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的贮存条件方法精编版

合集下载

中药保存要求

中药保存要求

中药的保存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过程,目的是保持药材的质量,防止药材变质、虫蛀、霉变等。

根据中国传统医药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中药保存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 干燥通风:中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潮湿导致霉变。

干燥的条件有助于保持药材的药效和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2. 避光防晒:阳光直射会导致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解,因此中药应存放在避光防晒的地方。

3. 防虫防鼠:药材应远离虫害和鼠害,可使用适当的容器和储存设施来防止害虫和老鼠的侵扰。

4. 低温冷藏:对于某些易挥发、易变质的药材,可以采用低温冷藏的方法来延缓药效的衰减。

5. 密封保存:使用密封容器或真空包装来减少药材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防止空气中的湿气和污染物进入。

6. 分类存放:不同性质的药材应分开存放,以免相互影响。

例如,挥发性的药材应单独存放,以防挥发油与其他药材混合。

7.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储存的药材,及时发现并处理变质、虫蛀等问题。

8. 避免混淆:储存时应明确标识药材的名称和产地,防止混淆和误用。

9. 遵循医嘱:对于已经煎煮好的中药汤剂,应按照医嘱及时服用,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药效下降或变质。

中药保质方法

中药保质方法

中药保质方法
中药是一种重要的中医治疗方式,但是中药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疗效。

因此,中药保质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中药保质的方法:
1、储存环境:中药材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储存地点不能有异味,也不能和化学物品放在一起。

2、包装材料:中药材储存用的包装材料要求防潮、防虫、防霉,避免与空气接触过多。

常用的包装材料有塑料袋、铁桶、木桶等。

3、干燥处理:中药材在采摘后,应尽快晾晒或烘干,将水分控制在12%以内,以防止霉菌滋生。

4、防虫处理:中药材中易滋生虫害,可以使用一些天然材料如辣椒、苦橙皮、桔子皮等进行防虫处理。

5、保湿处理:对于一些易干燥的中药材,可以采取保湿处理,如用水泡或喷水等方法。

以上是几种中药保质的方法,应在中药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加以注意。

同时,定期检查中药材的质量,及时淘汰劣质品,也是保证中药品质的重要措施。

- 1 -。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中药饮片是中医药领域中常用的药物形式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

为了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其储存管理进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的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要点。

一、储存环境1.1 温度:中药饮片的储存温度应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避免受潮和受热。

1.2 湿度: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70%之间,避免中药饮片受潮发霉。

1.3 通风:储存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中药饮片受潮、发霉或者受到异味污染。

二、储存容器2.1 包装:中药饮片应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采用防潮、防虫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2.2 标识:每批中药饮片应有明确的标识,包括名称、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3 分装:中药饮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装,但分装后应重新做好标识,确保使用时能够准确识别。

三、储存管理3.1 定期检查:对中药饮片的储存环境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温湿度符合规定要求。

3.2 清理整理:定期清理储存室,保持整洁干净,避免灰尘、异物等污染中药饮片。

3.3 防虫防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虫害和潮湿,如放置防虫剂、湿度调节器等。

四、储存期限4.1 保质期:中药饮片的保质期普通为3年,超过保质期的中药饮片应及时淘汰。

4.2 入库管理:对新进的中药饮片进行入库登记和分类管理,确保先进先出原则。

4.3 监测检验:定期对中药饮片进行外观、气味、含水量等指标的监测检验,确保质量安全。

五、应急处理5.1 损坏处理:对发霉、受潮、异味等问题的中药饮片应及时处理,避免对其他药材造成污染。

5.2 报废处理: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质量受损的中药饮片应及时报废处理,避免误用。

5.3 记录备份:对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备份,以备查证和追溯。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规范对于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惟独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才干有效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中药怎么保存最好方法

中药怎么保存最好方法

中药怎么保存最好方法中药是我国传统的珍贵文化遗产,它们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然而,由于中药的质地和成分较为特殊,其保存方法也需要特别注意。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药保存的最佳方法。

首先,中药的保存环境至关重要。

中药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受潮。

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中药发霉变质,影响药效。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密封的容器将中药储存起来,以防止空气、水分和阳光的直接接触。

其次,中药的保存温度也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中药最适宜的保存温度是在15℃至25℃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中药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存放中药的地方,我们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也要远离冰箱等过冷的环境。

另外,中药的保存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

一般来说,中药的保质期较短,因此我们在购买中药时,最好只购买需要使用的量,避免长时间存放。

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保存的中药,我们可以选择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或者使用密封保存的方法,以延长其保质期。

