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论文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摘要:玉米是异花授粉植物,育种主要是利用其杂种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杂种优势的概念,表现及原则,随后着重讲述了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并以玉米与其近缘种和远缘种杂交的利用为例,阐述了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及其在生产上的重要性,以及利用的现状和前景,使读者更多的了解玉米杂种优势的有关知识.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利用1. 杂种优势的概念.表现及原则杂种优势是指两个以上亲本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亲本优越的现象.它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其表现是多方面的:(1)营养体优势.多数杂种F代长势旺盛,分蘖力强,根系发达,茎杆粗壮,块根,块茎增大增重.(2)生殖优势.一些主要农作物如玉米,高粱,水稻等杂交种F1的产品多数较高,一般此推广的普通良种增产20%`~40%.(3)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的优势.杂种F1代生长势强,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和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往往优于亲本.(4)品质优势.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可以大大地提高产量,也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配遗传基础差异大的亲本.2.尽量提高亲本的纯合度.3.便于杂交,并能获得大量杂交种子.。
玉米在我国及至全世界被大面积种植,其育种目标在不同地区有所侧重,但大部分是共同性的.现概括地将饲用玉米育种的目标性状分述如下:(1)高产性状.通常认为,产量性状优势的.子粒玉米杂交同样应用较多的饲用产量.(2)稳产性状.该性状主要包括生态适应性和各种抗逆性两方面(3)营养价值(4)早熟性(5)适应机械化收获的性状,如适宜的植株高度和穗位高度.玉米是最重要的饲用作物之一,适合于许多地方种植,但因为各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的不同,又需要育种家们培育出许多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杂种优势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下面我们将分别论述玉米与其近缘种,远缘种的杂交。
2. 玉米与其近缘种的杂交2.1杂交试验目前,栽培种与其近缘物种直接杂交仍是将近缘物种基因转移到栽培种的主要手段。
玉米主要植株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分析

玉米主要植株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大幅度增长。
杂种优势的遗传实质是多个基因、各种遗传效应的综合作用,本文对玉米主要植株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分析。
关键词:玉米;农艺性状;SSSL测交群体;杂种优势位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
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来,玉米在解决温饱问题、保障粮食和饲料安全、发展国民经济以及缓解能源危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
利用203个玉米自交系许178背景的综3单片段代换系(SSSLs)群体为基础材料。
该群体是以综3为供体亲本、许178为受体亲本,通过多代回交和自交结合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BC4F2、BC4F3和BC4F4筛选到的纯合单片段代换系材料,包含150个不同染色体片段的SSSLs,分布在玉米的10条染色体上,代换片段平均长度为47.67 cM,导入片段总长11 394.22 cM,覆盖率玉米基因组的67.56%。
2.田间试验设计。
2016年冬以203个SSSLs为母本,受体许178为父本,利用人工授粉的方式获得203个SSSLs的测交群体。
2017年夏播在某市农业科学院对203单片段代换系及其回交群体进行了田间鉴定。
田间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单行区,行长4 m,行距0.6 m,密度为67 500株/hm2。
为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SSSLs群体和2个亲本采用同样的田间设计播种在同一试验田中,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大田生产。
3.性状田间测定。
从苗期开始,每一行从第3株开始在不同的发育时期选择10株标记叶片数。
散粉后选择10株表型一致的单株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主要包括株高(plantheight,PH)、穗位高(ear height,EH)、总叶片数(leaf number,LN)。
株高指植株从地面到雄穗顶端的高度(cm);穗位高指植株从地面到第一个穗所在节的高度(cm)。
CIMMYT白粒玉米自交系与广西骨干系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MY weeue smaeilt n lz h mbnn blya dg n t ea o s i sn e B. i n de. T ers l h w d ta T r sd a tra oa aye tec o iiga it n e ei rlt nhp u igt Grf g4 mo 1 h eut s o e h t i c i h i s
He e o i m o g CI M YT Li e n a g iKe n r d Li e n W h t a z t r ssa n M n sa d Gu n x y I b e n s i i M ie e
