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低体重儿登记表

合集下载

早产儿入院记录

早产儿入院记录

医院入院记录首页住院号:02012816姓。

毛毛名性别:女年龄:50分钟籍贯:。

职业:无婚姻:未婚民族:汉族住址:。

县。

镇。

村电话:。

入院日期:2012年09月16日03时00分病历叙述者:患儿父亲及产科医师记录日期:2012年09月16日20时00分可靠程度:基本可靠主诉: 胎龄36+1周, 出生体重2.3kg,生后50分钟。

现病史:患儿系第6胎第3产胎龄36+1周于2012-09-16-02:10在我院产科头位顺产出生,无胎儿宫内窘迫,有胎膜早破20小时,羊水清,胎盘及脐带未见异常,无窒息复苏史,出生时患儿有活力,阿氏评分均为10分,无倒评分现象,生后无呼吸困难,无抽搐。

产科医生考虑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而拟“早产儿低体重儿”转我科进一步治疗。

生后未开奶,未予接种疫苗及新生儿疾病筛查。

已排胎粪及小便,出生体重2.3Kg。

既往史:详见现病史。

个人史:详见现病史。

母孕史:妊娠早期无“流感” ,“风疹”等传染病史,无X线及农药接触史。

妊娠后期无“妊高征” ,无“糖尿病”等病史。

家族史:父母健在,非近亲婚配,家族成员中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家族中否认遗传病史及性病史。

体格检查T 36.5℃,HR 182次/分,R 42次/分,Wt 2.30Kg,头围:32.5cm。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楚,早产儿外貌,精神、反应一般。

皮肤粘膜:肤色红润,少许胎脂,无皮疹及皮下出血点,弹性一般。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肿大。

头部及其器官:头颅五官无畸形,前囟平软,大小约1.0×1.0cm,眼球运动正常,两侧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

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耳廓发育成形,未贴颅面。

鼻腔通气尚可,未见鼻翼扇动,口周无青灰,口唇红润。

钟山县妇幼保健院入院记录续页住院号:02012816 颈部: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

