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应力波的破岩特征及其能量分布研究
爆破作用原理

二.爆破作用
一)单个药包旳爆破作用
㈠自由面和最小抵抗线 假如将一种球形或立方体形炸药包(爆破上称之为集中 药包)埋入岩石中,岩石与空气接触旳表面称为自由面。 最小抵抗线:药包中心到自由面旳垂直距离W。
爆破旳内部作用
光面爆破机理 光爆炮眼同步起爆,在各炮眼旳眼壁上产生细微旳
径向裂隙,因为起爆器材旳起爆时间误差,各炮眼不 可能在同一时刻爆炸,先爆炮眼旳径向裂隙,因为相 邻后爆炮眼所起旳导向作用,成果沿相邻两炮眼旳连 心线旳那条裂隙得到优先发展,并在爆愤怒体旳作用 下扩展,形成贯穿裂缝。贯穿裂缝形成后,周围岩体 内旳应力因释放而下降,从而能够克制其他方向上有 裂隙发展,同步又隔断了从自由面反射旳应力波向围 岩传播,因而爆破形成旳壁面平整。
衡量爆破作用旳效果: 当n=1时,形成原则抛掷漏斗(c); 1<n<3时,形成加强抛掷漏斗(d); 0.75<n<1时,形成减弱抛掷漏斗(b); n=0.75时,岩石只形成松动而不形 成抛掷,叫做松动漏斗(a); n<0.75时,爆破漏斗不能形成。二)多种药包旳爆破作用
三、微差爆破
利用毫秒雷管或其他设备控制放炮旳顺序,使每段 之间只有几十毫秒旳间隔,叫做毫秒爆破或微差爆破。
随即,爆轰气体产物继续压缩被冲击波压碎旳岩 石,爆轰气体“楔入”在应力波作用下产生旳裂隙中, 使之继续向前延伸和进一步张开。当爆轰气体旳压力 足够大时,爆轰气体将推动破碎岩块作径向抛掷运动。
对于不同性质旳岩石和炸药,应力波与爆轰气体 旳作用程度是不同旳。
在坚硬岩石、高猛度炸药、偶合装药或装药不偶 合系数较小旳条件下,应力波旳破坏作用是主要旳;
损伤围岩中爆炸应力波动的数值模拟

式 、 质材料 本构模 型 以及 地 下硐 室 结构动力 响应 等方 面取得 了重要 进展 [] 介 1 。然 而 , 岩体 是 一种 非 均
匀非 连续介质 , 这种 结构造 成 了应 力波 动性质 变化多 端 , 加上 爆 炸应力 波 频谱 构 成 复杂 , 响 因素众 再 影 多, 很难 用理论 方法精 确地 描述裂 隙岩 体的应力 波动 。另外 , 场和 实验 室 的爆 炸模 拟 试验 由于 场地 、 现 量测设备 、 人员 安全 以及花 费 巨大等原 因而受 到很 大 限制 。这些 不利 因素在 很 大程 度上 制 约 了岩 体应 力 波动 问题 的深 人研究 和工 程应用 。可喜 的是 , 些年来 , 近 爆炸 过程和 岩体应 力波动 的数值 模拟研 究取 得 了令人 瞩 目的成绩 , 限元 ( E)离 散元 ( M) 流形元 ( 有 F 、 DE 和 MM) 等数值 算法 在爆炸 过程 、 体节理 的 岩
中图 分 类 号 :0 8 . 322 国标 学 科 代码 :10・3 2 3 50 文献 标 志 码 : A
1 引 言
如何提 高遭受 强烈 自然灾 害和外 部打击 时地下 民用与军 事工程 的生存 能力 是世界 各 国政府 和科 学 技术 界普遍 关注 的问题 , 爆炸 应力作 用下地下 工程 的安全 问题是其 中一项 重要研 究 内容 。 对 爆炸 应力波 在岩体 中的传 播及其 对结构 物 的影 响有过 一 系列研究 , 在爆 炸应 力 波与 能 量传 递模
维普资讯
第2卷 7
. 7 No 2 12 , .
