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 外国小说专题测练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外国小说专练——苏联小说(含解析)

外国小说专练-------苏联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彼得洛芙娜搬来一个月后,波塔波夫老人就去世了。
这座房子里就剩下彼得洛芙娜和她的女儿瓦丽娅。
这座只有三个房间的小屋坐落在山上,小屋后面是一座凋零的花园。
离婚后的彼得洛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习惯这座空旷的小城。
可是回莫斯科已经不可能了。
她在这座小城的军医院找了事做,受伤的心也就暂时安定下来了。
渐渐地,她有点喜欢上这座小城了,喜欢上了这小城冬日里洁白、温柔的雪。
她渐渐习惯了小屋里摆放着的那架走了调的钢琴,习惯了挂在墙上的那些业已发黄的照片。
她知道老人有一个儿子,如今正在黑海舰队上服役。
冬天到来之后,陆续有写给波塔波夫老头的信寄来。
彼得洛芙娜把这些信都叠放在书桌上。
有一天夜里,她醒了过来。
窗外的白雪发出昏暗的光亮。
她点燃桌上的蜡烛,小心地抽出一封信,拆开了信封,环顾了片刻,便读了起来。
“亲爱的老爷子,”她念道,“我从战场上下来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了。
伤不是很重。
总的来说,伤快要养好啦。
”“爸爸,我常常想起你,”她接着念下去,“我也常常想起我们家这座小屋,但这些离我似乎都非常遥远。
我只要一闭上眼睛,立刻就会看到:我好像正在推开小门,走进花园。
这是在冬天,白雪皑皑,可是通向那座旧亭子的小径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钢琴当然已经修好啦,你把那些螺旋状的蜡烛插在了烛台上。
钢琴上摆着的还是那些曲谱:《黑桃皇后》序曲和抒情曲《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
门上的铃还响吗?我走的时候还是没来得及把这修好。
我难道还能再见到这一切吗?我明白,我在保卫的不仅是整个国家,也在保卫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们家的花园小屋。
”“我出院后,会有一个很短的时间回家探亲。
我还不能确定。
不过最好别等。
”她思忖,或许就在这两天内,这个陌生人就会从前线回来。
一大早,彼得洛芙娜就吩咐瓦丽娅拿起木铲去清理通向山坡上那座亭子的小径。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专项训练:外国小说

外国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巨翅老人【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大雨连续下了三天,贝拉约夫妇在房子里打死了许许多多螃蟹。
刚出生的婴儿整夜都在发烧,大家认为这是由于死蟹带来的瘟疫,因此贝拉约不得不穿过水汪汪的庭院,把它们扔到海里去。
苍天和大海连成一个灰茫茫的混合体,海滩的细沙在三月的夜晚曾像火星一样闪闪发光,而今却变成一片杂有臭贝壳的烂泥糖。
连中午时的光线都显得那么暗淡,使得贝拉约扔完螃蟹回来时,费了很大力气才看清有个东西在院子深处蠕动,并发出阵阵呻吟。
贝拉约一直走到很近的地方,才看清那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他嘴巴朝下俯卧在烂泥里,尽管死命挣孔,依然不能站起,因为有对张开的巨大翅膀妨碍着他的活动。
贝拉约被这噩梦般的景象吓坏了,急忙跑去叫妻子埃丽森达。
老人穿戴得像个乞丐,在剃光的脑袋上仅留有一束灰发,嘴巴里剩下稀稀落落几颗牙齿,他这副老态龙钟浑身湿透的模样使他毫无气派可言。
那对兀鹰似的巨大翅膀十分肮脏,已经脱掉一半羽毛,一动不动地搁浅在污水里。
两人同他说起话来,他用一种难懂的方言却是航海人的好嗓音回答他们。
两人请来一位通晓人间生死大事的女邻居,她只消一眼,便揭开了谜底:“这是一位天使,只不过他太老了,连续的大雨把他打落在了地上。
”贝拉约临睡觉前把老人从烂泥中拖出来,同母鸡一起圈在铁丝鸡笼里,并给他放上一些淡水和食物,想等涨潮的时候再把他赶走。
第二天,大家都知道了在贝拉约家抓住了一个活生生的天使。
天刚拂晓,夫妇二人就看见邻居在鸡笼前围观,毫无虔诚地戏耍着那位天使,从铁丝网的小孔向他投些吃的东西,似乎那并不是什么神的使者,而是马戏团的动物。
贡萨加神父也被这奇异的消息惊动了,他来到铁丝问前,想凑近看一看那个可怜的老人,在惊慌的鸡群中老人倒很像一只可怜的老母鸡。
他躺在一个角落里,四围满是围观者投进来的果皮和吃剩的早点。
当神父走进鸡笼用拉丁语向他问候时,老人几乎连他那浑浊不清的眼睛也不抬一下,嘴里只是用他的方言咕哝了点什么。
2022一轮复习外国小说阅读专练:欧亨利系列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爱的牺牲欧·亨利乔和德丽雅在一个画室里见了面,那儿有许多研究美术和音乐的人经常聚会。
乔和德丽雅一见倾心,短期内就结了婚。
夫妇租了一层公寓,那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单调得像是钢琴键盘左端的A高半音。
可是他们很幸福;因为他们有了各自的艺术,又有了对方。
家庭只要幸福,房间小又何妨。
乔在伟大的马杰斯脱那儿学画,德丽雅在罗森斯托克那儿学习钢琴。
可是没多久,艺术动摇了,该付给马杰斯脱和罗森斯托克两位先生的学费也没着落了。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
于是,德丽雅说,她得教授音乐,以免断炊。
她在外面奔走了两三天,兜揽学生。
一天晚上,她兴高采烈地回家来。
“乔,亲爱的,”她快活地说,“我有一个学生啦。
爱·皮·品克奈将军的小姐克蕾门蒂娜,住在第七十一街。
她只有十八岁。
我一星期教三次课;你想想看,乔!每课五块钱。
等我再找到两三个学生,我又可以到罗森斯托克先生那儿去学习了。
”“德丽雅,”乔说,“我能让你忙着挣钱,我自己却在艺术的领域里追逐吗?决不能够!我想我以卖卖报纸,搬石子铺马路,多少也挣一两决钱回来。
”德丽雅走过来,勾住他的脖子。
“乔,亲爱的,你真傻。
你一定得坚持学习。
我并不是放弃了音乐去干别的事情。
我一面教授,一面也能学一些。
我永远跟我的音乐在一起。
何况我们一星期有十五块钱,可以过得像百万富翁那般快乐。
你绝不要打算脱离马杰斯脱先生。
”“好吧,”乔说,“可是我不愿意让你去教课,那不是艺术。
你这样牺牲真了不起,真叫人佩服。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
