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合集下载

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的关节之一,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结构,其中包括韧带、肌肉、软骨和骨骼等。

而膝关节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它可能会导致疼痛、不稳定感以及功能障碍。

对于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准确诊断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CT和MRI成像技术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膝关节韧带的解剖结构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四条重要的韧带: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和外侧副韧带(LCL)。

它们分别位于关节腔内和外,能够有效地稳定膝关节并保持其正常的运动功能。

而这些韧带如果发生损伤,可能会导致关节的不稳定、扭伤和其他严重后果。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通过X射线成像技术得到横断面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检查中,CT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韧带的骨折、骨质增生和其他与骨髓有关的病变。

CT成像在韧带损伤中的主要价值在于评估韧带附着点的骨性结构,以及在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和术后评估。

对于前交叉韧带(ACL)的损伤,CT通常可以显示骨折的存在,特别是胫骨和股骨的韧带附着点。

CT还能够帮助医生评估ACL断裂后的骨撕裂和骨髓水肿等表现,有利于术前诊断和手术设计。

CT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较大,其主要优势在于骨性结构的评估和相关病变的诊断,但对于软组织的显示能力较差。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检查方法,它能够以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显示人体组织的细微结构,尤其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更好。

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检查中,MRI通常是更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于ACL损伤,MRI是一种敏感和特异的诊断工具。

ACL断裂后,MRI能够清晰地显示韧带的完整性和损伤的部位,对于伴随的软组织挫伤、内侧结构的损伤和骨撕裂等表现也能够清晰显示。

高清动图学前交叉韧带MRI诊断,经典珍藏版!

高清动图学前交叉韧带MRI诊断,经典珍藏版!

⾼清动图学前交叉韧带MRI诊断,经典珍藏版!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ACL损伤已成为严重影响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及时准确诊断对⾻科医⽣来说具有⼀定的挑战性。

今天早读为⼤家带来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清动图详情,值得⼤家学习参考!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膝关节结构较复杂膝关节损伤机会多DRCTMRIX线照⽚⽆法显⽰。

CT亦⽆法显⽰韧带、半⽉板等结构。

某些⾻折对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有意义!MRI利⽤⼈体组织的T1和T2的时间不同,形成对⽐是其成像基础。

可清楚地显⽰⾻、软⾻、半⽉板、韧带、肌⾁等。

MRI诊断必须以解剖学为基础!MRI与体格检查及关节镜结合诊断准确率才更⾼!(⼀)MRI的扫描⽅向1.斜⽮状⾯:⼀般以横断⾯为定位像,在标准⽮状⾯定位的基础上,将扫描线内旋15°-25°;或以冠状⾯为定位像,平⾏于韧带长轴进⾏扫描。

2.斜冠状⾯:⼀般以⽮状⾯为定位像,沿韧带长轴进⾏扫描。

3.轴状⾯:扫描层⾯平⾏于膝关节间隙。

(⼆)ACL的正常MRI表现各序列均为低信号。

韧带平直,边界清楚,有较好的张⼒。

韧带内可有脂肪及滑膜条纹影。

(三)ACL损伤的MRI分级Grade1:韧带内损伤,⽆长度改变。

Grade2:韧带内损伤并长度延长。

Grade3:完全性韧带撕裂。

Grade1、2级是部分损伤。

Grade3级是完全损伤。

(四)ACL最好的观察层⾯最好的观察层⾯是斜⽮状⾯。

必须结合横断⾯和冠状⾯。

(五)ACL⾓度⽮状⾯ACL与髁间窝的顶部形成⼀个13°的夹⾓。

(六)ACL最常见的撕裂部位韧带实质部>韧带股⾻髁附着部>韧带胫⾻附着部。

(七)ACL损伤直接征象1)ACL本⾝的形态和信号异常:2)不连续:有韧带的低信号,但中断不连续。

⼀般见于新鲜损伤。

3)⽅向异常(ACL 下垂征):有较完整的韧带低信号,但⽅向异常,呈下垂状。

手指关节侧副韧带mri诊断标准

手指关节侧副韧带mri诊断标准

手指关节侧副韧带mri诊断标准手指关节侧副韧带MRI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韧带完整性,MRI可以用于评估手指关节侧副韧带的完整性。

在MRI图像上,医生会检查韧带是否有断裂、拉伸或部分撕裂等情况。

完整的韧带会呈现出均匀的信号,而受损的韧带可能呈现出信
号异常或者局部缺失的情况。

2. 韧带变性,MRI还可以观察手指关节侧副韧带是否存在变性
的情况,包括韧带增厚、纤维破坏、钙化沉积等情况。

这些变性可
能是由于慢性损伤或炎症引起的,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这些改变。

3. 水肿和炎症,MRI可以检测手指关节侧副韧带周围是否有水
肿或炎症的表现。

水肿和炎症往往是损伤或炎症反应的表现,MRI
可以通过信号强度和分布来评估这些情况。

4. 伴随损伤,除了手指关节侧副韧带本身的情况,MRI还可以
检查是否存在其他伴随损伤,比如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这些伴随
损伤的存在会影响对手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总的来说,手指关节侧副韧带MRI诊断标准主要包括韧带完整性、韧带变性、水肿和炎症的表现以及伴随损伤的情况。

