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1语言的性质和特征优秀课件

语言学概论1语言的性质和特征优秀课件
11
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
把握:
1) 现成的,拿来就可以用。如汉语的“天”、“地”、 “人”、“山”、“叫”、“走”,或英语的“heaven”、 “earth”、 “man”、 “mountain”、 “call”、 “go”。
2) 离散的、封闭的,与其他结构单位界限清楚,易于区别 开来。如上述例子。
3
第二节 语言的结构
一、语言的层级 二、语言的子系统 三、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四、语言的基本关系 五、语言的结构类型
4
一、语言的层级
(一)语言的下层:语言符号的形式层,即语音层。 (二)语言的上层: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组合层,由三 个基本单位构成:语素、词、句子。 (三)语言层级的特点:
1、下层为形式,上层为音义结合体。 2、从下一级语言单位到上一层语言单位(如从音位到音 节、从语素到词再到句子),都有量的扩充。 3、下一级语言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上一级语言单位。
13
徐通锵认为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
论据有三: 1、此词句非彼词句.ppt 2、汉语中没有相当于“词”的结构单位.ppt 3、字是汉人观念中的主题.ppt
实际上,首先对词在汉语中的合法性提出怀疑的是吕淑湘先生。 他认为“汉语里的‘词’之所以不容易归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 就是因为本来没有这样一种现成的东西”。他还两次提到,“讲汉语 语法也不一定非有‘词’不可”。
(一)组合关系 组词造句的结构规则都属于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常表现为
不同的层次。(如“不怕死的中国人”) (二)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同类替代关系。同一类的词语往往具 有同类功能,因此可以互相替代,替代后可以改变意义,但不 会改变原来的结构关系。(如“小王买菜”中的“买”置换成 “洗”、“切”、“吃”)

语言学概论1ppt课件

语言学概论1ppt课件

社会因素对语言演变影响
01
02
03
社会交际需求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社会 交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语 言演变的重要因素。
社会接触与交流
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接触和 交流导致语言融合、借用 等现象,进而引发语言演 变。
社会文化心理
社会文化心理对语言使用 的影响表现在委婉语、禁 忌语、敬语等方面,也间 接推动了语言的演变。
气音和不送气音等。
音系学原理及应用
音系学定义
音系学是研究语音系统的 科学,主要探讨语音的组
合规律和演变规律。
音位理论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 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
音位。
音变现象
音变是指语音在连续发音 过程中由于相邻音的影响 或自身发音条件的改变而 发生的变化,包括同化、
异化、弱化、脱落等。
语言中的词汇具有任意性、理据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等特点。其中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 音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理据性指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有时存在某种可论证的联系;历 史性指词汇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文化性指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
涵。
语义关系类型和表达手段
要点一
语义关系类型
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 、亲属关系等。其中同义关系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之间 的关系;反义关系指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之间的关系;上 下义关系指一个词所表示的事物包含另一个词所表示的事 物;整体与部分关系指一个词所表示的事物是另一个词所 表示事物的一部分;亲属关系指有亲属关系的词之间的关 系。
06
文字系统与书写规则
文字起源和发展历程回顾
楔形文字
起源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是最早的文字系统之一 ,使用楔形符号表示音节 或单词。

《语言学概论》PPT课件

《语言学概论》PPT课件
根据交际需要和语境选择直接或间接的表达方式。
积极与消极策略
针对不同交际目的和情感态度选择积极或消极的表达方式。
礼貌与委婉策略
遵循礼貌原则,运用委婉语言表达方式,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模糊与精确策略
根据需要选择模糊或精确的表达方式,以达到特定的交际效果。
06
语言变异与社会文化因素
语言变异现象概述
01
生成句法理论框架
短语结构语法
依存语法
以短语为基本单位,通过短语的组合和变 换来生成句子。
分析句子中词语之间的依存关系,揭示句 子的结构。
范畴语法
蒙塔古语法
以范畴为基本单位,通过范畴的组合和变 换来生成句子,强调语义在句法生成中的 作用。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的形式化语法 ,用于描述自然语言的句法结构。
文化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融合和借鉴,丰富了语言的表达 方式和内涵。
语言规划政策讨论
语言规划的定义与目标
语言规划是指政府或社会机构对 语言使用和发展的干预和管理, 旨在促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 和现代化。
语言政策的类型与实施
包括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教育规 划、语言传播规划等,通过立法 、行政、教育等手段实施。
语音感知和产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的两个过程,共同构成了语言交际 的基础。
语音感知与产出的机制
涉及声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 科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03
词汇与语义学研究内容
词汇概念及分类标准
词汇定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成语言 的基础要素之一,指一种语言中所有 单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分类标准
ABCD
语言规范问题
网络语言的流行给传统语言规范带来了挑战,需 要加强语言规范和清晰度的维护。

