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合集下载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1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1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必须在全社会进 一步树立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的权威,使 宪法在全社会得到一 体遵行。
——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公布实施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2年12月4日)
这位这刚位刚刚离刚世离的世老的人老不人再不享再有 享有民民事事权权利利能能力力能力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影响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两种情况
(2)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划分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 1.年龄; 2.精神智力状况。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1.纯获利益的行为:有效; • 2.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
的民事行为:有效;
• 3.超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而实施的单方民事行 为(如设立遗嘱):无效。
• 4.超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而实施的合同行为: 效力待定,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
弱 智 儿 童 弱 智 儿 童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范围:
(三) 行 政 行 为
行政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 针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能够产生 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 定行政相对人,制定行政法规、行政 规章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 文件的行为。
为抽 象 行 政 行
•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效力:
• 1.纯获利益的行为(如接受赠与、奖励、报酬 等):有效;

第8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第8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8.特定主体权利。 .特定主体权利。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石慧
[新闻点击]
谈谈你的感想
佘祥林事件与国家赔偿法 1994年1月20日佘祥林患有精神病妻子张在玉失踪,张亲 属怀疑被佘杀害。 1994年4月11日雁门口镇吕冲村一水塘发现一具女尸,经 张在玉亲属辨认死者与张在玉特征相符,公安机关立案侦 查。 1994年4月28日佘祥林涉嫌故意杀人被捕。 1994年10月13日原荆州地区中级法院一审判佘祥林死刑, 佘提出上诉。 1995年1月6日湖北高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 1998年3月31日京山县检察院将此案起诉至京山县法院。 1998年6月15日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祥林有期 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1998年9月22日后佘祥林开始服刑……[后来妻子回来, 2005年04月13日被无罪释放,赔偿25万,共计40万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石慧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 版图内, 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 和法律规定设立的, 和法律规定设立的,具 有特殊法律地位, 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 特别的政治、 特别的政治、经济制度 的行政区域。 的行政区域。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石慧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 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 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 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重 要政治制度。 要政治制度。 农村村民委员会、 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是最典 型的形式。 型的形式。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 年 月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 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14
我国的 国家性质
我国的


我国国家的 阶级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宪法-行政法 h
15
相关案例
王某在初中读书时,由于好打架斗殴,不思进取, 成绩不佳,多次被老师批评。1985年初中毕业没有 考上高中,赋闲在家。在此期间,其父因犯强奸罪 被判刑。1986年其父托人将他送入职中,因为其父 犯罪,使他受连累,同学骂他是杂种。同时,又因 学习不好又好斗,其他人也歧视他。这使他心理受 压抑而不满,乃至怨恨这个社会不公平。于是他偷 偷写了一张攻击社会主义的大字报,并连夜贴在县
9
宪法制订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4条: “宪法 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 过。”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宪法-行政法 h
10
思考
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往往在第一条明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宪法-行政法 h
46
相关链接
公民王某与刘某属同村邻居。一日在搓麻 将过程中发生争吵继而扭打,王某用石头 砸伤刘某头部致轻微伤,花费医药费 1103元;刘某用凳砸伤甲头部致轻微伤, 花费医药费1087元。县公安局干警制止 王某与刘某斗殴后,认为王某、刘某虽然 进行小额赌博,但因小额赌博引发了斗殴, 应进行治安处罚,故作出对王某罚款200 元的处罚,但对刘某未进行处罚。
h
31
2. 公民权与人权:
(1)从权利的来源看,人权不等同于公民 权。
(2)就一国的本国公民而言,公民权利与 人权的内涵是一致的。就我国来说,本国 公民的人权的实体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生存权利、人身权利; ②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 我国之所以不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是因为: • 立法权、司法权分立制度不符合我国国家政权性质。 • 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制度有违于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
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 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公民
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 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 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公民与人民 有何不同?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被选举权)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秘密)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
特征: ①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 ②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 ③代理人独立作出意思表示; ④被代理人承担法律后果。 (少数民事行为不能代理:如结婚、离婚,演出等)
(四) 民事权利制度
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 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
物权
民 事
债权
权 利
知识产权
继承权
人身权
• 1、物权,是指权利主体直接支配财产的权利,它既具有人 对物的内容,同时又具有直接对抗一般人的效力。作为一 个法律范畴,物权是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 依法成立;
•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 经费;
• 有自己的名称、组 织机构和场所;
•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 责任。
(三) 民事行为制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 2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属于担保物权。 • 3土地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 (2)债权 • 是指债权人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或不为
特定行为的权利, 性质上属于请求权。
• (3)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智力成果依法所
享有的专有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邻接 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 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1.我国的国家性质 • 2.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 (五)民事权利制度
• 1.民事权利的概念
• 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民事 权利可以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类。 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有物权、 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格权、身份 权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 (一)宪法的特征
•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 最重要的方面
• 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 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
律更为严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了 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 1.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公民权利

宪法习题(标准版)

