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植物油水解工艺研究进展
大豆精制油的水解工艺及其对油品质的影响

大豆精制油的水解工艺及其对油品质的影响概述大豆精制油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油品,其制备过程中的水解工艺对油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解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参数的选择以及对油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大豆精制油的水解工艺及其对油品质的影响。
第一章水解工艺的基本原理1.1 水解反应原理大豆精制油的水解工艺是通过将大豆油中的甘油脂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两部分,以达到油品的分离和提纯。
水解反应原理主要基于脂肪酸与碱溶液的中和反应,产生甘油和相应的金属盐。
1.2 水解催化剂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水解工艺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钾、氧化铁等。
不同的催化剂在水解反应中具有不同的活性和选择性,因此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是水解工艺优化的关键。
第二章水解工艺参数的选择2.1 水解温度水解温度是水解反应速度的关键参数之一。
一般来说,随着水解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会增加,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油品的氧化和降解。
因此,在确定水解温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反应速度和油品质的影响。
2.2 水解时间水解时间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水解反应的时间长度。
适当延长水解时间可以提高水解反应的完整性,但过长的水解时间可能会导致油品中不良组分的生成,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确定适合的水解时间。
2.3 水解pH值水解pH值是指水解反应体系中的酸碱度,对于水解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酸碱度可以调节水解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一般来说,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速率较快,但过强的碱性条件可能会导致油品质的下降。
因此,选择适当的水解pH值是保证油品质的关键。
第三章水解工艺对油品质的影响3.1 水解工艺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水解工艺中,脂肪酸部分会被分离出来,对油品的脂肪酸组成具有直接的影响。
水解程度的增加会导致脂肪酸组分的改变,进而影响到油品的营养价值和感官特性。
3.2 水解工艺对甘油含量的影响水解反应将甘油从大豆油中分离出来,水解程度的增加会导致甘油含量的降低。
油脂高压连续水解工艺

油脂高压连续水解工艺摘要:油脂,化学名称为甘油三酸脂,主要是指天然植物油、动物油和混合油。
天然植物油主要有:棕榈油、椰子油、棉籽油等;动物油主要指:牛羊油等动物油;混合油指动物油与植物油的混合体。
油脂的水解,是指油脂与水反应,反应生成脂肪酸和甘油,其甘油的低浓度水溶液又称为甜水。
本文首先介绍了油脂高温高野连续水解机理,其次探讨了油脂高压连续水解工艺流程,最后主要水解反应控制、水解率和甜水浓度提高和安全环保控制等方面进行开展研究和讨论。
共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油脂;水解;脂肪酸;1、油脂高温高压连续水解机理油脂的水解是油与水两相接触的反应。
增大油水的互溶性,即使油脂获得更多的反应所需的H+和OH-,就成油脂水解的关键。
从现有的催化水解的研究发现,水在油中的溶解度大于油在水中的溶解度。
催化水解是通过加人适当的催化剂,借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使油水生成一种油包水的微乳,增加水在油中的溶解度,而高温高压连续水解是从提高体系温度的方式,来提高水在油中的溶解度,并以适当的高温来促进水电离,为油脂水解提供所需的H+和OH-。
油脂高温高压连续水解装置的核心是一个逆流反应的反应塔。
结构如图1所示。
塔大致可划分为中部的裂解区和上、下两个分离区。
油在中部裂解区,在高压蒸汽的作用下,温度升到240摄氏度以上,在蒸汽搅动下,油、水充分混后,形成油包水的均相,增大了油和水的接触面积,使水解反应得到以快速进行。
裂解后生成的脂肪酸和甘油水溶液(甜水)。
由于其比重的差异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脱离反应体系,进一步使得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
顶部的脂肪酸与进人的水混合,一方面与水混合换热,热量得以回收;另一方面水也作为一种萃取剂,将混合在脂肪酸中未完全水解的一甘醋、二甘醋以及其产物甘油冲洗下来,带回裂解区水解。
脂肪酸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排出来。
甜水溶液由于其比重较大,向塔底沉降。
在此过程中甜水溶液与塔底进人的油换热,油将甜水溶液中未水解完全的油溶性物质带走,回到裂解区继续水解。
高甾醇植物油研究现状