语言学概论ppt课件完整版

语言学概论ppt课件完整版
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的学科,包括词缀、 词根、词干等概念。
句法学
研究句子结构的学科,包括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句 子类型等。
语义学
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包括词义、句义和篇章意义 等。
语用学
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包括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 和礼貌原则等。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
描写方法
通过对语言现象的详细描写,揭示语言的内在规 律和结构特点。
04
句子结构与句法理论
句子成分与功能分析
主语和谓语
句子的核心成分,表达基本的陈述关系。
宾语和补语
句子的补充成分,完善句子的语义内容。
定语和状语
句子的修饰成分,描述或限制句子中的其他成 分。
短语类型和层次关系
名词短语
以名词为中心词的短语,包括定 中短语、联合短语等。
动词短语
以动词为中心词的短语,包括状 中短语、动宾短语等。
介词短语
由介词及其宾语构成的短语,表 示时间、地点、方式等关系。
层次关系
短语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如并列关系、偏正关系等。
句法变换与生成语法简介
句法变换
通过改变句子成分的位置或添加某些成分来改变句子的结构,但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常见的句法变换 有主动句变被动句、肯定句变否定句等。
生成语法简介
语言接触和融合现象举例
1 2
语言的借用 不同语言在接触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词汇的借用 现象,如英语中的“tea”借自汉语。
语言的混合 在语言接触中,有时会产生语言的混合现象,形 成新的语言或方言,如克里奥尔语。
3
语言的融合
当两种语言长期密切接触时,可能会发生语言的 融合现象,产生一种新的语言,如罗曼语族中的 法语、意大利语等。

《语言学概论概述》PPT课件

《语言学概论概述》PPT课件

B 古埃及关于语言起源的故事
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图斯的<史记>载有 一段埃及的故事:
公元前六世纪埃及一法老突发奇想,决 定用实验的方法考查哪种语言是最古老的.
无人烟之地 羊乳 Bekos 佛里基亚语 “面包” 得出结论
2 语文学 Philology
A 定义:
为了阐发古代经典的经义而对文字\词 汇\语法所作的研究,是经学的附庸,没有把 语言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又叫“前语言 学”.
C 词义的形成与语言的范畴化
盐蛋
咸蛋
腌蛋
腌制材料 腌制结果 腌制过程
这些都反映了词义的形成的理据性及 所包含的认知内容.
D 语法的形式与语言的范畴化
亭子在湖中心
湖中心有个亭子
目的物—参照物 参照物—目的物
“亭子”是感知的直接对象,称为目的 物(figure)
“湖中心”是感知的参照坐标,称为参 照物(ground)
现代语言学之父
第三节 语言学的分科
根据任务和研究方法,分为许多分支学科 一、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 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 和结构。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 一般语言学又称普通语言学,以一般语言为研 究对象;探讨各种语言所共有的属性,共同的规律, 结构上共同的特点和一般的原理。
目的物—参照物 参照物—目的物
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表达顺序
湖中心的亭子 *亭子的湖中心
卢沟桥的狮子 *狮子的卢沟桥
用偏正结构表达两个物体的空间关系,采用“参 照物——目的物”的认知顺序是汉语的一种优势语序。
范畴——整体 整体——部分 这是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表达原则,反 映了汉语“由大到小”的表达习惯。正像汉语 地址的书写顺序一样。

