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合集下载

便秘有哪些治疗方法

便秘有哪些治疗方法

便秘有哪些治疗方法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者大便干燥的情况。

常见的便秘症状包括排便不畅、腹胀、腹痛、大便干燥、大便硬结等。

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药物副作用、疾病等。

治疗便秘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改善生活方式、使用药物辅助等。

首先,改变饮食习惯是治疗便秘的重要方法之一。

饮食中富含纤维的食物可以增加大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

推荐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

此外,多喝水也有助于保持肠道湿润,促进排便。

同时,避免或减少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高盐食物,避免过度饮酒、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可以帮助改善便秘症状。

其次,增加运动量也是治疗便秘的重要方法之一。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消化道的通气,有助于改善便秘。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等。

此外,腹部锻炼也可以帮助增强腹肌力量,改善排便功能。

例如,可以尝试躺在地板上,双腿屈膝,双手放在脑后,然后缓慢地抬起上半身,让肩膀离地,再缓慢放下。

这样的腹部运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改善生活方式也是治疗便秘的重要方法之一。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可以使机体的生物钟得到调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起床后尽量定时排便,可以帮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此外,避免长时间坐着,适当活动身体,也有助于改善便秘。

药物辅助也是治疗便秘的方法之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和软化大便的药物。

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主要有:滴丸剂、芒果干等温和的植物性泻药;软化大便的药物主要有:乳果膏、凡士林等润滑性泻药。

但是,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出现依赖性,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嘱,在治疗后逐步减少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尝试其他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如中医针灸、推拿等。

针灸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调节肠道功能,缓解便秘症状。

推拿疗法通过按摩腹部以及特定穴位,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便秘ppt课件

便秘ppt课件

肠道炎症
便秘可能引发肠道炎症, 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肠道菌群失衡
便秘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 衡,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 。
心理问题
焦虑和抑郁
长期便秘可能导致患者心理压力 增大,引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
题。
睡眠障碍
便秘患者常常因为不适而影响睡眠 质量,导致失眠或睡眠质量差。
自尊心受挫
便秘可能导致患者自尊心受挫,影 响生活质量。
误区二:便秘只能靠药物解决
总结词
便秘的治疗并不仅仅依靠药物,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饮食的改善同样重要。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虽然可以缓解便秘症状,但长期依赖药物可能产生副作用。通过调整饮 食、增加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便秘问题。
误区三:便秘是老年人的问题
总结词
便秘并非老年人的专属问题,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便秘。
便秘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便秘概述 • 便秘的危害 • 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 便秘的预防与护理 • 便秘的常见误区与澄清
01 便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 硬和排便困难的一种症状。
分类
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其中 功能性便秘占大多数。
病因与诱因
病因
主要包括肠道功能紊乱、饮食结构不 合理、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
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 便,易于排出。
生活习惯改善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肠 道形成正常的排便习惯。
适量运动
增加身体活动量,促进肠道蠕动 ,有助于预防便秘。
排便习惯培养
定时排便,避免长时间抑制排便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便秘

便秘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加减
临证体会: 本型关键在于养血通便,当归是养血通便的要药,
此外理气易伤阴耗血不可久用。
【分证论治】虚秘
3.阴虚便秘 主症:大便干结,努挣难下,口干心烦,潮热盗汗, 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通便 方药:增液汤加味
临证体会: 年老阴血不足,可加桑椹子、核桃肉、郁李仁、杏仁,润肠通便; 肾阴不足,耳鸣、腰膝酸软,加火麻仁、柏子仁、栝蒌仁 本型是血虚的进一步发展,增液汤是养阴通便的要方,此外滋阴 药易碍胃,常常加用消食的药物。
治法:清热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 临证体会: 大便干结,加芒硝,软坚通便;心烦易怒,面红身热,加 草决明、芦荟;痔疮出血者,加生地榆、槐花。
本型苦寒泻下药,要中病即止,不可久用。
【分证论治】实秘
2.气秘
主症:大便干结,欲便不出 腹中胀满,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肠鸣 矢气,便后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或 薄腻,脉弦。
气虚→大肠传导无力→气虚便 秘
阳虚→阳虚寒凝,肠失温养 →阳虚便秘
【病因病机】
小结 病性:热、气、冷、虚



胃肠积热为热秘; 气机郁滞为气秘; 阴寒积滞为冷秘; 气血阴阳不足为虚秘。

病位:大肠 相关的脏腑:肺、脾、胃、肝、肾 基本病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气机不畅,糟粕内留
4、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中药及中成药
当归滋阴养血,具润肠通便作用。 柏子仁含大量脂肪油,有润肠作用。 松子仁黄酚和大黄
素,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蒽酮等 。 女贞子含有右旋甘露糖醇,具有缓泻作用,其 所含脂肪油15%,可润肠通便。
4、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中药及中成药
【病因病机】

