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规划设计05第五章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
第5章地下停车场

● 我国的地下停车场建设大致起步于20世纪70
年代,当时主要以“备战”为指导方针建了一 些专用车库,并保证平时使用,如湖北省建造 了可停放5t载重车38辆的车库,总建筑面积 3861.9 m2。 ●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停车问题日益突出.路面 经常被用来停车。
表4.1 停车场位置所占比例
停车的位置
人行道 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 巷口 停车场
图表示,见图2-2。
(二)停车需求量预测
实际上,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必然受到周围地区甚至整个
城市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当对以下4个相关因素进行量化分析。
1、均匀度 2、充满度
3、用地结构
4、路网结构
白玉兰广场人防地下车库:宝山区牡丹江路、海江路交汇处,单 建式,建筑面积2900m2,车位92个。车库顶板覆土1.2m,保证地面 景观种植。为减少车库埋深,采用反梁梁板结构,反梁上预埋泄水 管,确保地面排水通畅。设有一进一出两个单车道出入口,另设两 座人员疏散楼梯,结合地面景观适当处理。
行地下汽车库的规模分级,以便于进一步按有关规范进行规划设
计。由于大型汽车一般不适于停放在地下汽车库中,故表中只对 停放小型车和中型车的地下汽车库实行了规模分级。
(一)建设规模
(二)停车需求量预测
为了比较准确地确定地下汽车库的建设规模,对城市停车需 求量进行一定时期内的预测是必要的。
采用直观预测,然后对相关量进行综合修正的该当,可用框
(3)考虑地上、地下停车场间比例关系。地下空间造 价高、工期长,尽量利用原有地面停车设施。 (4)机动车、非机动车比例。预测非机动车转化为机 动车,停车设施有余量或扩建可能性。 (5)结合旧区改造规划停车场,节约使用土地,保护 绿地,重视拆迁的难易程度等。 (6) 停车场与车库相结合,如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原 停车场、建筑物地下停车库结合规划。 (7)控制停车者到目的地距离≤0.5km。
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街规划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对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街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解决在地下空间规划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要求在老师指导下,结合相应的课本及相关资料,遵照国家设计规范要求和规定,按进度独立完成规划设计,并绘制出相应的平面图。
具体内容包括:进行地下停车场的平面布置,坡度设计,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剖面图;地下街的平面布置,绘制地下街平面布置图;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一)课程设计要求(1)任务书要求课程设计资料包括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及相应图纸。
查阅图书资料,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本设计,培养独立思考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首先必须对所指定的规划区域进行有关调查,熟悉并了解该地区的地面空间构成情况,分析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所需要的地下空间数量,并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地下空间特性和地下空间资源特点等因素,规划地铁车站区域地下空间的城市职能、内部构成和外在形态,绘制地下空间规划图;然后根据规划初步结果进行安全防灾减灾设计和工程量估算,给出有关规划结果和评价指标值。
在本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自己的专项空间规划设计说明书,其中要清楚的显示本次调查分析、规划决策的全过程以及定性、定量计算分析的结果,并附有区域地下空间分层规划图和地面红线图,和地下空间资源红线图。
提交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条理清晰、数据齐全、计算正确、图文并茂;规划图要求图面整洁、尺寸齐全、表达规范。
注意培养自己对现场调查能力。
在调查过程中,应针对所考查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
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都要来自指定区域的调查和文献检索。
(2)课程设计数据1、题目:设计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
地下停车场设计

2021/5/27
9
2021/5/27
10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一、 地下停车场的建筑组成与工艺流程
1、建筑组成 地下停车场建筑组成有以下几个部分: ●出入口:进出车用的坡道、地面口部及口部防护、 机械式口部的技术用房; ●停车库:主要有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道等; ●服务部分:收费、加油、维修、充电等; ●管理部分:门卫、调度、办公、厕所、防灾中心等;
车身 距 柱边
车身之间的纵向净 距
0° 停放
30 ~ 90°
停放
单间停放 0.7 0.5 0.6
0.4
--
-
--
开敞停放 -- 0.5 0.5
0.3 0.3 1.2
0.5
单间停放 0.7 0.5 0.8
0.4
-- --
--
开敞停放 -- 0.5 0.7
0.3 0.3 1.2
0.7
单间停放:指一台车周围有墙或车的情况
1、矩形结构
矩形结构又分为梁板结构、无梁楼盖、幕 式楼盖
❖侧墙通常为钢筋混凝土墙,大多为浅埋, 适合地下连续墙、大开挖建筑等施工方法。
2021/5/27
31
2、拱形结构 拱形结构有单跨、多跨、幕式及抛物线拱、
其特点是占用空间大、节省材料、受力好、
施工开挖土方量大,有些适合深埋,相对来
说,不如矩形结构采用的广泛。
容量
总使用面积 /m2
停车间面积 坡道面积 坡道面积在总
/m2
/m2 面积中比重/%
备注
10
1018
25
1603
50
2470
100 4235
512
506
1097
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