通过MRI 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手指关节侧副韧带的损伤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比较MR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意义,对治疗提供具有重要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127例,年龄在15-65岁之间,平均 37 岁。

对筛选的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关节常规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标准,结合临床检查运用MRI诊断,对比两者检查的准确性及灵敏性等诊断结论,结果:运用MRI检查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MRI运用到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建议推广运用到临床中。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创伤,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维护关节稳定重要支撑,损伤后会导致一些列病变,传统上检查及治疗首选关节镜进行诊断与治疗关节镜也成为首选的临床手段,但是关节镜的检查属于有创的检查,而MRI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无创性检查的优势也为广大患者和临床所认可。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筛选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膝关节损伤患者127例,其中男 80例,女40例,年龄15-65岁,平均37 岁。

诊断标准包括:有外伤史,有膝关节疼痛、肿胀、跛行、弹响或膝关节不稳定的临床表现;临床查体:浮髌试验,内外侧关节间隙压痛试验,过伸及过屈试验,研磨试验,McMurray 试验,前抽屉试验,Lachman 试验,后抽屉试验,轴移试验,股四头肌是否萎缩,患者具有上述至少 1 项阳性体征;排除其他非关节损伤的了症状;1.2 方法:1.2.1采用进口开放式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正交头部线圈。

行常规 SE T1WI序列:TR 440 ms,TE 21 ms;FSE STIR 序列:TR 3500 ms,TE 98.2 ms,TI 85,激励 3-4 次,FOV 为20 × 20,矩阵 256 × 160,回波链 10,接收带宽 8.93Hz,层厚 5 mm,层距 1 mm,进行常规膝关节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先冠状位后矢状位扫描,如有需要可加扫轴位及斜位。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棘上韧带是连接腰椎之间的重要组织,起着支撑和稳定脊椎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棘上韧带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棘上韧带损伤的程度。

本文将对棘上韧带损伤和MRI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意义。

第一部分:棘上韧带损伤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棘上韧带损伤通常是由于外伤、过度使用或老化引起的。

外伤包括跌倒、运动损伤、车祸等,这些情况下腰椎可能受到扭曲或受力,导致棘上韧带拉伤或撕裂。

过度使用则是长期不良姿势或重复动作导致韧带受损,而老化则是随着年龄增长,韧带组织逐渐退化,容易受伤。

棘上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腰痛、持续性僵硬、运动受限等症状,甚至还会伴随着放射性疼痛和肌肉无力。

第二部分:MRI在棘上韧带损伤中的应用MRI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可以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对于棘上韧带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MRI检查时,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机器会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获取图像,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高清晰度的影像。

对于棘上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棘上韧带的结构完整性;2.韧带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反应;3.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或膨出。

第三部分:MRI在棘上韧带损伤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通过MRI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患者的棘上韧带损伤程度,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对于轻度损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缓解疼痛。

而对于严重损伤,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在手术前,MRI可以帮助医生精准评估损伤范围和周围组织情况,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治疗后,MRI还可以用于监测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四部分:棘上韧带损伤的预防和康复对于棘上韧带损伤的预防,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合理的运动方式。

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注意适当运动和锻炼,保持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

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膝关节韧带是连接大腿骨与小腿骨的重要组织,对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韧带损伤是膝关节损伤中常见的一种,常常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功能障碍。

在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CT和MRI作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就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进行深入探讨。

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X射线扫描技术进行层面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评估中,CT主要用于鉴别骨折、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测量,对于韧带本身的直接显示能力相对有限。

但在某些情况下,CT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CT对于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的诊断非常有益。

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骨折合并韧带撕裂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通过CT可以清晰的显示出骨折的具体范围和位置,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C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软组织的钙化和骨赘。

在一些慢性韧带损伤和周围软组织损伤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组织的瘢痕愈合和骨赘的形成往往导致关节间隙的变窄和形态异常。

CT可以清晰地显示这些骨赘和钙化,有助于对于韧带损伤的进一步判断。

CT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中主要用于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的鉴别、软组织钙化和骨赘的显示。

它相对于MRI而言,成本较低,辐射剂量小,适合于对于骨折的诊断和评价。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评估中,MRI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优越的软组织成像能力使其成为诊断韧带损伤的首选方案。