便秘(患者健康教育)

便秘(患者健康教育)

便秘(患者健康教育)便秘 (患者健康教育)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变得干燥和硬结。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饮食不均衡、生活习惯不当、缺乏运动以及某些疾病的影响。

症状便秘的主要症状包括:1. 排便困难2. 大便干燥、硬结3. 排便次数减少4. 腹部胀气或不适感5. 腹部疼痛6. 感觉肠道没有完全排空健康建议对于患有便秘的人群,以下是一些健康建议:1.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帮助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多喝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粪便湿润,减轻排便困难。

避免过多摄入精加工食品和高脂食品,这些食物通常缺乏膳食纤维,可能加重便秘症状。

2. 生活习惯调整:建立固定的排便时间:每天定时排便,让肠道建立规律性。

多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3. 注意缓解压力:长时间的紧张和压力可能影响肠道正常的功能,要学会放松和缓解压力,有助于改善便秘问题。

4. 医疗干预:如果上述生活调整和健康建议没有改善便秘症状,建议咨询医生,寻求进一步的医疗干预和治疗。

注意事项避免长时间忍便,并且不要过度用力排便,以免造成肠道损伤。

如果伴有其他症状,如血便、腹痛加重等,应尽快就医。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对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不良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调整,我们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

如果便秘症状持续存在或症状较重,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便秘

便秘
每周排便少于三次;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排出大便干结、数量 少;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的感觉;可有下腹胀痛、食欲减退、疲 乏无力、头晕、烦躁、焦虑、失眠、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门疼痛、肛裂、痔疮和肛乳头炎。 常可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位触及条索状肿物。
便秘的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

凡有排便困难费力、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量少,可以诊断为 便秘。
Q &A
提OUR ATTENTION
2.药物治疗
慢性腹泻以膨胀性泻剂为主,不可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 长期慢性便秘,特别是有粪便嵌顿可用灌肠法; 急性便秘可选择盐性泻剂、渗透性泻剂、润滑性泻剂,时间不超过一 周
2.药物治疗 (2)促动力药 莫沙比利及伊托必利 机制:刺激肠肌间神经元,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促进大肠和小肠运 转,对慢传输性便秘有效,可长期间歇使用。
便

便秘?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 结量少。 排便次数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 次,但有少数人平素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正常,此 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 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始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
3.结肠传输试验
诊断与鉴别

其他辅助检查
4.排粪造影检查
模拟排便过程中,通过钡剂灌肠,了解肛门、直肠、盆底在排便时 动静态变化,用于出口型梗阻便秘的诊断,如直肠前突、盆底失迟缓。
5.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利用压力测定装置置入直肠内,令肛门收缩和放松,检查肛门内外 括约肌、盆底、直肠功能及协调,可用于分辨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类型。
(3)生物反馈疗法
通过测压和肌电设备使患者直观的感知其排便的盆底肌的功能状态, “意会”在排便时如何放松盆底肌,同时增加腹内压实现排便的疗法。 对部分直肠、肛门盆底肌功能紊乱的便秘有效。

便秘(中医)

便秘(中医)

便秘(中医)便秘(中医)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的一种症状。

它是由于肠道蠕动减弱、水分吸收过多、大肠腔内粪便干结等因素导致的。

中医认为便秘是由于脾胃虚弱、气滞血瘀、阴阳失调等原因引起的。

以下是便秘的详细内容。

一、症状1.1 大便次数减少:通常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

1.2 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排便时需要用力,有时需要使用肛门指压。

1.3 排便不畅:大便留存在肠道中时间过长,排便时感觉不完全。

二、病因2.1 脾胃虚弱:脾胃功能不足,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导致粪便干燥难以排出。

2.2 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肠道蠕动,导致排便困难。

2.3 阴阳失调:阴阳失调会影响肠道的功能,产生便秘。

三、诊断3.1 根据病史询问:了解病人的排便状况、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程度等。

3.2 脉诊:根据脉象判断体内气血运行情况。

3.3 舌诊: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程度等,判断脾胃功能强弱。

四、治疗方法4.1 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可选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润肠通便等药物。

4.2 饮食调理: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同时要适量饮水。

4.3 运动排便:适量运动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五、预防措施5.1 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膳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饮食。

