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分析总结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总结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总结

一、地下空间开发深度可分为浅层区域(0~10m);次浅层区域(10~30m);次深层(30~100m);深层区域(≥100m)。

二、地下空间分类:按使用功能:1、地下民用建筑:覆土建筑单建、附建式,窑洞等;2、地下工业建筑:地下厂房3、地下交通建筑:地铁和地下公路4、地下防灾防护空间:人防工程5、地下公共设施空间工程:管线廊道、电站、油气站等6、其他特殊地下空间建筑:墓葬、特殊出库等7、地下综合体:地下街群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1、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受到原有城市规划的限制,这些限制主要有地面建筑基础的限制。

2、地下空间规划应结合地面建筑的地下室开发利用进行;3、次浅层以内的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常结合地面道路进行;4、次浅层以内的地下公共空间建筑常结合城市的广场、绿地、公园、庭院进行规划。

5、地下空间开发成本高,居住和使用条件及舒适性较地面状况差;6、地下空间规划受地质条件影响大,技术条件要求地下空间建筑必须认真对待土层等地质条件影响;7、地下空间工程范围较广泛,类型多,技术条件复杂,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8、地下空间建筑规划可以减少城市建设占用的耕地,降低对地下水、大气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9、地下空间规划反映不出城市的景观艺术。

四、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1)城市中地下空间规划应为点、线、面的结合;2)规划中以地下交通工程为依托,连接各个中心的地下综合体;3)地下空间规划中应尽可能考虑市政管线廊道建设的可能性;4)城市繁华区地下空间规划主要单体建筑内容为地下商业街、停车场、下沉式休闲广场等等。

5)在城市非繁华区建设,如条件允许可考虑规划地下居住建筑(地下室),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应考虑采光、通风和绿化。

6)地下空间建筑规划要考虑到室内外环境以及特殊时期的功能。

五、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定义):基于城市性质和规模,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方针、策略、相对地面建设的功能形态规模等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组成部分统一安排、合理布局、有机联系,是地下空间开发的总体发展方向,为下阶段的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地下空间利用复习提纲

地下空间利用复习提纲

《地下空间利用》复习内容1.地铁项目特点答:建设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系统复杂;技术风险大2.互通式立交隧道的优点答:1、大大缓解地面交通压力;2、有效改善地面的商业环境和城市景观3.什么是地下物流系统?有哪些组成?答:定义:指城市内部及城市间通过地下管道、隧道等运输固体货物的一种全新概念的运输和供应系统。

组成:分为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

软件部分:主要对应物流系统的信息控制和管理维护部门;硬件部分:则主要对系统的运输网络实体,即地下物流网络。

4.地下物流的分类和应用领域分类:①管道形式地下物流系统;②隧道形式地下物流系统5.地下街开发原因和目的答:原因:一是人防工程的需要、平战结合的使用设施;二是城市空间容量饱和,地面上资源短缺,地下街开发成为必然无奈的选择;三是城市交通恶化,需要从地上商业街过渡到地下商业街。

目的:缓解道路的交通压力;获取巨大商业价值;防灾6.地下人行地道的规划步骤、原则、主要指标和要求答:规划步骤:1.基础资料调研;2.制定规划方案;3.进一步优化、细化方案和确定各类指标要求;4.组织实施方案。

规划原则:1.在节约的前提下,人行地道应尽量形成网络规模。

2.贯彻“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逐段逐点、分期分批实施,最后贯通完成的指导思想。

3.贯彻地下空间开发应以“以商引人、以人养商”为原则的指导思想。

主要指标和要求:1.人行地道的宽度及高度,地道的通道净宽,应根据设计年限内高峰小时人流量及设计通行能力计算。

地道通道净宽不宜小于3.75m;地道每端梯道或坡道的净宽之和应大于地道的净宽1.2倍以上,梯(坡)道的最小净宽为1.8m。

人行地道通道的最小净高为2.5m。

地道梯道踏步中间布置的最小垂直净高为2.4m;坡道的最小垂直净高为2.5m,极限为2.2m。

;2.出入口数量,出入口的设置数量应满足城市消防、防灾规范要求;3.下底面标高人行地道横亘道/铁路,一般其下底面标高在地面以下7m左右(需避开管线)。

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巴黎拉德方斯

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巴黎拉德方斯

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巴黎拉德方斯刘旭旸;邵楠【摘要】Research on the La Defense Necessity of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the necessity of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projects in the planning inquiry, and the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features to solve shortage of land, improve land utiliza-tion, ease urban ecology through case analysis sustainable and other problems.%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德方斯规划案例中的地下空间规划的必要性,探究地下空间规划在规划项目中的必要性,及利用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解决用地紧缺、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城市生态可持续等问题的方法。