胸部:胸廓:胸廓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及变窄。

乳晕结节直径约4mm。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一、体弱儿童对象: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中度:年龄测体重 <P3 身高测体重<P3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矮小儿: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 2、骨龄延迟〈2个标注差 3、身高年长速〉4cm 4、智力正常;应管理不记个案,身高超过P3以上可不管;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有这些情况者不宜入托;6、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7、哮喘:经常发作者;二、单纯型肥胖:参与上海地区标准身高测体重>P97;三、管理要求: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体弱儿童管理制度一、体弱儿童的范围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案;血红蛋白<110g/L幼儿应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P10重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P33、生长迟缓: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二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4、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5、反复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6次/年,肺炎2次/年,哮喘;二、单纯性肥胖肥胖分度:轻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29.9%不记个案应管理中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49.9%重度:体重超过或等于标准体重50%中重度应记个案三、措施1、我园全体教工要关心特殊儿童的生活,做好保健、护理、治疗、教养工作;2、针对不同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3、做好患儿的个案记录,观察记录二周一次,有特殊情况或发生疾病应及时记,做好定期分析原则上与体格测量体检同步,重度每月一次,轻度2~3月一次,作好生长曲线图记录;4、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挑食的不良习惯,保证营养素的全面摄入;5、加强户外活动,以轻松愉快活动为主,不参加剧烈运动,保证一定活动时间,随时注意观察活动量,勤擦汗,增强体质;生长迟缓多做牵拉运动,机械刺激骨骼生长,有利于身高增长; 6、贫血儿原则上在原来饮食基础上增加优质蛋白和铁丰富的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鱼、瘦肉等,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Vc促进铁的吸收,少食过粗纤维的食物;血红蛋白≤100g/L,除饮食治疗同上外,再加药物治疗,按医嘱选用铁剂、Vc;7、营养不良患儿如热量不足以保证进食量为主,如蛋白质不足应增加动物性食物及豆制品等;8、生长迟缓、先心、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多食含Va及钙丰富的食物,冬春季可服鱼肝油及钙剂,增加呼吸道抵抗力;9、单纯性肥胖儿以控制饮食为原则,在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逐渐减少体脂,适当控制热能,严格限制高脂高糖饮食,改变进食顺序,先吃汤、蔬菜再吃饭及荤菜;四、随访及结案1、贫血:轻度治疗12周,复查时血红蛋白≥110g/L一次可以结案,中度每月复查血红蛋白,两次稳定在≥110g/L以上可结案,但需巩固治疗4~8月;2、营养不良:定期体格检查,重度每月一次,轻度2~3月一次;结案应根据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P10三次方可结案,不能在发病同一年龄段结案;3、生长迟缓:每2~3月测身高、体重一次;结案:身高超过年长速4厘米以上,半年复查骨骼<2个标准差以内;4、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减少,减轻,冬春季1~2次/季为好转;5、单纯性肥胖儿:好转:肥胖程度减轻,如从中度到轻度;结案:达到超重,一次可结案;一、体弱儿童管理对象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2、佝偻病活动期: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3、营养不良:包括轻度和重度;4、生长迟缓:身高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5、反复呼吸道感染:一年呼吸道感染超过6次或患肺炎2次以上;6、纯性肥胖:参考上海地区体重超过标准20%以上;二、管理要求1、专册登记;2、全面关心体弱儿童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3、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营养知识,取得家长积极配合;4、针对不同病种,采取不同食疗方法;5、根据不同体弱儿情况,适当加强护理工作;三、随访及结案根据不同病种,每1——3月复查一次;营养不良连续三次可结案;贫血一次中度两次正常可结案:生长迟缓身高年长速超过4厘米可结案;四、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营养不良、生长迟缓、中度贫血、中度以上肥胖应认真作好个案记录,观察记录两周记一次,小结分析与随访同步;丹东市体弱儿管理办法试行体弱儿筛查及管理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对体弱儿矫治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