”德丽雅说。
“我在公园里画的那张素描,马杰斯脱说上面的天空很好。
”乔说,“可能卖掉一张。
”“我相信一定卖得掉的,”德丽雅亲切地说。
“现在让我们先来感谢品克奈将军和这烤羊肉吧。
”周末,愉快自豪、可是疲惫不堪的德丽雅,得意扬扬地掏出三张五块钱的钞票,扔在那,“有时候,”她有些厌倦地说,“克蕾门蒂娜真叫我费劲。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05 外国小说阅读(含解析)

外国小说阅读(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美]杜鲁门·卡波特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
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
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
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
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
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腿。
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三个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
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
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
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
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只发光的南瓜。
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
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
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
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
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中嗖地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
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
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6章+第3节 外国小说欣赏(含新题详解) Word版含答案

第3节外国小说欣赏1.(2012·长沙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您的鹦鹉死了[法]梅里黎明时分,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喂,是罗德先生吗?我是欧内斯特,您乡村别墅的看门人。
”“欧内斯特,是你呀,我能为你做点什么?你那里出什么事了吗?”“是的,我打电话是想告诉您,罗德先生,您的鹦鹉死了。
”“我的鹦鹉?死了?是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那只鹦鹉吗?”“是的,罗德先生,正是那只。
”“该死!多么遗憾呀!我在那只鸟身上花了不少钱。
它是怎么死的?”“它吃了腐烂的肉死的,罗德先生。
”“腐烂的肉?到底是谁喂它吃的?”“没有人喂它,先生,它自己吃了一匹死马的肉。
”“死马?什么死马?”“是那匹纯种马,罗德先生。
”“你是说,我最珍爱的那匹纯种马死了?”“是的,罗德先生,它是因为拉洒水车累死的。
”“你有神经病呀?什么洒水车?”“是那辆我们用来灭火的洒水车。
”“上帝呀,你说的是什么火?”“是您的别墅发生了火灾,先生,一根蜡烛倒了,它烧着了窗帘,引发了火灾。
”“该死!你是说,因为那根蜡烛,我的别墅全完了?”“是的,先生。
”“可是,别墅里有电,点蜡烛干什么用?”“因为葬礼,先生。
”“什么葬礼?”“是您妻子的葬礼,罗德先生,一天晚上,她很晚才回来,我认为她是小偷,所以,所以就用您新订制的超四方460高尔夫球棒打了她……”沉默,长时间的沉默……“欧内斯特,要是你把我的高尔夫球棒弄坏了,我非杀了你不可!”(1)简析小说在情节和结构上的显著特点。
(2)试探究小说丰富的主题思想及其社会意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母亲的来信[苏联]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
半年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看就知道。
母亲每周来一封信,开头千篇一律:“我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
我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我日子过得挺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好儿子,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好好保重。
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解析版)

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时间:50分钟满分:48分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共4小题,16分)。
文本一:诗人毛姆①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困扰,就是想要亲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
当别人提议,我可以见一见某些地位或成就高人一等之辈,这样的机会我总会寻觅得体的借口避开。
所以当我的朋友选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
