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钠的几种重要的化合物教案

合集下载

2020年必修一教案-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钠的重要化合物》

2020年必修一教案-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钠的重要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目标】1.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2.通过探究实验,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

3.能够熟练的书写本节所学化学方程式,并强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4.使学生学会探究和对比的研究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对比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过氧化钠的性质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教学难点】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实物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3、对比归纳法学生对知识只是表面的理解,知识内容零散不成体系,老师通过直观实验对比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钠,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势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钠的重要化合物(一)、过氧化钠【思考与交流】P55【演示实验】实验3-5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实验操作: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并手摸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现象:试管发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放热反应,生成氧气。

实验操作:继续滴加酚酞观察现象现象:溶液先变红色,然后红色褪去。

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变红, 中间产物过氧化氢的漂白作用使红色褪去.反应方程式:2Na2O2 + 2H2O = 4NaOH + O2【板书】1、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讲述】除了与水反应外,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板书】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思考】:为什么呼吸面具和潜艇中要用到Na2O2【解析】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上和潜艇里的供氧剂【思考】:氧化钠和氧化钙都是碱性氧化物,那么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吗?【回答】不是。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教学设计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教学设计

贵阳五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必修Ⅰ》教案教学内容: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地点:贵阳市第五中学教学班级:高一(8)班授课人:邓昭旭指导教师:李水英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及焰色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Na2O和Na2O2性质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知道焰色反应及其用途,学会用焰色反应鉴别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具体操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探究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物质组成相差不大,性质却千变万化的道理。

(2)通过Na2O2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现象,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钠的化合物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实验教学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③通过合作与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1.Na2O2的性质。

2.通过焰色判断元素。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用具脱脂棉、胶头滴管、铁架台、镊子、Na2O2、水、小试管、酒精灯、长木条、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

教学过程[回顾]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过钠,钠都有哪些性质?[回答]钠与水、氧气的反应。

今天我们就讲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回顾]CaO和水及CO2反应,推出Na2O与水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Na2O是一种白色固体,也能与H2O和CO2反应,分别生成NaOH和Na2CO3。

[板书]一、Na2O Na2O+H2O = 2NaOH Na2O+CO2 = Na2CO2[回顾]上次课老师做过一个实验,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那如果实验室钠或者钠的化合物着火了,我们怎么灭火呢?[学生]水、二氧化碳等。

(副板书)[教师]对,这是我们的常识。

但下面请同学们先看一个现象。

(取适量黄色固体药品放在脱脂棉上)[演示实验]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与水的反应。

教学设计:钠的重要化合物

教学设计:钠的重要化合物

钠的重要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Na2O2的重要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2、初步掌握Na2CO3与NaHCO3性质的相同与不同。

3、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Na2O和Na2O
2、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和比较,培养学
生的实验意识和操作技能。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通过知识的比较、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
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Na2O2的性质及其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归纳法、引导法
四、学生探究实验准备:
仪器和用品:试管、药匙、酒精灯、火柴、石棉网、木条、脱脂棉、气球
试剂:Na2O2、H2O、Na2CO3、NaHCO3、酚酞、稀盐酸、品红试液五、教学设计:
六、板书设计:。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篇一:教学设计###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A.通过学习,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以及产物。

B.通过学习,了解及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

C.通过学习,了解及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A.学生能通过实验的操作及演示,直观体会到那的物理性质以及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并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钠的学习,学生能发现并不是所有金属都是质硬的,深刻理解所有事物都不是绝对的。

B.通过实验的操作,学生会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产物及化学方程式。

B.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相关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C.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关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掌握。

三.教学过程1.钠的物理性质的讲述【教学情境】我们都知道很多金属都是质地坚硬的,但不知道金属钠的质地会是坚硬的吗?金属钠又有哪些性质呢?下面咱们就来学习一下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上前演示切割钠的实验,大家来观察现象,并总结钠的物理性质。

【教师讲述】钠的物理性质有:钠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软(可用小刀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熔点低,密度小于水。

长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情境】既然钠的物理性质已经有一些让我们出乎意外了,那么钠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钠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吧。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刚刚切开的钠的表面的颜色,推测一下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从而进一步猜想生成了什么物质。