【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地下空间规划;规划案例;德芳斯【作者】刘旭旸;邵楠【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海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21835年,法国塞纳区行政长官欧斯曼执行拿破仑三世的巴黎改造时,拉开了巴黎开发地下空间的序幕,19世纪下半叶,地下建筑的概念和地下街道的概念就在巴黎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经济复苏出现城市规划和隧道,推进了巴黎地下空间的发展。

二十世纪50年代的“拉德芳斯”(La Defence)新区的出现使得巴黎地下空间利用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图1,表1)。

1958年成立了负责中心商务区的建设和维护的拉德芳斯公共规划机构(EPAD)。

长达30年的建设过程中规定了德芳斯总用地面积750公顷,跨越3个市镇的覆盖范围:皮托(Puteauxt)、库伯瓦(Courbevoie)和楠泰尔(Nanterre)。

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分析总结

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分析总结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二)、北美 (1)美国波士顿的经验:道路的地下化
由于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建设地下道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 一手段,所以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方案。在现有的中央大道 下面修建一条8-10车道的地下快速路,替代现存的6车道高 架桥,同时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交通,建成后,拆除地上 拥挤的高架桥,代之以绿地和可适度开发的城市用地。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二)、发展方针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二)、发展方针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正处于发展期 和上升期。既有许多问题的出现,同时, 更多的机遇也在眼前。我们在开发利用地 下空间时,可以充分借鉴国外城市的成功 经验,既科学的进行开发,又要保证环境 的可持续。
二我国地下空间开展现状二代表性案例1北京商务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功能布局地下一层主要为商业设施地下二层主要为内部管理停车及设备用房并在通道的过街处设置少量地下二层商业以保持地下商业网络的连续地下三层四层主要为停车及设备用房以满足商务中心区内较高的机动车停车位指标要求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二、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二、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三)、存在问题 2、设施的功能单一、缺乏衔接、 连通与系统整合,综合效益不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没能让地下的空间实现 连通,使其能够综合利 用,提高利用率,不能 更方便地使用
二、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三)、存在问题 3、整体科技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
在施工设备、施工工艺 管理等方面与先进水平 都还有一些差距,比如 地铁施工的盾构机。
(三)、亚洲 (3)香港的经验: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观点和建议。

一、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延伸,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地下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地下资源,解决日益严重的土地短缺问题。

合理规划和利用地下空间,能够增加城市的功能和容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竞争力。

二、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与方法1. 基于综合考虑:地下空间规划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多个因素,在确保地下空间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规划方案。

2. 按功能分区:地下空间规划可以按照功能进行分区,如交通运输区、商业服务区、公共设施区等,以满足城市不同领域的需求。

3. 合理布局:地下空间规划应该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潜力,实现地上地下协调发展,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

三、地下空间利用的案例分析1. 地下交通运输系统:地下交通运输系统是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地下规划和建设地铁、地下通道等交通设施,可以缓解地面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 地下商业和公共设施:地下商业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可以节约地面空间,改善城市景观,并提供各类商业和公共服务,增加城市的商贸活力和市民的生活便利性。

3. 地下水资源利用:地下空间还可以用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地下水库和地下水源热泵等技术手段,可以提供城市的供水、灌溉和能源等需求。

四、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的挑战与对策1. 地下空间安全隐患: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等影响地下空间建设和使用的问题。

为此,需要加强地质探测和监测技术,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运行。

2. 地上地下协调发展: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应与地上城市规划相衔接,实现地上地下协调发展。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内容 (1)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内容 (1)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1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2、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阶段、年限?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总体规划阶段,详细规划阶段。

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5年。

3、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4、土地适用性评定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做出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以确定用地适宜性区划,即划分出适宜修建、不适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才能修建地区的范围,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

5、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主要内容6、城市集中式总体布局的主要特征城市各项主要用地几种成片布置,用地紧凑,节约用地,规划布局富有弹性,但远期用地会出现功能混杂和干扰的现象7、城市分散式总体布局的主要特征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8、城市总体布局的主要模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网格状,形式规整,抑郁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性环形放射状,由放射形和环形的道路网组成,交通易达性较好,有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的趋势9 城市规划中城市用地的10大分类有哪些?什么是城市居住用地的容积率?R 居住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C 公共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其他公共设施用地M 工业用地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W 仓储用地普通仓库用地、危险品仓库用地、堆场用地T 对外交通用地铁路用地、公路用地、管道运输用地、港口用地、机场用地S 道路广场用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社会停车场库用地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供应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邮电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殡葬设施用地、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G 绿地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D 特殊用地军事用地、外事用地、保安用地E 水域和其他用地水域、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总结 (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总结 (2)

1、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立体化再开发: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城市集约度,消除人车混行拥挤现象,城市交通变得通畅,人居空间变得开阔,地面环境绿化变得优美宜人。

