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复合词结构分析若干问题

汉语复合词结构分析若干问题
汉语复合词结构分析若干问题

(完整版)单纯词和合成词(复合词和派生词)

词是由构词语素构成的,没有变词语素的事儿,所以一般只根据构词语素的情况来分析词的结构。根据词中各个构词语素出现的情况,一般把词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个大类。 单纯词:是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一般而言单纯词是一个语素,而且只能是词根,词缀是不能单独构词的,词尾则根本就不是构词成分。例如汉语的“人、手、水、河、啊、琵琶、枇杷、哗啦、坦克”等,英语如man、teach、book、moon、sun、long等都是单纯词。 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根据构词语素的特点,合成词可分两类: 一类是复合词:完全由几个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构成的词就是复合词,词义由两个语素的意义复合构成,所以叫做复合词。例如汉语的“思想、学习、黄瓜、大豆、胆怯”等,英语的如“snowwhite、makeblieve、makegame、earthfall、friendship、motherland”等。 一类是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结合构成的词就是派生词。派生词的意义是在词根语素意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词缀有的在词的前面,有的在词的后面,有的前后都有词缀,词缀往往表示意义或功能上的类化。例如汉语的派生词“老师、阿妈、作者、读者、路子、石头、盖儿、慢性、客气、深化”,英语的如“friendless、 friendly、rewrite、 writer、 reset、 impossible、business”等。英语unkindly、汉语的“非霸权主义”、“反革命者”是前后都有词缀构成的派生词。 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也可分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

复合词合成词由词根语素按一定方式构成,根据语素之间的关系可分五种。 并列式:几个构词语素的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如:喜悦、根本、语言、长久、尺寸、岁月、动静、国家、窗户、妻子、睡觉。 偏正式:前一个语素修饰后一个语素,后一个语素的意义是整个词义的中心。如:白菜、铁路、国债、物色、雪白、瓜分。 补充式:前一个语素是词义中心,后一个语素作补充说明。如:拆穿、打倒、推翻、改进、人口、花朵、布匹、纸张。 支配式:前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表示动作对象。如:干事、中肯、表态、司机、伤心、丢人、照常、围脖。 陈述式:前一语素表示事物,后一语素表示性质、状态或动作。如:地震、眼尖、心疼、肉麻、肉松、自卫、性急。 派生合成词根据词缀的位置分为前附式和后附式两种。 前附式:词缀位于词根的前面。如:老虎、老乡、老大、阿姨、阿飞、可笑、可怜、非法、非常、以后。 后附式:词缀位于词根的后面。如:患者、兔子、刀子、田头、恶化、歌手、队员、土气、画家、绿油油。 返回 要注意区别易混的合成词: 偏正式和支配式:偏正式一定以后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词义中心,支配式没有这种中心。如:围墙、围裙、围脖、围巾、围棋,其中“围脖”是支配式,其它词的中心意义是后一语素,前一语素修饰后一语

英语复合词小解

英语复合词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合写在一起构成。复合词的组成部分有时连在一起写,有时用连字符号“-”连起来,有时则分开写,其规律还很难概括。但是只要了解其构词的内在联系,掌握其构成方法,大多数复合词的意思就可以从其组成部分的词义及其相互关系中推想出来,即使是字典里查不到的词也可以比较有把握地判断其涵义。现将常见复合词按其构成方式及其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归纳如下: 一、复合名词:复合名词在英语中占有很大的数量,通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偶尔也可用作定语,但表示的不是该名词的特点,而是该名词的用途。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A.“名词+名词”。例如: 1)football足球2)classroom教室 3)housework家务活4)doorbell门铃 5)pencil-box铅笔盒 B.“名词+动词-ing”。例如: 1)handwriting书法 2)sun-bathing日光浴3)bookkeeping笔记 4)letter-writing书信5)watchmaking钟表制造业 C.“动词-ing+名词”。动词-ing形式在这类复合词中起定语的作用,它与后面名词的关系有两种情况: a.在逻辑上有主谓关系,并用来表示所修饰的名词的特征。这时动词-ing是现在分词。例如: 1)working people劳动人民2)running water流水3)flying fish飞鱼 b.在逻辑上没有主谓关系,这时动词-ing是动名词。例如: 1)sitting-room 起居室2)reading-room 阅览室 3)sleeping-pills 安眠药4)building material 建筑材料 5)dining car 餐车 D.“动词+名词”。例如: 1)pickpocket 扒手2)breakwater 防浪堤 3)playground 操场4)workplace 车间 5)driftwood 浮木

