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大西安发展战略规划战略

合集下载

关于大西安战略规划的几点思索

关于大西安战略规划的几点思索

13 进一步深化规 划 ,扩 大规 划研 究范围 .
首先应从 大西安 的角度来协调各 种关系 各种 设施 各种 空 间 其次 按照 中央提 出的大 、中小城市协调 发展 的 思路 .扶持和 支持小城镇 的发展 .使 其人 口达 到一 定的规
模 ,同 时 能 够 疏 解 中心 城 区 人 口 的压 力 :最 后 要 处 理 好 西
l 彗 精 l浩
艟I 造
I l Q
市 的理 念真正融 入到大西 安的规划发展模 式之 中 .把握 机
遇 ,迎 接 挑 战 .积 极 谋 划 大西 安 的 未来 ( 1 图 .图2 。 )
§ l
∞ {

M a t r P a fXia e r p ls h s p p re p o e h s e l n o ’ n M t o o i ,t i a e x l r st e
ABSTRACT :Ba e n t e e pe t ’s g e to s o h s d o h x rs u g si n n t e
I t r a i n lF r m n S a i lD e e o me t S r t g n n e n to a o u o p ta v l p n ta e y i
区域交 通等领域 的专家与学 者集聚一 堂 .为大西安发展建
言 献 策 .围 绕 这 一 主 题 展 开 热 烈 的 讨 论 。 关 中 一 水 经 天
坛” 为背景 ,针 对专 家的建议 与意见 ,从 区域统筹 、城 市 形态 、区域 交通、历 史文化名城保 护、生态建设 、产业布
局 、 实施 措 施 等 七个 方 面对 大 西安 空间 发 展 战略 规 划进 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0.28•【字号】市政发〔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2021年10月28日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第一个五年,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陕西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及《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述了“十四五”时期西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是今后五年西安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项目实施和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覆盖西安市行政区和西咸新区。

规划期限: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安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机遇,紧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空港、陆港面向国际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客货运量位居全国前列;铁路、公路交通骨架更加完善,路网结构更加优化;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站、西安火车站、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综合枢纽功能逐步完善,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货物多式联运效率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为西安市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和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综合交通网逐步形成西安铁路网总里程601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224公里。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和区域发展方面,同时涉及到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1. 经济发展意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潜力巨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可以促进西部地区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优化,推动更多的技术和产业走向西部地区。

通过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可以有效地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实现“东西协作,南北联动”的跨越式发展。

2. 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可以促进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互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人口流通,提高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区域协调发展局面。

不仅可以缩小地区差距,还可以为更广泛的区域合作提供示范和引领作用。

3. 国家统筹意义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对于国家的统筹规划和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促进全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推动国家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也有利于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4. 社会意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可以推动西部地区居民脱贫致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推动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加深与东部地区的文化融合,有利于拉近西部地区与全国的感情纽带。

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也有助于推进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综上所述,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领域,更是国家全局性战略的一部分。

只有深入实施该战略,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和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实现全国各个地区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全文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全文

近日,备受关注的《西安市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在建设中出现的新的规模、特色、交通、形态等问题,西安此次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强西安对区域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提升西安的战略地位等问题后进行了修编。

在修编过程中,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及各界专家和市民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和市长孙清云多次亲临市规划局进行指导,规划局也多次组织各方面专家对规划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

根据总体规划,在未来16年内,西安的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等将会有较大的改变。

一、城市性质和城市特色本次规划分为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规划在充分研究西安的城市特色后对城市性质做了重新定位,即: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主城区;陕西省省会。

今后,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

二、城市规模人口规模:201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955万人;市区(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以及户县),人口规模为69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5万人。

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30万人;市区人口规模为76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600万人。

用地规模:201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695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为525平方公里;202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788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6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三、城市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9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基本社会保障率达到85%,城市化水平达到80%,城市经济规模基本达到我国中等发达城市水平。

