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损伤MRI诊断价值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徐建华【摘要】目的:探讨分析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并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0例参与本次研究.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MRI扫描检查,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RI检查诊断结果的临床价值.结果:30例患者的临床确诊结果,完全性前交叉韧带撕裂12例,部分性前交叉韧带撕裂8例,无前交叉韧带撕裂10例;MRI诊断结果:完全性前交叉韧带撕裂12例(准确率100%),部分性前交叉韧带撕裂7例(准确率87.50%),无前交叉韧带撕裂9例(准确率90.00%),未明确诊断者2例.结论:MRI扫描对于诊断前交叉韧带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损伤严重的完全性和部分性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此种检查方法不仅具有诊断简单快速,无创伤性,而且有利于患者伤后恢复,受到了患者家属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5(013)032【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价值分析【作者】徐建华【作者单位】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江苏仪征 21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5前交叉韧带又称前十字韧带,位于膝关节内,是维持关节稳定的关键结构,也是人完成各种复杂下肢运动的结构基础[1]。

正是由于该部分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的特殊性,使得前交叉韧带损伤成为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好发人群为运动员,膝关节承重及活动度大的相关职业人员或外伤[2]。

出现损伤的机制主要为突发性高速扭转腿部运动,导致膝部外翻伤,屈曲旋外和过度拉伸小腿等[3]。

前交叉韧带损伤依据损伤严重程度分为完全性撕裂和部分性撕裂,依据损伤发生时间可分为急性损伤、亚急性损伤和陈旧性损伤[4]。

出现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患者常出现关节部位肿胀,关节活动度差,站立不稳等。

探讨CT及MRI成像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及评估价值

探讨CT及MRI成像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及评估价值

探讨CT及MRI成像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及评估价值杨有万;孙国超;臧任丽【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6(22)6【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T and MRI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of 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2013 to July,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Before operation,the patients were divide into irregular,flat,hilly,and fungating types according to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CT.The patients of hilly and fungating types were given anterior approch operation;and the patients of flat and irregular types were given posterior or anterior approch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s.After operation,the spinal function was evaluated with JOA scoring;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prognosis was carried out with MRI T2 weighted image classification methods.Results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spinal function was (56.l± 16.9)% in the irregular group,(58.8±9.5)%in the flat group,(61.6± 13.8)% in the hilly group,and (63.9±10.7)% in the fungating group,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T-typed groups (P>0.05).In the MRI-typed groups,the improvement rate of the triangular type was the lowest[(50.1±7.3)%] and that of the teardrop-shaped type was the highest[(65.9±14.4)%],with a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s CT can provide exact image of longitudinal ligament after the ossification of cervical vertebra;it has very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the operation plan-making and the exa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ration;but in the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patients,MRI imaging reflects the spinal function more distincter.%目的探讨MRI及CT成像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及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颈椎后纵韧带手术患者76例,根据术前CT成像特点将其分为不规则型、块状型、山丘型和蕈伞型.其中山丘型和蕈伞型患者行前路手术,不规则型和块状型患者视其病情行后路或前路手术.术后采用JOA评分法对患者脊髓功能进行评估,并采用MRI T2加权图像分类法对患者进行手术预后评估.结果不规则型组脊髓功能改善率为(56.1±16.9)%,块状型组为(58.8±9.5)%,山丘型组为(61.6± 13.8)%,蕈伞型组为(63.9±10.7)%,CT成像各组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成像各组患者中三角型组改善率最低(50.1±7.3%),水滴型组最高(65.9±1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 能够为临床提供颈椎骨化后纵韧带的精确图像,对于制定手术方案及精确实施手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在患者术后评估方面,MRI成像对于脊髓功能的反映更为清晰.【总页数】4页(P833-836)【作者】杨有万;孙国超;臧任丽【作者单位】251700 滨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251700 滨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251700 滨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X线、CT诊断分析 [J], 李勃宁;戴凯峰;陈天福2.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CT与MRI诊断价值 [J], 杨焱;丁长青;单素平3.螺旋CT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 [J], 匡长福4.探讨DR平片、CT及MRI成像应用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J], 高岭5.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X线、CT诊断分析 [J], 李勃宁;戴凯峰;陈天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意义探析