宪法习题(标准版)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宪法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宪法是国家()(P145)A.授权法 B.程序法C.根本法 D.特别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P146)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会议制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阶级基础是()(P147)A.工农联盟 B.人民民主专政C.各个阶级的联盟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P147)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P149)A.邦联制 B.单一制C.复合制 D.联邦制6、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指()(P149)A.国家的阶级关系 B.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C.国家的民族关系 D.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的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制度(P149)A.各少数民族 B.汉族C.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D.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8、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P150)A.主导力量 B.必要补充C.领导力量 D.依靠力量9、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P150)A.帮助和管理 B.指导和帮助C.鼓励和监督、管理 D.引导、监督和管理10、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P151)A.义务 B.权利C.权利和义务 D.权力和义务11、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是()(P153)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全国人大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12、我国宪法规定,上级人民检察院()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P154)A.领导 B.监督C.引导 D.指导13、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负责A.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B.本级中国共产党委员会C.产生它的人民代表大会 D.产生它的同级人民政府14、宪法的制定与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的特别程序(P145)A.普通法律 B.一般法律C.特别法律 D.基本法律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P148)A.基本制度 B.政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 D.基本政治制度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原则,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P147)A.三权分立原则 B.少数服从多数原则C.民主集中制原则 D.下级服从上级原则1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是()A.民主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C.选举制度 D.少数服从多数制度18、人权指作为一个人()享有的权利A.应该 B.实际C.应该和实际 D.应该和可能19、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其职权包括:()、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除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等。

新08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新08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基本经济制度
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 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 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 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3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创新团队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 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政党制度:又称为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执
掌和争夺国家政权或者干预政治的形式。
2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创新团队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我国的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政 治生活中各政党之间以及政党与政权之间的关系的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特征 是: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2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创新团队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 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创新团队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中国不能搞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
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执政党、反对党 和在野党,各党派明争暗斗。但不论哪个党派上台执政,都不 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都要极力维护自己及其代表的利益集 团的利益。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基础上,各劳动阶级和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决定了中 国不能搞西方那种实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两党制或多党 制。

毛中特2016.第八章

毛中特2016.第八章

1
2
3
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即在适用法 律上不得因民事主体的不同而有任何特殊。
29
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法律允 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自由,可以 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民事活动,做出 民事行为,并自主地决定民事法律行 为的形式与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 不得非法予以干预、强迫或胁迫。
1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2
3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
39
其他组织




除了法人之外,还有一些组织,它们不具有法 人资格,但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它们 也是民事主体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合伙、个人独 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等。
40
3、民事行为制度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我们每一个人自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与其他人形成 各种各样的法律关系,并且这种法律关系还将伴随我们 的一生。如我们去购物消费,就会涉及《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出行就会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饮食就会 涉及《食品卫生法》,上学涉及《义务教育法》,工作 涉及《劳动法》等等。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些复杂的法律 关系,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人生课题。为此我们有必 要学习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了解公民在法律关系中应 有的权利和义务,以正确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18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管理机会、维护社 会秩序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根据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分为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 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与人 民检察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国旗、国徽、首都
我国宪法规定 的基本制度
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我国的国家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一)宪法的特征: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1 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行政相对
人,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及其它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2 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相对人,
具体适用行政法律规范作出处理决定的行为。 主要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
奖励、行政惩戒、行政裁决、行政合同等等。
(三)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违法或不当是行政责任得以形成的 前提条件和直接根据。
(四)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1、行政处罚 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的相对人给予行
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 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机关根据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生命力。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2.中国不能搞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
中央军事 委员会
现行宪法规定的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一)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1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 立的,享有并行使国家行政权,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 组织和管理的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具有双重性质,相对于国家权力机关 是执行机关,相对于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民主制度 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阶级力量 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1. 我国现行宪法1982年12月4日公布施行 2. 1988年、1993年、1999年、 2004年修改 3. 结构:由序言及四章组成,共138条
民法的特征: 1.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2.民法调整的对象是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民法的核心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禁止滥用权利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私法中的“帝王条款”
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出于善 意,以诚相待,防止各种恶意行为。
(五)我国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
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
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公民的 基本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质
我国的


我国国家的 阶级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


我国的 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西方的 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很强的
5 依法纳税。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概述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会 (三)国家主席 (四)国务院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 (六)地方国家机关 (七)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国家主席
国务院
最高人民 检察院
最高人民 法院
1.不为欺诈行为; 2.恪守信用,尊重交易习惯; 3.不规避法律、曲解合同条款; 4.不为不正当竞争。
3.在制订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 原则
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四)国家结构形式 (五)经济制度
(四)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1、结构图
中央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自治州 设区市





乡 民族乡 镇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 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 等、 团结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3.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制度
我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 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 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2 公务员
行政机关公务员是依法代表行政机关行 使政权的工作人员。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职务 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二)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针对 行政相对人作出的、能够产生一定法律效果 的行为。
根据行政行为所针对的行政相对人是否 特定这一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 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权,在当事人的申请和参加下,按照行政复议程序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 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裁决,以解决行政侵权争议的活动。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7年1月1 日起施行。
(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1.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 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 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社会经济权 文化教育权 特定主体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
义务
1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 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 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 兵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