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概述地下停车场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城市的交通疏导和交通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因此,在地下停车场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一些规则和原则,以确保其功能的实现和效果的最大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规则,以供参考。
1. 制定合理的布局方案地下停车场的布局方案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
首先,要考虑停车场的规模,包括停车车位数目、停车层数等。
其次,要根据停车需求和交通流量确定入口、出口和通道的位置和宽度。
此外,还需要在布局方案中考虑其他功能区域,如行人通道、消防通道等。
2. 合理设置通风和照明设施地下停车场通风和照明设施的合理设置对于用户的体验和安全都至关重要。
通风设施应能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且流通,避免污染和异味的积聚。
照明设施应明亮均匀,以方便用户停车和行走。
此外,还应考虑设置紧急照明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3. 优化停车位的布置和尺寸停车位的布置和尺寸应根据车辆的类型和大小进行优化。
应合理设置标准车位和残疾人专用车位,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停车位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也应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用户可以轻松停放和取出车辆。
4. 设计合理的交通组织和导引系统地下停车场应设有合理的交通组织和导引系统,以指引用户快速找到停车位并方便地离开停车场。
可以采用标志、箭头、地面标线等方式进行导引,同时还可以利用电子显示屏和语音提示系统提供实时导航信息。
5. 注重安全设施的设置地下停车场的安全设施是保障用户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设置监控摄像头、火灾报警器、灭火设备等,以监测和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此外,还应设置紧急出口和逃生通道,并确保其畅通可用。
6. 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用节能设备和照明系统,加强废水处理等措施,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7. 合理配置管理设施地下停车场的管理设施是保障停车场正常运营的关键。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第五章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

(2)停车泊位数超过100辆的地下停车库,其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泊位数超过400个,出入口不应少
于3个。
系统等级
表 地下停车系统出入口数量
Ⅰ(特大型)
Ⅱ(大型)
Ⅲ(中型)
Ⅳ(小型)
入口数
≥4
≥3
≥2
≥1
出口数
≥4
≥3
≥1
≥1
Ⅰ级为特大型、Ⅱ级为大型、Ⅲ级为中型、Ⅳ级为小型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
人民交通出版社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
本章概要
01国内外地下停车 场发展概述
03地下停车场规划 布局
02地下停车场的类 型及功能组成
04地下停车场规划 设计
05案例分析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内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较小,停车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较小,决策者对停车问题没有给 与相应的重视,加上对汽车的发展缺乏战略性的长远考虑,致使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一直处于低水平 的状态,静态交通设施就更为落后; 当前我国城市停车问题主要根源在于: (1)停车设施供需失衡,停车场规划、建设不当; (2)停车管理不善过多的路边停车占用了部分非机动车道,对车辆、行人的安全性造成很大威胁 的同时,也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人文景观; (3)动静态的交通相互干扰造成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增加了运输成本,并带来环境的污染。。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
2.地下停车场内部交通通道设计 (3)通道技术设计 ——坡道宽度
一般通道的最大坡度不应大于15%,有行人通行时,坡度不应大于10%。采用倾斜楼板的停车 单元,最大坡度为6%。如表 所示的为不同条件下停车单元内部坡度的取值.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05第五章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1 页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
本章概要
01国内外地下停车 场发展概述
03地下停车场规划 布局
02地下停车场的类 型及功能组成
04地下停车场规划 设计
05案例分析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内发展现状
第 27 页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
1.地下停车场出入口设计 (4)出入口视线设计
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
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
2.0m
m,并在距出入口边
7.5m
线内2 m处视点的
120°范围内至边线外
7.5 m以上不应有遮
挡视线障碍物。
禁止有遮挡 视线障碍物
第 28 页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停车泊位数超过100辆的地下停车库,其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泊位数超过400个,出入口不应少
于3个。
系统等级
表 地下停车系统出入口数量
Ⅰ(特大型)
Ⅱ(大型)
Ⅲ(中型)
Ⅳ(小型)
入口数
≥4
≥3
≥2
≥1
出口数
≥4
≥3
≥1
≥1
Ⅰ级为特大型、Ⅱ级为大型、Ⅲ级为中型、Ⅳ级为小型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外发展现状
第6 页
地下三层,2150个车位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外发展现状