王志纲-西安沣渭新区发展战略策划

王志纲-西安沣渭新区发展战略策划

案例:伦敦打造世界文化首都

一个城市的文化活力,体现在有文化遗产、文 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意三者的有机结合,缺一不 可。伦敦打造世界“文化首都”,强调要维护 和增强“国际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提出 建设具有创造性的世界级优秀文化中心。
2、建设国际创新城市

中国在世界崛起带来的全球范围的市场格局重 组,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资本流动和大规模技 术转移,为中国成为亚洲或全球经济技术提供 了充分的外部条件。

从西部来看: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和金融中心。
什么是国际大都市
国际大都市是在国际上具有较大人口规模、较强集 聚扩散能力和影响力、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具有一个 或多个突出功能的城市。它具有什么特征?

第一,功能特征:全球和区域影响力

这里集聚着大量的跨国公司管理总部、投资和经营总 部、科技研发中心、国际机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充当着全球或区域的金融服务和生产活动控制中心。

2003年上海把世界城市定位为战略目标,并提出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和四个中心(即国际经济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外滩-陆家嘴金融贸易核心区,国际航运与保税物流核心 区,,浦东空港临空服务业核心区,虹桥商务区和世博-花木 国际会展集聚区五大区域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性专 业服务业等。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全球产业转移的推动 下,形成了一批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国际功能 城市,最有代表性的是东莞、苏州。今天,更 有一批正在奋起竞争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区域 城市和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上海与北京
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的世界城市,将扮演着“占据 全球战略制高点,引领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角 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主导力量。

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发展规划

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发展规划

第二、对接外围交通 加强西安国际港务区主干路 与三环、绕城高速等快速路及其 他对外公路的联系,实现与外围 交通的对接。 规划新增高速公路联络线, 保留原有两座互通式立交。规划 控制范围内新增五座互通式立交, 规划控制范围外拟增两座互通式 立交,建立与西禹高速、西铜高 速、机场高速公路的快速对接。 第三、衔接区域功能 规划的快速路、主干路通过 城市快速连接线、绕城高速、三 环、草临路等与经开、浐灞、阎 良、未央、灞桥、临潼、高陵的 路网衔接,加强了与城市其它功 能区域的便捷联系。
三号线
一号线
第七、设置公交枢纽 结合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产 业特点及用地布局,在西安国 际港务区内规划长途客运站一 处,位于港务南路南侧、杏园 立交附近;规划设置公交枢纽 站点及公交保养场一处,位于 草临路以北;规划地铁车辆段 一处,位于草临路以北。
(三)合理确定功能布局结构,凸
显东部新城形象
第一、确定功能布局 规划本着因港而生,由港而兴 的规划理念,将物流园区的建设与 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形成有利于港
新筑组团(西安国际港务区)
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32.7平方千米以内。
西安城市未来将主要向 西南、东北以及向北跨过渭 河方向发展。西安国际港务 区处于城市主要发展方向轴 线之上。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合理选址
西安国际港务区选址位于主城区外缘。区域内地势平坦、建设条件良好,丰厚的文化积淀与良好的 生态环境为西安国际港务区创造了良好的建设条件。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设将对拉大城市骨架,完善城 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西安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汇报
西安市规划局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9. 04
第一部分 前

国家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对陕西的定位

国家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对陕西的定位

国家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对陕西的定位》来源:秘书处日期: 2016-5-16 作者:秘书处摘要:2009年6月至2015年3月期间,国家发布了涉及陕西的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17项。

我们通过系统归纳,整理研究有关陕西发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规划对陕西的功能定位,明晰了十一个地市(区)的发展定位,明晰了陕西需要发展的主要产业。

为了贯彻落实好国家规划,我们就全省重点发展高端能源化工、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以及文化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及区域布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家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建议陕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决定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目前,国家涉及我省的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17项。

