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低于 2500 克的新生儿。
由于他们在母体内发育未完全,各器官功能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因此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以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一、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低出生体重儿在生理上与正常体重的新生儿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容易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保暖不当容易导致低体温,进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其次,他们的呼吸系统也不成熟,可能存在呼吸浅表、呼吸暂停等问题。
再者,低出生体重儿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弱,吸吮和吞咽能力差,容易出现喂养困难、胃食管反流等情况。
此外,他们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
二、护理环境1、温度与湿度保持室温在 24 26℃,相对湿度在 55% 65%。
可以使用暖箱或辐射式保暖台来维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2、减少噪音和光线刺激病房内应保持安静,噪音应控制在 60 分贝以下。
光线不宜过强,可使用遮光布来调节光线强度,以保护新生儿的眼睛。
3、严格的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在接触低出生体重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病房内的物品和设备也应定期消毒。
三、呼吸管理1、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定时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及时发现呼吸暂停等异常情况。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和口腔的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
3、呼吸支持对于呼吸功能严重不良的新生儿,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等呼吸支持设备。
四、营养支持1、喂养方式的选择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一般来说,早期可采用静脉营养,待其胃肠道功能逐渐成熟后,过渡到经口或胃管喂养。
2、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是低出生体重儿最好的食物,富含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
如果母亲无法提供母乳,可以使用捐赠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
3、喂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喂养时应采取缓慢、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呛奶和胃食管反流。
喂奶后要轻轻拍背,帮助排出胃内气体。
1例早产超低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2 22 防止散 热 : .. 暖箱不 宜放在 窗 口及靠 墙的地方 , 暖箱 前 后的罩子需要 关 闭, 以免物 理 因素引起体 温变化 。接触早 产 儿时 , 医护人员 的手必须温暖 , 各种操作 要集 中进行。有条件
时吸氧要加 温加湿。
透明膜病 、 低体温 、 颅内 出血 、 感染 、 喂养不 耐受等 , 死亡 风 其
・
59 ・ 5O
吉林 医学 2 1 02年 9月 第 3 3卷 第 2 5期
・
病 例报 道 ・
1例 早产 超低 体 重 儿 的护 理体 会
杨雪梅 ( 广西省合浦县妇 幼保健 院儿科 , 广西 [ 关键词 】 早 产; 超低体重 ; 护理 北海市 5 60 ) 3 10
出生体重 <1 0 的新 生儿称 为超 低 出生 体重 儿 ( ) 0g 0 E。 【
肺炎 。此时要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 正确 用氧 , 当患者 出现呼 吸暂停 的时候 , 应立即予托背 、 弹足底 刺激呼 吸或加压 给氧 ,
口腔 、 、 眼部 脐部 以及 臀部的护 理。⑤ 如发 现患儿 体温 波动 、
反应萎靡 、 胃潴留 、 反复的呼吸暂停等异 常情况时要及时通知 医生 , 并作相应 的处理 。 2 5 发育支持护理 : . 发育 支持 护理 是要求护理人员能预先估 计可抑制婴儿生长的应 激压力 , 给予支持 措施缓解 压力促 并
血管 , 以免输液渗 出时 造成皮 下肿胀 甚至坏 死。③ 每 日测 体 重, 评价患儿的营养状 况。患儿 出现便秘 、 腹胀 时 , 给予按摩
患儿 , , 2 1 1 月 2 男 于 00年 1 4日人院 , 主要是 因生 后反应 差半小 时人 院 , 体查 : 反应差 , 温不升 , 体 心率 10 ̄/ i, 5 m n 呼 吸5 6 ̄/ n 不规则 , mi, 体重 9Og O 。入院后 给予置暖箱保暖 , 持 续正压通气 ( P P 、 C A ) 胃肠减 压、 抗感 染 、 饲奶 、 鼻 蓝光 照射等
早产儿护理

2、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必要的操作尽可能集 中在一起进行。
3、护理操作前要轻柔地唤醒或触摸患儿,使 患儿有所准备,尽量减少患儿的搬动。
6
(三)舒适护理
1、体位对早产儿的呼吸系统、胃肠道功能及心 理都有一定的影响。
2、头部抬高倾斜位较水平位明显减少心动过缓 和低氧血症的发作。
28
3、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氧疗指征。对临床上,无紫绀,无 呼吸窘迫,氧分压和经皮氧饱和度正常者,不必要 吸氧,对早产儿呼吸暂停,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 必要给予间断吸氧。
(2)在氧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氧浓度,氧饱和 度和氧分压。在不同的呼吸支持水平,都应该以最 低的氧浓度维持,动脉氧分压50-80mmHg,经皮 氧饱和度在90-95%。在机械通气时,当患儿病情 好转,血气改善后,及时的降低氧的浓度,调整氧 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5、对轻度和早期的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可采用给 表面活性物质加CPAP方法给氧,也就是说,先 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然后拔除气管插管,再用 鼻塞给予CPAP维持。