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的语义结构模式

2003年10月第17卷第4期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Oct.,2003 Vol.17 No.4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的语义结构模式 陈宇涵1,任汇江2 (1.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烟台264005;2.烟台大学总务处,山东烟台264005) [摘 要]从《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版)中,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近三千个双音复合词,利用义素分析法,从两个语素之间存在的语义关系及如何显映词义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归纳出60种语义结构模式,对部分模式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双音复合词;语义;构词法;语义结构模式 [中图分类号]H1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56(2003)04011305 一、引言 1.分析双音词语义结构的意义 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复合词数量众多,结构复杂,早在19世纪末,就有学者进行了分析;其后,这个问题一直被众多学者关注着。但对汉语复合词内部结构的研究,大多仍局限于语法的角度,缺乏词义的分析,浮于结构的表层。 自60年代初,国外语言学的重点由句法向语义转移,语义学的范围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在现代语言学中,语义的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获得了长足进展[1,2]。在我国,关于语义的研究亦于近年蓬勃兴起,学者们纷纷致力于汉语的语义研究[3,4]。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语言的意义。词是语言的基本存在单位和运用单位,词汇是静态语义的主要载体。对句子的语义分析,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构成句子的词的语义上。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双音节词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双音节词中,合成词又占绝大多数;占据合成词主体位置的,是复合词。因此,对复合词的语义研究,在汉语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单音节还是多音节,单纯词的内部是没有结构的;双音节派生词内部的结构关系也比较简单。与它们相比,复合词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要复杂得多,科学地揭示它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对于正确地解释它的词义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对词汇研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要求。为了满足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对语言学提出的越来越多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复合词构成规律及语素间关系的研究。 2.由定性到定量的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的词目,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出现代汉语词汇的概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保证研究的内部效度和信度,最大限度地控制误差变异、排除无关变异的影响,我们把这次调查的对象限定在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范围内,不把被标注了书面语体色彩的词、方言词以及反映旧时代事物的词收入调查的样本之内。为保证样本与总体的同构,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保证均匀地抽取各部分个体,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采用了以下取样方式:从每5页中选取一页,从这一页中选取一列(多是右边一列)。用这种方式,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版)中筛选出合条件共2751个词。 在分析、确定语素义、词义时,立足汉语现状, — 3 1 1 — [收稿日期]20030702 [作者简介]陈宇涵,1969年生,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助理编辑,硕士。

汉语中完整的句子结构

汉语中完整的句子结构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要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主语功能被描述,谓语最爱说主语; 宾语多在谓语后,配合谓语来描述, 定语只在主宾前,限制修饰不含糊; 状语有时在句首,谓语前面常光顾; 补语天生胆子小,谓后宾后小嘀咕; 的前为定得后补,地字前头是状语。 明确概念常练习,学习语法莫怕苦。 主语即一句话中动作的发出人; 谓语即一句话中的表示具体动作的部分; 宾语即一句话中动作的承受者; 补语是句子中动作状态进行修饰; 定语是对句子中名词性的词语进行修饰的部分; 状语是对句子中的动词性词语或全句整体进行修饰的部分。例如: 我打他 主谓宾 我打得他头破血流

主谓宾补 我打得那个人头破血流 主谓定宾补 今天我打得那个人头破血流 状主谓定宾补 今天我痛快地打得那个人头破血流 状主状谓定宾补 完整的句子结构:(定)主//[状]谓<补>+(定)宾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如:“(冬天里)的春天” 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 如:“辨认<仔细>” 句子成分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词表