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意义探析

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意义探析【摘要】目的:探析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意义。

方法:随机择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人30例进行本组研究,所有病人在入院后均接受MRI扫查和关节镜检查,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MRI检查的准确率。

结果:30例病人的临床病理确诊结果为:12例完全性前交叉韧带撕裂,8例部分性前交叉韧带撕裂,10例无前交叉韧带撕裂。

经MRI检查的结果为:12例完全性前交叉韧带撕裂,准确率为100%;7例部分性前交叉韧带撕裂,准确率为87.50%;9例无前交叉韧带撕裂,准确率为90.00%,其余2例未能明确诊断。

关节镜检查组确诊率为100%,两种方法相比有一定差异(P<0.05)。

结论:MRI应用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对严重损伤的完全性与部分性前交叉韧带损伤者,MRI检查不但简单快速和无创伤性,还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关键词】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意义[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damage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random will pick between May 2011-May 2016 were 30 cases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patients group study,all patients after admission to accept MRI scan and arthroscopy,and patholog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analysis of the accuracy of MRI. Results: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30 patients were:12cases of complet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8partial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10patients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 The results of MRI examination were:12cases of complet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the accuracy rate was 100%;7cases of partial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the accuracy rate was 87.50%. There were 9cases of un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90.00% accuracy,and the remaining 2 cases were not diagnosed. The diagnosis rate of arthroscopy was 100%,and there was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P < 0.05). Conclusion:MRI used in the diagnosis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has high clinical value,especially to the serious damage of completeness and part of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MRI is not only simple quick and no traumatic,and conducive to the patient's recovery.[keywords] MRI diagnosis;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damage;Application significance前交叉韧带处于膝关节内,是人体关节维持稳定的关键结构,也是下肢运动时各种复杂动作实现的基础结构。

《2024年前交叉韧带损伤与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的相关性研究》范文

《2024年前交叉韧带损伤与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的相关性研究》范文

《前交叉韧带损伤与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的相关性研究》篇一摘要:本文针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与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Posterior Tibial Bone Contusion,PTBC)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通过文献回顾、病例分析和临床观察,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在膝关节损伤中的重要性。

一、引言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之一,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和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是两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

前交叉韧带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而胫骨平台后方的骨挫伤通常由外力撞击引起。

本文旨在研究这两种损伤之间的相关性,以更好地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二、文献回顾根据以往的研究,前交叉韧带损伤通常与膝关节的扭伤有关,而胫骨平台后方的骨挫伤则多由直接的外力撞击导致。

在膝关节遭受外力作用时,前交叉韧带和胫骨平台都可能受到损伤。

有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约有XX%的患者同时伴有胫骨平台后方的骨挫伤。

这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三、病例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前交叉韧带损伤与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的相关性,我们收集了近五年内我院收治的XX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

通过详细分析这些病例,我们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与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同时出现的概率较高,尤其是在高能量创伤中。

四、相关性探讨我们认为前交叉韧带损伤与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之间存在相关性,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两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联系,都可能由膝关节受到外力撞击引起;其次,两者在临床表现上也有相似之处,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最后,在治疗过程中,两者也需要综合考虑,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五、治疗方法及预后针对前交叉韧带损伤和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伤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一般需要行韧带重建手术;而对于胫骨平台后方的骨挫伤,则需要根据挫伤的程度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同时关注两种损伤的恢复情况,以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分析

