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区流水养殖鲟鱼试验

合集下载

山区流水池饲养鲟鱼高产技术

山区流水池饲养鲟鱼高产技术

山区流水池饲养鲟鱼高产技术张龙涛;蒋晓红;刘霆;周洲;杨兴【摘要】2010—2011年,贵州省水产研究所承担贵州省科技厅重点推广项目“贵州省鲟鱼养殖示范”,建立了907米。

的高标准鲟鱼养殖流水池,通过两年的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2页(P35-36)【关键词】鲟鱼养殖;流水池;技术;饲养;山区;高产养殖试验;养殖示范;水产研究所【作者】张龙涛;蒋晓红;刘霆;周洲;杨兴【作者单位】贵州省水产研究所,550025;贵州省水产研究所,550025;贵州省水产研究所,550025;贵州省水产研究所,550025;贵州省水产研究所,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2152010-2011年,贵州省水产研究所承担贵州省科技厅重点推广项目“贵州省鲟鱼养殖示范”,建立了907米2的高标准鲟鱼养殖流水池,通过两年的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1.养殖设施试验基地位于贵州惠水县高镇镇姚新村,共有流水池46口,砖混结构。

水面面积907米2,水深1.2米,其中八角形池20个、面积388米2,圆形池10个、面积125米2,长方形池16个、面积394米2。

水池水体交换量为2~2.6次/小时。

有圆形育苗盆共28个,其中直径100厘米的铝盆18个,用于鲟鱼水花培育;直径200厘米的玻璃钢盆10个和直径150厘米的水泥池4个,用于转食后育苗。

2.水源养殖水源为河水,附近无污染源。

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以上,水体透明度90~200厘米,溶氧6.5~9.3毫克/升,pH6.8~8.2,水质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

全年水温在6~22℃,每年的4-11月份水温保持在16~22℃,符合鲟鱼的养殖要求。

3.苗种饲养品种为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的杂交种(俗称西杂)。

新疆地区施氏鲟受精卵及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新疆地区施氏鲟受精卵及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新疆地区施氏鲟受精卵及苗种培育技术要点王宝通【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页(P10-11)【作者】王宝通【作者单位】新疆伊河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5000【正文语种】中文2010-2013年,新疆各州的鲟鱼总产量从27吨增加到197吨。

由于新疆地区鲟鱼养殖起步较晚,还尚未形成本土地区的鲟鱼繁育群体,因此新疆境内鲟鱼苗种缺乏。

此外,新疆地区水文特征独特、鲟鱼养殖技术环节连接不畅,因此其鲟鱼苗种的驯养难度大。

笔者于2013-2015年,在新疆地区进行了鲟鱼受精卵自然水体孵化及苗种人工饲料开口驯养的培育试验,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获得成功,并对鲟鱼的受精卵孵化及鱼苗培育模式进行了综合性的比较,总结出了新疆地区最佳孵化及苗种培育模式,现将该试验过程中的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试验材料2013年5月-2015年7月于北京鲟鱼工程繁育中心购置施氏鲟发眼卵6批次,共计70万粒。

2.受精卵孵化及苗种培育条件(1)孵化水温。

自然条件下,新疆地区6-9月水温长时间保持在(17±1)℃,鲟鱼孵化时间一般选择5月末、6月初。

孵化用水采用自然河水,孵化水温为17~18℃,水中溶解氧≥6毫克/升。

(2)孵化操作步骤。

受精卵进场后,打开包装箱,将受精卵包装袋放置于待孵化的水体中,经过30分钟的温度平衡,保证袋内的水温与袋外的水温一致。

将平衡好的施氏鲟受精卵分装到各孵化槽中进行孵化。

孵化槽主体为木质结构,底部覆盖有60目筛绢。

每个孵化槽中放置受精卵3000粒。

每个玻璃缸内放置3~4个孵化槽。

玻璃缸的规格为200厘米× 40厘米。

人工孵化过程中,要保持玻璃缸内水体处于流转状态。

每隔2小时测定一次溶氧,确保水中溶氧量的充足。

为防止细菌滋生和水霉菌感染,孵化期间每隔10小时用5毫克/升亚甲基蓝溶液消毒10分钟,直至破膜前两天停止使用。

(3)出苗及暂养管理。

孵化水温为17~19℃时,受精卵历时92~105小时仔鱼即可出膜。

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所兴,罗治远,张飞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摘要:鲟鱼是一种养殖价值很高的经济鱼类,养殖模式以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为主。