但难得一次我的理由是真诚的: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还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能在他的衰朽之年看一看这个人,会很有意思;但他年岁已经太大,这时候接见一个陌生人、外国人,对他来说只能是种烦扰。
②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
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
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先生在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
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锐利的妙语和他的恋人们。
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
③“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
④“神采不凡。
”⑤“你有他的照片吗?”⑥“有就好了。
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
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⑦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他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题02梳理概括情节学案(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题02梳理概括情节学案(含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题02:梳理概括情节(解析版)考情分析:考势微解命题角度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显性考查,要求直接概括情节或梳理文章脉络;第二种是隐性考查,要求概括心理变化或情感态度,后者考查频率较高。
另外,情节概括题题干中往往有“情节"脉络”“历程"等字样,或者有“概括”“梳理"等字样。
有的题目要求就文本整体加以梳理概括,而更多的则是要求就文本局部进行梳理概括,且有明确的指向性高考链接暗考型:1.(2022·新高考Ⅰ卷)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
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6分)(《江上》)2.(2021·全国乙卷)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6分)(《秦琼卖马》)3.(2018·全国Ⅲ卷)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微纪元》节选)明考型:4.(2016·江苏卷)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
(6分)(《会明》)情节必备知识:1.小说情节结构组成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是后来一系列事件的起点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命运的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结局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2.小说情节常见结构模式(1)常见传统小说模式(线性结构模式)模式解读单线结构基本模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完整模式前面还会有序幕,后面还会有尾声。
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双线结构(复线结构) 由两条线索组成,或一明一暗,或一主一副篇目:《药》摇摆式(一波三折式) 大多数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不会很顺利地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行进,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小说专题练习—欧亨利小说(含解析)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小说专题练习—欧亨利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年以后欧·亨利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
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
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
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
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
”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
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
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
”警察接上去说。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
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
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
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
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