其中,整体性规划2项:《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经济区规划6项:《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呼包鄂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2-2020)》、《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2014-2025)》、《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生态区规划3项:《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连片特困地区规划4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西部重点城市新区规划1项:《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新型城镇体系建设规划1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一、国家规划对陕西的总体定位归纳起来,国家规划对我省的总体定位是: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和文化教育中心、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定位:文化大都市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定位:文化大都市

都经 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 0 . 06
[】 3赵春 荣. 于会展 业与城市发展  ̄+ vI. 关 Ai J 高教研 究 ,2 0 , ,] 06
( 2).
场 、技术市场 和信 息市 场 ,更是一个重 要的直接
贸易市场 ,在促进 出 口贸易 、中外 合作和技术 引 进 中起着 日益重要 和不可替代 的作用 。 品牌 展会必须重 视前期市 场调查和全局统 筹 安排 ,对展 出效果 、展前展后做认 真的调查研究 与分析 ,进行市 场细分及形象定 位 。通过活 动项 目的 自主性 和参 与性 ,丰富展览 的 内容 ,这有 利
4 ,呼 和浩 特市 政府制 定并下 发 了 《 和浩特 月 呼 市大 型 活动 及会 展 业 管理 办 法 》 ,此 项 《 法 》 办 的实施对统一规 范和加 强全市会展工作 ,促进呼
和浩特会展业发展具有 深远影响 。 ( )树 立 品牌意识 ,打造精 品展 会 ,加快 三
会 展 经 济 发 展
济 ;张唏 ,北京第二外国语 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0 年6 1 日,经 国务 院 同意 ,国家 发展 09 月 0 和改革委员会 印发实施 了 《 中一 天水 经济 区发 关
展规划 规划 提出 ‘ 快 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 , 加 着力 打造 西安 国际化 大都市 ” 。西安建 设 国际化 大都市有利 于提高 中国 国际影 响力 ,有利 于 国家 区域协调 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 ,也是 西安 自身跨 越式发展的需要 。
【 王 乃静 ,路 晶. 经 济—— 中 国经 济发展 的新增 长点 Ⅱ 4 】 会展 】 .
山东经济。2 0 ,( 0 6 7).
【 余 向平. 展业 的产业带动 效应及其 经济 学分析 Ⅱ. 5 1 会 】 商业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轴、一河、两带的空间结构
2 3
一轴:长安龙脉——大都市主轴带
2
着力打造大都市南北中轴线,南起终南山子午岭,北至大
地原点,形成贯穿南北的城市核心轴带。由南向北依次串接七
3 3
大中心区: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皇城 商贸旅游中心、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行政中心、金融商
务中心、体育中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安龙脉。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2009年——2020年)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0年02月
21世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纪。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越来 越需要依靠中心城市的带动,着力推动中心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西安是我国内陆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三大先导性经济 区之一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是引领大西北发展的龙头。加速西 安发展是加速西北发展的关键。
现 状 总 人 口 594 万 人,建设用地面积650 平方公里。
到 2020 年 规 划 总 人口850万人,建设用 地850平方公里。
二、主城区空间发展方向
北跨、东拓、西接、南融
2
北跨:以泾渭新区及泾渭工业园
3的建设带动城市空间向北跨越渭河,
在渭河北岸形成全国先进制造业基 地及多功能的机场城市。
1、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华夏文明,打造世界东方历史人文之都。 2、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3、建设渭河核心区,塑造国际化大都市形象。 4、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 5、提升都市区的国际通达性,建设现代国际交通中心。 6、利用秦岭绿色生态资源,恢复“八水绕长安”河湖系统,打造内陆型生 态宜居城市。
下面分两个部分对规划主要内容做简要汇报
第一部分 都市区规划 第二部分 主城区规划
第一部分 都市区规划
一、都市区范围
包括西安市除去周至外 的行政辖区,咸阳市秦都、 渭城、泾阳、三原“两区两 县 ” 。 总 面 积 9036 平 方 公 里,现状总人口965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632万人,城 镇化水平65.5%。
至2020年,规划都市区 总 人 口 1280 万 人 , 其 中 城 镇 人 口 1110 万 人 。 城 镇 化 水平达到86.7%。
二、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
根据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吸引 能力及其在区域承担的作用, 确定各个城镇在都市区中的地 位。
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外围 组团分担产业功能,卫星城带 动次区域全面发展的 “一核、 四组、七个卫星城”城镇结构。
东拓:在东部建设国际港务区, 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性陆港、黄河 中上游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和商贸 集散中心。
西接:通过沣渭新区的建设,实 现两市对接。进一步保护好周、秦、 汉、唐遗址,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南融: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向南拓 展,加强生态建设,使南部秦岭的 生态格局融入城市发展中。
三、主城区空间结构
一核:都市区主城区。 四组:承担主城区部分职能
5的四个外围组团。分别为洪庆、
常宁、渭北(临潼)工业区和 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
6 七个卫星城:主城区外围的
卫星城,分别为泾阳、三原、 高陵、阎良、临潼、户县、蓝 田。
都市区内县的行政建制逐步 调整为市辖区。
三、重点开发区、产业园区布局
级别
开发区名称
人均建设用地 (平方米/人)
主城区
850
850
100