新疆伊犁地区水资源丰富,且水质条件优良,本实验在新疆伊犁地区对工厂化鲟鱼养殖技术进行研究,重点对工厂化养殖鲟鱼的放养密度、生长情况和经济效益三项指标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鲟鱼工厂化前言鲟鱼类隶属硬骨鱼纲、鲟形目,世界上现存鲟鱼类有两科六属二十六种。

近十几年来,人工规模化养殖鲟鱼发展很快,以西伯利亚鲟、史氏鲟、杂交鲟为主。

养殖方式以网箱、流水池、池塘为主流养殖模式。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新疆大规格鲟鱼价格较高,经济收益明显,市场前景广泛。

1.材料:1.1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设计循环水养殖池设在封闭式工厂内。

工厂厂房为夹心彩钢板建造,顶高5m。

养殖池采用玻璃钢和外铺瓷砖水泥池两种结构。

玻璃钢养殖池呈圆形,直径2m,高1.2m。

外铺瓷砖水泥养殖池呈正方形,规格5m×5m,面积25m2。

1.2水源试验场用水为水库中层水,水温15℃,先进入蓄水池进行物理沉淀、过滤,再流入养殖池中。

水质达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完全符合鲟鱼生长要求。

1.3增养设施功率5kW的罗氏鼓风机,输气管道,纳米管增氧终端。

1.4养殖水净化设施养殖水经过排水系统经微滤机过滤,转至地下物理水处理系统,再由水泵送至生化反应器进行生物水处理,而后流入蓄水池,经输水管道进入养殖池。

2.方法与内容2.1鱼种放养2.1.1养殖池消毒用5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

消毒后用清水冲洗,认真检查进排水设备,然后注入新水。

玻璃钢养殖池水深50cm,水泥养殖池水深1.3m。

2.1.2鱼种放养鲟鱼苗种来源于大连市永兴鲟鱼养殖技术有限公司。

放养的鱼种体质状况良好,鱼体匀称、鳃鲜红、体色呈黑色或黑灰色,腹部呈白色、无凹陷,游动能力强的全人工繁育苗种,其规格为5cm/尾。

鱼种放养前均用2%-3%食盐水浸泡消毒10分钟-20分钟。

浅析鲟鱼水泥池流水养殖技术及其主要病害防治

浅析鲟鱼水泥池流水养殖技术及其主要病害防治

浅析鲟鱼水泥池流水养殖技术及其主要病害防治1. 引言1.1 鲟鱼水泥池流水养殖技术的背景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被誉为“水中黄金”。

由于其肉质鲜美、脂肪含量较高,以及鱼子酱的高价值,鲟鱼一直备受人们的追捧。

传统的捕捞方式对野生鲟鱼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保护野生资源并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开始探索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水泥池流水养殖技术便是其中一种。

相比于传统的养殖方式,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养殖密度、改善水质、减少疾病发生率,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水泥池建设相对简单,维护成本低,适应性强,适合各种水质条件下的养殖。

随着对鲟鱼养殖的不断完善和推广,鲟鱼水泥池流水养殖技术逐渐成为养殖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对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鲟鱼水泥池流水养殖技术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并为养殖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1.2 鲟鱼养殖的市场前景鲟鱼是一种高档水产品,肉质鲜美,口感鲜嫩,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鲟鱼在市场上的地位逐渐上升。

特别是在高端餐饮和礼品行业,鲟鱼被视为奢侈品,价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以及对高蛋白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对鲟鱼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鲟鱼被认为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高营养的优质食材,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尤其是在高端宴会和餐饮场所,鲟鱼成为备受追捧的食材,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对水产品的消费习惯逐渐改变,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鲟鱼的市场前景也随之拓展。