CHEN Ti n y a a - u n,W U Yo g s e g’,MA n —h n Hn,MO a g h a F n —u
效应次之 , 其值为 O 4 。 改良南 6 - 与 C L 8的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 .2 0l M9 达到 12 。组配 的优势杂交组合大部分符合 温带系 .6
×热带 系的杂种优势模 式。 关键词 : 白粒玉米 ; 自交系; 配合力 ; 杂种优势; I CMMY ; T 广西 中图分类号 :5 3 0 ¥1.3 文献标识码 : A
白粒玉米 自交系为材料, B r ig4模 武设计进行配合力分析 , 按 .Gi n f 研究来 自CMMY I T的白粒玉米 自交系与广西骨干 系的杂 种优 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 自交系改良南 6 - o1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 , 达到 0 5 ; 自CMMY .8来 I T的 C 2 8的产量 一般 配合力 ML6
玉米株型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自交 系 ( 新 2 3 8 6 、 新 6 、 郑 5 8 、 昌 7—2 、 3 2 8 / 0 4白、 新
7红 、 P H6 w C、 P H4 C V、 L 5 8 9 5 、 L 2 9 2 、 新 4白 改 、 新
( Xi n x i a n g Ac a d e m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Xi n x i a n g 4 5 3 0 0 3 , Ch i n a )
Abs t r a c t :I n t hi s e x pe r i me n t, e i g ht ma i z e h ybr i d s a n d t he i r p a r e n t s 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 s o ur c e s we r e us e d a s ma t e r i a l s t o s t u dy t h e he t e r os i s o f p l a nt - t y pe t r a i t s . The r e s ul t s s h o we d t ha t mo s t of t h e pl a n t — t y pe t r a i t s i n F1 ge n e r a t i o n we r e h i g hl y c or r e l a t e d wi t h t h e i r f e ma l e pa r e nt s, bu t we r e no t c o r r e l a t e d wi t h t he i r ma l e pa r e n t s。 e xc e p t t he s t e m d i a me t e r o f t he t hi r d i nt e r no de .I n a l 1 t he pl a n t — t y pe t r a i t S, f i ve ha d r e l a t i v e l y h i gh he t e r os i s i n F1 ge ne r a t i on, i nc l u di ng t he pl a n t he i g ht , e a r
基于穗部和籽粒相关性状的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研究

DOI:10.19462/ki.zgzy.20231212008基于穗部和籽粒相关性状的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研究魏 锋1 卫晓轶1 史大坤1 李方杰1 郑秋道1 高宏伟2 张根峰2(1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 453002;2河南宝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乡 453003)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玉米杂种优势,以国审玉米品种伟育618及其双亲为试验材料,对穗部性状和籽粒性状进行调查,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效应,同时计算F1杂种优势指数、相对杂种优势、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
结果表明,轴粗、穗行数、穗粗的遗传力较高,行粒数、穗长的遗传力较低;从遗传效应来看,除粒厚外,其余穗部性状和籽粒性状均表现为超显性效应,说明在选育穗部性状及籽粒性状等优良的杂交种时,更应该对双亲的轴粗、穗行数、穗粗等遗传力高的性状进行选择。
除考虑父母本的穗部性状和籽粒性状外,还要考虑双亲间的杂种优势。
对各性状间的杂种优势进行比较,穗重和穗粒重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均高于其他性状,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平均值大于籽粒性状,因此,在玉米杂交种的选育过程中,穗重和穗粒重也是重要的选择依据。
对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的分析表明,与籽粒性状相比,对玉米穗部性状的选择相对来说更为重要。
关键词:玉米;穗部性状;籽粒性状;杂种优势Utilization and Study of Heterosis Based on Ear andKernel Related Traits in MaizeWEI Feng1,WEI Xiaoyi1,SHI Dakun1,LI Fangjie1,ZHENG Qiudao1,GAO Hongwei2,ZHANG Genfeng2(1Xinx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xiang 453002,Henan;2Henan Baoj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Xinxiang 453003,Henan)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11170882_不同世代玉米自交系配合力规律及杂种优势表现研究