现代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词表A:1.安危8 adj+adj→n 2.捭阖30 v+v→v 3.褒贬bāobiǎn 45 v+v→v 4.褒贬bāobian 45 v+v→v 5.本末64 n+n→n 6.彼此71 pron+pron→pron 7.标本87 n+n→n 8.表里90 n+n→n 9.宾主94 n+n→n 10.冰炭96 n+n→n 11.伯仲103 n+n→n B: 12.薄厚106 adj+adj→n 13.裁缝cáiféng 124 v+v→v 14.裁缝cáifeng 124 v+v→n 15.操纵134 v+v→v 16.产销149 v+v→v 17.长短151 adj+adj→n 18.唱和157 v+v→v 19.朝野161 n+n→n 20.臣民165 n+n→n

21.沉浮166 v+v→v 22.晨昏168 n+n→n 23.成败171 v+v→n 24.城镇176 n+n→n 25.乘除176 v+v→n 26.迟早182 adj+adj→adv 27.出没198 v+v→v 28.出纳198 v+v→n 29.出入199 v+v→v/n 30.传习210 v+v→v C: 31.春秋218 n+n→n47 32.雌雄225 n+n→n 33.粗细231 adj+adj→n 34.存亡236 v+v→n 35.大小257 adj+adj→n/adv 36.旦夕268 n+n→n 37.得失283 v+v→n 38.弟妹300 n+n→n 39.弟兄300 n+n→n 40.颠末303 n+n→n 41.东西dōngxī325 n+n→n

二级常见复合词

常见复合词 追いかける4 おいかける// 『他』追赶、紧接着、随着、随后、流行を~~/ 赶时髦 出かける0 // 『自』出门、外出、旅行に~~ / 出去旅行 話しかける0 // 『自』搭话、开始说、隣席の人に~~/ 和邻座的人搭话 引っかける0 // 『他』挂、コートを肩に~~/ 把外衣披在肩上、骗、欺骗、つばを~~/ (向某物)吐唾沫 呼び掛ける4 // 『他』呼唤、招呼、号召、大衆に~~/ 向大众呼吁 腰かける4 こしかける// 『自』坐下 引っ込む3 ひっこむ// 『自』退居、缩、田舎に~~/ 隐居到乡下、退下、降下、凹进、こぶが~~/ 疙瘩下去了思い込む4 // 『自』坚信、深信、完全相信、一心想要、认准、决心 突っ込む3 つっこむ// 『自他』冲入、闯入、『他』塞进、插入 溶け込む0 とけこむ// 『自』融洽、熟识、融为一体 払い込む0 // 『他』(通过银行)缴纳(费用) 申し込む0 // 『他』申请、 言い出す3 // 『他』开始说话、开口、说出 思い出す3 // 『他』想起来、联想起来 取り出す0 // 『他』拿出、取出、挑选出 飛び出す3 // 『自』飞起来、跳出、跑出、 引き出す3 // 『他』拖出、拉出、拽出、发掘出、套出(实话)、提取(存款) 呼び出す3 // 『他』叫出来、唤出来、 締め切る0 しめきる// 『他』截止、终止、申し込みを~~/ 截止报名 区切る2 くぎる// 『他』(把文章)分成段落、(把事物)划分为阶段 張り切る3 はりきる// 『自』劲头十足、精神百倍 横切る3 よこぎる// 『自』横穿、横过、道を~~/ 横穿马路 売り切れる4 うりきれる// 『自』售完、销售一空 追い付く3 おいつく// 『自』追上、赶上、挽回(损失) 思い付く4 // 『他』想出来、想起 片づく3 かたづく// 『自』收拾整齐、整顿好、娘が~~いた/ 女儿出嫁了 気づく2 // 『自』注意到、感觉到、认识到(错误) 近づく3 // 『自』靠近、临近、歳末が~~/ 迫近年底、亲近、接近 引き受ける4 // 『他』接受、責任を~~/ 承担责任、保证、身元を~~/ 人身担保 引き返す3 ひきかえす// 『自』返回、折回 引き止める4 ひきとめる// 『他』留、挽留、劝止、阻止