MRI可以直接观察损伤的韧带组织。

由于韧带是一种富含水分的结缔组织,MRI对于水分的成像敏感性较高,能够清晰地显示出韧带的形态和信号变化。

MRI原理及环枢椎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诊断图文

MRI原理及环枢椎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诊断图文
MRI通过向人体内注入无线电波,激发原子核共振,产生回波信号。
3 信号采集与图像重建
系统采集回波信号,通过计算机重建成详细的图像,可展示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
环枢椎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诊断图文
韧带结构
图解环枢椎韧带的位置和结构,便于理解其损伤的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特征
展示环枢椎韧带损伤在MRI图像上的特征和变化, 为诊断提供参考。
Hale Waihona Puke 正常对照通过健康环枢椎韧带的MRI图像,对比损伤部位的 异常表现,加深理解。
MRI图像解读
解读MRI图像中的韧带损伤特征,并指导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
MRI扫描的优势
非侵入式
MRI扫描不使用X射线,避免放 射性辐射,对患者无损伤。
高分辨率
MRI图像具有出色的结构分辨 率,可以显示组织细节和病理 改变。
韧带损伤的MRI诊断要点
1 结构异常
检查韧带是否增厚、变形、撕裂。
2 信号改变
观察韧带信号是否异常或增强。
3 位置移位
评估韧带是否错位或损伤引起的异常位置。
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
损伤评估
MRI可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评估环枢椎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
治疗指导
根据MRI图像的解读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新技术发展
多平面成像
MRI可产生任意平面的图像, 便于全方位观察和定位损伤。
MRI扫描的步骤
1
患者准备
患者需要脱下金属物品,并进入扫描仪。
2
图像获取
扫描仪会在磁场中对患者进行多次扫描,记录信号。
3
图像重建
通过计算机处理信号,将其转换为清晰的图像。
MRI图像解读
韧带类型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黄韧带 侧韧带

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常规MRI检查即可清晰显示内、外侧副韧带,对于某些病例则需行冠状面和轴面扫描,以进一步显示内、外侧副韧带的轻微损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牢固附着于关节囊、内侧半月板中部及邻近关节面的股骨和胫骨,是平衡外旋和前部外力作用的稳定结构,较外侧副韧带更易损伤。