”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哦,收到过他的信。
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
”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
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
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
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
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球的金表。
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九点五十七分了。
”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罗!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阅读(三)——外国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没有名字的东西[英]奈保尔①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
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
他懒得给屋顶上的马口铁皮钉钉子,只在上面压了几块大石头。
一到刮大风,屋顶就像散了架似的发出乒乒乓乓的可怕声,随时都有飞走的可能。
不过波普可从不闲着。
他总是在锤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
我喜欢看他工作。
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撒在波普卷曲的头发上。
“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我问。
波普总是说:“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
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
”我就喜欢波普这一点。
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
一天我对波普说:“我想做点东西。
”“你想做什么呢?”他说。
我一下子还真想不出到底要什么。
“这不,”波普说,“你也在想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啦。
”但在街上,波普却不是招人喜欢的人。
倒不是他们觉得他有神经病或是个大傻瓜。
哈特常说,“你们听,波普也太傲气了。
”这么说波普不公平。
波普有个习惯。
每天早上总要拿着一杯朗姆酒站在大街的人行道上。
他从不喝杯里的酒。
但只要见有熟人,他就用中指沾沾酒,再舔舔手指,然后朝熟人挥挥手。
“我们也买得起朗姆酒呀,”哈特常说,“但我们就不像波普这样炫耀。
”我自己倒从来没这么想过。
一天我向波普问起此事。
波普说:“孩子,早晨太阳刚出来,天还有点凉,你一起床就能出去走走,一边晒太阳,一边喝点朗姆酒,你会觉得很舒服。
”波普从不挣钱,都是老婆出去工作。
好在他们没有孩子,这样倒也方便。
波普说:“女人爱干活就让她们干吧,反正男人也干不好。
”哈特说:“波普娘娘腔,不是个好男人。
”波普的老婆在我学校附近的一个大户人家做厨娘。
以前,她下午常等我,然后带我去她的大厨房,还给我好多好吃的。
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我吃东西时她坐在一旁盯着我的样子,好像我是为她吃似的。
她让我叫她阿姨。
经她介绍,我认识了那个大户人家的园丁。
他是个棕色皮肤的漂亮男人。
一天夜晚,我发现波普在他的工棚里伤心。
他坐在一块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缠来绕去。
波普说:“你阿姨走了,孩子。
”“去哪儿了,波普先生?”“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
”他说到这便再没往下说。
打那以后,大家经常聚在波普的工棚里。
他们谈板球、足球和电影——什么都谈,除了女人——就是想让波普高兴。
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锤子和锯子声。
木屑闻起来也不新鲜了,颜色也变黑了,几乎像烂泥一样。
波普开始酗酒,他喝醉以后我可不喜欢他。
他身上一股朗姆酒味,经常大哭大叫,然后就发火想打人。
这使他被那帮人接纳了。
哈特说:“我们过去错怪了波普,他是个好汉,和我们一样。
”终于有一天,波普离开了我们。
哈特说:“他不说我也知道他去哪儿了。
他是去找他老婆了。
”爱德华说:“你想她会跟他回来吗?”哈特说:“等着瞧吧。
”其实,我们也用不着久等,报上很快就报道了此事。
哈特说果不出他所料。
波普在阿里马打伤了一个男人,那男人拐走了他老婆。
那人就是以前给过我许多袋青草的园丁。
波普回来后完全换了个人。
我一跟他说话他就对我大吼大叫。
哈特和其他人一带着朗姆酒去工棚看他,他就把他们轰了出去。
哈特说:“你们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疯了。
”往日那熟悉的声音又从波普的工棚里传了出来。
他拼命干活。
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还在做没有名字的东西。
但我害怕,没敢问他。
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盏电灯,开始在夜间干活。
他家门外总停着许多车子,将东西拉进拉出。
后来波普又忙着漆房子,将房子漆成大绿色,又将屋顶漆成大红。
哈特说:“这家伙准疯了。
”他开始为别人做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橱。
有一次我问他:“波普先生,你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呀?”他竟臭骂了我一通。
“你他妈的真讨厌,”他说,“快滚开,否则我非揍你不可。
”【注】①奈保尔:英国作家,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文章有删节。