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分析

1 . 2方 法 所 有患者均 经 M R I 检 查诊 断,采 用德 国西门子 公司生产 的0 . 2 T永磁 型磁共振
规 则断裂且受到其他 因素干扰而使得 T I D判定受到影响 。所 以在 临床 中 T I D 通 常无法作为独立指标对前后纵韧带损伤情 况进行 良好诊断 ,尤其在颈椎发生 退变 状况 时。按照 T 2 L标 准进行诊断过程 中,具有较为 良好特异表现 ,但其敏感性并 不 高。极有可能是因为韧带损伤同时 出现水肿血肿等症状 。 而且重伤患者往往导致 M R I 检查 出现延迟而影响时效 。 而且 , 因无法准确判定脑脊液导致准确性受到不利影响 [ 2 ] 。 T 2 L诊 断无可靠性 。T 2 T诊 断一般与终板相平行 ,且与前后纵韧带
选取 1 7 4 例下颈椎损伤患者,经 M R I 诊断效果 明显 ,现报道
如下 。
T 2 T 9 2 . 7 % ;阴性预测值 T 1 D 7 4 . 7 % , T 2 L 7 8 . 4 % , T 2 T 9 0 . 3 % 。 P L L
敏 感性 T I D 6 4 . 7 % ,T 2 L 2 9 . 4 % ,T 2 T 8 2 . 4 % ;特异性 T I D 5 9 . 7 % ,
4 8个 T 2 L ,7 6个 T 2 T 。结论
性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在下颈椎 前纵韧带与后 纵韧 带损伤 M R l 诊 断时 以 T 2 T为标准具有较高准确 性,对 于下颈椎稳 定

关键词 :下 颈椎前纵韧 带;后纵韧 带损伤 ;M R I 中图分 类号 :R 6 8 7 .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1 6 7 1 . 5 8 3 7 f 2 0 1 5 ) 0 3 . 0 1 9 8 . O 1

MRI在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MRI在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MRI在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89例有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均行关节镜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

结果MRI检测结果显示,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者共26例,部分撕裂者58例,其他5例患者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确诊率为94.4%。

关节镜检查结果显示,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者31例,部分撕裂58例,确诊率为100.0%。

MRI检查确诊率与关节镜检查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RI在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上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但该法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撕裂情况的诊断具有一定误诊率,必要时,建议辅以关节镜检查。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前交叉韧带;诊断;价值前交叉韧带,又称前十字韧带,位于膝关节内,连接股骨与胫骨,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它与膝关节内其他结构共同作用,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使人体能完成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下肢动作。

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决定了前十字韧带在人群分布、损伤机制及合并损伤等方面,显现出与其他膝关节损伤不同的疾病特征。

目前,在临床上前交叉韧带的损伤较后交叉韧带损伤常见,且前交叉韧带损伤常见于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的患者[1]。

然而,由于前交叉韧带具有复杂的解剖和生物力特点,临床上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常出现假阳性,导致诊疗的延误[2]。

近年来,MRI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5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89例有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MRI在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5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89例有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18例;年龄6~72岁,平均年龄(51.6±5.9)岁;造成损伤的原因均为外伤,其中扭伤37例,交通事故33例,砸伤12例,其他7例;病程2 h~5 d,平均病程(24.8±7.5)h;临床表现可见所有患者均主诉膝关节疼痛,并可见红肿,患者难以行走且关节不能自由活动。

MRI诊断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损伤的价值分析

MRI诊断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损伤的价值分析

MRI诊断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损伤的价值分析作者:陈里来源:《医学信息》2017年第18期摘要:目的 MRI诊断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后外侧束和前内侧束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受的ACL患者90例,以关节镜作为金标准,在MRI观察AMB、PLB 的损伤情况。

结果关节镜诊断单束损伤12例(13.33%),其中AMB 8例,PLB 4例,双束损伤78例(86.6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LB部分撕裂、完全撕裂的符合率有明显差异性(P关键词:前内侧束;后外侧束;交叉韧带重建;MRI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8-0175-02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posterior lateral bundle and anterolateral bundle in patients with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Methods From April 2011 to April 2014,90 patients with ACL received from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with arthroscopy as the gold standard.The damage of AMB and PLB was observed in MRI.Results Arthroscopic diagnosis of single beam injury in 12 cases(13.33%),including 8 cases of AMB and PLB in 4 cases,double bundle injury in 78 cases(86.67%),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PLB partial tear,completely torn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Key words:Anteromedial bundle;Posterolateral bundle;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MRI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是ACL损伤治疗的主要方式,ACL由后外侧束(PLB)、前内侧束(AMB)组成,二者在内外旋转稳定及膝关节屈伸起不同作用。