M a" 2 7 l ., 00
2 0 年 3月 07
EXPL I OS ON AND HOC W AVE S K S
爆破工程4第五章---岩石中的爆破作用原理

该理论在爆破动力问题上,直接采用爆轰冲击荷 载作用于岩壁的状态方程,利用动力有限元方法 计算爆区的应力状态。其实质是认为岩体爆破动 力是爆炸应力波和爆轰气体的膨胀作用,两者相 辅相成,不可或缺。
第二节 冲击载荷的特征和应力波 一、冲击载荷的特征
一、爆轰气体膨胀压力作用破坏论
这派观点是从静力学的观点出发,认为药包爆炸后, 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这种气体膨胀时所产生 推力,作用在药包周围的岩壁上,引起岩石质点的 径向位移,由于作用力的不等引起的不同的径向位 移,导致在岩石中形成剪切应力,当这种剪切应力 超过岩石的极限抗剪强度时就会引起岩石的破裂, 当爆轰气体的膨胀推力足够大时,还会引起自由面 附近的岩石隆起、鼓开并沿径向方向推出,这派观 点完全否认冲击波的作用。
(一)岩体中冲击波的传播规律
冲击波的初始波峰压力就是爆轰波给予岩 石的最初压力,其值的大小取决于炸药的 性质、岩石的性质和炸药与岩石的耦合情 况。
波阻抗越大的岩石,在炮孔壁上产生的压 力也越大,如表5—1所示。
给予岩石的初始峰压越大,则岩石的变形 也越大,破碎越厉害,消耗能量也越多。 因此,在工程爆破中必须根据工程的要求 来合理地控制岩体中的初始峰压值。
压碎区的半径很小,一般约为药包半径的 2~3倍。破坏范围虽然不大,但破碎程度大, 炸药消耗能量多。
2.破裂区(破坏区) 当冲击波通过压碎区以后,随 着冲击波传播范围的扩大而导致单位面积上的能 流密度降低,压缩波(即压缩应力波),其强度 已低于岩石的动抗压强度,所以不能直接压碎岩 石。但是,它可使压碎区外层的岩石遭到强烈的 径向压缩,使岩石的质点产生径向位移,因而导 致外围岩石层中产生径向扩张和切向拉伸应变, 如图5—10所示。如果这种切向拉伸应变超过了 岩石的动抗拉强度的话,那么在外围的岩石层中 就会产生径向裂隙。这种裂隙以(0.15~0.4)倍 压缩应力波的传播速度向前延伸。当切向拉伸应 力小到低于岩石的动抗拉强度时,裂隙便停止向 前发展。另外在冲击波扩大药室时,压力下降了 的爆轰气体也同时作用在药室四周的岩石上,在 药室四周的岩石中形成一个准静应力场。
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岩体力学特性的演化研究

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岩体力学特性的演化研究爆炸冲击载荷是指由于煤矿瓦斯爆炸、火药爆炸、地震等原因产生的瞬间高能量载荷。
在这种载荷作用下,岩石中原本平衡的应力状态会突然受到破坏,产生剧烈而复杂的应力波分布,从而导致岩体的破坏和变形。
因此,研究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岩体力学特性的演化,对于提高矿山安全和预防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岩体力学特性的演化,研究人员采用了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
实验分析可以通过现场试验或室内试验,模拟出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岩体的响应过程。
而数值模拟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岩体的应力和变形状态,从而为实验数据提供支撑和解释。
实验研究发现,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岩体产生了一系列的应力波,其中包括主应力波、剪切应力波和界面波等。
主应力波是最先到达的波,其强度和传播速度与爆炸能量大小有关。
剪切应力波是由主应力波引起的,其影响范围比主应力波更广。
界面波是在岩体中不同介质之间传播的波,对于产生复杂的应力和变形有重要作用。
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随着爆炸能量的增加,岩体应力和变形状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低能量爆炸作用下,岩体仅产生轻微的破裂和弯曲变形。
而在高能量爆炸作用下,岩体出现了明显的破碎和破裂,甚至形成了完全的裂隙和塌陷。
在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岩体的力学特性演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物理性质、爆炸能量、载荷方向和岩体结构等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防灾措施和安全措施,以减小爆炸冲击对矿井和工程安全造成的危害。
爆炸应力波在各向同性损伤岩石中的衰减规律研究