工艺技术情况下,淀粉水解率会在90 min达到恒定状态。
同时,随着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添加量不断提升,淀粉水解率也会出现显著下降趋势。
若未添加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大米粥淀粉水解率会稳定在56.37%。
若添加量为5.0%,则淀粉水解率会下降至15.09%。
表1相关数据为白面包与大米粥添加不同含量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的GI数据指标,包括C∞、k、AUC、H CI(淀粉水解指数)以及GI。
未添加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的大米粥GI数据为82.64,随着添加量逐渐上升,大米粥各项数据均出现了降低变化趋势,同时k有所增加。
这一变化证明大米粥添加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可有效降低GI数值,在添加量达到3.0%时,大米粥GI数值为46.11,达到了低GI数值食品级别,即低于55。
表1 白面包与大米粥添加不同含量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的GI数据表样品种类C∞k AUC H CI GI白面包 1.410.03191.54100.0095.41大米粥(添加量0%)1.320.03163.3186.1982.64大米粥(添加量0.5%)1.110.03143.8075.9573.81大米粥(添加量1.0%)0.940.03127.6067.4566.48大米粥(添加量2.0%)0.780.03108.8257.6057.98大米粥(添加量3.0%)0.560.0482.5843.8246.11大米粥(添加量5.0%)0.360.0453.6828.6633.04 2.2 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在其他粥内的淀粉水解抑制性能与GI数值影响通过在燕麦、青稞、莲子粥内添加不同含量的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并与白面包进行对比分析,相关结果如图2所示。
燕麦、青稞与莲子粥在添加3.0%的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后,淀粉水解曲线出现了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水解率恒定时间由150 min减少至90 min。
同时,所有粥的淀粉水解率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油脂一步水解法——绿色制皂新工艺

2 制 造 肥 皂 的 一 般 过 程
传 统 的 肥 皂 制 造 过 程 比 较 复 杂 ,通 常 包 含 备 料 、
反 应 皂 化 及 后 期 处 理 等 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骤
2 1 备 料 .
制 造 肥 皂 的原 料 主要 有 以下 几种 。
2 . .1 1 油脂
抑 制 有 害 微 生 物 的 生 长 , 而 促 进 人 体 健 康 。 双 从
在 微 生 物 之 间 不 存 在 交 叉 抗 性 , 因 此 有 抗 生 素 的 治 疗 作 用 。 Ns ii 初 被 用 于 治 疗 结 核 病 及 由 n最
链 球 菌 、 萄 球 菌 引 起 的 牛 乳 腺 炎 。 0世 纪 初 人 葡 2 们 已经 知 道 利 用 乳 酸 菌 杀 死 肠 道 内 的 有 害 微 生
降 到 了 5 0×1 ’f/m . 0cu L以 下 ;在 4  ̄ 贮 存 的 4C下
试 样 , 葡 萄 柚 汁 中 需 要 5 U/ 在 I mL的 Ni n即 可 , s i 而 在 苹 果 汁 和 橘 子 汁 中 则 需 要 1 0 U/ 0 I mL 的 Nin 实 验 证 明 ,不 同 果 汁 中 Ni n的 最 低 抑 菌 s 。 i s i
关键 词
油 脂 碱 性 水 解 绿 色制 皂 工 艺
l 肥 皂 的 生 产 原 理
肥 皂 是 人 们 生 活 中 重 要 的 洗 涤 用 品 , 它 具 有 清
疾 病 有 良好 的疗 效 。 其 抑 菌 实 验 表 明 , 们 不 仅 它 对 革 兰 氏 阳性 细 菌 有 抑 制 作 用 , 而 且 对 革 兰 氏
溘鹰 一步 求
A N G ew r n ee
植物油改性作润滑油的研究进展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08年第27卷第2期·184·化工进展植物油改性作润滑油的研究进展刘磊,吕伟,孙洪伟(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北京 100083)摘要:介绍了对植物油作为润滑油而进行改性的化学法、添加抗氧化剂法、生物改性法;分析了对植物油加氢、环氧化、酯化的工艺要求及催化剂,评述了各类抗氧化剂的性能;认为利用基因技术提高植物油油酸含量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指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紧迫性。
关键词:植物油;润滑油;基础油;改性;中图分类号:TE 6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08)02–0184–04Progress of research on modification of vegetable oils as lubricant-oilLIU Lei,LÜ Wei,SUN Hongwei(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The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vegetable oils are present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odification of vegetable oils as lubricant-oil in recent years is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method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vegetable oils,such as chemical modification,addition of additives,or biological modification are discussed,and the urgent task of study in this field in China is presented.Key words:vegetable oil;lubricant-oil;base-oil;modification现有润滑油大多选用矿物油作为基础油,而矿物油生物降解性差,对环境有一定危害。
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花生油脱磷工艺的研究