近年来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述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2卷第5期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 Vol.22No.5 2000年9月(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 Edi tion)Sep.,2000 近年来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述评 陈瑶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近年来(1994年至1998)复合词结构研究主要有三个特点:1、研究观念相对化;2、研究方法多样化;3、研究目标多元化。 [关键词]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特点 [中图分类号]H1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72(2000)05-0065-06 一、研究观念相对化 建国到九十年代初,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多半是/非此即彼0的研究,即对复合词结构的有关问题经常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而且各持一端,各有一套支撑自己观点的语言事实,只是较少坐下来用对方的语言事实来检验自己的观点。近年来,研究者们较注意打破前人既有的研究框架,将复合词的研究相对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复合词的研究更贴近汉语的实际。这种相对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既此既彼0的研究。这种研究注意分清前人两种相反观点的利弊,根据汉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折中的观点,这种折中并不是一种中庸,而是一种对/非此即彼0研究的反思,是一种使复合词结构研究更接近复合词自身结构规律的积极努力。 如在复合词结构性质的研究中,以前对复合词结构的性质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复合词的结构与短语的结构一致,应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八十年代中期大都这样认为);一种认为复合词有与短语相差很大的结构规律,应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刘叔新1990)。近年来,有的研究者通过对形名结构的复合词的深入分析,从复合词结构中的词素类与复合词的词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以及复合词的词性和词素意义关系类型与词序形式有较整齐的因应规律,某些词素序与词序一样能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事实出发,对/复合词的形类与其直接成分的形类不同0 (施关淦1988),/复合词的词性和词素意义关系类型一般不与特定的词素序形式相因应0(刘叔新1990),复合词的结构具有词汇性的观点提出疑议,认为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并不是单纯的语法学或词汇学问题,而是/有一定的语法性质0的问题(王政红1998)。也就是说,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应该与语法学和词汇学都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既此既彼0的观念在复合词与短语划界的研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我们知道,由于 [收稿日期]2000-01-10 [作者简介]陈瑶(1971)),女,湖北武汉市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暨南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博士研究生。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 (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如: (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 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三、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

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备考建议

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备考建议 复合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而成。从词和词根的关系看,主要有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主谓型和中补型五种类型。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分析复合词结构的考题出现频率不高,但一旦出现便容易成为考生的失分点。短语和句子同样有五种基本的结构:联合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主谓结构、中补结构。熟悉掌握复合词的基本结构相关知识,既可帮助考生更加准确地分析词语结构,也可帮助分析短语或句子的结构。 一、动宾结构(支配结构) 动宾结构的词语的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例如“投资”,指“投放资金”,“资(金)”是“投(放)”的对象。类似的词语有: 注意达标动员有限跳水 知己合法带头下岗革命 失业站岗美容调味写字 【小试牛刀】 Eg.“司机”的结构类型属于()。 A.联合结构 B.偏正结构 C.主谓结构 D.动宾结构 【答案】D。解析:“司机”是指“掌握‘机’(的人)”,“司”有“有掌握、处理”等意思,“司机”为动宾结构。 【应对策略】 动宾结构词语的前一词根多为动词性语素,后一词根为名词性语素。部分语素的古今词性或词义可能有所不同,要求我们在对语素的词性或词义演变的基础上进 行理解。例如“美”,如今多用为形容词,但古时可作动词,“美容”意为“美化容颜”,“美”为动词,“容”为“美”的宾语,二者为动宾关系。

二、主谓结构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例如“霜降”,“降落”是用来表述“霜”作为主体发出的动作。类似的词语有: 胆怯脑残肉麻民办面熟 心慌政变地震日食自豪 【小试牛刀】 Eg.“年轻”的一词结构类型属于()。 A.联合结构 B.偏正结构 C.主谓结构 D.动宾结构 【答案】C。解析:“年轻”,“年纪轻,年龄小”,与“年老”相对,主谓结构。 【应对策略】 主谓结构的词语的前一词根主要为名词,后一词根为形容词或名词,前后词根联系较为紧密,不可插入“的”“地”等字。 三、中补结构 后一词根补充前一词根。有两种情况: 1.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例如“提高”,“高”为“提”这一动作的结果。类似的词语有: 说服落实改进指正合成 扩大搞活延长戳穿澄清 【小试牛刀】 Eg.“缩小”的一词结构类型属于()。