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2120050202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收稿日期:2009203220作者简介:侯俊杰(19712),男,规划师,宁夏石嘴山市城市规划研究所,宁夏石嘴山 753000陶 勇(19552),男,硕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建筑系,江苏徐州 221008高 全(19692),男,高级工程师,温州市建设集团公司设计院,浙江温州 325000侯俊杰 陶勇 高全摘 要:针对随着私人汽车拥有量增加而产生的大量停车问题,就地下车库的整体规划、出入口、消防通风和排水系统及坡道以及停车场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停车难题。
关键词: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消防,坡道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正如城市发展规划大师们所说的那样:“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未来的21世纪则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和出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地下空间开发产生了必然联系,这一点也引起了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者的高度重视。
由于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许多城市活动高度活跃的地方提供停车场的能力早已远在最低需要能力以下,而停车的要求继续增长,致使上海、深圳等地平均每3辆车有一个车位。
这使大片的绿地和社区道路夜间被越来越多的小汽车占据,传统宁静的环境受到破坏,也破坏了原有的人文景观,于是人们不得不考虑利用地下空间停放私人小汽车问题,在高层建筑、城市广场、居住小区的地下,修建一层或多层地下停车库,以解决大量停车的问题势在必行。
针对这一课题,本文想就地下车库的整体规划、出入口、消防通风和排水系统及坡道以及停车场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1 整体规划目前我国地下车库最常见的形式是附建于多层住宅下的地下或半地下结构,这种形式的地下车库,由于住宅较密的柱结构控网,常常把停车库分隔成零散的片区,停车效益大大降低,库内车道也不易简洁通畅,且占用大量可居住空间,不易人车分离而造成相互干扰、环境污染甚至交通安全问题;同时在未来停车库的发展过程中,其必然逐渐向大型化、社会化、高科技化方向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地下车库平面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车库平面设计一、课设目的1.本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对地下空间设计的实践能力。
2.通过本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文献资料检索和理解相关条文规定内涵的能力。
了解地下空间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二、地下停车场的概述城市中集中停放车辆的场所。
露天停放的场所称停车场,地下或室内停放的场所称停车库。
20世纪初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激增,机动车辆拥有量迅速上升,停车场地不足成为严重的城市问题。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安排足够的停车场(库)用地,其规模要能适应规划期内所预测的城市各种车辆的增长量。
三、地下停车场设计内容第一章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1.1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如下:⑴、场地的建筑布置、形式、道路走向、行车密度及行车方向;⑵、是否有其它地下设施,如地下街、地铁等;⑶、周围环境状况,如绿化、道路宽度等;⑷、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位、土质等;⑸、出入口宜设在宽度大于6m,纵坡小于10%的次干道上;⑹、出入口宜距立交、地下综合体、桥隧等有一定的距离,距立交应大于50m;⑺、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两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⑻、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⑼、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车库建成后面部分的规划。
1.2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说明根据设计提供的原始条件,对于附建式停车场,附建式停车场受地面建筑的平面柱网的限制,利用的是它的地下部分,其平面布置受地面建筑的影响。
总图设计功能区包括:出入口、停车区、管理区、辅助区等;⑴、出入口:进出车用的坡道、地面口部及口部防护等此次设计准备采用直线双车坡道,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表4.1.7中规定,小型车坡度选用12%左右,高长比值约为1:8.3,并且采用由线缓坡道,坡道所占面积大约是200m2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 页
大众德国沃夫斯堡工厂 的新车停车场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外发展现状
日本地下停车场不足3个平方 能停200辆自行车。
第 10 页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3. 地下停车系统规划的意义
第 11 页
首先,科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伴随全球资源短缺、环 境恶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并以此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之一。
(4)按 照车辆的 停车方式
浅埋式 地下停 车场
岩层地 下停车
场
深埋式 地下停
车
坡道式
机械式
混合型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的类型及功能组成
1. 地下停车场的类型 (5)按照停车规模分
第 14 页