第21卷 第1期爆炸与冲击V ol.21,N o.1 2001年1月EXP LOSI ON AND SH OCK W AVES Jan.,2001 文章编号:100121455(2001)0120076205爆炸应力波在各向同性损伤岩石中的衰减规律研究崔新壮1,李卫民2,段祝平1,陈士海3(11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0; 21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二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31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泰安 271019) 摘要:通过对一维应力波在H opkins on压杆之间的试件内的衰减及折反射关系分析,导出了衰减率的表达式,然后对含损伤的岩石试件进行冲击实验,得到了衰减率与初始损伤的关系式,从而提供了一种测定衰减率的实验方法。
通过应力等效模拟,得到了球面与柱面爆炸应力波的衰减规律。
关键词:爆炸应力波;损伤;衰减;H opkins on压杆中图分类号:O34615 文献标识码:AΞ1 引 言天然岩体中含有大量的裂隙、节理等缺陷,损伤力学引入后,它们的尺寸、数目都可以用损伤来定量描述。
在工程爆破中,我们发现这些缺陷对应力波有很大的衰减作用。
研究爆炸应力波的衰减对研究动态应力场、损伤场及应力波防护工程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工程爆破中普遍采用的衰减公式是p=p0/ rα( r=r/r0,其中r0为药包半径,r为应力波与爆源的距离,α=2±ν/(1-ν)为衰减指数,其中ν为岩石的泊松比,p0为爆源处峰值压力)。
如果岩体所含初始损伤是各向同性的,则由损伤力学可知,该岩体的泊松比将等于不含任何损伤的岩体的泊松比,也就是说爆炸应力波在两种岩体中的衰减指数是一样的。
但这与实践相矛盾,因此应当探索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的衰减公式。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平面一维应力波在损伤岩体中的衰减公式,经过应力等效模拟,推广到了球面与柱面波情形,理论上得到了柱面与球面爆炸应力波的衰减公式。
2 实 验211 实验设计实验用的装置有H opkins on压杆及声波测试仪,应变片分别贴在输入杆与输出杆的中间位置。
裂隙岩体爆破块度分布特征影响机理及预测模型研究

裂隙岩体爆破块度分布特征影响机理及预测模型研究1. 引言1.1 概述本文的研究主题是裂隙岩体爆破块度分布特征影响机理及预测模型的研究。
随着工程领域对于裂隙岩体爆破技术应用的增加,对于爆破块度分布特征的认识和预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裂隙岩体在地下工程和采矿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而其力学性质与结构特性会直接影响块度分布情况,从而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效果。
1.2 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工程建设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岩体爆破来实现开挖、拆除或者采集等目标。
然而,由于裂隙岩体存在不规则或者复杂的结构特点,导致了爆破后产生的块度分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深入研究裂隙岩体爆破产生块度分布特征以及其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预测裂隙岩体爆破块度分布能够为工程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和参考,同时也可帮助优化爆破参数选择,提高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此外,对于裂隙岩体爆破块度分布影响机理的研究可以加深对裂隙岩体本质特性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裂隙岩体爆破块度分布特征以及与其相关的影响机理,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从而提供工程实践中对于裂隙岩体爆破块度的预测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进行裂隙岩体性质分析,探讨其力学特性、结构构造等对于爆破块度分布的影响;- 系统分析爆破过程对于裂隙岩体形成块度分布的机理,并通过实验或模拟方法验证;- 建立预测模型,将裂隙结构和爆破参数与块度关联起来,以实现对裂隙岩体爆破块度分布的预测;- 验证模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研究的成果将对于裂隙岩体爆破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也可为进一步研究裂隙岩体及其爆破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
2. 裂隙岩体爆破块度分布特征分析2.1 裂隙岩体性质分析裂隙岩体是由于受到地壳运动、构造应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断裂能力和稳定度的岩石。
裂隙岩体在工程建设中常作为爆破施工的对象,了解其性质对于预测爆破块度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爆炸应力波的破岩特征及其能量分布研究

l o a n! 3 £ fT - oo . m  ̄ g, )