MRI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MRI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MRI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刘愉勤【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M RI)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检查、M RI检查及关节镜检术,将金标准设定为关节镜检查结果 ,对临床检查与M 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检查在A C 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9%(29/51)、86.2%(25/29)、67.5%(54/80)、87.9%(29/33)、53.2%(25/47);M 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50/54)、88.5%(23/26)、91.3%(73/80)、94.3%(50/53)、85.2%(23/27).M 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临床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临床检查结果.【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8(015)020【总页数】3页(P3066-3068)【关键词】磁共振;前交叉韧带损伤;敏感度;准确度【作者】刘愉勤【作者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 ,成都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5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属于一种膝关节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ACL损伤的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占总数的70%以上[1],该病会造成膝关节疼痛、继发损伤等,因此临床需要对其进行及时诊治。

但是,临床检查结果在伤后伴早期膝关节肿胀、肌肉痉挛等情况下具有很高的假阴性率[2]。

临床实践发现,急诊时有ACL损伤的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经常容易漏诊,慢性ACL损伤会在病情被延误的情况下发生[3]。

本研究对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临床检查与磁共振(MRI)在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采用mri方法诊断的下颈椎韧带损伤的案例分析对其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下颈椎前后纵韧带损伤患者的mri诊断进行分析。

结果使用mri进行诊断分析的纵韧带损伤患者的诊断精确度高,且诊断过程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结论采用mri确诊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是否损伤,可以更加精准全面的帮助临床医护人员设计治疗方案,且不对患者产生电离辐射伤害,是一种更加适用于临床的优良影像技术。

【关键词】下颈椎;前后纵韧带损伤;mri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50-02
前/后纵韧带损伤(injury of anterior/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是指下颈椎椎体和椎间盘前面的纵长韧带或椎管内椎体的后方纵长韧带被牵拉而超过其耐受力时,发生的损伤。

韧带部分轻度损伤而没有造成椎节脱位趋势者称为捩伤,韧带完全断裂也可将其附着部位的骨质撕脱,从而形成潜在的椎节脱位,半脱位乃至完全脱位。

由于韧带损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确诊下颈椎创伤患者是否发生韧带损伤,是影像医生和临床创伤最为关心的课题。

确诊的精确度对下颈椎受伤患者是否进行颈部外加固、治疗以及护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关联性。

为此,对我院近一年75位患者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及临床表现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75例下颈椎创伤患者进行研究。

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在[20,76]岁,均龄51.1±1
2.9岁。

损伤中跌伤39例,撞伤22例,摔伤9例,砸伤4例,剩余1例为颈前皮肤挫伤且神志不清患者。

其中,16例伴有持续性颈痛、颈部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剩余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麻木、肢体肌力下降或上肢放射痛等神经损害表现。

58例诊断下颈椎不稳。

mri显示颈椎间盘突出或损伤49例,t2加权像颈髓内高信号改变61例。

所有患者均经x片及ct 确认椎体无明确脱位或骨折,因不适症状及下颈椎不稳采用mri检查,均行前路手术。

前路手术探查150个运动节段,其中1个c2/3,22个c3/4,44个c4/5,60个c5/6,23个c6/7,发现57个节段all损伤,30个节段pll损伤。

损伤至mri检查期为1-60天,平均4.3天;至手术期为2-61天,平均7.3天。

1.2 mri诊断检查选用德国西门子牌1.5t磁强的自旋回波脉冲超导型磁共振系列成像仪。

4毫米矢状面层厚,tr/te=500/12的t1加权像,tr/te=4000/112的t2加权像。

mri诊断由不参与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的脊外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各一名独立进行。

