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概要)

合集下载

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

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
众多中央银行、统计机构、投资促进机构及政府其他部门 的官员、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官员以及许多公司的经理人 员,也为 2008 年报告做出了贡献,特别是提供了数据和其他 信息。与鹿特丹艾拉斯姆斯大学合作收集和分析顶级跨国公司 的数据,亦使本报告获益匪浅。
衷心感谢法国、挪威和瑞典政府提供的资助。
vii
发达国家:经合组织成员国(墨西哥、大韩民国和土耳其除 外),加上不属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欧洲联盟新成员国(保加利 亚、塞浦路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罗马尼 亚和斯洛文尼亚),外加安道尔、以色列、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和 圣马力诺。
转型期经济体:东南欧国家和独立国家联合体。 发展中经济体:所有不在以上之列的经济体。出于统计的目 的,中国的数据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 的台湾省。 贸发会议述及某一公司或其活动不应被视为认可该公司或其 活动。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影响行
业业绩………… ....................................................... 27
发展中国家拥有重量级基础设施跨国公司,它
们成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显要投资者。 ............. 21
基础设施跨国公司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竞争优
势,投资海外主要是为了进入市场。..................... 24
跨国公司调动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呈增长之
势,但是仍然存在巨大缺口。…………. ................ 25
《2008 年世界投资报告》得益于 2008 年 5 月在日内瓦举 行的全球讨论会上与会者提出的意见,以及 2008 年 4 月举行 的两次关于基础设施产业跨国公司的区域研讨会上与会者提出 的意见,其中一次在智利圣地亚哥举办(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经济委员会合作),另一次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与南部非洲 开发银行合作)。

2008-2009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概况

2008-2009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概况

2008-2009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概况(一)世界经济增长概况2008年底和2009年初,世界经济(GDP)增长陡然放缓,堪与最糟糕的1930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相比。

由资产价格下跌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导致的发达经济体需求疲软使得世界总产出增长率从2007年的3.5%下降到2008年的1.7%,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远远低于10年来的平均增长水平2.9%。

2008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仅为0.8%,2000-2008年平均增长率为2.2%。

另一方面,2008年发展中国家总产出增长5.6%,虽较2007年7.5%有所下降,但与2000-20008年间平均水平持平。

2008年,石油输出国经济以5.5%的增长率快速增长,特别是中东地区出口增长速度达到6.3%。

2008年不发达国家(LCDs)的经济增长快于其他国家,增长率为6.6%,高于达到6.3%的2000-2008年的年均增长率。

2008年,欧洲与北美经济增长率仅为1%。

与之形成对比,中美洲的石油输出地区、独联体国家、非洲以及中东地区经济增长率均为5%以上。

2008年,亚洲GDP增长率仅为2%,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经济负增长(-0.7%)的影响。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除去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5.7%,其中中国经济增长最为强劲,增长率达9.0%。

总的说,首先,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保持增长,特别是石油出口国受益于油气价格的攀升。

其次,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经济不稳定乃至严重衰退已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开始,正逐步蔓延到发展中国家。

(二)主要货币的汇率和商品价格的变化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由于美元对美国贸易伙伴货币坚挺,美元对许多国家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2008年上半年,欧元对美元升值7%;紧接着7月到10月,欧元对美元贬值了14%。

从2006至2008年7月间,欧元对美元升值了30%,并在2008年7月达到最高点。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课题组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规模继续扩大,但与2006年相比,增速都有所放缓,食品、能源资源等大宗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继续攀高。

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变数。

预计世界经济将继续延续增长的势头,但随着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逐步显现,美国经济减速不可避免,欧盟和日本经济也受波及,世界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发展中经济体总体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我国经济将延续高速发展势头,但不确定性和外部风险增加。

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2007年世界经济维持较快增长,全球经济增长512%,这是自2002年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以来连续六年保持4%以上的高增长。

2008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但增速会继续回落,风险因素明显增加。

主要影响因素:美国房市持续回落,次贷危机继续恶化,美国经济基本面已受到严重拖累;次贷问题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高油价冲击等。

