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女性独立形象分析
《简爱》的主要人物及性格

《简爱》的主要人物及性格
1.简·爱
女主人公,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
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
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
2.罗切斯特
坚毅、执著、风趣、富于情感、敢于追求、忠于爱情。
是一个完美的、冷面的、不幸的、善良的、成熟的贵族绅士。
3.里德太太
性格固执,刻薄,冷酷。
4.圣约翰
他乐于帮助贫穷的人,有崇高的理想,把他的全部身心都献给了基督教的传教事业。
他缺乏人们之间的那种深情,坚强而又固执,敏锐而又严肃,过分的理智,控制欲极强。
《简爱》中的女性形象有何特点

《简爱》中的女性形象有何特点《<简爱>中的女性形象有何特点》《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塑造了简爱这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
简爱的形象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展现出了诸多鲜明的特点。
简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
她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受尽舅妈和表兄的冷眼,但她并未因此而变得自卑怯懦。
相反,她在困境中学会了坚强和自立。
在寄宿学校,简爱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日后的独立生活奠定了基础。
成年后,简爱选择成为一名家庭教师,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计。
她不依赖男性的财富和地位,坚持追求经济上的独立,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简爱是一个勇敢追求平等和爱情的女性。
她坚信人与人之间在精神和灵魂上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的差异而被区别对待。
在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中,简爱毫不退缩地追求平等的地位和尊重。
当她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尽管内心痛苦万分,她依然坚定地离开了他。
因为她无法接受不平等、不道德的爱情。
简爱的爱情观超越了世俗的眼光和物质的诱惑,她追求的是心灵的契合和相互的尊重。
简爱具有强烈的自尊和反抗精神。
在舅妈家遭受不公平待遇时,她敢于反抗表兄的欺凌和舅妈的虐待。
在寄宿学校,面对校长的体罚和精神压迫,简爱没有屈服,而是据理力争。
这种反抗精神贯穿了她的一生。
在爱情中,当罗切斯特试图以主人的姿态对待她时,简爱坚决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抗议。
她的自尊使她不容许自己被轻视和侮辱,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简爱还是一个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女性。
尽管自己经历了诸多苦难,但她依然对他人的不幸充满同情,并愿意伸出援手。
在寄宿学校,她关心和照顾弱小的同学。
成为家庭教师后,她对学生阿黛勒悉心教导,充满耐心和爱心。
简爱的善良并非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理性和正义的基础上。
简爱的形象还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理性。
她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抉择时,能够冷静思考,做出明智的判断。
论《简爱》的女性独立精神

论《简爱》的女性独立精神《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小说。
小说以女主角简·爱为中心,展现了她坚强独立的精神和追求自由的意志。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简爱》中的女性独立精神。
首先,简·爱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
在小说中,简·爱从小就经历了家庭的不幸和社会的歧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沉沦,相反,她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尊心。
她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有着清晰的认识,不愿意被他人所摆布。
在洛沃德庄园,她拒绝了罗切斯特的求婚,因为她不愿意成为他的情妇,她要求得到平等的地位和尊重。
这种坚持和勇气展示了她的独立精神。
其次,简·爱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生活。
在小说中,简·爱一直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生活。
她不愿意被家庭和社会的规范所限制,她渴望有自己的事业和独立的经济来源。
在她离开洛沃德庄园后,她选择了成为一个家庭教师,这样她可以独立生活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她不依赖他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她成功地摆脱了贫困和困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第三,简·爱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在小说中,简·爱面对各种困难和诱惑,但她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她拒绝了罗切斯特的求婚,因为她发现他已经有妻子,她不愿意成为第三者。