鲟鱼产品的多样化开发和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使得鲟鱼养殖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鲟鱼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投资者可以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正文2.1 流水养殖技术的原理与优势流水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水流动来保持水体新鲜、氧气充足的养殖方式,适用于很多水产生物,包括鲟鱼。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山区鲟鱼的养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由于山区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水质清澈,非常适合鲟鱼的养殖。

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肉质鲜美,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

而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鲟鱼的养殖效率和品质,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青睐。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的适宜条件1、水质山区地处高海拔地区,大部分地区水质清澈,无污染。

选择适宜水温、富含氧气、无污染的河流或山泉水作为养殖水源,保证鲟鱼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2、地理环境山区地势起伏,适合利用地形的高低差建设流水池。

利用山区的高差,可以方便地进行水流的控制和循环,保证鲟鱼有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3、气候条件山区气候凉爽,适宜鲟鱼的生长。

在山区鲟鱼的养殖季节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做好养殖的防护和温控工作,保证鲟鱼的正常生长。

二、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1、建设流水池在山区选择合适的地理环境,利用地形的高低差建设流水池。

通常可以选择山间水源,通过管道输送水到养殖场,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

流水池的建设要符合山区的地形特点,保证水流畅通,便于管理和养殖。

2、选择适宜品种在山区鲟鱼的养殖中,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水质条件的鲟鱼品种。

一般来说,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等品种适应性非常强,适合在山区流水池进行养殖。

3、保证养殖水质养殖水质是影响鲟鱼生长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在山区鲟鱼的流水池养殖中,一定要保证水质清澈,富含氧气,无污染。

可以使用过滤设备和增氧设备保证水质的良好。

4、科学饲养管理在山区鲟鱼的养殖中,要进行科学的饲料配比和投喂管理。

根据鲟鱼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确定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

要定期对鲟鱼进行健康状况和生长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5、适时收获鲟鱼是一种生长周期较长的鱼类,通常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收获的标准。

在山区鲟鱼的流水池养殖中,要根据鲟鱼的生长情况和养殖水质,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收获。

鲟鱼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鲟鱼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鲟鱼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摘要在贵州喀斯特山区进行了2年多的鲟鱼养殖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鱼苗培育成活率为47.5%,转食率为97.5%,已转食好的养殖成活率为92.6%;单产为42.2 kg/ m2,最高单产为112.62 kg/ m2,折合产量112.62万kg/hm2;饵料系数为1.96;总投入245.29万元,总收入439.80万元,毛利194.51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79,成本22.03元/kg。

关键词鲟鱼;养殖;效益鲟鱼是珍贵的高档水产品,目前在国内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形成一定的消费群体,市场供不应求。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具有养殖鲟鱼的良好条件,利用境内丰富的冷水资源条件,通过人工养殖,可形成鲟鱼的规模养殖。

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笔者在贵州省特种水产工程技术中心惠水试验基地的流水池进行了鲟鱼的养殖试验。

经过2年多的试验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试验鱼池。

鱼苗暂养和培育池:981.5 m2,其中铝盆16个,直径100 cm,盆深18 cm,水深15 cm,计12.56 m2;圆形玻璃钢盆10个,盆深50 cm,水深35~40 cm,计31.4 m2;圆形水泥池4个,池深100 cm,水深70~80 cm,计22.8 m2。

鱼种培育和成鱼池:长方形水泥池14个,池深100~120 cm,水深70~100 cm,面积为6.7~53.9 m2,计283.6 m2;圆形水泥池10个,池深130 cm,水深100 cm,面积为12.5~99.4 m2,计121.9 m2;八角形水泥池21个,池深140 cm,水深110 cm、面积为19.4~77.7 m2,计521.8 m2。

铝盆培育池采用底部进水,中心表层排水,在室内进行;圆形池采用表面进水,池底中心排水,池上少数搭遮阳网;长方形鱼池采用表面进水,池底尾部排底层水,池上少数搭遮阳网。