I MF已将2008年全球增长的预测从418%下调至411%(见表1和表2)。

从主要经济体走势来看,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减速,美国2007年全年经济增长212%,为自2002表1 国际组织对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预测机构2007年2008年I MF41941128家国际咨询机构预测平均值317312OEC D217(30个成员国)213(30个成员国)亚洲开发银行ADB212(工业化国家)211(工业化国家)亚洲开发银行ADB611(亚太地区)517(亚太地区)亚洲开发银行ADB815(新兴东亚)810(新兴东亚) 注:工业化国家增长率是美国、欧盟、日本加权平均的加权平均增长率;亚太地区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岛国表2 主要经济体2008年增长情况(%)2007年2008年美国212211日本118115欧元区216119欧盟218212英国311119法国118118德国215119意大利118113世界317312 数据来源:英国C onsensus F orecasts2007年12月份根据28家国际咨询机构预测平均值年增长116%以来的最低水平。

《2008年金融发展报告》第一章 从金融发展指数中得出的结论(一)

《2008年金融发展报告》第一章 从金融发展指数中得出的结论(一)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世经评论 > 世界金融【字体:大中小】 【打 印】 【关 闭】《2008年金融发展报告》第一章 从金融发展指数中得出的结论(一)NOURIEL ROUBINI,纽约大学;JAMES BILODEAU, 世界经济论坛;国研网编译发布时间:2009-02-13第一章 从金融发展指数中得出的结论1.1 金融发展指数:评估世界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尽管在讨论经济增长时这一问题非常重要,但令人惊讶的是,在如何定义和衡量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的问题上,人们至今仍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为了填补这一空缺,世界经济论坛着手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为商界领袖和政策制定者识别和讨论全球金融体系和市场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提供一个共同的框架。

此次首期《金融发展报告》给出了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世界最重要的52个金融体系的排名。

各国可以以本报告作为衡量标准、并为改善金融体系确立优先顺序的一个工具。

本报告将每年发布以使各国可以连续地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并追踪其随时间推移的发展状况。

鉴于本指数所覆盖的国家及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金融活动的多样性,我们对金融体系采取了一种整体的视角。

为了撰写本报告和编辑本指数,我们将金融发展定义为导致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富有效率,以及广泛深入地获得资金和金融服务的因素、政策和机构。

由此,该定义贯穿金融体系的“输入变量”(inputs)或基础性支柱(例如制度和经营环境、使有效分散风险及配置资本的金融中介机构和市场)以及金融中介过程的“输出变量(outputs)”(包括资金的可得性及获得渠道)。

在指标选取及确定总体架构方面,该指数的编制依托于当前的学术研究。

然而,在少数特定领域,它也最大程度地将分析集中于理论焦点。

凭借这一整体视角,就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方面,决策者可以得出一种均衡(balanced)的观点,并从实证方面将该观点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福利:金融发展的七大支柱大量实证和分析文献表明:除了许多其他方面的重要因素之外,一国的经济表现、长期经济增长以及福利水平都与该国的金融发展程度相关。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政策研究室2008年1月8日一、基本判断•世界经济保持增长,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贸易中速增长,市场份额有所变化•国际投资略有下降,总规模维持高水平主要国际组织对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预测机构2007年2008年IMF 5.2 4.828家国际咨询机构预测平均值 3.7 3.2OECD 2.7(30个成员国) 2.3(30个成员国)亚洲开发银行ADB 2.2(工业化国家) 2.1(工业化国家)亚洲开发银行ADB 6.1(亚太地区) 5.7 (亚太地区)亚洲开发银行ADB8.5(新兴东亚)8.0 (新兴东亚)注:工业化国家增长率是美国、欧盟、日本加权平均的加权平均增长率;亚太地区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岛国。