当膝关节屈曲时,使膝关节外翻的作用力常可造成内侧副韧带损伤。

关节囊及邻近半月板的联合损伤也较常见。

外侧副韧带损伤机会较少,常与后交韧带撕裂合并存在。

MRI表现为T2WI上软组织内或正常低信号的韧带内出现高信号。

不完全撕裂时关节间隙正常,韧带走行无改变。

韧带完全撕裂则表现为撕裂部位信号升高和韧带连续性中断,且常有断端回缩。

常见的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继发征象包括:关节间隙增宽、积液、半月板撕裂、交叉韧带撕裂和骨挫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CL增粗并在正常ACL中间出现界限不清的 高信号带--“芹菜蒂”--常诊断为间质性撕裂
后交叉韧带损伤
解剖学
PCL为膝关节的主要支撑韧带,主要作用膝关节屈曲 时防止胫骨后移。
– 前部纤维防止过度屈曲;后部纤维防止过度伸展。 – 与ACL一起可防止胫骨内旋。/ 防止膝外翻与内翻畸形
半月板起于内侧股骨髁的外侧面,平均长度38mm,正 中平均宽度13mm。
前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ACL)为膝关节最易受损的韧带。 ACL损伤后遗包括:软骨缺失,继发半月板撕
裂,骨关节炎 诊断方法包括:根据病史,体检以及MRI,关
节镜为诊断金标准,但价格昂贵。 MRI诊断敏感性87-96%,特异性88-93%。同
时可避免不必要的关节镜检查的病人数目。
解剖学
慢性损伤的MRI表现
除骨挫伤与水肿外,其表现与急性相似。
慢性ACL撕裂
最常见征像-ACL节段性碎裂,完全不显示见于髁间脂 肪信号所替代。
另一常见征像:ACL与PCL粘连一起。常合并有胫骨 前移。
不伴有胫骨前移的慢性撕裂MR诊断较为困难,其原因 为低信号的成熟瘢痕组织很难与正常韧带相鉴别。
大多数情况下,韧带纤细,扭曲或成角可能是慢性撕裂 的唯一征像。
慢性撕裂
箭头:PCL ACL被脂肪填充 --髁间空虚症
慢性撕裂 类似正常 但近端较细
ACL粘液样变性
粘液样变性(韧带腱鞘囊肿)常被误诊为撕裂
病因不清,常为韧带退行性变的一部分。
MR表现主要有两个征像: – 沿ACL长轴方向的长椭圆形囊性病变--常诊 断为慢性撕裂
间接征像: 轴移性骨挫伤
二者同时出现-ACL 损伤机率大
ACL骨接合部 挫伤-儿童常见
胫骨前移:经股骨髁正中矢状位利于观察。
若经股骨后缘及胫骨后缘垂直切线间距大于 5mm,容易合并ACL急慢性撕裂。
韧带附着处胫骨撕脱性骨折
– Segond骨折:75-100%合并ACL撕裂。为与一侧胫 骨皮质平行呈椭圆形骨碎片,大小3x10mm。距胫骨 平台约4mm。不易观察,骨髓水肿-后期与皮质愈合
腓骨近端撕脱性骨折
其他特异性表现:前后交叉韧带交叉部下方三 角区无滑膜隐窝:积液--提示韧带损伤;合并其 他韧带撕裂
其他非特异性表现: ACL区水肿
Segond骨折:75-100% 合并ACL损伤
PCL冗余 也可为ACL间接征像
但诊断价值有限
ACL部分撕裂
前后交叉韧带交叉部下方三角区积液--提示韧带损伤
MRI检查技术
合理的MR参数图像应清晰显示半月板,关节软骨,骨 及韧带结构。
矢状位图像有利于评价与观察ACL全貌;冠状位有利 于评价ACL近侧撕裂;轴位有利于观察ACL的近侧及 中间部分,同时可避免部分容积效应所引起的股骨髁 间嵴的近端ACL假象出现。
ACL以T2WI显示效果佳,尤其是FSE脂肪饱和T2WI 序列为首选。
急性撕裂
直接征像: 髁间韧带区被水肿 出血代替
急性撕裂
韧带近端部分中断 并被高信号代替
扭曲 中部突然成角
髁见韧带短缩,扭曲 周围水肿包绕
TR/TE 3816/54 模糊显示不清 大量关节积液及
Baker cyst
ACL撕裂的间接征像
直接征像不明确时,有时可通过间接征像加以诊断 (特异性〉80%)。
急性损伤的MRI表现
多数ACL撕裂发生在中部(70%) ;7-20%发生在 近端;少数(3-10%)发生在胫骨附着处。
ACL撕裂的直接征像
中断,T2WI信号增高,突然成角或扭曲,移 位以及走行异常
常见表现为韧带模糊或消失,被云絮状局灶性出 血或水肿所替代。
急性撕裂表现为韧带增粗及信号增加,如纤维 束未受损称之为“间质撕裂”。应与韧带内粘 液样变性相鉴别。
包括:轴移性骨挫伤,骨软骨骨折,胫骨前移,胫前 骨折及挫伤。
轴移性骨挫伤:由于ACL损伤支点移动机制可导致特 征性的胫骨平台后侧部及股骨髁软骨下挫伤--胫骨前 移--股骨外旋 – 损伤部位:外侧半月板前角上方(关节屈曲--偏后)
骨软骨骨折:线性软骨下低信号骨折带或皮质轮廓变 形。
– 轻者,6周内痊愈;重者,转为慢性损伤,甚至软骨下骨塌陷。
– 股骨部分上缘平坦,下缘凸出-构成股骨髁内侧关节面形态 – 胫骨附着处部分凹入胫骨平台后下部,其宽度小于股骨部分
垂直走行的PCL纤维束比斜行的ACL数目多2倍,具有较 强的牵拉力,不易受损。
病理分类及发病率
PCL撕裂分为孤立性(3%)和复合性(97%) 孤立性撕裂分部分撕裂(I,II度)和完全撕裂(III度)
冠状位髁间窝部位ACL向外侧突,PCL向内侧 突。
轴位近端表现为股骨髁间窝外侧椭圆形低信号
带,接近胫骨呈扇形分布的纤维束。
5-19%正常ACL矢状位显示不佳,以T1WI及 GRE序列为著。
TR/TE 1200/20
Axial fat-saturated neutral-weighted MRI shows the normal linear low signal intensity ACL adjacent to the lateral bony wall of the upper intercondylar notch (arrow).
前交叉韧带为由胶原纤维所组成的致密纤维带。 长约3.5cm,横径1cm。起于外侧股骨髁后内侧, 经髁间窝外侧向前、下、内侧走行。在距胫骨 前缘后约23mm处与胫骨结合(即内侧髁间隆 起的前外侧)。
ACL由多个小纤维束组成,在胫骨结合部呈扇 形分布。
ACL为滑膜外,关节囊内韧带
– MR上ACL前方与PCL后方常有滑液包绕。 – 急性ACL损伤关节腔积血常出现延迟。
少数可应用平行于ACL长轴的双斜位(斜矢状),层 厚3mm,适用于过于屈曲的膝关节。
股骨髁部分容积效应ACL假性撕裂 (假肿瘤症) TR/TE 1200/20
正常ACL MR表现
矢状位ACL规整,笔直,轻微屈曲的膝关节其 下缘可轻微锯齿状凹陷。
呈低-中等信号,高于PCL。远端信号相对增 高,与纤维束分散走行或老年变性等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