1.1.2 水源。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

山区鲟鱼流水池养殖技术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水中黄金”。

鲟鱼逐渐成为了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品种之一。

在山区鲟鱼养殖中,流水池养殖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养殖方式,它不仅能提高养殖效益,还能保证水质,达到环保养殖的目的。

流水池养殖技术是指将水质优良的山泉水流经养鱼池,在养鱼池内形成水流动的养殖方式。

此种养鱼方式,以提供养鱼所需的充足氧气、良好水质为主要特点。

流水池养殖技术是一种生态养殖方式,因有流动水,可以将鱼垃圾带走,解决了容易造成养殖环境污染的问题。

同时,流动水也能很好地保持水的清洁度和温度,提高了鱼儿的养殖环境。

1、选址要选择在水清流畅的地区建造流水池。

一般而言,山区的山泉水流清新、富含氧气,比较适合养殖鲟鱼。

在选址时,要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找到一处流量和水质都十分合适的地方建造流水池。

2、池体结构(1)池体大小与形状:一般而言,流水池的深度一般不应超过2米,长度、宽度视养殖规模大小而定,推荐宽度与长度的比例为1:3左右。

另外,池底宜设有一定的坡度,方便鱼垃圾的排放。

(2)池体材质:建造流水池的常见材料有水泥、玻璃钢及生物陶瓷等。

其中,水泥池体价格较低,但易有漏水现象,而玻璃钢则价格较高,但池体结构相对较牢固;生物陶瓷池体材质具有良好的水利性能和生物陶瓷滤材的特点,可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浓度,为山区鲟鱼良好的养殖空间。