5.2 定时排便: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去厕所排便。

5.3 保持水分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保持粪便柔软,便于排出。

本文档涉及附件:1、中医方剂:包括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润肠通便的方剂。

2、饮食指南:介绍富含纤维的食物,以及需要避免的不良饮食习惯。

3、运动指导:推荐适合便秘患者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便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法》第十四条,便秘指排便不畅、粪便密度增大、大便频率减少等症状。

2、脾胃虚弱:根据《中医基本理论法》第五条,脾胃虚弱是指消化功能低下,无法正常将饮食物转化为气血等营养物质的现象。

治疗便秘最好的方法

治疗便秘最好的方法

治疗便秘最好的方法首先,饮食调理是治疗便秘的重要方法之一。

饮食中应该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食品等。

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大便的排泄,从而缓解便秘问题。

此外,多喝水也是很重要的,水可以软化大便,使其更容易排出体外。

因此,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喝水,对于治疗便秘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适量运动也是治疗便秘的有效方法。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增强肠道的收缩力,有利于大便的顺利排出。

尤其是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对于缓解便秘效果更佳。

因此,平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运动量,有助于改善便秘情况。

另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治疗便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比如,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尽量避免憋便。

定时排便可以帮助身体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的发生。

此外,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压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情绪的紧张和压力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加重便秘的情况。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对于治疗便秘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有效缓解便秘问题,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药物的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方案,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治疗便秘最好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药物治疗。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大部分便秘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

同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缓解便秘问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以上方法,有效地缓解便秘问题,恢复健康的生活。

便秘最快的方法

便秘最快的方法

便秘最快的方法
首先,饮食方面是很重要的。

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比如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等。

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
排便,缓解便秘。

此外,多喝水也是很重要的,保持充足的水分有
助于软化大便,使其更容易排出体外。

其次,适量运动也可以帮助缓解便秘。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
道蠕动,加快食物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有助于排便。

可以选择一
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运动
对缓解便秘很有帮助。

另外,定时排便也是很重要的。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比如每
天早晨起床后或者饭后30分钟到1小时内排便,有助于训练肠道,
使其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缓解便秘问题。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中药或者草药来缓解便秘。

比如大家熟
知的枸杞葡萄干泡水,或者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中药,比如芦荟、大黄等,都可以帮助缓解便秘问题。

不过在选择中药或者草药
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最后,心理调节也是很重要的。

有些人的便秘问题是由于情绪压力大、心情紧张等造成的,这时候可以通过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来缓解便秘。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瑜伽、冥想等,有助于缓解便秘问题。

总的来说,便秘最快的方法是综合多种方法来进行缓解。

通过饮食调整、适量运动、定时排便、中药草药和心理调节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你快速缓解便秘问题。

希望以上方法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早日摆脱便秘的困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秘概述一、病名概念便秘多因过食辛辣厚味,情志失调,或年高体衰及阴寒内盛所致。

主症见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经常便而不畅。

可兼有小便短赤,腹部胀满,口舌生疮;或目赤易怒,口苦;或嗳气频作,胁腹痞满;或神疲气怯,或头晕目眩,面黄无华,甚则脱肛等。

二、源流1. “大便秘”之称,首见于《活人书》,但中医很早就有关于“便秘”的记载。

如《素问·举痛论》说:“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认为便秘与热邪内郁有关。

2. 《伤寒论》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鞭,名曰阴结也”。

将本病分为阴结与阳结两类。

3. 《诸病源候论》说:“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

”较清楚地阐明了便秘发生的主要机理。

《圣济总录》指出:“便秘涩,盖非一证,皆荣卫不调,阴阳之气相持也。

若风气壅滞,肠胃干涩。

是谓风秘;胃蕴客热,口糜体黄,是谓热秘;下焦虚冷,窘迫后重,是谓冷秘。

或肾虚小水过多,大肠枯竭,渴而多秘者,亡津液也。

或胃燥结,时作寒热者,中有宿食也”。

阐述了便秘的病因病机。

4. 《医学启源》说:“凡治脏腑之秘,不可一例治疗,有虚秘,有实秘,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

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5. 《景岳全书》说:“阳结者,邪有余宜攻宜泻也;阴结者,正不足宜补宜滋者也。

知斯二者,即知秘结之纲领矣。

”6. 《证治汇补》曰:“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清之;阴结者温之;气滞者疏导之;津少者滋润之。

大抵以养血清热为先,急攻通下为次”。

三、范围病范畴,同时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病所致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主证:大排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