此外,中药的保存还需要注意避免与异味物质接触。

中药的药效成分较为特殊,容易受到外界异味的影响,因此在保存中药时,我们需要避免将其与具有较强气味的物品放置在一起,以免影响中药的品质。

最后,中药的保存还需要注意防止虫蛀。

一些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含水量和营养成分,容易受到虫蛀的侵害,因此我们需要在保存中药时,定期检查中药的状态,如有发现虫蛀现象,应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防虫措施。

综上所述,中药的保存方法需要注意存放环境、温度、时间、异味和虫蛀等因素。

只有在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下保存中药,才能保证其药效和品质不受影响,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中药的保存问题,合理保存中药,让中药的药效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中药材防霉防蛀的的储存方法

中药材防霉防蛀的的储存方法

中药材防霉防蛀的的储存方法
中草药的储存防霉防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密封法:将药材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可以有效地隔绝空气中的氧
气和水分,从而防止药材受潮、发霉、虫蛀等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药材的储存,特别是对容易受潮、霉变和虫蛀的药材更为适用。

2.干燥法:将药材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通过降低环境湿度来防止药
材受潮、发霉和虫蛀。

可以使用石灰、木炭等吸湿剂来帮助降低环境湿度。

同时,将药材放在通风的地方也有助于保持干燥。

3.冷藏法:对于一些需要保持新鲜度的药材,如枸杞子等,可以放
在冰箱中冷藏。

冷藏可以有效地延缓药材的新鲜度流失,并防止虫蛀和霉变。

4.埋藏法:对于一些容易变色、虫蛀、发霉的药材,可以采用埋藏
法进行储存。

可以选择密封的坛子或容器作为埋藏容器,将药材放入后密封,然后将其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5.防虫法: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防虫剂,如樟脑丸、苏打粉等,将
其放入密封容器中,以防止药材被虫蛀。

总之,中草药的储存防霉防蛀方法需要根据药材的特性和储存环境来选择。

密封法、干燥法、冷藏法、埋藏法和防虫法等都是常用的储存方法,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也需要注意储存容器的清洁卫生,避免药材受到污染。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中药饮片是中医药领域重要的药物形式之一,其储存管理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疗效,提高中药饮片的使用效果,制定本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

二、储存环境要求1. 温度控制:中药饮片储存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

储存室内应设置温湿度监测设备,并进行定期校准和记录。

2. 光线控制:中药饮片储存室应保持光线暗淡,避免阳光直射。

储存室内应设置遮光窗帘或使用遮光材料进行遮挡,以减少光线对药材的影响。

3. 通风要求:中药饮片储存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储存室内应设置合适数量的通风设备,并定期检查和清洁。

4. 湿度控制:中药饮片储存室应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

储存室内应设置湿度调节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三、储存容器要求1. 容器材质:中药饮片储存容器应选用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材质,如不锈钢、铝合金、玻璃等。

禁止使用塑料容器,以防止药材受到污染。

2. 容器密封性:中药饮片储存容器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湿气、灰尘等外界物质进入容器。

储存容器的盖子应能够紧密封闭,确保药材的质量不受影响。

3. 容器标识:中药饮片储存容器应标明药材的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标识应清晰可见,不易褪色。

四、储存管理要求1. 入库验收:中药饮片入库前应进行验收,检查药材的外观、气味、湿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对不合格的药材应及时退货或处理。

2. 贮存位置:中药饮片应按照药材的特性、用途等进行分类贮存,并标明贮存位置。

不同种类的药材应分开贮存,避免交叉污染。

3. 定期检查:中药饮片储存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储存室的温湿度、光线、通风等环境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检查结果。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4. 防潮防虫:中药饮片储存室应保持干燥,防止湿气对药材的影响。

中草药的保管和贮存方法

中草药的保管和贮存方法

中草药的保管和贮存方法
1. 干燥阴凉处贮存:中草药应放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变质。

2.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中草药的贮存温度应控制在20℃到25℃之间,避免高温或低温引起药材质量的变化。

3. 防止虫害侵袭:中草药易受虫害侵袭,因此应采取防虫措施,如可以使用一些中草药专用的防虫剂进行喷洒,或者在中草药的存放处放置一些防虫剂。

4. 分类储存:根据不同的中草药特点和贮存要求,将中草药分门别类、分类存放,避免药材之间交叉污染和相互影响。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中草药的贮存情况,发现有虫害、霉变或其他问题的药材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其他药材的质量和保质期。