二医师均具有高年资历。

分别记录两位医师以三个不同标准诊断前后韧带损伤的结果。

mri诊断标准:t1加权像上韧带纵形低信号带的连续性中断(t1d),为椎体缘处的紊乱或掀起,或椎体间隙水平的完全中断;t2加权像上椎体前后方的纵形高信号影(t2l),呈梭状或条状异常高信号,纵径>横径,位于椎体前缘之前(all)或后缘之后(pll);
t2加权像上横形高或中等信号带(t2t)与终板平行、呈条状,贯穿椎体前缘或后缘连线,可于t2l共存连通。

mri显示不小于2柱软组织损伤即认为存在颈椎不稳;高龄或神志不清楚的患者,单一前柱all和;椎间盘前2/3损伤;合并神经损害等情况均进行手术。

进行手术者均为技术熟练的资深主任或副主任医师。

分别用神经剥离器和自制小探钩探查all及pll的完整性。

术毕详细记录all、pll、椎间盘损伤以及韧带断裂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诊断医师间的趋同性以kappa检验,k值愈大,表示趋同越高。

2 结果
医师甲的mri诊断:在all中发现88个运动节段t1d,50个t2l,59个t2t;pll中72个t1d,20个t2l,40个t2t。

医师乙mri诊断:all中77个t1d,59个t2l,51个t2t;pll中70个t1d,20个t2l,36个t2t。

二医师三种mri标准的趋同性检验为t1d:all 的k=0.1499,pll的k=0.234;t2l:all的k=0.637,pll的k=0.603;t2t:all的k=0.83,pll的k=0.795。

三种标准诊断all、pll损伤的阳性、阴性预测值、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

其中,t1d各项指标均较低;t2l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低;t2t对这五项的all、pll损伤诊断指标较高。

3 讨论
判断下颈椎前后纵韧带损伤和稳定性评估是近年外科医师的研
究焦点,特别是各种复杂状况更增加其难度。

颈椎的前后纵韧带作
为承载牵张性负荷的基础结构,对稳定脊柱作用很大。

[1]韧带损伤可引起下颈椎的不稳定,若放任会演变为严重神经损害或畸形。

常规影响检查无法显示韧带结构,且存在噪影,患者也须服用一定药剂还要承担电离辐射的风险。

mri拥有高特异敏感性在软组织损伤检查特别是韧带、椎间及脊髓损伤方面表现全面优良,几乎可反映其全部病变,可以此作为下颈椎稳定性的评价。

根据本研究结果:以t1d判断前后纵韧带损伤时,各指标表现较差,且两位诊断医生间趋同性低。

可能由于前后方韧带受压迫变薄,韧带不规则断裂以及其他众多干扰t1d判断的因素有关。

因此,我们认为t1d不能独立作为诊断前后纵韧带损伤的可靠标准,特别是颈椎退变情况下。

以t2l为标准诊断时,诊断医师间的趋同良好,特异表现不错,但其敏感性差。

可能由于韧带损伤时伴发的水肿血肿等情况有关。

同时重伤患者会延迟本mri检查影响时效检查。

另外,过程中受不能准确识别脑脊液影响也会干扰准确性。

因此,t2l 诊断同样不可靠。

t2t诊断通常平行于终板,并贯穿前后纵韧带结构。

一般认为t2t能够表现出其水肿及血肿形成等病理的变化,较少受假阴阳性等因素的干扰。

[2]统计结果显示,采用t2t对前后纵韧带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

各项指标显示中后纵韧带损伤的阳性预测值略低可能是由于纤维环破裂无法在t2像上进行识别造成。

这在后续术中探查时被证实。

综上可以看出t2t标准下诊断下颈椎all以及pll损伤具有较高
的特异性、敏感性和诊断医师间的趋同性。

可以推荐为诊断前后纵韧带损伤的可靠标准,实现快速准确帮助临床医生作出韧带损伤诊断的诉求。

参考文献
[1] 彭凤祥,王荣江,刘景勃.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32(3):249-250.
[2] 吴群峰,陈学强,李方财,郭松华,于健,冯炜,贾永鹏,俞立新.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损伤的mri诊断[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7):588-5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