32
(三)对于呼吸暂停的护理
1、加强监护:包括仪器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将 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颈部姿势自然,置轻度伸 仰位以减轻上呼吸道梗阻。也可以早产儿仰卧的时 候,可在肩下放置一个小软枕。
18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温度设置表
19
20
四 疼痛的护理
21
(一)原因
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比成人更弥 漫、强烈和持久。尤其是对接受大量 致痛性操作的早产儿和危重儿,疼痛 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 其中包括急性应激和对中枢神经系统 的永久损伤和情感紊乱等。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的婴儿,而低出生体重儿则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院后喂养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系统也相对较弱。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父母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过程中保持宝宝的健康。
1.母乳喂养优先:母乳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来说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提供宝宝所需要的免疫保护因子。
尽量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如果宝宝无法立即吸吮,可以尝试使用乳汁采集器收集母乳,然后通过医院提供的管道给宝宝喂食。
同时,妈妈要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来促进母乳产量。
2.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比足月婴儿更多的热量和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医生会推荐在喂奶中添加高能量配方奶粉或膳食补充剂。
确保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满足他们独特的营养需求。
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在准确称量和计算后喂养宝宝。
3.坚持规律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小更频繁的进食,因为他们的胃容量较小。
起初,每次喂食量可能只有几毫升,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喂食量会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宝宝的能量需求,夜间喂食也很重要。
确保与婴儿医生或营养师一起制定喂食计划,并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调整。
4.睡前喂饱:在孩子睡觉之前喂饱他们尤为重要。
给予宝宝充足的食物和热量,可以使他们在夜间有更长的睡眠时间。
这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发育和恢复,同时也可以让父母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
5.喂养环境: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一个温暖、安静、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刺激宝宝,确保喂食时间专心致志。
确保你和宝宝的胸背部分贴服,让宝宝感受到安全和亲近的感觉。
6.加强卫生:由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比足月婴儿更容易感染。
因此,喂养前务必洗手,确保餐具和奶瓶清洁。
避免将奶瓶放在嘴里,减少传播细菌的可能性。
早产儿的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的护理及喂养早产儿是胎龄28周末至37周末之间出生的新生儿,而且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婴儿应统称为低出生体重儿。
通常将出生体重在1000~1499g之间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1000g者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
现就早产儿的护理和喂养报道如下;1 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因胎龄的体重不一,故生活能力也不同,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尤需特别护理,对出生体重小于2500g以下的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应送入高危新生儿室,不宜母婴同室。
生后立即护理,早产儿分娩时,应提高产房室温,有条件可准备好开放式远红外线床和暖仓及预温早产儿暖箱。
分娩后应立即清除口鼻粘液,擦干身上水分并用干燥、预热毛毯包裹,无菌条件下结扎脐带,一般不必擦去皮肤上可保留体温的胎脂。
1.1 日常护理护理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且有丰富学识及经验,对早产儿的喂养、穿衣、换尿布均在温箱进行并完成。
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保持恒定(皮肤36~37℃)。
每日测体重1次,要在喂奶前进行,早产儿一般在出生后5~6天体重开始逐渐恢复。
1.1.1 保暖(1)暖箱预热:在加水管内加蒸馏水至上端红线,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一般预热2小时温度即恒定,将新生儿放入温箱内。
(2)温、湿度调节:调节温度时将数字拨盘开关拨到所需的温度,调节湿度时开启湿度开关,早产儿在暖箱中温度能够保持在中性温度(婴儿耗氧量最低的适当温度称为中性温度),早产儿的中性温度一般在32~35℃之间,箱内湿度在55%~65%,暖箱不易放在太阳直射处和取暖设备附近,应避免冷风直吹,以利保持恒温。