西安
710
654
92

咸阳
140
196
140
四组团
45
99
220
常宁
9
11
122

洪庆
18
22
122

渭北
8
40
500
4
草堂
10
26
260
七个卫星城
145
174
120
5
阎良
30
40
133
临潼
36
53
147
高陵
9
10
111
6


户县
30
33
110
三原
一河:渭河水脉——大都市核心区带
着力塑造百里渭河长廊。 由西至东串接涝渭生态湿地、 咸阳湖生态水景公园、沣渭生 态湿地、CBD核心水景区、 灞河入渭国家级湿地公园、泾 渭生态湿地。
以渭河为纽带,在两岸 分布14大功能区,集金融商 务、会议展览、文化产业、商 业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成 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最具魅力 的滨水核心区。
规划传承历史文脉,依托资源禀赋,科学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空间 结构:
以主城区和卫星城为都市区城镇体系基本格局;加快主城区北跨、 东拓、西接、南融的步伐;以长安龙脉(西安钟楼南北线)为中轴, 以渭河水脉为核心,以秦岭和北塬绿脉为两大生态风光带,构建“一 轴、一河、两带”的大都市空间结构。
以悠久璀璨的华夏文明为灵魂、以“八水绕长安”的生态景致为 胜景、以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为支撑,承文脉、塑龙脉、强绿脉、显 水脉,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成为一座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交相辉 映的东方人文之都,一座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的高效便捷之都, 一座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魅力和谐之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 家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级 阎良航空产业基地
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陕西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安灞桥工业园区 西安郭杜工业园区 省 西安浐河经济开发区 级 西安未央工业园区 陕西高陵泾河工业园区 陕西蓝田工业园区 陕西户县沣京工业园区
四、都市区城镇规模一览表
人口规模 (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 (平方公里)
二〇〇九年六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对该规划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省政 府常务会的精神,作为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关键环节, 本规划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做出导引性、框架性、战略性安排。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 展规划》对核心城市提出:
13
15
115
泾阳
13
10
77
蓝田
14
13
93
建制镇
8
合计
70 1110
60
86
1183
107
注:临潼含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10万人,21平方公里。
第二部分 主城区规划
一、主城区范围
主城区范围北至泾 阳、高陵北交界,南至 潏河,西至涝河入渭口 及秦都、兴平交界,东 至灞桥区东界。总面积 1280平方公里。
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 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 化大都市。2020年,都市 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人以 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 800平方公里以内。
把西安市建设成为: 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 区域商贸物流会展中心 区域性金融中心 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 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依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 六大战略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