6. 防潮密封包装:对于一些易潮湿或易受氧化变质的中草药,可以采用密封包装的方法,如用塑料袋、锡纸袋等包装好后,再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贮存。

总之,中草药的保管和贮存方法要注意控制湿度和温度,防止虫害侵袭,定期检查,分类存放以及适当的包装。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持中草药的药效和质量。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基本要求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基本要求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基本要求一、储存环境方面。

1. 温度合适。

中药就像人一样,对温度挺挑剔的。

不能太热,要是温度太高,像夏天大太阳直晒的那种热,好多中药会变质。

比如说一些含有挥发油的中药,像薄荷、荆芥之类的,温度一高,那挥发油就跑得更快了,药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也不能太冷,要是把一些南方产的中药放到特别冷的地方,可能会被冻坏。

所以一般常温就挺好,要是有条件,温度能控制在15 25℃之间那是相当理想的。

2. 湿度适中。

湿度就像中药的“心情”,太湿了可不行。

如果环境太潮湿,像住在海边或者梅雨季节的时候,中药就容易发霉。

像那些含糖类、黏液质多的中药,像熟地、天冬之类的,就像爱吃糖的小朋友在潮湿环境里容易长蛀牙一样,它们特别容易发霉。

太干了也不好,有些中药会干裂,特别是那些质地比较脆的药材,像白芷,太干就容易断成一小节一小节的。

湿度保持在45% 75%左右比较合适。

3. 避光保存。

有些中药就像怕晒的小姑娘,不能见太多光。

像大黄,要是老被太阳晒着,它里面的有效成分就容易被破坏。

因为光就像个调皮的捣蛋鬼,会把中药里一些怕光的成分给搞乱。

所以要把中药放在阴暗的地方,要是用透明瓶子装,也得给它们找个避光的小角落放着。

二、存放方式方面。

1. 分类存放。

这就好比把不同性格的人分开住。

中药也得分类放。

把植物类的、动物类的、矿物类的分开。

植物类的里面呢,再把花类的、叶类的、根类的分开。

比如说花类的金银花和根类的人参就不能放一起,不然它们可能会互相影响。

动物类的像地龙、全蝎这些,气味比较特殊,要是和植物类的放一起,可能会把植物类中药熏得也有怪味。

矿物类的朱砂之类的,比较稳定,但是也不能和那些容易被污染的中药混着放。

2. 密封储存。

中药得像被保护起来的小宝贝一样密封好。

因为空气中有好多“坏东西”,像氧气会让一些中药氧化变质。

如果不密封,还会有灰尘、小虫子之类的进去捣乱。

对于那些容易挥发、容易受潮或者容易被氧化的中药,密封就更重要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药的贮存条件方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1)易虫蛀、生霉、泛油的根与根茎类中药
主要有:当归、党参、怀牛膝、川牛膝、天冬、麦冬、木香、板蓝根、太子参、独活、百部、地黄、前胡、桔梗、紫苑、防风、菖蒲、川芎、白术、玉竹、大黄、黄精、知母、苍术、薤白、远志、巴戟天、胡黄连等。

(2)易虫蛀、生霉的根与根茎类药材
主要有:白芷、天花粉、葛根、郁金、防己、甘草、三七、玄参、苦参、、紫草、商陆、柴胡、黄芪、银柴胡、白头翁、山豆根、白芍、地榆、赤芍、何首乌、乌药、续断、三棱、贝母、天麻、升麻、白茅根、白及、沙参、虎杖、光慈菇、延胡索、芦根、羌活、泽泻、干姜、草河车、射干、莪术、黄药子、萆懈、藕节、香附、藁本、高良姜、石菖蒲、姜黄、山药、仙茅、狗脊、山豆根、千年健等。