或粪质干燥坚硬;或大便虽软,但排便坚涩不畅。

兼证:常伴见腹部胀满、纳呆、口舌生疮、口苦、目赤易怒、痔疮及脱肛等。

亦可见面黄无华、头晕目眩、神疲气怯等全身症状。

病因病机引起便秘的原因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畅,气血虚弱及阴寒内生这几方面。

便干结,难以排出,形成热秘;或情志失调而致气机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以致大便秘结,形成气秘;或劳倦内伤,或病后、产后及老年体弱之人,气血双亏,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肠道失润,易形成气虚秘或血虚秘;或素体阳虚,或恣食生冷,或过用苦寒药物,损伤脾阳,或年高体衰,真阳不足,脾肾阳虚,温煦无权,而致阴寒内生,阳气不通,津液不行,糟粕停留,大肠失于传导,则形成冷秘。

从以上可归纳出:病机:热结、气滞、气血阴阳亏虚、寒凝,以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

病性:本病有实证与虚证之分,实证有燥热内结、气机郁滞;虚证有肺脾气虚、阴血不足、阴寒凝滞。

病位:主要在大肠。

与肝、肺、脾、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诊断临床表现1. 发病常与过食辛辣厚味,情志不畅;或年高津衰;或病后、术后;或久坐少动等有关。

2. 以大排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粪质干燥坚硬为主症。

3. 可兼见腹部胀满、纳呆、口舌生疮、口苦、目赤易怒、痔疮及脱肛等。

亦可伴见面黄无华、头晕目眩、神疲气怯等全身症状。

鉴别诊断便秘一症,一般认为是里症代表症状之一。

故临床当辨明引起便秘的原因以明确诊断。

一、辨证要点1. 辨大便艰难与否排便周期,因人而论。

不能因二、三天排便一次就以便秘论。

虽大便干燥,但并无大便艰难,腹无所苦以及无其他不适者,不属便秘之症。

2. 辨粪质及排便时情况粪质干燥坚硬,排便时肛门灼热者,属燥热内结;粪质干结,排出艰难者,多为阴寒凝滞;粪质不甚干结,但欲便不出或便而不畅者,多为气虚。

3. 辨舌苔与舌质舌质红而少津,无苔或苔少者,多血虚津枯;舌质淡而苔少者,多系气血虚弱;舌苔白滑不腻者,多为阴寒内结;舌苔黄厚而垢腻者,则属胃肠积热。

4. 辨腹部切诊大便秘结而腹胀拒按者,属实证;便秘而喜按者,属虚证。

二、治疗要点便秘的治疗,应以调理大肠气机为基本原则。

同时必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燥热内结者应清热润肠为主;肝气郁滞者需顺气导滞;气虚便秘当益气润肠;血虚失润者须养血润燥;阴寒凝滞者宜温阳通便。

总之需辨明寒热虚实而分型论治。

三、分型治疗(一) 实证1. 热秘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小便短赤,口干口臭,心烦不安,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方药:脾约麻仁丸。

方中枳实、大黄、厚朴,泻肠胃之燥热;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血和营。

加减:津液耗伤较盛,口渴喜饮,大便坚硬不通者,宜加沙参、生地、麦冬等增液行舟。

秘结日久不通,大便坚硬者,可加玄明粉以软坚而通便。

2. 气秘证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满而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加减。

方中乌药、沉香、槟榔理气、行气,可调理三焦气机;大黄、枳实破气行滞。

加减:大便得通后,减大黄、槟榔,加香附、柴胡,以疏肝理气。

腹胀攻痛者,加青皮、莱菔子、小茴香以增强理气止痛之功。

恶心欲吐,去槟榔,加半夏、陈皮、代赭石降逆和胃。

(二)虚证1. 气虚证症状: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便难解出,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加减。

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和胃。

加减:本方治气虚便秘者,宜加当归、白术、党参等,以助其益气健脾润肠之功。

兼血虚者,其唇、舌、爪甲皆淡,可加制首乌、生地等以养血润肠。

如肛门坠迫,欲登厕而虚坐努责,甚则脱肛,宜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

2. 血虚证症状:大便秘结,面色萎黄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加减。

方中当归、生地补血养阴;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导气下行。

加减:若出现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光无苔或花剥,为阴血亏虚,当以滋阴增液为主,可于上方加用玄参、麦冬、生首乌等;若津液已复,大便仍干结者,可用五仁丸以润肠通便。

3. 冷秘证症状: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得热则减,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济川煎。

方中以肉苁蓉温补肾阳,兼润肠通便;当归养血,又能润肠;牛膝配合泽泻引药下行,又能润通;枳壳宽肠而通便;升麻轻宣升阳,加强通便之力。

加减:腹冷痛者,加肉桂、木香以温阳理气止痛。

若肾虚气弱,症见大便不通,小便清长,或频转矢气,欲下不下者,可加硫黄以温阳通便。

转归和预后便秘症状单纯,但成因较为复杂,其转归和预后亦与病因有关。

临床需首先找出原因,明确辩证而分虚实论治,在全身治疗的同时,配合局部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与调摄便秘的防治,自身调摄非常重要。