2002-2008世界经济增长曲线2007年2008年美国 2.2 2.1日本 1.8 1.5欧元区2.6 1.9欧盟 2.8 2.2英国3.1 1.9法国1.8 1.8德国2.5 1.9意大利1.8 1.3世界 3.7 3.2主要经济体2008经济增长预测数据来源:英国Consensus Forecasts 12月份根据28家国际咨询机构预测平均值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6年2007年预测东亚7.68.9拉美5.6 5.0非洲5.7 5.8撒哈拉以南 5.46.5部分发展中地区经济增长率(%)资料来源:根据各国际经济机构预测数整理世界经济增长率%123456世界经济增长率 3.1 4.1 5.1 4.8 5.4 5.3 4.8200220032004200520062007e 2008e主要经济体走势•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不排除出现衰退的可能•日本经济回升乏力,增长动力不足•欧洲经济增速趋缓,但仍略高于美国,受次贷危机冲击较大,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大增•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金砖四国”对外贸易情况(10亿美元)出口进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占比世界排名贸易额年均增长率%占比世界排名20062000-062006%位次20062000-062006%位次中国96925278.037922320 6.43巴西1371616 1.124887140.729俄罗斯3051925 2.5131642431 1.318印度1201921 1.028*******1.417资料来源:根据WTO 《贸易快讯》(2007年4月)整理34567891011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 3.76.410.97.49.3 6.3 6.9200220032004200520062007e 2008e 2002-2008世界货物贸易增长率曲线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03年和06年主要经济体货物贸易占比情况数据来源:WTO 统计数据0%5%10%15%20%25%30%35%40%45%2003年2006年2003年13%5%38%8%36%2006年12%5%41%11%31%美国日本欧盟金砖四国其他结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要更加重视发展与欧盟及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进一步推进市场多元化IMF 对全球FDI 流动情况预测(亿美元)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e 全球FDI 流动额6220.05640.87421.49458.013058.51474714064增长率%-27.1-9.331.627.438.112.9-4.6数据来源:2002-2006年FDI 数据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2007、2008为预测数,来自Columbia Program 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全球以及按经济体组别,1995-2008(10亿美元)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eU S $ b i l l i o n s 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转型经济体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全球以及按经济体组别1995-2008)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其中2007和2008年数据为预测值金额(亿美元)增长率%东亚1260(创记录)8东南亚510(创纪录)25南亚600(创纪录)126西亚600(创纪录)44非洲360(创纪录)20拉美加勒比国家84011最不发达国家94(次高年份)-部分发展中地区2006年吸收外资情况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全球FDI预测•UNCTAD:2008年全球FDI略为下降,但2009-2011年趋于上升,2011年可达1.6万亿美元结论1、积极有效吸引外资仍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政策目标。