她宁愿选择独自一人,也不愿意背叛自己的道德准则。
她对自己的忠诚和坚持,展示了她的独立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最后,简·爱通过自我教育和追求知识来实现自己的独立。
在小说中,简·爱通过读书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她在洛沃德庄园的图书馆中度过了很多时间,她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和见解。
她不仅仅是一个受教育的女性,更是一个有思想和见识的人。
她通过自我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实现了自己的独立。
总之,《简爱》中的女性独立精神体现在简·爱对自己的自我意识、追求自由和独立、坚持信念和原则以及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自己的独立等方面。
《简爱》的女性主义思想分析

简介《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主人公简·爱为切入点,描述了一个强大而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简爱》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
1. 自我实现与追求独立引言:在19世纪的英国,女性地位低下,受到男性压迫和束缚。
然而,《简爱》中的女主角简·爱却展示了她对于自我实现和追求独立的渴望。
1.1 爱的教育经历及对她的影响•充实内心:由于在寄宿学校度过的童年时光,简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优秀素养。
•自律自强:她通过努力学习并取得成功,在教师职位上展现了优秀能力。
•拒绝依附:她在罗沃德府操持生活,并拒绝成为他人附属品。
1.2 巴黎期间对女性地位的思考•自由与平等:在巴黎期间,简遇到了一些女性主义者,发现她们追求独立和自由。
•反抗男权制度:简开始意识到自身受到男权社会的压迫,并开始反抗这种对女性的束缚。
2. 爱情观与婚姻观的批判引言:女性主义思想也体现在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批判上。
在《简爱》中,女主角对传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提出了质疑。
2.1 对罗切斯特的挣扎•年龄差异:简担心自己与罗切斯特之间存在年龄不同带来的不平等。
•社会地位与财富:她认为社会地位和财富并不应该是决定两人关系的因素,更加重视感情的平等。
•爱情需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简坚持认为任何关系都需要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2.2 推翻传统婚姻模式•拒绝接受婚姻的依附性质:简清楚地表达出她不愿意成为一个男人的附属品。
•独立与事业:她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追求,并且决心要过着一个独立自由的生活。
3. 自我认同与自主选择引言:女性主义思想强调女性的自主权利,包括自我认同和自主选择。
在《简爱》中,简·爱展现了这种思想。
3.1 追求真实的自我•拒绝伪装:简坚持保持真实的形象,在面对社会审视时也毫不掩饰自己。
•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她坚守原则,不允许任何人对自己进行控制,同时也尊重他人的选择。
简爱自由与独立的女性形象

简爱自由与独立的女性形象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一个孤儿女孩简爱从小到大的成长故事。
在这个时代,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常常受到男性主导思想的束缚。
然而,简爱这一角色却展现了自由与独立的女性形象。
本文将从自由意志、自尊自强和追求独立三个方面来探讨简爱的形象。
一、自由意志简爱从小生活在寄养家庭中,受到歧视和虐待。
然而,尽管她处境困难,但她内心燃烧着对自由的追求。
在寄宿学校里,她坚定地反抗不公平对待,并付出代价维护自己的尊严。
当她成年后,她敢于奔赴外地寻找独立生活的机会,放弃了那个让她感到束缚的环境。
简爱不愿意妥协,她追求自由、追求她内心真实的欲望。
二、自尊自强简爱是一个拥有自尊心和自强意识的女性形象。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坚持追求自己的教育和知识,通过读书来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
她不愿沉沦于家庭的低层次,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有独立思想和见解的女性。
她不仅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工作,还坚守内心的价值观不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
简爱的自尊心使她能够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为他人左右。
三、追求独立简爱的追求独立是她自由与自尊的体现。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大多数是依附于男性的,女性的婚姻是由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安排的,但简爱不愿妥协自己的幸福,她要求平等的婚姻。
她选择了爱情而不是金钱和名声,敢于放弃虚荣的外界,只为自己心中真正的幸福而活。
她也拒绝了罗切斯特先生出于便利婚姻的提议,坚信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结语在《简爱》这部小说中,作者刻画了一个自由与独立的女性形象,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简爱不论是从她的自由意志、自尊自强还是追求独立的态度来看,都展示了一个坚强和勇敢的女性形象。