不同世代玉米自交系配合力规律及杂种优势表现研究李 一1 穆云森1 马中义1 梁秋华1 丁贵江1 任冬雪1霍燃华1 王 帅2 王 奇1 刘宝印2 李青松1(1承德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承德067000;2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农业农村局,承德067000)摘要:研究不同世代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变化规律及杂种优势表现,确定最佳配合力测定时期,可以为玉米早代选择和缩短育种进程提供理论参考。
将2个群体早中晚3个不同世代18个选系(每个世代3个选系)和4个测验种(每个群体2个测验种),按NCII试验设计组配36个杂交组合,对各世代抽丝期、株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及产量配合力变化规律和杂种优势表现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世代的增加,不同世代配合力间变幅逐渐减小,趋于稳定,S1~S3世代是自交系严重分离,S3~S5自交系从分离走向稳定,S3是配合力测定的最佳时期,应该结合自交系自身表现进行选系,进一步增加选系的准确性。
S3与S5世代间超标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在育种过程中可以通过S3世代组合的杂种优势预测S5世代组合的杂种优势。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世代;配合力;超标优势配合力是玉米自交系的重要遗传特性和衡量自交系优良与否的核心指标[1-2]。
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难在选系,重在选配,中心是配合力问题”是育种家们达成的共识[3]。
有些亲本自交系表现较好,但其杂交组合并不一定理想;某些较差亲本自交系杂交后代能产生优良的杂交组合,这就是亲本间配合力差异的缘故[4]。
常规的玉米育种包括分离筛选自交系和组配杂交种两个步骤,存在周期长、盲目性大、育种效率低的问题[5-7]。
亲本自交系的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组配出优良杂交种的潜力,是评价自交系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8],将配合力的高低作为亲本选择的依据之一,能够降低杂交种组配的盲目性,实现自交系和杂交种同步定向选育,对自交系的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幅度提高玉米育种效率[9-10]。
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

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摘要:收集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的前提,通过对资源进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可以显著提高育种效率。
本研究利用135对InDel分布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引物,系统分析了491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标记多态性信息量变化范围为0.255~0.678。
通过计算遗传相似值(GS),上述材料被划分成8个包括Reid 群、Lancaster群、四平头群和PB群的杂种优势群。
本研究结果为组配优良玉米杂交种提供了遗传信息。
关键词:玉米;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群;遗传相似性;InDel标记中图分类号:S513.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1-0107-03收稿日期:2015-08-24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41385);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3)3060]。
作者简介:林峰(1978―),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遗传育种研究。
E-mail:flinlc@。
通信作者:赵涵,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
Tel:(025)84390751;E-mail:zhaohan@。
杂种优势是指2个遗传组成不同的生物体杂交后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及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利用杂种优势获得总体性状优于亲本的杂交种是现代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杂种优势群集中了大量有利基因,群间自交系杂交时往往可以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
因此,杂种优势群的划分有助于自交系改良和杂交种选配,对杂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是典型的异交作物,杂种优势明显。
玉米中最早的一对杂种优势模式是Reid×Lancaster,2003年,Hallauer提出了BSSS-Tuxpeno和non-BSSS-non-Tuxpeno两个杂种优势列(Heterotic Alignment)的概念,又称SS和NSS群[1],这一模式大大促进了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创新,得到了广泛应用。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二)、玉米杂交制种的技术要求
? 制种玉米田 间管理
? 制种玉米人 工去雄
1、制种玉米田间管理
? 播期管理 ? 苗期 ? 灌水管理 ? 田间去杂去劣 ? 砍出父本 ? 收获、晾晒
1)播期管理
1、掌握品种特性,把好种子质量关,进行种子处理 ? 人工清选 把亲本种子中的霉种和破粒清选出来,
避免播种后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 种子包衣 在播种前7-10天,包衣的种子必须晒干
增加母本行数,提高制种产量。 依据:父本雄穗的发达程度、分枝多少、花粉量
多少和父本开花散粉持续的时间长短