3、城市空间:指城市建成区空间,是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规模的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人工空间,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

4、城市容量:是指一个城市在某一时期对人口和人类活动以及对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类设施(建筑物,道路等城市设施)的容纳能力。

一个城市的空间容量包括理论容量和实际容量。

通常情况下城市空间的实际容量小于其理论容量,存在一定的差值,从而使实际容量有扩大的余地,表现为城市发展的潜力。

5、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是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定位、城市总体布局形成之后,在城市地下可利用资源、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和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各项方针、策略和对地面建设的功能、形态、规模等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将各部分有机联系后形成的。

6、城市地下街:是建设在城市地表以下,为人们提供交通、公共活动、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具备配套一体化综合设施的地下空间建筑。

7、城市地下综合体:集交通、商业、文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空间联合体。

8、地铁(说明与轻轨的区别):地铁泛指地下快速轨道交通,包括城市地铁、轻轨、区域快铁等。

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列车最高时速达到80km/h。

一列车按照6辆编组,每辆车定员310人,其中座位62个,全列车就可载人1860人。

9、线网密度:是指单位指标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长度。

单位指标一般是面积、人口或其他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地下空间规划知识整理

地下空间规划知识整理

某城市规划区内规划常住人口815万人,流动人口250万人,规划期末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平均出行次数分别为 2.57、3.50人次/ (人*d),步行出行量为20%各种交通方式的平均换乘系数为1.57人次/人次,公交客运量占运载工具客运量的比例为70%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例为70%平均运载强度取 3.2万乘次/(km*d),则规划区内规划期内线网的规模为:1远景出行总量815*2.57+250*3.5=2970 (万人次/d)2运载工具总客运量2970*0.8*1.57=3730 (万人次/d)3公共交通客运量3730*70%=2611 (万人次/d)4轨道交通客运量2611*70%=1828(万人次/d)5 线网规模为1828/3.2=571 (km)城市上下空间协调发展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城市人口的理论容量;城市功能的高效发挥,提高城市运转;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地下空间环境的质量;保障城市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地下停车场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平面布置、交通流量、交通路网规划、附属设施地下规划三阶段:1总体阶段2控制性详细规划3修建性详细规划预测内容4阶段:生成阶段,分布阶段,方式划分阶段,分配阶段5个步骤:1收集资料包括:土地利用规划资料及交通供给资料2出行生成预测3出行分布预测4出行方式侧预测5客流分配预测限界:根据地铁车辆轮廓尺寸和性能线路特性,设备安装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经济技术相结合,综合比较确定的空间尺寸界限:根据车辆轮廓尺寸和性能线路特性,设备安装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经济技术相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以电力牵引、以轨道作为导向运输方式的交通城市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地域中,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不断增加,而同时农村中的人口逐渐减少的一种社会现象。