平时应起居有时,培养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饮食当有节制,宜多吃蔬菜及粗粮,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虚者应加强腹部功能锻炼,以助排便。

对习惯性便秘,如保持精神的舒畅,进行轻微活动,以及饮食的调整和定时登厕,均有利于便秘的治疗。

至于热病之后,或其他病的患者,由于水谷少进而不大便的,不必急于通便,只须扶养胃气,使饮食渐增,则大便自能正常。

其他疗法一、验方1. 元明粉9克,温开水化服;或生大黄6克,开水泡服。

均适用于热秘证。

2. 黑芝麻、胡桃肉、松子仁等份,研细,少加白蜜冲服。

适用于阴血不足者。

3. 莱菔子6克、皂角末1.5克,共研细末,开水冲服。

日服一次,适用于气滞痰浊之便秘。

4. 生首乌20克,煎服,可润肠通便。

二、针灸针刺:热秘:天枢、大横、大肠俞。

针用泻法。

气秘:阳陵泉、支沟、太冲。

针以平补平泻。

气虚便秘:关元、血海、足三里。

针以补法,加灸。

血虚便秘:三阴交、太溪、膈俞。

针以补法,可灸。

冷秘:肾俞、命门、足三里。

针以补法,加灸。

现代研究进展1.魏氏等对26例习惯性便秘患者,以自拟理肺汤治疗。

基本方由桔梗、甜杏仁、枳壳、党参组成,根据阴阳虚实不同适当加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一般服用3-8剂,最多12剂便秘即可解除,26例患者均获临床治愈。

讨论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经脉相互络属,肺的宣发肃降直接关系到大肠的排浊功能。

理肺汤从调理肺部气机着手整理大肠气机。

方意取桔梗之升,杏仁之降,枳壳之导,党参之补,使肺气充足,宣发肃降出入有序,上下左右行气开结,大肠之气随之正常运行,从而解除便秘。

基本方中各药对治疗便秘所起的药理作用均已得到实验证实。

2.黄氏等应用加味枳术丸治疗慢性便秘50例,结果有效49例(98%)。

其中服药1次有效者46例,服药2次有效者3例,服药至排便时间平均为11.3小时;1例服药2次无效(2%)。

实验研究表明,加味枳术丸能使家兔回肠肌张力升高,收缩幅度加大,能增强小鼠小肠的推进运动;而对肾上腺以及氯化钡、乙酰胆碱所致的回肠肌影响则表现为双相调节作用,即能对抗肾上腺所致的家兔回肠肌抑制,又对抗氯化钡、乙酰胆碱所致的家兔回肠肌的强直性收缩。

.王氏等将大黄微温干燥研末,用70%酒精调糊,观察了习惯性便秘、脑卒中便秘和产后便秘3组患者行大黄糊敷脐后首次排便时间。

结果表明,大黄糊敷脐具有明显的缓泻通便作用,而各组间首次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

4.杜氏等观察了通便方(以益气养阴健脾、润肠通便为法,由白术、玄参等中药组成)对正常小鼠、燥结便秘模型和复方地芬诺酯(DC)便秘模型小鼠排便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方能使正常小鼠、燥结便秘模型小鼠第1次排出黑便时间明显缩短(P<0.01),排便粒数增多(P<0.05),排便重量增加(P<0.01);并能使DC便秘模型小鼠干粪点数增加(P<0.05)及出现稀粪点数增多,不排便动物数减少。

显示该方能明显加强小肠运动。

5.闵氏采用耳压法辨证取穴治疗便秘。

具体方法为:大肠实热型取大肠、直肠下端、腹、下脚端;肝郁气滞型取肝、胃、脑、大肠;气血不足型取脾、肺、三焦、大肠。

方法是用自制耳压探测棒在上述相应区探寻阳性敏感点,将贴有菜籽的小胶布方块贴于耳穴,轻按1-2分钟,使患者感到酸、麻、痛或热感。

嘱患者每日按压耳穴,每次1-2分钟,每日5次-6次。

4次为一疗程,共治疗52例,有效率为85%。

笔者认为便秘的机理不仅在于肠道本身,而且与其他脏腑相关联,这也是治疗中辨证取穴的依据。

病例分析1.李××男,40岁,工人。

平素大便干结难解,常三、五日一行。

近有十余天未解,腹胀满,矢气盛。

口臭且多处口腔溃疡,渴而多饮,面红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诉平素喜食辛辣之品。

2.沙×,男,27岁,干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