Bae n t ea ay i o h o k be kn a atrs c fs sd o h n lss f te rc -ra ig e rcei so 惴 b i f
clua o r ga a dii n lddt a wh nt eb r e is l rta t h ls a g.h t s aclt npq rm n t sc cu e h t e h ud m s mal h n h oep dn t sr swa ee eg nt i o e e e e v n ryi h e rc ms i r ue v ny whc y fdlaet e kb k g o kr sds i tsee l , ih ma a i t h re  ̄ a e r tb t e K e _ r s Sm d e Da mg cin Le g h。 rc x a dn , 】 Dd t ̄s v . n eat . n t f a ke p n ig ADI 1 w- o c NA i.a p n m
t ghmdc ytei uigfnt no h l t t s w v n h a f c rsw sr d . eclt no h e t ue b h jr u ci fteba  ̄r s aea dt n n n d n n o s e e r t e a a eCduai ft au n o e
维普资讯
S r sNo 3 8 ei 0 e
金
属
Mm
矿
山
Fbur 2 0 e ray 02
爆炸荷载作用下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

爆炸荷载作用下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一、介绍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1.3 论文目的和研究内容及方法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波产生和传播过程及特点2.1 应力波产生过程和特征分析2.2 应力波传播过程和特征分析2.3 应力波在介质中的反射、折射和衰减规律分析三、应力波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3.1 介质性质对应力波衰减的影响3.2 应力波频率对衰减的影响3.3 爆炸荷载对应力波衰减的影响四、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4.1 基于实验的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4.2 基于数值模拟的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4.3 应力波衰减规律的分析和总结五、结论和展望5.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5.2 研究限制和未来研究方向5.3 工程应用前景及意义注:以上提纲仅供参考。
具体内容和章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现代工业和民用建筑等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复杂的结构和材料,而这些结构和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承受来自内外部的各种荷载作用,从而可能会导致应力波的产生和传播。
应力波是由于荷载作用导致物体内部发生微小变形而引起的固体或流体中的机械变化波,其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能够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中,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波产生和传播过程是一种重要的应用领域。
在军事、矿山、工业等领域中,爆炸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应力波,其对周围的建筑、地下设施和设备等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影响到生产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研究爆炸荷载下的应力波行为和特征,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在国内外,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波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应力波传播的规律和衰减行为已经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学者针对不同类型的介质和爆炸荷载条件下的应力波行为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建筑和民用设施等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名称 花岗岩 玄武岩 辉长岩 钙钠斜长岩 纯橄榄岩 大理岩 石灰岩 页岩
$# " $
1(
%
.
% $) - 6 , $) 6 * $1 (
(.)