2008年全球经济形势

2008年全球经济形势

家来说 通 货 膨 胀和 经 济 过热 的压 力越


币值 波动 以 及 金融 市 场 上 更 多 的动 荡
长 率 近 5 % ) 可 能 将 无法 持续


石 化 产 品价格 创 下 历 史 新 高 然而

些 地 区 稳健 的增 长将 确保 世 界 经 济在
过 去 5 年 强 有力 的 全球增 长 ( 平 均年增

展望 2 0 10 年

有诸 多 不 利 年
普 遍 生 产 成 本 加 上 市场 利润 所 决 定



产成 本 受原材 料 价格 的影 响很 大 而 原
材料价格 又 直 接 受 原 油 市 场 的 影 响

利 润 高 低 很 大程 度 上 取 决 于 地 区
市场 供需 形 势 供 应 紧 张 的 市 场 能 够 支

撑 更 高 的 利 润 下 面 以 线 性 低密 度 聚 乙




(LLDP E
19 92
) 为例

来说 明随着 时间推

价格 是如何 受 到 不 同 因 素 影 响 的
年到 2 0 0
2

年问



原 油价格
相 对 较 低 且 保持 稳 定
利润
时期 稳 定 的
生 产 成本 意 味着 价 格提 高 直 接转 换 为 了

. 界 经 济 预 计 将 稳 健增 长 但 是 由于 IJ‰

对 世 界 经 济 增 长 贡 献 最 大 的 国家 尽 管 油 价 屡 创 新高 持 续 高涨
— —

2008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2008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目录······前言致谢译校出版与致谢缩略语与资料说明概述农业如何促进发展?“以农业促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怎样才能最好地贯彻“以农业促发展”议程?第Ⅰ部分对于发展,农业能够做什么?第1章在三类不同国家中促进增长和减少贫困结构转变三类不同国家的“以农业促发展”议程农业的发展潜力受到削减农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因素农业在发展中的新作用焦点A 降低农村贫困是整体减贫的关键因素第2章农业的绩效、异质性与不确定性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促成了世界农业的成功国家和地区间增长的不平衡绩效差异反映了基础条件的差异多元化经营带来新农业的发展契机前景:正视挑战与攀升的不确定因素结论:持久的生产挑战焦点B 生物燃料的前景与风险第3章农户及其脱贫途径农村脱贫的互补性途径:农业耕作、劳动和移民农户收入战略的变动农村职业和收入来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时的农户行为:表象理性行为农户资产的一般状况:少而不平等蔓延肆虐的风险与巨大的反应成本小农户面临着竞争的挑战结论焦点C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第Ⅱ部分以农业促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哪些?第4章改革贸易、价格和补贴政策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与补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征税贸易自由化的模拟收益取得潜在收益的余地转型期扶持长期发展公共投资结论第5章将农业引向市场主要粮食市场:提高商品交易,加强风险管理传统主要出口商品:维护国际竞争力高附加值城市市场:生产者与现代供应链的纽带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符合产品标准结论焦点D 农业企业促进发展第6章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小农户的竞争力保证权利和分配资源的土地政策给小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启动保险管理风险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能发展有效的投入市场价值链和全球化背景下的生产者组织制度创新——仍然有待推进第7章通过科学技术促进创新基因改良已相当成功.但并非到处如此基因改良要求管理和系统技术作为配套措施增加研发投资进行制度改革,提高研发体系的效率和效果更充分地利用现有技术:技术推广和ICT创新继续前进焦点E 帮助穷人获得转基鹄技术的好处第8章使农业系统更其环境可持续性导致资源退化的因素改善农业用水的管理让绿色革命更绿管理集约型养殖业系统扭转劣势地区的资源退化趋势环境服务功能支付机制结论焦点F在农业中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第9章超越农业农村就业问题:令人生畏的挑战农村雇用就业增加农村非农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和收入劳动力供应:移民和城市经济针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教育、培训和转化提供安全网减少脆弱性政策关注的必要性:针对农村劳动力市场和移民的结语焦点G利用教育和技能促进村发展纯点H 农业与健康之间的双向联系第Ⅲ部分怎样才能最好地贯彻“以农业促发展”议程?第10章为三类不同国家制订“以农业促发展”议程新的机遇与挑战建议方法传统农业国——加快发展、减少贫困和加强粮食安全转型中国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农村贫困城市化国家——联系小农户和新的食品市场并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政治、行政和财政上的可行性承认政策窘境第11章从地方到全球加强治理国家、私人部门和民间社会的角色转变农业政策的进程改革治理,更有效地执行政策权力下放和地方治理社区主导型发展农业计划援助的效果全球议程的进展走向更好的农业治理文献注释尾注参考文献部分指标······(收起)世界银行发布《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2007年10月19日世界银行星期五发布的《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发展农业是实现到 2015 年将全球赤贫和饥饿人口减少一半这一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2008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全文)

2008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全文)

中国新闻社《世界华商发展报告》课题组目录引言一、600万新华侨华人使华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1 海外华侨华人约4800万1-2 新华侨华人欧美增长快1-3 新华侨华人逾600万人1-4 600万新华侨华人使世界华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4-1 新华侨华人促使华商分布地域更加广泛1-4-2 新华侨华人拓宽了世界华商行业分布1-4-3 新华侨华人为华商企业注入活力1-4-4 新华侨华人增进住在国与中国的经济交流二、华商支持中国抗灾及北京奥运2-1 海外华商捐赠救灾款物逾24亿元2-2 海外华商为奥运场馆捐资逾8亿元三、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华商企业3-1 世界华商企业资产减至2.5万亿美元3-1-1 股市下跌引发大型上市华商企业资产缩水四成五3-1-2 房地产贬值和美元升值致美欧华商企业资产减少3-1-3 房地产低迷与汇率动荡无碍亚洲非上市华商企业3-2 美国:传统产业受冲击专业人才加速回流3-2-1 失业率飙升令中餐业深陷困境3-2-2 华人制衣业短暂繁荣后加速衰退3-2-3 华人专业人才大批回流3-2-4 华资金融业现发展新契机3-3 欧洲:贸易批发举步维艰零售百货市场低迷3-3-1 华人贸易批发业利润锐减3-3-2 华人零售业市场低迷3-3-3 华商“以变应变”渡危机3-3-4 华人旅游业该热不热3-4 亚洲:华商企业面临全球经济衰退大考3-4-1 台湾:出口减少重创台商企业3-4-2 香港:金融中心、“购物天堂”也萧条3-4-3 澳门:华资博彩企业逆市扩张3-4-4 “两岸三通”令港澳地区流失货源与客源3-4-5 大陆侨资企业总体经营状况尚好但面临一些新困难3-4-6 日本:食品安全致信任危机IT企业仍处低端3-4-7 印尼:原料价格影响华人企业结语引言中国新闻社课题组在2008年初发布了《2007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