【教师讲述】那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方程式为4Na+O2=2Na2O,而钠在点燃条件下会点燃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方程式为2Na + O2 = Na2O2。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一、教材分析《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本节课为《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以钠的性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钠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

这不仅与本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可以进行金属与非金属上性质上的对比学习,而且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并且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

同时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可以将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相关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钠的原子结构,知道当元素最外层电子小于4时,容易失去电子,同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使学生对钠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上一章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也为学生推测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实验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存在不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沿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顺序展开,并有效地利用了实验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依据这些规律性知识,进一步对钠的性质作出推断和预测。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钠的性质,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从宏观上建立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基本概念,从微观上明确金属钠的强还原性是其易失电子的重要表现。

2.通过完成金属钠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身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焰色试验高唐一中浦俊霞一、课标要求能依据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质类别,预测其化学性质及变化,能够列举、描述、辨识碳酸钠、碳酸氢钠物理、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能表示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了解焰色试验的概念与操作。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碳酸钠、碳酸氢钠,对两者的性质和用途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两者的化学性质差异以及差异成因并没有本质认识。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转化以及离子反应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性质的差异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构建两者间的转化关系形成物质转化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 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碱盐反应的本质,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及论据推理能力。

3、通过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社会责任感。

4. 了解焰色试验的概念和操作及其应用感受化学的魅力。

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两者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碳酸钠与酸反应的本质,碳酸氢钠与酸碱反应的本质。

教学流程:一、碳酸钠、碳酸氢钠环节一:生活感知“天空之镜”茶卡盐湖中含有大量的Na2CO3和NaCl等盐湖畔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俗语中冬捞碱捞的是什么?结合下图溶解度曲线简述“冬天捞碱的原理。

析出的纯碱在空气中CO2的作用下,会析出一些天然的小苏打(NaHCO3)。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2CO3 转化为NaHCO3的过程。

环节二:性质探究1、当湖中同时存在Na2CO3和NaHCO3时,NaHCO3会先析出,请猜测原因?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碳酸钠属于盐类,为什么俗名叫纯碱?23科学史话:18世纪,随着纺织、玻璃、造纸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对纯碱的需求大大增加,在1756年的英法战争中法国惨败,法国失去了天然碱资源(主要为Na2CO3),为此法国人不得不啃着酸味浓重的黑面包。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引言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篇教学设计旨在向学生介绍钠的重要化合物,并探索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目标- 了解钠的性质和重要性- 掌握钠的主要化合物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 了解钠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教学内容1. 钠的性质和常见的化合物- 钠的外观、性质和反应特点- 钠的常见化合物: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2. 钠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 钠的阳离子和常见阴离子的化合规律- 根据离子价数和电荷平衡确定钠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名称3. 钠化合物的应用- 氯化钠在食盐生产和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碳酸钠在玻璃制造和洗涤剂制作中的应用- 硫酸钠在制浆造纸和防冻剂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实验探究钠的反应特点- 安全操作下使用小块钠与水反应,观察产生的气体和现象- 思考和讨论钠与酸的反应特点2. 探索钠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 让学生自主发现钠的阳离子和常见阴离子的化合规律- 引导学生计算钠化合物的化学式,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3. 实例分析钠化合物的应用- 学生分小组研究一个具体的钠化合物在特定领域的应用- 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和表现2. 学生在小组研究中的合作和创新能力3. 学生通过实验和问题解答的表现能力4. 学生对钠的重要化合物和应用的理解程度教学拓展1. 钠在其他化合物中的应用,如钠铁(II)氰化物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应用等2. 高级教学内容:钠离子和阴离子的化合成电池原理及应用结论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及其应用,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

同时,活动的互动性和探究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教案标题: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钠的重要化合物,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这些化合物的性质、用途以及对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讨论和练习,学生将加深对钠化合物的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室安全操作。

3. 了解钠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观察和分析能力。

5.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技巧。

教学重点:1. 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 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室安全操作。

教学难点:1. 钠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学生实验设计和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钠金属、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酚酞指示剂等。