. (2) ・ 0, .( / & & / ") 3 式中, ( 为冲击波速度; $) 为岩石初始密度; $1 为炸
药密度; - 6 为岩石中弹性纵波波速; 0 为压力增大 系数, 一般取 0 " 3 1 $1; / " 为炮眼半径; / & 为药卷 直径。 在破碎区界面上有下式成立: $7 " $# # (! ),
由于岩石是天然生成的, 其内部必然存在大量 的原生裂纹, 裂纹的长度和方位在空间上随机分布。 即岩体在未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已经存在一定程度 的损伤, 当这样的岩体承受外荷载时, 原生裂纹就要 与爆炸应力波发生相互作用, 使岩体内许多新的裂 纹和原生裂纹的长大, 必将对爆生气体作用下的裂 纹扩展有所影响。这一点, 早在 #54# 年就被 67889! 和 :,;!<7!&8 注意到。文献 [0] 在考虑应力波的损伤 作用后裂纹长度 ,- 为 % , ,- ! , ( # # & .) (#=)
( !"#$$#$ %$&’(’"’) * + ,)-.$*/*01 )
G/%"< ’@ HE" /@/I0%$% ’J HE" #’K9L-#"/9$@A KE/#/KH"#$%H$K% ’J %H#"%% F/M" N#’<.K"< -0 HE" "ONI’%$’@ $@
#’K9P/%% , / P’#" /KK.#/H" J’#P.I/ ’J K#/K9 ;’@" #/<$.% F/% ’-H/$@"<( 2"/@FE$I", %H.<0 ’@ ’#$A$@/I K#/K9 /@< -I/%H K#/K9 I"@AHE $@<.K"< -0 HE" $@:.#$@A J.@KH$’@ ’J HE" -I/%H %H#"%% F/M" /@< HE" @/H.#/I J#/KH.#"% F/% P/<"( Q/IK.I/H$’@ ’J HE" @.P"#$K/I M/I." ’J HE" %H#"%% F/M" "@"#A0 $@ HE" #’K9 P/%% F/% /I%’ P/<" -0 I/-’#/H’#0 P’<"II$@A H"%H /@< 5=7&5 K/IK.I/H$’@ N#’A#/P /@< $H $% K’@KI.<"< HE/H FE"@ HE" -.#<"#@ $% %P/II"# HE/@ HE" E’I"%N/K$@A, HE" %H#"%% F/M" "@"#A0 $@ HE" #’K9 P/%% <$%H#$-.H"% "M"@I0, FE$KE P/0 J/K$I$H/H" HE" #’K9 -#"/9/A"( >)%?&,$/ !H#"%% F/M", =/P/A" /KH$’@, 6"@AHE ’J K#/K9 "ON/@<$@A, 5=7&5 N#’A#/P
动。当此向心拉应力大于岩石的抗拉强度时, 该处 岩石被拉断形成环向裂隙。在径向裂隙和环向裂隙 形成的同时, 由于径向应力与切向应力作用的结果, 还可能形成剪切裂隙。在应力波作用下岩石形成了 初始裂隙, 接着爆轰气体的膨胀、 挤压、 尖劈作用助 长了裂隙的延伸和扩张, 只有当应力波与爆轰气体 衰减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停止裂隙扩展。同时裂纹在 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分歧现象。这样随着径向裂隙、 环向裂隙和剪切裂隙的形成、 扩展、 贯通、 纵横交错、 内密外疏、 内宽外细的裂隙网将岩体分割成大小不 等的碎块。近粉碎区处岩块细碎, 远粉碎区处大块 增多, 或只出现延伸的径向裂隙。 岩石中的径向裂隙区是岩石爆破破坏的主要形 式, 裂隙区的扩展范围对工程爆破设计有着重要意 义。目前常用来求算裂隙区半径 8 4 的公式为
1( % ) -( 6 -6