城市中心区:城市中供市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地方城市中心:城市中心区最核心的部分城市人口容量是指特定时期内城市可供开发利用的空间区域所能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的城市人口 ____________ 地下街:修建在大城市繁华的商业街下或客流集散量较大的车站广场下,由许多商店,人性通道和广场等组成的综合性地下建筑世界地铁发展阶段:1初步发展阶段、2停滞发展阶段3重新发展阶段4高速发展阶段I;我国地铁发展阶段1起始阶段2开始建设3建设调整4蓬勃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形态)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标志城市地下空间在城市中发展形态:点状,辐射状,脊状,立体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伦敦地铁的出现,是国际大都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 产物。地铁为伦敦市的交通提供一种极具效率的解决方 案,并且对当代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周边卫星城市的建设 做出卓越的贡献。从1836年建设第一条地铁起,伦敦现 拥有11条线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总长超过400公里,日 客流量300万人次,车站275个,伦敦因此被称为“建在地 铁上的都市”。
(一)、欧洲 (2)、法国巴黎的经验:废弃矿穴资源的利用与立体化城市
巴黎城中心地区的雷亚诺中央广场改造实行立体化再 开发,把贸易中心改造成一个综合功能的公共活动广 场,在强调保留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同时,开辟一个 以绿地为主的步行广场,为城市中心区增添一处宜人 的开敞空间;与此同时,将交通、商业、文娱、体育 等多种功能都安排在广场的地下空间中,形成一个大 型的地下城市综合体。
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分析总结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一)、欧洲 (1)、英国伦敦的经验: 大力发展城市地铁
1845年,英国 伦敦建成了世 界上第一条地 铁。从此,大 城市、特大城 市围绕着解决 城市交通问题 而建设了大量 的地铁。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一)、欧洲 (1)、英国伦敦的经验: 大力发展城市地铁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三)、亚洲 (2)韩国的经验:恢复历史风貌
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老城区中心地段东西向的交 通问题,韩国首都首尔政府将东西向的水道—清溪川 填埋,河上盖板改建成一条高架城市快速干道。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三)、亚洲 (3)香港的经验: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
香港地铁公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家不仅不靠政府 财政补贴,反而赢利的公司之一。
(三)、亚洲 (3)香港的经验: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
二、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一)、现状与成就
1、我国现代城市地下 空间的发展源于人防工 程,至20世纪末人防工 程仍是城市地下空间开 发利用的主体,人防工 程的发展为城市地下空 间的综合开发利用积累 了经验、技术和人才;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一)、欧洲 (2)、法国巴黎的经验:废弃矿穴资源的利用与立体化城市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二)、北美 (1)美国波士顿的经验:道路的地下化
波士顿的中央大道每天的 交通拥堵时间超过10小时, 交通事故发生率是其他城 市的4倍,通向机场的隧 道境况也相同。据估算, 由于堵塞、事故、油料浪 费、尾气污染、时间延误 等因素所造成的实际损失 超过5亿美元。
一、世界各地城市展特点
(二)、北美 (2)加拿大的经验:蒙特利尔的地下城市
加拿大蒙特利尔由于寒冷的 气候,居民地面出行多有不 便。又依靠1972年蒙特利 尔世博会的成功举行,开发 了大规模的地下综合体。如 今蒙特利尔已经建成了世界 最长的地下步行系统。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二)、北美 (2)加拿大的经验:蒙特利尔的地下城市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二)、北美 (1)美国波士顿的经验:道路的地下化
由于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建设地下道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 一手段,所以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方案。在现有的中央大道 下面修建一条8-10车道的地下快速路,替代现存的6车道高 架桥,同时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交通,建成后,拆除地上 拥挤的高架桥,代之以绿地和可适度开发的城市用地。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三)、亚洲 (3)香港的经验: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
从地铁规划建设之初, 香港政府就将地铁用 地及其周围一定范围 内的土地一并划归地 铁开发公司建设。随 着地铁的建成,周围 地产也随之升值。用 经营地产的收入来平 衡地铁建设、运营的 赤字,做到盈亏平衡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一)、欧洲 (2)、法国巴黎的经验:废弃矿穴资源的利用与立体化城市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一)、欧洲 (2)、法国巴黎的经验:废弃矿穴资源的利用与立体化城市
巴黎的另一个成功案 例为拉德芳斯新城的 立体开发。在拉德芳 斯的地下,建立了庞 大的地下道路系统。 将到发交通与通过式 交通一并安置在道路 地下。地面全部绿化、 广场,俨然一座公园 式的城市,人行环境 舒适安全。
40年建成全世界最大、最 具特色的地下交通网络。 地下步行街网络与大量的 复杂建筑物、商店相连, 繁杂的系统变得简单而又 清晰。 道路系统长度约为40公里。 每天通行人数超过50万。 共有11700个商场、百货商 店、餐馆、40个剧院、电 影院及其他休闲场所。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三)、亚洲 (1)日本东京的经验:共同沟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一)、欧洲 (2)、法国巴黎的经验:废弃矿穴资源的利用与立体化城市
法国巴黎最早的地 下空间开发为废弃 矿穴的再利用。利 用几个世纪之前挖 掘的废弃矿井布置 城市下水道、共同 沟、防空防灾设施, 并1890年成功用于 巴黎世博会中国馆 与印度馆的设置, 取得了轰动效应。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二)、北美 (1)美国波士顿的经验:道路的地下化
工程竣工后,快速路拥堵的时间将预计缩短到每天早晚高 峰时间的2-3小时,基本相当于其他城市的平均水平,并可 以降价城市12%的一氧化碳排放量,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由于高架桥的拆除,可腾出近30英亩土地,3/4用于城市绿 地和开敞空间的建设
共同管道,又名综合管廊, 或者共同沟,最早形成于法 国巴黎。而后经过几十年的 发展,在日本达到成熟阶段。 日本东京的共同沟的长度在 世界各大城市中排名榜首, 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 营运等方面自上而下和自下 而上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 法律、法规、规定、办法。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三)、亚洲 (1)日本东京的经验:共同沟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一)、欧洲 (1)、英国伦敦的经验: 大力发展城市地铁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一)、欧洲 (1)、英国伦敦的经验: 大力发展城市地铁
伦敦是世界上最早建成轨道交 通系统的城市,其轨道交通的 建设与管理模式比较典型,一 些重要车站和地铁站几乎都建 在一栋站舍内,而且出站就有 公共汽车站或小汽车停车场, 有1/3的地铁车站和小汽车停车 场结合在一起,许多地铁车站 设置在人流相当集中的大商店 或办公楼底部,形成十分方便 的换乘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