初中常见合成词汇编

合成法: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一个新词 [当堂练习] easy-go ing out-g oing no tebook butterfly basketball gra ndfather birthday skateboard bookcase underwear swimsuit fire fighter seafood watermelo n in door outside stepfather _______ stepmother ________ son-in -aw ________ sister-in-law _______ m other-i n-law ______ toothache _______ backache _________ stomachache _________ headache ___________ bedroom ________ bookstore ___________ fireplace ________ father-in-law _____________ interview ________ breakfast ___________ chopsticks ____________ cupboard ____________ postcard ______________ pan cake ______________ gatekeeper haircut ___________ earthquake ____________ sun set __________ grow n-up ___________ [课后训练] waiting-room ____________ dressing-table ____________ passer-by ____________ daydream moon light _____________ daytime weatherma n timetable seaside rain fall wildlife freeway n ewspaper mai nla nd cross-roads han dout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

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判断文言文倒装句式的方法2011.05.18 (公开课资料) 导入: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介绍: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 主语:是句子中的称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称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 的领属、质料、数量等。 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按以上次序排成的,称为常式句。但现代汉语与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或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在现代汉语称为变式句,古汉语中则称为倒装句。 语法功能:变式句对于常式句而言,能保留常式句的基本句义,与此同时,变式句又能在保留常式句基本句义基础上,通过语序的变化,衍生出了一些常式句所没有的语义,因此,就具有了修辞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当人们在一定的语体、语境、情景中需要突出、强调句子某一个句法成分时,就可以在汉语句法运作的机制的基础上,将这个句法成分调离原来的位置,同时按照汉语的句法规则,将之置于可以出现的位置上,从而,达到突出、强调这个句法成分所负载的语义的作用。 文言文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宜乎) ④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甚矣!) ⑤大哉,尧之为君也! 二、定语后置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 的格式。例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精技击之少年)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宾客) ⑤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

语文句子结构-主谓宾分析

语文句子结构-主谓宾分析

一.句子类型 句子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句子结构,可以把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指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带上一定的语气和语调。例如“我们胜利了!”“今天好天气。”非主谓句是指由词或短语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没有主谓之分。例如“多么壮美的河山!”“真太妙了!”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按句子用途、语气可以将句子分为四类:(1)陈述句:告诉别人一件事。例如“他按时到达目的地。”(2)疑问句:向别人询问某事。例如“我们去哪呀!”(3)祈使句:要求别人做某事。例如:“请勿攀折花木。”(4)感叹句:表示自己某种强烈感情。例如:“啊,我真高兴!” 二.单句 1.单句的成分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成分作用符号 主语一句话的陈述对象,提示“谁”和“什么” 双划线 谓语对主语的陈述,回答“干什么”和“怎么样” -- 宾语动词谓语中心语的支配对象波浪线 定语主语、宾语的修饰语,标志“的” () 状语谓语的修饰语,标志“地” [ ] 补语谓语的补充成分,标志“得” 〈〉 2.句子的主干 句子的主干,就是把句中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 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 第一步,用“‖”界分出主语和谓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二步,用“()”标出充当主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用波浪线标出充当谓语的短语中的宾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划波浪线) 第三步,用“[]”标出状语、用“〈〉”标出补语、用“( )”标出充当宾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这样,除去定语、状语、补语,句子主干就显示出来了:人民创造时代。 摘取句子的主干,是为了掌握原句的结构,对理解原句的意思有帮助。但是,必须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的甚至跟原句相去很远。还要注意,在摘取否定句主干时,一般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 三.复句 1.单复句的区分 单复句的区分,关键是看有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句子结构的就是单句;具有两套以上句

专题01 复合名词的主要构成方式(解析版)