3、流动水的入口与出口养殖鲟鱼时,流水池的入口和出口是非常重要的。

入口的部位应该选择在充分阳光照射的地方,可以降低水中异味,同时提高水质;出口的部位,要选择相对比较高处的地方,有利于流动水的自然排放,保证水质。

三、养殖管理1、调整PH值鲟鱼对PH值的适宜范围为7~8.5,若PH值过低则会导致水质酸化,从而引起生态环境的改变,不利于养殖鱼种的繁殖。

因此,必要时应调整PH值,以保证养殖水的环境稳定。

2、投喂饲料山区鲟鱼可选用特制的鱼粉、浮饵、鱼饲料等进行投喂。

生态型循环水养殖鲟鱼试验

生态型循环水养殖鲟鱼试验

循环 水养 殖车 间项 目投 资为2 万元 , 5
为 粗 砂 ,砂 径 不 小 于 4 m, 中 间层 为 池 中的鱼类摄食 ;经二级砂石 过滤 , a r
扣除饲 料费 、 电费 等 ,2 可收 回成 中 砂 ,粒 径 3 4 年 — mm,上 层 为 细 砂 ,粒 细小微粒被拦截 。其次经 附着基 上的
鱼 品质 ,且 一 般养 殖 户 能接 受的 新 白鲢 各5 k ,用来滤食较 大饲料残饵 2 根纳米管 ,每根 纳米管 内径分别 为 0g 0 型养 殖模 式 ,我们 开 展 生 态型 循 环 及鱼体粪便 。池 中设排污 口1 。 个
水 养 殖 系 统价 效 性 研 究 ,并 于 2 0 年 09 l mm, 长 1 0 m,间 隔 5 m。 纳 米 管 O 2e e
生态型循 环 水养殖鲟 鱼试 验
一文 / 湖 北 天 峡 鲟 业 有 限 公 司 王 胜 望 万 年 春
鲟 鱼 因其 生 长速 度 快 ,抗 病 力 6e 0 m深排水沟 ,大棚两侧具有塑料薄 物 附着 基 。水体表层 靠近集水沟 的地
强 ,市 场 前 景 好 等优 点倍 受 养 殖 户 青 膜升降装置 ,便于通风。
本 ,经 济 效 益 十 分 显著 。 径 1 2 m。该 沉 淀池 主 要 对 水 体 进 行 微生物降解氨氮 、亚 硝酸盐 ,显著 降 -m
二 次过滤 ,清除水 中细小颗粒 。
低化学耗氧量 和生物耗氧量并增 氧 :
再 经过植物吸收 营养 盐 ,达到净水 的
材 料 与 方 法
4 养 殖 废 水 处 理 主 养 池 排 出 的 .
鲟 鱼6 6 k ,平 均 尾 重8 g 07 g k ,饵 料 系 铺设砂砾 ,构成砂床 。按粒径 大小分 养殖废 水经公共排水沟流 入沉 淀过滤 数 1 5 产 值 l 4 6 元 ,整 个 生 态 型 三层铺设 ,每层厚度6 c ., 00 8 0m,其中底层 池 ,经初级 沉淀 ,大部分有机 碎屑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删 I 旦 产一 塑塑 壅
鲟鱼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 ,鲟形 目,鲟科 ,鲟 属,是现存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 ,有活化石之称。 鲟鱼无肌 间刺 ,肌 肉蛋 白质含量为 1% 8 ,肉质鲜美;鲟 鱼卵蛋白质含量为2% 9 ,是制作鱼子酱的原料。 目前 , 商业养殖的鲟主要有西伯利亚鲟和几种杂交鲟等 ,其生 存的温度范 围多为 1 5 ,最适生长温 度为 1 ~2 ~3 ℃ 5 5 ℃。近年来,鲟 已成为重要的养殖品种 。 贵州省地 下水年排泄量2 9 5 亿米3 ,多数水温保持在 1  ̄2 ℃,具有养殖鲟鱼 的良好资源条件。此外 ,全省 5 0 众多的水库 、河流也适宜鲟鱼的养殖 。贵州省商业鲟鱼 养殖始于上世纪末 ,现正在全省进行产业化推广 ,取得 了 良好效果。20 -20 年,笔者进行 了鲟鱼生产性流 05 0 8 水养殖试验,取得 了良好 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
表 2 鲟 鱼养 殖 的投饵 率 、饲 料粒 径及 投 喂次数 水温 ( ℃) 规 格 ( / 克 尾)
1 5 ~ 0
经 过 4 的试验 ,鱼种 及 成鱼 养 殖成 活 率 为8 .% 年 6 2~ 9 . % 平 均 为9 . % 77 , 4 0 ;饵 料 系 数 为 18 ~ 2 0 ,平 均 _6 .7 为 19 ;单 产 为6 . ~ 13 8 克 / z .4 87 .千 1 米 ,平 均8 . 千 克/ 55
培 育
阶段 及 规格 ( 尾) 克/ 暂 养 阶段
鱼苗 开 口 及转 食 阶段
l 2 ~ 0
2 ~ lO 0 5
放 养 密度 ( 米 ) 尾/ 3 0  ̄4 0 50 50
20 50