语言学概论优秀课件

语言学概论优秀课件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语用 等多个层面,旨在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语言学还关注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 关系,探讨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语言起源与发展历程
01
语言起源是指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存在多种假说和理 论,如劳动创造说、社会契约说、自然进化说等。
02
语言发展历程经历了原始语言、古代语言、近代语言和现代语
词义特点
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词义在理解 和运用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词汇演变历程和影响因素
词汇演变历程
社会因素
词汇演变包括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以及 词义的发展变化等过程,这些过程受到社会、 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变革、科技发展、文化交流等社会因素 是推动词汇演变的重要力量,它们不断为语 言注入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正式场合语境中的语言运用
在正式场合,如会议、演讲、报告等,语言使用较为规范、严谨, 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常使用书面语或专业术语。
文学作品语境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语境中,语言使用具有艺术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注重语 言的审美效果和情感表达,常使用修辞手法和文学语言。
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词汇、语 法、语用等。
03 词汇系统与词义 关系探讨
词汇基本单位及分类方法
词素与词
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单位, 而词则是由一个或多个词素构成 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
位。
词汇分类
根据词义、语法功能、形态变化 等标准,可将词汇分为不同类型,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固定短语与习语

语言学概论ppt课件

语言学概论ppt课件

现代汉语在世界语言体系中地位
使用人数众多
现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 础。
文化内涵丰富
现代汉语承载着悠久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 涵。
国际影响力提升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现代汉语的国际影响力也在 不断提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02
语音与音系学原理
语音产生与传播机制
语音产生
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产生的声音,涉及呼 吸、声带振动和调音等过程。
语音传播
语音通过空气传播,经过外耳、中耳和内耳 的传导,最终被大脑识别。
语音感知
语音感知涉及听觉和言语感知系统,包括音 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的感知。
音位、音素和音标概念
01
02
03
超音段特征
02
超音段特征是指语音中除音质外的其他要素,如音长、音高和
音强等。
音系学与超音段特征的关系
03
音系学主要研究音质音位,而超音段特征则与音质以外的语音
要素相关,两者共同构成语言的语音系统。
03
词汇与语义学原理
词汇定义及分类方法
词汇定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指一种 语言中所有单词和固定短语的总 和。
句子结构与句法理论
句子成分及功能分析
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谓语则是 对主语进行陈述,说明主语“是什么 ”或“怎么样”。
宾语和补语
定语和状语
定语是对名词性成分进行修饰、限制 的成分,状语则是修饰动词、形容词 等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等。
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补语 则是对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等进行 补充说明。

