 候 区 , 域 面 积 3 .8 属 流 1 x 7 l m , 年平 均 降水 量 5 5 m,0 4年 流域 内 总人 口 1 7 1 &k 多 3 m 20 . x 0, 3 G P为 2 4 x O 元 ,人 口与 G P总 量 分 别 占 全 国 的 l %和 D O3 1 l D O
海河水文特征

海河水文特征海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河流,全长约1,100公里,流经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等地区。
海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海河的水文特征十分独特,对于了解和掌握海河流域的水资源情况、水环境状况、水文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河流域的水文特征1.水文周期长海河流域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
由于海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夏季,而冬季降水很少,因此海河流域的水文周期长,流量变化较为显著。
在流域上游的山区,降雨量大,水资源丰富,而在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蒸发量大、水分利用率高,水资源较为匮乏。
2. 洪水频发海河流域的洪水主要是由于暴雨和大雪等极端气候事件引起的。
由于海河流域的地形较为平坦,河道比较宽阔,河道流速较慢,因此在暴雨和大雪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时,水量增加较快,河道容量不足,就容易发生洪水。
尤其是在下游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河道宽阔,洪水容易泛滥,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 干旱严重虽然海河流域降雨量在夏季较为充沛,但由于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水分利用率高,导致海河流域的干旱问题比较严重。
在水文周期长的情况下,干旱问题更是凸显。
特别是在下游平原地区,由于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地干燥,农作物生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海河流域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降雨和地下水。
由于海河流域的地形、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水资源状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流域上游的山区,由于降雨量大,水资源丰富,而在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蒸发量大,水资源较为匮乏。
由于海河流域的水文周期长,水资源的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干旱的情况下,由于水资源的匮乏,就容易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特别是在下游平原地区,由于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地干燥,农作物生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19 8 m a和 一19 2 / ,即降水量每年 约减少 19 m;两种 方法 对年值 的统 计检 验是 相 同的 ,均呈 现 明 .1m / .8 mm a .m
春季 受 蒙 古 大 陆 性 气 团 影 响 ,气 温 回升 快 ,风 速 大 ,气候 干燥 ,蒸 发量 大 ,往 往形 成 干旱 天气 ;夏
流域 降水 、蒸 发 和气 温等 水文 气象 要 素 的时空变 化 规律 ,结 果 显示 ,海 河流 域 的降水 在 时 间上 的变化
相对 比较大 ,蒸 发 量 在 时 间 上 的 变化 相 对 比较 小 ,
【 摘
10 7 0 8 5)
要 】 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 ( n Man—K n a ) 对海河流域 3 气象站点的 4 间 (9 7~ 04年 ) edl 1 2个 8年 15 2 0