2. 实验操作指导书。

3. 多媒体课件和投影设备。

4. 学生手册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钠金属,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知道钠金属有哪些重要化合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探究:3. 介绍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包括其碱性、溶解性和在制皂、清洁剂等方面的应用。

4. 进行实验:制备氢氧化钠并观察其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5. 介绍碳酸钠的性质和用途,包括其碱性、溶解性和在食品加工、药品制备等方面的应用。

6. 进行实验:制备碳酸钠并观察其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7. 介绍氯化钠的性质和用途,包括其溶解性、熔点和在食盐、融雪剂等方面的应用。

8. 进行实验:制备氯化钠并观察其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拓展:9. 引导学生思考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例如硝酸钠、亚硝酸钠等,并介绍其性质和用途。

10. 练习题: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金平一中化学组杨玲吉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中实验较多,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由表及里分析本质原因,从而总结出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

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分析、探究实验现象的内在原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重要用途。

2、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通过碳酸氢钠分解的实验操作,掌握某些固体的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能力。

2、体验科学实验设计、实践验证的探究过程;体验实验目的对实验设计、实验观察的指导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到设计并完成实验的成功感,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重要用途
难点: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这几幅图与钠的重要化合物有关(2min)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2min)
【思考与交流】
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2、氧化钠与水反应和氧化钙与水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3-5】
实验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溶液颜色变红,振荡后褪色,加入二氧化锰后,又有大量气泡冒出。

化学方程式:2Na
2O
2
+ 2H
2
O = 4NaOH +O
2

离子方程式:2Na
2O
2
+ 2H
2
O = 4Na + + 4OH-+ O
2

实验结论:Na
2O
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探究实验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猜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什么产物
【实验验证】向包着过氧化钠的脱脂棉吹气,观察现象实验现象:脱脂棉燃烧
化学方程式:2Na
2O
2
+ 2CO
2
= 2Na
2
CO
3
+ O
2
(并用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
转移的情况)
过氧化钠的用途:在呼吸面具、潜艇紧急情况时作供氧剂,作秸杆、织物的漂白剂。

【归纳】Na
2O与Na
2
O
2
性质比较
【请思考】在面粉发酵或油条制作时常常用到纯碱或小苏打,你知道纯碱、小苏打的成
分分别是什么吗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22min )
碳酸钠(Na 2CO 3)俗名叫纯碱,也叫苏打;碳酸氢钠(NaHCO 3)俗名叫小苏打。

【探究实验2】
(1)Na 2CO 3和NaHCO 3在水中的溶解性及其水溶液的酸碱性
【探究实验3】
(2)Na 2CO 3和NaHCO 3的热稳定性
【探究实验4】 (3)与酸反应 【思考与交流】1、用哪些方法可以鉴别Na 2CO 3、、NaHCO 3
2、如何除去NaHCO 3中少量Na 2CO 3
3、如何除去Na 2CO 3中少量NaHCO 3
【归纳】Na 2CO 3与NaHCO 3性质比较
三、板书设计(2min )
Na 2O
Na 2O 2
NaOH
NaHCO 3
NaCl
Na 2CO 3
四、课堂练习(2min )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Na 2O 与Na 2O 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
2O与CO
2
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
2
CO
3
,Na
2
O
2
与CO
2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
2
③Na
2O主要作氧化剂,Na
2
O
2
主要作还原剂
④Na
2O
2
可作供氧剂,而Na
2
O不行
⑤Na
2O
2
是强氧化剂,Na
2
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A、都正确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Na
2CO
3
比NaHCO
3
易溶于水
B、Na
2CO
3
比NaHCO
3
稳定
C、Na
2CO
3
和NaHCO
3
都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D、物质的量相等的Na
2CO
3
和NaHCO
3
分别与盐酸反应得C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不能用来鉴别Na
2CO
3
和NaHCO
3
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D )
A、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
灰水中
B、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
2
溶液
C、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五、布置作业
2、P62 1、4、12
六、教学反思
对这堂课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到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组织教学内容,运用问题设计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过程中的核心是“问题”。

所以本堂课站在有效教学的角度,针对“探究式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联系电话:
2013年11月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