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花生油脱磷工艺的研究
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花生油脱磷工艺的研究
花生油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油,具有浓郁的植物油香味,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价值很高。
然而,花生油中大量含有磷脂,在市场上出售时会形成磷脂沉淀,这严重影响了其外观质量和口感。
因此,对花生油进行脱磷处理,使其磷脂沉淀量明显降低,是提高花生油口感和外观质量的重要方法。
磷脂酶Lecitase Ultra是一种水溶性的酵素,它能够分解花生油中的磷脂,将它们水解成脂肪酸和磷酸,从而显著降低其磷脂沉淀量。
磷脂酶Lecitase Ultra有助于改善花生油的口感和外观质量,使其适合人们食用。
磷脂酶Lecitase Ultra在花生油脱磷工艺中有重要作用,其脱磷效率较高。
实验表明,在磷脂酶Lecitase Ultra的作用下,花生油中的磷脂沉淀量明显降低,有效脱磷率可达85%以上。
磷脂酶Lecitase Ultra的作用不仅是将花生油中的磷脂分解为脂肪酸和磷酸,还可以保护花生油的营养成分,使其营养价值不受损失。
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花生油脱磷工艺,有助于降低花生油中的磷脂沉淀量,改善其口感和外观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验证明,在使用磷脂酶Lecitase Ultra的情况下,花生油的营养成分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使其营养价值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花生油脱磷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降低花生油中的磷脂沉淀量,改善其口感和外观质量,并且不影响其营养价值。
它的出现为提高花生油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催化水解法生产桐油酸的工艺研究

长期以来,桐油酸一直采用皂化-酸化法工艺生 产。这种工艺的缺点是:耗用酸碱多,生产成本高; 桐油酸黏度大,硫酸根和钠离子很难水洗除尽,影响 后续产品的品质;污水处理难度大,易造成环境污 染。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废水处理困难,浓缩甘油水
作者简介:张云荣(1963—),男,工程师,长期从事热敏性、高活性、快干型植物油酸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工作。
1.1主要原料与试剂
桐油:贵州罗甸县年惠植物油厂,技术指标如表
值测定所要求的实验室常规检验仪器。
蒸汽锅炉:4t/h,太湖锅炉厂;不锈钢水解锅:
1所示;皂化-酸化法桐油酸:自制,技术指标如表2所
10 nP,无锡市雪达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真空机组:南
通龙鹰泵业有限公司。
示,因反应温度在110 T以下,桐油酸的热聚合忽略
Key words: tung oil;catalyzed-hydrolysis;tung oil fatty acid;processing;effluent treatment
桐油是我国的特产,是干性最好的植物油,桐 油的主要成分是桐酸的甘油三酯。桐油酸,又称桐 油脂肪酸,由桐油经水解法或皂化-酸化法制得,其 主要成分是桐酸,也含量少量的亚油酸、油酸及硬
张云荣等:催化水解法生产桐油酸的工艺研究
时会产生大量的硫酸钠,结晶的硫酸钠中含有高浓
度的甘油,这种固体废弃物因化学耗氧量(COD)严重
植物酸化油制备脂肪酸工艺实践