儿童身体健康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了更好地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的职责,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目标,进一步做好体弱儿管理工作,以保证儿童健康,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一、体弱儿管理对象和范围:一对象:丹东市范围内0-6岁儿童中筛查出的所有体弱儿;二范围:1、早产儿;2、低出生体重儿;3、活动期佝偻病;4、中重度营养不良;5、中重度缺铁性贫血;6、生长发育监测中的低体重、消瘦、生长发育迟缓;7、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单纯性肥胖、先天性缺陷、器质性疾病等;二、收案标准:一佝偻病:1、腕骨x线检查有活动性佝偻病征象;2、X线正常或无条件检查,有血生化检查异常,并有一项佝偻病症状及体征;3、X线检查及血生化检查均正常,或无条件检查时,可根据以下条件收案:13个月以上的婴儿,具有典型的颅骨软化;21岁内婴儿,有两项佝偻病症状及一项主要体征或两项次要体征;附:佝偻病的症状及体征:1、佝偻病症状:多见于2-3个月后1多汗:头部易出汗,有酸臭味,每睡必浸湿头发或枕巾,出汗与室温、季节、衣着无关;2、夜惊:无任何刺激或极轻微的刺激就惊醒,醒后常常哭闹;3、非特异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好发脾气、失去正常小儿的活泼性;2、佝偻病体征1主要体征:①颅骨软化:多见于0-6个月婴儿,于顶骨和枕骨中央部分,有压乒乓球样感觉;3个月以上婴儿有诊断意义;②方颅:多见于7-8个月以后,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隆起,严重时呈鞍形或十字形颅;方颅应与前额宽大的头形区别;③肋膈沟:多见于1岁以后,因肋骨受膈肌牵拉向胸内凹陷成一横沟,应于仰卧位检查,不能在坐位检查;④肋骨串珠:多见于1岁左右,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的骨样组织增生所致,呈钝圆形隆起,上下排列呈串珠状,以两侧第7-10肋最显着;⑤鸡胸:多见于1岁左右,胸骨与第7-9肋骨相连处软化内陷时,胸骨柄前突,呈鸡胸状,但应除外先天畸形;⑥漏斗胸:多见于1岁左右,胸骨剑突部向内凹陷呈“漏斗”状,但应除外先天畸形;⑦手、脚镯:多见于7-8个月后,腕踝部骨样组织增大,呈椭圆形隆起;⑧“O”、“X”形腿:见于会走路的小儿;下肢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畸形“X”形;须鉴别生理性弯曲;⑨脊柱后突或侧弯:检查时应注意体位以免误诊;2次要体征:①囟门增大:1岁内小儿前囟门>3cm×3cm,1岁后小儿前囟门>2cm×2cm;②囟门闭合延迟:1岁半前囟仍未闭合;③囟门边软:触摸囟门边缘,感觉变软变薄;④枕秃:头发因汗水刺激,睡时经常摇头致使枕后脱发成环形;⑤出牙迟缓:1岁后仍未出牙,排除口腔疾病所致;3、实验室检查:1血碱性磷酸酶:正常时<20单位,异常时升高;2血清钙正常值为2.20-2.70mmol/L,异常时降低;3血清磷正常值为1.45-1.78mmol/L ,异常时降低;4钙磷乘积正常值>40,异常时降低;4、腕部X线检查1初期: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骺端稍增宽;2激期: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干骺端稍增宽,边缘不整,呈云絮、毛刷、杯口状,骨骺软骨加宽;3恢复期: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增宽、增浓;二营养不良:凡中重度营养不良均应收案;重点是中重度低体重、消瘦和生长发育迟缓;1、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1评价指标: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2评价参考值:卫生部推荐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三项指标的参考值;2、营养不良的分类和分度:1体重低下:小儿的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正常变异范围;低于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去3个标准差为中度;低于中位数减去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可反映急性和慢性营养不良;2发育迟缓:儿童的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正常变异范围;低于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去3个标准差为中度;低于中位数减去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主要反映长期慢性营养不良;3消瘦:儿童的身高别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正常变异范围;低于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去3个标准差为中度;低于中位数减去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反映急性营养不良;4 严重慢性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儿童的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并且身高别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既发育迟缓+消瘦;3、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1最早表现是体重不增,随后体重下降;2消瘦、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肌肉松弛、皮肤毛发干枯3久之出现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性水肿、反应迟钝、智力落后等,并易患各种疾病;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凡6个月以下婴儿血红蛋白低于100g/L ;6个月以上小儿血红蛋白低于110g/L 均应收案管理;1、贫血分度:血红蛋白为—90g/L 者属轻度,—60g/L 为中度,—30g/L为重度, <30g/L 克为极重度;2、症状和体征:1长期食欲不振;2精神萎靡、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3面色、口唇、甲床、睑结膜及手掌呈苍白色;四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1、早产儿:孕满28周至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2、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五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月感染1次,连续3个月或每月呼吸道感染2次;六哮喘:医院有明确诊断;七肥胖:身高别体重大于同性别同身高组20%或中位数加上2个标准差以上;八先天性出生缺陷以及器质性疾病:每发现一例收案一例;三、结案标准:一佝偻病:1、症状消失、体征减轻或消失;2、血生化检查指标恢复正常;3、X线检查正常或仅有临时钙化带增宽、密度加厚;二营养不良:1、按年龄别体重达到均值减去1个标准差以上,且症状、体征消失,并维持2个月;2、如经指导、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但体重仍未达到均值减去1个标准差以上者,可采取按身高别体重已达到均值减去1个标准差以上即可结案;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血红蛋白上升至正常,并维持8周不下降;2、贫血症状及体征消失;四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1、体重达到正常,按年龄别体重或按身高别体重达到均值减去1个标准差以上,并维持2个月无变化;2、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吸吮能力增强、体温保持正常、大小便正常等;五反复呼吸道感染:连续2个月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六肥胖:身高别体重大于同性别同身高组均值的15%或中位数加上2个标准差以下;四、体弱儿管理程序一体弱儿的筛查筛查:儿童出生后,由助产单位转到各地段或村级基层组织,通过村街级医疗保健医生的产后访视或4、2、1体检筛查出体弱儿,同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上做出体弱儿的标识,以便引起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务人员的重视;二登记、管理、监护矫治、转诊与处理1、所有筛查出的体弱儿均要专册登记见附表:丹东市体弱儿专案管理登记表,及时列入专案管理;2、矫治由所在地区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所进行,实行首诊负责制,对筛查出的体弱儿每月检查一次,可根据病情增加或减少检查次数,对没有条件来门诊检查者由接诊单位的儿保医生进行随访;3、对每例体弱儿要分析病因、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矫治;应给予药物治疗、营养指导等针对性干预措施,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4、如病情无明显好转,要及时转送到上级医疗保健部门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转出与接诊时应及时填写转诊单详见:丹东市体弱儿转诊单,转诊单分为三联,其中第一联做存根保存,二、三联由家长携带到转诊单位,就诊时医生留下第二联,贴在门诊病志后面,并填写好第三联请家长携带送回转出单位;收回的三联单贴在相应的第一联上,所有的转诊存根与回执单都应保存并做专案管理;如转出单位二周内未收到接诊单位的回执单,必须进行追踪随访;5、体弱儿在接受系统治疗后,疾病治愈或达到结案标准时,要及时结案,转为健康儿管理,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做体弱儿转归的标识,并在登记册上记载结案的日期;五、体弱儿管理中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职责一各乡镇卫生院、地段或村卫生所1、及时掌握本辖区的体弱儿情况,认真详细填写儿童保健手册,定期检查指导;2、定期与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核对体弱儿,掌握情况,追踪结局;3、定期参加例会,及时报告当地体弱儿的动态变化情况;4、体弱儿应专册登记,同时对体弱儿进行个案登记管理,做好体弱儿的转诊、追踪随访、结案等工作,并做好体弱儿转归后的访视工作;二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所1、要及时掌握本辖区内的体弱儿动态变化及管理情况,定期召开例会,针对体弱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2、督促检查体弱儿治疗情况,了解个案动态情况,追踪结案;对体弱儿治疗无明显好转的要做好转诊的一切工作;3、发现其他县区的体弱儿要及时与所属县区妇幼保健院所沟通联系;三市妇幼保健院1、负责全地区的体弱儿保健管理工作,掌握全市体弱儿管理动态,定期召开儿保主任例会,总结体弱儿管理经验,分析体弱儿管理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和结案评定,同时对各县市、区体弱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干预措施;2、负责体弱儿的会诊,及时请专家诊治;3、负责对全地区医疗保健机构体弱儿保健管理及诊治的监督和技术指导;。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体弱儿童对象: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中度:年龄测体重 <P3 身高测体重<P3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矮小儿: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 2、骨龄延迟〈2个标注差 3、身高年长速〉4cm 4、智力正常。