她不仅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坚持婚姻的平等,也追求自己内心真实的欲望和幸福。
总之,简爱这个角色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立自由、坚持自我的女性形象,她是一个激励人心的榜样。
我们应该秉持她的精神,在追求自由和坚守自己的原则上勇敢前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独立的女性。
解析《简爱》中的女性独立意识

解析《简爱》中的女性独立意识简介《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出版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简·爱尔和罗切斯特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小说中,勃朗特反映了19世纪早期英国女性面临的社会限制和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简爱》中的女性独立意识。
1. 社会背景与女性地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19世纪早期英国社会对女性角色和地位的限制。
当时,女性通常被认为是弱势群体,没有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能力。
她们受到社会道德规范和家庭期望的束缚,并被视为婚姻、家庭和子育的主要责任。
2. 简·爱尔的成长与自我价值认知然而,在这个传统观念压迫下,主人公简·爱尔却展现出了强烈的独立意识。
她从小失去双亲,在贵族家庭中过着苦难的生活,却没有放弃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与追求。
她努力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和个人成长,坚守内心的正义感和自尊。
3. 爱情觉醒与抗争《简爱》中的女性独立意识也体现在简与罗切斯特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中。
尽管罗切斯特先生是一个富有、世俗而有权势的男人,然而简并没有完全依附在他身上,而是坚持保留自己的独立和主张。
她勇敢地向社会规范挑战,并最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4. 勃朗特对女性独立意识的探索通过描写简·爱尔这一角色,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探索了女性独立意识的重要性和价值。
小说呼吁女性追求平等、拥有自主权利和尊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真正平等和健康的伴侣关系。
5. 对当前社会的启示虽然《简爱》发表于19世纪早期,但其中的女性独立意识的探索对当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提醒我们女性应该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并勇敢地为之奋斗。
同时,也呼吁男性应尊重并支持女性的独立成长。
结论总而言之,《简爱》这一经典文学作品通过主人公简·爱尔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女性独立意识的形象。
小说揭示了19世纪早期英国社会中存在的女性压迫局面,并呼吁追求平等和尊严。
简爱自由与独立的女性形象

简爱自由与独立的女性形象自由与独立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小说《简爱》中刻画的主要特点之一。
小说中的女主角简爱,以她一贯不愿妥协的精神和追求自由的个性,成为了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一个独立女性典范。
在本文中,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简爱作为一个自由与独立的女性形象。
1. 对自我价值的坚守简爱所展现的独立女性形象首先体现在她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上。
从她童年时期受尽屈辱和虐待,到成年后在洛赛特庄园受到差遣家庭成员的忽视和歧视,简爱始终保持着自信和自尊。
她从不向其他人低头,始终相信自己的价值并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
例如,当她在洛赛特庄园工作期间,根据职责与经历,她不畏惧地教训了怠工的约翰·里佛斯,体现了她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2. 追求学识与独立思考与当时女性普遍接受教育程度有限不同,简爱追求知识与独立思考的渴望使她与众不同。
她对学识有着不同寻常的热爱和追求,努力学习、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世界观。
当她在勃洛克斯特学校学习时,她主动向教师请教问题,并积极参与争论和讨论。
通过努力学习,她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能更好地去理解和抵抗周遭的不公与压迫。
3. 勇于追求爱情与婚姻自由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女性通常被视为被动的婚姻对象。
然而,简爱的婚姻观念却是不同寻常的。
她坚信婚姻应该建立在平等和爱情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约束和剥夺个人权利的工具。
面对罗切斯特改姓英德里的提议时,简爱果断地弃绝了这一婚姻,展示了她对婚姻自由的坚守。
直到最终,当她发现罗切斯特在婚姻中向她展示了平等和爱情后,她才积极追求自己的幸福。
总的来说,简爱作为一个自由与独立的女性形象,在小说中以她坚守自我价值、追求学识与独立思考、勇于追求爱情与婚姻自由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塑造。
她逆流而行,不愿向社会规范妥协,积极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幸福。