植物酸化油制备脂肪酸工艺实践
冯跃
【期刊名称】《中国油脂》
【年(卷),期】2014(039)003
【摘要】重点介绍了植物酸化油的中压单塔逆流连续水解工艺实践.对影响水解的因素油水质量比、水解时间、酸化油品质、甜水浓度、水解温度及水解塔结构进行分析.实践表明中压单塔逆流连续水解工艺具有节约蒸汽、甜水量少、水解度高等优点,值得在大中型油脂厂进行推广使用.
【总页数】3页(P92-94)
【作者】冯跃
【作者单位】江苏永林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7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9;TQ645
【相关文献】
1.利用植物油油脚和皂脚制备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J], 贾普友;薄采颖;胡立红;周静;周永红
2.大豆酸化油常压水解制备混合脂肪酸的研究 [J], 陈权;唐书泽;汪勇
3.棉油皂脚酸化油脂肪酸的分子蒸馏法优化分离及其组分检测 [J], 罗兰;陈红莉;唐辉;张心跃;唐萍
4.花生酸化油的理化性质测定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J], 李俊峰;商梦洁;陶双双;谭树
成;梁生康;滕丽丽;李红芳
5.米糠酸化油中不皂化物、脂肪酸和磷脂的成分分析 [J], 王琰;邓利;谭天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 46 No������ 12 Jun������ 2018
常见植物油水解工艺研究进展∗
胡 瑶ꎬ 蒋筑阳ꎬ 章楚君ꎬ 尤万里ꎬ 任朝华
(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ꎬ 湖北 荆州 434023)
参考文献 [2-4] [3] [5] [6] [4] [3-4] [2] [7] [8]
∗ 基金项目: “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 编号 201710489005) ꎻ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CFB477) 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4029) ꎮ 第一作者: 胡瑶ꎬ 女ꎬ 本科生ꎮ 通讯作者: 任朝华ꎬ 男ꎬ 副教授ꎬ 硕士生导师ꎬ 主要从事精细化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ꎮ
第 46 卷第 12 期
胡瑶ꎬ 等: 常见植物油水解工艺研究进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续表 1
椰子油 玉米油 芝麻油 菜籽油 橄榄油 火麻油 辣椒油 核桃油 牡丹籽油 蓖麻油 葵花籽油 萝卜籽油 亚麻油
桐油 棕榈油
湿法、 干法、 压榨法和酶解法 超临界 CO2 萃取法、 索氏提取法和水酶法 水代法、 高温压榨法、 有机溶剂浸出法和水酶法
压榨法、 有机溶剂浸出法、 超临界 CO2 萃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 超临界 CO2 萃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萃取法
超临界 CO2 萃取法 水酶法和压榨法 溶剂法、 超声波提取法、 索氏提取法、 超临界 C02 和亚临界萃取提取法、 冷榨法和热榨法 有机溶剂萃取法、 超临界 CO2 萃取法、 压榨法和水酶法 有机溶剂萃取法、 超临界 CO2 萃取法和压榨法 压榨法、 有机溶剂浸出法、 超临界 CO2 萃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
Key words: vegetable oilꎻ hydrolysis processꎻ separationꎻ purificationꎻ fatty acids
我国是油料作物生产大国ꎬ 总产量居世界首位ꎬ 同时也是 食用油消费大国ꎬ 按中国人均年消费食用油 11������ 5 kg 计算ꎬ 全 国 13 亿人口年消费食用油达 1495 万吨ꎬ 就油料加工而言ꎬ 我 国的植物油加工能力之大ꎬ 企业之多均属世界之最[1] ꎮ 为了应 对世界能源紧缺问题ꎬ 植物油提取工艺和水解工艺等方面的提 升与优化势在必行ꎮ 本文介绍了植物油的水解方法、 提取方法 和脂肪酸检测等ꎮ
摘 要: 植物油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ꎮ 为了充分地利用这一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植物油ꎬ 并进一步对植物油进行深加工ꎬ
获得工业等不同领域所需要的重要原料ꎬ 本文对常见植物油(如大豆油、 棉籽油、 花生油等) 的来源、 提取方法、 主要成份、 水解 方法、 水解产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脂肪酸的检测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ꎬ 提出了一些建议ꎮ
1 植物油及其提取方法
植物油是从植物的果实、 种子或胚芽中得到的ꎬ 由不饱和 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混合物ꎬ 如花生油、 豆油、 蓖麻油和 菜籽油等ꎮ 为了有效的利用这种可再生资源———植物油ꎬ 从其 获得脂肪酸等不同的水解产物ꎬ 以满足工业的需要ꎮ 植物油的 提取方式是比较重要的ꎬ 常见植物油的提取方法见表 1ꎮ
Abstract: The utilization of vegetable oils is very important������ In order to fully utilize the type of renewable resourceꎬ vegetable oilꎬ to realize its further processingꎬ and to further provide important materials in the fields of industryꎬ etc������ ꎬ the vegetable oil hydrolysis process at home and abroadꎬ the sourcesꎬ extraction methodsꎬ main ingredientsꎬ hydrolysis methodsꎬ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ommon vegetable oils ( such as soybean oilꎬ cottonseed oilꎬ peanut oilꎬ rice bran oilꎬ etc������ ) were reviewe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treatment of vegetable oil were put forward������
HU Yaoꎬ JIANG Zhu-yangꎬ ZHANG Chu-junꎬ YOU Wan-liꎬ REN Zhao-hua (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ꎬ Yangtze Universityꎬ Hubei Jingzhou 434023ꎬ China)
关键词: 植物油ꎻ 水解工艺ꎻ 分离ꎻ 提纯ꎻ 脂肪酸
中图分类号: O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9677(2018)12-0016-04
Research Progress on Hydrolysis Technology of Common Vegetable Oil∗
植物油 花生油 红花籽油 大蒜油 漆蜡油 南瓜籽油 坚果油 大豆油 棉籽油 葡萄籽油
表 1 常见植物油的提取方法 Table 1 Extraction method of common vegetable oil
提取方法 酸催化水解、 高压水解、 有机溶剂萃取法、 超临界 CO2 萃取法、 压榨法和水酶法
压榨法、 水酶法、 水代法和碱水解法 压榨法、 水酶法、 水代法、 超临界 CO2 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浸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