力; # " 为炮孔半径; % ! 为岩石抗拉强度; ! 为系数; ! , & $ ’ #) " #( " 为应力波衰减指 # 为岩石泊松比; 数, " " % ’ !。 公式 ($) 在推导过程中忽略了冲击波的作用和 粉碎区的存在, 直接以爆炸后岩石内形成应力波考 虑进行计算的。如前述, 虽然冲击波作用范围很小 即粉碎区半径很小, 但在粉碎区因其岩石被粉碎而 相当于扩大了炮孔直径; 同时冲击波在粉碎区界面 上衰减为应力波, 其峰值压力远低于作用在孔壁岩 石上的初始冲击压力值。故公式 ($ ) 在使用时有较 大的近似性和误差。 根据介质性质及装药结构的不同, 爆炸应力波 的强弱直接与炸药的爆轰波状态参数有关, 其传播 速度主要取决于岩石介质的特性。本文提出了爆炸 应力波作用下裂隙区半径的计算公式及应力波与损 伤作用下的爆生裂纹传播长度, 并对应变能随抵抗 线变化规律进行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 ! 冲击波作用形成的粉碎区 文献 [$] 认为: 爆炸冲击波作用形成的粉碎区以 外才是应力波的作用范围, 才遵从应力波的衰减规 律, 因此, 首先求出冲击波作用下的粉碎区半径。根 , 岩石中冲击波传播波速和波阵面上岩石 据文献 [%] 质点的运动速度间存在如下关系: ( & " ) * +, , (%) 式中, ( & 为岩石内冲击波波速; , 为岩石内质点运 动速度; 表 $ 为某些岩石的 )、 + 由实验确定的常数。 )、 + 值。
%$$% 年第 % 期 应力波与损伤作用下爆生裂纹传播长度
(#$) $", !! ! " " #! ! 式中, $ 为对比距离; " " 为应力波初始径向峰值应 力; " 为衰减指数。 切向方向产生的拉应力: %" " , (##) ! !! ! ! ! ! % $" 式中, , % ! #( # # & #) # 为泊松比。 根据文献 [%] 推荐, 裂隙区在应力波的传播过程 中, 炮孔周围的切向应力和径向应力的关系式, 即岩 体出现开裂的条件: (# & % % % ) (#%) ! !! , ! ! 式中, % 为矿岩横波与纵波波速之比, % ! ’ & # ’ ’。 当岩体中的切向应力 ! 超过岩体的抗拉强度 ! 时, 岩体出现开裂现象, 即: , (#)) ! !" ( ( ) ( 式中, ) ( 为岩体的抗拉强度, *+,; ( ( 为动载时岩 体的抗拉强度增大系数, ( ( ! %。 % - % 应力波作用下的压坏区半径 为区别冲击波冲击压缩作用下的粉碎区, 称应 力波造成的压坏范围为压坏区。 已知应力波峰值压力随距离的衰减关系为 (#0) $", !! .,/ ! " ! #! 式中, 可根 " ! 为粉碎区界面上的应力波峰值压力, ! ! 据 (0) 求得; $ 为对比距离, $ ! * # * $, * $ 为粉碎区 半径; * 为距装药中心的距离; " 为应力波衰减指 数, 。 # # & #) " ! % & #( 以岩石的抗压强度 ) 1 取代公式中的应力波峰 值压力!! .,/ , 即可求压坏区半径的计算公式: *1 ! *$
! ! " #"
( )
密度; - 6 为岩石中弹性纵波波速; , 7 为粉碎区界面 上的岩石质点的移动速度。 得: 根据式 (%) , 7 "( - 6 ’ ) ) & +8 将其带入 ( +) 得: ’ )) (5) 8 + 另一方面, 冲击波的峰值压力随距离的衰减关 $7 " $ 系可近似表示为: $# (4) $& " + , ! # ! ! 式中, 其中 ! 为距装药中 # 为对比距离, # " ! & ! 9; 心的距离; ! 9 为粉碎区半径。 偶合装药和不偶合装药时 $ # 分别计算如下: 对于偶合装药: 5 不偶合装药: $# " $
!"#$% &’ "() *(+,+-"),./".-/ &0 1&-2 3,+45)"+".&’ +’$ 6’),4% 7./",.8#".&’ 8% 9:+/" !",)// ;+<) >. ?$@ A
=8/",+-"
=$@ A B./@ A0/
C’@ A D$
!E"@ A CE/’F.
( 2-()$’( + (- #$3 ,)-.$*/*0(-#/ 4$(5)6&(’1 * + 7.($#)
" + 1
(3)
式中, 联立 ( 5) (3) 、 式可求得粉碎 ! 1 为粉碎区半径。 区的半径为
+ +$ # , !1 " #" ( ) ) ’ $) 6 6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
]Hale Waihona Puke $(0)某些岩石的 ! 、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