2020年高考英语词汇解题妙招 专题01 复合名词的主要构成方式(解析版)众所周知,名词是英语词汇中比例最大的词,掌握了名词就解决了词汇的大多数。本节将介绍名词合成法。 名词合成法: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一个新的名词。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个,我将在以下练习题中详细讲解。 请找出下列句中的合成词, 说明构成的类型并指出单词意思及句子意义。(所有句子均选自2019全国卷I) 1.The deadlines and what you need to apply depend on the program. 【答案】deadlines 【解析】形容词+名词→名词; 合成词意思:. 最终期限;(监狱范围的)死线;复数deadlines 句意:截止日期和你需要申请什么取决于这个项目。 2.Go to the government website to learn about programs and online tools available to help people under 30 build skills, find a job or start businesses all year round. 【答案】website 【解析】名词+名词→名词; 合成词意思:网站(全球资讯网的主机站);复数websites 句意:访问政府网站,了解可以帮助30岁以下的人提高技能、找到工作或全年创业的项目和在线工具。 3.If you are a teenager living in certain parts of the province, you could be eligible(符合条件)for this program. 【答案】teenager 【解析】名词+名词→名词; 合成词意思:十几岁的青少年;十三岁到十九岁的少年 复数teenagers 句意:如果你是一个青少年生活在省内某些地区,你可以有资格做这个项目。 4.The 8-year-old is the joker of the class. 【答案】The 8-year-old 【解析】The+数词+名词+形容词→名词;

中文句子结构分析

------------------------------------------------------------精品文档-------------------------------------------------------- 中文句子结构分析 篇一: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 (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2(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 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文言与现代汉语复合词

文言与现代汉语复合词 卜师霞,张素凤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摘 要]由于汉语“言文脱节”的独特发展历程,使文言从两个途径进入现代汉语:一是历时顺序的 承袭;二是共时层面的横向进入。因此,只有对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文言词汇语义成分进行分析梳理,从历史文献中探求语素与词形成发展的脉络,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分析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结构、意义以及理据。 [关键词]文言;现代汉语;复合词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07)01-0061-03 Classical Chinese and Compound Word of Modern Chinese BU Shi -xia ,ZHANG Su -feng (Center for Chinese F olklore and Ancient Writing ,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is div orced from colloquialism.S o it made classical Chinese in fluence m odern Chinese through tw o ways :One is synchronic in fluence ;the other is diachronic inheritance.Therefore ,we must analyze seriously lexical se 2mantic of classic Chinese in m odern Chinese com pound w ords ,study the history of w ord and m orpheme in classic written language.Only do these can we acknowledge seriously the instruction ,meaning and m otivation of com pound w ord of m odern Chinese. K ey w ords :Classical Chinese ;com pound w ord ;m odern Chinese [收稿日期]2006-10-20 一、引言 王宁先生指出,词汇在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着三条重要的规律:累积率、区别率和协同率[1]。其中累积率是指词汇的增长不是以新旧交替的形式发展的,而是以新旧并存的方式积累下来的,新词新义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旧词旧义的消亡。累计率表现了词汇在发展过程中不同于语法、语音的独特性。如此,我们有必要对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文言词汇语义成分进行分析梳理,从历史文献中探求语素与词形成发展的脉络,以便更透彻地理解分析复合词的结构、意义以及理据。 二、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与文言 的密切关联 自文字产生后,语言由于载体的不同便有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分别。用有声语言表达的我们称之为口语,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我们称之为书面语由于语言的发展,书面语和口语已经拥有了更新的内涵。成为从语言特征出发划分出来的两种功 能语体类别,即雅俗之分。前者重典雅规范,后者重通俗生动。 在书面语和口语划分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更清晰的体会文言与白话的内涵。从载体上来说两者都属于古代书面语,因为它们均是以文献的方式保留下来的。从语体上说,文言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并为历代文人所模仿的一种特殊汉语书面语系统;白话则是唐宋以后产生的和当时的口语较为接近的书面语。差别在于它们并存时和当时口语的远近程度。因此,文言属于书面语体,白话则近于口语语体。 应该说在汉字产生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并不明显,直到东汉以后,才逐渐拉开了距离。一方面,口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仿古的书面语仍旧沿袭着先秦两汉的语言而持久不变。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首先,儒家经典传播的权威性使中国学术重师承,圣贤之书不可动一字,故后来者力求维护师说;其次,中国的科举制度也决定了书面语的不变性[2]。胡适在 — 16—2007年第1期(总第201期) 北方论丛 THE NORTHERN FORUM N o 11,2007T otal N o 1201

英文中常见的合成词(非常有用)