应管理不记个案,身高超过P3以上可不管。

)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有这些情况者不宜入托。

6、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

7、哮喘:经常发作者。

二、单纯型肥胖:参与上海地区标准身高测体重>P97。

三、管理要求: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

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一、体弱儿童的范围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案。

血红蛋白<110g/L幼儿应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登记表格及专案表格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登记表格及专案表格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登记表格及专案表格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表1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其它疾病管理登记表1、对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及时干预,记录转归。

2、儿童营养性疾病与其它疾病要分页记录。

转归栏填:痊愈好转转院失访3、对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活动期佝偻病儿童应建专案(表2-4)进行管理。

4、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单纯性肥胖/、先心病儿童应建立专案在《湖南省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其它疾病管理记录表》进行管理。

表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专案管理记录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出生史:早产□低出生体重□多胎□6个月内喂养史:纯母乳□部分母乳□配方奶□开始食物转换年龄:月既往患病情况: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表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专案管理记录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母孕期贫血情况:孕周周Hbg/dl铁剂治疗:无□有□(药物:剂量:疗程:周)母乳喂养情况:纯母乳□部分母乳□配方奶□儿童开始添加含铁食物年龄:月儿童既往患病情况: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表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专案管理记录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母孕期和哺乳期:未补充VitD□日照不足□下肢痉挛□儿童服用VitD:无□有□(开始服用VitD年龄:月天品名:剂量:IU/d)儿童既往患病情况:体征:方颅□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手(足)镯□X型腿□O型腿□血液检查:血钙:血磷:血AKP:血25-(OH)D:X线检查: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早产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早产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早产儿身高体重标准表早产儿是指在胎龄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由于早产儿出生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需要更加细心的照料和关注。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是家长和医生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其中身高体重是最直观的指标之一。

下面我们将介绍早产儿身高体重标准表,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身高体重标准表是根据早产儿的实际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的,通过比对早产儿的身高体重数据和标准表,可以更好地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生长激素水平等,因此及时监测早产儿的身高体重是非常重要的。

在早产儿身高体重标准表中,通常会根据早产儿的实际出生体重和身长,以及出生后的生长情况,将早产儿的身高体重分为不同的百分位。

例如,标准表可能会将早产儿的身高体重分为10th、25th、50th、75th、90th等百分位,家长可以通过比对早产儿的身高体重数据和标准表,了解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对于早产儿的身高体重标准表,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及时监测,定期测量早产儿的身高体重,并将数据与标准表进行比对,及时发现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异常情况。

2. 营养均衡,保证早产儿的营养摄入,合理搭配膳食,确保早产儿获得足够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

3. 生长曲线,通过绘制早产儿的生长曲线,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照料和饮食。

在实际应用中,早产儿身高体重标准表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家长和医生们更好地了解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早产儿生长发育的问题。

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地照料和关注。

总之,早产儿的身高体重标准表对于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非常重要,家长们应该及时监测早产儿的身高体重,并根据标准表进行比对,合理调整照料和饮食,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为早产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查房记录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查房记录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希望新生儿科的护士们学以致用,也希望在以后各科室的业务学习中多运用三级查房的模式,锻炼年轻的护士,培养年轻的护士。
最后,大家辛苦了,感谢大家的参与!
•合理喂养,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
•吸吮力差和吞咽困难、不协调者予鼻饲和肠外营养

•5、保护性隔离
•入早产儿室穿隔离衣,戴口罩,接触患儿前用1:20的络合碘或快速干手消毒剂
•病房使用空气净化机24小时动态消毒,每班开窗通风15-30分钟
•暖箱每日用1:20的络合碘擦抹温箱,每日更换温箱内湿化水
•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
•2、X线检查:双肺纹理走形规那么,双肺野透明度减低。
•3、头颅B超:脑实质回声增强,左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频谱异常。
•4、心脏彩超: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
•现存:
•1、贫血。(输血2次)
•2、X线检查:双肺野透亮度较前增高,左心后肺野模糊,可见空气支气管相。
•3、心脏彩超: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较前有缩小。
•护理目标:
•不发生潜在并发症
•呼吸平稳,维持正常血氧分压
•维持正常体温
•补充机体营养所需量
•住院期间不发生院感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口唇、面色、神志,四肢肌张力,大小便的情况,并及时记录。
•2、维持有效呼吸
•仰卧时垫肩垫,防止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
•遵医嘱呼吸机辅助通气,加强呼吸道清洁护理
四、考核组人员讲评:
1、戴可蓉护士长:我点评一级护士对护理措施不行系、不具体,没有心理护理;二级护士未检查呼吸机管道是否完好通畅,呼吸道管理措施不全面
2、朱慧娟护士长:新生儿科做了充分的准备,做了PPT,扩大学习的面,下面我就查房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的建议:

体弱儿管理

体弱儿管理

体弱儿管理一、管理对象体弱儿管理范围(依据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

二、管理方法1、对辖区内筛出的体弱儿,要填体弱儿卡,并登记在《体弱儿管理登记表》上,在儿童保健手册封面上作出醒目的标记“▲”,如有转诊,将转诊时间标记在卡、表上。

2、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满月增重不足500克的婴儿,如果一般情况良好,在做好喂养指导的前提下,每月检查一次,连续三个月,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达3000g以上,增重不良儿每月增重达正常范围可结案转入正常儿童管理。

3、在婴幼儿健康检查时,发现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单纯性肥胖、先心病等疾病时,根据具体情况对体弱进行管理,每月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填在体弱儿卡上,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单纯肥胖儿每次都要进行体重、身长(高)的测量,评价后画在生长图上,观察生长趋势,对中度以上贫血每月检查一次血常规,若治疗无好转或无条件治疗可转诊。

(具体管理措施可参见后面的“常见病诊疗常规和管理措施”)4、转诊时家长持体弱儿卡、儿童保健手册到上级儿童保健门诊进一步诊治。

接诊医师将诊疗情况填写在体弱儿卡上,治愈结案后,由家长将体弱儿卡带回交给辖区儿保医生,进行登记存档,并在《儿童保健手册》上作出结案表记“㊣”。

纳入正常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早产儿:指出生不满37周的小儿。

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时体重不满2500g的小儿。

体重增长不良儿:满月时体重增长不足500g的小儿。

以下是一些疾病的诊疗常规及管理措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标准:一、佝偻病活动期:1、内容(1)主要体征:颅骨软化、乒乓颅、方颅、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手镯、O形腿、X形腿。

(2)次要体征:枕秃、囟门增大、囟门晚闭。

出牙迟缓、肋外翻、肌肉韧带松弛等。

(3)症状:夜惊、多汗、烦躁不安。

(4)病史:近1-2个月缺乏日照,又未补充维生素D的婴儿,早产儿、双胎、低出生体重儿及人工喂养儿,食欲不振或生长过快的婴幼儿。

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

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

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概述: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小于1000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在早产儿中,胎龄小于32周或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者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是早产儿管理的重点。

出生前和出生时处理:1.了解病史:对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新生儿医师要尽早参与,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孕期母亲和胎儿情况,早产的可能原因,有无促胎肺成熟的措施,评估分娩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好出生时的处理准备。

2.积极复苏:产科合并症可能较多,窒息发生率较高,对窒息儿出生时要积极复苏。

保暖:产房温度应保持27~28℃。

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放在预热棉毯中,尽量不让患儿裸露,在复苏处理后尽快放在预热的暖箱中。

暖箱相对湿度一般为60%~80%,胎龄和出生体重越低,暖箱相对湿度要高一些,对超低出生体重儿,暖箱湿度对维持体液平衡非常重要,对出生体重较大(超过2000克)的早产儿也可以用开放式辐射式保暖床并盖以塑料薄膜进行保暖。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暖箱):出生体重(kg) 35℃暖箱温度 34℃ 10天~初生 10天初生 2天 3周~10天~2天~5周 4周 3周 33℃ 32℃ 1.0~1.5~2.0~初生10天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暖箱温度和湿度:日龄(天) 温度(℃) 湿度(%) 1~10 35 100 11~12 34 90 21~30 33 80 31~40 32 70呼吸管理:1.吸氧:头罩、鼻导管和暖箱吸氧。

吸室内空气时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低于85%~87%并有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吸氧。

早产儿吸氧必须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根据TcSO2或血气检测调整吸入氧浓度,一般将TcSO2维持在88%~93%左右即可,不宜高于95%。

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对有呼吸困难的轻度或早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湿肺、感染性肺炎及呼吸暂停等病例可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CPAP能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正压,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