(3)暖箱养护:有机玻璃罩应每日擦一次,保持透明,注意勿用有机溶剂擦拭,每日消毒一次,水箱内水每日更换,不得加生水,以免细菌在其中繁殖。
1.1.2 供氧常规能够仅在发生青紫及呼吸困难等时才预吸氧,且不易长期持续使用,以免氧中毒。
1.1.3 脑室内出血的药物预防鉴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高,目前主张对早产儿在生后6小时内预防性应用苯巴比妥,以降低脑室内出血的发病率。
早产儿护理个案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护理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早产儿护理技术也将不断创新 和发展,为早产儿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个性化护理需求增加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早产儿家属对个性 化护理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医护人员需要更加注重患儿 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远程护理服务拓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远程护理服务将逐渐拓展 到早产儿护理领域,为早产儿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护理 服务。
视网膜病变风险
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 ,可能发生视网膜病变。需定 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病变。
其他风险
早产儿还可能面临低血糖、黄 疸、贫血等其他风险。需根据 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
疗措施。
02
护理目标与计划制
定
护理目标明确
01
02
03
04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确保早产儿体温、心率、呼吸 、血压等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
喂养技巧与注意事项
喂养方式选择
根据早产儿吸吮、吞咽及呼吸协调能力,选择合 适的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奶瓶喂养或鼻胃管 喂养。
喂养姿势与时间
母乳喂养时采取舒适姿势,将早产儿紧密包裹在 母亲怀中;奶瓶喂养时选择合适奶嘴,并将奶嘴 充满乳汁,让早产儿自行吸吮。每次喂养时间不 宜过长,以免疲劳。
喂养量控制
必要的担忧和焦虑。
定期组织家属座谈会或培训活 动,提高家属对早产儿护理和 并发症预防的认识和能力。
05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
安排
康复期管理重点任务
监测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
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确保早产儿 正常发育。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1例

记录 出入量 , 准 确称体 重并 记录 , 以便 医
生分析 , 及 时调 整喂养 方案 , 满 足患 ) L t f 量 需 求 。随 着 F I 龄 的增 加 , 逐 渐 锻 炼 患 儿
家属 多 沟 通 , 以 良好 的 心 态 积 极 配 合
治疗 。
衰竭 , 即予鼻塞 C P A P辅 助 通 气 , 参数 :
F l o w 6 . 0 1 1分 , F i O 2 3 4 %, P E E P 5 e m l i 2 0。
5 5 % ~6 5 %, 维持 室温 2 4~ 2 6 ℃ 。2周 后
体温趋 于稳 定 , 将箱温 测至 3 3 ℃, 第 4周
极低体重儿 护 理
关 键 词 早 产
维持 箱 温 3 2 ℃。如 果 患 儿 体 温 升 高 至 3 7 . 5 ℃ 以 卜, 将箱 温下 调 0 . 5~1 o C。 防治感染 : 遵 医 嘱合理 使 用抗 生素 。 预 防 院 内交 叉 感 染 , 严 格 进 行 各 项 无 菌 操
维持有 效呼吸 : 患 儿仰 卧 时 , 颈 下 垫
一
患儿 , 女, 3 5小 时 , 因“ 早 产 出 生 体 重 低, 生后 3 5小 时 ” 于2 0 1 1年 1 0月 5 E l
预防黄疸 : 人 院后 给 予 开 塞 露 纳 肛 加 快 胎 粪 排 出 。1 0月 7 口 、 1 0月 9 n遵 医
病历资料
的吸吮及吞咽能力 , 使 胃管喂养逐 渐过渡
到完全经 口喂养。1 1 月 3 口开 始 患 ) L t l 完 全 经 口 喂养 。 预防 内出m : 维生 素 K 2 m g 、 止 敏 0 . 1 静推, 2次/M连 续 用 3天 。 少 搬 动 患
超低出生体重儿1例护理体会

出时 间和 胎 便 转 黄 时 间 及 黄 疸 指 数 变 化 情 况 。两 组 新 生 儿 均 母 婴 同 室 , 常规 新 生
性 ( 00 ) P< . 1 。
讨 论
病率 , 于临床上众 多的原 因不 明的高胆 对 红素有重要意 义, 不 良反应 , 无 简单 易行 , 具有广泛 的推广应用前景 。
佳 的经皮 血氧 饱 和度数 值 , 持 8 % ~ 保 8 9% , 3 以防发生氧疗并发症 。及时处理 呼
吸暂停 , 以免引起患儿肺损伤 。 温度 : 患儿安 置在 Dae 暖箱 内, 将 rgr 保持稳定 的环境温度 , 减少热量损失 和不 显 性 失 水。箱 温 3 5~3  ̄ 腋 温 维 持 7C,
关键词 早产 儿 超低 出生体 重儿 护理
到最少 , 减少 、 轻疼 痛 的刺 激。为 了顺 减
利输入 静脉营养 , 给予 PC IC置管 , 减少反 复穿刺 对患儿 的疼痛 刺激 。在治 疗前 轻
换; 工作人员在接触 患儿前对 双手进行 消 毒 ; 儿的用物应相 对固定。 患 小肠坏死 : 喂养中表现 为喂养不 耐 在 受, 早期 以肠外 营养 为主 , 过渡 为微量 鼻 饲喂养 , 母乳 为 主 , 开始 给 予 2 1奶 1~ : 3 , ml根据患儿 的耐受 情况 逐渐 加奶 。当
患 儿 出现 胃潴 留和 胃食 管 反 流 时 , 时 给 及 予 胃 十二 指 肠 喂 养 。
柔唤醒或 触 摸 患儿 , 使其 有 准备 。建 立
2 4小时照顾计 划 : 据患 儿 的睡 眠周期 根
患儿 , 胎龄 2 , 9周 因产母妊娠合并高 血压、 重度 子 癫 行剖 宫 取 出。出生 体 重 80 , pa 评分 89 。出生 1 5 gA gr '’ 5分钟人院。 治疗经过 : 儿入 院后 病情 较平 稳 , 患 入院第 3天发 生 乳 汁反 流 , 出现 呼 吸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