1.“我”眼中的波普与众人眼中的波普各是怎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眼中的波普热情、健谈、具有诗人气质,后来变得嚣张,令人害怕;众人眼中的波普傲慢、无用、不受欢迎,后来变成了受欢迎的“好汉”。
2.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是故事的见证人,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展现主人公的形象,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真实、自然。
②“我”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借“我”的情感态度揭示作品主题。
3.波普从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到做有名字的东西,他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是可喜还是可悲?请写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追求精神(诗意、理想)到追求物质(实际、现实)。
可悲:是对现实的妥协。
①丧失了理想和诗意的生活,工作就会失去趣味,尽情想象的创造性就会缺失,与世俗趋同的人生将会是平庸的人生。
②波普本来一直都在抗拒命运,最后“我”的追问触发他的愤怒,招致臭骂,说明在他的内心深处,诗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不愿提及的伤痛、一个遥远美丽的梦,“做有名字的东西”是对现实生活不得已的妥协。
可喜:生活的压力需要每一个人面对现实。
①虽然诗意但脱离现实的生活,必然会被生活抛弃,走出理想的空中楼阁,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工作,是真实而理性的人生。
②波普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作为一个充满诗意的人的时候,他不断地和现实发生冲突,最终在经历了生活的变迁后,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他开始做有名字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证明。
(围绕观点做充分阐述,结合文本,大意符合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鸿运当头[印度]安塔拉玻璃窗被慢慢推开,巴德里朝身后的伯尔约打了个手势,两个人悄悄跨过窗框,进入一间地面铺着大理石的房间。
巴德里停住了脚步,观察周围有没有什么动静。
感到安全之后,他打开了笔式手电筒,灯光闪过光滑的绸缎、咖啡桌,然后停在一座精美的小雕像上。
“一切正常,打开强光灯。
”巴德里小声招呼道。
灯光一下子照亮了这间装饰华丽的房子。
伯尔约张大了嘴巴,盯着身边那些财物发愣。
巴德里贪婪地咂着嘴:“伯尔约,这下我们可交好运了!”身材瘦长的伯尔约像小孩子似的兴奋地在沙发上蹦了起来。
“噢!简直和电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样。
”“我们别浪费时间了。
”巴德里吩咐道,“电视机太重了,搬其他东西。
”但伯尔约没听到。
他在用手摸索储藏柜搁板之间一块漆得非常艳丽的实木护墙板。
“我在电影里看过这玩意,好像是可以打开的。
”话音刚落,那护墙板“咔嗒”一声就分开了,露出里面的一个保险箱来。
巴德里将伯尔约推到一边,他那双本来就鼓突的眼珠此时简直要掉出来了。
巴德里立即掏出几根细金属丝熟练地捅着锁眼,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打开了保险箱的门。
随后他们便发出一阵惊叹声,只见一块块金币从保险箱里哗哗地滚落下来,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看到的最惊喜的一幕。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过,一夜之间,他们将成为富翁。
“装上录像机和古董。
”巴德里吩咐道。
“古董对我们来说就像梵文一样一窍不通。
如果我们想卖出的话,说不定转眼间就会被逮到的。
”伯尔约提起一个漂亮的录像机。
“嘿!老板,这个录像机轻得很。
”巴德里看了一眼伯尔约手中的录像机。
“那是进口的,”他边说边忙着将金币装进麻袋中,但仍忍不住赞叹,“这种进口货似乎是专门为我们而造的,携带起来非常轻便。
”在这个闷热的秋夜,伯尔约长长的鼻子冒出了汗珠。
他迅速抓住放在大壁炉台上面的金座钟。
“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安上壁炉?”他大声问道,一边还在好奇地寻找着壁炉的烟囱。
“傻瓜,富人们总是喜欢设想自己生活在王宫里。
”巴德里心里嘲笑年轻伙计的无知。
坦率地说,他也觉得在孟买这个热得冒汗的地方,安装壁炉确实有点可笑。
不过,富人往往就有这样的癖好。
将来,在自己的海滨别墅里,他也要在阳台上装一个漂亮的秋千,巴德里暗自打定了主意。
“我想带走这些瓷器,我还没有用细瓷碗吃过饭呢!”伯尔约的恳求声打断了巴德里的美梦。
“别去动那些瓷器。
带上它们一路上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最后也只是一块块碎片。
”巴德里板着脸说道,“把台灯带上。
”“台灯重得很。
”伯尔约不满地说道。
“这东西我们还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呢!”巴德里向他解释道,“不管怎样,我们这下有足够的钱去……”两天之后,巴德里和伯尔约重新回到大街上四处转悠,寻找新目标。
那袋假金币、假古董和假镀金座钟,就堆放在他们简陋的草房院子里。
这些战利品在一个拾荒者那儿总共才卖了28卢比。
这两个初来乍到的窃贼还没有真正弄清楚,他们所选中的那座房子原来确实是一座私人避暑别墅,但如今它已经租给了一家电影制片厂,别墅里的陈设不过是些假冒的道具而已。
不过,巴德里和伯尔约还是从中得到了教训,就是再也不会随意放弃瓷器之类了,哪怕它们在途中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至少,它们不是假的!(有删改)4.小说以“鸿运当头”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巴德里和伯尔约这两个小偷本来以为他们交了好运,却因贪婪、愚蠢而使自己白忙活一场,小说却以“鸿运当头”为题,正话反说,增强了讽刺效果,让两个小偷贪婪、愚蠢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