月 降水量序列 长期 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并用参 数检验法进行对 比;同时根据 3 2个站点 的结果 ,用 S r r. uf 70做出 e
气温 在 时 间 上 的 变 化 相 对 比 较 小 。 袁 飞 等 (05 曾应 用大 尺度 陆 面 水 文模 型 一可 变 下 渗能 20 )
力模 型 V C ( ai l Ift t n C p c y 与 区域 I V r be nir i a ai ) a lao t 气候 变 化影 响研 究模 型 P E I ( rv ig einl R CS Po i n g a d R o
法 ,并 成 功 应 用 于 海 河 流 域 的 3 1个 测 站 1 6 9 0— 20 0 1年 降 水 、蒸 发 和气 温 的分 析 ,直 观 表 达 海 河
河 流域 为邻 ,北 以蒙古 高原 及 内陆 河流域 为界 ,南 界黄 河 ,东 临 渤 海 。 流 域 属 于 温 带 东 亚 季 风 气 候 区。冬季 受西 伯 利 亚 大 陆 性 气 团 控 制 ,寒 冷 少 雪 ;
平衡 关 系在海 河及 西北 内陆河流 域是 成立 的。刘 登
短 缺 。刘 春蓁 等 用 M —K方 法 对 海 河 流 域 山 区 2 0
个 子流 域 径流 的变 化趋 势进 行 了分 析 ,提 出了影 响 径 流变 化 的三 种类 型 j ,该文 对海 河 流域有 代表 性
伟 等 (0 6 曾以京 津冀 地 区 4 20 ) 9个 站 16 9 1~20 00 年降 水资料 为 数据 源 ,选用 了距 离平 方反 比法 、梯 度距 离 平 方 比 和 普 通 克 里 格 法 进 行 插 值 方 法 比 较 J ,交叉 验证 结 果 表 明 :在 海 河 流 域 进 行 降水 插 值 分 析 时 月 降水 的 插 值 Kiig方 法 更 加 优 越 , r n g
【 关键词 】 降水量 【 中图分类 号】
趋势
M —K方法
时空分布
海 河流域 【 文章编 号】 17 6 2—2 6 (0 0 1 0 3 0 4 9 2 1 )0 — 0 5— 4
P 3 . 331
【 文献标识码 】 C
海 河 流 域 位 于 东 经 12 1 。~10 、北 纬 3 。~ 2。 5
Ciaef pcs tde)耦 合 ,对 气候 变化 情景 l t o I atSu i m rm s
下海 河 流 域 水 资 源 的 变 化 趋 势 进 行 预 i ,结 果 贝 0 表 明 :未来 气候 情 景下 ,海 河流 域 的水资 源将 十分
流域 的逐 年降 水 、径 流 及实 际蒸 散发 和蒸 发 能力 的 分析 ¨ ,证 明 了基 于 B dk 设 的 流 域水 热 耦 合 J uyo假
了 1 月及 年降水量 的口值 等值 线图 , 降水量的 b 2个 年 值等值 线图 , 对海河 流域降水量进行空 间变化分 析。 1 对 2个 月统计 检验 结 果 的分 析 表 明 , 、 个 月 份 下 降 幅度 较 大 , 8月 份 最 甚 , 达 到 一1 16 m a 值 为 一 7 8两 以 b值 .4 m / ,
因此 本文 在 进 行 插 值 的过 程 中 ,采 用 常 用 的 K i r— g
4 。 间 ,处 于 干 旱半 干旱 区 ,西 以 山 西 高 原 及 黄 3之
ig 法 。夏军 等 - 20 ) 结 合 信 息熵 理 论 提 出一 n方 (07 种 基 于差 异信 息测 度 与 GS技术 的时空 变化 分析 方 I
水 文水资 源
水 利 规划 与设 计
2 1 第 1期 00年
海 河 流域 降水 量 长 期变 化 趋势 的时 空分 布 特征
王晓霞 徐 宗学 纪一呜 李运 才
( .海 南 省水利 电力建 筑勘 测设 计 院 海 口 5 0 0 ; 1 7 2 3 2 .北 京 师范 大学水 科 学研 究 院水 沙科 学教 育部 重 点实验 室 北 京
显的下降趋 势 , 值和 口值分别达 到 一 .2 mm a 一 .3 m / 。从 季节分布 情况 来看大 体上 ,中部 以五台 山 b 2 7 8 / 及 2 64 m a 站为中心的地区变化剧烈 ,流域 的北 面山区变化不 大 ;从年值 的等值线 图可 以看 出,全流域 年降水 量 出现了 明 显的下降趋势 ,呈现 以五 台山站 为中心的强下降趋势 区。
季 受海 洋性气 团影响 ,比较湿 润 ,气温 高 ,降 雨量 多 ,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暴 雨 ,但 因历 年夏季 太平 洋 副热 带高 压 的 进 退 时间 、强度 、影 响 范 围等 很 不一致 ,致使 降雨
量 的变 差很 大 ,旱涝 时有 发生 ;秋 季 为夏 冬 的过渡 季 节 ,一般 年份 秋高 气爽 ,降雨量 较少 。 近些年来 ,国内外 的学者 对 海河 流域 水文 气象 方 面 进 行 过 相 关 的研 究 。孙 福 宝 等 ( 0 7 通 过 20 ) 对 海 河流域 的 3 8个 子 流 域 及 内陆 河 流 域 的 7个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