试验材料和方法 贵州省水产研 究所流水试验
1 试验材料 . () 1试验地点及水源
米 ,面 积 2 7 2 z 圆 形 水 泥 池 l 个 ,池 深 10 米 , 9.米 ; 0 3厘 水深 10 米 , 面积 计 1 19 ; 八 角 形 水泥 池 2 个 , 0厘 2 . 米z 1 池深 10 米 , 水深 1 0 米 ,面 积 为 5 18 z 4厘 厘 1 2.米 。 () 验 鱼 3试 分 别 从 北 京 、四 川 等地 引进 西 北 利 亚
() 3 饲料投喂 苗种培育 :水花经7 1天 的暂养 ,约6 % ~ 0 0 鱼苗卵黄 基本吸收完后,开始投喂外源性饵料 。初期用切碎 的水 蚯蚓投喂 ,其长短要适合鱼苗摄食,每 2 ' d 时喂一次 。
鱼苗暂养和培育池 :共3 个,6 . 米2 2 8 3 。其 中,铝
质 培育 盆 1个 ,直 径 10 米 ,深 度 1厘 米 ,水 深 1厘 8 0厘 8 5 米 ,计 1.米 2 要用 于 水花 培育 和 苗种 转食 ; 圆形 玻 4 1 ,主
3 试 验 管 理 .
鲟和杂交鲟鱼苗,规格为刚孵出l 天、尚未开口摄食 ~3
外源 性 饵 料 的 稚 鱼 ( 即水 花 ) 。 () 料 4饲 活饵 采 用 水 蚯 蚓 ,人 工 饲 养鲟 鱼 全 部 使
() 体交 换 量 控 制 1水
进 出 水交 换 速 度 随 鱼 体 的生
] 塑 塑 塑
基 地 。 水源 来 自惠 水 县漾 江 河 河 水 ( 江 流 域 红 水 河 水 珠
3 O 5O
5 0 l0 0 ~ 0 0
l0 4 0 5  ̄ 0
系) p 值6 8 . ,溶氧 量为5 7~6 9 毫克/ , , H . ~7 5 .6 .5 升 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试验期 间的水温为6 0 5 O . ~2 .  ̄ C,
水 蚯 蚓投 喂 前 要 冲 洗 干 净 ,用 2 ~ 3 食 盐 水 浸 泡 % % 3 分 钟 , 再 切 碎 、滤 去 血 污 。投 喂 次 数 为8 1 次/ ~5 ~ 2 天 ,投 喂 量 以1 0 1 5 , 吃 完 为宜 。 .~ .4时
鱼种和成鱼的养殖 :经过约 1天 的暂养 、培育和转 5 食后,进入鱼种和成鱼养殖 ,其投 饵率见表2 。
致 。操作 时小心地带水进行 ,避免鱼体受伤。 () 2 放养及密度调整 在试验过程中,根据鱼体大 小及生长情况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 ) 表1 。养殖池载鱼 量一般不超过5千克/ 。商品鱼销售时,采取捕大留 O 米2
小 ,适 时补 充 各池 鱼 的数量 。
表 1 鱼 体规 格与 养殖 密度 名 称 鱼 苗

用 鲟 鱼 专 用 配合 饲 料 ,饲 料 粒 径 为 2 0 . 毫 米 。 . ~8 0
2 试 验 方 法 .
() 1鱼苗消毒及分级
水花用氧气袋运输 ,放养前
进 行 调温 ,并 用 15 ~ 2 0 的 食盐 水 浸 泡 消 毒 5 1分 . % .% ~ 0 钟 。试 验 期 间 ,苗种 及 时分 级 , 同一 池 内鱼 规格 基 本一
平均 水 温 为 1.  ̄ 66C。冬季 鱼 苗 暂养 及转 食 期 间 ,用 锅炉 升温 , 保 持水 温 在 1 ~ 1 ℃ 。 5 8 () 验 设 施 2试
鱼 种 及
l0 5 0 5 ~ 0 5 ~ l0 0 5 2 ~5 0 0 1~2 O 0
成 鱼 养殖
5 O 2 O O ~ O O 2 0 ~4 O 0 O O 0
待鱼苗能摄食整条水蚯蚓时,开始进行人工饵料转食。
转 食 时 ,用 滴干 水 分 的水 蚯蚓 与 配合 饵 料粉 料 混合 揉 成 团投 喂 ,初 期 水蚯 蚓 的 比例较 大 ,后逐 渐 减 少 ,直 至全
部用配合饵料投喂 。转食过程约需3 天鱼体长可达 ~5 N5 厘米、体重近1 克。
璃钢盆 1个 ,直径2 0 O 0 厘米,盆深5 厘米 ,水深3 厘米 0 5 左右,计3 .0 ;圆形水泥池4 ,池深10 14 米z 个 0 厘米 ,水 深约7 厘米 ,计2 . 米 0 28 。 鱼种培育和成鱼池:共4 个 ,90 9 。其 中,长 8 4 . 米 方形水 泥池 1个 ,池深1 0 2 厘米 ,水深7 ~ 10 7 0 ~10 0 0 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