其养护方法有:密封法、吸潮法、低温法。

(二)(1)易虫蛀、霉变、散气、变色的花类药材
有玫瑰花、月季花、代代花、款冬花、菊花、西红花、佛手花、金银花、梅花、腊梅花、厚朴花等。

(2)易虫蛀、霉变、变色的花类中药
有红花、旋覆花、槐花、辛夷、葛花、芫花、闹羊花、山茶花、芙蓉花、木槿花、凌霄花、野菊花、扁豆花等。

其养护方法:密封法、吸潮法、晾晒法。

(三)(1)易生虫、萌霉、泛油的果实类中药
有枸杞子、大枣、佛手、金缨子、使君子、桑椹、槐角、香橼、火麻仁、筚拨、桂圆肉等。

(2)易生虫、萌霉的果实类药材
有川楝子、山楂、山茱萸、木瓜、青皮、枳实、枳壳、橘红、乌梅、陈皮、橘络、柿蒂、栀子、五味子、胡椒、谷芽、麦芽、浮小麦、小茴香等。

(3)易萌霉、泛油的果实类药材
有丁香、鸦胆子、大茴香、牛蒡子、草果等。

其养护方法:晾晒法、密封法、低温法、醋洗法。

(四)(1)易生虫、萌霉、泛油的种子类药材
有柏子仁、郁李仁、胡桃仁、苦杏仁、桃仁、冬瓜子、肉豆蔻、黑芝麻、酸枣仁、橘核、白果、莱菔子等。

(2)易生虫、萌霉的种子类药材
有白扁豆、淡豆豉、芡实、赤小豆、荔枝核、槟榔、莲子、莲子心、菟丝子、葶苈子、车前子、薏苡仁、胖大海等。

其养护方法:晾晒法、密封法、炒炙法(如少量柏子仁等药材受潮泛油,可置铁锅内加热与适量麸皮同炒,待冷却后筛簸分离,以达到防止仓虫的目的)、低温法、烘烤法。

(五)(1)易萌霉、生虫、泛油的动物类药材
有蛤蚧、刺猬皮、狗肾、鹿鞭、鹿肉、蕲蛇、白花蛇、
乌梢蛇、九香虫、壁虎、蟋蟀、蜈蚣等。

(2)易萌霉、生虫的动物类药材
有地龙、土鳖虫、鳖甲、水蛭、紫河车、鸡内金、全蝎、僵蚕、穿山甲片、蜂房、桑螵蛸、水牛角、蛇蜕等。

其养护方法:晾晒法、密封法、吸潮法、烘烤法。

(六)(1)易变色、散气、生虫的草叶类药材
有荆芥、薄荷、藿香、佩兰、紫苏、青蒿等。

(2)易霉变、生虫的草叶类药材
有蒲公英、大青叶、人参叶、车前草、马齿苋、龙葵等。

其养护方法:晾晒法。

(七)树脂、干膏类药材具有受热软化溶粘的特点,有的还易生虫发酵。

(1)树脂类有:乳香、没药、血竭、安息香等。

(2)干膏类有:儿茶。

(八)树皮、藤木、真菌药材也有部分品种在储藏期易产生变异。

(1)树皮类:厚朴、肉桂、黄柏、桑白皮、椿皮、合欢皮、苦楝皮等。

(2)藤木类:鸡血藤、首乌藤、海风藤、沉香、檀香、寄生、桂枝等。

(3)真菌类:茯苓、猪苓、灵芝等。

其养护方法有:密封法、晾晒法、擦刷法、低温法。

(八)矿物类药材变异分类
(1)易潮解、风化的矿物类药材
有:硼砂、胆矾等。

(2)易氧化的矿物类药材
有:磁石、代赭石、朱砂等。

泽泻、白术、天花粉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

臧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于低温干燥的地方,可使冬虫夏草久贮不坏。

此外,冬虫夏草在装箱时,先于箱内底端放置用纸包好的木炭,再放些碎丹皮,然后在其上放冬虫夏草并密封,即可防止霉贮的发生。

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

可将干爽不粘手的桂圆放进干净的容器中,并加适量的蜂蜜拌匀,然后倒入洁净的陶瓷缸内封好,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用此法贮存保管桂圆肉能安全度过2个夏季,且色味完好。

同理,可在容器的底部盛放一碗蜂蜜,然后放上带孔的隔板,将肉桂置于隔板上加盖保存。

这种贮存养护方法可保持肉桂色、香、味长久不变。

大蒜与芡实、薏苡仁、土鳖虫、斑蝥、全蝎、僵蚕等同贮防生虫(比例为1:20)。

细辛、花椒与鹿茸同贮于阴凉干燥处防虫。

花椒与鹿茸、蛇类、蛤蚧、全蝎、海龙、海马等动物类中药同贮既能防虫,又能保持颜色不变。

生姜防蜂蜜“涌潮”(每100kg蜂蜜用生姜2~3kg)。

荜澄茄驱除黄曲霉素。

当归防麝香走气色。

酒蒜养护土鳖虫。

人参与细辛;明矾与柏子仁;冰片与灯心草;硼砂与绿豆等同贮。

乙醇或高浓度白酒是良好的杀菌剂,某些动物类、种子类、细贵类及含糖类较多的易生虫、发霉的药品与乙醇或白酒贮存或喷洒,也是较好的贮存养护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