机动性车地下停车场按照停车规模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停车场。通过对停车场 的等级划分,可根据其标准对今后系统规划的各种指标起到指导和修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规范 各项管理工作,推动地下停车场系统建设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停车问题日益突出.路面经常被用 来停车。
第4 页
南通建立首个地下立体停车系统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外发展现状
第5 页
地下停车场出现在二次大战后,当时是为满足战争的防护及战备物资贮存、运送而出现的,主要矛盾 并非停车难。 而大量建造地下停车场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建造规模较大的停车场,此 时的主要矛盾是汽车数量的增多及停车设施不足,地面空间有限而宝贵。 当时的地下停车场最大的为1952年美国洛杉矶波星广场的地下停车场。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外发展现状
第8 页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地下停车场多为400辆以下规模。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几
个大城市共有公共停车场214座,总容量44208辆,其中地下75座,容量21281辆,占总数 48%,到1984年又建了75座。
其次,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停车难以及由此带来社会矛盾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 的不断增加和私人轿车产销两旺的热度不断升级,停车难的问题在各大城市越发严峻起来。停车难 所引发的交通堵塞以及业主和物业管理者之间的摩擦不断等社会问题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再者,利用地下空间是提升区域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当地面变得越来越拥挤时,地下停车空 间的建设无疑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空间。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的地下停车场建设大致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 当时主要以“备战”为指导方针建了一些专用车库, 并保证平时使用,如湖北省建造了可停放5t载重车 38辆的车库,总建筑面积3861.9m2。2012年南通 建立首个地下立体停车系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经济效益 的最大化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三节地下停车场规划布局
2. 城市地下停车场的布局形态
第 17 页
脊状布局
辐射状布局
环状布局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3 页
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较小,停车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较小,决策者对停车问题没有给 与相应的重视,加上对汽车的发展缺乏战略性的长远考虑,致使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一直处于低水平 的状态,静态交通设施就更为落后; 当前我国城市停车问题主要根源在于: (1)停车设施供需失衡,停车场规划、建设不当; (2)停车管理不善过多的路边停车占用了部分非机动车道,对车辆、行人的安全性造成很大威胁 的同时,也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人文景观; (3)动静态的交通相互干扰造成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增加了运输成本,并带来环境的污染。。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外发展现状
于1998年9月建造,投资2.2亿 欧元(包括内部装置、生产设 备和周边环境的费用)。工厂 设计成为全部透明,并且对外 开放参观。两幢20层42米高的 圆柱形玻璃汽车塔,每幢塔楼 可存放400辆大众新车,它们 与椭圆形的顾客中心相连接, 每隔40秒就有自动升降装置从 20层高的塔楼里取出一辆车, 并送至顾客中心。
地
硬
下
件
停
车
场
组
成软
件
第 15 页
地下停车设施 停车服务设施 停车管理设施 停车辅助设施 停车智能管理系统 停车引导信息系统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三节地下停车场规划布局
1.地下停车场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
第 16 页
步行距 离
交通可 达性
建设成 本
区域环 境的协
调
公共空间 的协调
水文地质 的影响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的类型及功能组成
1. 地下停车场的类型
(1) 按 照与地面
的关系
(2)按 照使用 性质
第 12 页
单建式
附建式
公共停 车场
专用停 车场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的类型及功能组成
1. 地下停车场Hale Waihona Puke 类型(3)按 照施工 方式
第 13 页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外发展现状
第6 页
地下三层,2150个车位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外发展现状
第7 页
●法国巴黎1954年开始规划了深层地下交通网,其中有41座地下车库,总容量为5.4万辆。
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
规模 停车规模(辆)
特大型 500
大型 301-500
中型 51-300
小型 50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的类型及功能组成
2. 地下停车场的功能组成
地
地 下 停
上 设 施
车
场
组地 成下
设
施
车辆出入口及辅路 人员出入口及紧急
出入口
引导标志设施
附属设施
停车场 停车单元间的连接
通道 配套设施
人民第交五通章出版社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1 页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
本章概要
01国内外地下停车 场发展概述
03地下停车场规划 布局
02地下停车场的类 型及功能组成
04地下停车场规划 设计
05案例分析
第五章 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概述
1. 国内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