该报告对世界华商总资产进行了评估;阐述了世界华商和华商经济的发展特点;以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分别对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和香港、澳门、台湾的华商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点 F 在农业中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
第 9 章 超越农业
焦点 G 利用教育和技能促进农村发展 焦点 H 农业与健康之间的双向联系
第 III 部分 以农业促发展议程,怎样才能贯彻得最好?
第 10 章 为三类不同国家制定“以农业促发展”议程 第 11 章 加强治理,从地方到全球
文献注释 尾注 参考文献 部分指标 索引
编写工作是在 François Bourguignon 的总体指导下,与可持续发展网络合作完成的。 Bruce Ross-Larson 是首席编辑。Kym Anderson、Hans Binswanger、Karen Mcconnell Brooks、Mark Cackler、Manuel Chiriboga、Kevin Cleaver、Christopher Delgado、 Shantayanan Devarajan、Josue Dione、Gershon Feder、Alan Harold Gelb、Ravi Kanbur、Jeffrey Lewis、Were Omamo、Keijiro Otsuka、Rajul Pandya-Lorch、Prabhu Pingali、Pierre Rondot、Kostas Stamoulis、Erik Thorbecke、C. Peter Timmer、Joachim von Braun,世界银行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和可持续发展网络的工作人员、拉丁美洲农村 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及很多其他人为本报告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精辟的建议,编写小组 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世界银行内部和外部的许多人士也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发展数 据组提供了附录数据,并负责编制了主要世界发展指标。
促进农业发展势在必行;虽然光靠农业不 能大规模脱贫,但实践表明农业对于脱贫 的强大力量无可比拟,不可或缺。上一期 以农业为主题的《世界发展报告》完成于 25 年前,今天,在机遇和挑战殊异的新环 境中,我们再次将农业置于发展议程的核 心地位。2
在传统农业国、转型中国家和已经城 市化国家这三类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中,农 业的运行有所不同。相应的,每类国家旨 在促进增长、减缓贫困的“以农业促发 展”议程,也各不尽相同。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两个地区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地区, 要刺激增长、战胜贫困、提升粮食安全,发展农业是一项优先选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对激发其它产业增长至关重要。这需要大幅提高小农耕作的生产效率,为数以百万计的 依靠农业维生的农民提供更有效的扶持,这些农民中许多住在偏远地区。最近农业绩效 的提高为议程的成功实施带来了希望;本报告列举出了许多可以推广的新的成功案例。
ISBN: 978-0-8213-7300-2
目录
概述
第 I 部分 对于发展,农业能够做什么? 第 1 章 在三类不同国家中促进增长和减少贫困
焦点 A 降低农村贫困率是整体减贫的关键因素
第 2 章 农业的绩效、异质性与不确定性
焦点 B 生物燃料的前景与风险
第 3 章 农户及其脱贫途径
焦点 C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之间的联系
编写小组在广泛的磋商中获益良多。这些磋商包括在本地及在澳大利亚、加拿大、 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肯尼亚、马里、挪威、瑞典、英国等国召开的会议 和地区研讨会,并就本报告的草稿进行了在线讨论。编写小组希望借此机会感谢参与上 述研讨会、视频会议和讨论的人士,他们当中包括学者、研究人员、政府官员以及非政 府组织、民间社团和私营部门机构的工作人员。
世界银行集团 行长
罗伯特 •B• 佐利克