简爱的形象不仅在当时代表了一种先锋的个性,也对后世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她无论在心灵还是行动上,都是一个独立而勇敢的现代女性典范。
女性自由与压迫:《简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自由与压迫:《简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 引言《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出版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简·爱尔共和罗切斯特先生之间的故事,揭示了19世纪女性面临的自由与压迫问题。
本文将对《简爱》中涉及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2. 简·爱:反抗与独立简·爱作为小说的主角,展现了一位坚强独立、勇敢反抗束缚的女性形象。
她在孤儿院长大,经历了许多困境,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心态。
她追求知识和教育,并从中获得内心力量。
她坚决拒绝成为他人的附属物,试图打破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限制。
3. 华伦夫人:被社会束缚的典型代表华伦夫人是《简爱》中另一个重要的女性形象,她符合当时社会对女性身份和角色设定的期望。
作为社会地位较高、财富丰厚的人,她被视为完美的太太。
然而,她也因此受到了家庭和社会对她角色的期望所限制,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4. 柔兰:性别刻板印象下的牺牲者柔兰是小说中展现出另一种女性形象——那些被困在传统性别角色期望下、无法追求自己梦想并且最终以婚姻来满足他人需求的女性。
她在面对无法实现自我的挣扎时,最终选择顺从并符合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5. 结论通过对《简爱》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勃朗特将其作品设定在19世纪封建社会背景下,揭示了当时女性所面临的自由与压迫问题。
坚强独立、追求自我实现的简·爱成为反抗者和代表,在社会压力下牺牲自我的华伦夫人以及沉溺于传统角色期待中未能实现个人梦想的柔兰则代表了那些被社会限制的女性。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我们更加了解到19世纪女性所面临的局限和挑战。
注: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解读,若有任何异议,请参考原著作品进一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爱》女性独立形象分析
摘要:本文以《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为分析对象,总述成书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作者的个人生平与主人公塑造之间的关系,并分别从盖茨海德、洛伍德、桑菲尔德、乡村小学及重回桑菲尔德五个阶段论述了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
从盖茨海德的最初反抗、到洛伍德的继续成长、再到桑菲尔德遇到罗切斯特先生,然后又从这里逃走,在乡村小学经受新的考验,最后终于又一次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直到最终获得幸福。
一个性格倔强的普通女孩由于不满于不公正的现实而终于萌发了追求全新的、平等生活的梦想。
并在生活的磨练中,一点点的成长,变得成熟,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关键词:简爱女性尊严自由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578(2011)05-0065-02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1837—1914)是英国文学的繁荣时期之一,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因塑造了新型的人物形象简爱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简爱有着强烈愿望,即:要求平等,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
独立人格发展的历程《简爱》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成熟女性,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在盖茨海德府、在洛伍德学校、在桑菲尔德庄园、在圣约翰家及重回桑菲尔德。
1、在盖茨海德府
小说的一开篇,就为我们展现了主人公童年生活的场景,也是全书故事的出发地点——盖茨海德。
盖茨海德是简爱的舅母家,她迫于丈夫临死前的嘱托而收养了简,可是她并不喜欢这个小女孩,把她视作肉中刺眼中钉,处处刁难、打击、侮辱。
简在这里所遭受的歧视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阴影,而在这里所进行的反抗也同时坚定了她的信心。
在经历了无数次被欺侮之后,她终于以她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反抗,而且一点也没有退缩,并取得了胜利。
男孩里德经常轻蔑地对简爱说:“妈妈说的,你靠别人养活你,你没有钱,你爸爸什么也没留给你,你应当去讨饭,而不该同像我们这样体面人家的孩子一起过日子,不该同我们吃一样的饭,穿妈妈掏钱给买的衣服。
”显然,这些想法实际是来自于他的母亲里德太太,与其说是简爱的舅母在指责她,不如说是整个家里人乃至整个世俗的社会都在对这个她这么说。
没有父母的庇护,她没有钱,自然只好依靠别人的资助度日,然而却遭到别人如此的歧视。
面对里德蛮不讲理的欺凌,她勇敢的进行反击,丝毫也不示弱地与他扭打在一起。
从在盖茨海德的经历可以看出简爱充满反抗精神的性格特征已经略现端倪。