2)苗期及灌水管理
? 突出一个“早”字,早放苗,早封土,苗期以 根系生长为主,早中耕疏松土壤,促使根系下 扎,培育壮苗。
? 早定苗:在 3-4片真叶定苗,每穴留一株。发 现有杂株玉米立即剔除。母本留均匀一致的壮 苗,父本有意留大、中、小苗,延长父本散粉 时间。
二、我国是利用杂种优势最早的国家,欧洲在产 业革命之后才开始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1)有关骡子杂种优势的记载 有关骡子杂种优势 的记载,要追溯到 1400多
年前《齐民要术》 中的有关文字描述 “ …马复驴 所生骡者,形容壮大,弥复胜马 …”。 2) 1637年《天工开物》中有关养蚕业杂种势利用 的记载:“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 此一异也” 。
普通烟草 早熟
×
心也烟草 优质晚熟
品种甲 品种乙
种间杂交种 早熟优质
二、玉米制种技术
? 基地的选择 ?玉米杂交制种的技术要求
一)、基地的选择
1、我国杂交制种的主要区域: 我国玉米制种基地分为西北、东北、华北
三个制种区域。这些地区昼夜温差大,光 照时间长,适合玉米制种的生产 较好的稳产性和适应性,凡 只是产量方面具有强优势而其他性状不具优势的杂 交组合,往往不能稳产高产,风险性较大,不宜推 广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杂种优势 类群和杂种优势模 式
种质 资源是 作 物育种 的基 础材 料 。玉米起 源 于 中南 美洲 ,有 丰富 的遗传 变异 。根 据籽粒 类 型 、株 型 、穗型 和染 色体特 征等 可将 全世 界 的玉米划 分 为 30 种 族 u 0个 其 中 的大 部 分 只 能 在低 纬 度 地 区 ,但
wee it d c d bif . h e e rh rs l ia a di i n j n rvn eweec n ld da d r r u e r l T e rs a c e ut i Chn n Hel gi gP o ic r o cu e n no ey sn n o a
要 内容 。
关键词 :玉米 ;种质;杂种优势 ;类群 ;模 式 中图分类号 :¥ 1 ;¥ 3 5 3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 3 92 1)4 0 0 - 7 0 5 9 6 ( 0 10 - 0 1 0
S u y o o n h t r t r u d mo el t Y ( oe eo A ru ue N r e s t d n c r e e o i g o p an d / N iC lg f gi lr, o ha t c J l ct t
we e pr o e u h a rh as r p,No h a t i d No h as an a t r op s d s c s No e t g ou t t r e s Red an r e tXL c ser mod l X t es.PA X
L na tr d l a l p  ̄ n el gi gPo i e T pn ebe dn oe t l f o h a a c s e w sa oi o a tnH in j n rv c . a i t re i p tni  ̄ e — e mo s m i o a n gh g ao N s go pa de h n i ers ac n tt t Bgo pw r ip r n el gi gPo i e t ru n n a c gt e rha duiy oP ru ee m ot tnH in j n rv c . n h e l i a i o a n
积 的 5 .3 。 19 年 我 国 5 %的 玉米 面积 都种 植 56 % 9 5 3
了中单 2 、掖单 2 ,掖单 1 、掖单 l 研 究 主要集 中在温带 地 区 ,育 种 中利 用 的种 质资源相 对集 中 ,育种 的种 质基 础 日趋狭 窄 ,这 已 成 为制约 玉米 育种 进展 的主要 原 因 。例 如 ,上世 纪 5 年 代 我 国 在 110 h 。 地 上 种植 了 1 0 个 0 0 万 m 土 200
c mp rd S men w o io sa o t onh trt ru n ee t o e i H i nj n rv c o ae . o e pn n b u r eeoi go pa dh tr i m d l eo ga gPo i e i c c o c n l i n
( 北 农 业 大 学 农 学 院 , 哈 尔滨 东 103 ) 5 0 o
摘
要 :文章介 绍 了玉米杂种优 势类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基本概念 ,总结 了国内玉米杂种优 势类群和 杂种优
势 模 式 的 主 要 研 究 结果 并进 行 了 比较 ,提 出 了黑 龙 江 省 特 有 的 东北 地 方 种 质 群 , 东北 地 方 种 质 群  ̄ e 群 和 东 北 Ri d 地 方 种 质 群 x acs r 两 个 杂 种 优 势模 式 ,以 及 在 黑龙 江有 重要 地 位 的 P x a cs r 式 , 并据 此提 出 了充 分 L nat 群 e A L n at 模 e 挖 掘 东北 地 方种 质 群 的 育种 潜 力 和 加 强 对 P B种 质 的 研 究和 利 用是 今 后 黑 龙 江省 玉 米 育种 和 种 质 资 源 研 究 中的 重
生长 ,对 现代玉米 育种 的意 义不 大 。现代 玉米 生产
尤 其 是 单 交 种 的 推 广极 大地 提 高 了 玉 米单 产 和 总 产 ,同时也 导致 玉米 生产 和育 种所依 赖 的种质 基 础 越 来越 狭 窄[ 上世 纪 8 2 1 。 O年 代 国 内 就 有 黄 早 4 、 Mo7 3 获 白等 4 自交 系 的说 法 。据 统 计 , 1 、30和 大 18 年 4 系组 配 的杂交 种 占据 了 当年玉 米种 植 面 97 大
第4卷 第4 2 期
21年 4 01 月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4 f1 1 2 4 : —7 Ap i 2 1 rl 01
J un lo nh atAgiutrlUnv ri o ra fNo e s rc l a iest u y
玉 米 杂 种 优 势 关 系 的研 究
金 益
Ag iutr l iest, r i 0 3 , ia r l a v ri Ha bn 1 0 0 Chn ) c u Un y 5
Ab t a t T e c n e t n ls ig meh d f h ee oi go p a d h trt d ln c r s r c : h o c p dca s t o so e h t rt r u n eeoi mo e i on a n t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