致谢
本报告由 Derek Byerlee 和 Alain de Janvry 领导的一个核心编写小组执笔编写,编写小 组成员还包括 Elisabeth Sadoulet、Robert Townsend 和 Irina Klytchnikova。编写小组得 到了 Harold Alderman、Beatriz Avalos-Sartorio、Julio Berdegué、Regina Birner、Lynn Brown、Michael Carter、Luc Christiaensen、Marie-Helene Collion、Klaus Deininger、 Peter Hazell、Karen Macours、Michael Morris、Paula Savanti 和 Dina Umali-Deininger 的协助,他们撰写了本报告的部分章节。编写小组还得到 Noora Aberman、Jorge Aguero、Shahrooz Badkoubei、Sarah Baird、Leandre Bassole、Benjamin Davis、 Nango Dembele、Ashok Gulati、Corinna Hawkes、Tidiane Kinda、Melissa Klink、Alex McCalla、Claudio Montenegro、Stefano Pagiola、Eija Pehu、Catherine Ragasa、Antti Seelaff 和 John Staatz 的协助。
最后,成功还有赖于国际发展机构面临挑战时的协调行动。我们必须制定国际贸易 中的公平竞争规则,提供热带主要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等全球公共产品,帮助发展中国家 应对气候变化,战胜威胁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的流行性疾病。9 亿农村贫困人口的生 计岌岌可危,他们也应该分享具有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收益。
在全球的所有地区,随着土地和水资源日益稀缺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压力增加,农业 的未来,本质上在于更好地维护自然资源。如果有正确的激励和投资,农业能够减轻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保护流域和生物多样性方面提供环境功能。
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迅速扩大的今天,市场、融资和集体行动方面的制度创新,以及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都为“以农业促发展”提供了令人振奋的机遇。抓住这些 机遇,需要有政治意愿推进改革,改善农业治理。
版权所有。
1 2 3 4 10 09 08 07
本文件概要介绍了《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员工的成 果。其中的看法,阐述和结论未必反映执行董事会或他们所代表的国家的观点。
世界银行不保证本文件中的数据准确无误,并对任何人引用其中的观点和数据所引 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书所附地图的疆界、颜色、名称和其他资料,并不表示 世界银行的任何部门对任何地区的法律地位的看法,也不意味着对这些疆界的认可或 接受。
任何其他关于版权和许可证的询问,包括各项附属权利,请寄往世界银行版权部 (Office of the Publisher, The World Bank)。地址:1818 H Street,NW,Washington DC 20433,USA;传真:202-522-2422;e-mail: pubrights@。
第 II 部分 以农业促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第 4 章 改革贸易、价格和补贴政策 第 5 章 将农业引向市场
焦点 D 农业企业促进发展
第 6 章 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小农户的竞争力 第 7 章 通过科学技术促进创新
焦点 E 帮助穷人获得转基因技术的好处
iii
iv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
第 8 章 使农业系统更具环境可持续性
在亚洲,消除普遍存在的贫困就需要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作斗争。在经济高速 增长的亚洲,仍有超过 6 亿的农村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尽管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迁 移,未来几十年中农村贫困仍将占主导地位。为此,本期《世界发展报告》把重点放在 如何在劳动密集型或高附加值农业部门、以及有活力的农村非农产业中创造多样化的就 业机会。
封面设计:Rock Creek Strategic Marketing 公司的 Chris Lester 和 Critical Stages 公司的 Bill Pragluski。
排版:Precision Graphics。
封面图片:世界银行员工提供,顺时针自左上角:奶温计,Li l l ia n Foo;打谷, Alexander Rowland;荷尔斯坦乳牛,Lillian Foo;超市豆类,Lillian Foo;集市上的 安第斯妇女和孩童,Curt Carnemark/世界银行图片库;棉花植株,Arne Hoel。
Rebecca Sugui 担任编写小组高级行政助理,Ofelia Valladolid 担任项目助理,Jason Victor 和 Maria Hazel Macadangdang 担任编写小组助理。Evangeline Santo Domingo 担任资源管理助理。
vi
概要
烈日下,贫瘠的土地上,一位非洲妇女弯 着腰,在高粱田里挥锄刈草,背上还背着 一个孩子——这就是农村贫困的生动写 照。对于她的一大家人以及数百万类似家 庭来说,仅能维持基本生计的“糊口农 业”的吝啬施舍,就是生存的唯一机会。 与此同时,已经有一些小农努力通过各种 方式摆脱贫困:他们有的加入了生产者组 织,与出口商和超市签订合同,出售靠灌 溉生产的农作物;有的到大农场当粗工, 这种农场具有供应现代食品市场所需的规 模经济;还有的转移到农村非农产业,开业,广袤、多样且快速 变化。如果地方层面、国家层面,乃至全 球层面都有健全的政策和支持性投入,今 天的农业将为数以亿计的农村穷人摆脱贫 困提供新的契机。农业向他们敞开的脱贫 道路包括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高附加值 的“新型农业”就业机会、新兴的农村非 农产业创业和就业机会等等。
进入 21 世纪,农业仍然是可持续发展 和减少贫困的基本途径。在发展中国家, 每个 4 个贫困人口中,就有 3 个生活在农 村——21 亿每人每天生活费不足 2 美元, 8.8 亿每人每天生活费不足 1 美元1,他们 大多数靠农业维生。就贫困人口居住的地 方和擅长的事情而言,实现到 2015 年全 球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减半的千年发展目 标以及此后几十年继续减少贫困和饥饿,
前言
农业是实现到 2015 年将全球赤贫和饥饿人口减少一半这一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发展工 具。这是今年的《世界发展报告》——该系列报告的第 30 期——所传达出的总体信 息。在发展中国家,每 4 个穷人中有 3 个生活在农村,他们大都直接或间接地靠农业维 生。本报告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制定和贯彻“以农业促发展”议程提供指导,该议程 能改变数以亿计的农村穷人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