2、在洛伍德学校
经过这次冲突之后,简爱终于离开了舅母家到了她人生的另一站——洛伍德。
洛伍德是一所由布罗克赫斯特先生出资筹办的教会学校。
正如这位假道学先生所说的,“我的使命是节制这些姑娘的肉欲”,可是他与他的家人却个个衣著光鲜,穿绸挂缎。
可想而知,
简爱在这里依然会遭受到不公正。
果然,他一出现就对简爱的人格进行了恶毒的诋毁,污蔑她是魔鬼的奴仆与代理人,说谎者。
谭波儿小姐曾对简这样说:“哪怕全世界的人都恨你,都相信你坏,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相信自己是无辜的,你就不会没有朋友。
”这些话对于身处绝境的简来说简直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她干枯绝望的心田,给了她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与力量。
而海伦·彭斯,则是一个真正的宗教信仰者。
面对悲惨的人生,她选择了默默的忍受,并寄托于精神上的超脱与拯救,但这样并没有拯救了她,最终还是死在了洛伍德学校。
就这样,在谭波尔小姐和海伦的理解与关爱中,简爱一点一点成长。
这种理解与关爱影响了她,使她不再的对一切进行盲目地反抗,而是学会了理解与宽容。
这种宽容非但并没有削弱她独立自尊的人格特征。
反而更加丰富了它的内涵。
3、在桑菲尔德庄园
随着海伦的死,特别是谭波儿小姐的出嫁。
简爱对这种充满宗教气息的生活常规感到厌倦的了。
她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做了一名家庭教师。
在这里,她又遇到了那个神秘的男主人——罗切斯特,一个像她一样,渴望着自由,却又被种种世俗枷锁束缚的男子。
初次见面,罗切斯特喜怒无常,而且态度生硬!可是简爱并不讨厌他。
在后来的相处中,他们慢慢彼此了解。
共同的遭遇、志趣、和梦想让他们互相靠近,终于,他们相爱了。
在这一时期,简爱的人生信念受到了新的挑战,当感觉没有受到应有的尊敬时她大声对罗切斯特说。
“你认为我会为留下来,成为
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认为我只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你认为我能忍受让人把我的一口面包从嘴里抢走,让人把我的一滴活命水从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
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平等的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这样激烈的言辞非但没有驱散对方的爱意,反而使得他更加对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女人刮目相看,更加欣赏了。
当他们终于要步入婚礼殿堂的前夕,却意外的发现原来罗切斯特先生早已经有了一个合法的妻子,简爱感到自己感情受到了欺骗,尽管那个女人已经成了疯子。
罗切斯特提议可以带她远走高飞,可是她不愿意,当爱情与尊严发生冲突的时候,简爱没有犹豫地选择了尊严。
最后,她一个人什么也没有带走的离开了罗切斯特。
4、在圣·约翰家
离开桑菲尔德之后,简流浪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后来受到了一个好心人的救助,并意外发现对方竟然是她的一户远房亲戚。
如果说在桑菲尔德的生活和罗切斯特先生的爱对于她是一次重大考验
的话。
那么,在乡村小学的经历则是对她意志的又一次考验,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感情方面。
她接受了乡村小学教师的卑微的职位,
尽职尽责。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自食其力的愿望。
长相英俊又才华出众的救命恩人圣·约翰追求她。
对方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似乎都无可挑剔,而且还是她的救命恩人。
可是最后她还是拒绝了,因为她选择忠于自己最真实的感情。
她没有选择作为一个传教士的妻子而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那个虚幻的宗教。
成为神权的奴仆。
她要成为自己的主宰,开创属于自己的平等自由的新人生。
等故事发展到了这里,一个既独立自主又有明确主见的简爱终于完全出现了!
5、重回桑菲尔德
“我的旅程结束了”当简·爱重回桑菲尔德的时候这样告诉自己。
是的,她的旅程结束了。
乘着暗暗的暮色,这个女孩又一次回到了这里。
因为属于她的那个人在这里:属于她的另外的一种生活也在这里。
所以她回来了。
重回桑菲尔德,尽管一切也都发生了太多的改变,可是那颗深爱着她为她而燃烧的心却依然存在。
而且更加的依恋她。
就像所有美好故事的结局一样,作者夏洛蒂也给了简·爱一个完美的归宿。
至此,主人公所有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
但是,所以的读者都应当铭记,这一切都是以平等和自由、特别是作为一个女性在家庭社会的平等地位和尊严为前提的。
简爱所要的并不一般小女人所追求的简单的宠爱,而是那种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男女平等基础之上的真正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简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2]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朱虹,基督教《圣经》与《简爱》[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87,03.
[4]高万隆,论《简爱》的宗教倾向[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88,10.
[5]皮海兵,《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j],文学艺术,2005,05.
[6]陈妹波,论《简爱》中的性别意识形态[j],外国文学研究,2002,04.
[7]韦德三,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