A: 连字符主要有两大功能:第一,用于移行,把不在同一行的某个单词,由它连接起来;第二,它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连接起来,构成新的形容词性合成词。本文就连字符的第二功能,作一简略介绍。 1.由形容词+(名词+ed)构成的合成形容词,如: a kind-hearted woman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a simple-minded young man 一个头脑简单的年轻人 a left-handed person 一个左撇子 a narrow-minded man 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an old-fashioned machine 一台老式机器 有时,数词或名词+(名词+ed),也能构成合成形容词,如: a two-faced fellow 一个两面派的家伙 a three-cornered hat 一顶三角帽 2.由形容词或副词+分词构成的合成形容词,如: a good-looking boy 一个帅小伙 a new-born baby 一个新生婴儿 a badly-lighted room 一间光线昏暗的房间 a well-meaning proposal 一条善意的建议 有时,名词+分词也能构成合成形容

词,如: peace-loving people 热爱和平的人民 a man-eating society 一个吃人的社会 state-owned factories 国营工厂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法 3.由名词、形容词或副词+形容词构成的合成形容词,如: a snow-white wall 一堵雪白的墙 color-blind children 色盲的儿童 dark-blue ink 深蓝色墨水 ever-green bushes 常青灌木林 4.由形容词、数词+名词构成的合成形容词,如: a long-distance telephone call 一次长途电话 a high-pressure reactor 一个高压反应堆 an eight-cylinder engine 一台八汽缸发动机 a first-rate teacher 一位一流的教师 5.由不同短语构成的合成形容词,如: a life-and-death struggle 一场生死搏斗

汉语句子结构讲解

汉语句子结构讲解 (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宾语 [“韦帕”登陆前后],负责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的国家防总和民政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分别]派出(防台专家)指导组。 [近十年来],(杭州的)(经济)总量||[一直]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 [后来],鲁班|| [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现今木匠还在用的)工具。 一个汉语句子(以句号为标志)可能是一个单句,也可能是一个复句(由两个以上单句组成)。下面我们先讲 一、单句。 汉语的一个单句一般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些成分构成,其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也叫句子的主干;定语、状语、补语是(主要成分的)附加成分,也叫句子的枝叶。定语是主语或宾语的附加成分,其位置在主语或宾语的前面,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状语、补语是谓语的附加成分,其位置是:状语在谓语前面,起修饰或限制作用;补语在谓语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如(注:主语用“”标志,谓语用“-”标志,主谓之间用“‖”隔开,宾语用“﹏”标志,定语用“()”标志,状语用“[ ]”标志,补语用“<>”标志。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不划入成分): 1、(林牧场)场长‖[仿佛]看<透>了(我)的心事。 2、(隔壁)的大娘‖[已经]吃<完>了饭了。 一个单句一般可分为主(主语)谓(谓语)两大部分,有些句子谓语部分可能有宾语,有些则没有宾语。如句子有宾语,也可以把句子分成主、谓、宾三个部分。如: 1、我‖喜欢天上的朵朵白云。(“白云”作宾语) ▲我‖喜欢(天上)的(朵朵)白云。 2、远处悠扬的钟声‖忽然惊醒了海的酣梦。(“酣梦”作宾语) ▲(远处)(悠扬)的钟声‖[忽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3、对门的女士‖非常漂亮。(没有宾语) ▲(对门)的女士‖[非常]漂亮。 4、山涧的泉水‖叮叮咚咚地走远了。(没有宾语) ▲(山涧)的泉水‖[叮叮咚咚]地走<远>了。 一、主语 主语是陈述对象 二、谓语 发生的动作 三、宾语 动作的对象 四、定语 定语对主语或宾语起修饰或限制作用,位置在主语或宾语的前面。定语与主语之间、定语与宾语之间,有些有“的”,有些没有“的”,。“的”是定语的标志。 1、(煦暖)的春风‖吻<醉>了桃花、杏花、梨花。

汉语中完整的句子结构

汉语中完整的句子结构 完整的句子结构:(定)主//[状]谓<补>+(定)宾 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 如:“(冬天里)的春天” 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 如:“辨认<仔细>” 句子成分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