《语言学概论》全套课件

《语言学概论》全套课件
探讨未来语言发展的前景,如语言融合、 语言消亡、语言创新等可能性。
考虑社会、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 分析它们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提出应对未来语言变化的策略和措施, 如语言保护、语言规划、语言教育等。
THANKS
《语言学概论》全套课件
目录
• 语言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语音与音系学原理 • 词汇与语义学原理 • 句子结构与句法分析 • 语言与社会文化因素关系探讨 • 语言发展变化规律及趋势预测
01
语言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语言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01
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 演变以及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学科。
歧义消解策略
歧义是指一个句子或短语具有多种可能的解 释。为了消解歧义,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利 用上下文信息来确定词义;根据词语的搭配 关系来确定词义;利用句法结构信息来确定 词义;根据语境信息来推断词义。
05
语言与社会文化因素关系 探讨
语言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 减少误解和冲突。
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一定的交际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保 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等。
注重语言的文化内涵
在跨文化交际中,注重语言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 对方的意思和情感。
04
句子结构与句法分析
句子成分与功能划分
01
02
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谓 语则是对主语进行陈述,说明 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塔尔库斯对罗马史诗进行了编辑与 整理,迪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写出了第一本被称为“语
法最伟大的权威”——《希腊语法》→拉丁语分布广, 使用时间长(一千多年)拉丁文语法→哲学家用逻辑 研究语言→奠定了语法研究对象狭窄,不重口语→经典古文语 法的规定性,与现实脱节。
转换生成理论的基本内容
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即怎样用有限的成分和 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目标是提出一个能产生所有句 子的语法系统,它主要包括生成和转换两个方面。生 成规则又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和词汇插入规则。
(四)研究方法
先分成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部分→描写 分析特点和发展,比较差异(与共同来源的语 言)→综合各种研究成果,归纳一般规律
二、语言学的建立
(一)语言学产生原因:适应社会需要,逐步扩大范围, 改进方法而产生。
(二)从语文学到语言学 1、语文学 (1)语文学的源头
①中国:文言文的延续(注重文字,方言分歧大)→古 籍阅读的需要→文字、音韵、训诂(小学) ②印度:解读经文→梵语语言的研究→前4世纪,对梵 语语音的研究,形成“声明学”;对梵语语法的研究, 《巴尼尼经》(梵语语法专著)。 ③希腊:哲学的巨大影响(语言研究与哲学研究相随)
历史比较法”,即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 较研究,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 们的历史发展。
三、语言学流派
1、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19世纪初→初级阶段: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施列格 尔、博普、格里木→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发展阶段:德国的施莱歇尔→按照语言 的来源和亲属关系作“谱系分类”,从事有关亲属语 言早期的原始母语的构拟和重建→语言亲属关系的直 观性 19世纪后期→新(青年)语法学派时期:德国的奥斯 特霍夫和布鲁克曼,创办《形态学研究》,宣布“语 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类推在语音演变中起 着重要作用”。 (1)优点:相对于语文学时期是一个巨大进步,使 语言研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是一个里程碑。 (2)缺点:对口语的重视仍然不够,侧重古语及其 发展,将语言事实作孤立的分析;忽视了语言各要素 之间的联系;忽略了语言整体的系统性考察→已经不 能适应语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语言学”定义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研究和探讨语言 的功能、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
语言的功能:1、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人 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的性质:符号系统。
语言的结构:1、由语音(外在形式)[+载体: 文字]、意义(内容)统一构成。 语言的发展:产生、演变规律、历史发展情况。
三个主要的结构主义学派:
(1)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学派):1926年成 立学会,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认为句子能 从语法角度分析,也能从功能角度分析,用主位 和述位来分析句子。代表人物及著作:马泰修斯 《捷克语与普通语言学》、雅科布逊《论俄语音
系的演变》《儿童语言,失语症与语音共性》。
(2)丹麦学派(哥本哈根学派):1931年成立学 会,创办《语言学学报》,是发展索绪尔语言是 一个符号系统、是形式而不是实体的观点而形成 。 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语言理论》、布龙 达尔《结构语言学》。
2、结构主义语言学
瑞士索绪尔出版了著作《普通语言学教 程》,提出了一整套的新理论→奠定了结构主 义的基础,提出了著名的“棋子理论”
(1)主张系统的研究;认为每种语言都有 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
(2)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 的,是跟其他单位区别、对立存在的
(3)重视共时语言的研究和口语的研究; 着重分析、描写语言的结构体系
②研究目的单纯,读懂古籍→不重语言结 构本身,缺乏科学认识。
③研究地位低下,附属地位→不能形成独 立的科学。
2、语言学的诞生
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 志着真正独立的语言科学诞生。英国人
威廉·琼斯提出“印欧语假设”,成为历 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施列格尔(德) 第一个提出“比较语法”。丹麦的拉斯 克,德国的博普和格里木。他们运用“
受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影响,最初用结构主义方法
研究语法,但发现了弊端,发现以分布和替代的原则 方法对语言素材进行切分和分类,只分析语言的表面 现象,不能解释语言的内在结构,特别是不能分析语 言的深层和歧义结构。
乔的观点:(1)不仅描写语言行为,还要研究体 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2)人具有语言 习得机制,大脑能自动创造和理解句子,揭示这些规 则;(3)语法是生成和描写句子的规则系统,由句法、 语音、语义三平面组成;(4)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 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
三个学派各有特色: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 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重视语 言结构之间的关系,描写语言学学派则着重语 言结构形式的描写。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优缺点
(1)优点:强调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 号系统,不能孤立地研究,要从各成分 间的关系,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的整体 性认识;注重对立成分的分析,影响很 大。
(3)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美 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地安语基础上形成的,是 结构主义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 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先驱是鲍 阿斯(《美洲印地安语手册》)和萨丕尔(《
语言论》),强调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
重要人物布龙菲尔德《语言论》是该派奠基之 作,其后哈里斯《结构语言学的方法》是在理 论和方法方面最为严谨的代表作。
(2)缺点: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死 胡同,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语句的具 体内容。将形式和意义割裂开来。只能 描写语言事实而不能解释原因。
3、转换生成语言学
是在批判和修正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的过程中发
展起来的。是最近几十年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 学派。创始人乔姆斯基→1957年《句法结构》,标志 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乔姆斯基革命”)
(二)语言学的对象——语言
从对象上说,横向研究——包括书面语, 口语和外语;
纵向研究——包括“活”语言(当今 交际用)和“死”语言(古代书面语);
从结构上说,语言学研究包括语音、语法、 语义和文字等方面。
(三)语言学的任务
阐述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察 语言及应用,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